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教案word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2166230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67.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微生物学教案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微生物学教案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微生物学教案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教案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教案word版(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微生物学教案(首页)授课时间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教案编写时间 2012年1月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课程代码总学时 90讲课:54 学时实验:36 学时实习: 0 周学分5课程性质必修课( ) 选修课( )理论课( ) 实验课( )任课教师熊元林职称讲师授课对象09级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制药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1赵斌,陈雯莉,何绍江.微生物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教材2周德庆. 微生物学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版3吴柏春,熊元林主编微生物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2版4沈萍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

2、2版5李阜棣,胡正嘉微生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2月第6版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为生物学各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和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以细菌、真菌、病毒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和主要特征;微生物遗传变异的一般规律及传染与免疫的知识;微生物的培养、控制和保藏技术。难点:

3、四大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以及微生物的代谢调控及其育种。教学进程第 次课授课章节学时备注第 1-2 次 课第 27 次课第 710 次课第 1013 次课第 1315次课第 1517 次课第 1820 次课第 2124 次课第 2426次课第 27 次课合 计绪论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第三章 病毒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态第八章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十章 微生物的应用11章3学时10学时6学时6学时4学时5学时6学时7学时5学时2学时64学时由于微生物形态多样,种类繁多,其代谢途径复杂,所以必须辅以大量图片才能达到较好

4、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微生物学(章节备课)章 节绪论 本章 3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及微生物学的发展对其他学科的促进;2.理解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及微生物学的分科;3.掌握微生物和微生物学的概念。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微生物和微生物学的概念;难点:微生物特点的理解。教学进程一、什么是微生物二、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史三、微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四、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五、微生物学及其分科本章重在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和微生物学的概念,激起学生学习微生物学的兴趣,因此需采用大量实例教学。作业1、 简述微生物和微生物学的概念。2、 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有那些重要科学家作

5、出了哪些重大贡献?3、 试述微生物学在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的作用。主要参考资料1周德庆. 微生物学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版2沈萍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2版3黄秀梨,许宝孝等.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2版备注绪论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微生物学有个全局的认识。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及微生物学的定义、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列文虎克、巴斯德、柯赫、布赫纳)。章 节第1章 原核微生物 本章 10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细菌的形态大小即繁殖方式,蓝细菌的形态结构及功能;2.理解细菌的细胞结构

6、特点,放线菌的形态结构及繁殖方式,原核微生物的分类方法;3.掌握细菌的特殊构造及细菌的菌落特征,放线菌的菌落特征。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细菌细胞的构造及细菌的菌落特征难点:细菌细胞的结构教学进程第一节 原核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4课时)一、细胞壁二、细胞壁内的结构三、细胞壁外的结构第二节 原核微生物的分类 (2课时)一、原核微生物的分类单元二、原核微生物的命名三、原核生物的分类依据和方法第三节 古细菌 (1课时)一、古细菌与真细菌的区别二、古细菌的主要类群第四节 变形细菌 (0.5课时)典型变形细菌举例第五节 低GC含量的革兰氏阳性细菌(0.5课时)低GC含量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举例第六节 高

7、GC含量的革兰氏阳性细菌(1课时)高GC含量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举例第七节 蓝细菌(1课时)一、 蓝细菌的细胞结构二、蓝细菌的主要类群本章重在使学生掌握细菌细胞的基本构造和特殊构造,掌握细菌、放线菌的菌落形态。作业1、何为菌落,试述细菌菌落的共同特征及其具有特殊构造的细菌的菌落特征。2、试述芽孢的特点及其抗热的机制。3、荚膜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哪些应用。4、如何检测细菌鞭毛的存在?5、细菌细胞具有哪些基本构造和特殊构造?主要参考资料1周德庆. 微生物学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版2沈萍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2版3黄秀梨,许宝孝等.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

8、版社,2003年7月第2版备注章 节第2章 真核微生物 本章 6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真核生物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酵母菌及霉菌的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常见的酵母和霉菌;2.掌握真菌各种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的形成过程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真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以及真菌的菌落特征;难点:真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教学进程第一节 酵母菌 (2课时)一、分布及与人类关系二、酵母菌的形态和构造三、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四、酵母菌的菌落第二节 丝状真菌霉菌 (3课时)一、霉菌的分布及与人类关系二、霉菌的形态和构造三、霉菌的孢子四、霉菌的菌落第三节 藻类 (0.5课时) 第四节 原生动物 (0.5课

9、时) 本章重在使学生掌握真菌细胞的基本构造,掌握真菌的繁殖结构和繁殖方式。作业1、酵母菌与人类生产生活实践有何关系?2、霉菌与人类生产生活实践有何关系?3、试举例说明酵母菌的三类生活史类型。4、试述酵母菌在固体平板上的菌落形态。5、霉菌的无性和有性孢子各有哪些?主要参考资料1周德庆. 微生物学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版2沈萍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2版3黄秀梨,许宝孝等.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2版备注章 节第3章 病毒 本章 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各种常见病毒;2. 掌握病毒的形态构造和病毒的增殖方式。3. 掌握温

10、和噬菌体和烈性噬菌体的侵染循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病毒的增殖方式;难点:温和噬菌体和溶源性,烈性噬菌体和一步生长曲线。教学进程第一节 病毒的基本属性 (2.5课时)一、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二、4类病毒及其繁殖方式第二节 病毒的分类(不讲)第三节 原核生物病毒噬菌体(2.5课时)第四节 真核生物病毒 (0.5课时)一、 脊椎动物病毒二、昆虫病毒三、植物病毒第五节 亚病毒 (0.5课时)一、类病毒二、拟病毒三、朊病毒本章重在使学生掌握病毒的基本构造,掌握病毒的增殖方式和噬菌体的相关内容。作业1、何为病毒,试述病毒的特点。2、试述病毒粒子的结构和其对称体制。3、以噬菌体为例讲述病毒的增殖过程

11、。4、什么是温和噬菌体和溶源性?温和噬菌体有哪些特点?5、什么是烈性噬菌体和一步生长曲线?一步生长曲线的设计步骤是怎样的?主要参考资料1周德庆. 微生物学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版2沈萍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2版3黄秀梨,许宝孝等.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2版备注章 节第4章 微生物的营养 本章 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微生物生长的营养要素;2. 掌握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培养基的配制原则,物质进出微生物细胞方式和培养基的种类及应用;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基的种类和应用难点: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培养基的种类。教学进程第

12、一节 微生物的6类营养要素及功能 (1课时)一、碳源二、能源三、氮源四、生长因子五、无机盐六、水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0.5课时)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0.5课时)一、单纯扩散二、促进扩散三、主动运输四、基团转位第四节 培养基 (2课时)一、培养基的选用和设计原则二、培养基的种类本章重在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掌握培养基的配置原则以及各种培养基的作用。作业1、试述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并说明各有什么作用。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主要有哪些,列表说明各自的碳源、能源、氢供体是什么?3、列表比较微生物摄取营养的四种方式。4、何为培养基,配制培养基的原则是什么?5、试举例说明选

13、择性培养基和鉴别性培养基的用途。主要参考资料1周德庆. 微生物学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版2沈萍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2版3黄秀梨,许宝孝等.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2版备注章 节第5章 微生物的代谢 本章 5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及微生物特有的合成代谢途径;2. 掌握生物固氮和肽聚糖的合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1.生物氧化的三种方式 2. 生物固氮的途径及生化机制,肽聚糖的生物合成过程;难点:微生物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之间的联系及两用代谢途径;教学进程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1课时)一、化能异

14、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二、化能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三、光能微生物的产能代谢四、微生物的能量消耗第二节 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2课时)一、发酵二、呼吸第四节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1课时)一、自养微生物CO2的固定二、生物固氮三、微生物结构大分子肽聚糖的生物合成四、微生物次级代谢物的合成第五节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与应用 (1课时)一、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二、代谢调节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本章重在使学生掌握发酵、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联系和区别,掌握生物固氮和肽聚糖的生物合成。作业1、试列表比较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的异同点。2、试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说明发酵的概念。3、试比较同型乳酸发酵和异型乳酸

15、发酵。4、什么是生物固氮作用?它对生物圈的繁荣发展有何重要作用?能固氮的微生物有哪几类?5、青霉素为何只能抑制代谢旺盛的细菌?其抑菌机制如何?主要参考资料1周德庆. 微生物学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版2沈萍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2版3黄秀梨,许宝孝等.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2版备注章 节第6章 微生物的生长 本章 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2. 掌握无分支单细胞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3. 掌握有害微生物的物理和化学控制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和典型生长曲线,有害微生物的物理和

16、化学控制方法;难点:微生物的连续培养及有害微生物的物理和化学控制方法;教学进程第一节 微生物的个体生长(略讲)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2课时)一、微生物的同步生长二、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三、微生物的连续培养四、微生物的高密度培养第三节 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 (1课时)一、测生长量二 、计繁殖数第四节 微生物培养法概论 (0.5课时)一、实验室培养法二、生产实践中培养微生物的装置第五节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2.5课时)一、温度二、氧气三、pH四、O2 五、渗透压 六、光和辐射 七、化学药物 八、化学治疗剂对微生物的作用本章重在使学生掌握无分支单细胞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掌握物理和化

17、学方法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技术。作业1、什么叫典型生长曲线?它可分几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2、延滞期有何特点?如何缩短延滞期?3、指数期有何特点?处于此期的微生物有何应用?4、什么叫生长速率常数(R)?什么叫代时(G)?它们如何计算?5、稳定期为何会到来?它有何特点?6、微生物培养过程中pH变化的规律如何?如何调整?7、试列表比较灭菌、消毒、防腐和化疗的异同,并各举若干实例。8、影响湿热灭菌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在实践中应如何正确对待?主要参考资料1、沈萍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2版2、黄秀梨,许宝孝等.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2版备注章 节第7章 生

18、物的生态 本章 7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及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微生物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难点:自然界氮素循环及活性污泥法治理污水。教学进程第一节 生态系统(1课时)第二节 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方法(1课时)第三节 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1课时)第四节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 (2课时)一、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二、微生物与高等植物之间的关系三、微生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第五节 微生物与自然界物质循环 (1课时)一、碳素循环二、氮素循环三、硫素循环与细菌沥滤四、磷素循环五、铁循环第六节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

19、1课时)一、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二、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转化三、 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四、 用微生物监测环境污染五、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本章重在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在自然界各种元素循环中的作用,尤其是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作业1、为什么说土壤是人类最丰富的 “菌种资源库”?如何从中筛选所需要的菌种?2、检验饮用水的质量时,为什么要选用大肠菌群作为主要指标?我国卫生部门对此有何规定?3、什么是氮素循环?为什么说微生物在自然界氮素循环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主要参考资料1、沈萍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2版2、黄秀梨,许宝孝等.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2版备注章

20、节第8章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本章 5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微生物基因重组的方法及基因突变与育种的关系;2 掌握原核微生物的基因转移与重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原核微生物的基因转移和重组,菌种保藏;难点:高频转导;教学进程第一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1课时)一、3个经典实验二、遗传物质在微生物细胞内存在的部位和方式第二节 细菌的基因重组 (1.5课时)一、转化二、转导三、接合第三节 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 (0.5课时)一、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二、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第四节 微生物基因突变 (2课时)一、基因突变二、突变与育种本章重在使学生掌握原核微生物的基因转移与重组,掌握菌种的衰退与防

21、治以及菌种保藏技术。作业1、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哪些?是如何设计并证明的?2、诱变育种的基本环节有哪些?关键是什么?何故?3、试述有艾姆氏实验检测致癌剂的理论依据、方法概要和优点。4、举例说明在微生物的诱变育种工作中,采用高效的筛选方案和方法的重要性。5、试用表解法概括一下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主要步骤和方法。6、试述转化的基本过程。7、试列表比较转化、转导、接合和原生质体融合间的异同。主要参考资料1、沈萍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2版2、黄秀梨,许宝孝等.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2版备注章 节第10章 微生物的应用 本章 2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

22、求1. 了解微生物在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应用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了解微生物的主要应用情况;难点:应用所学微生物知识指导生产实践。教学进程本章拟采用开放式教学,于开课第2周左有布置微生物应用相关课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5名同学,在课外经行查阅资料,制作ppt演示课件,在期末的时候每组派1名代表进行演讲。(2课时)本章重点在于使学生学会团队合作、查阅文献、制作ppt、小论文撰写等。作业围绕微生物的应用撰写课程小论文。主要参考资料1周德庆. 微生物学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版2沈萍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2版3黄秀梨,许宝孝等.微生物学.北

23、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2版备注教案(课时备课) 第 1 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及微生物学的分科;2.掌握微生物和微生物学的概念。重 点难 点重点:微生物和微生物学的概念;难点:微生物特点的理解。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一级板书项目:一、微生物的含义(什么是微生物)【重点】二、生物分界(微生物在生物界的位置) 三、微生物特点【重点】四、微生物学及其分支二级板书项目:微生物:是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甚或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通称。生物分界:三域学说 古细菌真细菌( Eub

24、acteria)真核生物(Eukaryotes)微生物特点:1、体积小、比表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微生物学的分支: 根据不同研究领域和不同研究对象划分课后自我总结分析需要举大量事例引人入胜,方能抓住学生眼球 第 2 次课 1学时课目、课题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及微生物学的发展对其他学科的促进;重 点难 点重点: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重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一级板书项目: 五、微生物学发展历程【重点】二级板书项目:微

25、生物学发展历程:1、史前期(约8000年前- 1676)2、初创期形态学时期(1676-1861) 列文虎克3、奠基期生理学时期 (1861-1897) 巴斯德、科赫4、发展期生化时期(1897-1953) 布赫纳5、成熟期分子生物学时期(1953-至今)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着重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中重要代表人物的贡献,以及他们的研究过程中对大家学习的启发。 续前面第 2 次课 1学时课目、课题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 细菌的形态大小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原核微生物的概念2. 掌握细菌的常见形态和大小3. 掌握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各有哪些重 点难 点重点:常见细菌的形态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

26、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一级板书项目: 一、细菌的形态和大小【重点】二、细菌细胞结构【重点】三、细菌繁殖与群体形态【重点】四、常见常用细菌五、其它几类原核微生物二级板书项目:细菌的形态(一)基本形态1、球菌 Coccus2、杆菌 Bacillus3、螺旋菌Spirillum(二)细菌大小细菌细胞结构 特殊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区基本结构:鞭毛、荚膜、芽孢、菌毛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着重让学生对各种形态的细菌有感管的认识,因此多媒体上的图片十分重要 第 3 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 细菌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区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

27、解细菌细胞壁、细胞膜的功能2.掌握细菌细胞壁、细胞膜的结构3.掌握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法4.掌握原核生物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重 点难 点1. 细胞壁的功能2. 细胞壁的化学成分和结构3. 革兰氏染色4细胞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5细胞膜的功能6核糖体的结构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一级板书项目: 一、细菌的形态和大小二、细菌细胞结构三、细菌繁殖与群体形态四、常见常用细菌五、其它几类原核微生物二级板书项目:1 细胞壁 细胞壁的功能缺壁细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和结构【重点】细菌的革兰氏染色细胞壁存在的确定 2 细胞膜 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细胞膜的结构 3

28、细胞质 核糖体贮藏物颗粒质粒 4 核区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第 4 次课 2学时 课目、课题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 细菌细胞的结构 芽孢、荚膜、鞭毛、菌毛 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芽孢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细菌荚膜的结构和功能3.掌握鞭毛的结构和功能重 点难 点1.芽孢的结构2.芽孢与人类实践的关系3.鞭毛的亚显微结构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一级板书项目: 一、细菌的形态和大小二、细菌细胞结构三、细菌繁殖与群体形态四、常见常用细菌五、其它几类原核微生物二级板书项目:5 芽孢 芽孢的形状、大小、着生位置芽孢的结构 研究芽孢的实践意义 伴孢晶体6 荚膜 荚膜

29、的分类 荚膜的功能 荚膜与生产实践的关系7鞭毛 鞭毛的特点 鞭毛的着生方式 鞭毛的功能 如何确定鞭毛的存在8 菌毛 菌毛的特点 菌毛的功能 第 5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 细菌的繁殖及群体形态 原核微生物的分类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细菌的繁殖形态2.掌握细菌的群体培养特征 3.掌握微生物的分类单元及其命名法则重 点难 点1. 固体平板上细菌的培养特征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一级板书项目: 一、细菌的形态和大小二、细菌细胞结构三、细菌繁殖与群体形态四、常见常用细菌五、其它几类原核微生物第二节 原核微生物的分类二级板书项目:细菌的

30、繁殖方式 二等分裂细菌的群体培养特征 固体培养基上 菌落 有荚膜 有鞭毛 产芽孢 无鞭毛 菌苔 克隆 半固体培养基上 液体培养基中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第 6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 古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古细菌的特点2. 掌握放线菌的特点3. 掌握蓝细菌的特点重 点难 点1. 放线菌的形态结构和繁殖特点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一级板书项目: 一、细菌的形态和大小二、细菌细胞结构三、细菌繁殖与群体形态四、常见常用细菌二级板书项目:常见常用细菌 1 古细菌 古细菌与真细菌的主要区别2放线菌 放线菌的形态结构放

31、线菌的繁殖放线菌的群体特征放线菌与人类关系几种常见放线菌 3 蓝细菌蓝细菌的形态结构常见蓝细菌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第 7次课 1学时课目、课题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 古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及其他细菌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古细菌的特点2. 掌握放线菌的特点3. 掌握蓝细菌的特点重 点难 点1. 放线菌的形态结构和繁殖特点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一级板书项目: 一、细菌的形态和大小二、细菌细胞结构三、细菌繁殖与群体形态四、常见常用细菌五、其它几类原核微生物二级板书项目: 3 其他常见细菌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第 7 次课 1学时课目、课题第二章 真核微

32、生物 真核微生物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真核微生物的特点2.掌握真菌、酵母菌、霉菌的概念重 点难 点1. 真菌与动植物的区别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一级板书项目:一、 概念二、与真菌有关的几个名词二级板书项目: 真核微生物 真菌 与植物的区别 与动物的区别 酵母菌 霉菌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第 8 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 酵母菌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酵母菌的特点2. 掌握酵母菌的结构3. 掌握酵母菌的繁殖方式重 点难 点1.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2. 酵母菌的菌落特征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

33、配、板书设计)一级板书项目:一、 概述二、酵母菌的形态结构三、酵母菌的繁殖四、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五、常见的酵母菌二级板书项目:概述 1 特点 2 与人类关系形态构造 1 细胞壁 2 细胞膜 3 细胞核 4 线粒体 5 内质网 6 其他结构 酵母菌的繁殖 1 无性繁殖 2 有性繁殖 3 酵母菌的生活史 酵母菌的菌落特征 常见酵母菌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第 9 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 霉菌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霉菌的特点2. 掌握霉菌与人类的关系3. 掌握霉菌的形态4. 掌握霉菌的繁殖方式重 点难 点1. 霉菌形态的特化2. 霉菌的繁殖形式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34、、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一级板书项目:一、 概述二、霉菌的形态结构三、霉菌的繁殖四、霉菌的菌落特征五、常见的霉菌二级板书项目:霉菌的繁殖方式无性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 有性孢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生活史:霉菌菌落特征疏松,绒毛状、絮状、蛛网状。常见常用霉菌 根霉、毛霉、曲霉、青霉等。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第 10 次课 1学时课目、课题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 藻类和原生动物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藻类的种类和特点2. 了解原生动物的种类和特点重 点难 点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一级板书项目:第三节 藻类藻类

35、的主要特点 藻类的主要种类第四节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的主要特点原生动物的主要种类二级板书项目: 藻类特点 与植物比: 与真菌比: 与蓝细菌、光合细菌比: 藻类种类 裸藻、绿藻、硅藻、金藻、隐藻、甲藻 原生动物特点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原生动物的主要种类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第 10 次课 1学时课目、课题病毒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2. 掌握病毒的特点3. 掌握病毒的形态大小4. 掌握霉菌的化学组成、结构和对称性重 点难 点1. 病毒的特点2. 病毒衣壳的对称性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

36、)一、特点1、形体十分微小,滤过,电镜可见;2、无细胞结构,分子生物,由核酸和蛋白组成,且一种病毒仅含一种类型核酸;3、专性活细胞内寄生,有宿主专一性,无独立代谢酶系,依赖宿主自身复制;4、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概念:病毒是超显微的,无细胞结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在活细胞外具一般化学大分子特征,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又具有生命特征。二、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 1、大小:nm, 多在100nm左右。图片2、病毒粒子 virion (病毒颗粒)成分:核酸-核心core 核衣壳蛋白-衣壳capsid nucleocapsid 衣壳粒 capsomere 包膜(类脂或脂蛋白)envelope病毒粒子对

37、称体制:螺旋对称(TMV) 廿面体对称(腺病毒)功能:核酸:遗传物质基础蛋白:构成外壳,保护病毒免受核酸酶及其它因子破坏;决定感染特异性;决定抗原性。3、噬菌体 phage:多为蝌蚪状,结构模式图。头部为廿面体对称,尾部为螺旋对称。4、群体形态:病毒包涵体、噬菌斑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第 12 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病毒的增殖过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病毒的增殖过程重 点难 点噬菌体的增殖过程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病毒的增殖过程(烈性噬菌体为例)1、吸附:分两阶段。感染复数2、侵入:头部DNA通过尾管注入至细胞中,外壳留在胞外。自外裂解3、增殖:包

38、括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双链DNA噬菌体三阶段转录4、成熟(装配):潜伏期5、裂解(释放):裂解期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第 13 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噬菌体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2. 掌握病毒的特点3. 掌握病毒的形态大小4. 掌握霉菌的化学组成、结构和对称性重 点难 点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作 业主要参考资料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第 14 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重 点难 点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作 业主要参考资料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第 15 次课 2学时课目

39、、课题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重 点难 点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作 业主要参考资料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第 16 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重 点难 点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作 业主要参考资料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第 17 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重 点难 点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作 业主要参考资料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第 18 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重 点难 点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

40、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作 业主要参考资料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第 19 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重 点难 点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作 业主要参考资料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第 20 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重 点难 点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作 业主要参考资料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第 21 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重 点难 点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作 业主要参考资料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第 22

41、 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重 点难 点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作 业主要参考资料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第 23 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重 点难 点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作 业主要参考资料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第 24 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重 点难 点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作 业主要参考资料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第 25 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重 点难 点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作 业主要参考资料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第 26 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重 点难 点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作 业主要参考资料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第 27 次课 2学时课目、课题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重 点难 点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作 业主要参考资料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