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经济制度(ppt 39)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2152900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5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经济制度(ppt 39)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经济制度(ppt 39)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经济制度(ppt 39)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经济制度(ppt 3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经济制度(ppt 39)(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第十一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经济制度2w 在我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就进入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即革命的转变时期。无产阶级在过渡时期的基本任务,就是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农业、手工业中的个体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3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w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1、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发展对自身否定的结果;2、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的物质基础是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43、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一种社会公有制度,

2、即由全体劳动者组成的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4、社会主义公有制度是一种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的经济制度。5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基本途径是: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w 在旧中国,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分为官僚资本(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在中国的通称)和民族资本(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一般为中小资本)两个部分。62、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w 我国对民族资本的赎买,采取了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即利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对国计民生有利的作用,限制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作用,并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3、经济。w 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实现的。7w 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国家能够加以限制和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在中国既是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过渡形式,又是在全民所有制经济领导下,加速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补充形式。作为前一种形式,按照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联系的程度和社会主义因素的多少,其低级形式,在工业中有加工、订货、统购和包销等,在商业中有经销、代销等;其高级形式为公私合营。作为后一种形式,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等。83、改造个体私有制经济,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w 我国民主革命胜利后,在对资

4、本主义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还要把广泛存在于农业和手工业中的个体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引导个体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9合作社的农民10w 195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1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w1、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关系不是单一的;(存在非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w2、社会主义性质性质的生产关系表现为多种形式。(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制、混合所有制等)12w工人阶级的豪迈13(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体现w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本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14w1992年

5、,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科学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5 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发展生产力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这是因为:第一,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接受双重的历史性挑战:一方面要面对传统产业革命的挑战,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当代世界正在兴起的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如果不迅速发展生产力,世界就将没有我们应有的的地位。16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矛盾、社会差别和重大的社会不平等现象的解决,都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第三,建设

6、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同样必须依靠生产力的发展。总之,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关键是发展经济。归根到底,发展才是硬道理。17w 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因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根本途径。18正确理解共同富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w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实现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标志着实现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富裕、文明、民主。w 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19改革开放的进程w 1979年年7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试办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

7、决定试办深圳、珠海、深圳、珠海、汕头汕头和和厦门厦门这四个这四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建设上以吸收利用外资为主,经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建设上以吸收利用外资为主,经济所有制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结构;济所有制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结构;经济活动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调控下,以市场调节为主;经济活动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调控下,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予以优惠和方便;特区拥有较大的经济管理对外商投资予以优惠和方便;特区拥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权限。w 1984年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外开放天津、月,中共中央和国

8、务院决定对外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十四个沿海港口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及海南行政区城市及海南行政区。2021w 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开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开辟为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海经济开发区。w 1988年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决议,批准海南岛为过决议,批准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实行更加灵活开,实行更加灵活开放的经济政策。放的经

9、济政策。w 1990年,开发和开放年,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上海浦东新区,同时开放沿江、新区,同时开放沿江、沿边城市和内陆省会城市。沿边城市和内陆省会城市。22w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剩余”归公有。体现形式可以多样化(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多样化)。23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w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w公有制的基本保证;多种所有制的客观要求。24 1、全民所有制经济w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进行生产劳动,共同占有生产的“剩余”,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平等。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采取的是国

10、家所有制形式,所以,全民所有制经济也就是国有经济。25国有不等于国营w 1、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并不意味着必须由国家机构直接占有、支配和使用属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也不意味着必须由国家在全社会范围内直接组织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w 2、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证明,全民所有制经济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而且就应分离,即必须把全民所有制生产资料的占有权、使用权和具体经营的支配权交给企业,形成法人财产权利,并且保障企业行使这些权力并获得一部分经济利益。26 2、集体所有制经济w 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集体所有制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农民的窘境w 家庭联产承包

11、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形式(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农户家庭运用归自己所有的部分生产资料在与集体订立的承包合同的基础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喜悦的凤阳农民27w股份合作制是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相结合的公有制形式,在性质上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w股份合作制是兼顾股份制经济和合作经济特征的一种经济形式。28 3、非公有制经济w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w个体经济是指劳动者在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一种私有制经济。29w私营经济是指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经济。w外资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外国和港澳台资本主义的

12、合作,它既不是单纯的社会主义性质经济,也不是单纯资本主义性质经济。就其性质来说,外资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30(二)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2、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是多层次、不平衡的。31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32(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w 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13、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要统统一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33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q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一)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依据 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34(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w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w首先,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必须废除资本主义制度中剥削的分配制度,确立按劳分配;35w其次,现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14、,不具备实行按需分配的条件。w再次,人们还不能做到无条件地、不计报酬地为社会提供劳动,劳动是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36w必须指出,马克思强调的按劳分配是以不存在商品经济为前提条不存在商品经济为前提条件件的,而现实中的按劳分配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因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联系的按劳分配有其新的特点。371、按劳分配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只是以企业为单位的局部劳动。2、按劳分配还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只能在局部的范围内实行。(没有统一标准)38 3、按劳分配还不能按照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而只能按照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来计量。4、按劳分配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的形式来实现。39(三)正确处理个人收入分配的几个关系w 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2、提倡奉献精神和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3、反对平均主义与防止收入悬殊的关系;4、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