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2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1592640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22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学基础2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医学基础2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医学基础2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资源描述:

《医学基础2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基础2课件(6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医学基础(2)1第一章 医学基础医学基础(2)2第一节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基础人体解剖生理基础l一、人体的结构一、人体的结构l二、运动系统组成及功能二、运动系统组成及功能l三、消化系统组成及功能三、消化系统组成及功能l四、呼吸系统组成及功能四、呼吸系统组成及功能l五、循环系统组成及功能五、循环系统组成及功能l六、免疫系统六、免疫系统l七、泌尿系统组成及功能七、泌尿系统组成及功能l八、生殖系统组成及功能八、生殖系统组成及功能l九、神经系统组成及功能九、神经系统组成及功能l十、感觉器官的组成及功能十、感觉器官的组成及功能l十一、内分泌系统组成及功能十一、内分泌系统组成及功能医学基础(2)3一、人体

2、结构一、人体结构l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细胞组合成,细胞组合成组织组织,组织组合成组织组合成系统系统,并构成,并构成器官器官。l多种组织器官建成复杂的人体。多种组织器官建成复杂的人体。医学基础(2)41 1、细胞、细胞l组成:组成: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三部分(除三部分(除极少数细胞,如红细胞)极少数细胞,如红细胞)l细胞膜细胞膜是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内镶嵌不同生理功能是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内镶嵌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维持细胞形态和实现内外物质和信息交换。的蛋白质,维持细胞形态和实现内外物质和信息交换。l细胞质细胞质含有大量细胞基质和含有大量

3、细胞基质和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体和线粒体等)l细胞核细胞核中染色质(细胞分裂期为染色体),其基本化中染色质(细胞分裂期为染色体),其基本化学成分是学成分是DNADNA和组蛋白。基因(人类约有和组蛋白。基因(人类约有3 3万多个基因,万多个基因,3 3亿多个碱基)。亿多个碱基)。l细胞的基本活动现象是细胞的基本活动现象是新陈代谢和兴奋性新陈代谢和兴奋性。医学基础(2)52 2、组织、组织组织组织构成构成功能功能上皮组织上皮组织上皮细胞、细胞间质上皮细胞、细胞间质保护、分泌、消化和排泄保护、分泌、消化和排泄等等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疏松结缔组

4、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软骨、骨骼、血液织、软骨、骨骼、血液支持、保护,循环支持、保护,循环肌组织肌组织骨骼肌、平滑肌、心肌骨骼肌、平滑肌、心肌有收缩能力的肌细胞,随意肌有收缩能力的肌细胞,随意肌(躯体神经支配)、不随意肌(躯体神经支配)、不随意肌(植物神经支配)(植物神经支配)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接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可接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可分为感觉(传入)、运动(传分为感觉(传入)、运动(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医学基础(2)6二、运动系统组成及功能二、运动系统组成及功能l运动系统

5、由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组成。l骨通过骨相连互相连接构成骨骼,构成人体骨通过骨相连互相连接构成骨骼,构成人体支架。支架。l骨骼肌是动力部分,附着于骨,收缩牵动骨骨骼肌是动力部分,附着于骨,收缩牵动骨运动。运动。医学基础(2)71 1、骨和骨连接、骨和骨连接l成人共有成人共有206206块骨,块骨,按部位可分为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颅骨、躯干骨、四肢骨四肢骨三部分。三部分。l根据形态分为根据形态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四类。l骨由骨由骨质、骨膜、骨髓及血管、神经骨质、骨膜、骨髓及血管、神经等构成。等构成。l成人骨

6、质中有机物约占成人骨质中有机物约占1/31/3,无机物约占,无机物约占2/32/3。幼。幼儿骨质中有机物含量较高。老年人骨质中无机物儿骨质中有机物含量较高。老年人骨质中无机物含量较高。含量较高。医学基础(2)82 2、肌肉、肌肉l骨骼肌骨骼肌l根据形态分:根据形态分:长肌、短肌、阔肌、轮长肌、短肌、阔肌、轮l根据部位分:根据部位分:头肌、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头肌、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医学基础(2)9三、消化系统组成及功能三、消化系统组成及功能*l消化系统由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组成。l消化管包括消化管包括口腔、咽喉、食管、胃、小肠(十二口腔、咽喉、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

7、、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直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肠)。医学基础(2)10人人体体消消化化器器官官图图医学基础(2)11医学基础(2)12四、呼吸系统组成及功能四、呼吸系统组成及功能l组成: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和肺l1 1、呼吸道:上呼吸道(鼻、咽、喉)、下呼、呼吸道:上呼吸道(鼻、咽、喉)、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分支)吸道(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分支)l2 2、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l3 3、胸膜、胸膜l4 4、纵隔、纵隔医学基础(2)13五、循环系统组成及功能五、循环系统组成及功能l进行血液循环的动力和管道系统,由心血管系进行血

8、液循环的动力和管道系统,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组成。统和淋巴系统组成。l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l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道和淋巴器官。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道和淋巴器官。医学基础(2)141 1、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l心脏: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脏: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l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l血液:相对密度血液:相对密度1.0501.0501.0601.060,由液体成份血,由液体成份血浆和有形成份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浆和有形成份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板)组成。l按容积计算,血浆约占按

9、容积计算,血浆约占55%55%,血细胞(红细胞),血细胞(红细胞)约占约占45%45%。不加抗凝剂,则血凝块收缩,析出。不加抗凝剂,则血凝块收缩,析出血清。血清。医学基础(2)15lpH7.35pH7.357.457.45,l血浆蛋白(白蛋白血浆蛋白(白蛋白383848g/L48g/L、球蛋白、球蛋白202035g/L 35g/L、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224g/L 4g/L)l血糖:血糖:3.93.96.1mmol/L6.1mmol/Ll血脂:磷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血脂:磷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l红细胞:男性(红细胞:男性(4.54.55.5 5.5 10101212个个/L/L)女性)女性(

10、4.04.05.0 5.0 10101212个个/L/L)l白细胞:粒细胞(中性、嗜酸、嗜碱)和无粒细白细胞:粒细胞(中性、嗜酸、嗜碱)和无粒细胞(单核、淋巴)胞(单核、淋巴)l血小板:参与凝血。血小板:参与凝血。l血型:血型:ABOABO血型系统和血型系统和RhRh血型系统。血型系统。医学基础(2)162 2、淋巴系统、淋巴系统l组成: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器官(淋巴组成: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器官(淋巴结、扁桃体、脾和胸腺等)结、扁桃体、脾和胸腺等)l功能:产生淋巴细胞、过滤淋巴(清除异物)功能:产生淋巴细胞、过滤淋巴(清除异物)和产生抗体,在免疫学上具有重要作用。和产生抗体,在免疫学

11、上具有重要作用。医学基础(2)17六、免疫系统六、免疫系统l免疫器官:中枢(胸腺和骨髓)与外周(脾脏免疫器官:中枢(胸腺和骨髓)与外周(脾脏和淋巴)免疫器官和淋巴)免疫器官l免疫细胞: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免疫细胞: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及其他抗原提呈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及其他抗原提呈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细胞l免疫分子:各种免疫球蛋白(免疫分子:各种免疫球蛋白(IgM、IgG、IgA、IgD、IgE)、补体、细胞因子)、补体、细胞因子l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防御系统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防御系统医学基础(2)18七、泌尿系统组成及功能七、泌尿系统

12、组成及功能l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四部分组成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四部分组成l人体代谢产物最主要的排泄途径。人体代谢产物最主要的排泄途径。医学基础(2)19八、生殖系统组成及功能八、生殖系统组成及功能l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都包括内、外生殖器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都包括内、外生殖器l内生殖器又包括生殖腺和输送管道内生殖器又包括生殖腺和输送管道医学基础(2)20九、神经系统组成及功能九、神经系统组成及功能l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l脑和脊髓脑和脊髓l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医学基础(2)21十、感觉器官组成及功能十、感觉器官组成及功能l机体内的特殊感受器机体内的特

13、殊感受器l主要有眼和耳主要有眼和耳医学基础(2)22十一、内分泌系统组成及功能十一、内分泌系统组成及功能l包括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包括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胰岛、胸腺及松果体胰岛、胸腺及松果体l分泌高效能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而传递化学分泌高效能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而传递化学信息到靶细胞、靶组织或靶器官,发挥兴奋或信息到靶细胞、靶组织或靶器官,发挥兴奋或抑制作用。抑制作用。l激素分为含氮类激素和类固醇激素激素分为含氮类激素和类固醇激素医学基础(2)23第二节第二节 食物消化吸收食物消化吸收l消化是指食物在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有大消化是指食物在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

14、下,有大分子逐渐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分子逐渐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l吸收是指消化后的小分子被胃肠道吸收到体内吸收是指消化后的小分子被胃肠道吸收到体内为机体利用的过程。为机体利用的过程。医学基础(2)24医学基础(2)251 1、口腔内消化、口腔内消化p30l唾液腺:腮腺、舌下腺、颌下腺唾液腺:腮腺、舌下腺、颌下腺l唾液主要是水分(唾液主要是水分(99.5%)、粘蛋白、淀粉酶、)、粘蛋白、淀粉酶、溶菌酶溶菌酶l唾液的作用唾液的作用医学基础(2)262 2、胃内消化和吸收、胃内消化和吸收l化学性消化和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和机械性消化l胃液(胃液(pH0.91.5),盐酸日分泌量),盐酸日分泌量1.5

15、2.5Ll盐酸的作用盐酸的作用l胃内的吸收能力很弱,一般仅吸收少量的水分胃内的吸收能力很弱,一般仅吸收少量的水分和酒精。和酒精。医学基础(2)273 3、小肠内消化和吸收、小肠内消化和吸收l食糜进入小肠后,在胰液、小肠液和小肠运动食糜进入小肠后,在胰液、小肠液和小肠运动的作用下,基本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的作用下,基本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l是最重要的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l分泌胰液(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分泌胰液(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l分泌胆汁(乳化脂肪)分泌胆汁(乳化脂肪)l小肠的吸收: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小肠的吸收: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医学基础(2)284、大肠的消化吸

16、收功能、大肠的消化吸收功能l消化管的末段,没有重要的消化活动,主要吸消化管的末段,没有重要的消化活动,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收水分和盐类。l大肠细菌能利用大肠的内容物合成人体必需的大肠细菌能利用大肠的内容物合成人体必需的某些维生素,如硫胺素、核黄素及叶酸等某些维生素,如硫胺素、核黄素及叶酸等B族族维生素及维生素维生素及维生素K医学基础(2)29第三节第三节 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l将生命过程按照生理特点分成不同的阶段或时将生命过程按照生理特点分成不同的阶段或时期。如:婴儿、幼儿、学龄前、学龄及青少年、期。如:婴儿、幼儿、学龄前、学龄及青少年、成年及老年各期。实际上相邻各时期并没有明

17、成年及老年各期。实际上相邻各时期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显的界限。l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将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将18岁以下的人群界定为岁以下的人群界定为儿童。儿童。l儿童的重要生理特点就是生长发育,并且是一儿童的重要生理特点就是生长发育,并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前一阶段的发育为后一阶段奠个连续的过程,前一阶段的发育为后一阶段奠定基础。定基础。医学基础(2)30一、孕妇的生理特点:一、孕妇的生理特点:l孕妇通过胎盘转运供给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孕妇通过胎盘转运供给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经过经过280天,将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受精卵孕育天,将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受精卵孕育成体重约成体重约3.2kg的新生儿。的新生儿。

18、l为适应和满足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孕妇自为适应和满足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孕妇自身发生一系列的生理性调整。身发生一系列的生理性调整。医学基础(2)31妊娠期的相关知识l妊娠期妊娠期280天(天(10个月)个月)l孕早期(孕早期(0-3个月),胎龄个月),胎龄1-12周周l孕中期(孕中期(4-6个月),胎龄个月),胎龄13-28周周l孕晚期(孕晚期(7-10个月),胎龄个月),胎龄29-40周周医学基础(2)32胎儿的生长l孕早期:从胎芽(孕早期:从胎芽(8周前)到胎儿,脑、脊髓周前)到胎儿,脑、脊髓等神经系统,血液等循环系统的原型出现,心等神经系统,血液等循环系统的原型出现,心脏形成,肝脏开

19、始明显发育。胎盘开始形成,脏形成,肝脏开始明显发育。胎盘开始形成,并分泌各种维持怀孕的激素。并分泌各种维持怀孕的激素。l孕中期:胎盘形成完全,胎儿快速成长的平稳孕中期:胎盘形成完全,胎儿快速成长的平稳期期l孕晚期:胎儿的呼吸、消化、泌尿系统器官全孕晚期:胎儿的呼吸、消化、泌尿系统器官全部形成,作为一个人已经可以在体外生活了。部形成,作为一个人已经可以在体外生活了。医学基础(2)331、内分泌的改变、内分泌的改变l目的:使胎儿成功着床和发育,并对营养素代目的:使胎儿成功着床和发育,并对营养素代谢进行调节,增加营养素的吸收或利用,以支谢进行调节,增加营养素的吸收或利用,以支持胎儿的发育,保证妊娠的

20、成功。持胎儿的发育,保证妊娠的成功。医学基础(2)34l母体卵巢及胎盘激素分泌增加母体卵巢及胎盘激素分泌增加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绒毛膜生长素人绒毛膜生长素(HCS)l雌激素雌激素(雌酮、雌二醇、雌三醇雌酮、雌二醇、雌三醇)、孕酮、孕酮 l胎盘催乳素胎盘催乳素刺激胎盘和胎儿生长及母体乳腺的刺激胎盘和胎儿生长及母体乳腺的发育和分泌发育和分泌l钙的吸收、潴留与孕期雌激素水平正相关。钙的吸收、潴留与孕期雌激素水平正相关。l孕期甲状腺素及其他激素水平的改变孕期甲状腺素及其他激素水平的改变l甲状腺素水平升高甲状腺素水平升高基础代谢到孕晚期升高基础代谢到孕晚期升高15%20%

21、。l胰岛素分泌增多,餐后血糖增高幅度大且回复延胰岛素分泌增多,餐后血糖增高幅度大且回复延迟迟糖耐量异常及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升高。糖耐量异常及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升高。医学基础(2)352、消化功能改变、消化功能改变l消化功能下降消化功能下降l受孕酮分泌增加的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减慢,受孕酮分泌增加的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减慢,胃排空及食物肠道停留时间延长,孕妇易出现胃排空及食物肠道停留时间延长,孕妇易出现饱胀感饱胀感以及以及便秘便秘。l孕期孕期消化液消化液及及消化酶消化酶的的分泌减少分泌减少,易出现消化易出现消化不良不良。胃内容物可逆流入食管下部,易出现。胃内容物可逆流入食管下部,易出现反胃(恶心、呕吐、

22、反酸等)妊娠反应。易患反胃(恶心、呕吐、反酸等)妊娠反应。易患牙龈炎、牙龈出血。牙龈炎、牙龈出血。l对对钙、铁、叶酸、维生素钙、铁、叶酸、维生素B12等吸收增强(食等吸收增强(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医学基础(2)363、血液系统的改变、血液系统的改变l血容量:血浆容积增加血容量:血浆容积增加45%50%RBC数增加数增加15 20 l血液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浆总蛋白浓度血液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浆总蛋白浓度均有下降。均有下降。l称为称为孕期生理性贫血孕期生理性贫血 l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孕早期和孕末期贫血的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孕早期和孕末期贫血的界定值定值Hb1

23、10g/L,孕中期是,孕中期是Hb105g/Ll血液中葡萄糖、氨基酸、铁、水溶性维生素均血液中葡萄糖、氨基酸、铁、水溶性维生素均降低。维生素降低。维生素E的血浆水平升高。的血浆水平升高。血液稀释血液稀释医学基础(2)374、孕期肾功能改变、孕期肾功能改变l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50,肾血浆流量增加,肾血浆流量增加75。肾小管的吸收能力没有相应提高可导致部分孕肾小管的吸收能力没有相应提高可导致部分孕妇尿中葡萄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碘的妇尿中葡萄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碘的排出量增加,例如,叶酸排出量增加一倍。排出量增加,例如,叶酸排出量增加一倍。l葡萄糖的尿排出量可增加葡萄糖的尿

24、排出量可增加10倍以上,尤其是在倍以上,尤其是在餐后餐后15min可出现尿糖,应与真性糖尿病鉴别可出现尿糖,应与真性糖尿病鉴别医学基础(2)385、孕期体重增加、孕期体重增加l必要性体重增加:胎儿、胎盘、羊水、增加的必要性体重增加:胎儿、胎盘、羊水、增加的血浆容量以及增大的乳腺和子宫。血浆容量以及增大的乳腺和子宫。l发达国家妇女约为发达国家妇女约为7.5kg,发展中国家妇女约,发展中国家妇女约为为6kg。l脂肪及其他的增加一般为脂肪及其他的增加一般为4kg体重增加体重增加 1112.5kg医学基础(2)39据孕前据孕前BMI推荐的孕期体重增长范围推荐的孕期体重增长范围孕前体重孕前体重/身高类别

25、身高类别 孕期体重增长值(孕期体重增长值(kgkg)低低(BMI 19.8)(BMI 29.0)(BMI 29.0)12.512.518.0 18.0 11.511.516 16 7.57.511.5 11.5 6.06.06.8 6.8 医学基础(2)40l孕前体重正常,不计划哺乳的孕妇适宜的体重孕前体重正常,不计划哺乳的孕妇适宜的体重增加为增加为10kg,孕后,孕后20周,周增加体重约为周,周增加体重约为350g。l孕前体重正常,计划哺乳的孕妇适宜的体重增孕前体重正常,计划哺乳的孕妇适宜的体重增加为加为12kg,孕后,孕后20周,周增加体重约为周,周增加体重约为400g。医学基础(2)41

26、二、乳母的生理特点二、乳母的生理特点l逐步补偿妊娠、分娩时所损耗的营养素储备,逐步补偿妊娠、分娩时所损耗的营养素储备,促进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恢复;促进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恢复;l分泌乳汁、哺育婴儿。分泌乳汁、哺育婴儿。l她们需要更多的营养素。她们需要更多的营养素。l乳母每日分泌的乳汁量为乳母每日分泌的乳汁量为600800mL。医学基础(2)42内分泌内分泌l婴儿吸吮乳头时刺激垂体产生两个反射婴儿吸吮乳头时刺激垂体产生两个反射l产奶反射:催乳素产奶反射:催乳素乳腺腺泡乳腺腺泡分泌乳分泌乳汁汁l下奶反射:催产素下奶反射:催产素腺泡周围肌肉收缩腺泡周围肌肉收缩促使乳汁沿乳腺导管促使乳汁沿乳腺导管乳头乳

27、头l下奶反射易受疲劳、紧张、乳头破裂所致疼下奶反射易受疲劳、紧张、乳头破裂所致疼痛等情绪影响。痛等情绪影响。催产素催产素子宫肌肉收缩子宫肌肉收缩停止产后出血停止产后出血促进子宫复原促进子宫复原医学基础(2)43l哺乳有利于生殖器官及相关组织恢复。哺乳有利于生殖器官及相关组织恢复。l哺乳期产妇血中雌激素、孕激素、胎盘生乳哺乳期产妇血中雌激素、孕激素、胎盘生乳素水平急剧下降,垂体分泌的催乳素水平持素水平急剧下降,垂体分泌的催乳素水平持续升高。续升高。l催乳素主要通过婴儿对乳头的吮吸反射引起催乳素主要通过婴儿对乳头的吮吸反射引起分泌,因此,越早、次数越多地吮吸乳头,分泌,因此,越早、次数越多地吮吸乳

28、头,乳量就会分泌增多。乳量就会分泌增多。医学基础(2)44营养对泌乳量的影响营养对泌乳量的影响l正常情况下产后正常情况下产后2天约分泌天约分泌100ml,至,至2周周约分泌约分泌500ml,产后,产后12-14d至至1个月时个月时 650ml,3个月时达个月时达750-850ml,存在个体,存在个体差异。差异。l泌乳量少是母亲营养不良的一个指征。泌乳量少是母亲营养不良的一个指征。甚甚至可以完全停止泌乳。至可以完全停止泌乳。l通常可根据婴儿体重的增长率作为奶量是通常可根据婴儿体重的增长率作为奶量是否足够的指标。否足够的指标。医学基础(2)45初乳:大量免疫蛋白,易消化。初乳:大量免疫蛋白,易消化

29、。过渡乳:乳糖、脂肪含量增多,蛋白质含量下降。过渡乳:乳糖、脂肪含量增多,蛋白质含量下降。成熟乳:富含蛋白质、乳糖、脂肪等多种营养素。成熟乳:富含蛋白质、乳糖、脂肪等多种营养素。l乳母营养不良乳母营养不良动用体内贮备动用体内贮备维持乳汁成分恒定维持乳汁成分恒定l泌乳量泌乳量(除(除Pro可可外,其余成分基本保持恒定)外,其余成分基本保持恒定)l维生素维生素A A的含量与乳母膳食密切相关,维生素的含量与乳母膳食密切相关,维生素B1B1、维生、维生素素B2B2、尼克酸、维生素、尼克酸、维生素C C等在乳汁中的含量直接受乳母等在乳汁中的含量直接受乳母膳食影响。膳食影响。医学基础(2)46三、婴儿的生

30、理特点三、婴儿的生理特点l婴儿期包括出生至婴儿期包括出生至28天的新生儿期,天的新生儿期,112个个月的婴儿期月的婴儿期l婴儿期:人生的婴儿期:人生的第一个第一个生长发育高峰期生长发育高峰期l婴儿完成从子宫内生活到子宫外生活的过渡期,婴儿完成从子宫内生活到子宫外生活的过渡期,从母乳营养到逐渐依赖其他食物营养的过渡期。从母乳营养到逐渐依赖其他食物营养的过渡期。医学基础(2)471、婴儿体格发育特点、婴儿体格发育特点l体重:体重:l半岁前体重半岁前体重=出生时体重出生时体重月龄月龄0.60.6。l半岁后体重半岁后体重=出生时体重出生时体重 3.6+3.6+(月龄(月龄6 6)0.50.5。l身长:

31、身长:是从头到足的垂直长度,反映是从头到足的垂直长度,反映骨骼发育骨骼发育的一个的一个重要指标。足月儿平均身高为重要指标。足月儿平均身高为50cm,1岁增长约岁增长约50%。l头围和胸围:头围和胸围:l头围是头围是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反映反映脑及颅骨脑及颅骨发育状态。出生头围平均约为发育状态。出生头围平均约为34cm比比胸围略大胸围略大12cm。婴儿期平均每月增长。婴儿期平均每月增长1cm。l胸围:与胸部骨骼、肌肉及肺的发育有关。增长速度胸围:与胸部骨骼、肌肉及肺的发育有关。增长速度较快,到较快,到6个月至个月至1岁,胸围和头围基本

32、相等,称为胸岁,胸围和头围基本相等,称为胸围交叉。围交叉。医学基础(2)481212个月时:个月时:医学基础(2)492、婴儿消化系统发育特点、婴儿消化系统发育特点l胃肠道功能不够完善,胃肠道功能不够完善,l胃呈水平位,胃贲门括约肌弱,幽门部肌肉紧张,吸饱奶后胃呈水平位,胃贲门括约肌弱,幽门部肌肉紧张,吸饱奶后受震动易导致胃中奶溢出或呕吐。受震动易导致胃中奶溢出或呕吐。l胃容量小(新生儿胃容量小(新生儿2550mL,出生,出生10天增加到天增加到100mL,6个个月月200mL,1岁岁300500mL),),l胃蛋白酶的活力弱,凝乳酶和脂肪酶的含量少,胃排空延迟,胃蛋白酶的活力弱,凝乳酶和脂肪

33、酶的含量少,胃排空延迟,胃排空人乳的时间约为胃排空人乳的时间约为23h。l肠道消化酶的活力较差,胰淀粉酶要到肠道消化酶的活力较差,胰淀粉酶要到4个月才达到成个月才达到成人水平,胰脂肪酶的活力较低,胆盐分泌少。人水平,胰脂肪酶的活力较低,胆盐分泌少。l乳芽萌出乳芽萌出医学基础(2)50四、幼儿生理特点四、幼儿生理特点l1周岁到满周岁到满3周岁周岁l 胃容积由胃容积由200ml增至增至300ml,但牙齿少、咀,但牙齿少、咀嚼能力有限、肠道蠕动能力及调节能力远嚼能力有限、肠道蠕动能力及调节能力远不如成人。不如成人。l幼儿期是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生长发育的的重要重要阶段,大脑皮质阶段,大脑皮质的功能进一步

34、完善,语言表达能力、模仿的功能进一步完善,语言表达能力、模仿能力、智能发育,独立行走、活动。能力、智能发育,独立行走、活动。l但仍缺乏自我识别能力。但仍缺乏自我识别能力。医学基础(2)51l体重:体重:1岁后年增加岁后年增加2.53.0Kg,至,至2岁约岁约12kg。2岁后年增加岁后年增加1.52.0Kg 2.0Kg,增长速度趋于平稳。,增长速度趋于平稳。1 1 岁后体重岁后体重=年龄年龄2 28 8。l身高:第二年增加约身高:第二年增加约10cm,10cm,第三年增加约第三年增加约5cm5cm,整个幼儿期共增长整个幼儿期共增长25cm25cm,3 3岁可达到岁可达到100cm100cm。l头

35、围可增加到头围可增加到49cm49cm、胸围超过头围、上臂围可、胸围超过头围、上臂围可增加到增加到16cm16cm。医学基础(2)52l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l脑细胞增值至脑细胞增值至140亿个,脑组织质量达到亿个,脑组织质量达到成人的成人的2/3以上。出生脑重量约以上。出生脑重量约370g,6个个月月600700g,2岁达到岁达到9001000g,成,成人的人的75%。l脑细胞一次性分裂完成时间:出生后脑细胞一次性分裂完成时间:出生后1215个月。个月。l幼儿期,神经细胞间的联系逐渐复杂,但幼儿期,神经细胞间的联系逐渐复杂,但神经髓鞘形成不全,对外来刺激反应慢且神经髓鞘形成不全

36、,对外来刺激反应慢且易于泛化。易于泛化。医学基础(2)53乳牙萌出的一般顺序 种类种类 数目数目 出牙时间出牙时间 总数总数 下中门齿下中门齿上中门齿上中门齿上侧门齿上侧门齿下侧门齿下侧门齿第一乳磨齿第一乳磨齿尖齿尖齿第二乳磨齿第二乳磨齿2 22 22 22 24 44 44 46 61010个月个月8 81010个月个月10101313个月个月10101414个月个月13131717个月个月18182424个月个月20202828个月个月2 24 46 68 8121216162020医学基础(2)54五、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l身高、体重稳步增长身高、体重稳步增长l身高增长约身高增长约21

37、cm(年平均约(年平均约5cm)l体重增长约体重增长约5.5kg(年平均约(年平均约2kg)存在个体差异,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在一存在个体差异,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定范围内波动。医学基础(2)55消化吸收能力l2020颗乳牙出齐,颗乳牙出齐,6 6岁第一颗恒牙可能萌岁第一颗恒牙可能萌出。出。l咀嚼能力仅达成人的咀嚼能力仅达成人的40%40%l咀嚼及消化能力仍有限咀嚼及消化能力仍有限医学基础(2)56脑及神经系统l46岁,脑组织进一步发育,达到成人脑岁,脑组织进一步发育,达到成人脑质量的质量的86%90%心理发育56岁儿童,具有短暂控制注意力的能力,岁儿童,具有短暂控制注意力的能力

38、,时间约为时间约为15分钟。分钟。在饮食行为上表现为:在饮食行为上表现为:不专心进餐,边吃边不专心进餐,边吃边玩,进餐时间延长,食物摄入不足玩,进餐时间延长,食物摄入不足。个性明显发展,对家长要求进食产生反感。个性明显发展,对家长要求进食产生反感。医学基础(2)57主要营养问题l食物摄入不足导致的营养素缺乏食物摄入不足导致的营养素缺乏l挑食、偏食导致营养素缺乏:微量元素,挑食、偏食导致营养素缺乏:微量元素,如铁、锌及维生素的缺乏如铁、锌及维生素的缺乏l农村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农村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l城市脂肪类食物摄入过多或运动减少造成城市脂肪类食物摄入过多或运动减少造成的肥胖的肥胖医学基础(

39、2)58六、学龄儿童与青少年的生理特点l学龄儿童(学龄儿童(6 61212岁)岁)l 生长速度较快,体重生长速度较快,体重2-2.5kg/2-2.5kg/年,身高年,身高4-4-7.5cm/7.5cm/年年l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症,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症,l 饮食不平衡导致超重和肥胖饮食不平衡导致超重和肥胖医学基础(2)59青少年的生理特点:l第二个生长高峰期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对能量的需求超过成人。,对能量的需求超过成人。医学基础(2)60七、老年人的生理特点:l代谢功能降低代谢功能降低 基础代谢下降基础代谢下降15%15%20%20%,合成与分解代谢失去平衡;合成与分解代谢失去平衡;葡萄糖

40、耐量下降。葡萄糖耐量下降。l消化系统功能减退消化系统功能减退 牙齿脱落,味觉和嗅觉功能减退牙齿脱落,味觉和嗅觉功能减退 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减少,胆汁分泌减少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减少,胆汁分泌减少 胃肠蠕动减退,胃排空时间延长胃肠蠕动减退,胃排空时间延长医学基础(2)61l体成分改变体成分改变 细胞量下降,出现肌萎缩。细胞量下降,出现肌萎缩。体水分减少,主要为细胞内液减少。体水分减少,主要为细胞内液减少。骨矿物质减少,骨质疏松。骨矿物质减少,骨质疏松。l器官功能改变器官功能改变 肝脏功能降低,肾功能降低肝脏功能降低,肾功能降低 胰腺分泌功能下降胰腺分泌功能下降 免疫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胸腺萎缩、胸腺萎缩、T T淋巴细胞数量减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升高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升高 l体内氧化损伤加重:体内氧化损伤加重:丙二醛、脂褐素在细胞内堆积,酶活性降低。丙二醛、脂褐素在细胞内堆积,酶活性降低。医学基础(2)62l心理问题心理问题l更年期问题更年期问题l女性更易患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女性更易患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