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的认识》案例分析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1526628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吨的认识》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吨的认识》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吨的认识》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吨的认识》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吨的认识》案例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吨的认识案例分析一、问题的提出“吨的认识”是一节数与代数中多见量的概念教学课,同时又是一个大计量单位的教学。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观念的建立是比较困难的,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1)亲历体验较缺乏。因为计量单位太大,教师常采用观看图片、看书等其他一些形式代替学生的亲身体验,结果学生往往很难建立起“吨”的观念。(2)教学难点不突出。课中有建立“吨”的观念和进率的化聚两个教学内容。由于建立“吨”的观念比较困难,很难操作,因此许多教师把剩余的大部分教学时间放在进率的化聚上,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觉得很没趣。为此,笔者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力求对以上问题有所改

2、进。二、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初步感知吨1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2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3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4师: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设计意图:从蓝鲸这一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个大计量单位,并通过让学生举例、教师图片展示等途径,初步建立吨的观念。(二)充分认识吨1学生抬沙子感受1吨(一袋重100千克的沙子)。(1)请班级中力气最大的两位学生来搬沙子;再

3、请两位学生搬,直到沙袋能离地为止。(2) 猜一猜这袋沙子大约有多重。(3) 100千克的沙子很重,10袋这样的沙子质量才是1吨,说说1吨等于多少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2再次感受1吨。师:猜猜孙老师的体重有多少?抱抱老师感受体重。估一估,大约多少个孙老师这样体重的成人,加起来体重有1吨。3同桌互背,估算,感受1吨。同桌合作:先问一问同桌的体重,再背一背或抱一抱同桌,感受一下同桌的体重,最后再算一算或估一估,多少个同桌这样体重的小朋友质量才是1吨。4感受1吨水的质量。(1) 学生汇报自己家上个月或几个月用水数量(由学生课前去了解)。(2) 师:1吨水到底有多少呢?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如

4、果把1吨水装在一个正方体的水箱里,这个正方体该有多大?(3) 出示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装满水,水的质量就是1吨。师:想一想,如果要把这个正方体水箱注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课件出示流水速度)。设计意图: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些教学环节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验,建立起1吨的概念。同时一些环节的设计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又将数学知识的教学蕴涵其中,较好地整合了数学的三维目标。(三) 单位名称互化教学1单名数化聚。师:我们已经知道1吨等于1000千克,那2吨等于多少千克呢?3吨呢?出示:6吨=()千克;8吨=()千克;2000千

5、克=()吨。2复名数化聚。出示:5吨280千克=()千克;7吨50千克=()千克;8100千克=()吨()千克;9090千克=()吨()千克。师:刚才我们并没有讨论方法,为什么你们能很快地知道答案呢?设计意图:进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反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 课堂练习1将学过的质量单位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整理。2填适合的质量单位:(1) 一块橡皮的质量是30();(2) 一架电梯最多可以载重1();(3) 一个足球的质量为2();(4) 浙江举重运动员战旭刚,在第二十七届奥运会上以挺举2075()的成绩再一次获得冠军,为国争光。

6、3改错(乐乐的数学日记):早上起床后,我拿着100千克的牙刷开始刷牙,然后接了约2吨重的水洗脸。妈妈已为我准备了一盒250克的牛奶和一个150千克重的汉堡包。我快速地吃完早饭,背上2克的书包上学去。在路上,碰上了我们班的“大块头”,他的体重有50多吨呢!校门口那两头约1千克的石狮子威武地站立着,好像在迎接我们!4帮小动物过桥(教材第11页情境图)?(1) 师:小动物们想过桥,看到桥边有一个醒目的交通标志,可是它们谁也不认识,你们认识吗?(2) 在大凡的生活中你看到过这样的标志吗?(3) 哪几只动物可以一起过桥?设计意图:设计了形式多样、富有童趣的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喜悦。(五) 小结(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