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习题集试题内容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2488470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117 大小:6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神经病学习题集试题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神经病学习题集试题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神经病学习题集试题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资源描述:

《神经病学习题集试题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病学习题集试题内容(1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神经病学习题集第一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一、 选择题 【A型题】 材料供借鉴#1影响意识的最重要的结构是: A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 B脑干下行性网状激活系统 C大脑半球 D小脑 E基底节 2一患者能被唤醒,醒后能简单回答问题及勉强配合检查,停止刺激即又入睡,这种意识状态是: A嗜睡 B昏睡 C昏迷 D谵妄 E意识模糊 3以下关于失语症不正确的表述是: ABroca失语:以口语表达障碍为突出表现 BWernicke失语:以口语理解障碍为突出表现 C传导性失语:以复述不成比例受损为主要表现 D经皮质性失语:以音量小、语调低为主要表现 E命名性失语:以命名不能为特征 4以下关于视野缺损不正确的

2、病变定位是: A一侧视神经病变引起单眼全盲 B一侧视束病变引起双颞侧偏盲 C一侧枕叶视中枢病变引起双眼同向偏盲、黄斑回避 D颞叶后部病变引起双眼同向上象限盲 E顶叶病变引起双眼同向下象限盲 5一侧瞳孔直接光反射消失,对侧间接光反射消失,病变位于: A同侧视神经 B对侧视神经 C同侧动眼神经 D对侧动眼神经 E视交叉 6滑车神经受损时: A眼球向外上方运动障碍 B眼球向外下方运动障碍 C眼球向内上方运动障碍 D眼球向内下方运动障碍 E以上均不是 7核间性眼肌麻痹病损部位在: A皮层眼球同向凝视中枢额中回后部 B脑干眼球水平凝视中枢桥脑旁正中网状结构(PPRF) C内侧纵束 D外展神经核 E动眼神

3、经核 8以下不正确的表述是: A眩晕可分为系统性眩晕和非系统性眩晕 B系统性眩晕又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 C位置性眩晕是周围性眩晕 D听力障碍表现为耳聋、耳鸣和听觉过敏 E高音调耳鸣提示为感音器病变,低音调耳鸣提示传音径路病变 9以下关于癎性发作不正确的表述是: A是脑神经元过度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神经功能异常 B常表现发作性意识障碍 C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有异常 D有的发作类型可无意识障碍 E可表现运动性、感觉异常发作及情绪、内脏、行为改变 10根性感觉障碍表现的错误表述是: A感觉障碍呈节段型分布 B可出现分离性感觉障碍 C可出现根性痛 D症状出现于病变同侧 E可见于髓外占位性病变

4、11脊髓病引起振动觉及位置觉缺失是以下哪一传导束病变所致: A前庭脊髓束 B红核脊髓束 C脊髓小脑束 D脊髓丘脑束 E薄束与楔束 12脊髓半侧损害感觉障碍表现为: A受损平面以下同侧痛温觉障碍,对侧深感觉障碍 B受损节段呈节段性痛温觉障碍,对侧深感觉障碍 C受损平面以下同侧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D对侧深感觉障碍 E受损平面以下深、浅感觉障碍 13一侧面部与对侧躯体痛温觉缺失的病损部位在: A中脑背盖部 B桥脑背盖部 C桥脑基底部 D延髓背外侧部 E延髓基底部 14内囊受损的感觉障碍特点是: A对侧单肢感觉减退或缺失 B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减退或消失 C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减退或消

5、失,伴自发性疼痛 D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减退或消失,伴感觉过度 E交叉性感觉障碍 15男性,30岁,因口周麻木1个月来诊。查体:口周及鼻尖部痛觉消失,触觉存在,该患者最可能的病变部位在: A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上部 B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下部 C三叉神经脊束核上部 D三叉神经脊束核下部 E三叉神经中脑核 16患者近半年自觉四肢麻木。查体:双上肢肘以下、双下肢膝以下各种感觉均缺失。此病人可能是: A神经干损害 B多发性神经病 C脊髓后角病变 D后根受压 E横贯性脊髓病变 17男性,50岁,自觉走路地面不平,似有踩棉花感。查体:双下肢触觉丧失,Romberg征睁眼正常,闭目(+)。最可能的定位诊断是:

6、 A脊髓前角 B脊髓前角,锥体束 C脊髓后索 D脊髓灰质前联合 E脊髓半侧损害 18男性,20岁,2年前发现左手不知冷热。查体:左上肢痛温觉消失,触觉存在,深感觉正常。最可能的病变部位在: A后角B灰质前联合 C侧角 D后索 E脊髓丘脑束 19男性,42岁,晨起时发现左侧额纹变浅,左眼闭合不全,示齿口角右偏,双眼向右凝视,伸舌右偏,右侧肢体瘫痪。最可能的病变部位是: A脑桥 B中脑 C额上回后部 D额中回后部 E额下回后部 20男性,60岁,活动中突然出现头痛,右侧肢体瘫。查体:右侧同向性偏盲,右侧中枢性偏瘫,右偏身痛觉减退,右下肢病理征(+)。最可能的病变部位在: A大脑皮层 B内囊 C中脑

7、 D桥脑 E延髓 21男性,50岁,1年前出现四肢无力、僵硬感,行走呈剪刀样步态,病情逐渐加重。查体:四肢肌力4级、折刀样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双Babinski征(+),肌容积正常。最可能的病变部位在: A前角 B灰质前联合 C脊髓丘脑束 D皮质脊髓束 E脊髓小脑束 22男性,50岁,近半年出现双手无力,肌萎缩,缓慢进展。查体:双手骨间肌、鱼际肌萎缩,并见肌束颤动,双侧病理反射(),无感觉障碍。最可能的定位诊断: A脊髓前角细胞 B脊髓后角细胞 C神经根 D神经干 E周围神经 23男患,40岁,双手如爪状,无力,伴“肉跳”。对“肉跳”应解释为: A肌阵挛 B肌纤维颤动 C单纯性局灶性运动发

8、作 D肌束颤动 E应激性反应 24女性,62岁,因口角歪斜2日来诊。查体:双眼闭合有力,示齿口角左偏,伸舌右偏,不正确的病变部位是: A左侧中央前回下部 B左侧内囊 C左侧中脑上丘水平 D左侧中脑下丘水平 E左侧脑桥 25锥体束病损的肌张力改变为: A痉挛性折刀样肌张力增高 B强直性铅管样肌张力增高 C强直性齿轮样肌张力增高 D肌张力减弱 E去脑强直或去皮层强直 26男患,65岁,突然右口角流涎,言语不清,右上下肢无力、活动不灵,右偏身对针刺不敏感,看不见右侧物体,病变位于: A左侧中央前回 B左侧中央后回 C左侧额下回后部 D左侧内囊 E左侧枕叶距状裂 27颈膨大以上颈髓损伤出现何种瘫痪:

9、A四肢中枢性瘫 B双上肢周围性瘫,双下肢中枢性瘫 C双下肢周围性瘫 D双下肢中枢性瘫 E四肢周围性瘫 28右侧胸髓损伤的主要表现是: A右上下肢痉挛性瘫,左侧半身痛觉障碍 B左下肢瘫,右侧损伤平面以下痛温觉障碍 C右下肢瘫及深感觉障碍,左侧损伤平面以下痛温觉障碍 D右下肢瘫、膝腱反射消失、Barbinski征() E左下肢瘫,右侧损伤平面以下痛温觉障碍 29下列哪项符合锥体束损害的反射异常: A深、浅反射均亢进 B深、浅反射均减弱或消失 C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D深反射亢进,浅反射正常 E深反射减弱或消失,浅反射正常 30肱二头肌反射中枢在: AC34 BC45 CC56 DC78 E

10、C8 T1 31踝反射中枢在: AL34 BL45 CL5 S1 DS12 ES24 32某患者右侧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和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向左偏斜,可能是: A右侧中枢性面瘫 B左侧中枢性面瘫 C右侧周围性面瘫 D左侧周围性面瘫 E双侧周围性面瘫 33右侧周围性舌下神经麻痹表现为: A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伴左侧舌肌萎缩 B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伴右侧舌肌萎缩 C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无舌肌萎缩 D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伴左侧舌肌萎缩及舌肌颤动 E伸舌时舌尖偏同右侧,伴右侧舌肌萎缩及舌肌颤动 34患者46岁,脐右侧阵发性疼痛5个月,左下肢麻木,右下肢无力4个月。检查:左腹股沟以下痛觉减退,触觉

11、存在,右下肢音叉振动觉消失,右下肢肌力4级,右膝、踝反射亢进,右侧Babinski征(+),右下腹壁反射消失,病变位于: A右半T10节段 B左半T10节段 C右半T12节段 D左半T12节段 E右半L1节段 35男性,50岁,近半年左手活动不灵,静止出现节律性颤动,每秒46次,随意运动时减轻,入睡后完全消失。此症状为: A静止性震颤 B舞蹈样动作 C手足徐动症 D扭转痉挛 E意向性震颤 36男性,53岁,1年前逐渐出现双下肢震颤,休息时明显,且行动缓慢,行走时小步,不易突然停止,面部表情少。最可能的定位诊断: A壳核 B内囊 C尾状核 D丘脑底核 E黑质 37检查深感觉时,令患者两足并拢直立

12、,然后闭目,看其有无倾倒,称为: ALhermitte征 BKernig征 CLasegue征 DRomberg征 EGower征 38下列哪项表现不属于小脑病变的临床表现: A静止性震颤 B指鼻试验不准 C反跳试验(+) D肌张力降低 E跟膝胫试验(+) 39 女,68岁,左上睑下垂,左眼球仅能外展,瞳孔扩大,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最可能的病变是:A右侧面神经左外展神经麻痹B左动眼神经麻痹C左视神经病变D右额叶病变E左侧霍纳氏征40. 男性,60岁,一年前始走路困难,做精细动作不灵活,检查虽无瘫痪,但四肢被动运动时有相当阻力,震颤明显,动作迟缓,尤于起步时困难,待迈开步后,两脚即以小碎步向

13、前移动,患者神经系统哪个部位受累可能性最大A 皮质脊髓束B 脊髓丘脑束C 小脑齿状核D 红核E 黑质41. 左侧舌下神经损害产生:A舌向左偏,无舌肌萎缩和肌束震颤B舌向左偏,左舌萎缩和肌束震颤C舌向右偏,左舌肌萎缩和肌束震颤D舌向左偏,左舌味觉消失E舌向左偏,左舌痛觉消失42. 病人说话不流利,只能讲一两个简单的字,但能理解别人言语,也能理解书写的东西,但读出来有困难,病变应在:A优势侧颞上回后部B优势侧颞中回后回C优势顶叶角回D优势侧额下回后部E优势侧颞中回及颞下回后部43司眼球运动的颅神经为: 三叉神经; 视神经; 动眼神经; 付神经; 前庭神经。44.出现巴彬斯基征病损主要部分是: 锥体

14、束; 锥体外系; 小脑; 脊髓前角; 周围神经。45.管舌前2/3味觉颅神经为: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三叉神经; 面神经; 舌下神经。19.46.运动性失语的损害部位: 枕叶; 额叶; 顶叶; 颞叶; 内囊。47.患者突起双下肢瘫痪,双肋弓以下痛、触、深部感觉障碍, 病变水平为: 胸4; 胸10; 胸12; 胸7; 胸8。48引起共济失调的病损主要为下面哪部位受损: 新纹状体; 前庭神经; 旧纹状体; 小脑; 锥体束。49.出现病变侧动眼神经瘫痪,对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上下肢的上运动神 经元瘫痪,即Weber.s综合征,其病损为一侧: 一侧延髓受损; 一侧脊髓受损; 一侧中脑受损; 一侧颞

15、叶受损; 一侧桥脑受损。50.右侧直接光反应消失,间接光反应存在,病变在: 左视神经; 左动眼神经; 右视神经; 右动眼神经; 右三叉神经。51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drome)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前庭神经核受损)B、交叉性感觉障碍(三叉神经脊束核及对侧的脊髓丘脑束受损)C、病变同侧Horner怔D、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舌咽、迷走神经受损)E、病变对侧小脑性共济失调52、患者一侧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眼球内陷,同侧面部少汗,应是损害:A、动眼神经 B、面神经C、视神经 D、颈上交感神经通路E、 以上均不是53、运动性失语的病变部位是:A

16、、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 B、非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C、优势半球颞下回后部 D、非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E、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54、小脑病变的表现是:A、睁眼时站立较稳,闭眼时不稳 B、慌张步态C、睁闭眼时均不稳,闭眼时更明显 D、剪刀样步态E、跨阈步态55、患者能无意识睁眼闭眼,光反射存在,角膜反射存在,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无自发性言语及有目的动作,呈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姿势,有病理征,为下列哪一种综合征:A、无动性缄默症 B、谵妄状态C、闭锁综合征 D、意志缺乏症E、去皮层综合征56、属于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体征是:A、肌张力增高 B、腱反射亢进C、可引出Babinski征 D、显著的肌萎缩E、运动觉消失

17、57、患者左侧角膜直接反射存在,间接反射消失,病变在:A、左侧三叉神经 B、左侧动眼神经C、右侧动眼神经 D、右侧三叉神经E、右侧面神经58、滑车神经受损时表现为:A、眼球向外下方运动受限,并有复视。 B、眼球固定C、呈内斜视,并有复视 D、一个半综合征E、核间性眼肌麻痹59、某女,60岁,外伤后肋缘水平以下麻木1个月,脊柱X光照片应定为:A、胸椎46 B、腰椎 C、胸椎1012 D、颈椎 E、胸椎81060、假性球麻痹是双侧皮质核束受损,其临床表现为:A、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B、无咽部感觉丧失C、无舌肌萎缩及无肌束震颤 D、常有强哭强笑,下颌反射亢进E、 以上均正确F、61病人走路

18、擦地而行,躯干前倾,步小而前冲状,上肢前后摆动的联带动作丧失,其病变部位最可能是: A、小脑 B、大脑皮层 C、脊髓 D、苍白球、黑质 E、壳核及尾状核62 截瘫患者,40岁,神经系统检查发现脐水平以下感觉障碍,若需X线照片摄片部位首先选择: A、颈椎1-4 B、胸椎1-4 C、胸椎5-8 D、胸椎9-12 E、腰椎63 病者右侧角膜反射的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正常。应是损害了 A、左侧三叉神经 B、右侧动眼神经 C、右侧面神经 D、右侧三叉神经 E、左侧面神经 64失用症的临床表现是 A、视力正常但看不到东西 B、不能按指令表演刷牙动作 C、弄不清手指的名称 D、听力正常但听不出什么声音种类

19、 E、对所见物品不能分辨但手触摸后则能回答65患者突然发生面部歪斜,右侧额纹消失,右侧眼裂较左侧大,露齿口角偏向左侧,可能是 A、右侧中枢性面瘫 B、左侧中枢性面瘫 C、右侧周围性面瘫 D、左侧周围性面瘫 E、双侧周围性面瘫66. 病者半年来经常发作左上肢抽搐,并逐渐无力,无肌萎缩,感觉无障碍,其病变最可能在 A、右中央后回下部 B、右中央前回中部 C、内囊D、脑干 E、右中央前回下部 67病者发音嘶哑,吞咽困难,喝水呛咳,双侧软腭弓上抬受限,咽反射存在,并出现强哭现象。其病变在 A、双侧迷走神经 B、双侧舌咽神经 C、双侧舌咽、迷走神经 D、双侧舌下神经 E、双侧皮质延髓束 68.运动性失语

20、的病损部位是在优势半球的A 中央后回B 额上回后部C 额下回后部D 颞上回后部E 颞中回后部69.有关意识障碍下列哪一条表述不正确?A 嗜睡或昏睡提示意识水平的下降。B 闭锁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C 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的损害必定引起意识障碍。D 深昏迷者对疼痛刺激无反应,无自发动作,深浅反射消失,生命体征有变化。E 醒状昏迷患者能睁眼闭眼,光反射存在,且有觉醒-睡眠周期。70. 下列哪项不属于运动系统?A 下运动神经元B 上运动神经元C 锥体外系D 反射E 小脑系统71. 右眼闭合不全与右侧鼻唇沟变浅被损害的颅神经是:A 三叉神经周围支B 动眼神经C 面神经周围支D 面神经核上性

21、损害E 以上都不是72. 视束受损所致的视野障碍为A 双颞侧同向偏盲B 单眼全盲C 一侧鼻侧偏盲D 两眼对侧同向偏盲E 以上均不是73. 右眼外展不能,左侧肢体中枢性瘫痪。病变部位在A 右内囊 B 左内囊C 左延髓D 右桥脑E 右中脑74. 三叉神经病变,最不可能出现的体征为A 面部感觉障碍B 角膜反射迟钝C 张口下颌歪斜D 角膜溃疡E 咽反射消失75. 脑血管病后遗症最常见的步态障碍为A 慌张步态B 跨阈步态C 摇摆步态D 划圈步态E 以上都不是76. 感觉性失语的病损部位在A 顶叶B 枕叶C 颞上回后部D 额下回后部E 颞中回后部77. 四肢瘫患者检查发现其上肢为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下肢为上

22、运动神经元瘫痪,感觉障碍为传导束型。病变位于A 高颈髓B 颈膨大C T3T12胸髓D 腰膨大E 脊髓圆锥78. 下列哪项不属于一般感觉?A 痛温觉B 触觉C 视听觉D 位置觉、振动觉E 两点辨别觉79. 左上睑下垂、左眼球仅能外展,瞳孔散大,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最可能的病变是:A 右侧面神经、左展神经麻痹B 左动眼神经麻痹C 左视神经病变D 右额叶病变E 左Horner综合征80. 张口下颌向右侧偏斜,被损害的颅神经是:A 右面神经B 右三叉神经C 右三叉神经运动支D 左三叉神经运动支E 以上均不是81. 吞咽困难,舌肌萎缩,伸舌不能,诊断为球麻痹。病变部位A 双侧大脑半球B 脑桥C 延髓

23、D 吞咽、迷走神经E 舌下神经82. 命名性失语的病变部位在A 枕叶 B 顶叶C 颞上回后部D 颞中、下回后部E 额下回后部83. 小脑病变的步态为A 剪刀步态B 划圈步态C 跨阈步态D 鸭步E 醉汉步态84 诊断癫痫主要靠A 神经系统检查B 头颅X平片C 脑脊液检查D 病史询问E 脑电图检查85. 一侧桥脑病变的症状是A 昏迷、抽搐B 肢体瘫痪在面瘫的对侧C 面部疼痛D 瞳孔散大E 声音嘶哑86. 延髓背外侧部病变不出现A 舌咽和迷走神经损害B 眩晕、眼球震颤C 同侧肢体共济失调D 交叉性感觉障碍E 锥体束征87. 脊髓休克时双下肢瘫痪或四肢瘫痪,并出现:A 血压下降B 神志模糊C 腱反射亢

24、进D 肌张力低下,反射消失,尿储留E 全身冷汗88. 双下肢中枢性瘫痪,X片示第5胸椎破坏,脊髓损害部位在A 第5胸髓B 第34胸髓C 第23胸髓D 第78胸髓E 第89胸髓89. 引起两颞侧偏盲的病变,其部位是: A枕叶 B 颞叶 C顶叶 D视神经交叉部E 外侧膝状体90. 病人诉复视,体检发现:右眼内斜,不能向外侧转动,病变部位可能位于:A右展神经B左侧中脑C右侧中脑D右侧桥脑E左侧脑桥91. 右侧中枢性舌下神经麻痹的表现有:A右侧舌肌萎缩及肌肉纤颤B左侧舌肌萎缩及肌肉纤颤C伸舌偏向病灶对侧D伸舌偏向病灶同侧E以上都不是92. 分离性感觉节段型感觉障碍病变可在哪:A后根B后角C内囊D丘脑E

25、横贯性脊髓损害93. 脊髓前角病变产生:A节段性痛觉和温度觉缺失B霍纳氏征C周围性瘫痪D中枢性瘫痪E精细触觉障碍94. 感觉性失语的病变部位在A 枕叶 B 顶叶C 颞上回后部D 颞中、下回后部E 额下回后部95. 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见于A 细菌性脑膜炎B 多发性神经炎C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D 病毒性脑炎E 脊髓空洞症96、有关格林-巴利综合征下述哪一条叙述正确? A、急起四肢对称性痉挛性瘫痪B、最常累及的脑神经是双侧动眼神经C、四肢传导束型感觉障碍D、呼吸麻痹是其主要死因E、脑脊液检查特征性的表现是细胞-蛋白分离97、患者出现眩晕、呕吐、眼震;呑咽困难、声音嘶哑;一侧 Horner

26、 征;交叉性感觉障碍;一侧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下列哪一种综合征? A、一个半综合征 B、Wallenberg 综合征 C、Weber综合征 D、Millard-Gubler综合征 E、Foster-Kennedy综合征98、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区别是: A 触发点的存在 D 疼痛的程度 B 伴有其它神经系统体征 E 卡马西平的治疗效果 C 常有牙疾99、关于脑神经,下述错误的是: A、内侧纵束损害可引起核性眼肌麻痹。B、脑桥侧视中枢破坏性病变引起双眼向健侧凝视。C、光反射由视神经传入,动眼神经传出。D、角膜反射由三叉神经传入,面神经传出。E、面部出现痛觉“洋葱征”改变,是三叉

27、神经的核性损害。 100、关于滑车神经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中脑发出。B、支配下斜肌。C、常与动眼神经合并麻痹。 D、单独损害可使眼球向外下方运动受限。E、受损症状常为下楼梯困难。101、下列哪一种不会出现复视? A、周围性眼肌麻痹B、核性眼肌麻痹C、核间性眼肌麻痹D、中枢性眼肌麻痹E、分离性眼肌麻痹102、一侧同向偏盲而无黄斑回避见于哪一部位的损害? A、枕叶视中枢B、视辐射C、视束D、视交叉中部E、视神经103.司眼球运动的颅神经为: 三叉神经 视神经 动眼神经 付神经 前庭神经104.出现巴彬斯基征病损主要部分是: 锥体束 锥体外系 小脑 脊髓前角 周围神经105.管舌前2/3味觉

28、颅神经为: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三叉神经 面神经 舌下神经106患者突起双下肢瘫痪,双肋弓以下痛、触、深部感觉障碍, 病变水平为: 胸4 胸10 胸12 胸7 胸8107.引起共济失调的病损主要为下面哪部位受损: 新纹状体 前庭神经 旧纹状体 小脑 锥体束108.出现病变侧动眼神经瘫痪,对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上下肢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即Weber.s综合征,其病损为一侧: 一侧延髓受损 一侧脊髓受损 一侧中脑受损 一侧颞叶受损 一侧桥脑受损109.右侧直接光反应消失,间接光反应存在,病变在: 左视神经 左动眼神经 右视神经 右动眼神经 右三叉神经110. 下列哪项不属于一般感觉?A 痛温觉B

29、触觉C 视听觉D 位置觉、振动觉E 两点辨别觉111. 左上睑下垂、左眼球仅能外展,瞳孔散大,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最可能的病变是:A 右侧面神经、左展神经麻痹B 左动眼神经麻痹C 左视神经病变D 右额叶病变E 左Horner综合征112. 张口下颌向右侧偏斜,被损害的颅神经是:A 右面神经B 右三叉神经C 右三叉神经运动支D 左三叉神经运动支E 以上均不是113. 吞咽困难,舌肌萎缩,伸舌不能,诊断为球麻痹。病变部位A 双侧大脑半球B 脑桥C 延髓D 吞咽、迷走神经E 舌下神经114. 命名性失语的病变部位在A 枕叶 B 顶叶C 颞上回后部D 颞中、下回后部E 额下回后部115. 一侧桥脑

30、病变的症状是A 昏迷、抽搐B 肢体瘫痪在面瘫的对侧C 面部疼痛D 瞳孔散大E 声音嘶哑116. 延髓背外侧部病变不出现A 舌咽和迷走神经损害B 眩晕、眼球震颤C 同侧肢体共济失调D 交叉性感觉障碍E 锥体束征117、双眼向左同向偏盲见于: A 右侧额叶病变 B 视神经病变C 视交叉病变D 右视束病变E 左视束病变118、脑桥病变的特点是: A常有剧烈痛B瞳孔散大 C多有昏迷和抽搐D一侧面瘫及对侧上下肢瘫 E眼球活动障碍119、截瘫患者神经系统检查发现其感觉障碍水平在脐以下,需作脊椎X线检查,摄片部位应选择: A腰椎片 B 胸椎1012 C胸68 D腰椎14 E颈椎120、病者出现双上肢无力伴肌

31、张力低,腱反射减弱;双下肢无力。并有病理征(),其最可能损害: A脑干B脊髓颈膨大 C胸髓D腰膨大 E马尾121、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提示病变部们在: A大脑皮层B新纹状体 C旧纹状体D小脑 E脊髓【X型题】 1浅昏迷的表现包括下列哪些? A对疼痛刺激有反应 B存在无意识自发动作 C腱反射存在 D瞳孔对光反射正常 E生命体征无变化 2下列哪些症状体征符合闭锁综合征? A对刺激无意识反应 B四肢及脑神经瘫 C能以睁闭眼及眼球水平运动示意 D能以睁闭眼及眼球上下运动示意 E生命体征平稳 3关于Wernicke 失语的正确表述是: A病变位于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 B病变位于优势半球缘上回皮质 C流利

32、型口语,语量多,错语多 D所答非所问 E复述及听写障碍 4关于经皮层性失语的正确表述是: A病变位于优势半球额叶皮质下白质 B病变位于优势半球额叶皮质或白质 C病变位于分水岭区 D可分为经皮层运动性、感觉性或混合性失语 E复述均相对较好 5关于眼肌麻痹,不正确的是: A动眼神经支配瞳孔括约肌,使瞳孔缩小 B滑车神经支配下斜肌使眼球向外下视 C外展神经支配外直肌使眼球外展 D动眼神经麻痹时眼球呈内斜视 E眼外肌麻痹时常有复视 6关于眼肌麻痹正确的是: A额中回后部病变可引起两眼垂直运动障碍 B中脑上丘破坏性病变可引起Parinaud综合征 C一个半综合征为桥脑旁中线网状结构与内侧纵束病变引起 D

33、核间性眼肌麻痹无瞳孔异常 E动眼神经麻痹可见瞳孔缩小 7下述哪项表述符合视觉径路损害: A一侧枕叶内侧距状裂皮质损害产生对侧偏盲或象限盲伴黄斑回避 B一侧视神经损害产生该侧全盲 C视交叉中部受损出现双颞侧偏盲 D一侧视交叉外侧部病变引起该侧眼鼻侧偏盲 E一侧视束损害产生两眼对侧同向性偏盲 8可引起眼裂狭小的病征有: AHorner征 B动眼神经不全麻痹 C面肌痉挛 D面神经麻痹 E重症肌无力 9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 A眼睑下垂 B瞳孔散大 C眼球向下外方斜视 D眼球向上、下、内视受限 E复视 10可以引起复视的脑神经病变有: A动眼神经 B滑车神经 C外展神经 D视神经 E三叉神经 11下述哪

34、项表述符合阿罗(Argyll-Robertson)瞳孔: A光反射消失 B调节反射消失 C调节反射存在 D病损位于中脑顶盖前区 E多见于神经梅毒 12下述哪项表述符合展神经: A支配外直肌 B麻痹时出现内斜视 C麻痹时眼球不能外展 D麻痹时向外侧注视出现复视 E脑桥及颅底损害、颅内压增高可引起展神经麻痹 13符合中枢性眩晕特点的表述是: A前庭神经核或小脑病变可引起 B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常见原因 C眩晕程度与头位或体位改变无关 D伴严重的耳鸣、耳聋 E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等自主神经症状较轻 14后根型感觉障碍表现为: A受损区域呈节段性感觉障碍 B痛温觉障碍,深感觉及触觉存在 C可有放射性

35、疼痛 D症状在病变对侧 E症状在病变侧 15某病人双上肢痛温觉障碍,触觉和深感觉正常,损害部位为: A双侧C5T8后根 B双侧颈膨大后角 C双侧臂丛 DC5T2脊髓前联合 E双侧颈膨大后索 16感觉性共济失调的表现是: A肢体共济失调 B深感觉障碍 C躯干平衡障碍 D凭视觉不能减轻症状 E凭视觉可减轻症状 17皮质型感觉障碍的特点是: A病变对侧单肢感觉障碍 B感觉障碍呈手套袜套状分布 C皮质感觉中枢受刺激可出现感觉性发作 D病变对侧半身自发性疼痛 E可出现实体觉及两点辨别觉障碍 18一侧面神经周围性损害表现为: A患侧不能皱额,闭目无力 B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斜 C鼻唇沟变浅,露齿

36、时口角偏向瘫痪侧 D患侧鼓腮及吹口哨时漏气 E患侧面部感觉减退或消失 19下述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A右三叉神经损害张口时下颌向右偏斜 B右面神经损害露齿时口角歪向左侧 C右舌下神经损害伸舌时舌尖右偏 D右展神经损害出现右眼球向外运动受限 E右动眼神经损害可见右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20下述哪项表述符合假性球麻痹: A咽反射消失 B下颌反射亢进 C舌肌萎缩 D发音嘶哑 E吞咽困难 21周围性舌下神经麻痹的症状是: A伸舌时舌尖偏向麻痹侧 B伸舌时舌尖偏向麻痹对侧 C两侧麻痹时伸舌受限或不能 D伴舌肌萎缩及肌束震颤 E舌后1/3味觉丧失 22可引起单瘫的病变部位是: A大脑皮质运动区 B一侧脑干

37、 C一侧颈段或腰段前根 D胸髓半侧损害 E一侧颈膨大或腰膨大前角 23左侧颈膨大(C5T2)病变可出现: A左上肢弛缓性瘫,左下肢痉挛性瘫 B病变水平以下右侧痛温觉减退 C病变水平以下左侧痛温觉减退 D病变水平以下左侧深感觉减退 E左侧瞳孔缩小 24可引起上、下肢瘫的病变部位有: A对侧内囊 B同侧上颈髓 C同侧颈膨大 D同侧颈段神经根 E同侧脑干 25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表现包括: A病变同侧真性球麻痹 B病变同侧Horner征 C病变同侧指鼻试验(+) D眩晕及眼球震颤 E病变同侧面部与对侧半身痛温觉减退 26一侧内囊受损可见病变对侧: A中枢性上、下肢瘫 B中枢性面、舌瘫 C半身感觉障碍,

38、伴自发性疼痛和感觉过度 D同向性偏盲 EBabinshi征(+) 27下述正确的表述是: A四肢伸性强直伴内收内旋,角弓反张,为去大脑强直 B上肢屈曲,内旋内收,下肢伸性强直,为去大脑强直 C上肢屈曲,内旋内收,下肢伸性强直,为去皮层强直 D折刀样肌张力增高提示锥体束损害 E铅管样或齿轮样肌张力增高提示锥体外系损害 28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点是: A肌张力增高 B腱反射亢进 C跖反射增强 D可出现病理反射 E无肌束震颤 29下述哪一种是深反射: ABabinski反射 B下颌反射 C腹壁反射 D踝反射 E提睾反射 30下述哪一种是浅反射: A角膜反射 B提睾反射 C肛门反射 D腹壁反射 E跖反

39、射 31能引起深反射减弱或消失的有: A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B脊髓休克期 C周期性麻痹 D小脑病变 E慢性脊髓压迫症 32丘脑下部病变的常见症状有: A尿崩症 B肥胖症 C嗜眠症 D间脑癫癎 E中枢性高热 33小脑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A指鼻试验呈意向性震颤 B轮替运动障碍 C站立及行走不稳 D眼球震颤 E肌张力轻度增高 34可引起共济失调的病变部位有: A皮质脊髓束 B脊髓后索 C脊髓丘脑侧束 D脊髓后根 E小脑 35小脑病变的症状体征是: A言语含糊、缓慢或呈爆发式 B肢体运动性或意向性震颤 C阔基底步态,走路左右摇晃 D醉汉步态 ERomberg征睁眼闭眼均不稳 二、简答题

40、 1何谓昏迷? 是严重的意识障碍,意识完全丧失,对语言刺激无应答。 2何谓浅昏迷? 浅昏迷对疼痛刺激有反应,光反射及生理反射保存. 3去皮质综合征的肢体姿势特点? 表现上肢屈曲性、下肢伸直性强直。 4Broca失语症的特点? 非流利型口语(口语表达障碍),语量少,发音、语调障碍,找词困难,口语理解相对较好,复述障碍。优势半球Broca区(额下回后部)病变所致。 5Wernicke失语的特点? 流利型口语,语量多,发音、语调正常,口语理解严重障碍,错语多,答非所问,复述障碍。优势侧颞上回后部病变。 6命名性失语的临床特点? 命名不能,但可描述物品功能,口语中找词困难,缺实质词,赘语和空话较多,听

41、理解和复述正常。优势侧颞中回后部或枕颞交界区病变。 7什么是失用症? 失用症是脑疾病患者无运动、感觉及智能障碍,能理解而不能准确执行指令去完成自己熟悉的随意动作。为左侧缘上回、胼胝体前部或右侧皮层下白质病变。 8什么是Foster-Kennedy综合征? 同侧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 9什么是核间性眼肌麻痹? 由于内侧纵束病变引起眼球水平性同向运动(凝视)障碍,表现单眼侧视运动不能,可合并分离性水平眼震。 10视交叉中部病变引起视野改变的特点? 两眼颞侧偏盲。 11何谓黄斑回避? 由于黄斑区纤维分布在双侧枕叶视皮质,枕叶视中枢病变出现对侧同向性偏盲,但视野中心部视力保存,称为黄斑回避

42、。 12何谓皮质盲? 是双侧视中枢病变所致的视力障碍。 13临床上常见的视神经病变? 包括视神经乳头炎、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和视神经乳头水肿等。 14动眼神经支配的眼肌? 提上脸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15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 出现上睑下垂、眼球向外下方斜视,向上、内、下转动不能,并有复视,瞳孔散大,对光及调节反应消失。 16外展神经支配的眼肌及损伤症状? 外展神经支配外直肌,病损时出现内斜视,眼球不能外展,向外注视出现复视。 17核性眼肌麻痹常为一侧还是两侧性? 两侧性。 18前核间性眼肌麻痹的体征和病变部位? 水平侧视时对侧眼球不能内收,同侧眼球可

43、外展,伴单眼震颤,但双眼会聚运动正常;为内侧纵束上行纤维受损。 19何谓帕里诺(Parinaud)综合征? 为上丘眼球垂直同向运动皮质下中枢损害,两眼球向上垂直运动不能。 20何谓霍纳(Horner)综合征? 表现同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眼裂变小,以及同侧面部出汗减少。 21何谓瞳孔对光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为光线刺激瞳孔引起的缩瞳反射。 22何谓阿罗(Aryll-Robertson)瞳孔? 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应存在,为顶盖前区光反射径路受损,多见于神经梅毒。 23瞳孔对光反射径路? 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中脑顶盖前区E-W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 24什么是眩晕? 眩晕是一种自

44、身或外界物体的运动性幻觉,主观感觉自身或外界物体旋转、升降、倾斜等感觉。 25癎性发作与晕厥的主要临床鉴别点? 癎性发作时面色青紫,伴肢体抽动、尿失禁或舌咬伤,晕厥时面色苍白,不伴肢体抽动、尿失禁或舌咬伤。26特殊感觉的分类? 包括嗅觉、视觉、味觉、听觉。 27皮质感觉中枢的部位? 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及旁中央小叶后部。 28各种一般感觉传导路第2级神经元的特点? 第2级神经元发出的纤维都是交叉的。 29皮肤感觉T10脊髓节段的支配区? T10脊髓节段支配脐水平的皮肤。 30脊髓丘脑束的排列层次? 脊髓丘脑束外侧部传导来自下部(腰骶)节段感觉,内侧部传导来自上部(颈胸)节段感觉,自外向内依次为骶、

45、腰、胸、颈。 31感觉障碍的刺激性症状? 表现感觉过敏、感觉倒错、感觉过度、感觉异常及疼痛。 32何谓感觉倒错? 非疼痛刺激而诱发疼痛,冷觉刺激引起热的感觉。 33何谓感觉过度,见于何处病变? 感觉刺激阈增高,不立即产生疼痛(有潜伏期),出现强烈的定位不明确的不适感,并持续一段时间消失(后作用);见于丘脑或周围神经损害。 34疼痛的分类? 分为局部疼痛、放射性疼痛、扩散性疼痛、牵涉性疼痛等。 35何谓牵涉性疼痛? 内脏病变疼痛扩散到相应体表节段,如胆囊病变引起右肩痛。 36何谓后根损害刺激症状? 表现相应后根支配区放射性疼痛(根性痛)。 37脊髓后角损害表现? 出现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

46、缺失而触觉和深感觉保存。 38脊髓半切综合征的痛温觉障碍表现? 病灶平面以下对侧痛温觉缺失。 39延髓背外侧病变的感觉障碍特点? 交叉性感觉障碍,同侧面部及对侧躯体痛温觉缺失。 40丘脑病变的感觉障碍表现? 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或消失,深感觉障碍较痛温觉显著,可伴偏身自发性疼痛和感觉过度。 41运动神经系统的组成? 下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四部分。 42控制、协调及平衡肌肉活动的中枢神经结构有哪些? 锥体系、锥体外系和小脑系统分别控制、协调及平衡肌肉活动。 43脊髓前角损害的表现? 引起弛缓性瘫,呈节段性分布,出现肌束颤动,无感觉障碍。 44脊髓半切(Brown-Sequa

47、rd)综合征? 病变侧损害水平以下痉挛性瘫、深感觉障碍,对侧损伤水平以下痛温觉障碍。 45皮质延髓束终止于何处? 各脑神经运动核。 46痉挛性瘫痪的反射特点? 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47皮质运动区刺激病灶引起的症状? 对侧躯体相应部位局灶性发作,严重时沿运动代表区顺序扩散(Jackson癫癎)。 48一侧脑干病变的瘫痪特点? 交叉瘫,病灶同侧水平脑神经下运动神经元瘫及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 49Weber综合征的特点? 病灶同侧动眼神经瘫,对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 50Millard-Gub1er综合征的特点? 病灶同侧展神经、面神经周围性瘫,对侧

48、肢体、舌下神经的中枢性瘫。 51纹状体的组成? 尾状核及豆状核(壳核及苍白球)。 52锥体外系病变肌张力增高的特点? 强直性肌张力增高(伸肌和屈肌张力均增高),各方向被动运动阻力一致(铅管样强直),伴震颤时阻力断续相间(齿轮样强直)。 53何谓静止性震颤,多见于何种疾病? 主动肌与拮抗肌交替收缩引起的节律性震颤,如手指搓丸样动作,46次/秒,静止时出现,紧张时加重,随意运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见于帕金森病。 54何谓舞蹈样运动,见于何种疾病? 是肢体迅速的不规则无节律粗大的不随意动作,如转颈、耸肩、伸臂,面部肌肉扮鬼脸动作等;见于小舞蹈病、Huntington舞蹈病和应用神经安定剂等。 55何

49、谓扭转痉挛,见于何种疾病? 是主动肌与拮抗肌同时收缩造成的姿势固定,以躯干和肢体近端扭曲为特点;见于原发性遗传病如肝豆状核变性等。 56震颤的状态分类? 分为静止性震颤(静止时出现)、动作性震颤(随意运动时出现)、姿势性震颤(某种姿势时出现)。 57小脑病变的语言特点? 说话缓慢、含糊不清,声音断续、顿挫,表现吟诗样或爆发样语言。 三、论述题 1意识障碍(意识水平下降)的临床分级? 嗜睡:是早期意识障碍,处于睡眠状态,能唤醒和回答简单问话,如无刺激又进入睡眠;昏睡:深睡眠状态,大声问话或较强烈疼痛刺激可唤醒,可含糊作答,刺激停止立即熟睡;浅昏迷:意识丧失,对语言无反应,不能唤醒,对强烈疼痛刺激

50、有反应,存在无意识自发动作、生理反射,生命体征无改变;中昏迷:疼痛反应消失,无意识动作减少,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角膜、对光、吞咽反射迟钝,生命体征轻度改变;深昏迷:疼痛刺激无反应,自发动作、腱反射及生理反射消失,生命体征明显改变。 2去皮层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病变部位? 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无自发性言语和目的性动作,可无意识睁眼闭眼,光反射、角膜反射存在,上肢屈曲和下肢伸直姿势,病理征(+);保存觉醒-睡眠周期,无意识咀嚼和吞咽(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未受损)。见于缺氧性脑病、脑卒中及脑外伤导致大脑皮质广泛损害。 3闭锁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病变部位? 患者不能讲话和吞咽,四肢不能动,但意识清醒,能睁、闭

51、眼或眼球上下运动示意。为桥脑基底部病变使双侧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受损,导致桥脑以下脑神经瘫及四肢瘫,多为脑血管病所致。 4我国失语征的最常用分类? 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包括Broca失语、Wernicke失语和传导性失语,病灶均在外侧裂周围,都有复述障碍;经皮质性失语,包括经皮质运动性、经皮质感觉性、经皮质混合性失语,病灶在分水岭区,复述都相对保留;完全性(混合性)失语,为优势半球大范围病变,所有语言功能均明显障碍;命名性失语,命名不能,病灶在颞中回后部或颞枕交界区。 5视辐射损害引起的视野改变? 视辐射下部损害引起两眼对侧视野同向上象限盲;视辐射上部损害引起两眼对侧视野同向下象限盲;视辐射

52、完全受损引起两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接近枕叶视中枢的视辐射完全受损,偏盲侧光反射保存,视野中心视力保存(黄斑回避)。 6何谓核间性眼肌麻痹及临床类型、特点? 是两眼的动眼神经、展神经核与脑干侧视中枢的联系纤维即内侧纵束(MLF)病变,引起眼球协同运动障碍,见于脑干腔隙性梗死或多发性硬化。 可分为:前核间性眼肌麻痹:MLF上行纤维受损,双眼向同侧注视时,同侧眼球可以外展(可伴有眼震),对侧眼球不能内收,但两眼会聚正常;后核间性眼肌麻痹:MLF下行纤维受损,双眼向同侧注视时,同侧眼球不能外展,对侧眼球可以内收;一个半综合征:桥脑尾端被盖部病变累及桥脑旁正中网状结构(PPRF),引起向病灶侧凝视麻痹(同侧眼不能外展、对侧眼不能内收),同时累及同侧MLF上行纤维,使同侧眼球也不能内收,仅对侧眼球可外展(可伴眼震)。 7感觉过度的临床特点及常见病变? 多发生在感觉障碍的基础上,感觉刺激阈增高,达到刺激阈时,经过较长的潜伏期(530秒)产生一种强烈的、定位不明确的不适感,病人不能正确指出刺激部位和判明刺激的性质与强度,有时感觉疼痛由刺激点向四周扩散,持续一段时间才消失(后作用);常见于周围神经病变和丘脑病变。 8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 上运动神经元瘫分布范围广,如偏瘫、单瘫和截瘫,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