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几个基本方法DOC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2572574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1.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几个基本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几个基本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几个基本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几个基本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几个基本方法DOC(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专业 论文标题 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几个基本方法 -浅析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方法及在电视节目制作中 的应用作者姓名 邵薇薇 考 号111810290190 工作单位 职 务 通信地址 邮 编 指导教师 职 称 完成时间 年 月 日 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专业主考学校办公室制目 录 一、多媒体定义与多媒体应用范围3二、制作多媒体作品的流程5三、多媒体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与方法61、根据节目受众群体以及所需要达到的效果进行创作策划62、根据整个节目创作策划对整个节目进行脚本设计。73、素材采集和后期加工94、合成10四、结束语10参考文献10多媒体作品

2、制作的几个基本方法 -浅析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方法及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考号:111810290190 姓名:邵薇薇【内容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多媒体的应用的范围也涉及到我们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方法首先要了解你所要创作的多媒体作品的使用目的、创作背景等,然后再确定适合你所要制作的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方法。只有充分理解了这些你才能制作出来一个好的多媒体作品。制作的方法首先要选取合适的素材再对其进行加工。这里要求掌握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的制作与处理等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广播电视行业中广泛运用,特别是非线性编辑在节目制作的应用使节目制作高效、精美。【关键词】多媒体 多媒体作品

3、 制作方法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方法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应用日益普及,正被广泛应用在咨询服务、图书、教育、通信、军事、金融、医疗、广播电视等诸多行业。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多媒体?它的定义是什么? 关于“多媒体”概念的标准定义还没有统一,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而多媒体技术也就是“进行多种媒体综合的技术”了。这个定义道出了多媒体的实质,但还太笼统。我们可以把这一概念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指的是能传播文字、声音、图形、图象、动画和电视等多种类型信息的手段、方式或载体。包括电影、电视、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VCD

4、、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电脑、网络等。 狭义,专指融合两种以上“传播手段、方式或载体”的、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媒体,或者说是指在计算机控制下把文字、声音、图形、影象、动画和电视等多种类型的信息,混合在一起交流传播的手段、方式或载体。如多媒体电脑、因特网等。 当今社会对多媒体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多媒体相关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的进步推动多媒体的发展。那么多媒体能应用在哪几个方面呢?大体上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用于在公共展览馆或博物馆等需要展示的场合,虽然多媒体演示很难替代人们去欣赏好的展品,但它能非常形象、直观去展示一个展品,人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

5、形象的了解展品,而不要专人去讲解,或仅仅是看到简单的画面。有多媒体展示,人们就可以从各种角度了解更多的知识,甚至可以不用去展览馆或图书馆,可惜目前国内还没有展览馆或博物馆有多媒体的展示。 第二方面是用于教学领域,这是目前国内刚开始起步的领域,也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领域,学校的教师通过多媒体可以非常形象直观的讲述清楚过去很难描述的课程内容,而且学生可以更形象的去理解和掌握相应教学内容。学生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自学, 自考等。教学领域是最适合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领域。多媒体的辅助和参与将使教学领域产生一场质的革命。 除学校外,各大单位、公司培训在职人员或新员工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培训、考核等,

6、非常形象直观,同时也可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张光盘可以替代一个甚至几个顶尖的老师。 第三方面是用于产品展示 很多公司或工厂尽管有许多好的产品,为宣传自己的产品也投入了许多资金去作传统广告如:电视、报纸等,以多媒体技术制作的产品演示光盘为商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广告形式,商家通过多媒体演示盘可以将产品表现的淋漓尽致,客户则可通过多媒体演示盘随心所欲的观看广告,直观、经济、便捷,效果非常好,这种方式可用于多种行业,如房地产公司、计算机公司、汽车制造厂商等许多领域。 这方面还有电子出版物,属于出版单位宣传产品。过去人们看到的纸介质的东西,没有声音、图象,其表现形式是静止的,而多媒体光盘,

7、使形式更活波、更有趣、更容易让人接受。 第四方面是用于各种活动,开会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有时非常枯燥,试想如果事前将会议的内容制作成多媒体,有视频、音频、动画等,非常形象的讲解,有谁还会感到枯燥呢,会后将会议的情况、花絮等制成多媒体纪念光盘加以保留,岂不更好。推而广之,各种活动都可以制作多媒体光盘,包括家庭的婚丧嫁娶等值得保留的事件。 第五方面是用于网上多媒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话线路带宽的改进,多媒体技术在互联网上越来越普及,一个有声音、动态的页面比静态的只有文字和图片页面更能引起网民的注意,更具吸引力。网上多媒体可以与光盘结合,从光盘可直接访问互联网网站,实现盘网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的

8、作用. 第六方面是用于游戏多媒体,游戏本身就是多媒体,寓教于乐,是谁都容易接受的,尤其是青少年,很少有对游戏不感兴趣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对信息的表现形式也投入更多的关注。多媒体产品,其实更象艺术作品。它的表现形式尤为重要。好的表现形式能很好的表现主题趋于完美,使人产生极深的印象从而对其所表现的内容印象深刻。一个典型的多媒体作品是文本、图片、计算机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的任何几种的组合。通过专业制作软件将声音、图片、视频经过处理合成最后的做媒体作品。制作多媒体作品的流程一个多媒体作品在不同的领域中它的具体职能和定义又是不同的。例如:在教育行业教学领域,老师做的课件

9、的制作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形象的去理解和掌握相应教学内容。所以要求课件的制作要能吸引学生。在广播电视行业中,宣传片花或者广告,都是运用相关技术把声音图像完美结合通过声音和画面来告知人们一些讯息。这就说明在你准备制作多媒体作品时要搞清楚你的多媒体作品是应用在哪个领域?它的受众群体是什么?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只要先了解了这些你才能真正准确定位你的作品。所以一个多媒体制作的流程应该是首先对多媒体作品创作进行策划。确定作品的受众群体以及使用目的,才能根据受众群体来确定制作方案,例如这个作品准备运用哪些制作手段,素材使用哪种类型等等。其次,对该多媒体作品进行脚本设计。根据前期对该作品的策划中的分析出的结

10、果,对该多媒体作品进行整体框架的设计,从所需什么样的声音素材、图像素材以及运用何种手段及软件来完成来完成整个作品的设计。第三,对该作品中所需素材进行采集和编辑加工。多媒体素材就是多媒体作品中需要运用的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等数据,统称为多媒体素材。一般多媒体作品中的声音素材包括音乐素材和画外音素材。一种是根据作品的需要配上特效音或者背景音乐来增强整个声音素材效果。画外音通常就是把文本素材通过播音员把内容读出来。根据作品需要来选择男声或者女声。视频根据画外音来剪辑你需要的部分。动画或者图像根据脚本中创意设计需要运用专业软件来达到所需效果。第四,合成生成所需要的文件格式在合成阶段主要是运用

11、创作工具就是专业的软件来把声音和图像视频等素材根据脚本设计要求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根据需要生成一个自己需要的文件格式。综上所述,完成一个多媒体的制作需要策划、设计、采集加工、合成四个步骤。下面我以多媒体应用中具体的一种来具体阐述整个制作的流程以及方法。多媒体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与方法多媒体技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高科技在电视领域中的应用比比皆是。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应用,多媒体技术在电视技术的发展中正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其实,计算机早已在电视制作中占有一席之地。大家所熟知的字幕机、动画制作系统等等。而动画制作、节目编辑、特技制作、字

12、幕、音频都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目前最热门的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就是对文本、数据、声音、动画、图形及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综合处理技术。电视节目的制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策划、构思、采访、拍摄、剪辑、特技合成、解说配音、字幕等多道工序。根据多媒体制作的四个步骤,节目制作中也同样是四个步骤。策划、设计、采集加工、合成。首先,根据节目受众群体以及所需要达到的效果进行创作策划。建立节目的剪辑风格所谓节目的剪辑风格就是剪辑人员对节目后期剪辑的整体构思。体现剪辑人员对编导创作意图的理解,对节目内容、结构的把握。针对不同种类的节目应采用不同的剪辑方式。剪辑人员在动手剪辑片子前,必须首先熟悉节目,把握住编导的意

13、图以及追求的效果,根据节目的内容、形式、风格考虑所采用的剪辑手段,建立片子的剪辑风格。剪辑风格一旦确定,就应保持前后一致,使之贯穿于整个剪辑过程中。风格确定以后再根据节目类型决定运用剪辑方法。节目制作的方法确定首先要把握节目的整体结构。电视节目的结构,包括总体布局和段落构造两个部分。一个好的片子的结构应该做到完 整统一、自然流畅、严谨新颖。完整统一,电视节目在结构上应头尾圆合,各段落要饱满,比例分配得当,整体均匀和谐,全篇风格统一、浑然一体。自然流畅,电视节目的结构要顺理成章、过渡自然,尽量不显露人工雕琢的痕迹,更忌讳牵强附会 、生拉硬。段落之间的衔接要如行云流水 ,自然而不做作,朴实而不雕琢

14、。严谨新颖,电视节目结构的严谨首先表现在逻辑思维的严谨。条理要清楚,层次要分明。但过分地强调严谨往往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使人感到乏味。电视节目只有不断创造,突破固有的模式,从内容、结 构、形式上新颖独特、个性鲜明,才能激发观众的兴趣,收到好的传播效果。剪辑节目类别不同使用的剪辑方法也有很大差异,我工作多年从事后期剪辑制作工作,制作了新闻类栏目、访谈类栏目等等。分析以往制作经验,我根据上述中剪辑要求结合具体实际节目的剪辑,做以下两种类型节目剪辑的具体技术分析:一、新闻类节目剪辑在进行新闻类节目的编辑时,电子剪辑要在懂得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稿件内容、图象资料、镜头的合理选择及连接、现场同期声

15、、字幕、历史资料等诸多电视语言元素参与编辑,共同完成对新闻事实的阐述和再现,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电视化的传达给观众。 1.镜头长度的选择:全景镜头画面停留时间要长一些;中近景镜头要稍短一些,特写镜头还要短一些;对画面信息量大的,画面停留时间要稍长一些,信息量少的则要短一些;对画面构成复杂的,停留时间要稍长一些,反之则稍短一些。对于叙述性或描述性的镜头,镜头长度的选择应以观众完全看懂镜头内容所需的时间为准。对于刻画人物内心心理及反映情绪变化为主的镜头,应根据情绪长度的需要来选择,要适当地延长镜头长度,保持情绪的延续和完整. 2. 镜头的连接:一般常见的有右出左进或左出右进,即1图中主体方向是从

16、画框右方出画,组合的2图主体进入画框方向应为左方。坚持“动”接“动”、“静”接“静”组接的基本原则。遵循这一原则进行镜头组接可保持视觉的流畅及和谐,避免给观众造成视觉冲击。适当运用划像、叠化特技。在电视编辑中,当切换连接不顺畅或过于生硬的情况下,用叠化可以保证转换的顺畅。3、电子特技的运用:一般情况下,电视新闻节目对复杂的电视特技手段是排斥的,是因为特技会使纪实性的新闻画面失去其真实朴素的面目。但是,一些简单的特技,电视新闻节目还是能接受的,并且是很必要的。如:重大事件报道中慢放镜头、或者为了保护被采访人采用遮盖脸部效果等等。在这里就需要在非线性编辑线中使用电脑特技,来达到我们所需要的一些效果

17、。一般使用大洋、DPS、EDIUS 广播级的编辑卡。二、访谈类栏目的剪辑在进行访谈类节目剪辑时,一般按访谈者的谈话内容及现场气氛来剪辑镜头。1、镜头长度的选择:一般说来,镜头景别、画面信息量的多少及画面构成复杂程度都会影响镜头长度的选择。全景镜头画面停留时间要长一些;中近景镜头要稍短一些;特写镜头还要短一些。2、画面信息量:信息量大时,画面停留时间要稍长一些,信息量少的则要短一些3、画面构成复杂程度:画面构成复杂的,停留时间要稍长一些,反之则稍短一些。4、叙述性或描述性的镜头:镜头长度的选择应以观众完全看懂镜头内容所需的时间为准。对于刻画人物内心心理及反映情绪变化为主的镜头,镜头长度的选择不要

18、按叙述的长度来处理,而应根据情绪长度的需要来选择,要适当地延长镜头长度,保持情绪的延续和完整,给观众留下感知和联想的空间。要正确认识剪辑的作用,必须给它合理的定位,要分清主次,理顺剪辑和创意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单单有好的创意没有过硬的剪辑手段,片子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不能表达出自己的 想法,眼高手低;反之亦然,再好的剪辑离开了创意,除了花里胡哨的特效手段之外,也就一无是处。对剪辑节奏的控制、整体结构的把握则是显后期编辑的功底。只有用心体会,反复实践,再加上较强的艺术感觉和较高的悟性 ,才能制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电视节目。其次,根据整个节目创作策划对整个节目进行脚本设计。根据前期对作品的创作策划中

19、的分析出的结果,对该节目进行整体框架的设计。跟据需要选择声音素材、视频素材以及动画素材,运用何种剪辑方法和软件来完成来完成整个节目的设计。第三步,素材采集和后期加工素材的在电视节目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声音和画面。声音的素材主要是来自播音员的配音以及背景音乐。画面素材则需要记者通过摄像机来获取。同样要根据节目的需要进行拍摄,也要求全方位的镜头,有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等。通过非线性编辑线把声音素材和视频素材采集进来再进行后期制作加工。在前文剪辑风格中,详细提到了对不同节目的剪辑要求,在非线性编辑线中,在根据节目需求,把画面对照配音来剪辑好。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诞生是电视节目制作领域的一次革命,它为

20、电视节目制作者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高效的编辑方法。如今,非线性编辑广泛运用于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非线性编辑就是直接从计算机的硬盘中以帧或文件的方式迅速、准确地存取素材,进行编辑的方式。它是以计算机为平台的专用设备,可以实现多种传统电视制作设备的功能。编辑时,素材的长短和顺序可以不按照制作的长短和顺序的先后进行。对素材可以随意地改变顺序,随意地缩短或加长某一段。在后期剪辑是需要注意的段落的剪辑节奏要与片子的总体节奏相吻合和匹配;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节奏变化要适当,变化过快或过慢都会给观众心理上产生不适应的感觉。另外后期剪辑时,在一个段落中采用一成不变的剪辑节奏,会使观众产生疲乏厌倦的感觉。如果适当

21、变化剪辑节奏,采用剪接加速度的方法,使组接的镜头越来越短,利用镜头的积累效果,可使段落形成一个高潮。但在做这种节奏处理时,一定要注意张弛结合,每一个高潮点后都要留出一个缓冲释放的空间,给观众以回味和联想的余地。 在节目的后期制作中, 必须遵守一些根本的规律和法则是:“遵循画面的基本组接逻辑” 、“动接动、“静接静是画面剪接规律”、“动接动指在镜头的运动中和人物形体动作中切换镜头,如上镜头是摇摄,在未摇定时切换到另一个摇摄镜头上,而且摇的方向、速度接近,衔接起来的效果相当流畅,观众会随着镜头摇动非常自然地从一个环境或景物过渡到另一环境或景物。在推、拉、移、跟等一系 列的运动中转换镜头。“静接静指

22、在一个动作结束后(或在静场时)切换镜头,切入的另一个镜头又是从静到动。“静接静多半是转场时运用。静接静既是衔接和谐的需要,又可留给观众思考的余地。通常所谓的紧凑剪辑,即同一动作内容可通过镜头的转换来省略其间不必要的过程,而仍然保持动作的连贯流畅。后期剪辑时需打乱原来的画面也就是镜头次序重新组合,就可能产生“跳轴”现象。如果这个问题不加以解决,会造成观众理解上的混乱。当遇到“跳轴”问题时,剪辑师可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消除或减弱“跳轴”现象。(1)利用动势改变轴线方向。在两个跳轴镜头中间,插入一个人物转身或运动物转弯的镜头,将轴线方向改变过来。(2)插入中性镜头。在两个运动方向相反的镜头中间,插入一

23、个无明显方向性的中性镜头,可减弱“跳轴”的影响。 (3)借助人物视线。在跳轴镜头中间插入一个人物视线变化的镜头,借助人物视线的变动,改变轴线方向,清除“跳轴”现象。 (4)插入特写镜头。在跳轴镜头中间,插入一个局部特写或反映特写镜头,可减弱 “跳轴”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插入的特写镜头要与前后镜头有一定的联系,否则显得生硬。 (5)插入全景镜头。由于全景镜头中主体在画面所处的位置、运动的方向或动作不很明显,插入后即使轴方向有所变化,但观众的视觉跳跃不大,可减弱“跳轴”现象。在这里阐述后期剪辑的几个技巧: 1、 叠化,需注意的是,避免纯人物画面之间的叠化,一是给人感觉画面很硬,二是由于人头之间的错

24、杂造成混乱的感觉。2 、场景加速,针对一些画面加速,画面节奏越慢加速时画面越协调,所以注意调节速度,使画面不会出现跳帧的现象。 3 、扣像,必须注意的是先调整色彩,使背景与要扣像的物体存在色差,最好背景是蓝色,利于扣像 。4、 合成,画面合成时,光线的协调很重要,同一个合成镜头的素材,应该处在同样的光线条件下,校色起重要作用。5 、制作气势恢宏的大场景,通常可以避免制作一个手工通道,把需要的素材从画面上截取出来,然后复制N次,把他们移动到需要的位置上。第四步,合成通过后期的剪辑与特技运用等手段把声音和画面的结合成一个整体,就成了所需要的节目成品。根据需要我们通常会生成MPG等格式。MPEG是目

25、前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应用的通用压缩编码。MPEG,是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动态图像专家组)的英文缩写,实际上是指一组由ITU和ISO制定发布的视频、音频、数据的压缩标准。它采用的是一种减少图像冗余信息的压缩算法,它提供的压缩比可以高达200:1,同时图像和音响的质量也非常高。现在通常有三个版本:MPEG-1、MPEG-2、MPEG-4以适用于不同带宽和数字影像质量的要求。它的三个最显著优点就是兼容性好、压缩比高(最高可达200:1)、数据失真小。最后的合成阶段,也会根据需求制作成光盘。目前,广播级的非线性编辑也正在被广告公司等行业广泛使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看待事物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广播级的非线性编辑也普及到非广播电视行业中。这充分说明了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多媒体的发展,使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各个行业和领域。【参考文献】(1) 谢毅、张印平编著,电视节目制作,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1年(2) 李彬,大众传播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3) 多媒体技术应用指 导 教 师 评 语指导教师 职称 任教单位 年 月 日答 辩 委 员 会 意 见 成绩评定 答辩委员会主席 职称 年 月 日主 考 院 校 审 核 意 见 (盖章) 年 月 日备 注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