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2287190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2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湖 南 科 技 大 学 潇湘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作者熊科系所商学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号指引教师江海潮六月二日湖 南 科 技 大 学潇湘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商 学 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 教研室教研室主任: (签名) 年 4 月18 日学生姓名: 熊 科 学号: 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1 设计(论文)题目及专项: 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2 学生设计(论文)时间:自 年 4 月 5 日开始至 年 5 月 31 日止3 设计(论文)所用资源和参照资料:1周云洁.目前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对策J.公司经济,(2):77-782张占涛.国内中小公司

2、对外直接投资的方略选择J.现代商贸工业,(9):32-443何超华.跨国并购中的公司文化整合模式:理论与运用J.商业研究,(1):13-164胡杰.论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公司“走出去”战略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6):38-425程剑鸣、孙晓岭.中小公司融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2):58-644 设计(论文)应完毕的重要内容:本文一方面简介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分析了有关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的目的、措施和措施。另一方面通过对中小公司外直接投资的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梳理,论证了发展中国家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也许性。再次对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存在的融资能力低下、创新技

3、术能力弱、公司品牌意识单薄、国际文化适应难、市场网络扩张难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投资思路与战略,同步还简介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5 提交设计(论文)形式(设计阐明与图纸或论文等)及规定:参照湖南科技大学原则 GB7713-87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报告、毕业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4-87 文后参照文献著录规则提交论文。 6 发题时间: 年 4 月 20 日指引教师: (签名)学 生: (签名)湖 南 科 技 大 学潇湘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引人评语重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态度,研究内容与措施,工作量,文献应用,创新性,实用性

4、,科学性,文本(图纸)规范限度,存在的局限性等进行综合评价指引人: (签名)年 月 日 指引人评估成绩: 湖 南 科 技 大 学潇湘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重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文本格式、图纸规范限度,工作量,研究内容与措施,实用性与科学性,结论和存在的局限性等进行综合评价评阅人: (签名)年 月 日 评阅人评估成绩: 湖 南 科 技 大 学潇湘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日期: 学生: 学号: 班级: 题目: 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下列材料:1 设计(论文)阐明书共页2 设计(论文)图 纸共页3 指引人、评阅人评语共页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重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

5、文)的研究思路,设计(论文)质量,文本图纸规范限度和对设计(论文)的简介,回答问题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价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名)委员: (签名)(签名)(签名)(签名) 答辩成绩: 总评成绩: 摘要本文一方面简介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分析了有关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措施。另一方面通过对中小公司外直接投资的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梳理,论证了发展中国家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也许性。再次对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存在的融资能力低下、创新技术能力弱、公司品牌意识单薄、国际文化适应难、市场网络扩张难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投资思路与战略,同步还简介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最后针对

6、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核心词: 经济全球化;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 ABSTRACTFirstly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analyzed the purpose of directing investment to foreign research through small and medium-sized (SMEs) enterprise. Secondly, we could demonstrate the possibility of directing in

7、vestment to foreign research by SMEs enterpris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the related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of directing investment to foreign research through SMEs enterprise. Again this paper analyzed that our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financing ability in directing investment t

8、o foreign research by SMEs enterprise is low in china,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enterprise brand awareness are weak, the adaptation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and market network expansion are also difficult problem, as offerred corresponding investment about ideas and strategy, and also

9、introduced foreign directing investment way. And finally in view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the thesis points out some measures to help SMEs. Key Word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目录第一章引言11.1选题背景11.2研究目的与意义21.3研究内容和措施3第二章文献综述42.1国外研究现状42.2国内研

10、究现状5第三章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重要问题63.1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现状73.2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重要问题83.2.1 融资能力低下问题83.2.2 技术创新能力弱问题93.2.3 公司品牌意识单薄问题103.2.4 国际文化适应难问题103.2.5 市场网络扩张难问题11第四章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思路与战略134.1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思路134.2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战略13第五章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方式165.1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典型方式165.2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可行方式17第六章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重要措施196.1扩宽融资渠道196.2

11、加强技术创新206.3哺育产品品牌206.4注重文化融合216.5扩张市场网络21结语23参照文献24致谢25第一章引言1.1选题背景随着着科技水平不断进步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资源在全球范畴内进行流动、配备、重组的过程,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互相融合、互相依赖、互相竞争和制约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有弊也有利,弊在于它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长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导致了严重冲击,利在于它推动了全球生产力的大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

12、发达国家提供了一种难得的历史机遇。经济全球化己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和不可抗拒的客观事实,任何一种国家都不也许置身其外,任何一种公司也无法逃避一种事实,即公司之间的竞争日益全球化,生产分工协作日益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面前,一种国家、一种公司只有积极顺应这种趋势,才干求得发展。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也正是顺应全球化发展潮流的必然成果。国内资源短缺,对于中小公司来说更是如此。这里所指的资源不仅仅指自然资源,也涉及了资金、技术和人才。经济全球化为国内中小公司获取国际资源,在全球范畴内优化资源配备提供了有利的机会。国内虽说是地大物博,但自然资源其实是短缺的,特别是森林、石油、铁矿、远洋渔业等短缺问题严重,因

13、此资源开发型中小公司有必要“走出去”,运用国外的丰富资源,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和保证。资金是制约国内中小公司发展的一种瓶颈,中小公司在国内的发展始终受到融资难的困扰。通过一定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小公司就可以运用国际资本,在国际市场上融资。对于科技型中小公司来说,要想跟踪世界潮流,研发出世界先进的技术,就必须运用国外的技术开发环境和既有技术资源,既可以节省研发成本,又能获得难得的技术人才,还能积累管理经验,为后来跨国经营的大发展发明必不可少的条件。国内走出去战略是实行。一种国家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引进来”,二是“走出去”。在日益剧烈的竞争中,单靠“引进

14、来”是难以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分工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只有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积极实行“走出去”战略,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从全球视野考虑资源配备和经济发展空间,从全球范畴开拓和运用市场,从全球范畴增进经济构造调节、转移和升级,才干抓住经济全球化中世界产业构造调节转移的历史机遇,增进自身的经济发展。实行“走出去”战略,推动有条件的公司走出去,是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在新时期的重要发展,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面向21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到国内发展全局和前程的战略举措。“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对于国内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起到了巨大的增进作用。国家记录局的记录数据表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565.3

15、亿美元 ,较上年增长1.1%。其中非金融类478亿美元,同比增长14.2%,占84.5%。将来国内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趋势还很乐观1。德意志银行1月发布研究报告预测,由于为保证能源安全和资源可持续性以及开拓海外市场合采用的方略,中国在将来5年对外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很也许超过20%2。该报告还估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将在达到600亿美元,届时中国将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对外投资国。虽然国内对外直接投资近几年发展不久,但与外商在国内的直接相比,存在很大的缺口。国内实际运用的外资额在为606.30亿美元,为531.27亿美元,为630.21亿美元,资本输出与输入之间每年均有几百亿美元的缺口。从全球对外直接投

16、资状况来看,国内对外直接投资所占比例也很小。国内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分别占全球的0.45%和0.48%,所占比重为0.9%和0.55%。并且国内始终是一种贸易顺差大国。据海关记录,国内外贸顺差达到了 1774.7亿美元,同比增长74%,呈现出迅猛增长的势头3。这些都使国内的对外直接投资大有可为。而如何发展国内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1.2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重要是把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于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重要目的:让国内中小公司更好地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在以上国际、国内大背景下,研究国内公司国际化问题

17、具有重要意义。而将国内中小公司作为国际化的主体来研究更是具有不一般的意义。一方面,论文的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国内理论界、产业界对于引进来的重要性己有充足的结识,引进来的实践成绩斐然,引进来的理论更是异彩纷呈。然而有关走出去战略的理论研究并不多,有关中小公司走出去的研究就更少了。甚至有人觉得,中国只有某些有实力的大公司才干走出去,对外进行直接投资,而中小公司主线不具有“走出去”的条件。在分析研究了国外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之后,我们也发现,西方学者研究的重点也都放在优势明显的大公司上,其基本观点是公司必须先具有某种优势,然后才干对外投资4。另一方面,论文的选题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限

18、度不断加深,国内市场逐渐国际化,中小公司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状况下,中小公司必须积极应对挑战,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对外直接投资就是其参与途径之一。因此中小公司该如何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就成为了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对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从资本规模、创新能力、品牌效应、市场网络扩张和国际文化适应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指出目前国内中小公司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所面临的问题的基本上,从中小公司自身提出了对策。这对于推动国内中小公司发展海外投资,充足运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伙,迅速提高国际竞争力,并对推动中国产业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和国际分工体系,实现国内产业构造的尽快

19、优化升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3研究内容和措施本文重要研究了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为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重要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一方面简介了选题背景,然后分析了有关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目的意义,最后指出了本文的内容和研究措施。第二部分论述了国内外学术界有关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研究成果。第三部分简介了国内中小公司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存中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简介了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思路与战略。第五部分研究了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涉及并购、建厂的典型方式。第六部分针对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公司自身提出了

20、相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中小公司对发达国家投资的成功率。 本文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指引下,对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根据进行了论述,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有关理论,以规范分析为主、实证分析为辅,对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选择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障碍提出了应对之策。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有关中小公司理论的研究,重要侧重于中小公司存在理论的研究,而对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较少,目前国外尚无公认的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经营理论。不少学者都是通过对某些典型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扩展来解释中小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如用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来解释部分

21、拥有技术垄断优势的中小公司的跨国经营行为用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阐明,虽然对于那些技术不够先进,经营范畴和生产规模不够庞大的小公司,由于拥有小规模技术,在参与国际竞争过程中也有很强的活力。Peter.w.Liesch和Gary.A.Knight从信息内部化角度对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分析。她们指出只有当公司通过信息内部化过程获得有关知识后,公司国际化才是也许的,而获得有关知识是公司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条件。5她们同步指出由于中小公司更富有发明性,更容易接近客户,面对新技术以及客户特殊需要反映更快,因此在整个公司内部更容易形成有效的内部化信息。经济的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特别是通讯技术的发展又为

22、中小公司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便捷的外部工具。因此中小公司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信息内部化的优势,对外直接投资是也许的6。尚有学者从中小公司成长阶段的角度对其海外投资进行研究。路丝斯坦纳特和克里斯韦斯特(伦敦市场智能服务有限公司的经营部主任)在她们合著的走向全球化中小公司腾飞之路中,两人把中小公司的成长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创立阶段、生存阶段、正规经营阶段、成长阶段和腾飞阶段,并指出腾飞阶段只有通过成功的跨国经营才干实现。她们还给出了中小公司走国际化道路的具体环节和大量建议。HaroldG.J.Gankema,HenoehR.Snulf和Peters.Zwart对中小公司的国际化过程

23、进行了分析,并就Cavussil提出的中小公司国际化发展的五阶段论(Thel-Model)进行了实证研究7。此外,在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实行方面,也有学者进行了研究。Shujirourata和HirokiKawai分析了影响日本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指出中小公司到发展中国家去投资是基于东道国提供的优惠措施,而到发达国家去投资是基于中小公司自身的需要8。avidA.Kirby和stefanKaiser对英德中小公司在中国以合资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研究9。1997年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UNCTAD还专门编写出版了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手册亚洲经验一书,初次专门探讨分析了在世界经

24、济全球化、国际化背景下,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特性、作用和对策10。总的来说,国外学者对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大多以欧美国家的中小公司为主,且以实证研究为主。为数不多的理论研究则多放在对这些现象的理论解释上,而很少波及有关中小公司跨国投资行为的理论研究。2.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中小公司的研究还是近年来的事情,重要也是环绕中小公司存在理论来研究的。在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方面,国内总体上还处在研究的初期阶段。国内不少学者运用己有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来解释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如吕勇斌、蔡根女用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和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对国内中小公司的对外直接投

25、资进行理论上的论证11。杨丹萍借用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觉得中小公司具有的所有权优势是其投资的因素,内部化优势决定了如何投资,区位优势决定了到哪里去投资12。上官学进和胡凤玲用小规模技术理论和技术地方化理论来解释中小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13。尚有部分学者将别的理论引入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张其仔在其中小公司国际化经营一书中,将网络理论应用到中国中小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领域,指出中小公司可以通过和外商建立合资合伙公司、实行出口战略和进行海外投资三种方式,逐渐建立一种网络,积累一定的经验与资源,从而走向国际市场14。不少学者将国际贸易领域的比较优势理论引入对外直接投资领域,如宣鸿翔在借鉴国际贸易

26、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上,对其进行移植和扩展,觉得对外直接投资比较优势和一般意义上的比较优势有所不同,它具有层次性、相对性、潜在性和动态性。尚有学者从技术反超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反技术锁定理论,如周云洁尹涵龄和张先林等觉得面临技术锁定的中小公司应积极开展对发达国家的“学习型”对外直接投资,以实现技术的反锁定15。然而在这一理论上,学者们多只是提出了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以实现反技术锁定的良好愿景,并没有就中小公司在发达国家投资如何能实现技术上的反锁定进行论述16。表2-1 对外直接投资的两阶段划分决策变量第一阶段段第二阶段段目的运用直接投资学习和运用经验运用经营优势,获取利润优势还不具有经营优势己具有经营

27、优势核心因素克服学习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投资动机跟踪先进技术水平的跟踪型投资实现规模经济动机公司类型中小公司大公司资料来源:刘海云跨国公司经营优势的变迁,中国发展出版社,。国内也有学者构建了自己的理论。刘海云在跨国公司经营优势的变迁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跨国公司经营优势的动态变迁与中小公司跨国经营之间的关系问题。刘海云觉得,以美国学者海默和金德尔伯格的垄断优势论、英国学者邓宁的海外直接投资折衷范式等为代表的投资优势理论存在一种共同的缺陷,即多数仅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公司的跨国经营优势,从而无法较好地解释中小公司的跨国经营行为,或者说中小跨国公司的浮现17。基于上述理解,刘海云从动态角度提出了跨国公司经营优

28、势变迁理论,并以此解释中小公司的跨国经营问题。其重要论点为:(1)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可以大体划分为两个阶段,即运用直接投资学习和积累经验的阶段和充足运用经营优势,获取最大利润的阶段。这两个阶段存在(如表2-1所示的)差别。由这些差别可知,优势局限性的中小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往往处在第一阶段。(2)但刘海云同步强调,投资是动态的中小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后目的仍然是跨越第一阶段,而演进到第二阶段。(3)在第一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很高的学习成本,公司要想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就必须可以承受这些成本。随着国际经营环境的变迁,海外投资环境的改善,运用直接投资学习的成本大大减少了,正由于这样

29、,中小公司才具有了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必不可少的能力和条件18。在实证研究方面,国内的研究成果也不多。程惠芳对国内民营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研究。在对浙江民营公司“走出去”的实践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之后,她写成了中国民营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战略一书19。该书对国内民营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过程、管理与组织构造设计、区位与产业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论述了外汇政策、技术竞争力的影响,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决策与东道国政府之间的博弈。该书还对国内民营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行了分析。在对比跨国并购和新建投资两种方式、借鉴日本和意大利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经验和总结国内民营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后,程

30、惠芳提出了民营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三种模式,即在海外设立销售公司的模式、本土化模式和核心技术模式20。杜奇华、卢进勇合著了国内中小公司海外投资操作手册一书。这是国内第一部有关中小公司海外投资的实务性著作。该书简介了中小公司海外投资的现状、动机、方式和管理措施,论述了政府对中小公司海外投资的政策和法规,探讨了中小公司的海外投资环境及如何培养其竞争力,分析了中小公司海外投资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应采用的对策和方略等。国内有关国内中小公司“走出去”的对策研究也有某些。“走出去”的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遵循规律,逐渐推动21。总之,由于国内中小公司发展历史还不长,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也还

31、不多,研究资料缺少,理论不成熟,目前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仅有的研究也很零散。第三章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重要问题3.1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最初,中小公司投资重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的某些发展中国家,近些年来,逐渐向北美、欧洲的某些发达国家扩展,其中,生产型的中小公司重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投资于东盟国家的比例不断上升,贸易型和研究型的中小公司的投资则重要选择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整体来说,投资于欧洲和北美洲的中小公司所占比例较低,从国家分布来看,在欧洲,重要投资于丹麦、俄罗斯和德国等国家,在北美洲的投资则重要集中在美国。,中国对亚洲直接投资流量为404.1亿美元,占投资总流

32、量的71.4,对欧洲投资33.5亿美元.占5.9,在拉丁美洲为73.3亿美元,占到13,在大洋洲为24.8亿美元,占到4.4,对北美洲投资流量15.2亿美元,占总投资流量的2.7,在非洲直接投资为14.4亿美元,占2.6,(见表3-1)22。其中,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流量总额为9.0874亿美元,在国内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排名第7位,对英国为1.9217亿美元,对德国为1.7921亿美元,分别排名为20、21,对荷兰投资流量为1.0145亿美元,排名第31位,(见表3-2)。从投资存量来看,末,中国对发达国家(地区)的直接投资存量为181.7亿美元,约占国内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的7.4,在外直接投资

33、总额中,国内公司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所占比重较少,中小公司作为国内公司总体的一部分,实力与大型跨国公司相差较大,对发达国家的投资额就更加少,根据商务部的调查表白,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重要集中在非洲国家,比重高达32,东南亚地区达到20,拉美地区占到18,如下顺次为中东地区、东欧、中亚及其她地区等,中小公司的投资仍然重要集中于和国内发展水平相称或更低的发展中国家23。表3-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地区构成状况地 区金 额(亿美元)比 重()亚洲404.171.4非洲20614.4欧洲33.55.9拉丁美洲73.313.0北美洲15.22.7大洋洲 24.84.4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记录公报

34、,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出版社,。表3-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在1亿美元以上的国家(地区) 单位:万美元排名国家(地区)金额排名国家(地区)金额1中国香港356005717印度尼西亚226092开曼群岛53663018柬埔寨215833澳大利亚24364319老挝203244卢森堡22704920英国192175英维尔京群岛16120521德国179216新加坡14142522尼日利亚171867美国9087423吉尔吉斯斯坦136918加拿大6131324埃及133869中国澳门4563425伊朗1248310缅甸3767026土库曼斯坦1196811俄罗斯联邦3482227巴西1162712

35、土耳其2932628委内瑞拉1157213蒙古2765429越南1123914韩国2651230赞比亚1118015阿尔及利亚2287631荷兰1014516刚果(金)2271632合计5495537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记录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出版社,。3.2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中小公司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但在中小公司迅速发展过程中,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暴露了诸多问题。特别是在国内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来,中小公司面临机遇与挑战共存。为此我们必须认真地分析存在的问题,发现内在的规律性,才干增进中小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3.2.1融资能力低下

36、问题资金难以获得是阻碍中小公司对外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小公司规模小、实力弱,基本不具有依托自有资金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实力。在国际上,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重要来源于本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例如,美国所建立的“出口援助中心”、日本的“中小公司金融公库等。而国内的金融体系还很不健全,资我市场尚不发达,国有银行体系并未与国际接轨,银行对公司的海外投资项目缺少科学和全面的评估,存在“惜贷”现象,虽然是一般的大公司获得进出口银行贷款尚且不易,中小公司要想获得支持就更难。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羊子林曾明确表达,在支持中国公司实行“走出去”战略时,要对有实力、有信誉的国有大中型公司的境外投资项目加以重点扶持

37、,提供配套服务。这种对国有大中型公司的重点扶持政策,使中小公司获取资金非常困难。国家近来出台了一系列增进中小公司融资和信用担保的政策,中小公司的融资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中小公司的融资渠道仍不畅通。据外经贸部的一项调查表白,公司在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时所遇到的问题最大的是融资困难(占27)24。这重要是由于老式融资渠道的门槛过高,而又缺少完善的中小公司融资体系。国内中小公司融资难,一方面体现为间接融资难,即贷款难、寻保难。这是由于,其一国内没有专门为中小公司贷款的金融机构;其二担保缺少,银行只承认土地、房产等不动产抵押,中小公司特别是流通行业的中小公司多为租赁经营,没有固定资产可以抵押;此外中小

38、公司资信级别往往偏低,不够银行放贷原则。另一方面体现为直接融资渠道欠缺,A股、B股、H股均为大公司上市的融资渠道,中小公司无法直接融资,公司发行股票和债券一般只是大公司的“专利”。缺少对担保机构的再担保措施,同步信用担保机构规模小、实力弱。3.2.2技术创新能力弱问题国内中小公司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根据之一是小规模技术理论。然而,目前国内大多数的中小公司还属于以半机械化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公司。国内中小公司若不进行技术创新,将无法参与剧烈的国际竞争,更别说走出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对于已经具有小规模技术优势的中小公司,也仍然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不能停止在原有的技术水平,由于只有不断创新的技术在市

39、场上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目前,国内的中小公司普遍在技术创新上存在着某些问题,缺少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重要体目前:第一,没有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一方面,某些中小公司领导人过于看重公司的目前利益,缺少长远的发展目光,从而导致技术创新力度局限性;另一方面,某些地方政府部门对中小公司技术创新在整个构造调节中的重要性结识局限性,注重不够,从而没有在财力、物力的投入及政策的扶持方面为中小公司技术创新营造一种有利的环境。第二,技术创新的物质投入局限性,研发费用过低。这一方面由中小公司对技术创新的不够注重所引起,一方面由中小公司的资金障碍所决定。第三,技术创新管理缺少有效的制度和体系,使既有的技术创新能力

40、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因受管理体制及管理水平的限制,许多中小公司的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导致既有的人员和资金不能得到充足合理的运用。中小公司在技术创新上存在的障碍使其无法成功的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3.2.3公司品牌意识单薄问题在当今市场竞争中,品牌体现着一种公司的素质、信誉和形象,也体现着一种民族的素质和一种国家的形象,国内外出名公司成功的实践证明,创立和发展品牌,是公司长期不衰和保持旺盛市场生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中小公司要想在世界级跨国公司的割据下,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品牌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品牌代表了公司的形象和信誉,良好的品牌能协助公司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品位,在国际市场上获得顾客的承认并能增长市

41、场份额和获利空间。然而国内的中小公司却并不注重自主品牌的建设。国内诸多中小公司,特别是东南沿海都市的某些中小公司,都从事着产品出口。其产品远销国外,但大多是贴牌生产,“替她人做嫁衣裳”,在国际市场上没有自己的品牌。例如,温州的打火机在欧洲重要占据2欧元如下的市场,而同样的由温州加工经韩国、日本包装贴上她们的商标的打火机每只售价都在10欧元以上。由于没有名牌产品,高额的利润只能为她国获得,这也成为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障碍。3.2.4国际文化适应难问题公司文化是以公司管理哲学和公司精神为核心,凝聚公司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发明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同步,也是受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以公司规章制度和物质现

42、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公司文化一般是由公司的精神文化、公司的制度文化、公司的行为文化和公司的物质文化等四个层面构成的。中小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跨文化而带来文化适应的尴尬。当在两个国家或地区在公司的精神文化、公司的制度文化、公司的行为文化和公司的物质文化互相融合时,难免会浮现的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矛盾、互相否认的状况。不管如何,国际文化适应难都会留下负面或悲观的影响。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国际文化适应难的因素重要有如下三个方面:(1)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不同。思维模式是民族文化的具体表征。美国人的实证主义思维模式与中国人的演绎式思维模式,常常是公司跨文化沟通中冲突的起因

43、。例如,一家中美合资公司准备在中国市场上推出一种新型通讯设备。中方经理觉得,这种新产品是国内首创,应当迅速投入市场;美方经理却觉得,这种产品虽然在美国通信网络上运营良好,但在中国通信网络上的运营效果却不懂得,应当先试销,等市场反馈信息后改善产品,再大规模投放市场。中方经理强烈反对这种意见,觉得这样做会贻误市场时机,竞争者会捷足先登。但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归纳式、实证式的,她们只相信在实践检查后,才干归纳出结论;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演绎式、推理式的,由此及彼,只要逻辑推理对的就能得出结论。(2)不同文化影响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中外投资双方在决策过程中往往存在很

44、大差别。外方管理者觉得,中方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体现出:要么不做决策,等待批示;要么群体决策,以此分散决策风险。然而,中方管理者则觉得,外方管理者决策过于专断,不听取下级意见。对这些分歧追究其渊源就不难发现,中国的管理决策方式受老式级别制度和中庸思想文化影响,管理者的决策方式使权利相对分散,责任不明,行动缓慢,效率较低。然而,西方管理者的决策行为受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是追求个人价值观的体现,在其决策风格上体现为:一是充足授权,上下级之间权利距离较小;二是决策上的个人主义。这样,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个人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不同,从而产生文化冲突。(3)对“关系”重要性的理解不同。对于中国人

45、来说,建立和维护“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人会把建立关系放在商业目的之前,觉得有了关系才干达到商业的目的;甚至临时没有商业筹划也要建立和维护关系,由于“关系”事关重大,凭借它可以发明出许多商业机会。西方大多数公司对中国人及其公司如此注重“关系”甚为不解,她们觉得,关系和人缘是次要的,公司的商业目的和完毕商业筹划才是最重要的。对此类事情,中西方经营者冲突频起,很难达到共识。导致跨文化冲突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上述因素外,宗教信奉、政治文化、生活态度的不同以及种族优越感、以自我为中心的管理观念等也会导致跨文化冲突。中小公司经营者只有认真研究不同文化的特质,才干妥善解决跨文化的冲突和矛盾,把不同文

46、化中的长处整合起来,采用有效的跨文化管理措施,实现国际化经营战略。3.2.5市场网络扩张难问题在网络营销竞争日益剧烈的今天,如何通过市场网络推广谋求业绩新突破,提高自身竞争力,是摆在中小公司面前的一道难题。特别是对于那些备受资金和成本压力,缺少网络营销实战经验的中小公司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中小公司市场网络扩张难的因素不外乎如下5点:(1)未建立营销型网站。营销型网站是指基于公司营销目的进行站点规划,具有良好搜索引擎体现和顾客体验、完备的效果评估体系、可以有机运用多种手段将访客转化为顾客服务于公司营销目的网站。中小公司网站,与否具有很强的营销性,是开展网络营销能否获得最佳效果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就

47、整个网络商务活动来说,客户最后还是会去寻找其意向购买的产品或服务,最后找上门来终归还是潜在的意向顾客。因此建立营销型网站,对中小公司来说,就变得至关重要。营销性网站与一般的公司网站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它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和需求出发考虑,对公司网站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最后集成多种网站功能和服务,使其具有极强的营销功能和营销价值,追求的是最后的营销效果。(2)缺少网络营销专业人才。无论是营销型网站的建立,还是最为有效的宣传推广方式,到最后能否能达到预期的营销效果,最后都得归结于人的因素。可以说,人,最后决定了网络营销的成效。对网络营销还仍感陌生的中小公司,面对来势汹涌的互联网营销潮流,面对建

48、网站怎么建,建什么样的网站,如何做有效推广等等疑难杂症,常常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被她人所忽悠,建一种丝毫没有营销价值的网站,或做某些主线毫无意义的宣传推广,常导致不少中小公司开展网络营销事业阶段性的失败。(3)客户转化能力较弱。众多的公司,在建立公司网站后,只要在网站上留下联系地址或联系电话,就觉得顾客能找上门来。这种单一的转化方式,显然是很难及时把访客转化顾客的。商机信息留言、免费电话回拨、即时聊天工具使用、公司地图导航、顾客对产品定购功能等等,这些极为重要的转化手段,却未曾出目前公司网站内。(4)推广效果甚微。如今,在整个互联网上,网络推广方式,可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B

49、annar广告、邮件群发、软文公关、论坛发贴、博客宣传、病毒式推广等等。中小公司对如何推广公司网站,知之其微,不知用什么样的推广方式才会实现低投资高回报的效果。诚然,在网络上的宣传推广,自然必不可少,但是太多的无效推广,虽然使用得再多再广,最后还是等于零,徒劳而无功能。网站宣传推广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问,倘若对其缺少深刻充足的结识和理解,又没有专业人士引导的话,恐怕获得的效果很难如人所愿。(5)缺少科学的评估、反馈机制。对推广之后效果的评估,向来是业界广为为关怀的话题,也是一种难以把控的难题。每日来了多少流量,起到了多大的宣传效果,带来的流量有多大的价值,目前的网站值多少价值,如何制定下一步的

50、推广宣传筹划,这都是一种与网站推广之后所产生的商业效果评估直接关联的问题。公司网站,若不能对公司网站的推广效果做出客观真实的商业评估,犹如付出了苦劳,却不知到最后的成什么样。第四章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思路与战略4.1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思路渐进式战略顾名思义,就是依循分环节、多层次循序渐进以追求达到一种效果或目的一种战术,作为公司战略的一种,其中既涉及竞争战略,也涉及营销战略、发展战略、品牌战略、融资战略、技术开发战略、人才开发战略、资源开发战略等等。公司进行海外投资不仅是资本和经营要素的转移,并且是公司的生产经营组织系统的跨国界延伸。从国内中小公司的实际出发,在海外投资活动中生产经营

51、系统的延伸合适采用渐进式战略。刘鲍得和巴克利曾对英国小型公司跨国经营的方式进行过调查研究。她们分别对采用不同途径进行跨国经营的公司的成功限度进行评分,成果得分最高的跨国经营途径是:国内经营出口设海外代理建海外销售子公司建海外生产子公司,而得分最低的是:国内经营建海外生产子公司。可以看出,得分最高的跨国经营是按照从低档到高档的阶段顺序依次进行的。这也就证明采用渐进式的进入战略可以增长投资的胜算。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公司对欧洲市场的进入,以及稍后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跨国经营公司,采用的都是这种渐进战略,并获得成功。国内中小公司规模小,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差,而在海外投资过程中要面临很大的风险,

52、因此在对外投资的环节选择方面,也应以阶段式渐进发展模式为主,即选择国内经营出口设海外代理设海外销售子公司建海外生产子公司的模式,逐渐积累海外市场知识和跨国经营经验,从而提高海外投资的成功率。然而对于某些有实力的中小公司,也可以跨越其中的某些环节在海外投资设厂。一方面,通过目的市场出口以检查产品在目的市场的竞争力和市场潜力。熟悉国际市场环境建立营销网络积累经营经验。另一方面当产品在目的市场站稳脚跟后,再建立拥有经营控制权的销售机构替代当时的进口商,将销售服务环节延伸到目的市场。再次,在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后,如果市场尚有进一步的发展潜力,就可以投资将装配储运系统移至本地,这是公司不再向东道国出口最

53、后产品,而是将中间产品零部件输送到本地,在本地的装配线上组装适合本地市场的最后产品,并通过设在本地本公司销售网络销往目的市场。最后,如果东道国的资源劳动力等条件有利市场前景看好则公司可以进一步投资,把所有生产经营系统转移至本地完毕直接投资的整个过程。4.2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战略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能否成功与投资的战略有很大关系。本文就对外直接投资战略中的区位因素进行分析。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政治经济状况不同,投资环境不同,与国内的经济关系也不同,因此在不同地区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大小也是不同的。中小公司抗风险能力差,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一种好的投资区位,能减少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根据

54、目前国际投资市场状况和国内具体国情,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战略是:以发展中国家投资为主,对发达国家投资为辅,合适兼顾俄罗斯、东欧等地区。(1)将发展中国家作为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重点。将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重点放在发展中国家,重要是基于如下几种考虑:一是符合国内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在国内经济尚不发达、资金不够富余的现阶段,政府鼓励公司合适开展对外投资,重要目的是为了获取国内短缺的经济资源,相对减少产品成本,带动国内商品出口,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建设资金有限,大量资源尚未得到开发和运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对国外技术设备的依赖性较大,这明显有助于

55、国内实现对外投资的战略目的。二是能充足发挥国内既有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相对优势。通过50近年的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通过消化、改造和创新,国内科学技术己有很大发展,在电子、机械、化工、仪器、仪表等行业中形成一定的技术优势。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迅速提高。这些成熟技术对于其她发展中国家具有相对的先进性,并且属于合用技术,是国内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有利条件。三是国内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有着老式的良好关系。国内与其她发展中国家有着许多共同的经历,在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构造和消费偏好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从而使国内对这些国家的投资环境比较熟悉。(2)有针对地开展对

56、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发达国家一般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重要体现为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门类较齐全、基本设施完善、投资法规健全、市场潜力大、科学技术发达,并且对外商投资的限制较少,政局变动较小,这些都是国内中小公司进入发达国家投资市场的有利因素。但由于她们的国内市场竞争剧烈,对外国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规定也较高,某些生产要素的价格也偏高,并且对外国投资很少予以特别的优惠政策。考虑到国内中小公司受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限制,近期内不适宜对发达国家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密集型投资,只能量力而行,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3)积极谨慎地发展对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投资。这些国家拥有仅次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技

57、术经济基本,劳动者素质较高且价格较低,市场潜力较大。些国家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经济与国内经济具有一定的互补。特别是俄罗斯,无论是作为产品市场还是资源供应地,对于国内中小公司的跨国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开拓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这些国家有的政局尚不稳定,经济秩序混乱,通货膨胀率较高,外汇支付能力较差,这会给国内中小公司对该地区的投资带来较大风险,故应采用谨慎态度。我们可向该地区目前急需而短缺的消费品进行先导性投资,发明条件再逐渐向其她行业拓展。在投资方略上可采用以货换货的方式,即以机器设备、生产技术等物资形式进行投资。用获得的利润再对其资源性部门进行二次投资,然后将产品运回国内;或者用所获

58、利润直接购买这些国家的钢材、化肥、发电机组等国内所需物资和先进合用的技术设备,以替代同类商品的进口,以便赚取利润,壮大国内中小公司。第五章国内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方式5.1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典型方式中小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典型方式重要涉及两种:一种是投资创立,另一种是跨国并购。这两种投资方式的途径选择不同样,但共同的目的都是扩大生产能力,进行国际化经营,获取国际市场价值,最后确立国际竞争优势。(1)投资创立。投资创立是指跨国经营公司直接出资在海外建立新的工厂,或开办新的公司,以实现生产能力扩张。投资创立其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建立国际独资公司;另一种是建立国际合资合营公司。国际独资公司的形式有

59、分公司、子公司等;国际合资公司的形式有股权式合资公司和非股权式合资公司等。国际独资公司是指外国投资者遵循东道国的有关法律,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的所有资本为外国投资者所有的公司。外国投资者对该独资公司具有所有所有权和控制权,并对公司承当所有责任和风险。 国际合资公司是指跨国经营公司与东道国公司根据本地法律在其境内共同投资设立、共同经营的公司形式。合资经营公司是现代国际经济合伙中最普遍的投资方式。国际合资公司常用形式有两种:股权式合资公司与契约式合资公司。股权式合资公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国民或公司按照所在国的法律联合起来,由各方提供资金、设备、技术知识,共同经营,以获利为目的的公司形式。(2)

60、跨国并购。跨国并购是指一国公司通过一定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公司一定份额的股权或整个资产购买下来的行为。国际间的公司并购重要有两种措施:一是以钞票或证券直接购买公司的资产,被购买的公司不复存在。这种方式较简朴,购买方支付了议定的钞票后即获得被收购公司的所有权,该种方式可以精确地称为是收购;二是购买公司的股份或股票使其成为自己的子公司或附属公司,其特点是被兼并公司的法人地位不复存在,而兼并方存续其法人地位,这种方式一般称为是兼并。广义的兼并涉及收购,人们往往习惯于将它们统一使用,简称为并购。按照国际惯例,只要获得控股权,就能达到并购的目的。投资者对公司的控制权一般与投资者对公司的股份的拥有权相适应,拥有的股份越高,控制权也就越大。拥有多少国外公司股份权才被视作拥有控制权,从而构成直接投资。目前,各个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在记录等具体操作上尚无统一的原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觉得当一种投资者或一种紧密结合的集体在所投资的公司内拥有25以上的投票股,可以作为拥有控制权的原则,经济合伙与发展组织和美国商务部觉得是10,日本政府规定则是在25以上。其她国家拟定直接投资的原则线大体在10至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