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电子备课(第七八九单元)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2016163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电子备课(第七八九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电子备课(第七八九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电子备课(第七八九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电子备课(第七八九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电子备课(第七八九单元)(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异龙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电子备课表 第七单元主备:李平 副备: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这部分内容结构如下: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教学重点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

2、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了解小数的含义。课时安排本单元内容可用5课时进行教学。1、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88、89页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理解小数的含义,并会读、写简单的小数。教学重点认识小数,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教学难点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一、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二、揭示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小黑板,生齐读)。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88、89页

3、例1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填空。思考:1、5.98 、 0.85和2.60,它们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一样?2、小数是由( )部分组成,这些小数该怎样读?3、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米,用小数怎样表示?4、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米,用小数怎样表示?(6分钟后,比谁会用小数来表示。)四、先学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做一做:(课本第89页做一做、91页第2题)(1)指名2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在书上做。(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五、后教1、更正: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

4、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堂上板演的内容。2、议一议:课本第89页做一做 1(1)认为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 1(2)认为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91页第2题(1)认为读得对的举手。(整数部分按整数部分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顺序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2)怎样去写小数呢?(先写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然后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评议板书,全对得100,字漂亮得小红旗。堂下全对的举手,帮助错的同学更正。3. 拓展练习:课本93页第8题。六、全课小结小数的构成: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组成。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

5、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部分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顺序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然后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七、练一练作业:课本91页第1、2题课前调整:板书设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1一位小数:0.1 1两位小数:0.01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采用导学案执教,首先让学生汇报预习结果,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重点研究小数的意义。由于学生见过用“元”作单位表示商品的价格,所以首先让学生理解以“元”作单位的小数的意义。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然后分小组汇报展示,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

6、为主。 2、小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内容课本第90页例2及做一做教学目标会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一、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板书课题)。二、揭示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小黑板,生齐读)。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90页的例2,看图、看文字,并填空。思考: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3分钟后,比谁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四、先学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下面,老师来

7、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做一做:(课本第90页做一做)(1)指名2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在书上做。(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五、后教1、更正: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2、议一议:(1)认为正确的请举手,你是怎样比较的?(生答,师总结:先看整数部分,哪个数大,它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哪个数大,它就大,以此类推)(2)小数的大小与小数的位数有关吗?(小数的大小与小数的位数多少无关,两个小数中间有无数个小数。)(3)评议板书,全对得100。3. 拓展练习:课本93页第6题。六、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

8、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1、先看整数部分,哪个数大,它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的第一位,依次类推2、小数的大小与小数的位数多少无关,两个小数中间有无数个小数。七、练一练作业:课本92页第3、4、5题。课前调整:板书设计小数大小的比较1、先看整数部分,哪个数大,它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的第一位,依次类推2、小数的大小与小数的位数多少无关,两个小数中间有无数个小数。作业设计练习二十一第6、8、9题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比较一、二位小数的大小。由于本学期学生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小数的所以本节课我也采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由于教学内容比

9、较简单,而且学生可以通过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迁移到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上来,所以本节课我采取的是以小组合作为主的教学形式。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95例3、96页例4及做一做教学目标掌握小数加、减的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一、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二、揭示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小黑板,生齐读。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1.认真看课本第95、96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例3、例

10、4中小数加、减法的笔算过程。思考:笔算小数加、减法,应注意什么?(5分钟后,比谁会笔算小数加、减法。)四、先学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做一做:(课本第97页第1题)(1)指名2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在书上做。(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五、后教1、更正: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2、议一议:(1)认为格式正确的请举手。笔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师板书:小数点要对齐(相同数位对齐)(2)认为得数正确的请举手。师板书:“先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再按

11、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最后把小数点落下来。”(3)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不同点?(和整数计算方法相同;不同的是要把小数点落下来。)(4)评议板书,全对得100,帮助错的同学更正。3.拓展练习:课本第98页第6题。六、全课小结计算方法:先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最后把小数点落下来。七、练一练作业:课本第97页第2题。课前调整:板书设计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小数点要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作业设计练习二十二第3、4、5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利用知识的正迁移,首先复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和小数的意义,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发现小数加减法的方法。由于学生已经具备

12、一定的购物经验,所以多数学生很快就找出了“把小数点对齐”的方法。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积极性,我将后面的课堂练习也都设计成“购物”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 第八单元主备:李平 副备: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

13、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4课时1、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99页例1 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一、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课题)。二、揭示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小黑板,生齐读)。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99页的例1,看图看黄色部分的内容,重点看小朋友们的

14、解决方法。思考:1、第一步:108=80,求的是什么?第二步:803=240,求的是什么?2、怎样列综合算式?4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四、先学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做一做:(课本第99页做一做、第101页第1题)(1)指名2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在书上做。(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五、后教1、更正: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1、 议一议:课本第99页做一做568(1)认为第一步列式正确的请举手,求的是什么?错的说出错在哪里,你是怎样算的。第二步

15、求的是什么?40027 27400 40072(2)认为第一步对的举手,为什么?第二步呢?(3)27400 他的第一步求的是什么?第二步呢?(4)这两道题的计算结果对吗?单位名称对吗?小结:(1)先求一份有多少,再求这么多份是多少。(2)先求一共有几份,再求这么多份是多少。4.拓展练习:课本102页第5、6题。六、全课小结求总数时(1)可以先求一份有多少,再求这么多份是多少。(2)也可以先求一共有几份,再求这么多份是多少。七、练一练作业:课本101页第2、3、4题。课前调整:板书设计解决问题求总数时:(1)可以先求一份有多少,再求这么多份是多少。(2)也可以先求一共有几份,再求这么多份是多少。

16、作业设计练习二十三第7、8、9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继续尝试用导学案教学。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复习两道有联系的一步解决的乘法问题,不仅唤起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记忆,更为后面的两步解题做好准备。在探究新知时,我设计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研究新知,鼓励他们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找出不同解题方法。2、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100页例2 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会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一、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课题)。二、揭示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小黑

17、板,生齐读)。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100页的例2,看图看黄色部分的内容,重点看小朋友们的解决方法。思考:1、第一步:602=30,求的是什么?第二步:305=6,求的是什么?2、怎样列综合算式?(4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四、先学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检测:(课本第100页做一做、第105页第15题)(1)指名2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在书上做。(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五、后教1、更正: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

18、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2、议一议:96068认为第一步列式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错的说出错在哪里,你是怎样算的。第二步呢?12636认为第一步对的举手,为什么?第二步呢?这两道题的计算结果正确吗?单位名称对吗?小结:我们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3.拓展:课本105页第15题六、全课小结求每份有时(1)可以先求每次有多少,再求这么每份是多少。(2)也可以先求一共有几份,再求每份是多少。七、练一练作业:课本103页第10题; 105页第16题。课前调整:板书设计解决问题求每份有时(1)可以先求每次有多少,再求这么每份是多少。(2)也可以先求一共有几份,再求每份是多少。作业设

19、计练习二十三第11、12、13题。教学反思在独立预习阶段,我请学生先将不懂的疑问记录下来,然后大胆提出,全班解决。为了发展学生思维,我不仅重视学生对于基本法6025“连除”的理解,还特别重视让学生找出不同解法。学生们在思考与交流中发现,还可以用60(25)解答,自然就解决了课始学生提出的错误的解法。第九单元主备:李平 副备: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是结合实际,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和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例如,学生在学习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

20、示,这样表示出的数学概念更直观、形象,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又如,我们学习过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本单元的例1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等量代换思想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例2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教学重

21、点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课时安排本单元内容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1、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课本第108页例1教学目标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一、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用集合的思想解决问题(板书课题)。二、揭示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投影,生齐读)。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

22、108页例1,看统计表,看黄色部分的内容,重点看下面的数学、语文小组的集合圈。思考: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一共有几人?(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四、先学1、看一看: 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做一做:(课本第110页第1题)(1)指名2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在书上做。(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五、后教1、更正: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堂上板演的内容。2、议一议: (课本110页第1题)会游泳的: 会飞的: (1)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2)表

23、示什么?(3)评议板书,全对得100,帮助错的同学更正。(4)拓展练习:课本110页第2题。六、全课小结解决重叠问题要从条件入手进行分析,画出示意图,借助示意图进行思考,为了不重复计算,应从它们的和里减去重复部分;也可以用其中一部分减去重叠部分,再加上另一部分。七、练一练作业:课本110页第2题。板书设计数学广角1、解决重叠问题要从条件入手进行分析,画出示意图,借助示意图进行思考,为了不重复计算,应从它们的和里减去重复部分;2、也可以用其中一部分减去重叠部分,再加上另一部分。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设计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计算出第二小组的人数,然后在组内进行交流。交流中,不同的解法引发了学生的思维

24、冲突,在经过交流思考后,学生不仅找出了问题,并改正了错误。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作用,还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和自我纠错的能力。 2、简单的等量代换 教学内容课本第109页例2及做一做教学目标能根据已知条件,进行等量代换。教学重点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教学难点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简单的等量代换(板书课题)。二、揭示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投影,生齐读)。过渡:要达到本节课

25、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1.认真看课本第109页例2,看情景图,重点看下面的三个天平。思考:(1) 一个西瓜重( )千克。(2) 1千克相当于4个苹果,那一个西瓜相当于( )个苹果。(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四、先学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做一做:(课本第109页做一做)(1)指名2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在书上做。(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五、后教1、更正: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堂

26、上板演的内容。2、议一议:(1) 认为得数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2) 遇到画图的等量代换时,首先做什么?(将图变成文字,再进行计算。)(3)正推:2羊1猪 (也就是1猪=2羊) 4猪1牛 =42=8羊 2牛28=16羊反推: 2牛8猪16羊(4)哪种方法简便?(5)评议板书,全对得100,字漂亮得小红旗。堂下全对的举手,帮助错的同学更正。(6)拓展练习:数学课本第110页第3题六、全课小结两个完全相等的量可以相互替换,这就是等量代换。可以正推,也可以反推出答案。七、练一练作业:课本111页第3、4题。课前调整:板书设计简单的等量代换正推: 2羊1猪 4猪8羊1牛 2牛16羊反推: 2牛8猪16羊作业设计 练习二十四第5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首先通过独学理解新知,然后在组内交流想法,最后全班集体汇报。从学生汇报情况看,学生都能理解简单的一个物体换几个其它物体的三个物体间的两次代换,表述也较清楚,甚至还可以列出简单的算式。但对于教材后面相对应的一道“三种不同数量物体之间的代换”的练习有部分学生理解存在困难,我顺势抓住机会,让学生就此题再次讨论研究,在学生思维的碰撞中,很快还找出了两种不同的换法,我再组织学生将这两种不同换法进行比较。通过研究学生们明白,解答此类型题目的关键是要找出每两种物体之间相等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