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肌筋膜炎24专业104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2104880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腰背肌筋膜炎24专业104病种中医诊疗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腰背肌筋膜炎24专业104病种中医诊疗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腰背肌筋膜炎24专业104病种中医诊疗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腰背肌筋膜炎24专业104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背肌筋膜炎24专业104病种中医诊疗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腰背肌筋膜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可有外伤后治疗不当、劳损或外感风寒等病史; (2)腰背部酸痛、肌肉僵硬发板、有沉重感,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阴雨天及劳累后可使症状加重; (3)腰背部有固定压痛点或压痛较为广泛,背部肌肉僵硬,沿竖脊肌走行方向常可触到条索状的改变; (4)X 线检查无阳性体征。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邱贵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2009 年)进行诊断。 (1)腰背部、臀部广泛疼痛,常因剧烈活动或寒冷诱发;并具引发放射区,即重压肌筋膜区皮下

2、结节,除在该点有酸胀感外,还可在该点周围或距离稍远区域引发疼痛或肌紧张; (2)腰部活动受限、肌肉痉挛,部分患者有明确的疼痛扳机点; (3)X 线检查无阳性体征。(二)证候诊断 1.风寒湿阻证:腰部疼痛板滞,转侧不利,疼痛牵及臀部、大腿后侧,阴雨天气加重,伴恶寒怕冷。舌淡苔白,脉弦紧。 2.湿热蕴结证:腰背部灼热疼痛,热天或雨天加重,得冷稍减或活动后减轻;或见发热、身重,口渴、不喜饮。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3.气血凝滞证:晨起腰背部板硬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活动后减轻。舌暗苔少,脉涩。 4.肝肾亏虚证:腰部隐痛,时轻时重,劳累后疼痛加剧,休息后缓解。舌淡苔少,脉细弱。二、治疗方法

3、(一)外治法 1.手法治疗 (1)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由足太阳膀胱经自上而下,施行揉按和扌衮法。点按肾俞、腰阳关、八髎和腰痛区阿是穴。双手拇指在激痛点上反复揉按,如果触及到筋结或筋束,可用捏拿、分筋、弹拨、掐揉等手法松解,恢复其舒缩功能。术者以掌根或小鱼际肌着力,在患者腰骶部施行揉摸手法,从上而下,反复进行35 次,使腰骶部感到微热。隔日1 次,7 次一疗程。 (2)注意事项:急性期或体质较弱,或孕妇;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等疾病患者;体表皮肤破损、溃烂或皮肤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等,忌用或慎用手法。 2.外用中药 (1)中药熏蒸(熏洗):以中药热熏洗腰背部。推荐方药及用法如下

4、:熏洗汤加减,透骨草、伸筋草、归尾、寻骨风、川断、海桐皮。根据辨证适当加减。上药加水1500ml浸泡1 小时,文火煎开10 分钟后备用。采用自动熏蒸床熏洗患处,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每次30 分钟,每日1 次,10 天为1 个疗程。 注意事项:重症高血压、心脏病、急慢性心功能不全者,重度贫血、动脉硬化症,心绞痛、精神病、青光眼等;饭前饭后半小时内、饥饿、过度疲劳;妇女妊娠及月经期;急性传染病;有开放性创口、感染性病灶、年龄过大或体质特别虚弱的人禁用中药熏蒸(熏洗)。 (2)中药贴敷:根据病情需要,选用具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作用的中药膏外敷。 3.穴位注射疗法 用当归注射液或香丹注射液循经取穴或

5、痛点注射。 4.针灸治疗 针刺阿是穴、肾俞、腰阳关、委中、昆仑等穴,亦可使用电针,或配合艾灸。 5.拔罐疗法 (1)操作方法:俯卧位,暴露拔罐部位,薄薄涂上凡士林油膏。用血管钳夹取95%乙醇棉球,点燃。左手持罐,罐口向下,右手持燃有酒精棉球之血管钳,迅速伸入罐内绕一圈,立即抽出,同时将罐叩按在所选穴位上,如肾俞、腰阳关、八髎和腰痛区阿是穴等。待罐内皮肤隆起并呈红紫现象,留置1015 分钟。起罐时,左手按住罐口皮肤,右手扶住罐体,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脱落。隔日一次,7 次为1 个疗程。 (2)注意事项:皮肤过敏或溃疡破损处;孕妇,月经期或有出血倾向者;有严重心脑疾患或脏器衰竭以及精神病患者;糖

6、尿病患者有肢体缺血或软组织感染倾向者等, 忌用拔罐治疗。 (二)其他疗法 1.物理治疗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红外线、超短波、TDP、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中药离子导入仪、蜡疗等。 2.铍针治疗 (1)操作方法 定位:患者触诊寻找压痛点或筋结点,用指端在皮肤垂直向下做“十”字压痕,注意“十”字压痕的交叉点对准压痛点的中心。 消毒:按局部常规消毒。 进针:针尖对准皮肤“十”字压痕的中心,快速进针,当铍针穿过皮下时,针尖的阻力较小,进针的手下有种空虚感,当针尖刺到深筋膜时,会遇到较大的阻力,持针的手下会有抵抗感。 松解:松解是整个治疗的关键步骤。针刺的深度以铍针穿透筋膜即可,不必深达肌层,这样可以避免出

7、血及减少术后反应。 出针:完成松解以后,用持针的棉球或纱布块压住进针点,迅速将针拔出,按压进针点12 分钟。隔日1 次,7 次为一疗程。 (2)注意事项:针具要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局部软组织存在炎症反应、有出血倾向、严重心脑疾患或脏器衰竭及肝肾等疾病及糖尿病患者忌用。 3.小针刀治疗 (1)操作方法:选择痛点或软组织条索处,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用针刀局部进行粘连带的松解,刀法有:切、割、推、拨、针刺等,一般1 次即可,不愈者隔7 天做第二次。 超微针刀疗法:选择痛点或软组织条索处,无需麻醉,直接针刺,切割深浅筋膜13 刀。 (2)注意事项:刀具要严格消毒,防止感染。施术部位皮肤有炎症表现者;

8、施术部位有重要器官、大血管、神经干等无法避开,可能引起损伤者;孕妇,月经期或有出血倾向者;有严重心脑疾患或脏器衰竭以及精神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有肢体缺血或软组织感染倾向者等,忌用小针刀治疗。 4.梅花针治疗 (1)操作方法:将针具及皮肤常规消毒后,手握针柄,针尖对准叩刺部位,使用腕力,将针尖垂直叩打在皮肤上,并立即提起,用力要均匀柔和,遍刺腰部疼痛部位,3 日1 次,3 次1 疗程。 (2)注意事项:局部皮肤有疮疡破溃或损伤等,孕妇、月经期或有出血倾向者;有严重心脑疾患或脏器衰竭以及精神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有肢体缺血或软组织感染倾向者等,忌用梅花针治疗。 5.封闭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选用当归注射液

9、等进行封闭治疗,每周一次,2 次为一疗程。严重心、肝、肾脏疾病;局部软组织感染;糖尿病、肿瘤及结核病,禁用局部封闭。(三)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风寒湿阻证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推荐方药:舒筋活血汤加减。独活、羌活、防风、荆芥、当归、续断、青皮、牛膝、杜仲、红花、枳壳等。 中成药:独活寄生合剂、金乌骨通胶囊等。 2.湿热蕴结证 治法:清热除湿,舒筋止痛。 推荐方药:四妙散加减。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川芎等。 中成药:四妙丸、痛风定胶囊等。 3.气血凝滞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推荐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灵脂(炒)、香附

10、、牛膝、地龙等。 中成药:七厘散等、盘龙七片、通滞苏润江胶囊等。 4.肝肾亏虚证 治法: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推荐方药:补肾壮筋汤加减。当归、熟地黄、牛膝、山茱萸、茯苓、续断、杜仲、白芍、青皮、五加皮等。 中成药:养血荣筋丸等。(四)健康指导 1.患者疼痛剧烈时以卧床休息为主,减轻腰椎负担,避免久坐、弯腰等动作。 2.减轻腰部负荷,避免过度劳累,尽量不要弯腰提重物,如捡拾地上的物品宜双腿下蹲腰部挺直,动作要缓。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3.加强腰肌背伸锻炼,如仰卧位的三点、五点式拱桥锻炼,俯卧位的飞燕式锻炼。三、疗效评定 (一)评价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治愈:腰部疼痛消失,活动自如,无复发; 好转:腰部疼痛减轻,活动时稍有不适; 未愈:症状无改善。 (二)评价方法 根据患者主诉进行综合判定。患者主诉判定采用VAS 视觉模拟评分法。临床症状体征采用分级量化标准法进行判定。症状与体征无轻中重疼痛无腰部疼痛微感疼痛,时作时止疼痛明显,可以忍受疼痛难忍,持续不止压痛无腰部压痛重压时疼痛中等力度按压时疼痛轻度按压即感疼痛腰背部转侧不利无障碍影响腰背部活可从事正常活动腰背部活动受限,生活可自理,但不能从事工作腰背部活动严重受限,生活不能自理腰背部肌肉僵硬无肌肉僵硬轻微肌肉僵硬,偶尔发作肌肉僵硬可忍,时常发作肌肉僵硬麻木,发作不减与天气变化关系天气变化无关与天气变化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