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节能技术监管规程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32270921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7.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锅炉节能技术监管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锅炉节能技术监管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锅炉节能技术监管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锅炉节能技术监管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节能技术监管规程(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锅炉节能技术监管规程Supervision Regulation on Saving Energy Technology for Boile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10年8月30日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设计(1第三章制造、安装改造与维修(4)第四章使用管理(5第五章检验检测和能效测试(6第六章监督管理(7第七章附则(7附录A工业锅炉热效率指标(8附录B锅炉仪表配置要求(11锅炉节能技术监管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锅炉节能工作,促进锅炉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规程。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规定范围内的,以煤、油、气味燃料的锅炉及其辅 机 、监测计量仪表、水处理装置、控制系统等(以下简称锅炉及其系统)。燃用其它燃料的锅炉、电加热锅炉和余热锅炉的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参照本规程执行第三条 本规程规定了锅炉及其系统节能方面的基本要求。对于适用范围内的锅炉其设计、制造、安 装 、维修、改造、使用、检验检测,均应当执行本规程。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第四条鼓励生产单位研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锅炉及其系统能源转换利用效率,以满足安全、 节能、环保的要求。达到工业锅炉热效率指标(见附件A)规定目标值的各类工业锅炉产品,可以作为评价工 业锅炉节能产品的条件之一。第二章 设

3、计第五条锅炉及其系统设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节能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以及标准的要求,锅炉设 计文件鉴定时应当对节能相关的内容进行核查,对于不符合节能相关要求的设计文件,不得通 过鉴定。各类工业锅炉设计热效率值应当满足附件A中限定值的要求;电站锅炉热效率值应当满足 相应标准规定或者设计要求。第六条锅炉设计应当包括热力计算、烟风阻力计算、水动力计算等内容,以明确锅炉及其系统的经济 性。第七条锅炉设计文件包括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工况范围、设计燃料要求、燃料消耗量、设计热效率、锅炉金属消耗量、配套辅机参数,以及排烟温度、给水温度、过量空气系数等与锅炉经济运行 相关的主要参数指标及其设计依据。安装使用说明

4、书中应当包括系统设计概况、安装指导要求和经济运行操作说明等内容。第八条 锅炉排烟温度的设计应当综合考虑锅炉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一)额定蒸发量小于1t/h的蒸汽锅炉,不高于230C;(二)额定热功率小于0.7MW的热水锅炉,不高于180C;(一)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1t/h的蒸汽锅炉和额定热功率大于或等于0.7MW的热水锅炉,不高于170C;(四)额定热功率小于或等于1.4MW的有机热载体锅炉,不高于进口介质+50C;(五)额定热功率大于1.4MW的有机热载体锅炉,不高于170C。第九条 锅炉排烟处的过量空气系数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流化床锅炉和采用膜式壁的锅炉,不大于1.4,(二)除前项之外

5、的其他层燃锅炉,不大于1.65;(三)正压燃油(气)锅炉,不大于1.15;(二)负压燃油(气)锅炉,不大于1.25。第十条 锅炉燃烧设备、炉膛结构的设计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设计合理,与设计燃料品种相适应,保证安全、稳定、高效燃烧;(二锅炉配风装置应结构可靠、操作方便,风压、风量能保证燃料充分燃烧且配风调节灵活有效;(三层燃锅炉燃烧设备宜采用漏煤少、漏风量小、料层厚度分布均匀的结构,并且选择合理的通风截面比,其炉拱能够有效组织炉内烟气流动和热辐射,以满足新料层的引燃和强化燃烧的需 要 ,保证燃料稳定着火和燃尽。第十一条 根据不同燃料特性和锅炉结构,合理布置受热面,选用合理、经济的烟气流速,减

6、小介质侧和 烟气侧的阻力。第十二条锅炉结构应当方便受热面清理。对于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lot/h或额定热功率大于或等于7MW 的锅炉,当对流受热面易积灰时,应当设置清灰装置。第十三条 锅炉炉墙、烟风道、各种热力设备、热力管道以及阀门应当具有良好的密封和保温性能。当周 围环境温度为25C时,距门(孔)300mm以外的炉体外表面温度不得超过50C,炉顶不超过 70 C,各种热力设备、热力管道以及阀门表面温度不得超过50C。第十四条 合理设置检修门(孔),便于受热面清灰、清垢、保养和维修。锅炉门孔、窥视孔、出渣口应 当采用密封结构,保证锅炉漏风系数在设计要求之内。第十五条锅炉计量、检测、控制仪表的配

7、置应当满足锅炉仪表配置要求(见附件B)的要求。锅炉 本体以及尾部相连接烟风道应当预留能效测试、控制计量孔(点),用于检测、记录锅炉运行 状况。第十六条 锅炉房系统设计时,应当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前提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水、电、自用热 及其他消耗,尽量考虑热能回收和梯级利用。锅炉房设备布置应当减少管道、烟风道的长度及弯头数量,以减少流动阻力。第十七条 当用户热负荷波动较大且频繁时,应当采取均衡负荷的措施,实现有效调节。多台锅炉的系统宜配置集中控制装置,保证锅炉运行平衡,处于经济高效运行的要求。第十九条 锅炉介质参数的选取应当满足使用要求,不应当使锅炉的额定出口压力和温度与使用的压力、 温度相差

8、过大。第二十条 锅炉辅机配置应当与锅炉匹配,以满足锅炉及其系统高效运行的要求。(一单台容量$1 t/h(0.7MW的燃油燃气锅炉和$10 t/h(7MW燃煤锅炉房应当设立计算机集 中控制系统;(二额定蒸发量$4 t/h的蒸汽锅炉应当设置给水自动调节装置;(三额定蒸发量$4t/h的蒸汽锅炉和额定热功率$2.8MW的热水锅炉应当设计燃烧自动调 节装置,以满足燃烧及负荷调整的需要,并保证锅炉热工工况稳定、高效,并防止受热面结渣 及结焦。(四)燃油燃气锅炉均应当配备燃烧自控装置。第二十条 锅炉辅机配置应当与锅炉匹配,满足锅炉及其系统高效运行的要求。 水泵配置应当满足以下要求:(一热水锅炉循环水泵,根据

9、系统安全、设计阻力和循环流量进行选择,热水锅炉循环水 泵数量不得少于2台;(二热水锅炉系统补水泵的选择应当满足系统补水的需要,补水量一般不宜大于系统循环水 量的1%。(三)蒸汽锅炉给水泵宜采用变速装置;采用变速装置时,宜单元制运行。锅炉风机参数的选择应当根据锅炉的额定出力、燃料品种、燃烧方式和烟风系统的阻力计 算 ,并且根据空气含氧量、烟气的温度和密度积极当地的大气压进行修正。第二十一条 蒸汽锅炉连续排污水热量应当合理利用,宜根据锅炉房总连续排污总量设置连续排污扩容器和 排污水换热器。对总容量大于或者等于10 t/h的蒸汽锅炉房,应当设置排污扩容器或排污水换 热器,以回收排污水的热量,减少排污

10、损失。鼓励燃用天然气锅炉采用半冷凝或者全冷凝尾部热交换装置回收烟气中的汽化潜热。第二十二条锅炉及其系统应当杜绝跑、冒、滴、漏,充分利用冷凝水、二次蒸汽和连续排污水的热量,并 且采取措施尽可能提高可回收冷凝水的回收利用率。第二十三条 以天然气为燃料的锅炉,宜采用半冷凝或者全冷凝尾部热交换装置,回收烟气中的热量。第二十四条 锅炉设计文件中应当提出符合有关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水质要求。第二十五条 锅炉的煤闸板、炉排轴承、风机轴承、循环水泵轴承的冷却水和水力除渣冲灰用水应当循环使 用。第三章 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第二十六条锅炉制造单位应当保证锅炉产品能效达到规定指标要求,不得制造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

11、汰的锅 炉产品。第二十七条 锅炉制造单位应当向使用单位提供锅炉产品能效测试报告。能效测试工作应当由国家质检总局 确定的锅炉能效测试机构(以下简称测试机构)进行。工业锅炉产品按照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TSGG 0 0 0 3 )中定型产品热效率测试方法进行热效率测试(以下简称定型试验)。定型测试热 效率结果应当不低于附件A规定的限定值,对于附件A中未涵盖的锅炉,定型测试热效率结果 应当不低于设计值的要求。电站锅炉产品按照相应标准进行能效测试,测试结果应当满足相应标准规定或者设计要 求。第二十八条 锅炉定型测试可以在制造厂或者使用现场进行。批量制造的工业锅炉(指同一型号、制造多台的情况),定

12、型测试完成后制造单位应当 及时将测试报告提交监督检验机构。在定型测试完成并且测试结果达到能效要求之前,制造数 量不应当超过3台,否则监督检验机构不得向该型号锅炉继续出具监督检验证书。批量制造的 工业锅炉通过定型试验测试后,只要不发生影响锅炉能效的变更,不需要重新进行定型试验。 非批量制造的工业锅炉,应当逐台进行定型测试。工业锅炉定型测试应当在安装完成后6个月内进行;电站锅炉能效测试一般在安装完成后 调试试运期间进行。第二十九条 工业锅炉定型测试结果不符合能效要求时,应当采取下述措施:(一)制造单位对该产品进行改进,使其符合能效要求,并且由同一测试机构重新测试 确认,否则不得继续制造该型号的锅炉

13、产品。(二测试机构将该产品不符合能效指标的情况书面告知监督检验机构,监督检验机构不得 继续向该型号锅炉继续出具监督检验证书。电站锅炉测试结果不符合能效指标要求时,制造单位应当对该产品进行改进以满足相关 要求。第三十条 锅炉及其系统的安装、改造与维修,不得降低原有的能效指标。锅炉安装改造与重大维修可能 导致锅炉及其系统能效降低时,应当由锅炉使用单位(或者委托有能力的机构)进行能效测试 或者评价,证明锅炉及其系统能效状况没有降低。第三十一条 锅炉制造单位,除按照锅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提供与安全有关的技术资料外,还应当提供与节 能有关的技术资料,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时对节能相关内容

14、机型核查的证明材料;(二)锅炉产品能效测试报告。第四章 使用管理第三十二条 锅炉使用单位对锅炉及其系统的节能管理负责。从事节能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当具备锅炉相关专业知识,熟悉国家相关 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第三十三条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且实施锅炉及其系统节能管理的有关制度。节能管理有关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节能目标责任制和管理岗位责任制;(二锅炉及其系统日常节能检查制度,并且做好相应检查记录并且存档;(三锅炉燃料入场检验分析和管理制度,并且按照设计要求正确选用燃料;(四计量仪表校准与管理制度;(五锅炉及其系统维护保养制度;(六锅炉水(介)质处理管理制度;(七锅炉操作人

15、员、水处理作业人员节能培训考核制度,锅炉作业人员经济运行知识的教育培训、考核工作计 划,并且有培训、考核记录。第三十四条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建立能效考核、奖惩工作机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安排进行定期 能效测试,对不符合节能要求的应当及时进行整改。第三十五条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对锅炉及其系统所包含的设备、仪表、装置、管道和阀门等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发现异常情 况时,应当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第三十六条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对锅炉及其系统的能效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和监测。重点检查和监测的项目,包括锅炉使用燃料与设计燃料 的符合性,燃料消耗量,介质出口温度和压力,锅炉补水量和补给水温度,排烟温

16、度,炉墙表面温度,以及系统有无跑、冒、 滴、漏登情况。第三十七条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加强能源检测、计量与统计工作。有条件的工业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对锅炉及其系统运行 能效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参照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TSG G0003)。第三十八条 锅炉使用单位每两年应当对在用锅炉进行一次定期能效测试,测试工作宜结合锅炉外部检验,由国家质检总局 确定的能效测试机构进行。第三十九条 锅炉操作人员应当根据终端用户蒸汽量、热负荷的变化,及时调度、调节锅炉的运行数量和锅炉出力,有条件 的锅炉房可安装锅炉负荷自动调节装置。第四十条 电站锅炉的正常排污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以除盐水为补给水的凝汽式电

17、站锅炉不高于1%;(二)以除盐水为补给水的供热式电站锅炉不高于2%;(三)以软化水为补给水的供热式电站锅炉不高于5%。第四十一条 工业锅炉的正常排污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二) 以除盐水为补给水的工业锅炉不高于2%。第四十二条 锅炉水(介)质处理应当满足锅炉水(介)质处理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关标准的要求。第四十三条锅炉使用单位应当按照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技术档案。有 条件的使用单位应当将锅炉产品能效技术档案与产品质量档案和设备使用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相同部分档案资料可保存一份)。锅炉能效 技术档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锅炉产品随机出厂资料(含产品能效测试报告)

18、;(二锅炉辅机、附属设备等质量证明资料;(三锅炉安装调试报告、节能改造资料;(四锅炉安装、改造与维修能效评价或能效测试报告;(五在用锅炉能效定期测试报告和年度运行能效评价报告;(六锅炉及其系统日常节能检查记录;(七计量、检测仪表,校验证书;(八锅炉水(介)质处理检验报告;(九燃料分析报告。第五章 检验检测和能效测试第四十四条 从事锅炉能效测试工作的机构,由国家质检总局确定并统一公布。第四十五条 锅炉能效测试机构应该保证能效测试工作的公正性,以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溯源性,并且对测试结果负责第四十六条 检验检测机构在对锅炉制造、安装、改造与重大维修过程中进行监督检验时,应当按照节能技术规范的有关

19、规定,对影响锅炉 及其系统能效的项目、能效测试报告等进行监督检验。第四十七条在用锅炉定期能效测试应当按照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TSGG0003)中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方法进行(电加热锅炉)除外。当测试结果低 于附件A中限定值的90%,或者用户要求对锅炉进行节能诊断时,应当按照工业锅炉 能效测试和评价规则(TSGG0003)中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详细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并且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提 出改进意见。第六章 监督检验第四十八条锅炉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当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管理,积极配合相关能 效测试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第四十九条办理锅炉使用登记时,使用单位应当提

20、供锅炉产品能效相关情况。已进行过产品能 效测试的,应当提供测试报告;需要在使用现场进行能效测试的,应当提供在规定时 间内进行测试的书面承诺和时间安排,以便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监督检查。锅炉能效不达标的,不得办理使用登记。第五十条 锅炉能效测试机构、设计文件鉴定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取得相应项目的测试和设计 文件鉴定资质,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并且对测试结果准确性和设计 文件鉴定结论的正确性负责。第五十一条锅炉能效测试机构在发现在用锅炉能耗严重超标时,应当告知使用单位及时进行整 改,并且报告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第五十二条质量技术监督应当和节能主管部门密切配合,争取地方人民政府的支持

21、,对不符合锅炉节能法规及其相应标准要求的情况,按照有关规定进 行处理。第七章 附 则第五十三条 本规程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第五十四条 本规程自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附件A工业锅炉热效率指标A1 燃煤锅炉产品热效率要求燃煤锅炉产品热效率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层状燃烧锅炉产品允许工况范围内最低热效率目标值和限定值见表A-1;(1)抛煤机链条炉排锅炉产品允许工况范围内最低热效率目标值和限定值见表A-2;(2)流化床燃烧锅炉产品允许工况范围内最低热效率目标值和限定值见表A-3。表A-1层状燃烧锅炉产品允许工况范围内最低热效率目标值和限定值燃料品种燃料收到基低锅炉容 位发热量,Qn量D et

22、.v.ar(讪或者MW( KJ/kg)8DW2D82D1D0.71WdW21.4W1 144锅炉热效率,%限定值限目限 定标定值 值值烟煤III贫煤无烟煤褐煤注:1.表中未列燃料的锅炉热效率指标,参照相应燃料收到基低7700I詢et.v.arQnet.v.ar 21000Qnet.v.ar 17700IIQnet.v.ar 21000Qnet.v.ar 11500W2100817779net.v.ar21000717766878 864874 820770 806874 820877885489608807786481788259766774268717887674269787664602.各

23、燃料品种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范围为:烟煤,vdaf20%;贫煤,io%vdafW2O%;ll类无烟煤,Vdaf20 或D14WdW14锅炉热效率, %目标值限定值目标值限定值烟煤II17700wQnetV.arW2100086808781IIIQnet.V.ar210008882898.贫煤Qnet.v.ar :177008579 86 80表A-3流化床燃烧锅炉产品允许工况范围内最低热效率目标值和限定值燃料品种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锅炉容量,D(t/h 或者 MW)Qnet.v.ar(KJ/kg)6WDW2 0 或者 4.2WDW 14D20 或者 D14锅炉热效率,%目标值烟煤II

24、III贫煤褐煤限定值目标值限定值14400WQnet.v.ar210008890Qnet.v.ar1770087Qnet.v.ar115008882898384908481 88 82828983A2 燃油、燃气锅炉产品热效率要求燃油和燃气锅炉产品允许工况范围内最低热效率目标值和限定值见表A-4。表A-4燃油和燃气锅炉产品允许工况范围内最低热效率目标值和限定值附件B锅炉仪表配置要求DW2 或 DW1.4D2 或 D1.4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锅炉容量,D (t/h或者MW燃料品种Qnet.v.ar(KJ/kg)锅炉热效率,%重油轻油燃气目标值限定值目标值限定值按燃料实际化验值908692 889

25、288949092889490监测项目单台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或热水锅炉热工率W4 t/h(2.8 MW)指示燃料量(煤注1、油、燃气) 燃气、燃油的温度和压力 蒸汽流量给水流量热水锅炉循环水量热水锅炉补水量过热蒸汽温度蒸汽压力热水温度220t/V20t/hh2.8 MW)(2.8MW)记指积记指积记 录 示 算 录 示 算 录V V V VVVVVVVVV V VVV V VVV V V VV排烟温度V排烟含02量注2炉膛温度各级对流受热面进、出口烟气温度 空气预热器出口热风温度 炉膛出口烟气压力 一次风压及风室压力 二次风压炉排速度V鼓、引风机进口挡板开度或调 速风机转速鼓、引风机负荷电流V

26、VVVVV注1 :三4 t/h(2.8 MW)燃煤锅炉可不配置燃煤量指示仪表,积算和记录可采用人工方式记录。 注2: 2 或 D1.4锅炉热效率,%重油轻油燃气目标值限定值按燃料实际化验值9292目标值限定值90869288889490889490监测项目单台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或热水锅炉热工率W4 t/hV20t/h三20t/2.8 MW)(2.8 MW)h(2.8MW)积算指示燃料量(煤注1、油、燃气) 燃气、燃油的温度和压力 蒸汽流量给水流量热水锅炉循环水量热水锅炉补水量过热蒸汽温度蒸汽压力热水温度排烟温度排烟含02量注2炉膛温度各级对流受热面进、出口烟气温度空气预热器出口热风温度炉膛出口烟气压力一次风压及风室压力二次风压炉排速度V鼓、引风机进口挡板开度或调 速风机转速鼓、引风机负荷电流VVVVVV注1 :三4 t/h(2.8 MW)燃煤锅炉可不配置燃煤量指示仪表,积算和记录可采用人工方式记录。 注2: 10 t/h(7 MW)锅炉建议安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