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文字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2523215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0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弟子规文字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弟子规文字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弟子规文字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弟子规文字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文字版(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弟子规概说: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五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编成个字的弟子规。清中叶以后,此书最为流行,一度成为私塾的必读课本,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的 6 个中心部分 1:入则孝 -感恩 2:出则悌 -友爱 3:谨 -规范 4:信 -诚信 5:泛爱众 -善待 6:余力学文-勤奋

2、总叙1、 d zgu shng rn xn 弟子规, 圣人训。shu xio t c jn xn 首孝弟, 次谨信。fn i zhng r qn rn 泛爱众, 而亲仁。yu y l z xu wn 有余力, 则学文。易解: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弟子规中的“弟子”所指的就是学生,也就是父母的子弟;再广泛来讲,“弟子”可以说是每一个人。人“活到老,学到老”,可以说一辈子都在学习。既然都在学习,理所当然就是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圣贤人的学生。“规”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我们从这三个字,就可以了解这

3、本书的用意就是: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以上“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这些都很重要,是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地学习其他有益的学问。因此教育的基本目标主要是把青少年培养成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谦逊待人、讲究信用、团结他人而又向往高尚品德的人。2、入则孝f m h yng w hun 父母呼, 应勿缓。f m mng xng w ln 父母命, 行勿懒。f m jio xjngtng 父母教, 须敬听。f m z xshnchng 父母责, 须顺承。易解: 父母呼

4、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生气、伤心。故事1: 郯 子 鹿 乳 郯子,春秋时期人。他天性非常孝顺,父母年老,双目失明,听人说喝鹿乳会好,就借了一件鹿皮的衣服乔装成一只鹿,跑到深山里头,混进鹿群中取鹿乳。猎人看到这只动也不动的“鹿”,抽出箭想射。郯子便慌忙立起身来,掀掉鹿皮,并大声地把详细的情形告诉猎人,这才免掉了被射杀的危险。猎人非常感动,就把鹿乳送给他。郯子将鹿乳取回家中,双亲喝后眼睛复明。 历代帝王视郯子为德、

5、才、威、雅的化身。郯子死后,后人建郯子庙、郯子墓来纪念他。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郯子庙中塑有“三圣”像,即孔子、老子、郯子,人们对郯子的崇拜之情由此可见。故事2: 小杖则受 大杖则走 曾参侍奉父母,尽心尽力。有一次,曾参的父亲曾点叫他去瓜地锄草,曾参不小心将一棵瓜苗锄掉。曾点认为其子用心不专,便用棍子责打。由于出手太重,将曾参打昏。当曾参苏醒后,并没有因为被误打而忿忿不平。孔子知道此事后教训他说:“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今参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义,安得孝乎!”如果大杖不走,让父亲在盛怒之下将其打死,就会令父亲受不义之恶名,造成终身遗憾。曾参承认说:“参罪大矣!” 所以,我们不要死在文字里面,要通权

6、达变,这样才能真正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 3、dng z wn xi z qng 冬 则 温, 夏 则 凊,chn z xng hn z dng 晨 则 省, 昏 则 定。ch b gu fn b min 出 必 告, 反 必 面,j yu chng y w bin 居 有 常, 业 无 变。易解: 冬天要提醒父母多穿衣服;夏天要给父母纳凉;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傍晚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生活习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

7、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故事3: 生命的代价 沉痛的教训 临近暑假,某小学老师通知学生第二天下午放半天假,并要求学生告知家长。却有两名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通知家长,擅自和小伙伴一起到河边游泳,落入深水中,再也没有上来由于他们两个没有做到“出必告,反必面”,所以没有得到家长的及时照顾,直到晚上家长不见孩子回家才发现出事了,但为时已晚!这样的人间悲剧每年都有发生,小朋友们一定要吸取教训啊!还有个孩子,放学后回到家里,没有跟家长打招呼,偷偷地一头扎在自己屋内打电脑。天色已晚,父母认为他在在学校没回来,给老师打电话询问情况。老师告诉几点下课,应该到家里了,母亲听后非常着急地到处打电话,寻找这个孩子。最

8、后,在老师的提醒下,到孩子的房间里一看,正在网络天地“畅游”。孩子没有“反必面”出现了上述状况,也许有的父母将孩子狠狠地打一顿,但这不是最好的办法,一定要把孩子引导过来,要告诉他这样做的危害性在哪里,告诉他:“如果父母没有到你的房间里去看,就急急忙忙出去到处找,怎么也找不到,在路上,因为慌不择路,很容易被车撞了;也许还会把父母急出病来;还有奶奶爷爷、姥姥姥爷如果心脏不好,会出现生命危险的,上述无论哪一种状况出现,你将是终生的遗憾,同时你也是一个不孝子孙!”这样给孩子讲清楚,小孩是很受教的。另外我们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这样孩子一定会养成“出必告,反必面”的好习惯。4、shsuxio w shn

9、wi事虽小, 勿擅为,gushnwi z do ku苟擅为, 子道亏。w su xio w s cng物虽小, 勿私藏,gu s cng qn xn shng苟私藏, 亲心伤。易解: 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 物虽然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特别是公物。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知道了一定很伤心。故事4: 刘 备 教 子 三国的时候,刘备临终时对儿子刘禅不放心,除了把他托付给丞相诸葛亮,还给刘禅留下了一封信来教育他。信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这就是说,不

10、要认为小的坏事就可以胡作非为,不要认为小的好事就可以不做;只有品德良好才能让人信服。后来,刘禅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国没有出现大的失误。诸葛亮死后,刘禅开始宠信宦官,逐渐放纵自己,最终蜀国被曹魏灭掉,刘禅也成了俘虏。故事5: 一个玩笑 抱憾终身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学校课间休息的时候,一个同学在他的同桌要坐下的时候,把椅子挪开了,结果这个同学坐在地上,脊椎摔断,终身瘫痪。一个玩笑导致这样的后果,双方家庭都抱憾终身!受伤的同学将在床上躺一辈子,很苦。他的父母就更苦,孩子养了这么大,突然变成残废,父母比他还难受,还要伺候他,每天看到他都要偷偷地流泪。我们想一想关心你的人往往何止父母双亲,所以一个

11、人的过失,有时会给多少人带来痛苦!造成大错无法弥补,而开玩笑同学的家庭也要承担沉重的经济负担和良心的谴责。所以,任何对人身安全有损害和危害到社会的不良行为,我们是绝对不能做的,见到时也要极力劝止。5、qn su ho l wi j亲所好, 力为具;qn su w jn wi q 亲所恶, 谨为去。shn yu shng y qn yu 身有 伤, 贻亲忧; d yu shng y qn xi德有伤, 贻亲羞。易解: 父母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地去除掉(包括自己的坏习惯)。 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

12、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故事6: 董 卓 的 恶 行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军阀,他带领军队来到国都,废掉了汉少帝刘辨另立汉献帝刘协为傀儡皇帝,并从此独揽朝政。董卓专权期间,对朝廷中的大臣肆意杀戮,对天下百姓任意欺凌。 结果他的暴行引起了人们的愤怒,司徒王允等人联合起来利用美人计一举将他除掉。董卓死后,他的家属也因此受到株连,当时他的母亲已经多岁了,也被处死。董卓的恶行不仅使其家庭受到牵连,连年迈的老母无法尽享天年,实在是可悲啊!6、qn i w xio h nn 亲爱我, 孝何难? qn w w xio fng xin亲恶我, 孝方贤。qn yu gu jin sh gng 亲有过, 谏

13、使更, y w s ru w shng 怡吾色, 柔吾声。 jin b r yu f jin 谏不入, 悦复谏, ho q su t w yun号泣随, 挞无怨。 易解: 当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的。 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 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

14、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故事7: 苦 心 劝 父 从前,有个叫孙元觉的少年,小时候就十分懂事,可他的父亲对祖父却非常不孝敬。有一天,父亲要把病弱的爷爷扔到深山里去。孙元觉哭着跪倒在父亲面前,恳求他不要这样做。可是父亲却哄骗他:“爷爷年老了,年老不死会变成妖怪的。”来到了山里,父亲把爷爷放下就要离开。这时,孙元觉对父亲说:“扔了爷爷把筐子拿回去吧。”父亲不明白他的意思,孙元觉说:“等到你老了,我好用它来装你,把你扔到山里来呀。”父亲一听,大吃一惊,最终改变主意,又把爷爷接回了家。7、qn yu j yo xin chng 亲有疾, 药先

15、尝, zhu y sh b l chung昼夜侍, 不离床。 sngsnnin chng bi y 丧三年, 常悲咽, jchbin jiruju 居处变, 酒肉绝。 sngjnl j jn chng 丧尽礼, 祭尽诚, sh s zh r sh shng事死者, 如事生。易解: 父母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地照顾,一旦病情严重时,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 父母去世之后,守孝期间(古礼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应该戒绝酒肉。 办理父母的丧事完全按照礼法去办,祭祀要完全出于诚心,对待去世的父母,就如同他们在世间一样,也不可以为了面子铺

16、张浪费,才是真孝顺。(论语云:“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祭拜时应诚心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样恭敬(论语云:“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故事8: 汉 文 帝 侍 母 西汉时,汉文帝虽然贵为皇帝却很孝顺自己的母亲。虽然每天都要处理很多公务,他从没忘记到母亲的房间去问候。后来文帝的母亲病了,他日夜精心服侍,甚至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天母亲吃药时,他都要先亲口尝尝。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汉文帝侍奉母亲,却从不懈怠,长达三年之久,实在难能可贵。后来,汉文帝侍奉母亲的故事,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故事9 : 孝 感 动 天 汉代有个叫董永的人,是一个穷

17、人家的孩子,母亲去世后和父亲相依为命。后来父亲也不幸去世,由于家里穷,董永连葬父亲的费用也凑不出来。为了埋葬父亲,他只好把自己典押给有钱人家当佣工。相传,董永的孝行感动了上天,九天仙女下凡,帮助董永还清了债务。戏剧天仙配的故事就由此演变而来,后来人们便把仙人下凡的地方命名“孝感”(即今湖北省孝感市)。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要善待父母、孝顺双亲。故事10: 舅舅对外婆的关怀 有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他的外婆去世了,全家人都很悲伤,在外婆的骨灰送往道场的路上,司机便加快了车的速度,这时他的舅舅马上提醒司机说:“你不要开得这么快,我的母亲不习惯坐快车,坐快车她会不舒服的。”舅舅的话给这位同学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8、使他非常感动,感觉到舅舅对外婆的关心仍然像外婆还活在世上一样。他回到学校跟老师讲:“老师,我舅舅是不是做到了事死者,如事生了?”所以,当父母离开我们而去的时候,我们对父母的恭敬之心绝对不能有丝毫减少。 从这个小故事我们还可以联想到,为什么每年的清明节,都要到烈士墓前诚敬地扫墓呢?就是要追思那些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感恩他们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与康泰。虽然他们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永存,永远活在我们心中。ch z t 出 则 悌敬爱哥哥,引申为顺从长上v xingdoyu ddogng xingdm xiozizhng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ciwqng yunhshng

19、 ynyrn fnzmn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v 易解:做哥哥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哥哥,兄弟之间和睦相处,这也是孝顺父母的一种表现。不贪图财物,兄弟之间怎么会产生怨仇?言语上互相忍让,愤恨自然就会消除了。v huynsh huzuzu zhngzhxin yuzhhu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zhnghrn jdijio rnbzi jjdo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已即到v 易解:吃饭时让年长者先动筷子,就坐时让年长者先入坐,走路时让年长者先行,年幼者随后。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要叫的人不在,而你能做长辈吩咐的事,就应该前去照应。v chngznzhng whm

20、ng duznzhng wxinnng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lyzhng jqy zhngwyn tugngl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qxim chngxich guyudi biby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v 易解:有事情叫长辈,不能直接称呼他们的名字,在长辈前,不要过于表现自己的才能。路上遇见长辈,应快步上前鞠躬问好,长辈没有话说,要退在旁边恭敬站立。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并等到长者离去约百步之后,才可以离开。v zhngzhl yuwzu zhngzhzu mngnizu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znzhngqin shngyod d

21、bwn qufiy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jnbq tubch wnqdu shwy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shzhf rshf shzhxing rshxing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vv 易解:与长辈在一起,长辈站立时,晚辈不可自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就坐。与尊长交谈,声音要低,如果声音太低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适宜的。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时要慢一些。当长辈问话时,要站起来回答,眼睛不可东张西望。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兄长(堂兄姊、表兄姊),要如同对待自己的胞兄一样友爱恭敬。v jn 谨慎重,小心v

22、 Zhoqzo yminch loyzh xcsh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chnbgun jinshku binniohu zhjngshu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v 易解:早上要早点起来,晚上要晚些上床;人的一生很短,转眼就老了,应该珍惜年轻时的光阴。清晨起床后,必须洗脸漱口;上厕所回来后,总是把手洗干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v gunbzhng nibji wyl jjnqi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zhgunf yudngwi wlundn zhwhu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vvv 易解:帽子要戴正,纽扣要扣好,袜子要平整,鞋带要系紧。放置帽

23、子和衣服,要有固定的地方,不可以到处乱放,免得把衣帽弄脏。v yguji bguhu shngxnfn xichnji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duynsh wjinz shshk wguz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ninfngsho wynji ynjizu zuwichu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v 衣服贵在整洁,不在华丽,见尊长时穿的衣服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平时在家穿的衣服要符合自己的家境状况。对于饮食,不要挑挑拣拣,吃饭时要适可而止,不要超过平时的饭量。年龄还小的时候,不要喝酒;喝酒醉了,容易丑态百出。v bcngrng ldunzhng yshnyun bigngjng

24、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wjiny wby wjj wyob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v 易解:走路要不慌不忙,站立要姿势端正,作揖行礼要把身子弯下来,叩头要恭恭敬敬。进门时不要踏在门槛上,站立时不要用一条腿支撑身体斜靠着,坐着时不要把两条腿叉开,不要摇晃大腿。v hunjilin wyushng kunzhunwn wchlng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zhxq rzhyng rxsh ryurn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shwmng mngducu wwinn wqngl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dunochng juwjn xipsh j uwwn 斗闹场 绝

25、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v 易解:掀帘子时动作要轻缓,不要发出响声,转弯时幅度要大,不要碰着东西的棱角。拿着空的用具,就像拿着盛满东西的用具一样;走进空房间,要像有人在家一样。做事情不要慌忙,慌忙就容易出错,不要害怕困难,也不要草率应付。遇到争斗喧闹的场合,绝对不可走近;遇到不正当古怪的事情,绝对不可问起。v jingrmn wnshcnjingshngtng shngbyng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rnwnshu duymng wyw bfnmng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v yngrnw xmngqi tngbwn jwitu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jirnw jshhun

26、rnjiw yuw qin借人物 及时还 人借物 有勿悭vv 易解:将要进别人家门,要问一声有没有人在家?将要走进正屋,要大声和主人打招呼。别人询问你是谁?要回答出你的名字,光说一声“是我”,人家还是不知道你是谁。借用别人的东西,要当面请求,如果没有征得别人同意,那就是偷窃的行为。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别人向你借东西,如果你有就不要吝啬。v xn 信诚实,不欺骗 v fnchyn xnwixin zhywng xkyn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hushudu brsho wiqsh wnngqio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kby huwc shjngq qijizh 刻薄语 秽

27、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v 易解:只要说话,首要的是诚实可信,说谎话与胡话,这怎么可以呢。多说话,不如少说话,说的话要实事求是,千万不要花言巧语。刻薄挖苦的话,下流肮脏的话,街头无赖的习气,一定要避免和戒除。(论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vv jinwizhn wqngyn zhwid wqngchun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shfiy wqngnu guqngnu jntucu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fndoz zhngqish wjj wmh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bshuchng cshudun bgunj mxingun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v 易解:

28、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不合适的事情,不要随便承诺,如果信口承诺了,不论做还是不做都是错的。只要说话,就要声音重而流畅,不要着急讲得太快,更不要模糊不清。别人说东家长,西家短,与自己的正经事没有关系的,不要去多管。vv jinrnshn jsq zngqyun yjinj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jinrn jnixng yuzgi wjijng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vv 易解:看见他人的善行,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看见别人有坏的行为,就要自我反省,有就改正,没有也要引起警

29、惕。(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widxu wiciy brrn dngzl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ruyf ruynsh brrn wshngq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易解:做人最要紧的是道德、学问、才干、本领,这些方面不如人家,就要不断勉励自己,迎头赶上。至于穿的、吃的不如人家,不要产生悲伤。 wngun wnyl snyuli yyuqu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wnykng wnguxn zhlingsh jinxingqn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如果听别人说你有缺点就生气,听别人说你的好话就高兴,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

30、,而好朋友就离你远去了。如果听到好话就心里不安,听到别人指出缺点就喜悦,那么正直、诚信的朋友就会越来越亲近你。 wxnfi mngwicu yuxnfi mngwi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gunnggi guyw tngynsh zngyg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易解:不经意间做了不好的事就叫“错”,存心做不好的事就叫“恶”。有错能改,就像没有做过错事一样,如果为自己遮盖掩饰,就等于再添一个过错。 fn i zhng 泛 爱 众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fnshrn jixi tintngf dtngzi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xnggozh mngzgo rnsuzhng

31、 fimogo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cidzh wngzd rnsuf fiynd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易解:无论对什么人,都必须关心爱护,因为大家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个地球上。德行高的人,名望自然高,人们所敬重的,不是他外表容貌好。有才能的人,声望自然大,人们所佩服的,不是他会说大话。 yyunng wzs rnsunng wqngz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wchnf wjiopn wyng wxxn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rnbxin wshjio rnbn whuro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易解:自己有本领,不要自私,要去帮助别人;别人有

32、本领,不要小看别人,说别人的坏话。不要去讨好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不要厌弃以前的老朋友,也不要只喜欢新朋友。别人没有空闲时,不要用事情打搅他,别人心情不好时,不要用话语干扰他。 Rnyudun qimji rnyus qimshu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dornshn jshshn rnzhzh ysmin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yngrn jsh jzhshn huqizu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shnxingqun djijin gubgu dolingku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易解:别人的短处,不要去揭穿;别人的隐私,切忌去张扬。赞美他人的善行就

33、是行善,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定会更加勉励他行善。张扬他人的过失,就是作恶,如果指责批评太过分了,还会给自己招来灾祸。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规过劝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如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有亏损。 Fnqy gufnxio yydu qysho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jingjirn xinwnj jby jsy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nybo yunywng boyundun bonchng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易解:财物的取得与给予,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多给别人,自己少拿。 打算要求别人做的事,先要问一问自己愿不愿意做,如果连自己都不愿意做

34、,就应该立刻停止。 得了人家的好处应该想法报答,和别人结的怨恨要想法忘掉;对别人怨恨的时间要短,对别人报恩的时间要长。(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ibp shngudun sugudun crkun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shfrn xnbrn lfrn fngwyn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易解:对待家中的婢女与仆人,重要的是品行端正,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宽大更可贵。如果仗势让别人服从,对方会口服心不服,唯有以理服人,别人才会口服心服没有怨言。qn rn 亲 仁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 tngshrn libq liszhng rnzhx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

35、众 仁者希gurnzh rnduwi ynbhu sbmi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nngqnrn wxinho drjn gursho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bqnrn wxinhi xiornjn bishhui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易解:同样在世为人,品行高低各不相同,一般的俗人多,有仁德的人少。如果真有有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威他,这样的人说话没有忌讳,也不去馅媚讨好别人。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对自己有莫大的好处,道德品质会一天天提高,过错会一天天减少。如果不肯亲近有仁德的人,对自己有莫大的坏处,小人会接近你,不管什么事都会办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y l x

36、u wn 余 力 学 文获得知识、技能 blxng dnxuwn zhngfhu chnghrn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dnlxng bxuwn rnjjin milzhn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易解: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如此读书又有何用?反之,如果只是一味地做,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依着自己的偏见做事,蒙蔽了真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shf yusndo xnynku xnjiyo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fngdc wmb cwizhn

37、g bwq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kunwixin jnynggng gngfdo zhstng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xnyuy suzhj jirnwn qiquy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易解: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这些都很重要。读着这本书,不要想另一本书,这本书没读完,不要读另一本书。读书计划不妨宽松一些,实际执行时要加紧用功,功夫到了,原先困顿疑惑之处就而然都迎刃而解了。 求学当中,心里有疑问,应随时笔记,一有机会就向良师益友请教,务必确实明白它的真义。(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fngshqng qingbjng jnji byn

38、zhng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mmpin xnbdun zbjng xnxinbng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lidinj yudngch dknb hunyunch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suyuj junshq yuquhui jibzh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易解:书房要整理清洁,墙壁要保持干净,书桌要整洁,文具要放端正。磨墨磨偏了,是因为内心不端正;字写的不工整,是因为内心有杂念。重要的书籍,要放在固定的地方,书看完后,也应放回原处。即使遇到急事,也要把书本收好再离开,发现书本有缺损,要立刻把它补好,保持完整。 fishngsh bngwsh bcngmng huixnzh 非圣书 屏勿视 敝聪明 坏心志wzbo wzq shngyxin kxnzh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易解:不是传述圣贤言行的书,以及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书刊,都应该摒弃不看,以免聪明遭受蒙蔽,心志变得不健康。只要我们不自暴自弃,发愤向上,努力学习,圣贤的境界,是可以逐渐达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