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一部分 夯实基础过教材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3223299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6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一部分 夯实基础过教材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一部分 夯实基础过教材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一部分 夯实基础过教材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一部分 夯实基础过教材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一部分 夯实基础过教材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面对面“过”考点,考点,1,燃烧与灭火(10年4考),1.燃烧(10年3考)(1)定义: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_、_的剧烈的_反应。,燃烧条件示意图(2017.6C),氧化,发光,放热,(2)燃烧的条件物质燃烧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三者缺一不可):可燃物;与_接触;达到燃烧所需的_(也叫着火点)。注意:a.燃烧属于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如燃料燃烧;(2015.1C)b不是所有的燃烧都需要_参加,如镁可以在氮气或二氧化碳中燃烧;c_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3)燃烧条件的探究(详见实验突破栏目)(2018.9C;2017.6C),

2、氧气(或空气),最低温度,化学,氧气,着火点,2.灭火的原理(三个条件破坏一个即可)(10年1考)(1)清除或使_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_。2013.11(2)(3)使其温度降到_以下。常见的灭火事例(1)熄灭酒精灯常用灯帽盖灭,其灭火原理为_。(2)油锅着火常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_。(3)用嘴吹灭蜡烛,其灭火原理为_。,提分必练,可燃物,氧气(或空气),着火点,隔绝空气(或氧气),降低温度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隔绝空气(或氧气),3.常用灭火器及适用范围,4.生活中的火灾及处理方法(1)发生火灾时,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_火警电话,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

3、沿墙壁跑离火灾区。(2)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窗户,是因为打开窗户,更多空气进入室内,会使火势更旺。(3)家用电器着火时,不可立即灭火,应先关闭电源再灭火。,119,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0年2考),1.燃烧、爆炸、缓慢氧化的比较(10年1考),达到,达到,注意: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比例下都会爆炸,只有当它们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且遇到明火时才会发生爆炸,因此注意通风、严禁烟火等均可有效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2.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10年1考),爆炸性,烟火,吸烟,3.生活中的安全常识(10年1考)(1)家用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泄漏,切不可开灯检查,应关闭

4、阀门并开窗通风。(2016.2D)(2)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切不可用燃着的蜡烛进行灯火试验。(3)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和煤矿的矿井内,应该严禁烟火,禁止吸烟。(4)燃放鞭炮时要远离人群,在空旷地带进行。,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必考),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意义(10年1考)(1)表现形式:化学反应中伴随着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因此可以把化学反应分为_和_。吸热反应:碳和二氧化碳反应、高温分解石灰石等;放热反应:物质的燃烧;中和反应;金属(位于氢前)与酸的反应;CaO与水的反应。,吸热反应,放热反应,(2)能量变化的意义生活燃料的使用,如取暖、做饭等;2012.14(2)利用燃料燃烧

5、产生的能量,如火力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发射火箭等;利用爆炸产生的能量,如开矿采煤、开山炸石等。,2.化石燃料的利用(10年6考)(1)三大化石燃料:是指_、_和_。它们是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014.7D;2010.13(1)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是复杂的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主要含_元素。煤的综合利用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成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此过程属于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2017.1C),煤,石油,天然气,不可再生,混合物,碳(或C),化学,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是复杂的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主要含_和_两种元素。将石

6、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汽油、柴油等,此过程属于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2016.3A)天然气:属于混合物,主要成分是_(化学式为_),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014.12(1)注意: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CO。2011.12(3),混合物,碳(或C),氢(或H),物理,甲烷,CH4,【知识补充】甲烷a物理性质:_色、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溶于水,可用_收集;b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燃烧时产生_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点燃甲烷前,要先检验甲烷的纯度。,无,无,小,难,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淡蓝,(2

7、)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及意义条件:a.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如做饭时,调节燃气灶或煤炉的进风口等;b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如工业燃煤时,常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等。2013.13(2)意义:提高燃料的利用率、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0年4考)(1)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2011.12(4)防治措施: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2018.2A)(2)汽车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污染物: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防治措施: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能充分燃烧;使用催化净化装置,

8、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加大尾气监测力度,禁止未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2015.8D;2010.9A),4.能源的利用和开发(10年4考)(1)能源的分类_:不随其本身的转化或人类的利用而减少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_:随本身的转化或人类的利用而减少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2010.13(1),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2)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常见的清洁能源有乙醇和氢气。a乙醇:俗名酒精,化学式为_,是_(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优点:热效率高、节省汽油、减少污染。制法:把高粱、大米等含淀粉的粮食发酵属于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9、,再经过蒸馏属于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就能得到酒精。,C2H5OH,可,化学,物理,b氢气:最理想的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优点:清洁、热值高、来源广泛。2017.12(3)第一空目前使用氢能源存在困难的原因:_。2017.12(3)第二空,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其他新能源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等。(2009.9B)【知识补充】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CH4nH2O),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2016.8D),氢气的实验室制取(10年5考),1.实验原理(锌和稀硫酸):_(用化学方程

10、式表示)。2017.12(1);2014.13(2)2.发生装置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故可用“固液常温型”装置。,ZnH2SO4=ZnSO4H2,3.收集装置2017.12(2);2015.12(2);2013.15(2);2009.4D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所以收集氢气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实验突破,燃烧条件的探究(2018.9C;2017.6C),1.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对比法2.实验装置(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特别提醒】薄铜片的作用:_;热水的作用:_。,载体、导热,隔绝空气(或氧气)、提供热量,3.实验方案的设计(2018.9C),可燃物,白磷

11、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4.实验结论燃烧需要的条件:_、_、_,三者缺一不可。(2018.9C;2017.6C),质疑与创新,5.装置改进,上图两个装置的优点是_。,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避免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更加环保,例(2017黔南州)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提高温度的作用B.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C.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D.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D,补充设问(1)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良好的_性。(2)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导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