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补语.doc教学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1600868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状态补语.doc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状态补语.doc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状态补语.doc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状态补语.doc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状态补语.doc教学案(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状态补语1. 语法点解析一、定义与语法特性状态补语:是指位于述语动词之后的,对动词或动词所联系的动元的状态进行描述的句法成分。即,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状态补语是对“得”前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性质的评价或判断。状态补语必须是位于述语动词之后,具有描述性语义功能的。举例分析状态补语的概念例如:示例 (1)渠边的麦子长得绿油油的。例(1)(3)是对动元的状态进行描述。 (2)她的心跳得很快。例(2)是对述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发生时所伴随的情况进行描述。 (3)风把她鬓角的头发吹得扇起来例(3)是对动元的状态进行描述。例(1)(3)“得”字之后的部分都是位于动词之后的状态补语。它

2、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述语动词和补语之间,有结构助词“得”作其形式标志。因此,它们都是状态补语,即状态补语。例如:报纸用墨汁涂得黑黑的“涂得黑黑的”部分是状态补语,位于动词“涂”之后,“黑黑的”是对动元“报纸”的状态进行描述的。由此看出,状态补语是位于述语动词之后,具有描述性语义功能的。下面就状态补语的描述性功能进行分析1、描述性是状态补语的重要语法特性(一)什么是状态补语的描述性? 所谓“描述性”是指词语在某种特定组合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语法特性。这种语法往往是靠谓词性词语表达出来的。 状态补语是由包括动词词语和形容词词语在的谓词充当的。它们和述语动词(V)组成一个特定的结构(structur

3、e) ,进入这个结构中的动词或形容词(a)表现出一种描述性,用来描述动词以与动元的状态。状态补语必须是位于述语动词之后,由于状态补语是由具有描述性语义功能的谓词性词语充当的,状态补语是一个描述体,对被描述体一动词或动元进行描述,这就决定了状态补语的语义功能必然是描述性的。(二)形容词性词语的描述性 形容词性的词语在“V+得+状态补语”中表现出一种很强的描述性。它位于述语动词之后,对动词或动词所联系的动元的状态进行描述。例如:(1)乡长来得好。性质形容词“好” 作状态补语,对述语动词“V“来” 所表示的动作发生时伴随的情况进行描述。(2)您这位工程师实在管得宽。性质形容词“宽”作状态补语,对述语

4、动词“来”所表示的动作发生时伴随的情况进行描述。(3)他的心跳得正常。性质形容词“正常”作状态补语,“跳”所表示的动作发生时伴随的情况进行描述。练习(4)炉火融融,把他的脸照得通红。“通红”对“照”所联系的动元“他的脸”的状态进行描述。练习(5)老人把茶杯举得高高的。“高高的”描述“举”的动元“茶杯”的状态。练习(6)他说得明明白白的。“明明白白”描述“说”的动元的状态。(7)面条也排得又细又长。形容词短语作状态补语。其中“又细又长”为联合短语,对述语动词“排”的动元“面条”的状态进行了描述。以上例句都是形容词性词语作状态补语。它们分别对动词或动元的状态进行描述。例(1)(3)是性质形容词“好

5、”“宽”“正常”作状态补语,分别对述语动词“V“来”“管”“跳”所表示的动作发生时伴随的情况进行描述。“好”对“来”的时间、“宽”对“管”的围、“正常”对“跳”的频率进行描述。性质形容词一般都是表性质(quality)的,都能作为“分类标准而存在”。但是,有些性质形容词在汉语常不以它们所表示的性质为分类标准,因而它们失去了表性质的可能。根据朱德熙(1956)的论证,它们可以转化为状态形容词表状态。例(4)(6)是状态形容词作状态补语。例(4)的“通红”对“照”所联系的动元“他的脸”的状态进行描述。例(5)的“高高的”描述“举”的动元“茶杯”的状态。例(6)的“明明白白”描述“说”的动元的状态。

6、状态形容词作状态补语一般是对动元的状态进行描述的。例(7)是形容词短语作状态补语。其中“又细又长”为联合短语,对述语动词“排”的动元“面条”的状态进行了描述。(三)动词性词语的描述性 动词性的词语在“V+得+状态补语”中也表现出一种描述性。它位于述语V之后,对V所联系的动元的状态进行描述。例如: (1)小护士又被他说得笑了起来。“笑了起来”为述补短语,描述“小护士”的状态练习 (2)坡上吃草的羊吓得直“咩咩” 直“咩咩”为偏正短语,描述“坡上吃草的羊”的状态 (3)人叫他们糟害得没个人的样子。“没个人的样子”为述宾短语,描述“人”的状态练习(4)说罢,气得坐在门槛上哭起来。“坐在门槛上哭起来”

7、为连动短语,描述V的动元(在这里承前省略)的状态。例(1) (4)是动词性短语作状态补语。例(1)中“笑了起来”为述补短语,描述“小护士”的状态;例(2)中直“咩咩”为偏正短语,描述“坡上吃草的羊”的状态;例(3)中“没个人的样子”为述宾短语,描述“人”的状态;例(4)中“坐在门槛上哭起来”为连动短语,描述V的动元(在这里承前省略)的状态。在现代汉语中,单个动词一般不作状态补语,作状态补语的主要是动词短语。这些动词短语大都是以表示具体的动作行为的动词为主体,或涉与其他对象,或受修饰限制,或被补充说明等等,因而它对述语V的动元的描述往往是具体的。(四)主谓短语的描述性 主谓短语有形容词性词语作谓

8、语的和有动词性词语作谓语的两种。它位于述语动词V后作状态补语,同样具有描述性。但它与上述两种词语充当状态补语有所不同。例如: (1)一个闪电照得这一带的草棚雪亮。由状态形容词“雪亮”充当谓语的主谓短语作状态补语 (2)一阵冷风吹得光秃秃的树枝呼呼地响。由动词性偏正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短语作状态补语它们都是对述语V的动元的状态进行描述的。这个动元通常是V的受事动元,同时也是主谓短语中谓语动词的主事动元。例(1)“这一带的草棚雪亮”中“这一带的草棚”既是“照”的受事动元,又是“雪亮”的主事动元,状态补语描述的是它的状态。同样,例(2)“光秃秃的树枝”即是“吹”的受事动元,也是“呼呼地响”的主事动元,

9、状态补语就是对它的状态进行描述的。由此可以看出,主谓短语作状态补语时的描述性是由其核心词充当谓语中心的词语表现出来的。2、在句法上和语义上的不一致性(一)在句法上和语义上有不一致性 所谓不一致性(inconsitency)是说在“V+得+状态补语”中,状态补语在句法上与述语V构成补充关系,而在语义上却不一定与V构成描述关系,即在句法上和语义上不是一对一的。 这是状态补语的主要特点之一。(二)V和状态补语的关系。从句法关系看,在“V+得+状态补语”,中,状态补语补充V,没有状态补语, V不能独立存在。例如: (1)他们全家都搬得无影无踪。 *他们全家都搬得。 (2)几千几万裁下来的人都急得走投无

10、路。 *几千几万裁下来的人都急得。 所以,状态补语和V在句法上构成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从语义关系看,在“V+得+状态补语”中,状态补语描述V或V所联系的动元。它和V包括V的动元在语义上构成了描述与被描述的关系。 补语的语义指向的是动词 状态补语是对“得”前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性质的评价或判断。有的不能转换成“把”字句和“被”字句,有的则可以,但一般都可以转换成重动的形式。例如: (1)他球打得很好。练习 可以说成: 球他打得很好。.状态补语是主谓短语,补语是说明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结果,语义也是指向动词的,常常直接转换成“把”字句和“被”字句,但不能转换成重动句。例如: (1)游击队打得敌人哭爹叫

11、娘。补语“敌人哭爹叫娘”的语义是指向动词“打”的。练习可以说成:练习 游击队把敌人打得哭爹叫娘。练习 敌人被游击队打得哭爹叫娘。不能说成: *游击队打敌人打得哭爹叫娘。这三个句子的基本意义相同,但补语的语义关系不同。第一句的补语“敌人哭爹叫娘”的语义是指向“打”的,是说明“打”的结果,“敌人”是受事,“哭爹叫娘”则是对“敌人”的说明。第二句的补语“哭爹叫娘”是对“把”字宾语“敌人”的述。第三句的补语“哭爹叫娘”是对受事主语“敌人”的述。 这三个句子的基本意义相同,但补语的语义关系不同。第一句的补语“敌人哭爹叫娘”的语义是指向“打”的,是说明“打”的结果,“敌人”是受事,“哭爹叫娘”则是对“敌人

12、”的说明。第二句的补语“哭爹叫娘”是对“把”字宾语“敌人”的述。第三句的补语“哭爹叫娘”是对受事主语“敌人”的述。补语的语义指向施事主语 一般不能转换成“把”字句和“被”字句,也不能转成主谓句形式,只能是重动形式,或转换成无宾语的形式。例如: (1)他写字写得很累。 不能说成:他把字写得很累。/字被他写得很累。/他字写得很累。可以说成: 他写得很累。补语的语义指向受事主语 可以转换成无宾语的“被”字句,也可以转换成有宾语的“被”字句,但转换成“把”字句时需要有施事主语。 1.受事主语是人。 (1)他气得两眼发花。可以转化成无宾语的“被”字句: 他被气得两眼发花。也可以加施事宾语: 他被经理气得

13、两眼发花。 加上施事主语后可以说成: 经理把他气得两眼发花。2.受事主语是物。例如: (1)屋顶上的草熏得乌黑乌黑的。可以说成: 屋顶上的草被熏得乌黑乌黑的。/屋顶上的草被烟熏得乌黑乌黑的。有施事主语后,可以说成: 烟把屋顶上的草熏得乌黑乌黑的。3.受事主语是处所例如: (1)东门口拥塞得几乎水泄不通。 可以说成: 东门口被拥塞得几乎水泄不通。/东门口被人们拥塞得几乎水泄不通。加上施事主语,转换成: 人们把东门口拥塞得几乎水泄不通。(2)斧子砍得断了头。可以说成: 斧子被砍得断了头。/斧子被他砍得断了头。也可以说成: 他把斧子砍得断了头。状态补语的语义指向谓语动词时,有的可以转换成“把”字句和

14、“被”字句,有的则不能,但都能转化成重动句;语义指向受事主语时,受事主语就是“把”字句的宾语,“被”字句的主语,不能转化成重动句,当语义指向施事主语时,不能转换成“把”字句和“被”字句,可以转化成重动句。2、常见偏误举例并分析遗漏1、 状态补语前缺少状语得字状态补语通常缺少的成分是“得”字后形容词前缺少状语。一般来说如果“得”字补语前后有其他成分或者一定的语境,在句子中可以不用完句成分,例如“她学习好,人也长得漂亮,大家都很喜欢她”但是这种情况的出现时有一定的条件的,有些形容词前需要加上状语才能表示完整的意思或符合汉语的习惯。状态补语 例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命的想法越来越不一样,特别是

15、对自己的生命的想法变化(很)得快 这样方式走过来的男女女,在未来一同生活的日子中当然会比那些相亲的伴侣来得(更)了解对方。 请您别担心,您的独生子女日子过得(很)痛快的这几个句子都是在补语的形容词前缺少状语而使句子不完整,汉语中的形容词一般很少单用,要加上状语才能表示完整的意思。而且从语料库中发现,留学生基本上都是遗漏了形容词前的状态“很”。对于其他的状语则使用的相对较少而且也不太容易出错。对于状语确实的偏误,我觉得主要是A:母语的迁移所造成的,因为在许多国家的语言中,没有汉语中这种完成结构。B:在有比较意义的句子中,“得”字补语后的形容词前通常要加状语来表示比较的意义。2、“得”字的缺失状态

16、补语 例如 我在这生活(得)非常好,交了很多朋友,他们对我都很好。 他以礼待人的处事原则也让我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类偏误主要是有母语迁移引起的,因为在其他很多国家没有“得”字补语的形式。3、状态补语缺失 例如 他们的家庭能够过得(好)。 一年前,我看到了,妈您跟我吵架以后,在你房中哭得很(伤心)。3、列举教学中需注意的事项1、怎么区分状态补语和程度补语定义程度补语 从语义上看,程度补语主要是补充说明述语的程度,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达到的程度(如:绿得发黑,爱得发疯)。 从句法结构上看,述语为性质形容词或心理动词,有的带“得”字,有的不带“得”字。即:“用在形容词或心理活动动词述语后

17、,表示所达到的(性状的)程度的补语都是程度补语。”1)述语: 程度补语的述语是性质形容词。因为性质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的,而性质往往会负载某种程度意义,所以这样的形容词自然可以带程度补语(如:高兴得跳起来)。非谓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不能带程度补语 程度补语的述语是心理动词。表示人的心理活动(如:讨厌,爱,恨),它本身存在着程度问题,因此可以带程度补语(如:恨得要死)。一般行为动作动词不带程度属性,所以一般不能带程度补语如:“走”是一般行为动作动词,它本身不可能有什么程度问题。因此,“走得很”、“走极了”是不成立的2)补语 前面带“得”的程度补语。 即“S+Av心理+得+补语(“得”字句)结构,在此结

18、构中补语C部分主要是由“很、厉害、多、要死、了不得、不得了”和其它一些谓词性词语充任。 前面不带“得”的程度补语。 即“S+Av心理十补语”结构,在此结构中补语C部分可以有两种类型:一是表示程度高的程度补语(极、多、坏、死、透、远)二是表示程度低的程度补语“点儿/些”定义状态补语从语义上看,状态补语主要是表示动作(述语)呈现出的状态,是对动词或动词所联系的动元的状态进行描述的句法成分 从句法结构上看,状态补语的述语为行为动作动词,其形式标志是在动词和补语之间一般带“得”字,有的带“个”字。即:“s+v+得+补语状态”的结构,简称为“带得的状态补语”;S +v+个补语状态”的结构,简称为“带个的

19、状态补语。程度补语有带“得”的和不带“得”的,状态补语有带“得”的和带“个”的。不带“得”的程度补语和带“个”的状态补语在形式上有明显的特点标志,很容易分别。 但带“得”的程度补语和带“得”的状态补语却难以区分。状态补语是位于述语动词之后,对动词的状态进行描述的句法成分;而程度补语是位于述语形容词和心理动词之后,对形容词或心理动词所达到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句法成分。这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补语。它们的区别在于:l)两种补语所补的述语不同状态补语的述语是由动词充当的,程度补语的述语是由形容词或心理动词充当。作述语的动词和形容词词性不同,这两种补语也各有特点。例如: (l)报纸用墨汁涂得状态补语“黑黑的

20、”是对动作对象“报纸”的结果状态进行描述的。(2)看他的脸,那么白,白得(像晶莹的碧玉)程度补语“像晶莹的碧玉”是对述语“白”的性质进行补充说明的,说明他的脸“白”的程度(3)他限得咬牙切齿程度补语“咬牙切齿”是对述语“恨”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例(l)中状态补语“黑黑的”是对动作对象“报纸”的结果状态进行描述的。例(2)中程度补语“像晶莹的碧玉”是对述语“白”的性质进行补充说明的,说明他的脸“白”的程度。例(3)中程度补语“咬牙切齿”是对述语“恨”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2)两种补语的语义功能也不同例如:(1)看他的脸,那么白,白得(像晶莹的碧玉)程度补语“像晶莹的碧玉”是对述语“白”的性质进

21、行补充说明的,说明他的脸“白”的程度。(2)报纸用墨汁涂得状态补语“黑黑的”是对动作对象“报纸”的结果状态进行描述的状态补语的语义功能是描述,程度补语的语义功能是补充说明。补语离开它们所“补充”的述语很难断定他们是哪一种补语。状态补语和程度补语的区分也一样。 即“V+得+C”和得“S+Av心理十补语”某个词语进入到“V+得十C”中充当补语,它的表状态的意义就被激活,这时这个结构就赋予它“描述”的语义功能。某个词语进入到“A/V心理十得十C”中充当补语,它的表程度的意义就被激活,这时这个结构就赋予它“补充说明”的语义功能。综上所述,状态补语是位于述语V后,对V或V所联系动元的状态进行描述的。位于

22、V后还是位于A后,是状态补语和程度补语的根本区别。V+得+状态补语”这个结构框架赋予状态补语一种表状态的语义功能,更重要的是赋予它一种描述性。描述性是状态补语的重要语法特性。在教学过程中会遇见很多的问题2、状态补语在国语中对应为以下2种形式(1)性质形容词充当的状态补语在国语中主要对应为状态状语,形式为“状态状语十V 。例如:飞得高、洗得干净、走得远、擦得亮。(2)状态形容词充当的状态补语在国语中主要对应为“程度副词十状态状语十V 。例如:飞得高高的、洗得干干净净的、走得远远的、擦得亮亮的。由动词或动词性结构、主谓结构充当的状态补语在国语中一般对应为“V(动词词干)十连接词尾十动词结构,表示因

23、果关系。例如:疼得直叫唤、亮得睁不开眼睛、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热得满头大汗、气得他直哆嗦。3、须知目前的状态补语教学,把重点放在形式上,是放错了的。教学中应该将形式、意义、语用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而教学的重点,应该是语用。理由很简单,像状态补语这样汉语特有的语法项目,学生掌握其形式并不难,这是为教学实践所证实了的。至于意义,把状态补语解释为“评价、判断和描述”也不难为学生所理解。只有语用的问题,也就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状态补语的问题,才是外国学生感到困难的,是他们难以掌握状态补语的症结所在。因此,要想让学生掌握状态补语,就必须抓住语用这个重点。我们认为,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也不应把形式、意义和语用

24、割裂开来。即使是形式的操练,也应与意义和语用!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一边操练形式,一边体会其意义和语境背景。当然,这并不排除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上有所侧重。4、教案章 节名 称状态补语授 课方 式理论课( )、练习课( )、教 学目 的使学生基本掌握状态补语的用法教 学方 法1、讲授法 2、对话法 3、实践法教 学要 求1、要求学生掌握状态补语的语法2、要求学生掌握状态补语的使用方式3、要求学生掌握辨析“状态补语”和“程度补语”教 学 容1、 语法点解析状态补语的定义与语法特性 描述性是状态补语的重要语法特性 在句法上和语义上的不一致性2. 常见偏误举例并分析 状态补语前缺少状语

25、“得”字的缺失 状态补语缺失3. 列举教学中需注意的事项 怎么区分状态补语和程度补语 状态补语在国语中对应为以下2种形式(1)性质形容词充当的状态补语在国语中主要对应为状态状语,形式为“状态状语十V 。 (2)状态形容词充当的状态补语在国语中主要对应为“程度副词十状态状语十V 。教 学重 点难 点1、常见偏误举例并分析状态补语前缺少状语“得”字的缺失状态补语缺失2、怎么区分状态补语和程度补语讨 论练 习作 业1、两个人在看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 甲:那是易斯在跑吗? 乙:对,你看,他跑快2、谈一个孩子写字。 甲:这个孩子从5岁就跟他爷爷学写字。 乙:那他一定3、爸爸气极了,他直拍桌子。学生说出:

26、爸爸气得直拍桌子4、 孩子们很高兴。参 考资 料1参见萧国政“谓词宾语指称性用法考察”,语法论集,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年出版2、引自朱德熙“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五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出版3、现代汉语黄伯荣主编,1991年版状态补语的语境背景与其他,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1期4、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98年5、柳英绿朝汉语语法对比,延边大学1999年6、月华趋向补语通释,语言文化大学出版刹1998年5、操练句型1:主语+动词一得十状态补语(形容词词组)例如:她唱得很优美。句型2:主语+副词/助动词十动词一得+状态补语(形容词词组)例如:他一定/能骑得很

27、快。句型2中的状态补语“很快”是说话人根据自己的了解和经验状态补语是对“得”前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的评价或对“骑”这个动作所做出的判断。由于是判断,动词前边常常有副词或助动词。2.状态补语说明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产生的结果:句型3;:主语+动词一得+状态补语(主谓词组)例如: 她 唠叨 得 我心烦意乱的。句型4:主语+动词一得+状态补语(形容词词组/动词词组)例如: 孩子 烧得 滚烫滚烫的。 孩子 烧得 直说胡话。句型4还有一层语义关系,就是状态补语同时又是对主语的描述。例中“滚烫滚烫的”和“直说胡话”都是对“孩子”的描述。3.状态补语是对受事主语的评价或描述: 句型5:主语(受事)+动词

28、一得+状态补语(形容词词组/动词词组) 例如:这篇文章 写得 真深刻。 这篇文章 写得 很能打动读者的心句型6:主语+被(+名词词组)+动词一得+状态补语 (受事) (形容词词组/动词词组等)例如: 他 被(大家) 说得 挺不好意思。 他 被(火) 烫得 直流眼泪。4。状态补语是对“把”字宾语的描述或评价:句型7:主语+把+名词词组+动词一得+状态补语(动词词组/主谓词组等)例如: 烟 把他 熏得 直流眼泪。大家 把他 说得 抬不起头来。6、课堂活动示例教学的安排应以此为基础。这就突破了以往教学中脱离意义讲形式和对意义的分析囫囵不清的状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应结合语境背景,使学生能够清晰地体

29、会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状态补语。我们所给的语境背景可以是语言(书面或口头)的,也可以是非语言的(画面、动作等)。例如: 两个人在看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 甲:那是易斯在跑.吗? 乙:对,你看,他跑得多快! 例1中,甲说的是一个表示语境背景的相关句,其中的“跑”提示了乙说出的状态补语句应使用的动词也是“跑”,而且,由于他们说的是大名鼎鼎的奥运明星易斯,所以对他“跑”的评价只能是“快”。 在同一个语境背景下,句子可以变化,例如,可以问:“他跑得怎么样?”“他跑得快不快?”“你呢?”等等。还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大练习的难度,例如,在上述语境背景下,可以做一些完成对话的练习: 两个人在看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

30、甲:那是易斯在跑吗? 乙:对,你看,他跑快或者 乙:对,你看,他跑或者 乙:对,你看,他或者 乙:对,你看,也可以反过来,给出乙的话,让学生完成或填出甲的话。进一步还可以给出一段对话,让学生猜语境背景,或者给出一个语境背景,让学生编对话。在教学中还应该根据每个句型的特点设计出典型的练习。如表示判断的句型,就要给出能引起判断的相关句。例如:在体育比赛以前。 甲:你看那个运动员腿多长! 乙:他一定。再如: 谈一个孩子写字。 甲:这个孩子从5岁就跟他爷爷学写字。 乙:那他一定为了使学生能体会出状态补语表示动作的结果,可以设计“连句”练习,即,先给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句子,让学生连成一个状态补语句。例如:

31、 爸爸气极了,他直拍桌子。学生说出: 爸爸气得直拍桌子。有两个句型中的状态补语的语义指向主语,是对主语的描述,主语和状态补语之间构成一种事实上的主谓关系。这也是我们设计练习时可以利用的一个特点,比如,我们可以给出一个表示这种关系的主干句,让学生补出“动词 得”,例如: 孩子们很高兴。这里可以补上“玩儿得”“唱歌儿唱得”“看木偶戏看得”“爬山爬得”等。这个练习实际上是让学生说出“孩子们”为什么高兴,从而体会出状态补语与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再如: 这画儿 很好。这句话跟上一句不一样。虽然也是让学生补出“动词一得”,但这里的动词是受到受事主语的限制的,只有能跟它搭配的动词才能补

32、进去,如这里可以补人“画得”。在一定的语境背景下还可以补入“裱得”“贴得”“镶嵌得”等。为了进一步使学生体会语境背景的重要性,还可以用一段话说明语境背景,而后让学生说出状态补语句,或者先说一个状态补语句,由学生给出它的语境背景。以上这些具体的训练方法,还都是通过汉语练汉语。我们前面提到过,像状态补语这样的汉语中有、学生母语中无的语法项目,还可以通过对汉外语中共同的语境背景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7、备注1、南方方言的状态补语标记除“得”外还有以下形式。“着(则、仔、之、吱)”用作状态补语标记在南方方言中比较常见。例如:着脸气得煞白的() 脸气着煞白的他跑得很快 淋得很痛快 伊走着t io?真

33、紧 淋着tio2真爽快 例如:则菜煮得非常好他走得快不快?宜兴() 菜烧则tsa?恶好得他走则tsa?快勿快这顿饭吃得很久 常熟 () 俚顿饭吃则长远例如:仔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你看得清楚黑板上的字吗?庐江() 跑仔上气不接下气 你格看仔清黑板上的字? 例如:之书摆得整整齐齐的 累得我腰都直不起来桐城() 书摆之整整齐齐的 累之我腰都直不起来 例如:吱 脸红得像关公巢县() 脸红吱像关公2、参考文献1参见萧国政“谓词宾语指称性用法考察”,语法论集,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年出版2、引自朱德熙“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五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出版3、现代汉语黄伯荣主编,1991年

34、版状态补语的语境背景与其他,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1期4、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98年5、柳英绿朝汉语语法对比,延边大学1999年6、月华趋向补语通释,语言文化大学出版刹1998年7、秀芳.从历史语法的观点比较国语和闽南语表完成的“了”(稿)fN1.1990. 闽南语语法稿M.:大安.1991.8、吴福祥“V得OC”格式的产生与演变(稿)N.1996. 敦煌变文语法研究M1.:岳麓书社.1996. 试说汉语的动相补语(稿)N.1997. 南方方言里虚词“到(倒)”的用法与其来源(稿)N.1998 重谈“动十了十宾”格式的来源和完成体助词“了”的产生J,中国语文.1998,(6) 试论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来源(稿)N.199821 / 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