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mm厚工件TOFD检测工艺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32263359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mm厚工件TOFD检测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mm厚工件TOFD检测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mm厚工件TOFD检测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20mm厚工件TOFD检测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mm厚工件TOFD检测工艺(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压力容器 TOFD 检测工艺、概述:二、编制依据:1、JB/T 4730.1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2、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3、*单位有关检测技术文件。三、被检工件基本情况设备名称设备类别设备规格02200*4000*20mm主体材质Q345R工作介质*设备状态在制坡口型式X焊接方法SAW焊缝宽度16mm焊后热处理无检测部位对接接头检测比例100%四、检测设备器材: 1、仪器:*2、探头规格:10M3mm 7.5M3mm 5M6mm 3.5M12.5mm3、楔块角度: 70 度、 60 度、 45 度 4、扫查装置:手动单轴扫查器,带滚轮编码器5、对比试块:直接采用被检

2、工件。6、模拟试块:20mm Q345R专用模拟试块,见图1:11a1S3圉图 1 模拟试块示意图五、检测人员:1、TOFD检测的人员应当具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超声检测TOFD专项资格。2、检测人员应熟悉所使用的检测设备;3、检测人员应熟悉有关的标准法规,具有实际检测经验并掌握一定的压力容器结构及制造 基础知识;六、检测准备:1、确定检测区域检测区域应包括焊缝熔合线两侧各 10mm 的区域(根据 4730 标准“8.1.1.2.1 若焊缝实际热影响区经过测量并记录,检测区域宽度为两侧实际热影响区各加上 6mm 的范围”。根据我公司的PQR,该焊缝的实际热影响区小于等于焊缝熔合线外4mm,故检

3、测区域为焊缝熔1 )假定采用 7.5M、 3mm 探头 60 度楔块:编号标称频率 (MHz)晶片直径 (mm)前沿60楔块扩散角*7.531033-85声束交点深度为2/3*20=13.3mm,故PCS=46mm。 直通波与底波的时间间隔包含的信号周期数: 2(232+202)1/2-46=14.96mm,t=14.96/5.9=2.54*10-6sT =0.133*10-6s7.5M 信号周期数=19该探头声束覆盖范围见下图:PROBES : Probe / 7.50 MHz. I 60L / PCS = 46 mmX-axis (mrn.j由上图可见,此探头配置的底面有效检测宽度为20m

4、m,而需检测范围为36mm,故单 次非平行扫查不能检测覆盖,需考虑偏置非平行扫查。为覆盖检测区域,最少需沿Y轴偏置土8mm。考虑到探头前沿为10mm,故探头对中间 的空间间隔为26mm,而焊缝宽16mm,最多可偏置5mm,不满足偏置扫查对移动区域的需求, 故不可行。(2) 假定采用10M、 3mm探头,楔块角度70:编号标称频率 (MHz)晶片直径 (mm)前沿70楔块扩散角*1031040-90声束交点深度为2/3*20=13.3mm,故PCS=73mm。该探头声束覆盖范围见下图:PROBES : Probe / 10.00 MHz. / 70QL / PCS = 73 mmX-axis (

5、mm.非平行扫查的底面有效检测宽度为 39.4mm ,可满足覆盖检测区域的要求。 直通波与底波的时间间隔包含的信号周期数:2(36.52+202)1/2-73=10.2mm,t=10.2/5.9=1.73*10-6sT =0.1*10-6s10M信号周期数=173、扫查方式的选择:(1) 计算非平行扫查底面有效宽度:39.4mm,覆盖检测区域。( 2)计算底面检测区域边界处的轴偏离盲区高度值:故:若需检出底面自身高度1mm的缺陷,需增加两侧的偏置非平行扫查,偏移量可设 定为 36*1 /4=9mm,此时的椭圆方程为(X-9)2/41.62+Z2/202=1,则:计算此时18mm处的底面盲区高度

6、为:20T9.5=0.5mm综合上述,扫查方式为:非平行扫查、两侧各1次偏置非平行扫查(偏置量为9mm)。4、扫查面准备:焊缝每侧最小打磨宽度为61mm (1/2PCS(36.5)+偏置9mm+探头后部区域15mm=61mm), 应清除焊接飞溅、铁屑、油垢及其他杂质。检测表面应平整,其表面粗糙度 Ra 值不低于 6.3um,一般应进行打磨。如果焊缝表面有咬边、较大的隆起和凹陷等也应进行适当的修磨,并作圆滑过渡以免 影响检测结果的评定。5、耦合剂:水。6、检测温度:20-30 C。7、其他:(1)表面盲区:采用该探头设置,在专用对比试块(见下图)上实测扫查面盲区高度为 6mm。3601804Q

7、40 50 4Q ?Q 40 20 40 20 40I7UCD404C6对于该表面盲区,拟(2)横向缺陷脸测以采用爬波检测补充,详I X - _ J- 见作业指导文件*。LD n cS该容器材料为Q345R,焊接性良好,无横向缺陷产生倾向。1、测量探头前沿、校准超声波在探头楔块中传播的时间。七、检测设置和校准连接仪器与探堰选择合适模式,测量探头前沿、校准超声波在探头楔块中传播的时 间。2、安装探头及仪器初调封:rj0?间距固定在扫查装置上门安装位置传感器,连接它们缆并开机。选择A扫描的RF波形和TOFD显示模将探头按设定的PC与仪器间的线式等。3、设置A扫描时间窗口I选择工件母材某处合适部位,

8、调节时间轴,使时间窗口的起始位置为直通波到达接收 探头前0.5us,窗口宽度设置为工件底面的一次波型转换波后0.5us。4、选择合适的探头激发电压 调节探头激发电压,观察不同电压值下的 A 扫描信号幅度状况,确定适合的电压值。5、设置灵敏度:在工件合适部位进行,将直通波的波幅设定到满屏高的 80%;6、设置扫查增量:设定为 0.5mm 。7、设置信号平均化处理次数:将该值设置为 1。8、校准位置传感器:选择编码器驱动模式、设定传感器编码型号,移动500mm,比较检测设备所显示的位移 与实际位移之差值,其误差应小于 5mm;9、校准深度:利用直通波和底面反射波的时间间隔进行深度校准。10、保存设

9、置文件。八、检测工艺验证:按本工艺将设置好的 TOFD 设备对模拟试块进行 TOFD 检测,结果应确保能够清楚的 显示和测量模拟试块中的模拟缺陷,且所测量的模拟缺陷尺寸应尽量接近其实际尺寸。 发现任何问题,应优化本检测工艺。九、实际工件检测1、将设置好的扫查架置于焊缝之上,检查 A 扫描时间窗口和灵敏度是否变化;2、每次扫查 1 米,第二段扫查时重叠 20mm。3、检测过程中密切注意波幅变化状况以及是否有数据丢失现象。4、数据保存。5、按规定进行系统复核。 十、数据分析和解释1、判断数据有效性:(1)采集的数据量满足所检测焊缝长度的要求;(2)数据丢失量不得超过整个扫查的 5%,且不允许相邻数

10、据连续丢失;(3)信号波幅改变量满足要求。2、判断是否存在相关显示,对非相关显示应记录其位置。3、对相关显示进行分类:表面开口型缺陷显示、埋藏型缺陷显示和难以分类的显示。 4、相关显示的测量:对于相关显示,至少应测定缺陷在 X 轴的位置、缺陷长度、缺陷深度以及缺陷自身 高度,发现超标缺陷时应测定缺陷在 Y 轴的位置。(1)缺陷在 X 轴的位置及缺陷长度测定使用拟合弧形光标法确定缺陷沿 X 轴的端点位置:1)对于点状显示,可采用拟合弧形光标与相关显示重合时所代表的 X 轴数值; 2)对于其他显示,应分别测定其左右端点位置。可采用拟合弧形光标与相关显示端 点重合时所代表的 X 轴数值。缺陷长度根据

11、缺陷左、右端点在X轴位置计算而得,见图8、图9中l。(2)缺陷深度测定对于表面开口型缺陷显示:a)扫查面开口型:其下端点与扫查面间的距离为缺陷深度。b)底面开口型:其上端点与扫查面间的距离为缺陷深度;c)穿透型:缺陷深度为工件厚度。对于埋藏型缺陷显示:a)点状显示:采用拟合弧形光标与相关显示重合时所代表的Z轴数值为缺陷深度;b)线状显示和条状显示:其上端点与扫查面间的距离为缺陷深度。(3)缺陷自身高度测定对于表面开口型缺陷显示, 缺陷自身高度为表面与缺陷上(或下)端点间最大距离 见图8中h;若为穿透型,缺陷自身高度为工件厚度。对于埋藏型条状缺陷显示,缺陷自身高度见图 9 中 h。h:表面缺陷自

12、身高度;1 :表面缺陷长度;t:工件厚度图 8 表面开口型缺陷尺寸h:埋藏缺陷自身高度;l:埋藏缺陷长度;t:工件厚度图 9 埋藏型缺陷尺寸(4) 缺陷在Y轴位置的测定发现超标缺陷时,采用脉冲反射法确定其Y轴位置。十一、其他补充检测1、扫查面、底面按照JB/T4730.4标准进行100%磁粉检测和处理;2、对于发现的内部难以判断的可疑部位按照JB/T4730.3进行超声检测和处理。十二、缺陷评定与质量分级1、分析相关显示的缺陷性质,如可判断缺陷类型为危害性表面开口缺陷或裂纹、未熔合等 危害性埋藏缺陷时,评为III级。2、根据4730.10对相关显示进行评定和分级。3、对本次检测发现的 III 级缺陷出具缺陷返修通知单。十三、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按CSEI*-*-*检测检验过程控制程序进行。十三、检测记录及报告1、 检测人员应按照单位质量体系文件*记录填写规则的要求现场填写TOFD 检测记录。2、采用JB/T 4730.10附录C中的报告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