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业标准发泡塑料聚乙烯试验方法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1944124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日本工业标准发泡塑料聚乙烯试验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日本工业标准发泡塑料聚乙烯试验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日本工业标准发泡塑料聚乙烯试验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日本工业标准发泡塑料聚乙烯试验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工业标准发泡塑料聚乙烯试验方法(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K6767:1999前 言本标准是根据工业标准化法通过日本工业标准化调查会的审议,由外贸部官员修改的日本工业标准。本标准是通过修正K6767:1995替换过来的。本次修正是为了与国际标准一致和方便以日本工业标准为基础向国际标准原案提出议案而制成的,以ISO7214:1998,Cellular plastics-polyethylene-Methods of test (聚乙烯发泡塑料试验方法)为基础使用。JIS K6767里有显示附录。附录A (规定)泡沫计数程序附录1(规定)农用聚乙烯试验方法日本工业标准 JIS K6767:1999 发泡塑料聚乙烯试验方法序文 本标准是根据1998年发行的

2、ISO 7214,Cellular plastics-Polyethylene-Method of test 而作成的,是对应国际标准规定中所没有的内容而追加的日本工业标准。附录1中,根据历来的日本工业标准(JIS K6767:1995P农用聚乙烯试验方法)中一部分的试验方法来规定的。而且,本标准中有用虚线和下划线的地方,是原国际标准中没有的事项。1 适用范围1.1 本标准中的规定是把聚乙烯作为原料的软质以有半硬质的发泡塑料的试验方法。ISO 1872-1中规定的关于聚乙烯的各种特性或者是ISO4613-1中规定的有与乙烯共聚物类似的性质,本标准的程序也适用于乙烯共聚物或者是包含和聚乙烯聚合混

3、合物的发泡体。1.2 与发泡聚乙烯的最终使用形态没关的特性的基本试验在7.里有显示,与特定的用途有关的特定测试,在8.里有补足试验。1.2.1 基本试验各条款编号表面密度 7.1或者附录1的第1条压缩应力变形 7.2压缩永久变形 7.3或者是附录1的第4条抗拉强度和拉力 7.4或者是附录1的第2条热度稳定性 7.5吸水率 7.6燃烧性 7.7压缩硬度 附录1的第3条1.2.2 补足试验 各条款编号动态缓冲性能 8.1压缩蠕变 8.2或者是附录1的第5条导热率 8.3透湿度 8.4打破动态 8.5泡沫数 8.6撕裂强度 8.7反复压缩变形 8.81.3 附录1(规定),2004年4月1日以后不适

4、用。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是根据本标准中被引用的条文,构成了本标准中的一部分。这些引用标准中,有附注发效年(又称发行年)的条文,只有记载了年份的版本中的条文构成本标准的内容,不适用于以后的改正版追加。没附注发效年(又称发行年)的引用标准适用于最新版(包含追加)。JIS K6251 硫化橡胶的抗拉测试方法 JIS K6922-1:1997塑料.聚乙烯(PE)铸模和挤压材料第一部:标识系统和基本规范。备考 ISO4613-1:1993Plastics-polyethylene(PE)moulding and extrusion materials-Part1;Designation system

5、 and basis for specifications和本标准是一致的。JIS K6924-1:1997塑料乙烯/乙烯基乙烯树脂(E/VAC)铸模和挤压材料第一部:标识系统和基本规范。备考 ISO4613-1:1993Plastics-polyethylene/vinyl acetate(E/VAC)moulding and extrusion materials-Part1;Designation system and for specification和本标准是一致的。JIS K7100 塑料的状态调节以及适合试验场所的标准环境。JIS K7222 1999发泡塑料以及橡胶表面密度的测

6、定。备考 ISO 845:1988 Cellular plastics and rubbers-Determination of apparent(bulk) density 和本标准是一致的。JIS Z0235 1995包装用的缓冲材料的评定试验方法备考 ISO 4651:1998 Cellular rubbers and plastics-Determination of dynamic cushioning performance 和本标准是一致的。JIS Z 8401 数值修约指南ISO 1663:19991) Rigid cellular plastics-Determination

7、 of water vapour transmission propertiesISO 1798:1997 Flexible cellular polymeric materials-Determination of tensile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at breakISO 1856:1980 Polymeric materials, cellular flexible-Determination of compression set ISO 1923:1981 Cellular plastics and rubbers-Determination of line

8、ar dimensionsISO 2896:1987 Cellular plastics, rigid-Determination of water absorptionISO 3386-1:1986 Polymeric materials, cellular flexible-Determination of stress-strain characteristics in compression-Part1:Low-density materialsISO 3582:1978 Cellular plastic and cellular rubber materials-Laboratory

9、 assessment of horizontal bu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specimens subjected to a small flame1) 不久将要预定发行(ISO1663:1981的改正版)ISO 7850:1986 Cellular plastics, rigid-Determination of compressive creepISO 8301:1991 Thermal insulation-Determination of steady-state thermal resistance and related propertie

10、s-Heat flow meter apparatusISO 8302:1991 Thermal insulation-Determination of steady-state thermal resistance and related properties-Guarded hot plate apparatusISO 8497:1994 Thermal insulation-Determination of steady-state thermal transmission properties of thermal insulation for circular pipesISO 97

11、72:1994 Cellular plastics-Determinations of horizontal bu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specimens subjected to a small flame3. 标本 采取末端没有缺损、侧面平滑且要与表面垂直切下的标本。在试样材料中,采用能代表各试验特性的数值所测试的那部份作为标本。考虑到试样材料非均质,切取实际中在最重要方向上能测定特性的标本。试样的数量、形状以及尺寸,必须遵照7.和.的要求。根据特定的试验程序所要求的情况除外,标本的表面,与实际所使用时材料的状态必须是基本相同的状态。4. 状态调节4

12、.1 从材料制成到提供标本测试为止要经过72小时以上。 从材料到标本的制成都必须以标准状态来保管。7.和8.中没指定的情况下,标本到即将做试验之前16小时以内以23+2的温度做状态调节。上述的这种状态调节时间可以作为72小时的一部分。4.2 在5.2规定的标准状态下在试验前放置24小时以上,温湿度的平衡状态不同的也可以使用。5. 试验期间的环境5.1 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范围内做试验。+20105.2 独立气泡构造 根据温湿度差特性几乎不变化的材料,在JIS K7100的标准温湿度状态3级温度23+5,相对湿度(50 )%。但是,在这个温湿度的状态下不能做实验时,要附注当时的温

13、湿度。6. 尺寸测定 使用ISO1923中规定的试验装置是最理想的,在测定厚度时,因为是从表面不平的材料上取材测试的标本不是平面时,用带有直径是20mm的圆形探针的千分表在30mm以下的范围内测定尺寸。7. 基本试验7.1 表面密度 按照JIS K7222标准进行试验。 2)某种材料,到物性稳定必须制成后有30天的培养。3)当要在热带地区使用的时候,推荐温度为27+2,相对湿度为(65+5)。还有厚度是15mm以下的薄板,标本的体积是15cm3以上的话也可以。7.2 压缩应力变形 按照ISO3386-1进行压缩应力的试验。厚度是10mm以下的材料,层叠成10mm以上。以下是适合于试验的细节:7

14、.2.1 压缩速度尽量设为当移动试验仪器的压缩板时,每分钟接近材料厚度的50%的速度。7.2.2 测定初次压缩时的压缩应力。7.2.3 测定10%、25%以及50%变形时的压缩应力。7.3 压缩永久变形 根据ISO 1856进行试验。把标准从最初的厚度压缩到25%变形的状态在温度是23+2内放置。测定压缩完了30分钟后以及24小时后的厚度。通过交接当事方的同意,也可以在其它的变形状态下追加试验。7.4 抗拉强度和拉抻 根据ISO1798以及下面的细节,测定破断时的抗拉强度和拉伸。7.4.1 试验装置的夹具必须能以500mm/min的速度移动。7.4.2 厚度不足10mm的材料,就以现状进行测试

15、。7.4.3 厚度10mm以上的材料,选择10mm1mm进行试验。7.5 高温时的尺寸稳定性 测试高温时的尺寸稳定性,下面的A法和B法中,两种都可以测试。7.5.1 A法 根据ISO 1850:1986的操作A的原理进行试验,在负重40KPa的情况下做7天的蠕变试验,测定厚度变化超过5%时点的温度。原本材料的厚度作为标本的厚度,把厚度不足20mm的标本层叠到20mm以上的厚度。试验中厚度变化到超过5%为止,每间隔5做一次升温。7.5.2 B法7.5.2.1 标本 上下面平行长宽为150mm的正方形的平板,以产品的原本厚度作为厚度7.5.2.2 装置 使用702的热风循环式干燥机测试调节的精度。

16、7.5.2.3 操作 标本的中央部位像图1所示,纵横方向各划3条间隔为50mm相互平行的直线。 根据纵横方向,测定各3条线的长度,求平均值,做为初步的尺寸。 标本保持702的温度放置以热风循环干燥机中,进行22小时加热后取出,根据5.的规定在标准状态的试验场所放置1个小时,和前面测定尺寸的方法一样进行加热后的尺寸测定。单位:(mm)图1 加热后尺寸变化的标本7.5.2.4 计算 加热尺寸变化率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 3)当要在热带地区使用的时候,推荐温度为27+2,相对湿度为(65+5)。 S:加热后尺寸变化率(%)l0:初步的尺寸(mm) l1:加热后的尺寸(mm)7.5.2.5 记录 加热尺

17、寸变化率S(%)除外,记录下标本的厚度、外观、形状有无变化。7.6 吸水率 吸水率试验,下面的A法和B法中两种都可以测试。7.6.1 根据A法 ISO 2896的原理进行测试。标本的厚度最好是材料原本的厚度。7.6.2 B法 适用合于做测试的材料是厚度为25mm以下的薄板。7.6.2.1 标本 厚度是25mm以下的材料,以所有表面的切断面作为试样材料的时候,按原本的厚度切取100mm100mm的四方形作为标本,标本数量为3个。厚度25mm以下的两面或者是单面带有表材的试样材料,按原本的厚度切取120mm120mm的四方形标本,从中央部分开始划入可以切取100mm100mm的四方形标本的标线。标

18、本数量为3个。7.6.2.2 装置 能让标本完全浸泡在水中的大水槽以及工业酒精槽和温度调节的精度在+2内的热风循环干燥机。用按照ISO 1923里规定的直尺测定尺寸,对于重量的测定,必须精确到重量的1。7.6.2.3 操作 标本在水中50mm的位置,用金属丝网等适当的方法保持不浮上来的状态浸泡24小时后取出,然后在浓度是95%以上的工业酒精中浸泡5秒。标本从工业酒精中取出,在60的温度下风干5分钟。以所有表面的切断面作为试样的材料,直接测定重量。然后,在60的温度下风干24小时,再次测定质量。两面和单面带有表材的试样材料,迅速敏捷的沿标线切下100mm100mm的四方形,直接测定重量,然后,在

19、60的温度下风干24小时,再次测定重量。7.6.2.4 计算 所有表面都以切断面作为试样的材料,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出吸水率。试验结果的有效数位设为2位。QV: 吸水率(g/cm3) W1: 在60下干燥5分钟后标本的重量(g) W2: 在60下干燥24小时后标本的重量(g)V: 标本的体积(cm3)两面和单面带有表材的试样材料,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出吸水率。试验结果的有效数位为2位。QS:吸水率(g/cm3) W1: 切下100mm100mm的四方形后标本的质量(g) W2: 在60下干燥24小时后标本的质量(g)A: 标本的面积(cm2)7.6.2.5 记录 在试验结果的记录里,注明标本的厚度

20、7.7 燃烧性 根据ISO 3582和ISO 9772进行测试。根据地域和国家的基准以及法令,有必要追加燃烧试验。8. 补足试验8.1 动态缓冲性能 根据JIS Z 0235进行试验。周围湿度在23以及40的范围内取得压缩蠕变的曲线。测定时间最大也只能是1000小时,最少也要从荷重开始经过0.1小时、1小时、24小时以及168小时后测定压缩变形量。必须按照最初变形10%的时候的压缩应力(根据7.2中的测定)的10分之1设定荷重。但是,在实际上发生的平稳的压缩应力在获得接受当事方的同意的情况下除外。使用方柱和圆柱的标本。荷重面的面积必须是25cm2 以上,标本的厚度不能超过荷重面积直径的2分之1

21、。标本的大小最好长度是50mm+1mm、宽度50mm+1mm、厚度是25mm+1mm。厚度两个方向的表面,误差在1mm以内且必须平行。8.3 导热率 根据ISO 8301、ISO 8302和ISO 8497,平均温度是10和23下进行试验,也可以在40下进行。8.4 透湿度 根据ISO 1663中的透湿度,测定透湿系数以及透湿率,标本的厚度必须是材料的原本厚度。如果标本很薄,有必要的话,也可以使用较薄的金属丝网工具支持。8.5 打破动态 关于测定打破动态的的国际标准,还没发行。参考 现在,没有关于发泡塑料的打破动态的日本工业标准。86 泡沫数量 根据附录A进行试验。87 撕裂强度 8.7.1

22、标本 标本的厚度原则上是10mm以下,厚度超过10mm的试样材料,绞成厚度为10mm,根据下图2所示形状冲压。试样材料非均质的情况下,根据标本的纵横方向采取标本,标本数量为5个。 图2 标本的形状8.7.2 装置 使用7.4的试验装置。8.7.3 操作 标本的厚度根据6.中规定的方法,测定中央部分后,把标本正确的放在试验仪器内,以500mm/min的速度将标本拉伸直至切断,测量切断时的最大荷重。8.7.4 计算 根据以下的公式化算出撕裂强度。试验结果的数位根据JIS Z 8401有效数字设为2位。T1: 撕裂强度(N/m) F: 到切断为止的最大荷重(N)t: 厚度(cm)8.8 反复操作永久

23、变形8.8.1 标本 标本是上下面平行、切断周围长度为50mm、宽度是50mm、厚度约25mm的长方体。但是,试样材料薄的情况下,稍微用点粘胶,层叠起厚度约25mm的作为标本,标本数量为9个。8.8.2 装置 标本的各个面每面最少也要有10mm以上2块大的平行面板,一块平面板是垂直于面的方向反复运动。使用可以调整振幅以及2枚平面板的间隔的反复压缩试验仪器来测试。图3是反复压缩试验仪器的示例图3 反复压缩试验仪器的示例8.8.3 操作 标本厚度是根据6.中规定的方法在中央部位测定。把标本放在试验仪器的平行的平面板里,在5.规定的标准状态的场所里,以每分钟60次的速度,连续80000次反复只压缩标

24、本最初的厚度的25%,然后再取出标本,在标准状态的场所下放置24小时,测试和前面一样部位的厚度。884 计算 根据以下的公式计算压缩永久变形。试验结果的有效数位设为2位。 Cf: 反复压缩永久变形(%)t0: 标本的最初厚度(mm) t1: 标本试验后的长度(mm)9.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书含有以下事项。a) 标准号b) 生产商的批号,这是试验材料应该必备的特定事项。c) 标本的尺寸d) 与材料非均质有关联的情况下,给标本加上荷重的方向。e) 标本的是否带有皮革(又称表材)。如有皮革,是哪面有,是否均质材料,是否层积材料。f) 个别的试验结果以及算术平均数。g) 标本的状态调节、温湿度条件以及

25、时间。h) 试验期间的温湿度条件。i) 在本标准中规定的试验以及状态调节程序以外适用的操作。j) 各试验中主体和附录的区分,在必要的情况下的区分。附录A(规定)泡沫的计数程序A.1 适用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软质以及硬质发泡聚乙烯的泡沫数的测定方法。乙烯共聚物或是聚乙烯,含有其它聚合体的混合物根据JIS K 6922-1的规定,聚乙烯或者是和乙烯共聚物有类似的性质的时候,可以根据本操作程序进行。A.2 定义 下面是适用于本附录的定义。泡沫数:在标准的状态下发泡聚乙烯的每25mm的泡沫数量。A.3 试验装置 带有恰当刻度(泡沫能一个一个的充分识别的倍率)的扩大装置。 刻度为每隔1mm,精度为+0.1

26、mm,长度为25mm,也可以用25mm的布纹针数(cloth counting)玻璃。 泡沫数在40个以下的话,用倍率是10倍的扩大装置最恰当。A.4 标本A.4.1 标本的采取 材料的泡沫结构(泡沫取向)有主要方向的话,必须切取根据泡沫的两轴方向能测定的标本。A.4.2 形状以及尺寸 标本表面没带有表材,如果把计数玻璃放在面积够大的平滑的表面上,无论什么材料都可以进行调制。推荐最小试样材料为50mm50mm3mm。试样材料必须用不会损伤泡沫的锐利的刀具切取。标本表面的各处泡沫的结构没能看到有显著的异变时,只要没有特别要求,那部分不用进行测定。A.4.3 标本的数量A.4.3.1 使用5个标本

27、A.4.3.2 从试样材料不同的部位采取标本的泡沫数明显不同时,关于标本的位置有必要经过接受当事方之间的同意。A.5 操作 标本在没变形的状态下放在平坦的水平面上,把计数玻璃放在标本表面上沿着乘载玻璃的刻度计算实数。泡沫的大小有显著不同时,最低必须进行2次计数。计数的方向,根据泡沫的最大径以及最小径选定试验。A.6 精度 因为没有获得研究室之间的数据,这个试验方法的精度不明确。直到这些数据齐全为止,用于这个试验方法时也有不适当的情况。同样的,试验结果不能得到认同,但也可以合并使用。A.7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含用以下事项。a) 泡沫的计数方向b) 每25mm的平均泡沫数c) 扩大装置的倍率d)

28、本标准适应于规定的试验以及状态调节程序以外的操作附录1(规定)序文 本附录根据国际标准导入日本工业标准经过处理添加,适用到2003年3月为止。参考 本附录符合JIS K 6767:1995的试验方法1. 表面密度1.1 标本 标本上下面平行,体积做成容易计算的形状且15cm3以上,标本数量为3个。1.2 装置 根据6.规定的尺寸测量用具以及准备重量能精度到1%秆。1.3 操作 根据6.规定的方法正确的测量必要的尺寸,求得体积,测量质量精确到1%。1.4 计算 以下面的公司算出表面密度。试验结果的有效位数设为2位。D: 表面密度(g/cm3)W: 标本的质量(g) V: 标本的体积(cm3)2.

29、 抗拉强度和拉力2.1 标本上下面平行,厚度是10mm以下的试样材料以原本的厚度根据JIS K 6251的4.1(标本的形状以及尺寸)中规定的哑铃状1号形状(附录1图1),以4.4(标本的冲压形状)中规定的冲压形状冲压。 厚度超过10mm的试样材料以10mm做成薄片,按上述形状冲压。标本数量为5个,试样材料非均质时,根据纵横方向一个个的采样。附录1图1 抗拉标本的形状以及尺寸2.2 装置 准备装有最大荷重的指示装置的抗拉试验仪器,试验时最大荷重必须是这个容量1585%范围之内。 标本抓斗的相对移动速度的容差设为5%,荷重的刻度容差设为2%。2.3 操作 标本的厚度根据6.规定的方法,大概在标本

30、的中央部分测定。以冲压部位的宽作为宽度。标本的平行部位中央间隔定为40mm,以适当的方法正确的划上标线,并且要标得明显。2.4 计算 以下面的公式算出抗拉强度和拉力。试验结果的有效数位设为2位。抗拉强度,T: 抗拉强度(MPa)F: 到切断为止的最大荷重(N)W: 标本的宽度(mm)t: 标本的厚度(mm)拉力,E: 拉力(%)l0: 试验前的标线间距离(mm)l1: 切断时的标线间距离(mm)3. 压缩硬度3.1 标本 以上下面平行、切断周围后长度是50mm、宽度是50mm、厚度约为25mm的长方体作为标本。但是,试样材料较薄时,重叠成约25mm的厚度。标本数量为3个。3.2 装置 根据标本

31、的各边边长准备大的2块平板,一块平板(压缩板)以垂直于面的方向通过马达驱动或者是手动能平滑的移动。而且,能测定变位量和荷重,试验时使用最大荷重是这个容量的1585%范围之内的压缩试验仪器。附录1图2中有压缩硬度试验仪器的示例。附录1图2 压缩硬度试验仪器的示例3.3 操作 标本中部的厚度按6.中规定的方法测定中央部位,然后,标本平行放在测试仪器平面板的中间,以10mm/min的速度,压缩到最初厚度25%时停止,20秒后测量荷重。3.4 计算 以下面的公式算出压缩硬度,试验结果的有效数位设为2位。H: 压缩硬度(MPa) P: 压缩25%,20秒后的荷重(N)W: 标本的宽度(mm)l: 标本的

32、长度(mm)4. 压缩永久变形4.1 标本 以上下面平行、截断周围后长度是50mm、宽度是50mm、厚度约为25mm的长方体作为标本。但是,试样材料较薄时,层叠成约25mm的厚度。标本数量为3个。4.2 装置 使用装有2块平行的平面板(压缩板),用4个以上的螺帽和螺钉把标本挟在仪器的平面板间,能把标本压缩到最初厚度的25%的压缩装置。平面板(压缩板)是用铝或者是镀铬的钢等做成的,表面平滑且受力不弯曲,必须足够厚。4.3 操作 标本的厚度按6.的规定在标准状态下测定中央部分,挟在试验装置上,压缩固定到标本厚度的25%,按照5.规定的标准状态下放置22小时,之后把标本从平板上取下,在标准状态的场所

33、里放置24小时后,测定与前面同样部位的厚度。4.4 计算 以下面的公式算出压缩永久变形,试验结果的有效数位设为2位。Cc: 变形(%)t0: 标本的最初厚度(mm) t1: 标本试验后的厚度(mm)5. 压缩蠕变5.1 标本 以上下面平行、截断周围后长度是50mm、宽度是50mm、厚度约为25mm的长方体作为标本。但是,试样材料较薄时,层叠成约25mm的厚度。标本数量为3个。5.2 装置 准备平稳的固定板和能根据标本变形随时以平稳的固定荷重移动的可动板,使用能容易测到标本厚度变化的装置。使用根据厚度变化测定,能测定到0.1mm的适当的测定器。附录1图3里有压缩蠕变试验仪器的示例。附录1图3里有

34、压缩蠕变试验仪器的示例5.3 操作 用5.1中作成的各标本测定其中央部分的厚度,以作为各标本的最初厚度。下面的标本按照5.2的规定正确地放入装置的2块平面板的中间,在附录1表1的表面密度相对应的面积上施加荷重,1小时后,24小时(1天)后,96小时(4天)后,168小时(7天)后,根据这4个点,测定标本厚度根据时间的变化。本试验以每个面各面积荷重(3种)各做3次,合计进行9次的标本试验。附录1表1 表面密度和面积荷重单位kPa表面密度(g/cm3)面积荷重0.045以下2.94.66.90.0460.0757.89.811.80.076以上29.449.068.65.4 计算 以下面的公式算出

35、变形。试验结果的有效数位设为2位。Cc: 变形(%)t0: 标本的最初厚度(mm) t1: 标本试验后的厚度(mm)5.5 记录 根据试验结果的各面面积荷重,用表或者是用图来表示出各个变形率和时间的关系。试验结果的有效数位设为2位。原案制成的委员会名单表姓 名 所 属(委员长) 岩崎和夫 岩崎技术事务所 (委员) 增田 优 外贸部基础产业局 大屿清治 工业技术院标准部 桥本繁晴 日本标准协会技术部财团法人 高野忠男 高分子素材中心财团法人 三原观治 东洋精机株式会社制作部第一技术部 本桥健司 建设局建筑研究所第二研究部 乙黑利和 建材试验中心中央试验所财团法人 小岛正男 日本电子机械工业会社团法人 阿部 要 日本包装技术协会包装技术研究所 石井正志 本田株式会社技研枥木研究所 布川幸夫 旭化株式会社树脂制品事业部 野口和夫 井上株式会社发泡制品部 中村伸也 三和化工株式会技术开发部 若村宣雄 东加工品株式会社 下村和夫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事业部总部 白井英和 积水化成品工为株式会社技术本部 今井史朗 东株式会社制造部技术室 木屿 纯 株式会社JSP第二营业部 铃木忠勇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开发部 重森正章 酒井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关东研究会株式会社) 森田和幸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机能树脂材专业部技术总部 (事务局) 滨岛俊行 日本塑料工业联盟 备考 代表兼分科会委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