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132601990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一、“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孩子被迫离开父母,厮守在当地读书的儿童。这些儿童由于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其生活、学习和心理都要经受前有未有的境遇。有的不适应,感到孤独无助,有的承受不了新的压力,诚惶诚恐,有的劳累过度,力不从心,等等。因此,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成了研究当今教育问题中出现频率较高话题。二、对策探悉 1、成立自立组织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在于引导他们建立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锻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据调查,这些儿童中有个别孩子很懂事,能正确看待自己的处境,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我们更应理解父母

2、的难处,更应为父母减少担心,于是觉得,在家里累点苦点也很自然。因此,我们认为,班级应该成立“独立儿童小组”,学校要成立“独立儿童”委员会,要选用其中具有独立能力的孩子担当成员,从而扩大他们的影响,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让他们在老师、学校的引导下自己管理自己,从而保障自我锻炼。这样,既可增加心理倾述渠道,增进伙伴之间的友情,又可找到“家”的感觉,同时自己的组织便于随时请教,随时求助。 2、建立专门档案 从我们的调查看,现在的这些孩子最缺的除了极个别经济十分困难外,最缺的不是财物,而是情感,尤其是留守儿童。因此,不论是一个班级,还是一所学校,我们都应把他们作为我们教育的重点,在教育活动中,多关心他们

3、的生活,多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他们。但从现有状况来看,很多学校如我们调查情况相似,对其关注不够,有的甚至漠视了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认为,不管是班级还是学校必须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要跟踪他们的成长过程,从而保障对他们生活上的必须求助,对心理上的及时疏导。 3、定期召开会议 留守儿童问题应该是当今教育的新问题,也是当今教育面临的难点问题,而且学生所占比例大,涉及问题多。因此,不管是学校还是班级,每期都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留守儿童问题,要形成会议制度,要通过会议形成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决议和制度。从而保证班级、学校在决策上的“政策”支持,同时,促使我们把握和突出“以

4、生为本”的教育重心,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 4、设立咨询机构 留守儿童的问题并不全是共性问题,不同儿童往往其问题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果从组织的角度,以集体的活动形式去解决个性问题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因而,针对留守儿童的别个问题和个性问题,学校还要设立相应的咨询机构,一是便于作个别心理疏导,二是便于为遇事拿不定主意的孩子出谋划策,三是保证了专门途经,如:设立“学生请教处”(或者“独立儿童办公室”),成立“独立儿童热线”,确定接待时间(如课外活动),委派热心且懂心理的老师负责接待。 5、师生互结对子 按笔者调查统计,留守儿童、单亲、孤儿一共为18.3%,班额以60人计算,每班不超过11名。

5、因此,要保证对这些儿童的关怀真正落实,我们不妨通过师生一对一的互结对子,实施帮扶。现在的中学,一般都是按20:1的比例配备的教师,而且大多数学校都超过了这个比例,因而,按这样计算,实际上每位教师结对的留守儿童都不会超过3名。也就是说,这种做法是既实际又能保证每位留守儿童得到帮助关怀的最后防线。 总之,留守儿童是当今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新难题,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引起高度重视,都应做为其工作的重点之一去研究去解决。 三、心理问题是留守儿童最易出现的问题。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心理教研室主任杨艳杰教授认为,这些孩子在成长中因为缺少父母的关注和呵护,情感丰富而脆弱-依赖性和独立性、冲动性和理智

6、性、自觉性和任性并存,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以及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在她看来,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封闭:性格孤僻 这些孩子在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他们由于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内向,遇到一些麻烦事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这样的儿童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 情绪失控:容易冲动 留守儿童一般年龄在16周岁以下,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情绪欠稳定,再加上意志薄弱,容易造成情绪失控和冲动。他们还容易对周围人产生戒备

7、和敌对心理。这种敌对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攻击行为。有些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也易于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严重者往往还有暴力倾向。认知偏差:内心迷茫 少数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爸妈没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由此产生怨恨情绪和偏激想法。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他们,导致情感隔膜。他们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未来感到茫然。多数儿童进取心不强,纪律涣散,再加上家里无人辅导,学习成绩普遍较差,逐渐逃学、辍学,以致过早地流向了社会。在我们的社会中有这样一个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自己却被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

8、微。目前,这一特殊群体在我国已高达5800万人,且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因为缺乏父母的关注和相应的家庭教育,他们的内心变得敏感而脆弱。孤僻、冷漠、散漫当这些带着灰暗色调的词汇集中在一些农村留守儿童身上时,其凸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就变得不容漠视。自闭抑郁、内向孤僻、认知偏差。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为使农村留守儿童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身心健康成长,必须构建一个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四位一体的良好教育管理格局。 (一)政府要高度重视 一是要建立健全政策机制 1、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从入学教育、学校建设、户籍管理等方面,健全政策和制度,逐步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进城

9、就学问题,并从根本上杜绝城市学校对流动儿童歧视性待遇,确保流动儿童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政策的落实,解决一些有条件携带子女到城市读书的农村流动父母的后顾之忧。 2、政府应组织力量,展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研,探索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新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让每一名留守儿童都能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 健全经费投入机制,提供物质保证。 建立起留守儿童档案卡和联系卡制度,并采取对监护人进行培训等措施,有效地建立起长期维护留守儿童权益的机制。 3、应大力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寄宿条件,保证农村外出务工者子女“不但有学上,而且能够上

10、好学”。要建立明确责任机制。坚持政府积极主导、部门分工协作的原则,共同担负起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重任。三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本地就业机会。大多数农民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是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因本地没有更多的就业岗位,只好外出务工。因此,只有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让农民就近务工,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 4建立一个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在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在乡(镇)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服务中心,建立劳务输出人员家庭档案,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和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服务”。 5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政府经济社会

11、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全市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及考评体系,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系统工程,纳入城乡共建责任体系,和妇女儿童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全盘规划,统筹部署,统一督查考,加大经费的投入, 总结和推广各地在此项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要落实评价机制,政府应对有关部门承担的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进行指导和年度考核评估。(二)社会要主动关心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较差的问题,应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 从严打击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积极为他们提供各种形式的援助。大力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建设,突出整治好校园周边环境,重点加强网

12、吧、电子游戏室等规范经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孩子们的精神污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农村留守儿童自理自护、自立自强,真正为农村留守儿童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发动社会志愿者利用寒暑假,对留守儿童进行辅导,这是我在农村无意中拍到的大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儿童亲密接触的照片。 三、学校应该主动承担起“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的重任。充分发挥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 1、提高认识,纳入议事日程。充分认识到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自觉增强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把“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纳入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 2、强化领导,组建工作网络。为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

13、”教育管理工作的正面引导。学校应成立由校长任组长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安排部署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 3、健全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对“留守儿童”实行动态管理,使“留守儿童”底子清楚;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每位教师都要有“留守儿童”帮扶对象,积极解决“留守儿童”吃、住、学习、娱乐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学校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和安全工作预案: “留守儿童”在校期间如遇突发事件,要依法迅速采取适当的救助处理措施,并立即告知“留守儿童”的委托监护和在外务工的家长,同时按规定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4、设立心理

14、咨询室,接待学生的心理咨询。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5、开通亲情电话:定期组织“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交流、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倾听父母声音,得到亲情关爱; 6、坚持指导“留守儿童”用书信与父母沟通,帮扶教师每季度要指导孩子给父母写一封信,密切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感受亲情温暖; 7、开展丰富多彩活动,陶冶学生性情。学校将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开展趣味性文体活动及各类竞赛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在活动中陶冶性情。评选表扬优秀“留守儿童”。正面引导教育“留守儿童”。 学校定期组织教师深入社会、家庭了解孩子的校外表现,征求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对“留守儿童”实施有针

15、对性教育。并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这一阵地,定期组织对“留守儿童”家长及委托监护人进行培训,使之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高其教育和监护孩子的水平。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广泛动员各部门参与。使全社会都来关注、关心、关爱、帮扶“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8、纳入考核,强化责任。“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将成为学校一项常规性工作。把教职工落实“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任务情况作为学年度工作目标考评的具体内容。并依据工作开展情况实施考核评估,强化责任意识。为适应重庆 “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发展战略,市政府推出“百万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重庆市的城镇化率由1997年的28上升至2005

16、年的43,重庆作为一个劳务输出重要来源地,每年约有1/3外出打工,约620多万。大量青壮年外出,他们的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长时间不能和父母双方一起生活,成为留守儿童。 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0.95抽样数据,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比例为8.05%。而全国14岁及以下儿童总量为28452.76万人,留守儿童数量在2290.45万人左右。重庆占全国的6.22%,即142.47万人,同时,因各地人口规模及其人口参与全国流动的频率不同,从重庆的留守儿童占本地的儿童百分比来看,22.32%的高比例位居全国之首。我市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我们认为:没有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进步,就没

17、有重庆农村教育的发展,就没有重庆农村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也就只能成为一纸空文,深入实施“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发展战略就要受到威胁,重庆的大发展大进步也就只能成为遥远的梦想。所以,解决重庆市142.47万余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迫在眉睫,它是建设新农村、实现大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亲子教育缺失,家庭教育功能弱化。 留守儿童的教养方式多为隔代教养或寄养,亲子依赖不够,家庭教育功能被严重弱化。调查中了解到,留守儿童和父母的联系有95%都是通过电话,通话周期多在在一周以上,通话时间少则几分钟,多则半小时。而在外务工的父母关注的多是孩子的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其他教育无暇

18、顾及,甚至在有的留守儿童看来,父母仅仅是没有血肉和亲情的文字符号。留守儿童心理不成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容易受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因素的影响,阻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农村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2、“读书无用论”思想泛滥,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重庆农村,近七成的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隔代亲属监护,而他们的文盲率超过71%,无法对孩子进行学习辅导。调查中,“你在家做作业谁辅导你?”回答“无人辅导”的占了62.8%。“你学习时快乐吗?”回答“不快乐”的占了64.4%。许多留守儿童因成绩不良,衍生了“上不了学,可以出来打工挣钱”的错误想法,新的“读书无用”思想在偏远农村泛滥

19、成灾。甚至在不少孩子看来,山城独有的“棒棒军”也是不错的职业,凭力气吃饭,根本不用受教育,花那么多“冤枉钱”。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近一半的留守儿童学习积极性不高,每学期均有不及格科目,40%左右的学生成绩中等偏下。 3、心理问题突出,思想道德滑坡。 调查显示,繁重的家务已经让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感到沉重,多以“吃饱穿暖”求“平安是福”,根本没精力或能力与孩子深入交流。其中,“你和你的监护人说心里话吗?”回答“很少”的留守儿童占了61.9%,经常和监护人谈心的仅有7.8%左右。大多数留守儿童情感上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往往出现消极情绪,在性格上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表现出任性、暴躁、冷僻、

20、内向、极端、攻击性强等特点。加上伦理道德知识和法制观念淡漠,小小年纪沾染上吸烟、喝酒、赌博、甚至是小偷小摸等恶习。有的则因心理长期压抑而导致行为偏差或性格扭曲,部分甚至成为让人难以置信的“恶性事件”的主谋。 4、安全存在隐患,威胁自身成长。 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保护环境,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被拐卖、受伤害、出现意外伤害、死亡等悲剧时有发生,威胁着留守儿童的健康。与此同时,一些留守女童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性骚扰、性侵犯和性伤害。 造成农村留守大量儿童的原因是综合的,除了制度性因素(如户籍制度)外,农民工子女进城读书的政策不宽松,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和管理机制也

21、是主要原因。 二、关于解决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1、完善保障机制,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提供政策、资金和法律保障。 政策上,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为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供制度保障。比如市政府已经在渝中、沙坪坝等主城6区划定了40余所公办学校供农民工子女就读。在基础上,扩大范围;在资金上,建议市政府增大财政转移支付用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比例,改革转移支付办法,改“补助型”支付为“奖励式”支付,支付资金主要用于农村学校教学设施的建设和师资的稳定优化,尤其要向秀山、酉阳、城口等偏远地区倾斜,实现城乡统筹。法律法规和宣传上,强化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宣传,加大对侵

22、害留守儿童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发挥好法律服务机构的作用,切实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 2、完善管理机制,推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科学化、规范化。 第一、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学校要把“学生父母谁在外打工,在什么地方打工以及父母的联系方式”等内容增加到档案里。通过留守儿童档案,从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对他们加强特殊关心和监护,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第二、开展对学校教师和管理者的特殊培训。培训重点是提高留守儿童生活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包括安全、生活常识、生理卫生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并定期开展法律和法规知识培训,如 义务教育法、联合国保护儿童权利公约等。调研中发现,重庆很多农村学校在这些方面

23、都处于“盲区”,减少和杜绝留守儿童从非正常渠道寻求精神安慰和感情寄托。 第三、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在学校设置上,合理布局,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在教育管理上,采用小班化教学,对留守儿童的情感需要进行重点关注。在师资配备和硬件设施上,充分利用资源,改善学校条件。在教育内容上,强化养成教育,规范生活管理,完善保育制度,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护。 3、完善沟通机制,实现留守儿童、监护人及教师的三方互动。 重庆各区县、乡镇创办农村留守儿童指导服务机构,推动“家长学校”、“监护人培训班”及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通过指

24、导培训,帮助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了解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识,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转变“重分数、轻能力”“重学习、轻心理”的错误认识,同时与教师保持良好沟通,实现三方的信息互动,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4、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实现援助方式多样化。 、建议由共青团、妇联牵头,农村学校联合村委会和派出所共同构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保护体系。参与的人员由临时监护人扩大到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大学生志愿者以及社会上其他有责任感、有爱心、有亲和力的成年人。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师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的作用,利用其专业社会知识和技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既可以有效解决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问题,又可以让众多

25、留守儿童得到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实现参与手段多样化。多样化的参与手段和方式能更有效地帮扶留守儿童。比如,重庆市南川鸣玉镇实行的“代理家长”制度,武隆县推出学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研究 摘 要: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心理问题、健康问题、安全问题等引起了我国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今年“两会”期间许多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一个焦点。农村留守儿童种种问题的解决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本文试图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现状及成因的分析,从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四个层面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成因;对策

26、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人口中的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有半年以上时间不能和父母双方生活在一起的18周岁以下的所有未成年人。据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2 29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呈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教育与监护等多种原因,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教育、心理、健康、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近几年来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今年“两会”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为许多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与讨论的焦点。他们举数字,说现象,写议案,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大声疾呼:“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孩子个人成长问题,

27、也不仅是一般家庭私人问题,而是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关系到一代接班人的培养问题。如果留守儿童问题不能及早得以解决,十年之后,将会让整个社会付出代价。” 怎样才能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种种问题呢?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政府以及我们每个社会成员的高度关注和热情参与。鉴于笔者多年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本文试图从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现状入手,对其形成原因和解决对策进行研究,以期为党和政府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一、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现状 我们先来看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几则案例和几组数据: 案例1 2004年,四川富顺13岁留守女孩小英被堂伯父诱奸怀孕生子。 案例22005年,湖南新晃县一

28、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的14岁初一女生服药自杀。 案例3 2005年,湖北勋县59岁的李爷爷病死在床上,由他照料的3岁小孙子兵兵也因此饿死在床上。 数据12002年,湖北随州市曾都区法院少年审判庭审理的48宗案件中,留守女童遭性侵犯的占1/3。 数据22004年,公安部调查显示,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 数据3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近几年来,伴随着大量青壮年农民工涌入城镇打工经商等,诸如上述农村留守儿童遭受意外伤害、意外死亡,留守儿童自杀死亡乃至因违法走上犯罪道路等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29、一是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溺水、触电、车祸等意外事故的伤害,危及生命安全;二是农村留守儿童容易成为不法分子攻击、欺负和侵害的对象;三是农村留守儿童轻视生命,采用投河、服毒等方式自杀;四是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失控,或因偷窃、伤害他人等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成因 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1.家庭教育功能和监护功能严重弱化乃至缺失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这样的话,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变不离其宗,大抵胚胎于家庭之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以父母为主体施行的家庭 教

30、育对于孩子品德、人格、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来自父母的管理和监护则是保障孩子人生安全的根本所在。但在我们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里,来自家庭的教育和监管伴随着父母双方或单方的外出而被严重地弱化了,甚至是缺失的。 首先,外出父母难以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监护。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后,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对于留守在家孩子的教育和监护,他们基本上是爱莫能助的。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这表明,父母外出以后与在家孩子的联系和沟通是少之又少的,留守儿童很难得到父母情感

31、与生活上的爱护和关怀,也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帮助与引导,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有的甚至滑向犯罪边缘。 其次,临时监护人基本不能履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责任。留守儿童父母外出以后,多达84.6%的孩子由其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这些祖辈监护人大多年事已高,精力有限,防护、防范能力弱,无法保护和阻止留守儿童受到伤害,而且他们文化层次偏低,难以胜任教育留守儿童的重任。调查显示,有69.8%的监护人表示“很少与孩子谈心”,有70.8%的隔代亲人及73.1%的亲戚表示“只照顾生活,别的很少管”。这表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生活上关心得多,精神上关注得 少,而对于孩子的

32、思想、品行、心理、安全等方面更是很少顾及,致使留守儿童在安全、健康、教育、娱乐等方面的基本权益不能得到保证,不但导致了很多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不健全,心理承受能力和生活习惯都较差,还给这些孩子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 2.学校缺乏有效管理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 未成年人主要是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监护下成长的,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的那样,学校必须与家庭取得联系,学校和家庭的一致,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的一致,是儿童时期完善教育的首要的和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边远地区,许多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还没有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对规模越来越大的农村留守儿童进

33、行有效的管理,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过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这样,留守儿童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往往失去了判断能力和安全防护意识,很容易受到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家庭教育的缺失使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在教育、生活、学习及其安全保障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包括留守儿童学业不容乐观、本文主要从留守儿童的学业、心理和人格、安全等方面论述了他们面临的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几方面共同努力去解决。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城打工谋生的农民工越来越多,于是农村小学中出

34、现了一个特有的群体留守儿童。而随着留守儿童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教育和生活问题的不断出现,这一特殊群体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并由父母一方或他人代为的监护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估计,当年全国留守儿童规模接近2300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多达2000多万人。近几年,外出务工的农民进一步增加,与此相应,农村留守儿童也在增加。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校64%的学生是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在教育、生活、心理及其安全保障等方面,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样那样

35、的问题。关注和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留守儿童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描述现象、提出问题)对我校的74名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调查发现,86.5%的留守儿童爷爷奶奶照管,其年龄状况是:2039岁的5人,占临时监护人总数的6.8%;4059岁13人,占临时监护人总数的17.6%;6069岁45人,占临时监护人总数的60.8%,70岁以上的11人,占临时监护人总数的14.9%。这些老人大多年事已高,没有过多的精力照顾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一般较多采用溺爱的教管方式,重物质和生活满足,而缺少精神和道德的管束和引导,导致“留守儿童”比较突出的现象是:(一)留守儿童

36、学业现状不容乐观大量的事实表明,留守儿童的学业状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整体偏低。由于留守儿童监护人多为老人或妇女,其整体受教育的水平较低,不能担负起指导儿童家庭作业的能力,使得留守儿童在家中缺少学业求助对象,加之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心理和情绪的影响,使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偏低。对我所在学校的留守儿童的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无论是各科的平均成绩,还是各学科的及格率都低于非留守儿童。而且,对留守儿童在其所在班级的学习成绩排名显示看,学习成绩在班级中所处优良水平的占全部学生的20.5%,中间水平的占50.68%,较差的占28.77%。由此可见,留守儿童

37、的学习整体处于劣势,学习成绩较低。2.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缺乏培养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意识,儿童自身的自控能力差,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在学习中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课题研究小组通过对20名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访谈调查,了解到在这20名留守儿童当中,有2名儿童晚上能自觉地复习功课,占10%,有8名孩子在别人的督促下才能勉强复习一会儿,且不太认真,占40%;有10个孩子干脆不学习,饭一吃完就跑到外面去玩,回来就看电视,早晨迟迟不起床,占50%。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还有少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优秀,这些儿童每次考试都在全年级排名中名列前茅。如,留守儿童邵

38、某,尽管她生活的环境和条件并不比其他留守儿童强,遇到的困难并不比其他孩子的少,但她还是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化阻力为动力,挤时间刻苦拼搏。在她身上充分表现出了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好学、会学的良好学风。她不愧是留守儿童中的楷模,她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及习惯值得大家一学。相反,我四.2班的王亮娥同学是一名典型的留守儿童,父母远在山西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对孩子十分娇惯。别的孩子晨读时,她才背着书包慢腾腾的往学校走。当别的孩子认真听讲时,她总是将钢笔叼在嘴里左顾右盼,不认真听讲。当其他学生做作业时她总是需要去厕所,借口在教室外面转游,交作业时自然就拖拖拉拉3. “读书无用处”的思想在留守儿童当中

39、蔓延。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尤其是学习成绩较低的留守儿童,受到父母外出打工的影响,认为不学文化知识,也能像自己的父母那样挣很多的钱。而父母由于文化程度低,同时受社会上金钱至上观念的影响,不能意识到读书对孩子的长远发展的影响,也不鼓励孩子深造。由此使得一部分留守儿童对自己的学习目的和愿望产生了消极的看法,把获取经济利益当成了学习的主要动力,甚至产生了“读书无用处”的思想,把外出父母现在的职业当成了自己的理想,错误的观念导致其学习动机不强。如:我四.2班的刘佳佳同学,有一天在主题班会上,她说:“我不要上学,也一样有饭吃。我爸妈都没念过一天书不也照样打工转钱吗?我将来也要像他们一样打工转钱,这是我的理

40、想。”我当时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让他们的孩了将来也去打工,这是刘佳佳父母以及所有外出务工人员的初衷吗?他们外出打工不是要孩子不缺钱,无忧无虑的去读书吗?(二)亲情严重缺失,易产生不良心理及性格父母外出打工,与孩子接触的机会少,亲子之间进行正常情感交流的机会缺失,也极少有机会给予孩子他们应当给予的爱,亲子之间的关系逐渐趋于淡漠,而他们从内心深处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和呵护,留守儿童亲情严重缺失。同时,相当一部分由爷爷奶奶抚养的留守儿童,祖辈对孩子大多会溺爱,一味好吃好喝。一部分由亲友寄托监护的留守儿童,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和自己的父母一起生活起居,他们会感觉在亲戚家里没有自己家里

41、那样自由,会束手束脚的。这些因素都容易使留守儿童产生不良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溺爱下任性。由爷爷奶奶孤养的儿童很受娇惯,这是由代沟造成的,老人不肯让孩子吃半点苦,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吃好、玩好,这一切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就是一切的中心。这种娇气、任性让孩子养成了怕困难、怕挫折、对人无礼貌等问题。二是寄居压力下的放纵。孩子寄居他家,总觉得不太方便,互相之间没有一点交流。孩子在寄人篱下的压力之下,他们敢背着亲戚逃课、逃学。三是无法与他人沟通内心世界而带来的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往;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燃。如:我的班上的一位留守儿童叫王

42、智龙,他的母亲在青海打工。我发现他3天没有到校,我就给他的妈妈打通了电话。他妈妈说,她的儿子一放学就打开电视,一直看到深夜。爷爷不让他看,可孩子就是不听,出口骂爷爷,甚至还打爷爷。不管打还是骂,爷爷总是不让他打开电视,孩子没办法就睡在地上滚。这下,爷爷只好放开他。晚上睡觉时爷孙俩的战争又开始了,孩子哭着和爷爷不睡,可爷爷一定要让孩子和他睡在一起,爷爷万万没想到孙子的脾气大发,把家里的电视、衣柜、灶具等全都砸了。当时爷爷很生气,嘴里唠叨了几句,他就从屋里跑出去,爷爷赶紧去追,他跑的比爷爷快得多,始终没追上,他只好眼巴巴的看着王智龙跑走。三天后,他的爷爷才给她打电话,说了娃娃离家出走的事,并说刚回

43、到家。还说她不外出打工,家里就揭不开锅,她出去了儿子只好留给他的爷爷,而爷爷跟本就管不了那孩子。她在电话里还再三嘱咐我好好管教她的孩子,将孩子托付给了我。于是我也就格外地关注这个孩子。在班里哪个女同学要和他说话他就脸红;他不高兴了还会吹胡子瞪眼打女同学几下。他从来不和同龄的男同学友好相处,总是向他们索要东西,让他们从自己的跨下过其他老师讲课王智龙从来都不会认真听讲,老师管教他,他不但不听还和老师顶嘴,甚至骂老师,向老师吐唾沫。(三)监护人监管不力,安全无保障儿童对社会上各种复杂的不良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需要监护人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但是,那些隔代监护的儿童,他们的监护人一般年老体衰

44、,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照顾好他们,大多只能保证他们吃饱穿暖。由父母其中一方监护的儿童,家中繁重的农活都担在一人肩上,对孩子的照顾就显得力不从心。对于亲友照管的留守儿童,他们大多难以在这些亲戚家中找到归属感,容易有寄人篱下的感觉,而作为监护人的亲友大多也不便对孩子严加管教。这些都容易形成监护人监管不力的现状,其后果是留守儿童的安全无保障。如:今年3月份,五年级的一位留过儿童在学校附近租房居住,由年过七旬的爷爷来照顾。星期日早晨,他骑着自行车在马路上逛游,不幸被碰在一辆三轮车上,虽然没有大的伤害,但是两周也没有来上课。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妥善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需要社会各

45、部门多方面的共同协作努力,笔者认为要改善和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家庭家长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并能经常保持与其子女的交流和沟通。从父母的角度来看。在外常年打工的父母往往觉得欠了孩子一些什么,但又不知如何去补偿,唯一觉得能够补偿孩子的就是钱,而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把双刃剑。物质的补偿不能代表爱的补偿,孩子有了充足的“经费”想要什么就可以非常轻易地得到,想干什么都可以去干。这给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负面的作用,孩子会认为金钱是万能的,不懂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的概念,没有人情味,更没有正确的人生取向。这方面的改进,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参与和组织,如组织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的

46、培训,多请在外打工的父母代表、自强自立的优秀留守儿童做报告或开座谈会,教给家长和监护人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导留守儿童理解父母在外打工的目的和对自己的期望,增强留守儿童自我约束力,使其积极主动的面对学校的教育和生活。(二)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应做更多的工作,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具体的做法如下:1.教师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学习辅导。从学校老师的角度来看,老师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更多。应该帮助学习上有困难、心理上有障碍的孩子,主动与留守儿童接触,生活上多关心、学习上多辅导、课余时间多交流,平时多留心观察,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拉近与

47、留守儿童的心理距离,帮助留守儿童顺利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2.班级中建立留守儿童联系卡。留守儿童联系卡要登记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监护人的信息,以及留守儿童父母的联系方式,以便教师与留守儿童父母及时沟通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努力,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3.在班主任工作中增加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内容。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班、队活动时间和其他可以利用的时间,对自己班级中的留守儿童从安全常识、生理卫生、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教育。在班级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把品学兼优的学生与留守儿童安排成同桌,鼓励同村近邻中的好学生自愿与留守儿童结对,使留守儿童更好地融入班级生活,帮

48、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性格。(三)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环境。1.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改善留守儿童学习和成长环境。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放学后无人照看和学习无人指导的问题,因此,政府要在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地方,大力建设寄宿制学校,并在学校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护。2.政府部门应充分引导和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加强协作,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同时,对其家长和临时监护人进行引导和教育,强化他们的家庭教育意识,让他们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的方式。3. 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城市化进程的推

49、进,不然要求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这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要途径。政府要逐渐改变现有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并逐步改革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使入城的农民享有其基本的权利,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四)社会配合政府、学校和家庭,为改善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要改善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为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可以建立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增设社区家长学校,为留守儿童家长和临时监护人提供培训,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导。同时,应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和大中专院校学生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

50、作,以多种形式帮助留守儿童的学习的生活。另外,值得注意到是,近年来有关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的媒体报道不断涌现,这些报道大多侧重于留守儿童的低质量的生活、心理的压力和痛苦等负面信息,而不去挖掘留守儿童群体中优秀的典型,这使得留守儿童容易产生一种自怨自艾、顾影自怜的心理,这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媒体应减少过多的负面报道,多反映激发留守儿童自强精神的信息。总之,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在家的儿童的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的新农村,农村留守儿童这一重大社会问题一定要从根本上解决。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