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方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2529054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方案施工测量方案一、工程概况1建筑设计概况重庆市人民广场拆迁安置房工程,占地面积7853平方米。属高层建筑,A栋地下负二层地上18层,共20 层,地面高度53.2米B栋地下负一层,地上18层,地面度53.2米;总建筑面积45048.4平方米,为钢筋框肢结构。A栋地貌较底,处于原河床内,地貌标高约185.5米,B栋和办公楼地貌条件较为平坦,处于多年的回填土上,防洪堤处于原河床西岸,设计改道处于东岸,全长81.6米1 结构设计概况该工程基础为钢筋混凝土人工挖孔桩柱基础、主体A、B为钢筋剪力墙和短肢剪力墙结构,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防洪堤工程处于渔洞镇鱼轻大桥下游河段,东岸防

2、洪堤边线起点坐标X=49286.569,Y=58333.202,终点坐标X=49368.089,Y=58336.190,一共七段.,总长81.6米。二、施工测量基本要求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技术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高层建筑设计及施工规程测绘出版社控制测量学、建筑施工手册制定本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方案。1、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基本要求该工程占地面积较大,本工程地理位置优越,建筑规模大,工程施工进度要求高,工程质量要求高,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钢筋混凝土施工规范、高层建筑施工规程等相应规定,结合工程测量规范的相应规定制定本工程的工程施工测量基本要

3、求。本工程采用整体控制分级布网的原则布设场区施工控制网、建筑物控制网作为建筑定位放线的施工控制,以下根据规范规定建筑允许偏差(建筑限差)作为起算数据推算施工控制网的精度指标。1-1、建筑物定位限差与场区施工平面控制网精度要求根据规范规定,场区施工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是根据场区面积大小及工程重要性等因素并结合工程测量经验来确定,结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相应规定,本工程建筑定位允许偏差取2cm 为宜,建筑物定位点位中误差为10mm,根据工程测量误差理论与误差分配要求可以推算出本工程场区控制网的精度为:测角中误差2边长相对中误差1/30000控制点点位中误差10 mm1-2

4、、结构构件施工允许偏差与建筑物控制网精度本工程主要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柱、剪力墙、定位要求最高,其相对建筑轴线的允许偏差为5 mm,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以建筑屋主要轴线作为起算数据推算建筑物控制网的精度为:控制线中误差1.8 mm测距相对中误差1.8 5/80005=1/9938(取用1/10000)测角中误差1.8 5/(80005)206265=20.8 (取用20)高层建筑施工规程规定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主要轴线间距30-50m 并组成封闭图形,其测距精度不低于1/10000,测角闭合精度不低于20,证明本工程的建筑物控制网精度是符合本工程实际和规范规定,是

5、科学合理的。1-3、标高测设与高程控制网精度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规定层高允许偏差5 mm,全高允许偏差30 mm,以此作为起算数据推算高程测量允许偏差:层高允许偏差3mm,全高允许偏差20 mm,场区高程控制网精度取用三等水准测量精度。1-4、竖向投测与轴线竖向投测精度要求本工程建筑高度52.5m,层间竖向允许偏差5 mm,全高允许偏差H/1000,以此作为起算数据推算本工程轴线竖向投测精度为:层间竖向测量允许偏差3 mm,全高允许偏差H/1000 且20mm。2、施工测量放线程序(图接下页) 3、施工测量仪器与工具 3、施工测量仪器与工具 序号仪器名称型号精度指标数量用途备注1水准仪Ds3

6、3mm2标高测量良好2经纬仪DJ2水平2垂41测量放线良好3全站仪SET211误差 21控制测量良好4铅直仪5 5mm/100m1轴线竖传递良好5放线钢尺50 m/5 m2/4放线良好6吊线锤1Kg4放线良好7尺垫2个水准测量8铁锤、油漆、排笔、钢钉、墨斗、等配合工具根据需要配备放线良好9计算器5测量计算良好三、工程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设计与测量放线三、工程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设计与测量放线1、控制点和水准点的复核本工程施工测量以甲方红线作为起算数据,在场区控制网布设前必须严格细致科学的进行校核(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小1/30000,测角中误差5控制点点位中误差10mm 水准测量往返测闭合差限值

7、为4N N 为水准测量测站数)。高程以业主提供的水准点高程为基准。2、控制点向场地内引测-支导线甲方提供的控制点均在施工现场外,因此必须建立场内施工控制网,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建筑施工图、施工测量要求,设计施工现场控制网,根据场地方正规则的地形条件,在保证场地内工程控制点的通视条件下在场地内选点,选点时尽量设在离基坑较远,土壁稳定的位置,控制点之间距离尽量均衡,并且考虑到后续工作的方便,在现场内布设A栋1-1、1-A 、1-27、1-J,B栋2-1、2-29、2-A、2-G,C栋3-1、3-A共8轴支导线点构成本工程的场内支导线。3、建筑方格网本工程建筑方格网采用基线法布设,建筑基线布置于

8、场地中央并与建筑主要轴线平行,建筑基线上的控制点不少于3 个,采用工程放样方法根据业主提供的已知控制点初步放样出主轴线1-1、1-J、1-A,初步测设的主轴线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2cm。初步放样出主轴点后将主轴点与已知控制点联测,联测可以采用导线测量、三角测量等方法精确测量出主轴线点的坐标,并进行角度观测,测量主轴线的直线度,同时采用全站仪精确测量主轴线距离。根据规范规定主轴线测量精度为:主轴线点点位中误差10mm测角中误差2.5 主轴线直线度限差1805(中误差1802.5)测距相对中误差1/300002-2 短轴线测设在主轴线上采用全站仪精确测出轴线交点,并将轴线全长误差分配到各短轴线间

9、距上,避免误差累积。定出轴线交点后在轴线交点上设置经纬仪,根据主轴线方向定出短轴线方向,精确测量短轴线距离定出短轴线端点。短轴线测设精度要求:短轴线点点位中误差10mm主轴线与短轴线交角限差905(中误差902.5)测距相对中误差1/20000测量完成后编制施工场区控制网(方格网)成果图及轴线点坐标作为建筑物控制网布设的首级控制。3、建筑物控制网布设根据已建立的施工场区控制网(方格网)和建筑定位坐标,根据现场地形条件、通视条件灵活采用极坐标、距离交会、方向交会等测设控制线点,布设建筑物方格网或建筑十字轴线。轴线点放样方法如下:极坐标放点:必须具备两个已知控制点,计算待放点与两个已知控制点的夹角

10、与距离,采用经纬仪在已知点上设站测设方向,钢尺在方向线上量距来测设点位。极坐标放点过程中必须准确计算出夹角距离,仪器必须对中调平,测量距离必须在方向线上测量。放出点位后必须检查,检查无误后进行下一步工作。距离交汇放点:必须具备两个已知控制点,计算待放点与两个已知控制点的距离,采用钢尺量距作圆弧得到交点来放点。距离交会放点不宜用于距离较大的点位。方向交会:必须具备两个已知控制点,计算待放点与两个已知点的角度,利用经纬仪在已知点上设站测设方向,两方向线的交点即为待放点。方向交会可以不使用钢尺量距,因此可以用于不便量距的点位放样。本工程基础定位放线采用极坐标测设方法进行施工,根据平面图纸和规划测设办

11、给出的定位坐标点,定位绝对坐标值计算出每个基础桩心的平面绝对坐标值,基础桩心测放以建立轴网交点为仪器架设测站点,以计算的坐标值来测放桩心,桩心用木村桩或或砖蹬的方式,桩心标注在其上,桩心测放后,用钢尺复查桩心距离是否与图纸尺寸相符合,桩中心误差控制在15mm以内,检查无误后做井圈,井圈标高根据基础平面图来确定,井圈做完后,将轴网引测到井圈平面再次复查桩芯的准确程度,检查无误后报监理、甲方验收,再进行下一工序施工。楼层平面轴网控制,采用坐标平移法进行测放,轴网垂直点采用激光铅锤仪引上,平面上轴网经纬仪,钢尺进行轴网控制测设,轴网的控制误差在3mm。4、建筑物控制线竖向投测地下室施工建筑控制线根据

12、基坑上控制线桩投测到施工层,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在0.000 上埋设建筑方格网控制点,在以上各层楼板施工时在相应的位置预留测量洞(200200),塔楼控制线通过 预留洞用2.5Kg 吊锤投测到施工楼层,并复核轴线距离和角度,计算边长相对中误差(1/10000),角度闭合差(5)。每隔2 层设一检查层,利用激光铅直仪将轴线从底层投测到检查层,复核距离角度,计算边长相对中误差(1/10000),角度闭合差(5),复核小于限差后进行下一步测量放线工作。采用激光铅直仪(见后表)轴线竖向投测过程中,在底层主轴线控制点处设置激光铅直仪,必须仔细对中,严格调平。接收靶放在激光束对应位置,然后接通电源,使激光器起

13、辉,在接受靶上映出红色光点,通过调整望远镜焦距,使光点直径达到最小,使光点落到接受靶上十字丝交点,旋转仪器360观察光点是否偏移,如有偏移必须重新调整仪器使光点落到十字丝交点上,在旋转仪器后光点不偏移则可将其作为楼层定位放线的依据。5、结构构件放线在施工层面投测控制线后,可以根据控制线进行放线工作,放出柱、剪力墙等竖向结构的水平尺寸线。在结构构件尺寸线放样过程中,必须严格、细致、细心进行。放出尺寸线后必须放出检查线,(检查线采用将尺寸线平移300 设置)并将尺寸线、检查线交点处均刷出红三角。放线过程中各建筑轴线必须直接从控制线分别测设,并且必须将误差分配消化,避免误差累积。即测设轴线均从控制线

14、量出轴线距离设置轴线。在模板支设过程中,必须将控制线传递到楼板模板底模上,并放出轴线检查线,以便检查模板工程。模板支设完成后将下层控制线传递到模板上,放出轴线检查线,进一步检查模板工程(梁、柱、板、剪力墙等的尺寸、位置)。6、建筑标高测设根据业主提供的已知高程点(I2-633 控制点高程),采用水准测量在场地内布设水准环线(水准环线中水准点同场地内支导线点布置图,),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测出各水准点的高程,作为建筑标高测量的已知高程。高程的竖向传递采用水准仪结合钢尺传递,将钢尺从建筑控制轴线预留洞悬垂到下一层,钢尺下部挂铅锤(因层高不大,一般采用2.5Kg 铅锤)保证钢尺尺身竖直,在下一层设置水

15、准仪,后(H+0.5)标高标志,读出钢尺上读数A,在本层设置水准仪在钢尺上读A+C(C 为层高)读数,旋转仪器在本层建立标高标志,即可将下层建筑标高传递到各施工楼层,并做好标高标志,标明建筑标高。标高测设采用S3 级水准仪(每Km 往返测高差偶然中误差不大于3mm,可以保证标高测量精度)。土方开挖前,应测出桩基顶标高和原有垫层标高,绘制现场地形图。土方开挖过程中,必须严格注意开挖深度,保证挖到要求的标高。开挖前在场地内布设标高桩,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必须全程监督,在接近要求开挖标高时,在基槽内测设标高木桩,作为人工平整基底标高控制。在基底平整完成后再检查此标高木桩,检查无误后作为垫层砼施工的标高

16、控制。在模板施工前必须在柱、剪力墙等结构的主筋上测设标高线(H+0.50 米),并在塔吊等固定物上做好标高检查线,此标高线作为模板支设、模板检查等标高控制线和检查线。在砼施工前,必须经过标高测量,在柱、剪力墙等结构主筋上测设标高线(结构主筋应固定良好),作为施工时的标高控制线和检查线。在标高测设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 每次测量后必须由检查组人员进行检查,确保建筑标高无误。2)在采用水准仪标高测设,在建筑塔尺下部铅笔画线,根据画线涂红三角,画线时必须保证铅笔尖紧靠塔尺端部边缘线画线,严禁铅笔平行塔尺端部边缘划线,避免出现操作错误。3) 标高测设尽量在早晨进行,并且水准仪前后视距尽量相等。

17、四、施工期间变形观测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按设计院要求沿建筑物周围布设观测点,房角、纵横墙连接处、沉降缝两旁均应设置观测点。观测点应牢固稳定,确保点位安全,能够长期保存,并且能在观测点上垂直立尺和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本工程观测点采用在结构施工时预埋钢筋设置(具体沉降点布置必须经设计院同意),并做好保护标识。沉降观测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进行:采用固定的观测人员、固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点和固定的观测线路,按照规定的日期、方法、时间精心观测;结构施工到0.000 后开始首次观测,首次观测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首次高程测定,裙楼结构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标准层结构每施工二层观测一次。主体

18、施工完成后每隔三个月观测一次。每隔三个月对水准网采用II 级水准测量检核一次。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仪器前后视距应尽量相等。根据沉降观测记录,计算观测点的沉降值,绘制荷载时间 沉降曲线作为工程交工资料。五、各种测量标桩形式与埋设1工程控制网控制点本工程控制网采用导线测量布设工程控制网,并采用一网多用的原则,将工程控制网作为建筑方格网的起始控制,并作为变形观测的基准网,因此采用较高的要求埋设控制点,并做好明显标识,做好控制点的保护工作。2变形观测点变形观测点在结构施工时埋入结构内部,顶端外露50mm。3建筑轴线点建筑轴线点采用直径50mm 以上的木桩,顶面刨平刻十字标示,打入土内并用砼保护。六、施工测量组织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