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向设计规范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31532589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竖向设计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竖向设计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竖向设计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竖向设计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竖向设计规范(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总则为规范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基本技术要求,提高城市规划质量和规划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城市的用地竖向规划。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充分发挥土地潜力,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满足城市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景观效果。城市用地竖向规划根据城市规划各阶段的要求,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制定利用与改造地形的方案;确定城市用地坡度、控制点高程、规划地面形式及场地高程;合理组织城市用地的土石方工程的防护工程;提出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景观的规划要求。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

2、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术语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高程以大地水准面作为基准面,并作零点(水准原点)起算地面各测量点的垂直高度。土石方平衡在某一地域内挖方数量与填方数量平衡。防护工程防止用地受自然危害或人为活动影响造成土体破坏而设置的保护性工程。如护坡、挡土墙、堤坝等。护坡防止用地土体边坡变迁而设置的斜坡式防护工程,如土质或砌筑型等护坡工程。挡土墙防止用地土体边坡坍塌而砌筑的墙体。平坡式用地经改造成为平缓斜坡的规划地面形式。台阶式用地经改造成

3、为阶梯式的规划地面形式。混合式用地经改造成平坡和台阶相结合的规划地面形式。台地台阶式用地中每块阶梯内的用地。场地平整使用地达到建设工程所需的平整要求的工程处理过程。坡比值两控制点间垂直高差与其水平距离的比值。 一般规定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应与城市用地选择及用地布局同时进行,使各项建设在平面上统一和谐、竖向上相互协调。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应有利于建筑布置及空间环境的规划和设计。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应满足下列要求:各项工程建设场地及工程管线敷设的高程要求;城市道路、交通运输、广场的技术要求;用地地面排水及城市防洪、排涝的要求。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在满足各项用地功能要求的条件下,应避免高填、深挖,减少土石方、建(构

4、)筑物基础、防护工程等的工程量。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应合理选择规划地面形式与规划方法,应进行方案比较,优化方案。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对起控制作用的坐标及高程不得任意改动。同一城市的用地竖向规划应采用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水准高程系统换算应符合表的规定。 规划地面形式根据城市用地的性质、功能,结合自然地形,规划地面形式可分为平坡式、台阶式和混合式。用地自然坡度小于时,宜规划为平坡式;用地自然坡度大于时,宜规划为台阶式。台阶式和混合式中的台地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台地划分应与规划布局和总平面布置相协调,应满足使用性质相同的用地或功能联系密切的建(构)筑物布置在同一台地或相邻台地的布局要求;台地的长边应平行于

5、等高线布置;台地高度、宽度和长度应结合地形并满足使用要求确定。台地的高度宜为。城市主要建设用地适宜规划坡度应符合表的规定。 竖向与平面布局城市用地选择及用地布局应充分考虑竖向规划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城市中心区用地应选择地质及防洪排涝条件较好且相对平坦和完整的用地,自然坡度宜小于;居住用地宜选择向阳、通风条件好的用地,自然坡度宜小于;工业、仓储用地宜选择便于交通组织和生产工艺流程组织的用地,自然坡度宜小于;城市开敞空间用地宜利用填方较大的区域。街区竖向规划应与用地的性质和功能相结合,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建设用地分台应考虑地形坡度、坡向和风向等因素的影响,以适应建筑布置的要求;公共设施用地分台

6、布置时,台地间高差宜与建筑层高成倍数关系;居住用地分台布置时,宜采用小台地形式;防护工程宜与具有防护功能的专用绿地结合设置。挡土墙、护坡与建筑的最小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居住区内的挡土墙与住宅建筑的间距应满足住宅日照和通风的要求;高度大于的挡土墙和护坡的上缘与建筑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下缘与建筑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竖向与城市景观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应有明确的景观规划设想,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保留城市规划用地范围内的制高点、俯瞰点和有明显特征的地形、地物;保持和维护城市绿化、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有价值的自然风景和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地点、区段和设施;保护和强化城市有特色的、自然和规划的边界线;构筑美好

7、的城市天际轮廓线。城市用地分台应重视景观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城市用地作分台处理时,挡土墙、护坡的尺度和线型应与环境协调;有条件时宜少采用挡土墙;城市公共活动区宜将挡土墙、护坡、踏步和梯道等室外设施与建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规划;地形复杂的山区城市,挡土墙、护坡、梯道等室外设施较多,其形式和尺度宜有韵律感;公共活动区内挡土墙高于、生活生产区内挡土墙高于时,宜作艺术处理或以绿化遮蔽。城市滨水地区的竖向规划应规划和利用好近水空间。 竖向与道路广场道路竖向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与道路的平面规划同时进行;结合城市用地中的控制高程、沿线地形地物、地下管线、地质和水文条件等作综合考虑;与道路两侧用地的竖向

8、规划相结合,并满足塑造城市街景的要求;步行系统应考虑无障碍交通的要求。道路规划纵坡和横坡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应符合表的规定;海拔的高原城市道路的最大纵坡不得大于;非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宜小于。大于或等于时,应按表的规定限制坡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道路,其纵坡应按非机动车车行道的纵坡取值;道路的横坡应为。道路跨越江河、明渠、暗沟等过水设施时,路高应与过水设施的净空高度要求相协调;有通航条件的江河应保证通航河道的桥下净空高度要求。广场竖向规划除满足自身功能要求外,尚应与相邻道路和建筑物相衔接。广场的最小坡度应为;最大坡度平原地区应为,丘陵和山区应为。山区城市竖向规划应满足

9、建设完善的步行系统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人行梯道按其功能和规模可分为三级:一级梯道为交通枢纽地段的梯道和城市景观性梯道;二级梯道为连接小区间步行交通的梯道;三级梯道为连接组团间步行交通或入户的梯道;梯道每升高宜设置休息平台;二、三级梯道连续升高超过时,除应设置休息平台外,还应设置转折平台,且转折平台的宽度不宜小于梯道宽度;各级梯道的规划指标宜符合表的规定。 竖向与排水城市用地应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及年均降雨量等因素合理选择地面排水方式,并与用地防洪、排涝规划相协调。城市用地地面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坡度小于时宜采用多坡向或特殊措施排水;地块的规划高程应比周边道路的最

10、低路段高程高出以上;用地的规划高程应高于多年平均地下水位。雨水排出口内顶高程宜高于受纳水体的多年平均水位。有条件时宜高于设计防洪(潮)水位。城市用地防洪(潮)应符合下列规定:城市防洪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洪标准的规定;设防洪(潮)堤时的堤顶高程和不设防洪(潮)堤时的用地地面高程均应按设防标准的规定所推算的洪(潮)水位加安全超高确定;有波浪影响或壅水现象时,应加波浪侵袭高度或壅水高度。有内涝威胁的城市用地应采取适宜的防内涝措施。当城市用地外围有较大汇水汇入或穿越城市用地时,宜用边沟或排(截)洪沟组织用地外围的地面雨水排除。 土石方与防护工程竖向规划中的土石方与防护工程应遵循满足用地使用要求、节省土

11、石方和防护工程量的原则进行多方案比较,合理确定。土石方工程包括用地的场地平整、道路及室外工程等的土石方估算与平衡。土石方平衡应遵循“就近合理平衡”的原则,根据规划建设时序,分工程或分地段充分利用周围有利的取土和弃土条件进行平衡。用地的防护工程设置,宜根据规划地面形式及所防护的灾害类别确定,主要采用护坡、挡土墙或堤、坝等。防护工程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街区用地的防护应与其外围道路工程的防护相结合;台阶式用地的台阶之间应用护坡或挡土墙联接,相邻台地间高差大于时,应在挡土墙或坡比值大于的护坡顶加设安全防护设施;土质护坡的坡比值应小于或等于;砌筑型护坡的坡比值宜为;在建(构)筑物密集、用地紧张区域及有装卸作业要求的台阶应采用挡土墙防护;人口密度大、工程地质条件差、降雨量多的地区,不宜采用土质护坡;挡土墙的高度宜为,超过时宜退台处理,退台宽度不应小于;在条件许可时,挡土墙宜以左右高度退台。土石方与防护工程应按表的规定列出其主要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