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加工论文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31988134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1.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超声波加工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超声波加工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超声波加工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超声波加工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波加工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超声波加工 摘要:超声波加工是利用工具断面的超声振动,通过磨料悬浮液加工脆硬材料的 一种成型方法。它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对于一些常规加工方式无法完成 的或者加工精度无法达到要求的工件。目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超声波加工技术 已逐步成熟,并已在一些要求条件高、加工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的领域逐步发 展起来,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它的应用范围及领域会越来越广。 关键词:超声波;研究前沿;应用领域 引言:超声波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为人们所应用,他通过自身的一些特性一步 步奠定自己在切削、拉丝模、深小孔加工等的地位。特别在现代这个迅猛发展的 社会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应该加快它的发展速度,为我们所用。

2、超声波加工(USM )是利用工具端面作超声频振动,通过磨料悬浮液加工硬 脆材料的一种加工方法。超声波加工是磨料在超声波振动作用下的机械撞击和抛 磨作用与超声波空化作用的综合结果,其中磨料的连续冲击是主要的。加工时在 工具头与工件之间加入液体与磨料混合的悬浮液,并在工具头振动方向加上一个 不大的压力,超声波发生器产生的超声频电振荡通过换能器转变为超声频的机械 振动,变幅杆将振幅放大到0.010.15mm,再传给工具,并驱动工具端面作超 声振动,迫使悬浮液中的悬浮磨料在工具头的超声振动下以很大速度不断撞击抛 磨被加工表面,把加工区域的材料粉碎成很细的微粒,从材料上被打击下来。虽 然每次打击下来的材

3、料不多,但由于每秒钟打击16000次以上,所以仍存在一定 的加工速度。与此同时,悬浮液受工具端部的超声振动作用而产生的液压冲击和空化现象 促使液体钻入被加工材料的隙裂处,加速了破坏作用,而液压冲击也使悬浮工作 液在加工间隙中强迫循环,使变钝的磨料及时得到更新。一、超声波加工的原理1.1 超声波概述“超声波”这个名词术语,用来描述频率高于人耳听觉频率上限的一种振动 波,通常是指频率高于 16kHz 以上的所有频率。超声波的上限频率范围主要是取 决于发生器,实际用的最高频率的界限,是在5000MHz的范围以内。在不同介质 中的波长范围非常广阔,例如在固体介质中传播,频率为25kHz的波长约为200

4、mm; 而频率为 500MHz 的波长约为 0.008mm。超声波和声波一样,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介质中传播。由于超声波频率 高、波长短、能量大,所以传播时反射、折射、共振以及损耗等现象更显著。在 不同的介质中,超声波传播的速度c亦不同,例如c =331m/s; c =1430m/s; 空气 水c铁=5850m/s。速度c与波长久和频率f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c九=-f超声波具有如下几种主要性质:1、超声波能传递很强的能量;2、超声波的空化作用;3、超声波的反射、透射、折射;4、超声波的衍射;5、超声波的干涉和共振。1.2 超声波加工原理 超声波加工是利用工具断面的超声振动,通过磨料悬浮液

5、加工脆硬材料的一种成型方法,加工原理如图 1.1 所示。加工时,在工具头与工件之间加入液体与 磨料混合的悬浮液,并在工具头振动方向加上一个不大的压力,超声波发生器产 生的超声频电振荡通过换能器转变为超声频的机械振动,变幅杆将振幅放大到0.010.15mm,再传给工具,并驱动工具端面作超声振动,迫使悬浮液中的悬浮 磨料在工具头的超声振动下以很大速度不断撞击抛磨被加工表面,把加工区域的 材料粉碎成很细的微粒,从材料上被打击下来。虽然每次打击下来的材料不多, 但由于每秒钟打击16000次以上,所以仍存在一定的加工速度。与此同时,悬浮 液受工具端部的超声振动作用而产生的液压冲击和空化现象促使液体钻入被

6、加 工材料的隙裂处,加速了破坏作用,而液压冲击也使悬浮工作液在加工间隙中强 迫循环,使变钝的磨料及时得到更新。1.3 超声波的加工特点1、加工范围广;a.可加工淬硬钢、不锈钢、钛及其合金等传统切削难加工的金属、非金属 材料;特别是一些不导电的非金属材料如玻璃、陶瓷、石英、硅、玛瑙、宝石、 金刚石及各种半导体等,对导电的硬质金属材料如淬火钢、硬质合金也能加工, 但生产率低;b适合深小孔、薄壁件、细长杆、低刚度和形状复杂、要求较高零件的加 工;c.适合高精度、低表面粗糙度等精密零件的精密加工。2、切削力小、切削功率消耗低;由于超声波加工主要靠瞬时的局部冲击作用,故工件表面的宏观切削力很小 切削应力

7、、切削热更小。3、工件加工精度高、表面粗糙度低;可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尺寸精度可达0.0050.02mm)和较低的表面粗糙 度(Ra值为0.050.2),被加工表面无残余应力、烧伤等现象,也适合加工薄壁、 窄缝和低刚度零件。4、易于加工各种复杂形状的型孔、型腔和成型表面等;5、工具可用较软的材料做成较复杂的形状;6、超声波加工设备结构一般比较简单,操作维修方便。二、超声波研究现状及应用2.1 超声波深小孔加工在相同的要求及加工条件下,加工孔比加工轴要复杂得多。一般来说,孔加工 工具的长度总是大于孔的直径,在切削力的作用下易产生变形 ,从而影响加工质 量和加工效率。特别是对难加工材料的深孔钻削来

8、说 ,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 , 切削液很难进入切削区,造成切削温度高;刀刃磨损快,产生积屑瘤,使排屑困难, 切削力增大等。其结果是加工效率、精度降低,表面粗糙度值增加,工具寿命短。 采用超声加工则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前苏联在 20世纪60年代就生产出带磨料的超声波钻孔机床。在美国,利用 工具旋转同时作轴向振动进行孔加工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日本已经制成新型 UMT-7三坐标数控超声旋转加工机,功率450 W,工作频率20 kHz,可在玻璃上 加工孔径1.6 mm、深150 mm的深小孔,其圆度可达0.005mm,圆柱度为0.02 mm。 英国申请了电火花超声复合穿孔的专利,该装置主要用于加工在导

9、电基上有非导 电层的零件,如在金属基上涂有压电陶瓷层的零件。整个加工过程分两个阶段进 行:首先用超声振动将非导电层去除掉, 当传感器感知金属层出现时,即改用电 加工或电火花与超声复合的方法进行加工。该装置有效地解决了具有导电层和非 导电层零件孔的加工问题。2.2 拉丝模及型腔模具研磨抛光聚晶金刚石拉丝模超声研磨抛光技术在国内外已获得广泛应用,新的超声研 磨抛光方法和设备已出现。北京市电加工研究所提出的“超硬工具材料电火花超 声波复合抛光方法”,其特点是:采用超声频信号调制高频电火花脉冲电源与超 声加工复合进行聚晶金刚石拉丝模研磨抛光。该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并在生产 中获得应用。2.3 难加工材

10、料的超声波加工金属和非金属硬脆材料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 耐磨损、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不易氧化、腐蚀等优点。然而,由于工程陶瓷 等难加工材料具有极高的硬度和脆性,其成形加工十分困难,特别是成形孔的加 工尤为困难,严重阻碍了应用推广。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展开了对难加工材料 加工方法的研究,其中以超声加工较多。英国阿伯丁大学国王学院研究了超声钻削难加工材料时工艺参数对材料去 除率的影响,建立了间断性冲击过程的非线性模型,对冲击力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种新的材料去除率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首次解释了材料去除率在较高的静态力作用下减小的原因。美国内 布拉斯加大学和内华达大

11、学对 AlO 陶瓷材料微去除量精密超声加工技术进行了 23研究。通过模拟陶瓷材料超声加工的力学特性对材料去除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 现,低冲击力会引起陶瓷材料结构的变化和晶粒的错位,而高冲击力会导致中心 裂纹和凹痕。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还第一次分析了 AlO 陶瓷精密超声加工的机23 理、过程动力学以及发展趋势,并详细讨论了超声技术在陶瓷加工方面的应用情 况。2.4 超声波振动切削超声振动切削作为新兴的特种加工技术,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兴趣 和极大关注。最早对振动切削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可以称为振动切削理论与应 用技术奠基人的是日本学者隈部淳一郎。他在20世纪5060 年代发表了许多振 动切

12、削方面的论文,系统地提出了振动切削理论,并成功地实现了振动车削、振 动铣削、振动镗削、振动刨削、振动磨削等。随后美国也对振动切削进行研究, 到20世纪70年代中叶,振动车削、振动钻孔、振动磨削、光整加工等均已达到 实用阶段,超声加工在难加工材料和高精度零件的加工方面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 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2.5超声波复合加工将超声加工与其他加工工艺组合起来的加工模式,称为超声复合加工。超声 复合加工,强化了原加工过程,使加工的速度明显提高,加工质量也得到不同程 度的改善,实现了低耗高效的目标。三、超声波加工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3.1 超声振动切削技术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

13、科学校采用超声振动切削方法对一汽变速箱厂生产的 一直齿齿轮的滚齿加工进行了工艺实验31,通过生产现场各种工艺参数实验及 小批量试生产,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北京装甲兵技术学院提出了一种超声微振车削的新工艺2。其特点是功率 小(50 W)、振幅小(25“m),同样可获得一般振动车削的效果。超声振动切削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对其的研究主要应从几个方面进行:1、研制和采用新的刀具材料;2、研制和采用高效的振动切削系统;3、对振动切削机理深入研究;4、超声椭圆振动切削的研究与推广;5、超声铣削加工技术。3.2 超声复合加工技术目前, 超声波、电火花、机械三元复合加工技术的研究较快的发展

14、。哈尔滨 工业大学利用超声波、电火花、磨料复合加工技术对不锈钢进行加工,解决了电 火花小孔加工中生产率和表面质量不能兼顾的矛盾, 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模具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 也越来越高。在模具制造过程中,光整加工工序对模具质量影响很大,但目前该 工序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手工完成,严重制约了模具加工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亟 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华南理工大学采用超声电解磨粒复合加工技术对形状复 杂的模具型腔光整加工进行了研究,并利用BP神经网络对加工表面粗糙度进行 预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超声电解磨粒复合加工技术是一项新的复合加工技术, 能较好地适用于形状复

15、杂的模具型腔光整加工。但尚有许多方面的内容有待进一 步研究,特别是各主要加工因素对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以及表面金属的去除机 理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探索对环境污染少甚至没有污染的加工方法, 研究新的工作介质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近年来,日本东京农工大学对气体介 质中的电火花脉冲放电加工技术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为电火花脉冲放电加工技 术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但该技术在加工过程中短路频繁。山东大学的研究人 员将超声振动引入气中放电加工技术,并对工程陶瓷进行了加工实验研究,加工 效率提高了近 3倍。但该工艺的加工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3.3微细超声加工技术以微机械为代表的微细制造是现代制造

16、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晶体硅、 光学玻璃、工程陶瓷等硬脆材料在微机械中的广泛应用,使硬脆材料的高精度三 维微细加工技术成为世界各国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可适用于硬脆材 料加工的手段主要有光刻加工、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超声加工等特种加工技 术。超声加工与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激光加工等技术相比,既不依赖于材料 的导电性又没有热物理作用,与光刻加工相比又可加工高深宽比三维形状,这决 定了超声加工技术在陶瓷、半导体硅等非金属硬脆材料加工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 优势。随着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增泽研究室对微细工具的成功制作及微细工 具装夹、工具回转精度等问题的合理解决,采用工件加振的工作方式

17、在工程陶瓷 材料上加工出了直径最小为5“m的微孔,从而使超声加工作为微细加工技术成 为可能。四、结语由于超声振动切削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因而大大扩大了切削加工的范围。 例如,对于难切削的材料淬硬钢、钛及其合金、石材等都能加工;能加工易变形 的细长杆,小径深孔和薄壁零件;对要求精度及光洁度高且不生成毛刺的零件, 可用超声方法加工;对于一些形状复杂、要求精度高而又不宜用其他方法加工的 零件,用超声振动切削可以解决。超声波在机械加工的应用除上面这些外,还在金属件连接,工件抛光,挤压 和铆镦等方面均有很好的应用。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完善超声波加 工技术将会在更多的领域突显他的优势。现代加工技

18、术这一门课是给我们大学画上圆满句号的一课,从大一入学我们 学习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学科任选课,大多数都是对一门知识的入门认识, 我们学习的基本上都属于在社会上已经淘汰的设备、仪器,通过那些传统的机械 来学习加工原理。而现代加工技术则是让我们接触到了当今最先进的加工技术、 加工原理,让我们对世界科技的发展层次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所以能够有这样一 门课程,是对我们的知识的归纳、总结,也是对我们的一种鞭策。通过对电火花 加工、电子束加工、激光加工以及超声波加工等特种加工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更 多的先进加工技术,对自己的思维是一种扩展,也利于以后在实际问题中寻找更 好的解决方法。超声波加工技术的发展及其

19、取得的应用成果是可喜的。一方面,材料加工的 客观需要推动和促进了超声加工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超声加工技术提供的强 有力加工手段,又促进了新材料的发展。展望未来,超声加工技术的发展前景是 美好的。参考文献:【1】 先进制造系统导论 蒋志强,施进发,王金凤 科学出版社【2】 郭伟.超声检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3】 陈华.钢结构薄板焊缝超声波探伤的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2010,(02) 【4】环川建,张强,江向华.小径薄壁管焊接接头超声波探伤方法探讨J.无损探伤, 2005,(06)【5】熊秀文,杨定辉,陈维,廖常国.超高层房建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J. 安装, 2011,(02)

20、【6】 王晓锋, 郭长青, 李子龙. 循环载荷下钢结构焊接接头的疲劳失效分析J. 山西建筑, 2009,(17)【7】吴晓瑞.超声波探伤在钢结构焊接中的应用J.宁夏机械,2009,(04)【8】陈宏宇.铸件超声波探伤方法的分析与应用J.宁夏机械,2006,(04)【9】史亦伟.超声检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0】 庞勇超声成像方法综述N华北工学院测试技术学报,2005年,【11】 胡天明. 超声检测.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4【12】 张正.超声波探伤信号的数字处理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 .【13】 储少岩编:电声换能器原理(无损检测专业用),1987.1 南

21、昌航空工业学 院【14】 范百刚编著:超声原理与应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 第一版【15】 金长善编著:超声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7 第一版【16】J.克劳特克洛默,H.克劳特克洛默著,李靖等译:超声检测技术,广东 科技出版社,1984.9 第一版【17】 同济大学声学研究室编: 超声工业测量技术, 上海人民出版 社,1979.9 第一版【18】1987.5: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ZBY231-84)【19】1987.6 :超声探伤用探头型号命名方法(ZBY344-84)【20】1988.1:TR 探头延迟块磨成圆弧面后各参数的变化【21】1988.4: 一种具有五个可调动自由度的探头调节机构【22】1988.10: 一种解决斜探头磨损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