食品不安全因素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2719328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0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食品不安全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食品不安全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食品不安全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食品不安全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不安全因素(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食品不安全因素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农业实现了主要农产品供需基本平衡、年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我国粮食的年均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0.4吨以上。肉、蛋、乳制品、水产品和水果、蔬菜的人均 消费量都有了快速的增长,摆脱了长期困扰我国的食物短缺问题。论述食品中不安全的因素有哪些?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农业实现了主要农产品供需

2、基本平衡、年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我国粮食的年均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0.4吨以上。肉、蛋、乳制品、水产品和水果、蔬菜的人均 消费量都有了快速的增长,摆脱了长期困扰我国的食物短缺问题。 尽管我国的食品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突出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存在的最为严重的问题是食品安全问题。重大食品(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假冒伪劣食品屡打不止、屡禁不止。这些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严重损害了我国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广大消费者的食品消费心理,引起了相当程度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国际上流行“对食物短缺的担忧已被对食品的安全恐惧代替”这一说 法在我国有一定程度的体现。食品安

3、全问题已为举国关注,成为百姓日常议论和关切的话题,如果上述问 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将会对人民的体质健康、整体生活水平、稳定健康的心态以及食品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都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认真对待食品安全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切实研究食品不安全问题,认真分析其原因,采取积 极的、行之有效的对策,构筑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体系,逐步消除食品的不安全因素,为广大消费者 提供安全、卫生、营养、方便和种类齐全的食品,逐步满足消费者丰富多彩的需求。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在我国曾发生两起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至今还让人心有余悸。一起是1988年初在上海发生的因市民 食用受到污染的毛蚶而爆发的甲肝大流行事件,当时

4、患者达31万例,造成不少人员死亡,上海市民出行(指到外地)受到限制,食品出口遭到退回,经济损失惨重。另一起是1997年12月发生在香港的禽流感,该事件对我国禽肉的出口影响很大。近年来,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食品安全方面的重大事件频频发生,其数量和危害程度呈日益上升的趋势。如2001年发生在浙江省的白砂糖中添加“吊白块”案件;重庆市“毛发水”酱油案件;广东省劣质大米案件;江西省河豚鱼中毒案件;内蒙古死因不明羊肉案件;天津市输液瓶灌装酱油案件;江西省病死猪肉加工食品案件;重庆市非法加工伪劣食品案件;广西省“吊白块”粉丝等性质较为恶劣的重大食品安全案件;另有广东省中山市78人因食用残留有甲胺

5、磷农药的“蔬菜”而食物中毒案件;因食用含有“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的猪肉,致使杭州市60多人食物中毒和广东省信谊县百余人食物中毒案件;青海西宁铁路一中学生集体食堂和北京某小学集体食堂因加工和贮藏过程中食品卫生控制措施不当,分别造成195名中学生和100多名小学生食物中毒的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此外,涉及到因假酒、农药残留、食品或饲料中添加违禁物质造成的食物中毒,导致人员死亡和大批人员集体住院的事件时有发生。据专家估计,我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涉及的总人数为24万人,但这一数字尚不 到实际发生数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我国每年食物中毒人数大约为2040万人。二、引发食品不安全的因素1.化肥、农药等对人体

6、有害物质残留于农产品中由于多施和不按规定要求滥用农药,我国每年因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屡屡发生,特别是蔬菜中残 留的有机磷中毒。蔬菜中残留的有机磷被人体吸收后,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脏器,其中毒症状主要表 现为出汗、肌肉颤动、心跳加快、瞳孔缩小等,严重的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失常。我国农产品中有机磷残留量超出国家标准的现象较为突出。我国每年大量、超量或不合理地施用化肥于农作物上,使化肥在土壤中的残留量越来越重,化肥施用不当、滥用化肥生产的蔬菜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并不亚于蔬菜中残留的农药。硝酸盐本身并没有毒,但在人的口腔和胃肠中会在细菌的作用下还原为亚硝酸盐。当亚硝酸盐大量聚集则可能引起中毒,长期摄入,

7、可诱发消化道系统癌变,如胃癌、肠癌。流行病学实验已经证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与食品中固有的胺类化合物是致癌物亚硝胺的前体物质,亚硝胺的诱癌时间随人体摄入量增多而缩短。2.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禽、畜、水产品体内为了预防和治疗家禽、畜和水产品患病而大量使用抗生素、磺胺类等化学药物,往往造成药物残留于动物组织中。兽药残留既包括原药,也包括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产物。在食品中由于药物本身的副反应或耐药性细菌种群的增长,将增加潜在健康安全问题。目前氯霉素等抗生素兽药残留量是欧盟各国对我国出口肉食品检验检疫的重点。近年,在我国由于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兴奋剂可以使禽、畜产生足够的瘦肉而被大量使

8、用,从而使更多食用残留有“瘦肉精”食品的消费者引起中毒反应,严重者甚至死亡 。3.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非常严重,它属于化学污染的范畴,人们较早就对食品的重金属污染 问题加以重视。据分析,重金属污染以镉污染较为严重,其次是汞、铅等,污染物多为粮食作物,非金属 砷的污染也不可忽视。多数金属在体内有蓄积性,半衰期较长,能产生急性和慢性毒性反应,可能还会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的潜在危害。目前,我国儿童铅污染较为严重。4.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了可供食品加工用的添加剂品种及其用量和在产品中的残留限量,超量使用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曾有在面粉中超限量5倍添

9、加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在腌菜中超标量20多倍使用苯甲酸;在饮料中成倍超标使用的化学合成甜味剂等等。5.毒素污染毒素污染是目前极为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毒素主要来源于自然界,如贝类毒素和真菌毒素。贝类毒素不易被加热所破坏,所以其危害性是相当大的。我国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曾多次发生贝类中毒,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唇舌麻木、肢端麻痹、头晕恶心、胸闷乏力等,部分病人伴有低烧,重症者则昏迷、呼吸困难,最后因呼吸衰竭窒息而死亡。导致中毒的是一蚶子、花蛤、香螺、织纹螺等常食用的贝类。真菌存在于大多数的农产品中,真菌毒素直接或间接进入食物链导致动植物食品受到毒素污染。在众多的真菌毒素中,黄曲霉毒素是众

10、所周知的最危险的毒素之一,是一种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常存在于花生、坚果等粮油类食品及其制品中,近年来我国频繁出现“毒大米”事件,即为黄曲霉毒素污染。6.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物在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非法使用和添加超出食品法规允许适用范围的化学物质(其中绝大部分对人体身体有害)。例如:使馒头、包子增白用二氧化硫;使大米、饼干增亮用矿物油;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使之增韧、增亮,延长保存期;改善米粉、腐竹口感使用“吊白块”(一种化工原料,学名甲醛次硫酸氢钠)等等。7.食品制造使用劣质原料加工食品使用劣质原料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如:用病死畜禽加工熟肉制品;用“地沟油”加工油炸食品等。8.假冒伪劣食品近

11、年来假冒伪劣食品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肆意横行。如:用化学合成物质掺兑的酱油、食醋;粗制滥造的饮料、冷食品;水果表面用染料涂色;用工业酒精制造假酒、甲醇假冒白酒等。9.病原微生物控制不当食品的原料和加工程度决定了它具备一定的微生物生长条件,食品加工制造过程和包装储运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我国发生的集体食物中毒大多由微生物引起。在我国,易造成食物中毒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尤其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更容易发生。10.腐败变质的食物上市流通食品基本都以动植物生物组织作为主要成分。这些物质在一

12、定条件下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和生物变化 ,产生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比如变质的鲜奶、酸奶、鲜肉,超过保质期的糕点、果汁饮料等。11.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险生物技术产品的出现同样带来了安全性问题。如今,转基因食品早已摆上了人们的餐桌,比如人们大量食用的番茄、甜椒,大豆粉、大豆油等大豆制品。尽管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有害 ,但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目前人们所担忧的是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转基因产品是否对人体无毒、无副作用,转基因产品与非转基因产品是否“实质等同”无显著差异。 从国内外对转基因生物的研究来看,转基因食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潜在危险:可能损害人类

13、的免疫系统 (标记基因);可能产生过敏综合症;可能对人类有毒性;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有害;对人类和人体存在未 知的危害。三、措施与希望不过我们欣慰地看到,国家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食品安全的严重性,在2002年3月5日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打危害生命健康的食品、药品”。2002年参加“两会”的代表把农产品的安全质量问题列为当今继人口、资源、环境之后的第四大问题,提出结合当前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食品安全要从源头抓起。党的十六大,又把“健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写进了报告。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

14、,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2001年4月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到2005年底实现在大中城市、旅游地区的蔬菜、水果、茶叶及特色鲜食农产品、出口基 地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基本得到控制;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即到2010年,逐步实现我国主要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和消费。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整体迈入小康社会,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与环境健康意识的 普及,导致市场对农产品的健康化、无害化要求愈来愈高。在可持续发展的支配下,作为一种消费趋势,绿色农产品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可持续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安全食品与回归自然的将是新的消费趋势,生态农业的发展将以绿色农产品为载体,绿色农产品生产必须以生态农业为技术保障,绿色产业将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地位日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我们坚信,增强全民族的食品安全意识,倡导科学合理的消费,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的不法行为,加 大食品安全的科技投入,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实行食品安全全过程控制(从土地到餐桌),制定食品安全的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督管理,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食品安全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抓好食品安全,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有力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