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五首(山居秋暝、从军行).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3219646 上传时间:2020-06-0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0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唐诗五首(山居秋暝、从军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唐诗五首(山居秋暝、从军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唐诗五首(山居秋暝、从军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唐诗五首(山居秋暝、从军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五首(山居秋暝、从军行).ppt(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唐诗的发展脉络:,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唐诗简介,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古体诗,唐代人把诗经到汉魏六朝的诗叫做古诗,或者古体诗。,把到唐代才定型并盛行的严格按照一定的格律写作的诗称做近体诗或今体诗。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两大类。,唐诗的分类,近体诗,初唐四杰初唐成就最高:山水田园派:边塞诗派:盛唐成就最高者:元白诗派:韩孟诗派:晚唐小李杜:,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陈子昂,王维、孟浩然,岑参、高适、王昌龄、王之涣,李白、杜甫,元镇、白居易,韩愈、孟郊、贾岛、李贺,李商隐、杜牧,唐诗的发展

2、,山居秋暝,王维,工于草书隶书娴于丝竹音律擅长绘画山水田园诗“诗佛”“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新唐书“天下文宗”-唐代宗,多才多艺,少年得志,青年赋闲,中年好佛,晚年凄凉,走进王维,少年得志,多才多艺,青年赋闲,中年好佛,晚年凄凉,走进王维,九岁能诗,十九举解元二十一岁中状元。,少年得志,屡遭贬谪政局转变爱妻去世,多才多艺,青年赋闲,中年好佛,晚年凄凉,走进王维,少年得志,多才多艺,青年赋闲,中年好佛,晚年凄凉,走进王维,隐居终南山颇好佛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少年得志,多才多艺,青年赋闲,中年好佛,晚年凄凉,走进王维,陷入叛军被收狱中61岁与世长辞

3、,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題解,山居:山中住所,秋暝:秋夜。暝指夜晚。,(上图相传为王维的长江积雪),上边的古画叫,相传是王维的画作,朗诵指导,节奏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空旷的山野一场秋雨刚过,傍晚的天气显得格外凉爽。,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松间,清澈的泉水在石上流淌。,洗罢衣服的姑娘们嬉笑欢语经竹林回家,顺流而下的鱼船使水面上的莲叶也摇动起来。,经春的花草,

4、任凭它们凋谢枯萎,我却要留下享受这大自然无限的风光。,诗人笔下的景物如此之多,还有浣女渔舟,为什么说是“空山”呢?,一、林木繁茂,翠绿成荫,遮掩人活动的痕迹。二、远离尘嚣,人迹罕至,有如世外桃源。三、山雨初霁,万物一新,空明洁净的景象。四、四大皆空,一切胜景浮云不过一“空”字。,“空”字是全诗的诗眼,“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诗人愿意在此归隐。,深入探究欣赏品味,深入探究欣赏品味,“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与上两种排列相比,诗人的排列有哪些好处?,押韵的需要,“舟”与“秋”“流”“留”押韵,符合近体诗的格律要求。将“归”与“下”作使动用

5、,使句子更为活泼。一种生活的真实: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更添情趣。,楚辞招隐士有“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句子。王维却认为“王孙自可留”。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分析:居山生活的美好让王维产生了向往之情,所以他说“王孙自可留”,其实是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追求。“留”与句首“空”相呼应。,作者在这首诗中创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怀?,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清幽明净的景象(山村的自然美),晚归的浣女、顺流而下的渔舟,是淳朴、美好的山

6、居生活(村民的生活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对安静淳朴(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居秋暝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落笔两句,从不同角度烘托出诗篇的标题;这里的“天气”,其意义和用法完全不同于现代。,、两句诗,对仗工稳,简洁地勾画出“山居”优雅的自然环境;、二句诗,着意描绘人物,却写法不同句正面明写人;句则侧面暗写人。,C、“王孙自可留”王孙,古代本指贵族子弟,此处为诗人自况。本诗句语出楚辞“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诗中反其意而用之。,D、诗篇反映诗人过隐居生活的愿望。这种愿望从7、8二句诗中折射了出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

7、留。”,提示:本项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1、2句诗,只表现出标题上的“山”和“秋”;句3凸现了“暝“,而7、8句才透射出”山居”的信息。,从军行,王昌龄,王昌龄,边塞诗人,字少伯,江宁人。其诗含蓄、深婉、浑厚、明快,有“诗家夫子王江宁”的称号。其七绝与李白齐名,被世人誉为“七绝圣手”。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文题背景,从军行,乐府旧题,乐府解题中说:“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王昌龄的从军行沿用乐府旧题来表现唐代的边塞生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缀而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取征戍生活的某一场景,来表现征戍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这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写西北边塞将士誓扫边尘的豪情壮志。,从军行

8、(之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思考:,1、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2、诗中最能体现其情感的一句是,誓死破敌,报国卫边的豪情壮志,戍守边关的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里指侵袭西北边境的敌人,找出诗中写景的句子,品味景物特点及蕴含情感。,青海长云暗雪山青海湖上空,阴云密布,遮蔽着远处的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四望荒凉,遥望着来路上的孤城玉门关。,写景壮阔悲凉,刻画了西北边塞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荒凉艰苦,同时也流露出其思归之情。,古代通往西北的边塞关口,寄托了将士思乡盼归的情怀,有人评价“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你怎么看呢?,戍边时间之漫

9、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这一句与下句形成鲜明对照,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将士豪壮的誓言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谢谢,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边塞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复习回顾:你知道的边塞诗有哪些?你还记得其中的名句吗?,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杨炯从军行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唐)陈子昂送魏大从军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北风卷地

10、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唐)曹松己亥岁感事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唐)王维少年行四首(其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唐)李益塞下曲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

11、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唐)李贺雁门太守行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宋)陆游书愤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宋)欧阳修渔家傲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宋)辛充疾鹧鸪天,边塞诗的常用词语,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研究归纳:这些边塞诗歌体现的主题思想有哪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既表达了对良将及早出现的渴望,也表现出对边疆和平的向往;“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既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丑恶现象,也表达了对下层士兵的深切同情;“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既是对不义战争的控诉,也是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既表现出从军将士的洒脱,也抒发了他们心中的无奈;“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既表现出戍边将士深深的乡思之情,也抒发了军嫂们无尽的思念与惆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既表现出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也赞扬了他们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