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共生理论基础PPT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1565220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产业共生理论基础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产业共生理论基础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产业共生理论基础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产业共生理论基础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共生理论基础PPT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产业共生理论基础产业共生理论基础 Basic Principles for Industrial Symbiosis内容提纲内容提纲课程回顾及问题产业共生起源产业共生定义产业共生特征产业共生要素产业共生模式思考问题一、课程回顾及问题一、课程回顾及问题种群与生物群落的概念是什么?生物群落中优势种与关键种的区别是什么?生物群落中种内与种间主要有哪些关系?产业生态群落的定义以及其与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似性?产业生态系统的定义及结构组成是什么?产业生态系统的发育分哪几级?试简要表述。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区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的总和。生物群落:在一定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优势种:在生物群落中,对群落

2、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关键种:对其所在的群落或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影响,而这种影响相对于多数而言是非常不成比例的物种。若把群落中的优势种去除,必然导致群落性质和环境的变化;关键种同群落中的其他物种相比很重要,但又是相对的,这也是它与优势种的区别。种内关系:竞争、自相残杀、领域性、社会等级;种间关系:竞争、捕食、寄生、共生(互利、偏离、协作)。产业生态群落:由一定区域内所有相关企业组成的企业联合体或共生体。相似性:(1)产业生态群落至少包括包括相互关联的一些企业,为了各自经济利益而在某些方面(如能源共享、原材料或副产品的再利用等)实现合作。(2)在产业生态群落中,存在不同的种

3、群,即各行业部门,他们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3)不同行业部门对物质和能量存在“捕食”关系。如一个企业的产品作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料生产新的产品。(4)关键种企业:一些企业在群落中所使用和传输的物质最多、能量流动规模最庞大,对产业生态系统稳定起关键作用。(5)一个产业生态群落结构越复杂,组成企业和行业越多,这个群落也往往越稳定。产业生态系统定义:在一定空间中存在的所有产业组织与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结构组成:产业组织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环境系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业生态系统的发育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二、产业共生起源二、产业共生起源起源于

4、人们对自然界生物共生概念的思考。生态学中的“共生”指的是由于生存的需要,两种或多种生物之间必然按照某种模式互相依存和相互作用生活在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调进化的共生关系。产业共生现象最初在经济领域中发展起来。国外发达国家最初提出产业共生概念时,其产业经济和环境保护技术(尤其是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最明显的指标就是其产业系统的资源生产力和生态效率比较高,这种情况下,就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的组合分析来看,通过企业/产业间的废物交换利用来实现企业/产业废物减量化或零排放是相对最优的策略和手段。因此,产业共生最初是希望通过建立企业间的关联来实现产业系统物质的闭路循环和能量的梯

5、级利用。这种特定背景为其留下了“副产品再生利用”的烙印。考古源考古源 Desrochers曾专门追溯过产业共生概念的源起,结果他在19世纪的文献中发现了有关废物利用及诸如烟囱废热等特定副产品再利用的记载,尤其是以农业废物资源再利用的记载为多,而如果考虑畜禽粪便的再利用,则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我国古代。上个世纪,Henry Ford曾在其公司内部推行了一项“杜绝废物”政策,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成效。这些案例都主要是考虑节约经济成本或者基于一种俭朴的价值观,很少或基本没有考虑环境因素。现代源现代源 实际上,产业共生(industrial symbiosis)一词最早出现在1947年的国际经济地理杂志(

6、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上,当时,作者George T.Renner在描述不同产业之间的有机关系时首先使用了产业共生一词,并且当时明确指出这种有机关系包括诸如一个产业的废物如何作为另一个产业的原料进行再利用等。在后续的几十年内,产业共生一词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广泛重视。1989年产业生态学诞生以后,有关产业生态学和产业共生的文献层出不穷,耶鲁大学产业生态学研究中心的Marian Chertow曾专门对其做过专门的评述。卡伦堡是一个仅有2万居民的工业小城市,位于北海之滨,距哥本哈根以西100公里左右。卡伦堡的好时运主要归功于它的峡湾,在

7、北半球这个纬度上是冬季少数不冻港之一。准确地说,常年通航正是卡伦堡50年代以来工业发展的缘由。开始,这里建造了一座火力发电厂和一座炼油厂。随着年代的推移,卡伦堡的主要企业开始相互间交换“废料”:蒸汽,(不同温度和不同纯净度的)水,以及各种副产品。80年代以来,当地发展部门意识到它们逐渐地,也是自发地创造了一种体系,他们将其称之为“工业共生体系”。丹麦卡伦堡共生体系丹麦卡伦堡共生体系 卡伦堡共生体系中主要有5家企业,相互间的距离 不超过数百米,由专门的管道体系连接在一起:l 阿斯耐斯瓦尔盖(Asnaesvaerket)发电厂,这是丹麦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发电能力为150万千瓦,最初用燃油,(第一次

8、石油危机)后改用煤炭,雇佣600名职工。l 斯塔朵尔(Statoil)炼油厂,同样是丹麦最大的炼油厂,年产量超过300万吨,有职工250人。l 挪伏挪尔迪斯克(Novo Nordisk)公司,丹麦最大的生物工程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酶和胰岛素生产厂家之一。设在卡伦堡的工厂是该公司最大的工厂,员工达1200人。l 吉普洛克(Gyproc)石膏材料公司,一家瑞典公司,卡伦堡的工厂年产1400万平方米石膏建筑板材,175名员工。l 最后是卡伦堡市政府,它使用热电厂出售的蒸汽给全市远距供暖。炼油厂硫酸厂酸气脱硫生产稀硫酸生物净化处理发电厂发电厂石膏制板厂废水蒸汽脱硫气制药厂蒸汽除尘脱硫副产品火焰气7

9、0万m3/年冷却水全镇居民铺路、水泥粉煤灰蒸汽3500座燃烧油渣的炉子关闭现代意义上的产业共生一词主要是来自于20世纪90年代的丹麦,著名的以废物交换利用为特征的卡伦堡产业共生体系是其概念的现实载体。卡伦堡的启示l第一,共生系统的形成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是在商业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所有企业都从中得到了好处。l共生体系的成功广泛地建筑在不同伙伴之间的已有信任关系基础上。l卡伦堡共生体系的特征是几个既不同又能互补的大企业相邻。要在其他地方复制这样一个共生系统,需要鼓励某些“企业混合”,使之有利于废料和资源的交换。三、产业共生定义三、产业共生定义不同学者的界定不同学者的界定 Industrial sym

10、biosis(IS),as part of the emerging field of industrial ecology,demands resolute attention to the flow of materials and energy through local and regional economies.IS engages traditionally separate industries in a collective approach to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volving physical exchange of materials,e

11、nergy,water,and/or by-products.The keys to IS are collaboration and the synergistic possibilities offered by geographic proximity.-M.R.Chertow.2000.Industrial symbiosis:literature and taxonomy.Annual Review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25:313-337不同学者的界定不同学者的界定Industrial symbiosis(IS),a sub-field of ind

12、ustrial ecology,is principally concerned with the cooperative management of resource flows through networks of businesses as a means of approaching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industrial activity.-M.R.Chertow,Weslynne Ashton,and Radha Kuppalli.2004.The industrial symbiosis reserch symposium at Yale:adv

13、ancing the study of industry and environment.Yale Center for Industrial Ecology 不同学者的界定不同学者的界定 Industrial symbiosis brings together companies from all business sectors with the aim of improving cross industry resource efficiency through the commercial trading of materials,energy and water and sharin

14、g assets,logistics and expertise.It engages traditionally separate industrie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in a collective approach to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volving physical exchange of materials,energy,water and/or by-products together with the shared use of assets,logistics and expertise.sources:http

15、:/www.nisp.org.uk/what_is.aspx基本判断基本判断产业共生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企业为提升竞争优势而在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进行合作的一种经济现象。产业共生研究是发现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积聚效应的企业之间的协作规律,并探讨其优化机制的理论和方法的集合体。产业共生的目的在于实现区域企业积聚体整体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也就是说其关注的效益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还包括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基本判断基本判断一定区域内形成产业积聚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于已有的产业积聚区而言,产业共生主要是研究如何通过完善和优化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来达到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如将已有的工业园区改造成生态工业

16、园等;对于尚没有形成区域积聚的,则构建产业共生体系时,必须首先考虑产业共生体各要素的空间布局问题,这也是产业共生与产业组织的差别之一。基本判断基本判断 产业共生主要致力于在传统的孤立产业间建立一系列联系,以便增加产业的竞争优势。实现产业共生的关键在于企业是否相邻,因为地域不相邻或相距很远的企业间很难或者不可能构建这种实物联系,毕竟,实物联系是要发生迁移成本的。固体、液体、气体等废物;废热;中水优化使用;基础设施共享;服务共享等。内涵界定内涵界定 产业共生实际上是人们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环境价值理论对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进行系统改造和拓展的结果,同时还融合了诸如产业布局等理论的精髓,这种改造主要体现

17、在价值基础和研究目的两个方面。l 在价值基础方面,产业共生强调环境成本的内部化,而现有产业组织理论则将环境视为一种外部资源不予考虑;l 在研究目的方面,产业共生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而产业组织论则仅仅考虑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和研究目的的不同是导致目前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的根源。生态产业是相对于现有的产业发展模式而言的,是对基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种综合效益最大化的一种产业形态的中文表达,主要是为了体现其与传统基于单一经济效益的产业模式的区别。产业共生是产业生态体系中企业的一种优化组织形式,尤其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机制,由于国外通常用industrial

18、 symbiosis一词,因此,有的中文论著中也称其为“产业共生”。产业共生与产业生态体系产业共生与产业生态体系产业共生产业共生要比产业集群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富有更丰富的内涵,因为产业共生不但要求企业通过集聚形成产业集聚,而且还要求集聚中的企业之间必须通过环境方面的合作来实现整合效益的优化,而这一点则是产业集群概念中所没有体现出来的。产业共生与产业集群产业共生与产业集群 产业共生网络:产业共生网络:由各种类型的企业在一定的价值取向指引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为追求整体上综合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而彼此合作形成的企业及企业间关系的集合,是构成

19、产业共生体的必要条件和核心内容。产业共生体系:产业共生体系:由产业共生网络及其依存环境(资源禀赋、制度安排、技术进步等)所构成的整体。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企业及企业间共生关系构成了产业共生网络,而产业共生网络及其依存环境构成了产业共生体系。产业共生网络与产业共生体系产业共生网络与产业共生体系四、产业共生特征四、产业共生特征产业共生的特征产业共生的特征形成共生的群落性 系统内部的复杂性 资源使用的循环性 上下游产业的关联性 生产成果的增值性 五、产业共生要素五、产业共生要素产业共生的要素产业共生的要素共生单元基础企业共生环境外部条件市场、社会共生模式关键合作关系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股权、

20、正式或非正式的契约(合同)等共生内生媒介。六、产业共生模式六、产业共生模式产业共生模式产业共生模式依据系统产业的相互关系及共生单元之间的利益关系,可以将共生模式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共栖、互利型产业共生 2寄生型产业共生 3偏利型产业共生 4附生型(异生型)产业共生 5混合型产业共生1共栖、互利型产业共生 基本特征产业间的链接比较稳定;产业地位平等,共同生存,缺一不可;系统中没有明显的主动、被动产业之分;物质在这种共生关系中进行近似封闭的循环再利用。冷却水、废水、冷却水、废水、燃气燃气蒸汽、电蒸汽、电火电火电厂厂炼油炼油厂厂2寄生型产业共生 基本特征存在明显寄主产业和寄生产业,地位不平等。一般不

21、产生新的价值增值活动,只能改变已有价值或进行物质的重新分配;价值或物质的单向流。寄主产业较稳定地提供生产原料,使寄生关系比较稳定。在资源使用、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产品设计等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暖暖气气火电火电厂厂集中集中供热供热热热温棚温棚石膏石膏厂厂水泥水泥厂厂养殖养殖厂厂制药制药厂厂石石膏膏蒸蒸汽汽热热炉炉灰灰3偏利型产业共生主要特点偏利共生产生新的价值,但这种新价值一般只向共生关系中的某一企业转移,或者说某一产业获得全部价值。偏利共生企业之间存在双向的物质流、信息流和价值活动。4附生型(异生型)产业共生主要特征系统形状多样,有直线、环状、放射状等;系统较脆弱,导致共生成本过高,产业共

22、生系统效率下降;附生型产业共生系统中共生关系相对不稳定,上、中、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之间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上应该是相适应的,企业的过大差异会对整个产业链状况造成不利影响。火电厂火电厂制药厂制药厂蒸汽蒸汽种植园种植园肥料肥料养殖园养殖园饲料饲料鲁北生态产业系统 PSC产业链共生关系图 产品(来自电厂)煤盐石膏产品2硫酸4炉渣(来自氯碱)煤空气产品SO2(l)制溴5 SO2(g)3 磷石膏1 液氨磷铵生产合成氨生产硫酸生产水泥生产氢气PSC产业链共生效益分析表产业链共生效益分析表 七、思考问题七、思考问题产业共生的定义是什么?产业共生与产业生态体系的关系?产业共生与产业集群的区别?产业共生网络与产业共生体系区别与关系?产业共生的特征?产业共生的要素?产业共生主要有哪几种模式?试举一产业共生的案例,并简要描述。谢谢!谢谢!Email:Tel:1875543168043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