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解析与应对(PPT 76页)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2310284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PPTX 页数:77 大小:260.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劳动合同法》解析与应对(PPT 7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劳动合同法》解析与应对(PPT 7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劳动合同法》解析与应对(PPT 7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资源描述:

《《劳动合同法》解析与应对(PPT 7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合同法》解析与应对(PPT 76页)(7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来自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李克俭二OO七年十一月一、概述一、概述二、主要内容解析二、主要内容解析三、应对与建议三、应对与建议一石击起千层浪:一石击起千层浪:l“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护身护身符符”新华网新华网l“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对劳动者偏袒偏袒还不够还不够”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 l“中国立法机构中国立法机构2929日通过了一部影响广泛的旨在日通过了一部影响广泛的旨在加强对工人保护的新劳动法,这是对广大农民工加强对工人保护的新劳动法,这是对广大农民工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不安定迹象作出的一个反中出现的越来

2、越多的不安定迹象作出的一个反应。应。”美国美国纽约时报纽约时报网站网站6 6月月3030日日2007年年6月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议审议通过,2008年年1月月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一)立法过程(一)立法过程1 1、19941994年年劳动法劳动法颁布不久,劳动部提出颁布不久,劳动部提出并制定完善我国劳动法律框架体系的意见,把并制定完善我国劳动法律框架体系的意见,把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列入其中,开始实施最初的调列入其中,开始实施最初的调研和起草工作,但不久便停止运作,搁置长达研和起草工作,但不久便停止运作,搁置长达近近1010年时间

3、。年时间。2 2、20042004年年1010月,月,劳动法劳动法颁布颁布1010周年之际,周年之际,社会各界针对社会各界针对劳动法劳动法本身及其执行存在的本身及其执行存在的问题,建议起草问题,建议起草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法法等配套法律法规。等配套法律法规。3 3、20052005年年2 2月月181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劳动合劳动合同法同法列入列入20052005年立法计划。年立法计划。4 4、20052005年年1212月月2424日,日,劳动合同法(草案)劳动合同法(草案)首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

4、九次会议审议。5 5、20062006年年3 3月月2020日,全国代表常委会决定将草案向日,全国代表常委会决定将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至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至4 4月月2020日,公开征求意见截日,公开征求意见截止,共收到各界意见止,共收到各界意见191849191849件。件。6、20062006年年1212月月2424日,全国代表常委会对草案进行日,全国代表常委会对草案进行二审。二审。7 7、20072007年年4 4月月2424日,三审。日,三审。8 8、20072007年年6 6月月2424日,提交四审。日,提交四审。9 9、20072007年年6 6月月29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

5、会第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动合同法,并以,并以145145票赞成,票赞成,0 0票反对、票反对、0 0票票弃权、弃权、1 1人未按表决器高票通过。人未按表决器高票通过。争论与博弈争论与博弈上海跨国企业人力资源协会代表上海跨国企业人力资源协会代表撤资威胁撤资威胁阿迪达斯、强生、雅诗兰黛阿迪达斯、强生、雅诗兰黛积极游说积极游说欧盟商会建议书欧盟商会建议书转移生产线转移生产线港商港商说不说不上海美国商会上海美国商会4242页建议书页建议书社会意见社会意见11个月个月1919万条万条山西黑砖窑事件山西黑砖窑事件肯德基麦当

6、劳非全日制用工事件肯德基麦当劳非全日制用工事件(二)意义与评价(二)意义与评价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是各方面价值及利益博弈的是各方面价值及利益博弈的结果,在力争进步性的同时,更接近了现实。结果,在力争进步性的同时,更接近了现实。夏威夷大学中国法律问题专家罗纳德夏威夷大学中国法律问题专家罗纳德布朗说:布朗说:在财富差距不断扩大、形势日趋紧张的时候,实在财富差距不断扩大、形势日趋紧张的时候,实施这样的步骤,反映出中国政府希望在鼓励投资的施这样的步骤,反映出中国政府希望在鼓励投资的欲望和改善工人生活条件的需要之间实现平衡。这欲望和改善工人生活条件的需要之间实现平衡。这项即将通过的法律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

7、政府措施,项即将通过的法律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政府措施,旨在使中国的法律和政治制度与时俱进,从而与剧旨在使中国的法律和政治制度与时俱进,从而与剧烈的经济和社会变化相适应。烈的经济和社会变化相适应。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宣传提纲将重要意义概括为三点:宣传提纲将重要意义概括为三点:1 1、制定、制定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是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者是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者的重要举措。的重要举措。2 2、制定、制定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3 3、制定、制定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是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是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

8、的重要举措。的重要举措。(三)四大亮点(显著变化)(三)四大亮点(显著变化)1 1、强化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性规定,包括:、强化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性规定,包括:(1 1)引导签订长期合同)引导签订长期合同(2 2)防止滥用试用期)防止滥用试用期(3 3)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即享有权利)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即享有权利(4 4)合同终止享有经济补偿)合同终止享有经济补偿(6 6)限定违约金条件)限定违约金条件(7 7)企业裁员时的保护性规定)企业裁员时的保护性规定(8 8)扩大劳动者行使即时解除权的范围)扩大劳动者行使即时解除权的范围(9 9)加重用人单位违法成本)加重用人单位违法成本(1010)加大维

9、权力度,强化行政部门职责)加大维权力度,强化行政部门职责2 2、扩大了劳动合同适用范围、扩大了劳动合同适用范围3 3、规范劳务派遣、规范劳务派遣4 4、增加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的规定、增加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的规定二、主要内容解析二、主要内容解析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第总则(第1至至6条)条)第二章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第劳动合同的订立(第7条至第条至第35条)条)第三章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第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第29条至第条至第35条)条)第四章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36条至第条至第50条)条)第五章第五章 特别规定(第特别规定(第51条至第条至

10、第72条)条)第六章第六章 监督检查(第监督检查(第73条至第条至第79条)条)第七章第七章 法律责任(第法律责任(第80条至第条至第95条)条)第八章第八章 附则(第附则(第96条至第条至第98条)条)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一)适用范围(一)适用范围劳动法劳动法第二条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劳动合同法劳动合

11、同法第二条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用人单位用人单位 劳动者劳动者 适用适用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各种类型企业各种类型企业 劳动者劳动者

12、 民办非企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 劳动者劳动者 个体经济组织个体经济组织 劳动者劳动者 国家机关国家机关 公务员公务员 工勤人员工勤人员 社会团体社会团体 公务员公务员 参(依)照公务员管理人员参(依)照公务员管理人员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 工勤人员工勤人员 实行聘用制劳动合同的实行聘用制劳动合同的 另有规定的另有规定的 无特殊规定的无特殊规定的 其他组织其他组织 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家庭或者个人家庭或者个人 家政服务人员家政服务人员 个体工匠个体工匠 帮工、学徒帮工、学徒 农村承包经营户农村承包经营户 受雇人受雇人 (二)、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二)、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1 1、用

13、人单位应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劳动部关于对新开办用人单位实行劳动规章制度备劳动部关于对新开办用人单位实行劳动规章制度备案制度的通知案制度的通知中已明确,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劳动中已明确,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规定。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规定。法律后果包括:法律后果包括:(1 1)行政责任)行政责任责令改正,给予警告。责令改正,给予警告。(2 2)不予适用)不予适用(3 3)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解除劳动

14、合同(4 4)民事赔偿责任)民事赔偿责任2 2、制定、修改规章制度、决定重大事项的程序要求:、制定、修改规章制度、决定重大事项的程序要求: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公示或告知,使劳动者知悉规章制度内容公示或告知,使劳动者知悉规章制度内容3 3、规章制度合法性问题、规章制度合法性问题 :(1 1)限制人身自由和婚姻自由的规定无效)限制人身自由和婚姻自由的规定无效 ;(2 2)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无效)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无效 ;(3 3)不与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相冲突)不与劳动

15、合同和集体合同相冲突 。第二章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订立(一)劳动关系的建立(一)劳动关系的建立(二)劳动合同期限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劳动合同期限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三)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与约定条款(三)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与约定条款(四)试用期(四)试用期(五)违约金(五)违约金(六)无效合同(六)无效合同(一)劳动关系的建立(一)劳动关系的建立1、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案例案例2、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案例案例用用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判断下列劳动关系建立的的规定判断下列劳动关系建立的时间:时间:A

16、 A、小张于、小张于20072007年年1 1月月2020日通过某公司在人才市场举办的招日通过某公司在人才市场举办的招聘考试,聘考试,2 2月月1 1日填写新入职人员登记表,日填写新入职人员登记表,2 2月月3 3日起在公司日起在公司生产车间工作,公司一直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生产车间工作,公司一直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B B、小王于、小王于20072007年年3 3月月5 5日经某公司招聘入职,口头约定试日经某公司招聘入职,口头约定试用期用期1 1个月,个月,20072007年年4 4月月5 5日小王如期转正,并于当日与公日小王如期转正,并于当日与公司签订了期限至司签订了期限至20082008年

17、年4 4月的劳动合同。月的劳动合同。C C、某大学毕业生小吴,于、某大学毕业生小吴,于20062006年年1111月月2525日与某公司及所日与某公司及所在高校签订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约定违约金在高校签订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约定违约金20002000元,元,20072007年年7 7月小吴去公司报到前体检查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月小吴去公司报到前体检查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公司拒绝接收并于公司拒绝接收并于20072007年年7 7月月2525日作出解除毕业生就业协日作出解除毕业生就业协议的决定。议的决定。3 3、用人单位如实告知和劳动者如实陈述义务、用人单位如实告知和劳动者如实陈述义务 (1

18、1)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第一,告知必须是如实告知;第一,告知必须是如实告知;第二,告知的时间是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第二,告知的时间是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第三,告知应以一种合理且适当的方式进行,必须第三,告知应以一种合理且适当的方式进行,必须 能够让劳动者确定知道和了解;能够让劳动者确定知道和了解;第四,告知的内容应符合法律规定;第四,告知的内容应符合法律规定;第五,告知是一项义务。第五,告知是一项义务。(2 2)劳动者的如实说明义务:)劳动者的如实说明义务:对应聘人员审查内容及风险应对一览表对应聘人员审查内容及风险应对一览表序号序号审查内容审查内容可能导致的风险可能导

19、致的风险应对措施应对措施1学历、工作经历等学历、工作经历等是否真实是否真实 招聘失败招聘失败利用学位网站查询确利用学位网站查询确认;向原单位核实。认;向原单位核实。2是否存在潜在疾病是否存在潜在疾病 解除劳动合同受限;解除劳动合同受限;支付医疗待遇及医疗支付医疗待遇及医疗补助费补助费 入职健康检查入职健康检查3年龄是否达到年龄是否达到1616岁岁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任 查验有效身份证明查验有效身份证明 4是否与其他企业有是否与其他企业有未到期的劳动合同未到期的劳动合同 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查验与其他单位终结查验与其他单位终结劳动关系的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明 5是否对

20、其他单位负是否对其他单位负有竞业限制的义务有竞业限制的义务承担赔偿责任承担赔偿责任 签订不负有竞业限制签订不负有竞业限制承诺书承诺书 6外国人是否办理就外国人是否办理就业手续业手续 违法、合同无效违法、合同无效 查验就业许可证查验就业许可证 4 4、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必须走出必须走出“不签劳动合同对企业有利不签劳动合同对企业有利”的误区!的误区!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将承担下列法律风险: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将承担下列法律风险:(1 1)支付双倍劳动报酬。)支付双倍劳动报酬。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

21、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的工资。(2 2)导致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成立的风险。)导致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成立的风险。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3 3)用人单位自身利益无法得到保护的风险。)用人单位自身利益无法得到保护的风险。“用工必签劳动合同用工必签劳动合同”!(二)劳动合同期限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劳动合同期限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劳

22、动合同期限固定期限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1、协商订立、协商订立2、强制订立、强制订立(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并提出或者同意)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并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劳动者明确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除外。劳动者明确提出订立固定期

23、限劳动合同的除外。包括包括4 4个条件:个条件:A A、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终止;B B、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C C、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D D、劳动者没有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没有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劳动者提出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劳

24、动者提出或者同意订立劳动合同且未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或者同意订立劳动合同且未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同的,用人单位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包括包括3 3个条件:个条件:A A、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国有企业改制、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国有企业改制 重新订立劳动合同;重新订立劳动合同;B B、达到、达到“双十双十”;C C、劳动者未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未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3 3)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

25、情形,劳动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订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包括包括4 4个条件:个条件:A A、此前曾经订立了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前曾经订立了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B B、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连续的,不间断的;、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连续的,不间断的;C C、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二项规定的情形;二项规定的情形;D D、双方同意续订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未提出订立、双方同意续订劳动合同,且

26、劳动者未提出订立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第第39条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单位的工作任务造

27、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第第40条第条第1、2项规定,项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以及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行安排的工作的,以及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调整

28、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劳动合同。”3 3、视同订立、视同订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则视为用人单位与劳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则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三)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与约定条款(三)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与约定条款必备条款为第必备条款为第1717条第条第1 1款款1 1至至9 9项,新增条款包括:项,新增条款包括:(1

29、1)增加了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增加了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等条款。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等条款。(2 2)增加了工作地点条款。)增加了工作地点条款。(3 3)增加了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条款。)增加了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条款。(4 4)增加了社会保险条款。)增加了社会保险条款。(5 5)增加了职业危害防护的条款。)增加了职业危害防护的条款。删减不再作为必备条款的包括:删减不再作为必备条款的包括:(1 1)劳动纪律)劳动纪律(2 2)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劳动合同

30、终止的条件(3 3)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约定条款列举包括: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约定条款列举包括: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四)试用期(四)试用期1 1、试用期限的限制及与劳动合同期限的关系、试用期限的限制及与劳动合同期限的关系劳动合同期限与相应试用期限对照表劳动合同期限与相应试用期限对照表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期限试用期期限3 3个月以下的或以完成个月以下的或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不得约定试用期不得约定试用期3 3个月以上不满个月以上不满1 1年的年的不得超过不得超过1 1个月个月1 1年以上

31、不满年以上不满3 3年的年的不得超过不得超过2 2个月个月3 3年以上的年以上的不得超过不得超过6 6个月个月无固定期限的无固定期限的不得超过不得超过6 6个月个月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享有劳动合同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享有劳动合同期内的全部劳动权利。期内的全部劳动权利。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期。案例案例:某公司与张某签订了某公司与张某签订了2 2年期限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年期限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为

32、期为6 6个月,试用期工资个月,试用期工资16001600元,转正后的工资为元,转正后的工资为20002000元,并已按约定实际履行,问:某公司将要承元,并已按约定实际履行,问:某公司将要承担什么支付责任?担什么支付责任?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第8383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

33、者支付赔偿金。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赔偿金赔偿金=2000=20004=80004=8000元元转正后工资差额转正后工资差额=2000=20004-16004=1600元元2 2、试用期工资、试用期工资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就高原则就高原则3 3、试用期解除的条件:、试用期解除的条件:(1 1)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

34、合录用条件的;(2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3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拒不改正的;(5 5)因本法第)因本法第2626条第条第1 1款第款第1 1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无效的;(6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7 7)

35、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医疗期满后不能在规定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8 8)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不符合录用条件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构成要件的构成要件:第一,用人单位招聘时明确告知劳动者录用第一,用人单位招聘时明确告知劳动者录用 条件;条件;第二,录用条件明确具体,符合法律规定;第二,录用条件明确具体,符合法律规定;第三,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第三,劳动者被证

36、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五五)违约金违约金1、培训协议与服务期(、培训协议与服务期(D22)服务期,是指由于用人单位提供专项培训费用,服务期,是指由于用人单位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而由用人单位与劳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或者在服务期协议里约定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或者在服务期协议里约定的劳动者必须为该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期间。动者必须为该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期间。(1)约定服务期的条件)约定服务期的条件A A、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了培训;、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了培训;B B、用人单位支付了专项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支付了专项的培训费用;C C、培训

37、的性质是专业技术培训。、培训的性质是专业技术培训。(2)约定服务期的期限)约定服务期的期限(3 3)违约金的数额)违约金的数额本法第本法第2222条条2 2款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款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摊的培训费用。案例案例 公司派王某到美国接受为期公司派王某到美国接受为期1 1个月的专

38、业技术培训,个月的专业技术培训,培训费用为培训费用为3 3万万6 6千元,公司和王某签订一个服务期协千元,公司和王某签订一个服务期协议,王某接受培训后必须为公司服务议,王某接受培训后必须为公司服务3 3年,否则,要年,否则,要赔偿公司的培训费。如果王某培训后在公司工作满赔偿公司的培训费。如果王某培训后在公司工作满2 2年后想要解除合同,按照规定,需赔偿公司的金额?年后想要解除合同,按照规定,需赔偿公司的金额?36000/31=12000元2 2、保守秘密与竞业限制、保守秘密与竞业限制竞业限制的前提条件竞业限制的前提条件必须有可保护的商业秘密。必须有可保护的商业秘密。义务主体义务主体必须是商业秘

39、密的知悉者,实际接触、必须是商业秘密的知悉者,实际接触、了解或掌握企业商业秘密的相关人员和企业高级管了解或掌握企业商业秘密的相关人员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期限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不得超过2 2年年竞业限制的范围竞业限制的范围行业及业务范围;区域范围。行业及业务范围;区域范围。经济补偿经济补偿劳动者违约责任。劳动者违约责任。3 3、排他、排他(六)无效合同(六)无效合同1、劳动合同无效的原因:、劳动合同无效的原因:(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

40、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构成要件:构成要件:A A、必须有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的故意,明知自己、必须有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的故意,明知自己提供的情况虚假、或明知对方处于危难,希望或放提供的情况虚假、或明知对方处于危难,希望或放任对方陷入错误意思表示发生;任对方陷入错误意思表示发生;B B、实施了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行为;、实施了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行为;C C、受欺诈、胁迫、被乘人之危方因此行为在违背真、受欺诈、胁迫、被乘人之危方因此行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了劳动合同。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了劳动合同。(2 2)用人单

41、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权利的。(3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2 2、无效合同的确认机构、无效合同的确认机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者人民法院。3 3、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1 1)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2 2)赔偿损失。)赔偿损失。第三章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一)履行履行1 1、劳动合同

42、履行的原则、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 实际履行实际履行 亲自履行亲自履行 全面履行全面履行 协作履行协作履行2 2、用人单位下列事项变化时,劳动合同继续履行:、用人单位下列事项变化时,劳动合同继续履行:(1 1)变更名称;)变更名称;(2 2)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 变化;变化;(3 3)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二)变更(二)变更1 1、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1 1)协商一致变更;)协商一致变更;(2 2)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具体包括

43、:大变化,具体包括:A A、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已经修改、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已经修改或废止;或废止;B B、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C C、劳动者方面的原因;、劳动者方面的原因;D D、客观方面的原因。、客观方面的原因。2 2、劳动合同变更应注意的问题:、劳动合同变更应注意的问题:(1 1)变更发生的时间必须是在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变更发生的时间必须是在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合同没有完全履行完毕之前。后,合同没有完全履行完毕之前。(2 2)必须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单方)必须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单方擅自变更强迫对方履行违法。擅自变更强迫对方

44、履行违法。(3 3)合法,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4 4)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必须采用书面形式。(5 5)变更劳动合同的条件出现,双方无法就变更)变更劳动合同的条件出现,双方无法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一致意见时,应及时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达成一致意见时,应及时解除劳动合同。第四章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一)解除条件(一)解除条件1、协商解除、协商解除用人单位提出的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不受限制用人单位提出的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不受限制解除条件约束。解除条件约束。2、提前、提前30日通知解除日通知解除(1)劳动者提前)劳动者提前

45、30天通知解除,试用期内提天通知解除,试用期内提前前3天通知解除。天通知解除。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2 2)用人单位提前)用人单位提前3030天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解除天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解除(非过失性解除)(非过失性解除)用人单位预告通知(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一览表用人单位预告通知(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一览表解除原因解除条件注意问题解除限制医疗期满医疗期满解除解除1、医疗期满;、医疗期满;2、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1、提前、提前30天书面天书面通知;通知;2、支付、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

46、偿金。金。劳动合劳动合同法同法第第42条规定条规定的的6种情种情形下不得形下不得解除。解除。不能胜任不能胜任工作工作1、不能胜任工作;、不能胜任工作;2、经培训或调整岗位仍不能胜、经培训或调整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任工作。客观情况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发生重大变化解除变化解除1、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2、无法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无法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议3 3、即时解除、即时解除(1 1)劳动者被迫解除,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被迫解除,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即时解除(被迫解除)劳动合同一览表劳动者即时解除(被

47、迫解除)劳动合同一览表解除情形解除情形解除条件解除条件随时通随时通知解除知解除1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的、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的2 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 3、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 4、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益的。5 5、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其真、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其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

48、立或变更劳动合同的。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的。6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无需通无需通知立即知立即解除解除1 1、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劳动者劳动的;2 2、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2 2)用人单位即时解除(过失性解除)用人单位即时解除(过失性解除)用人单位即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解除)一览表用人单位即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解除)一览表解除原因解除原因解除条件解除条件注

49、意问题注意问题特别提醒特别提醒试用期内试用期内1 1、试用期间、试用期间2 2、不符合录用条件、不符合录用条件录用条件明确、合录用条件明确、合法法 随时随时随便随便 严重违纪严重违纪1 1、存在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存在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2 2、劳动者违反规章制度;、劳动者违反规章制度;3 3、达到严重按规定可以辞退、达到严重按规定可以辞退的程度的程度 规章制度合法性;规章制度合法性;严重程度的证明责严重程度的证明责任任 重大损害重大损害1 1、严重失职、营私舞弊、严重失职、营私舞弊2 2、造成重大损害、造成重大损害 重大损害的证明责重大损害的证明责任任 兼职兼职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对完成

50、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用人单位提出,拒严重影响或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不改正的证明存在严重影响证明存在严重影响及用人单位曾提出及用人单位曾提出改正改正 无效劳动无效劳动合同合同欺诈、胁迫、乘人之危;违反欺诈、胁迫、乘人之危;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等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等 证明责任证明责任 刑事责任刑事责任被追究刑事责任被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的范围刑事责任的范围 4 4、经济性裁员、经济性裁员满足条件、厘清对象、符合程序、给足补偿、确保两满足条件、厘清对象、符合程序、给足补偿、确保两个优先(优先留用与优先录用)。个优先(优先留用与优先录用)。(1)经济性裁员的条件:)经济性裁员的条件:

51、A A、依照企业破产规定进行重整的;、依照企业破产规定进行重整的;B B、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C C、企业转产、技术革新、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企业转产、技术革新、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 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D D、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 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2 2)经济性裁员的程序)经济性裁员的程序(3 3)优先保留的人员)优先保留的人员A A、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

52、定期限劳动合同的;B B、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C C、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4 4)不得裁减的人员。见限制解除条件。)不得裁减的人员。见限制解除条件。(5 5)经济性裁员时企业的义务)经济性裁员时企业的义务A A、支付经济补偿;、支付经济补偿;B B、裁员后裁员后6 6个月内再招聘新员工时,应通知并在同等条件下个月内再招聘新员工时,应通知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人员。优先招用被裁人员。5 5、限制解除条件(适用非过失性解除及经济性裁员)、限制解除条件(适用非过失性解除及经济性裁

53、员)限制解除条件限制解除条件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病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进行离岗前职业病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离职时必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离职时必须进行健康检查。须进行健康检查。2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动能力的;工伤工伤1-41-4级的不得解除,劳动关系保留到员工退休;级的不得解除,劳动关系保留到员工退休;5-

54、105-10级的非因劳动者提出一般不得解除,解除时由单级的非因劳动者提出一般不得解除,解除时由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3 3、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期内的;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医疗期内不得解除。4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三期内不得解除三期内不得解除 5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15年,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 5年的;年的;法定年龄男法定年龄男6060、女工人、女工人5050、女干部、女干部5555;从事

55、井下、高;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男作的,男5555,女,女4545;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疗证明;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疗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龄为男5050,女,女4545周岁。周岁。6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担任专职工会主席、副主席、委员的;担任专职工会主席、副主席、委员的;担任平等协商代表的;担任平等协商代表的;正处于义务服兵役期间的。正处于义务服兵役期间的。(二)终止条件二)终止条件1

56、、D44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A A、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期满的;B B、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C C、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 告失踪的;告失踪的;D D、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E E、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 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F F、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2 2、逾期终止、逾期终止劳

57、动合同逾期终止情形一览表劳动合同逾期终止情形一览表逾期终止的情形逾期终止的情形逾期终止的期限逾期终止的期限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作业的 职业健康检查后未发现职业病或诊断后治逾的或观察期满排除职业病的,职业健康检查后未发现职业病或诊断后治逾的或观察期满排除职业病的,才可以终止才可以终止患职业病或工伤患职业病或工伤的的 1 1、1-41-4级的,不能终止;级的,不能终止;2 2、5-65-6级的,一般不得终止,但经劳动者提出由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级的,一般不得终止,但经劳动者提出由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后可以终止;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后可以终止;3 3

58、、7-107-10级,劳动合同到期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级,劳动合同到期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后可以终止。助金后可以终止。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 医疗期届满后才可以终止医疗期届满后才可以终止 女工三期内的女工三期内的 孕期、产期、哺乳期结束后才可以终止。孕期、产期、哺乳期结束后才可以终止。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劳动关系保留到劳动者退休劳动关系保留到劳动者退休 担任平等协商代表的担任平等协商代表的 平等协商事项结束后才可以终止平等协商事项结束后才可以终止 基层工

59、会专职主席、基层工会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的副主席或者委员的 延长的期限等于其工会职务任职的期间延长的期限等于其工会职务任职的期间 员工服兵役的员工服兵役的 可以中止,服兵役结束后,劳动合同继续履行。可以中止,服兵役结束后,劳动合同继续履行。(三三)经济补偿经济补偿1 1、一般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公式、一般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公式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工作年限月工资月工资注:注:A A、工作年限满、工作年限满6 6个月不满个月不满1 1年的,按年的,按1 1年计算;年计算;不满不满6 6个月的按半年算。个月的按半年算。B B、月工资是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月工资是劳动者在

60、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个月的平均工资。2 2、高收入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公式、高收入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公式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工作年限(1212)当年上年度当年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职工月平均工资3 3倍倍(四四)赔偿金赔偿金1 1、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1 1)不符合法定解除、终止条件而解除、终止劳动)不符合法定解除、终止条件而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合同的。(2 2)违反法定程序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违反法定程序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3 3)具有法律规定的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或需要逾期)具有法律规定的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或需

61、要逾期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直接解除、终止劳动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直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合同的。法律后果: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的,应当继续履行;法律后果: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的,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或继续履行已经不可能的,用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或继续履行已经不可能的,用人单位需要按法律规定的经济补偿金的人单位需要按法律规定的经济补偿金的2 2倍向劳动者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支付赔偿金。2 2、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未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未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D85D85规定,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规定,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

62、付,逾期不支付的,按应付金额的,按应付金额50%50%以上以上100%100%以下的标准责令向劳动者以下的标准责令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加付赔偿金。3 3、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未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未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D84D84规定,用人单位违法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给劳动者造规定,用人单位违法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D89D89规定,用人单位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规定,用人单位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书面证明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同书面证明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需

63、支付赔偿金的情形:劳动者需支付赔偿金的情形:1 1、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2 2、劳动者违反保密义务或竞业限制义务,给用、劳动者违反保密义务或竞业限制义务,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需赔偿损失。人单位造成损失的,需赔偿损失。(五)附随义务(解除和终止手续的办理)(五)附随义务(解除和终止手续的办理)1、劳动合同解除、终止的文书制作与送达、劳动合同解除、终止的文书制作与送达注:(注:(1)明确谁提出解除;()明确谁提出解除;(2)注明通知时间;()注明通知时间;(3)注明解除或终止生效时间;(注明解除或终止生效时间;(4)注明解除或终止理由;)注明解除或终止理由;(5

64、)经济补偿数额及标准。()经济补偿数额及标准。(6)劳动者签收。)劳动者签收。2、转移社会保险、档案关系。、转移社会保险、档案关系。15日内。日内。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企业职工调动、辞职、,企业职工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被开除、辞退等,应由职工所在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或被开除、辞退等,应由职工所在单位在1个月内将档案转交其新的工作单位或其户口所在地的街个月内将档案转交其新的工作单位或其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劳动(组织人事)部门。道劳动(组织人事)部门。3、工作交接。、工作交接。D50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

65、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第五章第五章 特别规定特别规定(一一)集体合同集体合同1 1、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与联系、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与联系联系:联系:(1 1)劳动合同关于劳动者权益的规定不得低于集)劳动合同关于劳动者权益的规定不得低于集 体合同的标准;低于的部分无效。体合同的标准;低于的部分无效。(2 2)集体合同具有补充劳动合同内容的功能。)集体合同具有补充劳动合同内容的功能。(3 3)集体合同效力优于单位内部规章)集体合同效力优于单位内部规章。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对比项目对比项目集体合同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劳

66、动合同目的目的维护劳动者整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者整体的合法权益明确个体劳动者与单位的权利明确个体劳动者与单位的权利义务义务主体主体工会与雇主工会与雇主 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全体劳动者或特定群体全体劳动者或特定群体 只适用于个人只适用于个人 签订时间签订时间劳动关系运行中劳动关系运行中 劳动关系建立前劳动关系建立前 期限期限一般为一般为1-31-3年年 固定、无固定、完以一定工作固定、无固定、完以一定工作任务任务 发生效力的发生效力的时间时间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集体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合同文本之日起1515日内未提日内未提出异议才生效出异议才生效 一经依法签订即生效一经依法签订即生效2 2、集体合同的签订程序、集体合同的签订程序3 3、集体合同争议的解决、集体合同争议的解决(1 1)签订集体合同时产生的争议,当事人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时产生的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对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对有关各方协调处理。有关各方协调处理。(2 2)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履行集体合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