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 高考历史 全程复习 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时训练(学生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132504265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6.4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备战2023 高考历史 全程复习 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时训练(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备战2023 高考历史 全程复习 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时训练(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备战2023 高考历史 全程复习 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时训练(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备战2023 高考历史 全程复习 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时训练(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3 高考历史 全程复习 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时训练(学生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 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2.作为一个刚刚立国的王朝,西晋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它却迅速地走向败亡,这是开国皇帝司马炎所不能料到的。西晋王朝败亡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B.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C.统治者横征暴敛,赋税、徭役繁重D.宦官外戚交替专权,政治黑暗3.晋室南迁后,上层士族

2、通过九品中正制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A.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B.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C.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4.魏晋时期,在物质生活上崇尚奢华,讲究打扮,甚至“熏衣剃面,傅粉施朱”的社会阶层是()A.士族B.外戚C.皇族D.宦官5.史记汉书的本纪和人物传大都开门见山,直述人物言行。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纪传体史书,不仅在传首载明其祖、父等先世的官阶、履历,还在传末详述其子孙。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A.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B.史书编写体例的革新C.门阀士族制度的盛行D.思想活跃局面的形成6.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

3、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方和北方相比,社会相对安定7.(2021宁波模拟)资治通鉴有载:“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混水)击之。秦兵遂溃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死者什七、八”。这场战役()A.成就了晋国的春秋霸业 B.激发了秦国的商鞅变法C.加剧了北方的民族矛盾 D.加速了南北的统一进程8.(2021绍兴模拟)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文明是由汉族和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我们不仅要了解汉族人和汉族王朝的历史

4、,也要了解少数民族历史和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各个王朝或政权的历史。下列有关史实表述错误的是()A.西晋被内迁的匈奴贵族所灭,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B.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随后在淝水之战中败于东晋C.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进行改革,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D.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被北齐、北周取代9.(北魏)东阳王拓跋丕,年已七十多岁,他不接受改革的措施,孝文帝“知其如此,亦不逼之,但诱示大理,令其不生同异。至于衣冕已行,朱服列位,而丕犹常服列在坐隅”。这从侧面说明孝文帝的改革措施()A.灵活变通B.缓解了民族矛盾C.果断强硬D.促进了社会繁荣10.马克思曾指出:“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

5、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下列能体现这一历史规律的是()A.吴起变法B.李悝变法C.商鞅变法D.孝文帝改革11.“北魏孝文帝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汉族传统的坐姿是席地而坐,魏晋以来引入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床,从而开始垂足而坐。”这段论述充分说明()A.少数民族已经完全被汉化B.少数民族深受汉文化影响C.胡族生活习俗影响了汉族D.胡汉之间的交融是双向的12.吴宗国主编的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指出:“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

6、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B.北魏因改革成为强大帝国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6分)材料一南朝梁武帝派大臣陈庆之出使北魏,他在宴会上大言不惭:“魏朝甚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言词中充满对北魏的蔑视,自以为长江以南才是“正朔”的所在。但是当他亲眼目睹了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回到梁朝后观点大变:“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承认南朝自愧不如。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二孝文帝不加扬弃地全盘汉化,也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的隐患,特别是孝

7、文帝大定族姓,移植门阀士族制度,在经济利益上一味向鲜卑贵族让步,这对尚无文化积淀可言的鲜卑贵族来说,无疑是给了他们滋生腐化的肥沃土壤。凡此种种,消磨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摘编自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1)根据材料一指出陈庆之对北魏的看法有何变化?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北魏社会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2)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有什么差异?你是否同意材料二的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10分)14.(2021衢州模拟)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互影响,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8、秦始皇又增派援军,终于征服了越族,建立了南海、桂林、象三郡。秦在统一过程中,派遣数十万内地人民到南方去戍守,把中原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带到南方,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在南北劳动人民共同开发南方边地的过程中,也修通了道路,特别是修凿了灵渠,使长江水系同珠江水系连结起来。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从民族学或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来看,自永嘉风暴到隋的统一(311-589),是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互相冲突、采借文化的时期。调适的结果形成了文化的整合或涵化,最终的表现则为隋唐帝国光辉的汉胡混合文化的光临。自永嘉五年以后,虽然有大批中原的士族南渡,但仍有很多的汉人留在北方;新迁入的游牧民族自然也挟带着他们固有的生活方式,于是引起了双方的“文化采借”。在大部分时期内,农业民族是居于指导者的地位,五胡建国于中原后的行政组织、礼仪、法律等,多出自汉人的设计。当然,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思想冲突、种族纠纷、政治斗争等现象难免会经常发生,甚至导致若干悲剧的上演,但随着时势的推移以及双方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一艰巨伟大的历史任务。傅乐成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为统治越族地区采取的具体举措,并结合所学,分析由此带来的积极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这一时期“文化的整合”过程中的特点,并结合所学,举出一例该时期鲜卑族“采借文化”的典型史实。(4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