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32089753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提要:本文对某县水资源总量进行了估算,同时对某县水资源统筹开发、 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看法。得到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1.45 亿m3,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1650m3,比全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还低504m3的结论。关键词:水资源、调查、评价1.概况某县位于湖南中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至11246 ,北纬 2755至28 29;处于中低纬度区,属中亚热带与亚热带的大陆性季风湿润 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8C,无霜期达296天,全县多 年平均降雨量达1358mm,西部因靠近暴雨中心,年雨量达1600mm以上。全县总面积2906km2,总人口 1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2、120万人),耕地面积 76667hm2,其中水田68000 hm2,年工农业总产值为20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为 154亿元),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实力前沿的县。全县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平,地貌因处于山地与平原交接带,故兼有山、 丘、岗、平四种类型,东西部相对最大高差为1042.1m,地表植被覆盖好。本县水系较为发育,境内有沩水与靳江两水系,均注入湘江。沩水水系尚有 乌、楚两大支流,辖流域2447km2,某县境内占2300km2,为全县面积的77%;另 外还有河长10km以上的溪流46条,5km以上溪流114条,水库山塘广为分布, 这就为较好地利用水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开矿

3、、采砂等人类活动造成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 失,水源污染日趋严重,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已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2 地表水及水资源总量估算2.1 降水计算受县区垂直差异和地貌、植被等因素影响,降雨在时空方面分布是不均匀的。 总趋势是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在西部山区沩山,年降雨量达1600毫米以上, 而东部丘陵区的道林,年降雨量只有1282mm。在时间上,年际和年内变差也较 大,降雨量最大的1969年为1723mm,降雨量最小的1978年为1199毫米,两者 相差 1.4倍。而年内降雨一般集中于4-7 月份,降雨量为全年降雨量的55-60%。 为有较好的代表性,共收集了本县 13 个水文雨量站和邻县

4、8 个水文雨量站的资 料作降水计算,计算时利用宁乡、黄材、石坝子三个雨量站有同期 28 年的较长资料系列,将其他各站的资料进行插补延长。根据地形地貌,森林植被和气候特征,以宁乡站作为丘岗地区的参证站,以黄材站作为山区的参证站。对延长后的降雨资料,首先采用p = X100%计算其经验频率p,而后采 n +1用如下公式计算均值X,变差系数c和偏态系数C等统计参数:vS均值计算公式:X = X1 + X 2 + Xn = 1 g xinni=1崔(ki -1)2变差系数c计算公式:c =亠vv n 1上述公式中:m系列顺位,n系列项数,xi降雨量,ki =辽,最后,x经与理论频率曲线进行适线后,确定

5、最终采用的统计参数值X,c,C和频率曲vS线,成果如下表 1:表1站名宁乡石坝子檀木桥石螺山道林青山桥流沙河黄材巷子口沩山X1388147214071368128213641543147014131600cv0.160.160.160.160.160.160.140.160.150.13Cs=2Cv根据适线后的频率曲线,求得四个典型年(P=20%, P=50%, P=75%, P=95%)各站的雨量如下表 2:表2宁乡石坝子道林檀木桥石螺山双江口流沙河青山桥黄材巷子口沩山P=2015691663.1282.1589.1532.145514901553.1604.1583.1776.%41988

6、166P=501374.1457.1269.1392.1354.1352.1329.1361.1405.1399.1584.%65396663485P=751235.1310.1141.1252.1218.12571208.1223.1263.1258.1436.%8212178445P=951055.1118.974.41069.1053.1024.10611045.1078.1088.1280.%373878974降雨的年内分配按照同频率典型年法进行分配,结果如下表 3:表3保证率总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20%1534.8422.77129.43224.68230.89177.75

7、151.0386.08157.11105.1983.19114.9851.7450%1382.3535.483.4390.50109.49260.66250.63195.59114.0892.6479.4024.8745.6675%1251.0664.8334.16215.56164.99215.58167.9848.64104.2635.0935.89106.4157.6795%1074.358.5118.46101.86154.82198.76164.9147.47106.9538.1674.7291.4917.192.2. 径流深计算径流计算中,黄材和石坝子采用本站资料,其余站采用省水文

8、站资料并用黄材和石坝子站资料作修正,径流深计算结果如下表 4: 表 4石坝子黄材道林檀木桥石螺山双江口青山桥巷子口沩山均值620772550580570520510760850cv0.420.540.3480.340.350.3550.330.3180.322巾0.240.320.40.420.420.410.450.530.54分区地表水总量 表 5地表水多年平均P=20%P=50%P=75%P=90%径流回归总量径流回归总量径流回归总量径流回归总量径流回归总量区别西北区36618.82996.736915.546866.82996.749863.535389.02996.738385.72

9、7210.82996.730207.521041.82996.724038.54西南区26381.65616.631998.234254.05616.639870.625170.55616.630787.119110.85616.624727.414573.025616.620189.62中 南 区30850.96758.537609.140435.36758.247193.529449.1675 8.236207.322321.1675 8.229079.316651.966758.223410.16东南区21064.85403.526468.327788.95403.533192.4200

10、71.25403.52547.4150805403.526483.511304.225403.516707.82北部区45518.410588.856107.26006110588.870649.843467.210588.854056032308.410588.842897.224224.0410588.834812.8全 县 总 计160434.531363.8191798.320940631363.8240769.8153547.031363.8184910.8116031.131363.8147394.987795.1531363.811915 8.952.3.地表水总量的估算根据降雨

11、、径流的等值线图(在编制过程中,已扣除了水面与陆地蒸发量), 用面积加权求出各水利区的各种保证率的径流量(此径流量因包括地下水动储 量,应减去相应部分)。同时,各种水库、山塘拦蓄的水量以及农田灌溉用水等, 都应考虑部分水量回归即重复利用问题,因无实测资料,暂按农作物生长需水量 的 60% 作为回归水量。由此求得分区地表水总量如上表 5 。3. 地下水及水资源总量估算 3.1.地下水资源:全县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岩层的孔隙水、碎屑岩层的裂隙水和岩溶水三类。根 据水文地质资料,按补给系数法和水文法进行计算,求各区及全县地下水储量。(1)补给系数法:Q和V, p :含水层的给水序数;V:含水层的体积以上

12、两数由水文地质报告查得。2)水文法:即最小平均月流量法w = Qbmmx 31.54 x 106cmQbmm:采用石坝子水文站23年系列中最小月流量的均值,再按下式求出地 下水流模数:即 m二w / F石坝子水文站控制的集雨面积为 536 平方公里。求得: m=0.002476 m3/km2sed 再粗略的以此流模数来求各区地下水动储量。( 3)根据二种方法计算结果基本相符,其结果为:分区西北山地西南咼中南丘东南低丘北部丘、岗总计地下水、高丘区丘区岗区区平原区动储量(万方)4373.23896.84646.53386.46419.222722.1静储量(万方)(静储量系在分布图上杳得)2500

13、04.水资源总量估算 水资源总量是由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组成,由于影响因素多,因两者转化关系较为复杂,本文近似地假定水资源总量即为地表水与地下水之和求算水资源总量,结果如下表 6:表 6单位:万 m3、区别水量西北山地咼丘区西南高丘区中南丘岗区东南低丘区北部丘岗平原区北部丘岗平原区全县多年平均地表水39615.531998.237609.126468.356107.2191798.3地下水4347.23896.84646.53386.46419.222722.1总量43988.735895.042255.629854.762526.4214520.4P=20%地表水49863.539870.6

14、47193.533192.470649.8240769.8地下水4373.23896.84646.53386.46914.222722.1总量54236.743767.45184036578.877609263491.9P=50%地表水38385.730787.136207.325474.754056.0184910.8地下水4343.23896.84646.53386.46419.222722.1总量42758.93463.940853.828861.160475.2207632.9P=75%地表水30207.524727.429079.320483.542897.2147394.9地下水4

15、373.23896.84646.53386.46419.222722.1总量34580.728624.233725.823869.949316.4170117.0P=90%地表水24038.5420189.6223410.1616707.8234812.8111915 8.95地下水4373.23896.84646.53386.46419.222722.1总量28411.7424086.4228056.6620094.2241232.01141881.055水资源利用及评价5.1.水资源利用现状五十多年来,宁乡共修建了各种水利工程设施7 万多处,其中大型工程 1 处, 中型工程 2 处,小型水

16、库 160 处,千亩以上小型河坝 22 座,山平塘 65072 口; 55kw以上电力排灌站73处97台9625kw。现有蓄引提总水量达7.6823亿m3,其 中有效6.146亿m3,占总水量的80%;在总水量中蓄水为5.366亿m3,占总水量69.84%;引水量为1.6786亿m3,占总水量21.85%;提水量为0.5454亿m3,占总水量7.1%,根据计算,这些工程在平水年(保证率为50%)时能提供可利用水 量为7.5119亿m3;在枯水年(保证率为75%)时能提供可利用水量6.8158亿m3; 在特枯年(保证率为95%)时能提供可利用水量6.1310亿m3。由于修建了大批的水利工程设施,

17、有效地调节了水资源量改善了生产,生活 条件,增强了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发挥了防洪、排渍、发电、灌溉效益。特别 是近年黄材、洞庭桥、田坪三大灌区渠系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实施以来,水资源 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据2004年统计,全县需水总量为 11.45 亿 m3,但供水总量仅为9.1亿m3,需水缺口达2.35亿m3。5.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 根据历年来运行中反映出的问题及各种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我县水资源可持 续利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不能满足社 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灌溉设施老化,灌

18、区配套及更新改造任务较重。目前灌区共灌田424000hm2, 由于灌溉设施配套不完善,灌区工程年久失修,灌溉面积逐年萎缩,灌溉水利用 率逐年降低,现状条件下只有 0.35,水资源浪费严重。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经济 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加,造成农业、城镇 缺水严重,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大。(2)、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开矿、采砂使水土流失现象依然严重,工业排污使 水质污染现象日益严重。(3)、水利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5.3 对策分析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特殊资 源,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离不开水。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是 促进宁乡县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基础。现以水资源持续利用的观 念为指导,本文提出以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科学保护水环境、维护水生态基 础及环境平衡的五项措施:(1)、提高水利设施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减少和避免水资源浪费。(2)、建立水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水的价值回归3)、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调整城镇体系,从水资源的角度建立起以水定城镇发展合理规模,以水定城镇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4)、划分水功能区,确定纳污能力(5)、加强水政执法,确保水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