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方剂学课件第4章

上传人:wan****21 文档编号:132563948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沈阳药科大学方剂学课件第4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沈阳药科大学方剂学课件第4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沈阳药科大学方剂学课件第4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沈阳药科大学方剂学课件第4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药科大学方剂学课件第4章(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P.20第一节 药物配伍一 配伍的概念1药物通过配伍后组成方剂,有如下特点:1)相互促进,提高疗效:“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多味药配合使用发生的作用一个是体现在有效价量上的积累,二是协同作用大于单味药量的总和。近代实验证明: 附子单用具有强心作用,使心脏收缩幅度增高,频率加快。用于心衰、心梗及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 组方为四逆汤(干姜、甘草),对离体蛙心的收缩力在强度和持续时间上明显超过单用附子。2)监制药物的毒性和烈性:“药有益即有害,方有利而无弊” 单味药都有偏性,以偏纠偏,但用之不当,偏性即成害性。 使用药物配伍,既发挥药物偏性治病一面,又防止偏性有害一面。

2、有些药物服用后产生毒副作用,则需配合相应的监制药物。 在炮制学尚不发达时代,古方中半夏均生用,为了监制生半夏的毒性,常配生姜以制半夏毒。3)随证合药,全面兼顾:“药之功力有限,治疗范围狭小;方则制裁随心,应临证无穷之变” 单味药虽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但终难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变化。 如:小青龙汤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 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身痛,不渴,咳痰白清稀,微喘,甚至喘息不得卧,或肢面浮肿,苔薄白而润,脉浮紧等。 若见口渴,则半夏(温燥,易伤阴液),瓜蒌根(苦甘寒之品,去热而生津) 若见气喘,则麻黄(为升散之品,发越阳气)杏仁(为苦降之品,能降气平喘)4)改变与影响疗效:几种药物同用,可以互相

3、影响药效或引导药物主要发挥某方面的作用.比如,药物的升降浮沉和炮制都可以改变药性.5)很少产生抗药性: 抗菌素的临床应用不过几十年的历史,在短暂的时间内.其用量越来越大,治疗效果也远不及当初.抗菌素是单种成分构成的药物,故极易产生抗药性.相反的,在中药中,经过现代药理研究,具有抗菌作用的药物数以百计,如中记载的龙胆草,黄连,连翘,黄芩等均有抗菌作用,这些药物使用至今少说也有二千年左右的历史,目前临床医师在使用这些药物时,不但仍具有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作用,而且在用量上也无多大的变化. 近代研究报道,单用黄连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较易产生抗药性,而以黄连配黄芩,黄柏,栀子组合成黄连解毒汤使用

4、,则可避免,并还能提高抗菌能力,增强机体抵抗力,增加解毒力,减轻单味药的毒性和副作用.以上是药物配伍后的优点,但是也有不足,就是所谓的配伍禁忌.二 常见的药物配伍形式(一)“法”的配伍:用中医理论指导1阴阳理论:气血属于阴阳互根,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两虚证要补血补气,血虚证用归脾汤,(也要补气)2五行理论:滋水涵木法相生 培土生金法相生 扶土抑木法相克 壮水制火法相克3病因学说:六淫、七情、饮食、外伤4脏腑学说: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二)、药物的“七情”配伍关系: 1相类型配伍:相须 2相使型配伍:相使 3. 相制型配伍:相畏 相杀 4. 配伍禁忌:十八反 十九畏 第二节 方剂的组成一

5、、 方剂组成原则:概括起来就是:君(主)、臣(辅)、佐、使。过程: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首先辩证。即通过四诊,诊察疾病的病因,病变部位,疾病性质和轻重程度,明确诊断,在分清主病、主证前提下,确定治法,在法的指导下选药(君臣佐使),最后酌定剂量,确定剂型及用法。二、君臣佐使的方剂结构:1主药(君药):体现主要治法,治疗主证、主病的药物。由1味多味药(方)组成,解决病程中的主要矛盾。构成:1)单味药构成主药:麻黄汤中用麻黄作主药,发散风寒,宣肺平喘。 2)两味以上药物组成:相类银翘散中的银花和连翘共奏清热解毒之效。 相使 桂枝汤中的桂枝与白芍。 3)几个法的合用:气血两虚证补气法补血法2辅药(臣药):

6、加强主药的疗效、治疗兼证的药物。构成:相类和相使性配伍 如:麻黄汤中桂枝配麻黄加强功效(发汗解表) 杏仁配麻黄辅助治疗兼证(止咳) 如:黄连解毒汤中芩、柏、栀子是辅药。3佐药:有三种意义 1)佐助:帮助主药直接治疗兼证; 2)佐制:纠正主药、辅药毒副作用及偏性 3)反佐:根据病情需要,与君药药味相反又能起治疗作用的。 一般在邪重拒药时用构成:相制性配伍 如:三物备急丸治疗寒积证(胸腹冷痛,胀满,便秘,四肢逆冷,脉沉迟等),用温下法治疗。 巴豆为君,干姜为辅助温中,大黄佐制巴豆的辛热及毒性。 如:麻杏石甘汤,石膏是佐药,制约麻黄的发汗偏性。4使药: 引经药调和药 如:牛膝下行、桔梗上行、桂枝行四

7、肢,甘草调和。有些方不需要使药,因其本身就可以作用在患病部位。应该注意的是:药物本身具有多效性,所以不一定都具备君臣佐使。如:治疗元气暴脱的独参汤,只有主药人参一味。治疗肝火犯胃的左金丸,只有主药黄连佐药吴茱萸。 治疗表虚自汗的玉屏风散,由主药黄芪、辅药白术和佐药防风组成。三、病证症结合的组方思路1 因病选药:异病同治2 因证配伍3 因证用药第三节 方剂的变化成方,包括经典方和验方。 经典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 验方:清以后的方。(清以前-古方) 时方:其他方.首先应该明确,为什么要对方剂进行加减变化?应该根据哪些情况加减?病症的变化是比较复杂的,而每个成方都有各自的组成、配伍及适应证,它

8、的局限性不能适应病症的复杂多变性。因此要对方剂进行加减变化。在应用时,必须1)随着病症的发展及变化;2)结合患者的体质、性别、年龄的差异;3)根据季节、地域的不同对药味、药量进行适当的加减,以适应病情的实际需要。那么,方剂的组成变化有哪些形式呢?第一节药味的加减变化方由药味组成,药味变化直接影响配伍关系。形式有两种一药味的增损随证加减1主药不变,立法不变,仅次药加减 即:主药、主证或主因不变,随着次要症状或兼夹证的不同,而增减其次要药物。如:麻黄汤麻黄、杏仁、桂枝、甘草组成,麻黄为主药。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1)咳喘较重:风寒之邪留恋于肺,方去桂枝,名三坳汤。 2)若又烦热:方生石膏(清热除

9、烦)3)痰饮清涕:半夏(燥湿化痰)4)头痛:细辛。2影响主药效果影响法(重新组方): 即:主药不变,而配伍药物发生变化,其结果是直接影响该方的主要作用。如:麻黄汤麻黄桂枝配伍本治风寒表实证,但是桂枝,石膏成为麻杏石甘汤.主要治疗热邪壅肺的咳喘证,这种配伍变化,直接影响方剂的功效及主治。注意!在对方剂进行药味加减时,应注意药味之间的配物类型与配伍变化。一般的,加减相类型配伍,不影响主药效果,相使不一定,相制要注意.二、药量的加减药量的加减变化也会影响方剂的功能与主治. 剂量药典每一味药的用量,指“饮片”。用量成人一日量,煎服二次。1绝对量的加减: 如:麻黄汤麻黄量大,发汗平喘作用强,反之则弱。

10、白虎汤石膏量大,清热力强,反之则弱。 个别:红花少量补血,大量活血。2.改变比例用量:同样影响方剂的功能主治. 如:大青龙汤中,麻黄:石膏=1:1时,石膏对麻黄影响不大,即麻黄的发汗平喘作用均能正常发挥. 麻杏石甘汤中,麻黄:石膏=1:3时,麻黄失去发汗功效,只有平喘的作用. 如:一患者,患胆道残留结石证,胆系感染,梗阻性黄疸.黄疸指数为50110.证湿热黄疸法清肝胆湿热为主方茵陈蒿15 栀子9 大黄9 柴胡6 郁金9 黄芩15 陈皮9 水煎服 十几付无效后改用: 茵陈蒿30 栀子30 大黄30 黄芩15 去掉柴胡 郁金 陈皮 加上竹茹9 双花30 生甘草9日二次,三日后黄疸指数恢复正常.3.剂型更换:如:枳术配伍枳术汤枳实倍白术,以消积导滞为主(急则治其标)枳术丸-白术倍枳实,以健脾和中为主(缓则治其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