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2477727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0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七章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七章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七章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第七章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七章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要阐明国与国之间浮现收入水平差别的因素,但上一章的讨论阐明内生增长理论解释不了这个问题。本章要另辟新径,把人力资本因素纳入到内生增长模型中来,研究人力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解释收入差别的因素。虽然本章仍然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讨论,这一点与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最优增长理论同样,但是本章建立的增长模型与索洛模型有着主线性的不同。在本章的模型中,资源在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之间分派上的任何变化,哪怕是不太大的变化,也也许导致人均产出上的巨大变化。因此,本章的模型在解释国与国之间收入水平差别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上一章和本章的讨论,共同构成了新经济

2、增长理论的基本内容。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增进经济增长的多种因素中,人力因素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某些经济学家不再满足于把劳动看作是一种被动的,只能为资本所雇佣的要素,提出了劳动同样是资本的见解。这就是所谓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开端。一、人力资本的概念与特点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劳动者投入到公司中的能力、知识、技术、创新概念和管理措施的一种资源总称。它与抽象知识的最大区别在于人力资本属于个人所有,具有对立性和排她性,并且可以进行交易。这种区别可谓是人力资本的最重要的特点,也是与一般的私有商品所共同的地方。举例来说,一种工程师把她(她)的所有精力投入到一项活动

3、中去,就排除了其她活动中也来同步雇用这位工程师。工程师的个人能力以及掌握的知识与技术,都为该工程师个人所有。公司要雇用工程师,就必须为工程师支付报酬,这种报酬事实上是为工程师具有的能力、知识和技术而支付的。相反,一种算法用于某种用途后,就不能排除其她用途也同步使用这种算法,除非其她用途不适合于使用这种算法。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属于人力资本,都具有私有性特点。但体力劳动这种资本是有形的,可以相对容易地量化;而脑力劳动这种资本是无形的,不容易量化,甚至无法量化。例如,搬走一万吨钢筋,可以用市场价格计算其劳动的价值;但为公司出一种点子或者做一种设计规划的价值,却难以完全合理地量化。在网络经济时代,人

4、力资本更多地表目前无形资产的物化过程中。例如,一种程序员完毕一种商业程序,一种网站规划者完毕一种网站的总体设计和运作,都是人力资本的物化体现。这种物化后来的人力资本便脱离劳动者自身,被财务资本拥有者以工资或者奖金的形式所购买。人力资本除了天然属于个人的特点外,尚有一种特点,就是投入后难以收回。老板作为财务资本的代表人,在员工辞职时,就已经无形得到了劳动者在远期目的鼓励下所投入的超值资源。“大伙努力干!目前吃吃苦,等我们成功了就要楼有楼,要车有车了”,这是创业时期老板们常常用来鼓励员工努力工作的话。劳动者体谅了老板创业的难处,没有提出合理的报酬原则,于是在较低的回报下拼命干活。可是,在公司获得成

5、功后来,老板却忘掉了对员工的承诺,或者以新的状况来推脱。人力资本所产生的效益为劳动者自身所无法分享,但这时人力资本已经投入,已经被物化,再也无法收回。人的知识和技能都是资本品,这是人力资本的原始含义,经济学家藉此把资本投资理论应用于教育、健康、旅游、父母关爱等领域,为这些领域里的人类行为提供经济学解释。但是,以往的人力资本理论并不明确地定义人力资本的内涵,而只是将一切发生于劳动自身的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概括为人力资本。这样的定义有助于把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辨别开来,却无法辨别同一人力资本概念内不同知识类型的生产、互换、积累等过程。而后者正是“新经济”(以人力资本而不是物质资本为主导的经济)的

6、重要体现形态。在知识经济中,大部分劳动者都是知识劳动者,这里只有知识类型之分,没有“有知识”与“无知识”之分。知识构造内在的那种普遍互补性,使得每个知识劳动者都比在老式经济中更有也许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这是由于知识互补性带来的收益递增性,提供了知识劳动者进一步专业化的鼓励,而专业化永远意味着每个人知识效益的发挥越来越依赖于其她人的知识。基于对知识经济中人力资本特点的如上结识,人们在研究人力资本需求方面常常使用这样两个基本假设:第一,每个知识劳动者都面对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即市场对其知识类型所提供的服务的需求与价格之间成反比相应关系,因而知识服务供应者具有一定的市场势力;第二,每个知识劳

7、动者的知识服务均有一条向下倾斜的平均成本曲线,生成这一曲线的边际成本曲线由人力资本投资初始阶段的“沉淀成本(sunk-cost)”和随后阶段的“维持成本(maintenance-cost) ”构成,从而使分摊到每个服务单位上的总平均成本随服务总量递减。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开创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专家、出名经济学家贝克尔(G. S. Becker)。贝克尔觉得,只要一种稀缺的资源有多种用途,那么与它有关的选择问题就可以纳入经济学的范畴。按照这种观点,经济学可以研究人的毕生应如何度过,经济学是“运用生命的艺术”。贝克尔也正是由于将经济学的研究措施发明性地、成功地应用到其她领域,而登

8、上了诺贝尔经济学奖1992年的领奖台。在贝克尔看来,经济学之因此成为一门科学,因素不在于它的研究对象,而在于它的研究措施。这种措施虽然发端于人类对经济问题的思考,但却可以应用到人文科学的任何一种领域。只要一种资源有多种用途,而这种资源自身还是稀缺的,那么有关这种资源的分派和选择问题便可以纳入经济学的范畴,可以用经济学的措施来加以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不仅金钱、财富,并且时间和人的精力、乃至人的毕生应当怎么度过,都是经济学的问题。因此,贝克尔借用萧伯纳的一句格言来描述她的措施论:“经济学是充足运用生命的艺术。”正是由于贝克尔对经济学的本质有着透彻、精辟的结识,对经济学的分析措施,运用起来达到了炉

9、火纯青、驾轻就熟的地步,因此她毕生的学术研究,如天马行空一般,波及了经济学以往从未染指的许多内容:从结婚生育到子女抚养、从家庭构造到社会教育、从夫妻离婚到抢劫犯罪、从歧视行为到利她主义,所有这些似乎与经济学毫不有关的问题,贝克尔都用一套严谨的经济模型作出理解释,并得出了一系列常识无法论证的结论。下面我们浏览一下贝克尔有关人力资本话题的几种观点。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标志着苏联的空间技术和电子技术,以及材料科学等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件事极大地刺激了美国当时的政界和科学界,美国政府对本国将来的军事优势和科技前景十分忧虑,于是,便召集专家学者来研究美国的科技发展状况,分析美

10、国在空间技术方面落后于苏联的因素。在经济学界,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将关注的目光集中在教育领域,重点探讨了教育投资对科技发展的作用,形成诸多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贝克尔1963年出版的人力资本一书,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这部书的突出奉献在于,它没有像此前的研究那样,仅仅论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而是把经济学的分析措施引入教育领域,解释了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贝克尔在分析人力资本的形成时,特别强调在职培训的作用。她觉得工人通过直接在生产中学习新技术,固然可以增长人力资本存量,但这个过程非常缓慢,一种比较积极的措施是在职培训。与投资于机器、设备、厂房相比,只要投资于人力资本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在职培训对公司来说就是有利

11、的。虽然培训会增长现期的支出,减少现期的收益,但若它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将来的收益,或者大幅度地减少将来的支出,公司就乐于提供这种培训。贝克尔为了阐明自己观点的对的性,她进一步将培训划分为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所谓一般培训,是指职工接受培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不仅对本公司有用,并且对其她公司或其她行业也是有用的。例如,军队培养的机械师,其掌握的技术不仅军工公司需要,民用公司也需要。特殊培训又称专门培训,它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本公司的生产率,但对其她公司的影响很小,或主线没有影响。如宇航员、战斗机驾驶员、导弹操纵人员等,都是典型的特殊培训或专门培训。在辨别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培训之后,贝克尔进一步指出,一般培

12、训的受益者是职工,由于她所掌握的技术,可以带到其她公司,从而增长职工自已的收入。因此,一般培训的费用,应当由职工支付,如果让公司承当,公司就有也许由于雇员的流动而蒙受损失。相比之下,特殊培训的好处,则大部分被公司占有,因此,公司应当为此支付成本。如果说由于贝克尔的开创性工作,后来的经济学已经把人力资本理论当作了自身的一种部分,那么贝克尔对生育率的分析,则至今仍与老式的经济学相距甚远。在贝克尔看来,孩子就犹如耐用消费品,其功用与汽车、电冰箱、电视机等是同样的,可以给父母带来比较长期的满足。但是,养育孩子也要支付成本,涉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直接成本是用于食物、衣服、保健、娱乐、上学等方面的

13、费用。间接成本又称机会成本,是父母为养育孩子而失去的机会,或运用这种机会所带来的收入,例如妈妈也许由于怀孕或抚养孩子而丢掉工作等。贝克尔觉得,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同样要遵循成本-效益分析,这一点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富裕家庭的孩子较少,而贫困家庭却往往倾向于生较多的孩子。贝克尔这样分析道,与贫困家庭相比,富裕家庭的父母一般均有较高的薪水和比较舒服的工作环境等,因此为了养育孩子,她们支付的机会成本无疑更高某些。同步,富裕家庭总是但愿孩子能有较高的质量,乐旨在孩子的教育和身体状况方面多耗费支出,这就是说,她们养孩子的直接成本也是很高的。这样一来,权衡利弊,比较富裕的父母,就倾向于要较少的孩子。与任何一种

14、新思想刚刚浮现时所遇到的状况同样,贝克尔的学术观点也曾遭到过极端的歧视。她的文章迟迟得不到刊登,保守的学术同行常常在公开场合对她进行讥笑和嘲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贝克尔的主张,经济分析在解释许多“非经济现象”方面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尽管贝克尔的研究常常波及某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她的选题还称不上“伟大”,但她的工作的确证明了经济学的“伟大”,可以应用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也正由于如此,瑞典皇家科学院才将199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她。三、人力资本与新经济新经济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这些年来经济理论界和传媒界的一种热点。研究新经济中的人力资本形成,新经济对

15、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这种挑战,无论是对经济理论研究,还是对从事老式经济的公司和涉足新经济的公司,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 新经济的缘起及其影响新经济指的是区别于过去不断有经济周期的老式经济,是以人力资本而不是物质资本为主导的经济。新经济的提出者觉得,在新的科技条件下,此后的经济社会将免受经济周期之苦。后来,随着新的经济现象越来越多地浮现,人们在接受新经济这一概念的同步,也赋予它一系列有关的内涵,诸如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注意力经济、无磨擦经济等。一般而言,新经济的产业技术基本是涉及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基因工程、航天技术等的整个现代化高新技术。网络作为高新

16、技术、信息技术的一种重要构成部分,显然只是现代高新技术的一部分,而不是所有。虽然是在IT产业中,网络也只是其中一部分,不是所有。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经济只是对经济活动中某些方面现象的概括,只是新经济的一部分。1996年,世界经济合伙与发展组织(OECD)在一份有关知识经济的报告中,强调了知识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并把知识经济界定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派和使用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与物质经济相对而言的,知识经济是知识经济化和经济知识化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讲,知识经济应是新经济的核心。尽管人们对新经济的理解各异,对新经济所持的态度不同,但新经济对老式经济所导致

17、的冲击却是有目共睹的。这种冲击涉及发明价值和重组价值链两个方面。新经济所发明的巨大价值来自更大的市场、更好的服务和成本的节省。某些经济学家觉得,美国经济持续100多种月的增长,新经济功不可没。记录资料表白,1998年互联网为美国发明了5070亿美元的产值,120万个就业机会,互联网产值年增60%,在GDP中占6%,成为美国第一大产业;1999年全球通过电子商务在美国购买的汽车、书籍和服务,超过了1020亿美元。全球IT产业的经济规模在速度增长。(二) 人力资本对新经济的奉献人力资本是涉及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公司的资源无论如何划分和深化,人力资本都是最重要、最稀罕的资源。对此,人力资本理论的

18、重要奠基人舒尔茨(Schultz)专家早在40年之前就指出,“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人口质量的提高和知识的增进”。舒尔茨还采用收益效益法测算了教育投资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奉献,其比例高达33%。全球经济的发展已经充足地证明了人力资本在老式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对于新经济而言,人力资本又意味着什么呢?相比而言,老式经济的特点是更加依赖于物质资源,新经济的特点是更加依赖于人力资本或知识资本。微观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随着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拓展途径的取向一般都是越来越倾向于依赖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替代关系是,知识资本可以提高物质资本的运用效率,发现物质资本的替代品。

19、可以说,工业经济时代的主题是物质财富,是发明物质财富;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主题是“人”,是让人的聪颖才智充足得到发挥,让人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在新经济条件下,广泛而进一步地挖掘人力资本,无疑是新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的“新增长理论”突破了老式增长理论的局限,重新唤起了人们对长期经济增长的爱好。新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增长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特别是内生技术进步的产物,特别注重知识或专业化人力资本的递增收益、外溢效应及边干边学效应。对新经济而言,人力资本不仅仅是积累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建立社会经济组织并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并且由于在新经济所依赖的现代技术条件下,知识和人力

20、资本具有“外溢效应”,即一种人或一种厂商的新资本积累对其她人或其他厂商的资本生产率有奉献。这种知识外溢使得知识形成了递增收益,从而保证了经济长期增长。因此,人力资本对新经济的奉献是第一位的,所占权重非常高,是新经济增长中的“发动机”。(三) 新经济对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新经济的一种明显特点是生产要素配备的国际化或超区域化。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之一,有着明显的流动性、外溢性和私有性。在新经济条件下,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跨国公司的全球化人员配备与员工选拔成为也许,特别是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实行,加剧了人才流动的进程,跨国公司所积淀的文化氛围、相对地位、丰厚报酬都将对国内的优秀人才构成很大的诱

21、惑。在科学技术一日千里以及传播手段日益便利的条件下,知识外溢的速度正在加快,如何抓住知识外溢的契机,跃过发展障碍值得考虑。同步,对拥有核心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司而言,如何减少外溢的负面影响,这无疑是一种挑战。在新经济条件下,经济的不拟定性增长,人力资本的发明性及其不可计量性又加剧了经济的不拟定性。显然,老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势必遇到来自新经济的挑战。总之,新经济对老式的人力资本模式的影响一方面表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另一方面表目前人力资本的供需构造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例如,失业增长,相称多的人找不到就业岗位;与此同步,那些涉足新经济的公司却找不到满意的人才。此外,人力资本所具

22、有的发明性及其发明的无限性,即人力资本的自有性,阐明人力资本只存在于人的身体之中,具有排她性的产权规定。人力资本的产权规定是保证其使用过程中的排她性,其成果是必然追求功利性收益。这样,提高人力资本开发与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就是满足人力资本的报酬规定。国内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涉足新经济的高新技术公司,要积极且有效地应对新经济的挑战,要从方略上和机制下功夫。一方面,要建立创新机制。这就是说,要注重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体系进行创新,对公司的人力本资进行动态管理,根据每个人自身的知识、能力、技能把每个人安排在最恰当、最合适的位置上,并且根据多种条件因素的环境变化不断加以调节,使人、财、物处在最佳

23、匹配状态。另一方面,要建立鼓励机制。新经济条件下,知识积累与技术创新就其本质而言,不是一般的市场现象,而是一种制度现象。如前所述,知识最为重要的特性之一在于其使用权的完全可扩散性、收益权的不可排她性和价值的不可测性,作为公共品和免费品的知识更是不能给其所有人带来任何经济收益。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为合用新经济规定,核心应健全一套增进创新的鼓励机制,重点是要有建立产权鼓励制度,并且依法保护创新者对创新成果的所有权和受益权。最后,要建立学习机制。在新经济条件下,不可知的东西太多。要想不断挖掘人力资本,要使既有人力资本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规定,就需要不断的投入,需要引入学习机制,需要在公司中建立“边干

24、边学”或“边学边干”的机制。同步,国内作为发展中国家,可以从知识和技术的国际传播、转移、模仿与应用中享有全球知识技术总存量的外部性,而没有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这些已有技术的研究开发。因此,我们还必须强化知识与技术的引进机制。四、人力资本与收入差别目前,我们再回到国与国之间的收入差别问题上,来阐明在经济增长模型中为什么引入人力资本因素后来,模型就能用来解释国家之间浮现收入差别的因素。回忆一下前面只含物质资本要素的经济增长模型,当时讨论过储蓄率变动对总产出的效应,发现这种效应的大小与资本对经济的奉献大小紧密有关。例如在索洛模型中,有效人均产出对储蓄率的长期弹性 长期弹性就是指经济在平衡增长道路上

25、运营时相应的弹性。为,其中是资本对经济的奉献。如果资本对经济的奉献较小,那么产出对储蓄率的弹性就较小。这意味着在资本对经济的奉献较小的状况下,储蓄率上升的效应是让储蓄曲线(实际投资曲线)更加弯曲,因而储蓄率的上升并不会引起单位有效劳动的资本的长期水平发生多大的变化。图7-1描绘了这种状况:资本奉献接近于0,储蓄率从上升到,这导致储蓄曲线更为弯曲;虽然资本的长期水平从上升到,但上升幅度并不太大。此外,资本对经济的奉献较小这一事实还意味着对的变化并不十分敏感。因此,在资本对经济的奉献较小的状况下,储蓄率变动也不会对产出产生很大的影响。 图7-1 接近于0时,储蓄率变动对产出的效应相反,如果资本对经

26、济的奉献较大,那么产出对储蓄率的长期弹性就很大,意味着储蓄率上升的成果是让储蓄曲线(实际投资曲线)变得更加接近平直。这种状况下,虽然储蓄率的上升幅度很小,也要引起资本长期水平发生很大的变化。图7-2描绘了这种状况:资本奉献接近于1,储蓄率从小幅上升到,但这使储蓄曲线更加平直起来,引起了资本长期水平从大幅度地上升到,进而引起长期产出水平的大幅上升。 图7-2 接近于1时,储蓄率变动对产出的效应极端情形是(上一章中讨论的线性增长模型就属于这种情形),此时储蓄率的变动将对产出增长率产生持久性的效应,从而将引起产出水平无限上升。以上分析表白,在索洛模型中引入资本奉献因素,则资本奉献的提高必然导致储蓄率

27、变动的产出效应增强,进而引起产出水平的上升。这一分析对于研究人力资本变动对产出水平的效应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事实上,劳动者获得的报酬中,有一部分体现了劳动者掌握的技能,而不是体现先天遗传的能力。结识到人力资本的存在,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充足估计多种资本对经济的奉献。此外,人力资本形成与物质资本形成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资本,只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资本积累,就能在将来生产更多的产品。下一节的讨论将会让我们看到,把人力资本引入到增长模型中后来,投入于资本积累中的资源的变动对产出的效应将会得到明显提高,这就仿佛上面在索洛模型中引入资本奉献因素后来,储蓄率变动对产出的效应得到提高同样。正是基于

28、这一事实,才使得在增长模型中引入人力资本要素,方也许使模型具有潜力用于解释国家之间收入差别浮现的因素。第二节 人力资本积累模型本节要建立一种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共同积累的经济增长简要模型,称其为人力资本积累模型。该模型来源于曼基、罗默和韦尔1992年的工作 参见N. G. Mankiw,D. Romer and D. N. Weil,1992,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7, p.407437。,并且与索洛模型类似,其中的生产函数被假定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

29、数。一、模型的建立要把人力资本引入到模型中来,一方面需要给人力资本拟定一种量化指标。然而根据上一节对人力资本特点的讨论可知,人力资本是很难量化的。可见,人力资本的量化自身就是一种艰巨的任务。我们把这一难题待留到下一节中讨论,这里假定人力资本的量化指标已经建立。事实上,我们的目的是要阐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因此,如何量化人力资本就不是本节要关怀的问题。直接在人力资本可以量化的前提下讨论,这对于分析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是十分便利的。(一) 基本假设用表达经济中的物质资本总量,表达人力资本总量,表达知识总量,表达劳动总量,表达总产出。同前面章节中的用法同样,我们仍然假定代表经济中纯熟劳动者的数量。

30、每个劳动者除了提供一种单位的劳动之外,还提供若干个单位的人力资本。假定生产在规模报酬不变的状况下进行,并且可以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表达:其中,且。考虑时间因素,并以持续时间方式来表达时间变量的取值范畴,则上述生产函数可写成: (7.2.1)同索洛模型的假设同样,用表达外生的人口增长率,表达外生的知识增长率。但目前的资本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于是储蓄率相应地也有两种:资源用于物质资本积累的储蓄率和用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储蓄率。也就是说,代表产出中储蓄起来用于物质资本积累的那一部分占总产出的比例,表达产出用于人力资本积累的比例。此后,为了说话上的以便,我们把叫做物质储蓄率,把叫做人力储蓄率

31、。进一步,为了讨论起来简朴起见,我们不考虑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折旧(人力资本折旧就是指劳动者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老化)。于是,经济中的多种生产要素的进化规律便体现为: (7.2.2)(7.2.1)和(7.2.2)联合起来构成了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积累的经济增长模型。对此,有几种问题需要加以阐明。第一,既然我们已经建立了最优增长模型,上述的物质储蓄率和人力储蓄率便都可内生化,建立一种物质与人力资本共同积累的最优增长模型。这是模型扩展的方向之一。第二,也可以模仿上一章的做法把知识增长率内生化,从而建立物质与人力资本共同积累的内生增长模型。这是模型扩展的方向之二。进一步,还可把两个储蓄率与知识增长率

32、都加以内生化,建立相应的最优内生增长模型。第三,根据贝克尔应用经济分析法对生育问题的研究可知,我们还可以把外生的人口增长率内生化,建立相应的模型。也可把模型设计的四个外生变量中的几种或所有同步加以内生化,建立模型进行分析。这是模型扩展的方向之三。第四,还可以在一般的生产函数框架下借助规模报酬不变之假设进行讨论,而不使用柯布-道格拉斯的具体生产函数形式。也可嫌这样的生产函数的直观意义不明显,而采用意义更加直观的生产函数形式:,此函数的意义是说产出是物质资本、劳动和人均人力资本的函数。尽管刚刚建立的模型具有如上指出的多种扩展方向,并且似乎这些扩展能使模型更接近现实和更加故意义,然而我们关怀的问题是

33、要解释导致国家之间收入差距的因素,如上所述的多种扩展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并无多大影响,也就是说,不管扩展还是不扩展,找出的收入差距因素以及得到的结论都是几乎同样的。既然如此,我们尚有什么必要去在扩展的复杂模型下进行讨论,而不使用简朴模型呢?也正是由于这个因素,才把由(7.2.1)和(7.2.2)体现的经济增长模型称为物质与人力资本积累的简要增长模型。(二) 经济的运营既然模型与索洛模型类似,整体经济的运营也就与索洛经济类似。所不同的是,目前的资本运营涉及物质资本的运营和人力资本的运营两种状况。为了分析经济的运营状况,需要写出有效人均生产函数。为此,用表达单位有效劳动的产出,表达单位有效劳动的物质

34、资本,表达单位有效劳动的人力资本,即于是,各个时刻的单位有效劳动的人均产出便可通过时刻的单位有效劳动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表达为: (7.2.3)1. 物质资本的运动从的定义及的进化方程,可知的进化服从如下一般规律:再结合(7.2.3),即可得到进化的具体规律: (7.2.4) () () 图7-3 物质资本的运营我们来考察一下使单位有效劳动的物质资本水平保持不变的组合点的轨迹,即考察曲线的形状。从(7.2.4)知,曲线由下述方程拟定:也即由方程拟定,该方程又等价于由于,即,因此曲线是一条递增的凹函数曲线,如图7-3所示。当时,且,阐明在此时的人力资本水平下,物质资本水平在上升,并且点位于曲线的

35、下方。当时,且,阐明在此时的人力资本水平下,物质资本水平在下降,并且点位于曲线的上方。当时,且,阐明在此时的人力资本水平下,物质资本水平进入不变阶段,并且点位于曲线上。综上所述,曲线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曲线上方是物质资本水平的下降区域,曲线下方是物质资本水平的上升区域,曲线自身代表物质资本水平的不变阶段。如果经济运营在曲线的上方或下方,但不在曲线上,那么物质资本水平的变化就不会停止。2人力资本的运动对于人力资本运动的分析,完全与上面类似。一方面,从及的进化方程,可知人力资本的运动服从如下一般规律:结合(7.2.3),即可得到运动的具体规律: (7.2.5)考察使单位有效劳动的物质资本水平保持不

36、变的组合点的轨迹,即考察曲线的形状,可知曲线由下述方程拟定:该方程等价于,又等价于。由于,因此曲线是一条递增的凸函数曲线,如图7-4所示。当时,且,阐明在此时的物质资本水平下,人力资本水平在上升,并且点位于曲线的上方。当时,且,阐明在此时的物质资本水平下,人力资本水平在下降,并且点位于曲线的下方。 () () 图7-4 人力资本的运营最后,当时,即组合点运营在曲线上,阐明在此时的物质资本水平下,人力资本水平进入不变阶段。综上所述,曲线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曲线上方是人力资本水平的上升区域,曲线下方是人力资本水平的下降区域,曲线自身代表物质人力水平的不变阶段。如果经济运营在曲线的上方或下方区域,

37、但不在曲线上,那么人力资本水平的变化就不会停止。3整体经济的运营曲线描述了既定人力资本水平下物质资本水平的运动方向,曲线描述了既定物质资本水平下人力资本水平的运动方向,而整体经济的运营由点的运动所决定。如此看来,要描述整体经济的运营,只需要把曲线和曲线结合起来。 上左 上右 下左 下右 图7-5 整体经济的运营如图7-5所示,曲线和曲线把平面提成了四个部分:上左、上右、下左、下右。上左:曲线上方、曲线左方(上方);上右:曲线上方、曲线右方(下方);下左:曲线下方、曲线左方(上方);下右:曲线下方、曲线右方(下方)。如果经济运营落在上左区域,那么物质资本水平下降,同步人力资本水平上升;如果落在上

38、右区域,那么物质资本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同步都要下降;如果落在下左区域,那么物质资本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同步上升;如果经济运营落在下右区域,那么物质资本水平上升,同步人力资本水平下降。当经济运营落在曲线上时,如果在曲线的左方,那么人力资本水平要上升;相反,如果在曲线的右方,那么人力资本水平要下降。当经济运营落在曲线上时,如果在曲线的上方,那么物质资本水平要下降;相反,如果在曲线的下方,那么物质资本水平要下降。当经济运营落在曲线和曲线的交点上时,物质资本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都进入不变阶段,从此开始,只要其她条件不变,经济将永远停留在这个点上,标志着经济运营登上平衡增长道路:且。从图7-5可以看出,只要

39、经济运营不在点,就总是朝着点的方向接近,这阐明点代表的平衡增长道路是稳定的。4长期增长率点代表的平衡增长道路的稳定性表白,经济不管从哪个初值出发,最后必然登上平衡增长道路,达到单位有效劳动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不变的阶段。因此,平衡增长道路代表了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平衡增长道路上的增长率也就代表长期增长率。先看长期总量增长率。由于在平衡增长道路上,且,因此有效人均产出也进入不变阶段:,从而。这样一来,根据总量与有效人均量之间的关系“”立即可知:经济的总产出、物质总资本和人力总资本都与有效劳动以同样的增长率保持稳定增长。再看长期人均增长率。总量与有效人均量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人均量与有效人均量之

40、间的关系:。由此立即可知:经济的人均产出、人均物质资本和人均人力资本都与知识以同样的增长率保持稳定增长。以上结论完全与索洛模型的结论一致,经济的长期增长率重要由外生的经济进步率所决定,特别是技术进步(或者说劳动效率的提高)是提高人均产出增长率的唯一推动力。二、储蓄率变动的效应象索洛模型同样,对于以上建立的模型,我们也要分析储蓄率变动对产出的影响。但是这里的储蓄率有两个:物质储蓄率和人力储蓄率。再注意,这里的生产函数反映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规模报酬递减,即。但对于资本这种生产要素来说,规模报酬不变或者递增是完全有也许的。因此,我们将分两种情形分别讨论储蓄率变动的效应:一种情形是资本的规模报酬递

41、减,另一种情形是资本的规模报酬不变或者递增。(一) 资本的规模报酬递减资本的规模报酬递减,即,这是模型自身的假设条件。我们先在在这一假设下讨论储蓄率变动对产出的效应。1储蓄率变动对产出的长期效应一方面,计算平衡增长道路上的物质资本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在给定的物质储蓄率和人力储蓄率下,根据上面的讨论可知,、和由下述方程决定:解之得:写成对数形式,即当储蓄率从变动届时,长效人均产出相应地从变到,两者之间的对数差为: (7.2.6)我们把这里的成果与索洛模型的结论作一比较。按照第三章建立的索洛模型(即)计算,人均产出的长期水平的对数应为:当储蓄率从变动届时,人均产出相应地从变到,两者的对数差为: (

42、7.2.7)比较(7.2.6)和(7.2.7)可知,在有人力资本的状况下,虽然人力储蓄率不变,资本储蓄率的上升也将带来长期产出水平较大的变化:有效人均产出长期水平的上升幅度要比没有人力资本的状况下大,这是由于。如果物质储蓄率和人力储蓄率都上升,那么长效人均产出就会增长得更多。第三章中曾经指出,大多数国家中,收入向资本的分派比例仅为三分之一左右,这可当作是对的一种估计。根据索洛模型和对的这一估计,当时估计储蓄的产出弹性(即长效人均产出对物质储蓄率变动的弹性)为一半左右。例如,当储蓄率提高10时,长期内单位有效劳动的产出将提高5左右。虽然储蓄率提高50,产出也只才提高25左右。因此,在没有人力资本

43、的索洛模型所描述的平衡增长道路上,储蓄率的大幅度提高只会给产出带来中度影响,而不会产生巨大影响。但目前状况不同了,人力资本对产出变动有着较大的影响。某些美国经济学家根据美国的状况,估计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奉献的值约为。这样,长效人均产出对物质储蓄率变动的弹性为。例如,当储蓄率提高10时,长期内单位有效劳动的产出将提高20左右。当储蓄率提高50时,产出将提高100。因此,在有人力资本的平衡增长道路上,物质储蓄率的变动将对产出产生很大的影响。2储蓄变动影响产出的机理储蓄率变动究竟如何影响产出?目前就对储蓄率变动影响产出水平的机理进行分析。为此,假定经济起初位于平衡增长道路上,物质储蓄率为,人力储蓄率为

44、,有效人均产出水平为。目前,由于某种因素,储蓄率发生了一种持久性的上升。(1) 物质储蓄率上升到,人力储蓄率不变 图7-6 物质储蓄率上升这种状况下,从曲线的拟定方程和曲线的拟定方程可知,曲线上移,曲线不动,这阐明平衡增长道路将移向右上方。如图7-6所示,当物质储蓄率上升届时,平衡增长道路从移动到新的位置。由于经济目前还在处,而平衡增长道路却成为,位于曲线上,并且在新的曲线的下方,因此物质资本水平开始上升,人力资本水平临时不变,经济运营进入由新的曲线和曲线所划分的下左区域;然后,物质资本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都上升,经济朝着新的平衡增长道路的方向运营,并且不断接近,最后登上。在经济重新登上平衡增长

45、道路的时候,物质资本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步人力资本水平也有所增长,但是的上升幅度要比的上升幅度大某些。在经济从向新的平衡增长道路运营的过程中,由于和都不断增长,因此有效人均产出水平不断上升,这带来了人均产出增长率上升超过本来的水平。调节之初,人均产出增长率上升较快。但离越近,人均产出增长率上升越慢,直至最后登上时人均产出增长率恢复至本来的水平等于技术进步率。(2) 物质储蓄率不变,人力储蓄率上升到这种状况下,曲线的位置不动,而曲线要从本来的位置右移(下移)到新位置,阐明平衡增长道路也将移向右上方。 图7-7 人力储蓄率上升如图7-7所示,当人力储蓄率上升届时,平衡增长道路从移动到新的位置

46、。由于经济目前在处,但平衡增长道路变为,因而要浮现调节。注意,位于曲线上,并且在新的曲线的左方,因此人力资本水平开始上升,物质资本水平临时不变,经济运营进入由曲线和新的曲线所划分的下左区域;然后,物质资本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同步都上升,经济朝着新的平衡增长道路的方向运营,并且不断接近,最后登上。在经济重新登上平衡增长道路的时候,人力资本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步物质资本水平也有所增长,但是的上升幅度要比的上升幅度大某些。在经济从向新的平衡增长道路运营的过程中,由于和都不断增长,因此有效人均产出水平不断上升,这带来了人均产出增长率上升超过本来的水平。调节之初,人均产出增长率上升较快。但离越近,人

47、均产出增长率上升越慢,直至最后登上时人均产出增长率恢复至本来的水平等于技术进步率。(3) 物质储蓄率上升到,同步人力储蓄率上升到这种状况下,曲线从本来的位置向上移动到新的位置,曲线从原位置右移(下移)到新位置,平衡增长道路移向右上方。 图7-8 两个储蓄率都上升如图7-8所示,当从上升到,同步从上升届时,平衡增长道路从移动到新的位置。经济目前位于点处,于是开始调节。新曲线和新曲线把点圈在下左区域,因而物质资本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都开始上升,经济朝着点的方向运营,不断接近,最后达到。在这一调节过程中,和不断上升,因而有效人均产出水平不断上升,人均产出增长率超过本来的水平。调节之初,人均产出增长率上

48、升较快。但离越近,人均产出增长率上升就越慢。最后登上经济登上新的平衡增长道路时,和都重新进入不变阶段,人均产出增长率随之恢复到与技术进步率相似的水平上。与前两种状况相比,目前这种状况下新平衡增长道路上的物质资本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都比原平衡增长道路上的相应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储蓄率变动的水平效应较大。综上所述,从长期来看,储蓄率变动对产出只有水平效应,没有增长率效应;从短期来看,储蓄率变动对产出既有水平效应,又有增长率效应。这样的结论同没有人力资本的索洛模型得到的结论是同样的。其实,这种相似之处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如果仔细进行计量分析,那么就可以看出,有人力资本状况下储蓄率变动的水平效应比没有

49、人力资本状况下的水平效应要大得多,这就是本节的模型同索洛模型的一种最大的区别。(二) 资本的规模报酬不减以上的讨论假定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规模报酬递减,但实际中资本的规模报酬有也许不变或者递增,理由有三条。第一,象边干边学模型所述的那样,学习可以作为资本积累的副产品。第二,尚有其她某些因素也许会使公司生产处在外部经济的环境之中,从而规模报酬不减。例如,生产类似产品的公司的浮现,就造就了一大批纯熟劳动者,同步刺激和增进了该产品的支柱公司的发展,使得公司的生产更加有效率,从而浮现规模报酬不变或者递增的状况。第三,公司也也许正处在内部经济时期,因而规模报酬递增或者不变。例如,当某种高产才干高效的生

50、产措施或技术被用在低产量水平上时,公司内部经济,扩大资本投入必然带来更大倍数的产出增长,使生产效率提高,从而规模报酬递增(至少不变)。如此看来,放弃资本的规模报酬递减这一假设似乎应当具有重要意义。其实,上一章的内生增长模型已经告诉我们,经济增长率可以是内生的,并且可以始终上升;投入于资本积累的那部分资源的数量变动,不仅可以带来人均产出水平的大幅变动,并且可以带来增长率的永久性变动。我们用一种简朴的事例对此加以阐明,即考虑时的人力资本积累模型,该模型类似于内生增长理论所描述的线性经济增长模型。感爱好的读者还可参照保罗罗默(1986)、卢卡斯(1988)、丽贝罗(S. Rebelo,1991)、以

51、及摩尔菲(K. M. Murphy)、史雷佛(A. Shleifer)和韦斯尼(R. W. Vishny)她们三人1989年的两项工作 见书背面的参照文献。当时,资本的规模报酬不变,生产函数变为。考虑时间因素,把该生产函数写成,其中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进化仍由(7.2.2)表达。这样,规模报酬不变的人力资本积累模型便可表达为: (7.2.8)为了分析该经济的运营状况,令,即表达总产出与人力资本之比,也叫做单位人力资本的产出;令,即表达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之比,也叫做单位人力资本的物质资本。则各个时刻单位人力资本的产出可通过表达为:从和(7.2.8)可知的进化规律如下:此式表白:(1) 当时,因而

52、处在上升阶段;(2) 当时,因而处在下降阶段;(3) 当时,因而处在不变阶段。有关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之比变动的以上三个事实告诉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不断向接近,最后达到,从而经济运营进入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比值不变的阶段,单位人力资本的产出随之也进入不变阶段。可见,是经济运营的长期趋势,是经济的平衡增长道路。在平衡增长道路上,单位人力资本的产出为,总产出为。这样,经济的长期增长率(即长期产出增长率)为: (7.2.9)可见,当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规模报酬不变时,储蓄率决定了经济的长期增长率。也就是说,储蓄决定着经济增长,储蓄率变动对产出的影响不再仅仅是水平效应,已经具有了增长率效应。这一成果与

53、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形大不同样,它表白:如果一种国家的经济存在不变或递增的资本规模报酬,那么增长投资将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第三节 收入差别的成因本节应用上一节建立的人力资本积累模型来分析国家之间浮现收入差别的因素。诚然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历史、政治、文化、资源、环境、技术、思想意识等等,这些因素都将对一国经济产生影响,各国经济的运营状况也就各不相似,从而世界各国之间收入差别的因素有多种多样。但是,面临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总有某些重要因素具有共性,是我们把世界经济当作整体来看待时,导致国家或地区间收入差别的共同本源。本节的目的,就是通过结识人力资本积累模型在解释收入差别方面所具有的良好效果,来结识收入差

54、别产生的主线因素:资本的规模报酬递减,因而收入差别的产生本源在于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人口增长以及劳动效率等方面的不同。一、规模报酬不减不是收入差别的本源通过上一节对资本规模报酬不减状况下经济增长的讨论,特别是长期增长率公式(7.2.9)的得出,似乎用不变的规模报酬来解释世界经济增长,比用知识积累来解释会更好某些。然而象内生增长理论指出的那样,人们有种种理由来怀疑或否认规模报酬不减对于解释国家之间收入差别问题的重要性,问题的核心在于规模报酬不减发生的范畴。如果说规模报酬不减的确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源泉的话,那么规模报酬不减显然必须带有全球性,要不受行政管辖区域以及国家的限制,要成为世界经济范

55、畴内的普遍事实。举例来说,卢森堡的公司可以享有规模报酬不减的好处,德国的公司也能享有这种好处;中国东部上海的公司可以充足运用规模报酬不减,中国西部青海的公司也能充足运用它;钢铁行业规模报酬不减,那么煤炭、纺织、服务、食品等其她行业也要如此。这样一来,如果规模报酬不减仅仅是局部现象而不具有整体性,那么长期增长公式(7.2.9)就不能解释国家之间浮现收入差别的因素。持怀疑态度的第二个理由是,(7.2.9)没有排除了劳动对产出的奉献。其实,内生增长理论中的模型也排除了劳动的奉献。这与实际不符,由于这种状况下,“人口多的地区,总产出也多”只能是一种偶尔现象。如果把劳动纳入到模型中来,那么规模报酬不减就

56、不能只对资本而言,必须把资本和劳动放在一起,是资本和劳动的规模报酬不减。怀疑的第三个理由是觉得,虽然规模报酬不减是一种潜在的世界性现象,各国在充足运用规模报酬不减的好处方面也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别。如此一来,收入差距产生的因素不在于规模报酬,而在于获得规模报酬的能力差别。由于存在如上的种种怀疑,让我们难以用不减的资本规模报酬来解释国家之间收入差别产生的因素。看来,我们还是应当回到资本规模报酬递减状况下的公式(7.2.6)上去。二、人力资本积累模型的数量分析前面已经指出,在规模报酬递减的状况下,尽管带有人力资本的增长模型与没有人力资本的索洛模型有着性质相似的结论,但却具有量的意义上的不同:有人力资本

57、状况下储蓄率变动的水平效应比没有人力资本状况下的水平效应要大得多。也正是由于这种量的区别,才使得规模报酬递减状况下的人力资本积累模型具有理解释收入差别的潜力和能力。如此说来,我们应当对人力资本积累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数量分析。(一) 参数的估计数量分析的第一步是要对模型中的参数和作出估计。我们不简介参数估计措施,只对参数估计的成果进行阐明,由于参数估计属于计量经济学的范畴。一方面,代表物质资本对经济的奉献,第三章中对已作出了估计,其值大概为左右。另一方面,代表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奉献。的估计措施有多种多样,但我们只简介一下肯德利克(J. W. Kendrick)1976年就美国状况的估计成果。根据肯德

58、利克的估计,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奉献略不小于物质资本的奉献,因此略不小于。美国非纯熟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接近于最低工资水平,介于平均工资的到之间,这意味着工资总支出的到都是支付给了那部分代表人力资本的劳动力,即。把代入可知,介于到之间。在美国颁布实行最低工资法此前,非纯熟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仅占总工资的左右,因此工资支出的左右支付给了人力资本,这又意味着此前那个时代,美国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奉献。(二) 长期弹性分析有了对参数和的估计,我们就可对产出进行长期弹性分析。回忆一下前面得到的平衡增长道路上有效人均产出的公式:此公式告诉我们,长期弹性分析将波及三种弹性:一是物质储蓄产出弹性,即长效人均产出对物质储蓄率的弹性;二是人力储蓄产出弹性,即长效人均产出对人力储蓄率的弹性;三是持平投资产出弹性,即长效人均产出对的弹性。用表达物质储蓄产出弹性,用表达人力储蓄产出弹性,用表达持平投资产出弹性,则根据长效人均产出公式可得:运用这些弹性公式,又可把长效人均产出的对数形式写成:结合前面对和的估计,我们可令,。于是,物质储蓄产出弹性为1.4,人力储蓄产出弹性为1.6,持平投资产出弹性为-3。与索洛模型的成果相比较,对于,根据索洛模型计算的物质储蓄产出弹性仅为0.54,持平投资产产出弹性也只有-0.54。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