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水利枢纽对洋湖片区影响论证报告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1988044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5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湘江水利枢纽对洋湖片区影响论证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湘江水利枢纽对洋湖片区影响论证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湘江水利枢纽对洋湖片区影响论证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湘江水利枢纽对洋湖片区影响论证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江水利枢纽对洋湖片区影响论证报告(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影响论证缘由2007年12月14日,经报请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发改经体20073488号)正式批准长沙、株洲、湘潭(简称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实验区。目的是通过试点改革,先行探路,积累经验,以推动整个面上的改革。大河西先导区是长株潭城市群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综合配套实验区。它位于湘江西岸,是新兴的城市次中心。大河西先导区作为体现长沙城市新世纪风貌的文化中心和科教中心,日益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洋湖垸片区地处长沙大河西先导区靳江河和湘江之间,根据规划,洋湖垸拟打造成总部经济区、生态湿地区和高档住宅区。其中,总部经济区

2、位于洋湖垸东北区,该区拟开发和建设一个经济发达、功能齐全、生态优美、体现“两型”特征的现代化新城区,着力引进现代商务商贸、生态产业、宾馆酒店、金融证券等现代产业,最终建成湖南最大最好的总部经济区;洋湖垸中部地带为生态湿地区,该地将由若干开放性或经营性公园组成,对于靳江河口湿地资源利用来说,既可以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又能在大环境的保护下受到足够的重视和保护,是一种可以双赢的城市湿地资源利用模式;南部则为高档住宅区。三五年后,洋湖垸片区将成为大河西先导区“两型社会”的标杆。由于洋湖垸片区的湿地公园、道路及排水规划仅对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建成后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定性分析,没有对影响进行详尽分析,考虑湘江

3、长沙综合枢纽建成后,外河常水位的抬高和洪水位的壅高,势必对湿地公园、道路及排水规划的日常运行及洪水期运行产生影响。为保证湿地公园、道路及排水的安全合理运行,2011年4月,我院受长沙先导洋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对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建成后对片区湿地公园、道路及排水的影响进行分析论证,编制完成本报告。2 区域概况2.1 地理位置长沙大河西先导区位于湘江西岸,西至宁乡县主城区,北至沩水河,南至长沙市南横线,总规划面积1200km2。规划区涉及4个区县,15个乡镇,包括岳麓区、高新区、望城县坪塘镇、雷锋镇、吴山镇、雨敞坪镇、莲花镇、含浦镇、白箬铺镇、黄金乡、高塘岭镇、星城镇,以及宁乡县的玉潭镇、城郊乡

4、、金洲乡、历经铺乡、夏铎铺镇。洋湖垸片区位于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东南部,东临湘江、南抵三环线,西、北至靳江河,总规划面积11.37km2。区域行政隶属岳麓区,范围涉及岳麓区部分城市以及多个村镇(白鹤村、学士村、联丰村、蓝天村、洋湖村、连山村)。2.2 气象洋湖垸片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温和湿润,季节变化明显。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春秋短促,冬夏绵长,充分体现了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典型特点。长沙距海较远,又位于冲积盆地,边缘地势高峻,向北倾斜,北方冷空气可深入聚集,冬季比同纬度地区稍冷,而夏季比同纬度地区更热,是江南“四大火炉”之一。长沙平均气温为17.2。1月最冷,平均4.7,历史上绝对最低

5、温度曾在2月份出现,达-11.3。7月最热,平均气温29.4,历史上绝对最高温曾在8月初出现,达43。全年无霜期平均275天,积雪日为 6天。东西山势高耸,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360mm,东部山区高达16002200mm,西部为14001600mm,年平均雨日 152天。长沙降雨不均匀,35月平均降雨日数有52.8天,约占全年总降雨日数的35;夏季降水不均,旱涝无定;秋冬雨水明显减少。长沙地区日照时数达1677小时作物生长期长。冬春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全年保持着温和湿润的气候特点,使得长沙冬季并不萧索,常绿的阔叶树,如香樟、女贞等仍然葱笼滴翠。2.3 地形地貌洋湖垸片区总体地势南高北低

6、、东高西低。区域内最低点标高为28.8m(56黄海高程,下同)位于洋湖村,洋湖垸内的农田用地较为平整,标高在29.1m30.1m之间,区域南侧三环线附近为微丘地形,标高在40.0m以上。东侧湘江沿岸、雅河两侧多为居民住宅,地势较为平坦,地面标高在31.0m34.0m之间。3 洋湖片区相关规划洋湖片区前期已完成了湿地公园、道路及排水的专项规划,并通过了相关单位的审批。本次论证是分析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建成后对已规划湿地公园、道路及排水的影响,对湿地公园、道路及排水直接采用其规划成果,不再专门进行研究。3.1 湿地公园规划洋湖垸湿地公园规划由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根据其编制的长沙洋湖垸湿

7、地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湿地公园位于洋湖垸的中心地区,洋湖垸城市湿地公园是以维护城市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城市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合理利用、特色突出、持续发展”的方针,体现“两型社会”要求,打造一个集生态保护、旅游、体育休闲、教育科研于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作为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的重要示范区。洋湖垸湿地公园一期工程总面积约600亩,其中水面面积167亩,是集生态、环保、景观、休闲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公园。具体建设内容包括防洪工程、道路工程及景观工程三大部分。工程位于长沙市河西先导区洋湖垸内,位于拟建洋湖大

8、道以北、靳江河以南、东临潇湘大道沿湘江河堤西展。湿地公园一期主要建筑物为人工景观河道、湿地、景观带及观景平台、道路等。设计人工景观河道长约3.8km(位于整个湿地中心地块,实际上是对原有小型渠系的整合与规模放大,形成可通小型船只的航道),上游段与靳江河哑河连接,下游与湿地公园二期河道连接,设计河道岸坡顶标高33.0m以上,河底标高28.6029.60m,设计常水位31.50m。河道主河床宽12m,水深2.5m,主要用于游玩用航道,航道在湿地公园呈蛇形,不规则。航道核心区域设有一个约55亩的人工湖泊(均系原有水塘连接而成),湖泊周边设有多处亲水码头与游船码头。河道两岸以自然边坡为主,坡比1:3.

9、01:10不等。局部地段考虑船只停靠,采用驳岸型式。新开河道两侧的低洼地块则作为雨水收集池,水位略高于河道水面,以此作为新开河道的补水源。整个湿地公园除集中建设湿地会所,湿地餐厅,生态停车场外,均为生态湿地,景观带,不再有农田区域。3.1.1 湿地公园分区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围绕着:“生态洋湖、文化洋湖、休闲洋湖、教育洋湖”的设想而进行,即承载湖湘文化及满足周边居民多方位需求的农耕型城市湿地公园。在总体设计中,依据设计主题,我们确定以生态保育为主的生态湿地系统,同时融入湖湘文化,形成集生态、文化、休闲、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湿地公园。园区在总体布局时充分考虑了现状地形条件及各功能分区对相应环境的不同

10、的要求,充分体现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将湿地公园分为五大区,分别是湿地科教区、湿地生物多样性展示区、湿地生态保育区、湿地休闲区以及管理服务区。1、湿地科教区:本区域包括规划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及周边地区以及拟建污水处理厂南侧的现状村民居住片区。总面积为35公顷。本区域的主要功能为:展示自然湿地系统、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和湿地景观,开展湿地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应该充分展示两种截然不同的湿地系统间的差异,也应该对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形态相对缺失的区域,加强湿地的生态保育和恢复工作。包括人工湿地、湿生植物培育、湿地植物观赏等内容。2、湿地生物多样性展示区:本区域位于湿地公园的中部,是湿地公园的核心景观区域,包括月

11、塘、少量村民住宅用地。总面积为61公顷。本区域的主要功能为:湿地公园的湿生植物多样性展示区,生物多样性最高、湿地特征最明显的区域。以现有围堤和塘基为基础,形成洋湖垸最大的湖面水域,使植物群落逐步演替到从水生、湿生到陆生过渡的最佳状态,成为鸟类和湿地动植物栖息地和活动区。包括典型水生植物展示区、湿地探索中心、芦荡浮翠、澄波选翠等自然生态景观。3、湿地生态保育区:本区域位于湿地公园的中部上方最大的绿色区域,是湿地公园的生态核心区域,主要以农田为主,分布零星水塘。总面积为183公顷。本区域的主要功能为:湿地公园的生态核心区,植物层次最丰富的区域以及鸟类与动物栖息的区域。保留原有井字型农田机理,保护与

12、修复原有特色群落植物景观,达到生态系统的最佳状态,成为鸟类和湿地动植物栖息地和活动区。在休闲停留处融入湖湘文化,并尽量控制人为因素对此区域的干扰。包括生态引鸟植物区、生态水景展示区、生态群落季相展示区、生态密林灌草保育区、生态花草灌保育区等特色景区。4、湿地休闲区:本区域位于湿地公园的东部,包括被规划道路分割成的四块用地。总面积为52公顷。本区域的主要功能为:在平塘大道东侧,规划在以湿地生态景观为基调的休闲活动区。包括欢乐花园、丝竹动心、湿地会所、艺术天地、欢沁田园、自然展园等生态休闲景区。5、管理服务区:本区域主要有三个部份,包括一个主入口区、东侧次入口区和西侧次入口区,主要功能是为游客提供

13、休息、餐饮、购物、娱乐、商务会议、医疗、停车转换等活动场所,以及管理机构开展科普宣传和行政管理工作的场所,将成为湿地公园的标志形象,作为游人从城市进入湿地公园的引导区域,也是一个湿地公园给游客的第一印象。3.1.2 湿地公园水系规划1.规划策略采用“活、通、连、扩”等手法,梳理洋湖垸片区的水系肌理 ,打破鱼塘之间的隔断,在局部地区适当引入水体,形成大水面。重新疏通雅河,真正达到“河湖相连,水水相通”的目标,以洋湖垸湿地公园为中心,实现整个片区水系的贯通。水系的连通方式包括开放式和隐蔽式两种,以开发式为主,主要通过水体自身的重力进行流动。其中重点需要关注的是规划新建的坪塘污水处理厂,根据其可行性

14、研究报告,待全部投产后,日产中水量为8.0万m3,而出水水质尚未到达地表类水体标准,除部分作为为周边居民冲厕用水外,其余部分中水须经过湿地的净化后才能排入靳江河和作为景观用水。2.水系布局根据洋湖垸现状的水系和地形,从生态、景观角度考虑,在洋湖垸湿地内规划了六大片水体,分别是:1)鸡公塘; 2)马王港; 3)坪塘渔场;4)月塘; 5)龙骨塘; 6)雅河。其间,根据水系的标高和流向,分别规划了两条东西走向的水系廊道和三条南北走向的水系廊道。1)水面面积及水深(1)鸡公塘:位于坪塘污水处理厂东侧,规划水面面积为9.24公顷(0.09km2),考虑坪塘污水处理厂中水的净化作用和景观效果,规划水深0.

15、2m-1.4m之间,均深0.8m。(2)马王港:位于VIP高尔夫球场西侧马王港处,水体沿靳江河分布,规划水面面积为9.04公顷(0.09km2)是洋湖垸地区与靳江河重要的缓冲区,考虑滞洪汇水的作用,规划水深0.4m-1.4m之间,均深0.9m。 (3)坪塘渔场:该片水体位于洋湖垸湿地的中心区,起主要的水系沟通作用,规划水面面积为8.62公顷(0.086km2),规划水深0.2m-1.2m之间,均深0.7m。 (4)月塘:位于中央景观湿地公园内。是湿地公园和整个洋湖垸水系生态观赏价值最高的片区,是整体洋湖垸湿地的生态景观眼,规划水面面积19.68公顷(0.197km2),考虑其生态保育功能和景观

16、效果,规划水深0.5m-3.1m,均深1.8m。 (5)龙骨塘:根据洋湖垸片区控规的初稿,本片区紧靠规划中的别墅区,是别墅区主要的景观水面,规划水面面积11.42公顷(0.114km2),考虑亲水活动的安全性和景观效果,规划水深0.4m-1.4m之间,均深0.9m。 (6)雅河:洋湖垸片区主要的出水途径,规划打通雅河与靳江河的联系,水面面积变化不大,为12.07公顷(0.121km2),考虑其滞洪排水的作用,规划水深2.5m-4m之间,均深3.3m。 (7)水系廊道:南北连通:左线水面面积2.21公顷(0.022km2),均深0.6m;中线水面面积3.84公顷(0.038km2),均深1.0m

17、;右线水面面积1.24公顷(0.012km2),均深1.2m。东西连通:上线水面面积1.61公顷(0.016km2),均深0.8m;下线水面面积8.58公顷(0.086km2),均深0.6m。表2.1-1洋湖垸湿地水系规划面积、水深和容量计算水体面积km2均深m容量万m3鸡公塘0.090.87.2马王港0.090.98.1VIP球场0.0860.76.02月塘0.1971.835.46龙骨塘0.1140.910.26雅河0.1213.339.93左线0.0220.61.32中线0.0381.03.8右线0.0121.21.04上线0.0160.81.28下线0.0860.65.16总计0.87

18、2119.572)水面标高(1)鸡公塘:现状水面标高为31.5m左右,根据坪塘污水处理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其标高为32m,考虑水质净化曝气需要一定的高差,调整此处标高为30m左右。(2)马王港:现状水面标高为30m左右,考虑水系的联通性,从南到北依次调整标高分别为30m、29.8m、29.6m的标高。(3)坪塘渔场:现状水面标高为29.3m左右,维持其现有标高不变。(4)月塘:水面的现状标高为28m左右,考虑水体的景观性以及两侧道路的标高,将其调整至29m。以此基准点调整其他片区水体的标高。(5)龙骨塘:现状水面标高为29.5m左右,而紧邻的中线水面现状标高仅为27.5m左右,考虑其排水的功能

19、需求,将其标高调整为28.4-28.8m。(6)雅河:由于湘江长沙综合枢纽的建设,经回水水位计算,靳江河水位将达到30.1m。因此,为使水体能以重力流方式流出,将雅河的标高调整至30.1m。3)水系连通考虑片区内水体的水质、换水、景观及防涝等因素,为保证水体的流动性,根据水体平面布置、水面标高以及现状地形情况来规划水系之间的连通方式。共计有十三个水系的连通:鸡公塘马王港、马王港龙骨塘(西渠)、龙骨塘月塘(东渠)、鸡公塘月塘、西渠荷塘(中心西渠)、荷塘月塘(中心东渠)、月塘雅河、雅河月塘、雅河靳江河、雅河鸡公塘、龙骨塘靳江河以及中部点缀水池间的连通。规划片区总出水方式为两类:非雨水季节及小雨水季

20、节,雅河自流入靳江河;当外河水位较高,垸内水系不能通过自流外排时则通过龙骨寺泵站将雨水提升至靳江河。4)水系循环为确保垸内水系水质,需要增加水系间的循环流动性,采取两种循环流动方案。(1)湿地净化污水厂出水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湿地对水质的净化作用,将水系补水源头布置于污水处理厂东侧的鸡公塘,所需补水均在该位置处由坪塘污水处理厂流入鸡公塘,然后水流通过不同的路径自流至月塘,在月塘东侧设置一小型泵站,该泵站除了解决月塘的出水外同时给雅河补水。在旱季时雅河的补水自南向北穿越总部基地并于其北段自流排入靳江河。污水厂的出水除用于中水回用外,其余的水均按这一路径经过湿地和雅河净化达到地表水类水质标准后排水

21、靳江河。雨季时的水流路线,当雨水季节外河水位高于31.0m时,雅河不能通过自流排至靳江河,此时关闭雅河排水口处的拍门,同时关闭月塘的提升泵站。当雅河水位上涨至31.30m时,汇入雅河内的雨水通过设置在湿地生态走廊坪塘大道底部的溢流管涵排入月塘,最终通过龙骨寺泵站排入靳江河。(2)污水厂出水垸内零排放方案:污水处理厂仅补给湿地循环所损失的水量,污水厂出水超过湿地补水外的全部作为中水供给洋湖垸片区和梅溪湖片区。湿地补水由鸡公塘流出,一条流向马王港,一条流向月塘,再由月塘东侧泵站提升至雅河。雅河北端底部设置渗漏渠,经过渗漏渠过滤后进入集水井,作为总部中央空调冷却水和高尔夫球场的灌溉水,多余的渗滤水送

22、至鸡公塘推动水系循环。雨季时的水流路线,当雨量过大以至湿地不需补水能达到其控制流速时,停止雅河北端的潜水泵,同时关闭月塘提升泵站,此时湿地和雅河收集的雨水均汇集到龙骨塘通过泵站提升排放至靳江河。近期采用方案一,等中水用户发展到一定程度,中期以后采用方案二。5)水量平衡分析区域的输出水量主要有换水量、蒸发量、渗透量、湿地植物蒸腾量、游人用水量及绿地用水量六部分组成,总量为5.78万m3/d。来水量主要有降雨量和中水回用量,总量为2.53万m3/d。通过水量平衡计算发现现有的水源补给尚不能满足湿地内维持规划水系的需求,日均缺少3.25万m3/d的水量。解决办法是引入靳江河河水补充:扩大现有的鸡公塘

23、入水口,作为维持洋湖垸湿地内水系流通的主要水源,而待坪塘污水处理厂全部投产后,将其30的中水作为辅助水源。3.1.3 防洪排涝规划项目区现状较周边地势低洼,平均标高低于靳江河大堤(37.69m37.72m )约6.0m。大致为西北高东南低,高差相差不大,约为1.0m左右,整个园区处在一个封闭的低洼地势之中。造成在平时都要由泵站排除积水,暴雨季节的排洪排水量则更大的现状。区内现有的水渠均担负着一定程度的排泄洪功能。在建设湿地公园的同时,这些功能非但不能削弱,反而更应得到加强。 湿地区域本身就是一个小型蓄水水库,其短时蓄水能力很大,水生植物可以适应一定的水位变化。根据主要水面规划和项目区的现状地形

24、,洋湖垸湿地现具有防洪排涝调蓄能力共56.3万m3。按10年一遇闭闸期最大12h暴雨108.2mm计算,洋湖垸地区总面积共计12.52km2,径流系数暂取0.3 ,则产生洪水量40.64 万m3。洋湖垸湿地完全可以容纳产生的全部洪水。 排泄洪方案:由于该区域比周围低约6.0m多,所以在平时以及排洪时要设排水泵站、泵站的排泄能力和投资要由上游泄洪量和本计算流量来确定。利用湿地内水面和低洼地,调洪蓄水,增加城市防排洪能力。利用生态植物护坡,提高园区水系整体排洪、抗洪能力。表2.1-2 主要水面规划调蓄能力汇总水体面积km2规划水面标高m周边地面标高m允许最高水位m调蓄能力万m3鸡公塘0.09292

25、9.529.32.7马王港0.093031.531.210.8VIP球场0.08629.83029.90.86月塘0.19729.329.529.41.97龙骨塘0.11428.629.529.26.84雅河0.12130.13231.820.57左线0.02229.831.531.20. 88中线0.03829.229.529.40. 76右线0.01228.82928.90. 12上线0.01629.53029.80. 48下线0.0863031.531.210.32总计0.87256.33.2 片区道路及标高规划根据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洋湖垸控制性规划,靳江河右岸区域内道路主要坪塘大道、潇湘

26、大道南沿线及洋湖大道三条主干道及若干条次大道和支路组成。坪塘大道为南北走向,区域内长约3.0km,路面宽25.0m,路面标高为32.50m45.10m,大体成两端高中间低的走势。潇湘大道南沿线为南北走向,分东西两条线,东线沿着湘江而行,区域内长约5.5km,路面宽22.0m,路面标高为35.60m41.20m。洋湖大道呈东西走向,区域内长度约4.0km,路面宽度为25.0m,路面标高为32.00m38.70m。靳江河路东起靳江河口,西至窑咀路,沿着靳江河而行,全长约3.2km,路面宽度10.0m,路面最低标高为32.00m。区域内其他道路大体呈东西向或南北向,路面宽度为10.020.0不等,路

27、面标高为33.00m46.00m。由于用地分割,湿地科普展示区内交通自成系统,湿地游赏观光区和湿地休闲体验区内部交通组成统一交通系统。园内道路系统,共分主园路、次园路和支路三级。主园路是园区内部交通的骨架,路面宽4m6m,总长度约3.0km,连接园区内各个主要景观节点;次园路路面宽2.0m2.5m,总长度约6.4km,以主路为骨架,枝状深入各个功能分区,连接主要的景观节点;支路宽1.5m2.0m,部份为木栈道,直达景区深处,便于游客步行游览。3.3 排水专项规划根据坪塘含铺片控制性规划排水规划,区域内采取雨污分流的方式进行排水。3.3.1 污水排放规划区域内的污水排放采取集中排放的方式。所有的

28、污水都由地下管网集中到坪塘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再进行排放。地下管线布置以洋湖大道、竹塘路、公交路及潇湘大道南延线西线地下管线为主管线,将整个片区划分为四个区域。再由其它支管划分为更小的区域。污水首先由小区域流入支管中,然后再汇入主管,最后流入污水处理厂。3.3.2 雨水排放规划依据区域内的地势及其分区,雨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就近排入相应的水体。然后经由连通的水系使水流入龙骨塘,最后由龙骨塘泵站排入靳江河。区域内共有雨水排水口19个。沿雅河分布有12个出水口,雨水排入雅河;沿洋湖大道湿地公园段分布有4个出水口,雨水排入月塘;沿坪塘大道分布有3个出水口,雨水排入龙骨塘。雅河排水口的底标高最低为30

29、.60m;月塘排水口的底标高最低为28.90m;龙骨塘排水口的底标高最低为29.00m。4 水文计算4.1 流域概况外河影响洋湖垸片区的水系主要有两条:湘江和靳江河。湘江是洞庭湖水系中最大的河流,为长江第三大支流。发源于广西灵川的海洋山,经广西兴安、全州进入湖南,沿途流经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等市,至岳阳湘阴的濠河口注入洞庭湖。流域面积94660km2,干流全长856km。湘江在长沙市境长73.4km,落差3.1m。洋湖垸段湘江长度为4.35km。靳江:又名“靳江”,古称“瓦官水口”,为湘江一级支流,靳江发源于湖南宁乡县白鹤山寨子冲,靳江河发源于宁乡县白鹤山寨子冲,主要流经宁乡县东湖塘镇

30、、花明楼镇、大屯营乡、道林镇,岳麓区含浦镇、坪塘镇及岳麓街道,于长沙市柏家洲注入湘江。河宽60一90m,比降O55,全长87.5km,流域面积781平方公里,区内长度约9km。靳江河枯水期一般为9月次年3月,洪水期一般为4月8月,靳江河出口处外河(湘江)枯水期一般为10月次年3月,洪水期一般为4月9月。洋湖垸段靳江河长度为6.38km。洋湖垸是长沙市城市防洪工程非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圈由靳江河右岸象鼻坝至河口,再沿湘江左岸至观音港,两端与自然山头封闭而成。总集雨面积20.88km2,总保护面积12.52km2,其中:耕地面积12722亩(8.48km2),其中水田12522亩、自留地20

31、0亩、沟港1587亩、道路887亩、房屋地平1587亩、堤400亩,其它1607亩,总人口约15000人,其中农业人口9215人,非农业人口5785人,总劳力6540个。经实地调查和资料记载,洋湖垸段在1958年以前均无堤防,常年遭受洪涝灾害。随着经济的发展,1958年开始在两岸进行了堤防修筑,来保护两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逐年的建堤和老堤的培修加固,形成了现在堤垸的现状。经实地调查,1958年以来,1969、1976、1994、1998年洋湖垸多次有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遭受洪灾的年份主要是1969年,洪水位为35.3m,洪水标准不足10年一遇。4.2 防洪水文分析计算洪水分析成果直接

32、采用已审批的湖南省洞庭湖区长沙市城市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成果:表3.3-1 湘江及靳江设计洪水成果表 单位:m3/s河 流频 率(%)备 注0.5120.33湘江26200246002280021500长沙站靳江2040187016901510河口根据已经审批的靳江河(长沙段)防洪排涝规划报告,其设计洪水水面线成果与湖南省洞庭湖区长沙市城市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成果基本一致,本次设计认为靳江河(长沙段)防洪排涝规划报告成果真实可靠,结果见下表:表3.3-2 靳江河各频率下水位断面号地点间距 (m)累距 (km)水面高程(m)0.50%1%2%3.33%5%10%1河口038.537.8937.4

33、637.1436.8136.2920020.238.537.8937.4737.1536.8236.3240.630.4438.537.8937.4737.1536.8236.3722.241.1638.5137.937.4837.1636.8336.3137.25渡船码头1.238.5137.937.4837.1636.8336.3187462.0738.5237.9137.4937.1736.8436.332.672.0838.5237.9137.4937.1736.8436.331058.983.1438.5337.9237.537.1836.8636.35958.194.0938.53

34、37.9337.537.1936.8736.36822.410连丰-洋湖垸4.9238.5437.9437.5137.236.8836.37469.5115.3938.5437.9437.5237.2136.8936.38838.5126.2238.5537.9537.5337.2236.936.39196.3136.4238.5537.9537.5337.2236.936.4409.714桂花大队6.8338.5637.9637.5437.2336.9136.41253.9157.0838.5637.9737.5537.2436.9236.42832.5167.9238.5837.9937.

35、5637.2536.9336.44267.617将军船8.1838.583837.5737.2636.9436.45302.118赤江8.4938.5838.0237.5837.2736.9536.46577.919颜家桥9.0638.5938.0537.637.2936.9736.494.3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的影响分析计算1、枯水期的影响分析在湘江长沙综合枢纽没有修建之前,枯水期湘江长沙段水位低,据水文资料记载,湘江长沙站历史最低水位为24.80m(吴淞高程)。据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与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联合编制的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多年平均流量

36、线和汛期多年平均流量线坝址处为24.60m、28.16m,靳江河口多年平均流量线和汛期多年平均流量线分别为26.17m、28.74m。在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建成后,其坝址处正常水位为29.70m,根据其淹没线计算成果,靳江河处淹没线高程相应为30.20m30.61m。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多年平均流量线和汛期多年平均流量线成果见表4.3-1,湘江干流淹没线见表4.3-2,靳江河处淹没线见表4.3-3。表4.3-1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多年平均流量线和汛期多年平均流量线 单位m序号测量序号地名累距河底高程多年平均流量线汛期多年平均流量线cs1cs1坝址015.224.60 28.16 cs2cs2望城印刷机械

37、厂100013.324.62 28.17 cs3cs3丁字镇197017.924.67 28.18 cs4cs4谭家湾312019.924.75 28.21 cs5cs5张家城417015.624.82 28.23 cs6CS6象鼻咀551014.524.88 28.24 cs7CS7庙城689018.624.93 28.26 cs8CS8霞凝港819018.124.96 28.27 cs9CS9顺口湖945018.224.99 28.28 cs10CS10山周家堤1062014.525.03 28.30 cs11CS11外环公路桥1166015.525.06 28.31 cs12CS12许家

38、洲1262019.325.10 28.33 cs13CS13船形山1421017.825.17 28.35 cs14CS14龙洲1634017.325.27 28.39 cs15CS15捞刀河入口1775018.025.36 28.42 cs16CS16浏阳河入口1970019.925.43 28.45 cs17CS17长沙船舶厂2092019.725.49 28.46 cs18CS18长纺2211018.525.53 28.48 cs19CS19黄泥河2350019.225.58 28.50 cs20CS20长沙市区2516018.025.69 28.54 cs21CS21长沙三站26600

39、18.925.86 28.58 cs22CS22橘子洲头2796019.425.97 28.62 cs23CS23雨湾子2912019.526.03 28.65 cs24CS23+1炮台子3002018.926.07 28.67 cs25CS24猴子石3141017.426.12 28.70 cs26CS25柏家洲3295017.826.17 28.74 cs27CS26金钱巷3400017.826.19 28.75 cs28CS27枯石塘3540017.126.24 28.78 表4.3-2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湘江干流淹没线 单位m序号测量序号地名累距河底高程耕地线人口线林地线cs1cs1坝址

40、015.230.20 30.70 29.70 cs2cs2望城印刷机械厂100013.330.20 30.70 29.70 cs3cs3丁字镇197017.930.20 30.70 29.70 cs4cs4谭家湾312019.930.20 30.70 29.70 cs5cs5张家城417015.630.20 30.70 29.70 cs6CS6象鼻咀551014.530.20 30.70 29.70 cs7CS7庙城689018.630.20 30.70 29.70 cs8CS8霞凝港819018.130.20 30.70 29.70 cs9CS9顺口湖945018.230.20 30.70

41、29.70 cs10CS10山周家堤1062014.530.20 30.70 29.70 cs11CS11外环公路桥1166015.530.20 30.70 29.70 cs12CS12许家洲1262019.330.20 30.70 29.70 cs13CS13船形山1421017.830.20 30.70 29.70 cs14CS14龙洲1634017.330.20 30.70 29.70 cs15CS15捞刀河入口1775018.030.20 30.70 29.70 cs16CS16浏阳河入口1970019.930.20 30.70 29.70 cs17CS17长沙船舶厂2092019.7

42、30.20 30.70 29.70 cs18CS18长纺2211018.530.20 30.70 29.70 cs19CS19黄泥河2350019.230.20 30.70 29.70 cs20CS20长沙市区2516018.030.20 30.70 29.70 cs21CS21长沙三站2660018.930.20 30.70 29.70 cs22CS22橘子洲头2796019.430.20 30.70 29.70 cs23CS23雨湾子2912019.530.20 30.70 29.70 cs24CS23+1炮台子3002018.930.20 30.70 29.70 cs25CS24猴子石3

43、141017.430.20 30.70 29.70 cs26CS25柏家洲3295017.830.20 30.70 29.70 cs27CS26金钱巷3400017.830.20 30.70 29.70 cs28CS27枯石塘3540017.130.20 30.70 29.70 表4.3-3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靳江河干流淹没线 单位m序号累距地名河底高程耕地线人口线林地线CS10河口19.7030.2030.7029.70 CS241019.8030.2030.7029.70 CS383021.1030.2030.7029.70 CS4136622.0030.2030.7029.70 CS520

44、3222.4030.2330.7029.70 CS6244523.7030.2630.7029.70 CS7330324.9030.3330.7029.70 CS8398722.3030.4030.7029.70 CS9438623.4030.4230.7029.70 CS10522425.0030.4430.7029.70 CS11554424.4030.4630.7029.70 CS12600324.0030.5130.7029.70 CS13665124.6030.6230.7029.70 CS14718224.7030.7430.7429.70 CS15804125.0030.9830

45、.9829.70 CS16904325.7031.1531.1529.70 CS17980126.3031.2531.2529.70 CS181090926.2031.5231.5229.70 CS191180326.9031.5231.5229.70 CS201271627.2031.5231.5229.70 CS211335826.8031.5231.5229.70 CS2213954九江庙坝23.9031.5231.5229.70 2、洪水期的影响分析靳江河口处100年一遇洪水位为37.89m。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对该工程修建后各频率洪水下的回水进行了计算。当湘江发生

46、100年一遇的洪水时,其计算出的天然水位为38.15m,回水水位为38.22m,回水雍高0.07m。100年一遇洪水情况下,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比湖南省洞庭湖区长沙市城市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计算出的靳江河口处天然水位高38.15-37.89=0.35m。其计算成果不同的原因是选取断面的不同和糙率选择的不同。考虑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可行性研究阶段计算洪水虽然与长沙市城市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中计算成果略有差异,但为与城市防洪工程标准相一致,仍然采用了城市防洪的计算成果。本次论证考虑已完成的白菜湖段靳江河堤防工程、湘江南延线堤防工程、靳江河(长沙段)防洪排涝规划和即将开展的靳江河南岸防洪工程均

47、采用的是长沙市城市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水文计算成果,其成果对长沙市城市防洪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其成果较为合理可靠,本次论证考虑与城市防洪工程标准相一致,采用其计算出的洪水水位,同时考虑壅水对洪水水位的影响。经计算,100年一遇洪水情况下壅水后水位高程为37.89+0.07=37.96m。5 工程地质5.1 地形地貌湿地公园西部和北部为靳江河,东临湘江、南至三环线。地势总体而言较平坦,南部稍高。最高点为西南部的山丘上,标高45m,最低点为规划区中部的月塘,标高27.0m,最大高差7.0m。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ZCDl4001-89工程地质编图规范,本湿地公园划分为堆积平原区中的堆积阶地。由

48、第四系白水江组构成。阶面标高一般海拔30.0m40.0m,多数被后期冲积物所覆盖,形成半掩埋阶地。阶面平坦,微向河谷倾斜,宽一般数百米。岩性上部为灰黄色似网纹状砂质粘土,下部为砂砾石层,砾石成分主要为硅质岩类,分选较差,磨圆度较高,风化程度弱。局部地段夹淤泥,阶地多垦为农田。5.2 地质构造及地震效应据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地质构造图(1990年)资料,本区属于新华夏系构造内湘东衡阳“红盆地”构造单元中部长沙次级盆地的西部,其基底地层为中生界白垩系紫红色泥质粉砂岩。未发现对拟建场地稳定性有影响的地质构造,未发现新构造运动的迹象。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Cl8306-2001),本区域一带地震动峰值

49、加速度为O.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O.35S,地震基本烈度度。5.3 堤防岩土工程地质条件1、地层岩性及分布特征根据野外钻探结果,拟建场地内各地层的野外特征自上而下依次描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填土(Q4ml) :第四系全新统填土(Q4ml):填土(Q4ml) :褐黄色、浅红褐色,稍湿,松散-稍密局部较深的填土地段为中密状,主要由粘性土及少量砾石组成。揭露厚度0.5016.20m,层顶高程27.3045.73m,层底高程15.5144.53m。主要分布于沿河堤的施工区、乱掘地或拆迁民居附近。第四系全新统沉积(Q4h)淤泥质粘土 淤泥质粘土:灰褐色、浅灰色,软塑可塑,切面光滑,手摸

50、有滑腻感。含有机质成分,伴有淤腥味,主要分布于河漫滩地段及人工池塘。揭露厚度1.1010.80m,层顶高程15.5135.16m,层底高程13.4132.86m,层顶深度0.0016.20m。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灰黄色,主要由粘粒和粉粒组成,硬塑,摇振反应无,断切面较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偶见局部含细圆砾及少量砾砂。揭露厚度1.2015.10m,层顶高程20.2344.53m,层底高程11.5341.23m,层顶深度1.0013.10m。大体沿河堤分布,仅少数孔未见该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 中砂:中砂:灰黄色,潮湿饱和,稍密、中密密实

51、,石英质,级配较差。揭露厚度0.607.7m,层顶高程13.4138.51m,层底高程10.9131.01m,层顶深度0.0018.30m。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 圆砾:圆砾:褐灰夹灰白色,潮湿饱和,中密密实,圆砾含量约为50%68%,粒径一般为26cm,最大为90mm,磨圆度较好,呈浑圆状成分多为石英,充填物为粉砂和粘土,级配一般,揭露厚度0.608.00m,层顶高程10.9133.40m,层底高程7.3131.80m,层顶深度1.221.00m。沿河堤零星分布于附近白垩系(K)泥质粉砂岩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结构及构造已基本破坏,矿物大部分已显著风化,岩芯风化呈硬塑黏土状,手

52、可折断,遇水软化崩散。属于极软岩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揭露厚度0.506.00m,层顶高程10.0041.23m,层底高程6.5139.83m,层顶深度2.321.0m。仅部分钻孔出现,整体分化厚度不大。中风化泥质粉砂岩:褐红色,紫红色,块状构造,泥质粉砂质结构,泥质胶结,回旋钻进时,岩芯呈柱状,少量呈长柱状,锤击易断裂,声闷,手难折断,日晒后可崩散。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大部分较完整,局部稍完整,RQD值较高,为4895。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层顶高程6.5139.83m,揭露厚度0.219.6m,未揭穿。沿河堤分布于整个场地中,基岩面起伏不大。2、主要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参

53、数根据野外勘察观察土的天然状态,现场原位测试,以及取样试验分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188-2005),沿线各主要岩土层设计所需参数建议如下表。表4.3-1 主要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推荐值表1内聚力C(kPa)内摩擦角()压缩模量Es(MPa)抗压强度Ra(MPa)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KPa)基底摩擦系数极限侧摩阻力1(kPa)填土140淤泥质粘土10.68.8130粉质粘土50.415.681800.2530中砂35302200.3535圆砾45303500.3550全风化泥质粉砂岩47.521.42800.4540中风化

54、泥质粉砂岩5.456000.55表4.3-2 主要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推荐值表2岩土名称天然含水量(%)质量密度(g/cm3)土粒比重Gs天然孔隙比e压缩系数压缩模量渗透系数K(cm/s)0.1-0.2(1/MPa)Es0.1-0.2(MPa)水平垂直填土淤泥质粘土38.91.882.721.020.5483.724.910-65.510-6粉质粘土23.31.992.720.6810.2327.396.110-52.710-5中砂6.2610-3圆砾4.8410-2全风化泥质粉砂岩19.12.052.710.5770.2077.668.910-54.610-56 影响论证分析6.1 影响论

55、证依据靳江河(长沙段)防洪排涝规划报告湖南省洞庭湖区长沙市城市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洋湖垸片区水资源专题研究报告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洋湖垸控制性规划坪塘含铺片控制性规划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6.2 影响论证计算湘江长沙综合枢纽修建后对洋湖垸片区的影响主要是湘江和靳江河。本次通过对枢纽修建前后的枯水期、洪水期的渗流量、浸润线和盖重分别进行计算,来分析湘江长沙综合枢纽修建后对湿地公园、道路和排水的影响。6.2.1 渗流分析计算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规范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因堤身与堤基上的渗透系数超过100倍,故按透

56、水地基进行计算。透水地基土堤渗流量计算,须先计算相同条件下的不透水地基土堤渗流量。计算公式如下:不透水地基均质土堤渗流计算公式:式中:单位宽度渗流量(m3/sm);K堤身渗透系数(m/s);H1上游水位(m);H2下游水位(m);h0下游出逸点高度(m);m1上游坡坡率;m2下游坡坡率;透水堤基均质土堤渗流计算: 式中:q单位宽度渗流量(m3/sm); K0地基渗透系数; T地基有效深度(m)。背水坡渗流出口比降计算,因堤基表层土均匀渗透系数较小的粘土,粉质粘土或粉土,故采用不透水地基公式进行计算,具体公式如下:渗出点公式采用: 堤内坡与地面交点公式采用:沿地基段公式采用:式中:X计算点距下游坡脚的距离(m)。通过对地质情况进行比较,发现该段堤防仅白菜湖处约100m堤防基础强透水层较厚,其余各段堤防地质情况均比较类似,透水层均比较薄,且含大量透水性较差的淤泥质粘土,根据典型断面估算出整个断面的渗透量。计算断面选取鸡公塘、黑瓦屋、坪塘大道和中央大道四个断面。图1 鸡公塘断面地质分区图图2 鸡公塘断面壅水时100年一遇洪水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