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1457658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89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5年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目录一、观察物体(三)二、因数与倍数1因数和倍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合数三、长方体与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4.探索图形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2真分数和假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4约分5通分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五、图形的运动(三)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打电话七、折线统计图八、数学广角找次品九、总复习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课题观察物体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冋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冋的。能辨认从正面、左面、

2、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xkB重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创境激疑一、谜语导入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合作探究(一)整体观察1、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在你的位置上观察

3、,你看到了哪几个面?学生汇报交流。学生自由走动,观察。汇报交流。3、解释应用教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立体图,一个有虚线,另一个没有。提问:谁能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正方体为什么这样画?学生解释说明。(二)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出示例1)1、教师提问: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学生离开座位自由观察。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投影以上展示父流。xkB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拓展应用1、做教科书例22、智力游戏: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游戏,一个同学画,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

4、的同学要想办法通过你提问的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学生玩游戏,教师指导。9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作业布置Z2Z7I#观察物体板书设计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教学反思因数和倍数(1)学习内容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第5页内容,以及第7页练习二的第1题)。第1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 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2.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xkB3. 培养学生

5、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教具运用课件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教师用课件出示口算题。10F5=16F2=12F3=10025=150X4=220F4=18X4=25X4=24X3=20X86=学生口算2.导入: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乘法算式表示的是种相乘的关系,在除法算式中,两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种相除的关系,在整数乘法和除法中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探讨的内容。(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1)【新课讲授】1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

6、念(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算式,把这些算式分为两类。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商是整数的分为一类,商不是整数的分为类。教师以商是整数的第题为例,板书:1226。教师: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谁来说一说其他的式子?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XKbl.Com(2)说一说第一类的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学生回答,如:在20102中,20是10和2的倍数,10和2是20的因数。或:20是10的

7、倍数,20是2的倍数,10是20的因数,2是20的因数。(3)通过刚才冋学们的回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2举例概括教师:请同学们注意,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教师:在自然数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每个同学都在心中想一个,想好了说给大家听。学生举例,并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教师同时板书。教师小结:像这样的例子举也举不完,那能不能用比较简洁的方式来叙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呢?引导学生根据“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表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如:MFNP,M、N、P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N和P是M的因数,M是N

8、和P的倍数。AXBC,A、B、C、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你能从这些数中挑出两个数,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3、9、15、21、36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1172什24有和你4?2题禾问16么G臥什数加个0M一如和!|隹倍3前的敬宜。数4J题借。是計划0ILMrB曰疋m1的rE3丿彩0rffA4tt*m二、144E-L亠-c网厂是训中r这创一貳、?订另,xlkl二、為,拆克-,下。标页页中吗娄八8一习- -.亠亠M-57战京74m-丿一天- -、产*!/一二LT*r*w新第第R左的4=的66是时如4既课或4102*,第任爲皿任M0X教学反思第2课时3的倍

9、数的特征学习内容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第10页的内容及教材第11页练习三的第36题)1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2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难点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教具运用课件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 学生口述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2. 练习: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3241533452460986756XlkIBI1.cIOIm教师:看来冋学们对于2、5的倍数已经掌握了,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这节课,我们

10、就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新课讲授】1. 猜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 算一算:先找出10个3的倍数。3X1=33X2=63X3=93X4=123X5=153X6=183X7=213X8=243X9=273X10=30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个位就能判断呢?(不能)提问:如果老师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让学生动手验证)12211551188124422772教师: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以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然后汇报)汇报: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

11、3的倍数。3. 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数是3的倍数呢?2105421612992319876小结: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板书)4. 比一比(一组笔算,另一组用规律计算)。判断下面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34025003127229675. “做一做”,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1435451003328767488 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判断的。 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提示:首先要考虑谁的特征?(既是2又是5的倍数,个位数字一定是0)O惧1M、r/9和、宀犬8胃一二、广0X9羽位222天课二1M1M人/01M匚”

12、叫I鳥再亠弓Q乍40-一一c一一n-接曰取矣B课课(2j(3j、1knHo板书设计0时喘K2、p第妁上教学反思第3课时练习课学习内容2、5、3的倍数特征的练习(教材第1213页练习三第712题)1课时课型练习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熟练应用2、3、5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3感受知识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会正确判断2、3、5的倍数教学难点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教具运用课件二次备课教学过程【整理导入】师:同学们都喜欢花吗?你都喜欢些什么花?学生回

13、答。师:小明的妈妈也非常喜欢花,有天她去逛花店:玫瑰3元/枝,郁金香5元/枝,马蹄莲10元/枝,她买了一些马蹄莲和郁金香,付给售货员50元,找回了13元,小明的妈妈马上就知道找回的钱不对。你知道她是怎么判断的吗?(多媒体出示教材练习三第12页第7题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由于妈妈买的是马蹄莲和郁金香,马蹄莲10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10的倍数,也就是整十数,而郁金香5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两者合起来的总价定是几十元或几十五元,因此,服务员找的钱数不对。小结:5的倍数的和还是5的倍数。那么:2的倍数的和(还是2的倍数),3的倍数的和(还是3的倍数)。师:同学们灵活地利用了5

14、的倍数的特征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非常了不起,这节课我们就来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关的练习。板书课题:2、5、3的倍数特征的练习【归纳提高】xkB1.2、5的倍数,都只要判断哪个数位上的数就可以了?3的倍数怎样判断呢?引领学生回顾,梳理2、3、5的倍数特征。2. 你能否眼看出下列各数定有个什么因数(1除外),为什么?2940、305、850、723、9981、332、351、1570.3. 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数?4. (1)在8,35,96,102,3.2,111,840,1060,14中,奇数有(),偶数有(),是3的倍数有(),是5的倍数有(),同时是2、5、3的倍数有()。(2)最大的三位

15、偶数是(),最小的二位奇数是()。(3)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最小三位数是()。【课堂作业】学生独立做教材第1213页练习三第812题。【课堂小结】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2、3、5倍数的特征进行了练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实际上运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相信大家还会有更多的收获!【课后作业】1阅读了解教材第13页练习三后面“生活中的数学”和“你知道吗?”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第3课时练习课(2勺-数).24.6.S的一粒个位是(5勺倍-数.5百勺挺3角倍遞t防轉征:餐位上能-敕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

16、个-敕就是3妁倍数、自然数奇救)3质数和合数质数和合数(1)第4课时学习内容质数和合数(课本第14页例1及第16页练习四13题)。XkB1com第1课时课型新授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学习目标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4.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质数、合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教具运用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什么叫因数?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和偶数)教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

17、。【新课讲授】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学生动手完成)点四位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注意指导。(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填写下表)只有一个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两个以上因数113J7J914J5J6J8.20(3)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教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判断。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1722293537879396教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18、(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质数:172937新课标第一|网合数:2235879396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2)汇报: 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 用筛选法排除。 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25571113171923293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四的第13题。【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学生畅谈所得。【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质数和合数(1)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19、)。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25琪有一个冈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两个以上冃113J7J94.6.8.9J0J2.14J5J6.1820教学反思质数和合数(2)第5课时学习内容数的奇偶性(教材第15页例2,以及第1617页练习四第47题)。第1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加减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的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咼推理能力。2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数的奇偶性。教学难点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教

20、具运用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冋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就和你们起来做抽奖游戏。其实在抽奖游戏中蕴含着许多数学规律,今天老师就看谁细心观察,在抽奖游戏中获得数学规律。同学们想要奖品吗?那就要看你们的运气了。【新课讲授】1. 探索规律游戏一:出示盒子,里面装的都是偶数。游戏规则如下:从盒子中任意取出两张卡片,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奇数就可以领到精美礼品一份。(1) 如果继续玩下去有中奖的可能吗?什么原因拿不到礼物呢?(2) 总结规律:偶数+偶数=偶数(3)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偶数除以2余0,两个偶数相加的和除以2还是余0。所以:偶数+偶数=偶数)游戏二:出示盒子,里面装的都是奇数游戏规则如下:

21、从盒子中任意取出两张卡片,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奇数就可以领到精美礼品一份。(1) 如果继续玩下去有中奖的可能吗?什么原因拿不到礼物呢?(2) 总结规律:奇数+奇数=偶数(3)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奇数除以2余1,两个奇数相加的和除以2正好余2。也就是没有余数了,所以:奇数+奇数=偶数)游戏三:怎样修改游戏规则能得到奖品呢?(1) 两个盒子里各抽出张卡片,就会中奖。(2) 总结规律:偶数+奇数=奇数(3)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奇数除以2余1,偶数除以2余0,个奇数加一个偶数的和除以2还余1.所以:偶数+奇数=奇数)2. 验证规律这些卡片都是老师设计好的,仅仅靠卡片上的数,我们就下定论似乎还早了些。我

22、们还需要什么呀?对,还需要进步的“验证”,那001、2一懾W叛冷泳J2的奇现在的十册陀家做-姒m課45&们大去勿:J射佯0234T我dn手%打u+10-4-,賊用竟并数06880第习sS多代。流甘列238仙齢口呢叽十胶减时W2练伯Hd-JJ1、J7一工,纟意流小数判707J1联更时任交后聃遍算3828十虹的更课己学成归一计11226-1密想本自同完缺读用I1I紧*中I再组亠比严、乔不胴)7业第结常脑业册计m你小独蝕翌:2000作材小非用作习设1.co请跟奇练3+2堂教堂着多后练业al论斷一3821课课奇,课成作心么结偶练10371完I是察I完IWW板书设计X92匸娄ZQgjg数倘妇合奇W和加硝

23、新数数质苛教学反思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力目标通过操作比较,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在亲自动手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归纳总结能力。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难点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像力。新课|标|第|网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二次备课创境激疑一、数学来源生活,从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1、出示实物,根据形状给它们归类。(长方体、正方体、球、其它)2、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长文体和正方体。(顶点、棱、闪烁)导入:为什么,我们能很快地挑出长方体和正方

24、体呢?因为,它们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合作探究二、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归纳事物特征。1、学生用小圆木棒和橡皮泥制作多个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三组面都不同的、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超高的、超扁的)2、小组中每个人都要独立动手制作,组员中相互指导、评议。3、思考:怎样选取木棒才能又快又好地做出长方体和正方体。(选取三种长度的木棒,每种4根)4、选取合适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将框架围起来,制成一个立体的小盒子。5、利用学生自己做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棱、面、顶点。6、结合制作过程,师生共同总结:长方体的特征和正方体的特征。7、请每小组把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变成正方体(事先用长白萝卜削好的)。学生在操

25、作过程中体会:正方体具备了长方体所有的特征,是特殊的长文体,并用韦恩图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8、认识长方体的长宽咼和正方体的棱。(通常把水平方向的两条棱中较长的叫长,较短的叫宽,竖直方向的棱叫咼。)三、回归生活用数学的眼光看事物。新课标第网1、量一量手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的长宽咼和棱长。并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指出哪些是等长的棱,哪些是相同的面。2、知道了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4cm,宽为10cm,咼为7cm,想像这个长方体。3、通过你的观察,从某个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看到几个面?一个非正方体的长方体中,最多有几个面是相同的?4、长方体广告箱长5米,宽0.5米,高3米,要用铝条镶嵌框架,至少要

26、用多少铝条?5、有6米长的铁丝,要制成一个棱长为40厘米的灯笼框架,够瞧用吗?6、要将一个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10厘米的礼品盒系上彩带,至少要买多少彩带才够用?拓展应用用数学创造生活。欣赏水立方、长方体建筑物、美丽的盒子、装饰品,让学生感受数学创造的美,也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总结在这40分钟的四步学习环节中,你最喜欢哪个部分?为什么?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你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课吗?作业布置用12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能有多少种摆法?它们的长宽咼各是多少?请你亲自动手试一试。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个数特征个数长方体正方体特征面6相对的面相等6都相等,是

27、正方形棱12平行的棱相等12都相等顶占八、88教学反思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知识让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意义,初步学会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学目标法。目能力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和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标目标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重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意义难点学会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创境激疑一、复习口答: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正方体有什么特征?http:/wwxkblcom合作探究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用课件出示实物图,谈话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冋学们,在我

28、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精美的包装盒,工人师傅在制作这些纸盒时至少要用多少纸板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当你看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生1:什么叫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生2:怎样计算长方体、止方体的表面积?三、动手操作,建立表象1. 初步认识长方体的表面积。师:我们先来探究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师利用课件出示长方体牙膏盒)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沿着棱剪开(纸盒粘接处多余的部分要剪掉)再展开,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原来的立体图形变成了平面图形。生2:我发现长方体的外表展开后是由6个长方形组成的。2. 初步认识正方体的表面积。师:同学们观察

29、的很仔细!(再出示正方体药盒课件)按同样的方法剪开,再展开,你又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正方体展开后也变成了平面图形。生2:我发现正方体的外表展开后是由6个正方形组成的。3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师:说得对!请你拿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也用同样的方法剪开,再展开,看看展开后的形状,然后在展开后的图形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师:从学生手中选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展开图贴在黑板上。问:通过观察课件和动手操作实物模型,谁知道什么叫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生1: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就是指长方体或正方体外表的面积,也就是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的面积和。生2:简单地说就是长

30、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表面积呢?四、自主探究深化主题演示课件长方体的表面积1、探索活动:长方体上卜面的面积:新课标第一网前后面的面积:左右面的面积:教师温馨提示:上下两个面大小,它是由长方体的和作为长和宽的;前后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和-作为长和宽的;左右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和-作为长和宽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教师温馨提示:分别求出相对面的面积,再相加。小组交流:集体研讨:学生归纳,老师板书:长方体表面积:长x宽x2+长x咼x2+咼x宽x2或:(长x宽+长x高+高x宽)x22. 出示例1做一个微波

31、炉的包装箱,长0.7米,宽0.5米,高0.4米,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选择两种算法,指定两名学生上黑板板书,并口述列式计算的依据。生1:先算3个不同面的面积和再乘2。(0.7x0.5+0.7x0.4+0.5x0.4)x2生2:先分别求出两个相对面的面积和,再相加0.7x0.5x2+0.7x0.4x2+0.5x0.4x2合作探究=8.64(dm2)答: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要用&64dm2的包装纸。拓展应用勇闯第一关:快乐起跑线亮亮要给一个长0.75米,宽0.5米,咼1.6米的简易衣柜换布罩(没有底面)。至少用布多少平方米?勇闯第二关:智力冲浪园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

32、0厘米,宽6厘米,咼12厘米,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WXkb1OwWwXkb1cOm总结你学会了什么?作业布置26页7、8题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鋼辦册匏点怎样计算正方体的锲觑7面积呢?1.2X1.2X6=1.446=8.64(dm2)答: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要用4dm的包装纸。教学反思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单位的大小。能力目标动手操作,正确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能熟练计算它们的体积。情感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

33、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体验探索的乐趣。X|k|R|1c|O|m重点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意义。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二次备课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创境激疑、启发谈话,激趣引入冋学们,最近你们发现的城市有哪些变化呢?在城市里为什么要建这么多高楼大厦呢?如果建平房,会怎么样?老师带来一件衣服,谁想试一试?(点名让一胖一瘦上来)问:冋样一件衣服,为什么有的宽松,有的紧?(因为他们体型不一样,也就是占的空间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跟空间有关的内容。板书课题:体积合作探究二、学习“体积”“体积单位”的概念1、出示大、小苹果,问:哪只苹果占的空间大?

34、你能从自己的身边选两件物体,比比它们的大小吗?2、出示差不多大的土豆和一个长方体石块,你知道它们哪个大吗?那你有什么办法?演示书上的实验,得出:土豆占的空间小,石块占的空间大。3、师揭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土豆和石块相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4、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到什么呢?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请同学们自学14页中间部分。5、学生汇报:新-课-标-第-一-网(1) 常用的体积单位(2) 拿出课前做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说说哪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3) 立方米是怎么规定的?老师用3根1米长的木条搭成一个互相垂直的架子,放在墙角感知1

35、立方米的大小,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跟1立方米差不多大。6、摆一摆:用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下图中不同形状的模型,你知道它们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见教材)得出: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三、自主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1、猜一猜: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跟什么可能有关?2、实践:拼摆长方体,四人一组,用不少于16块小正方体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下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咼和体积。3、小组合作:学生四人一小组操作并做好实验记录。四、知识迁移推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1、师: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生: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师:根据这种关系,你

36、能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2、师生共同归纳:正方体的体积=棱长X棱长X棱长用字母表示为:V=aXaXa=a3师强调: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3a表示3个a相力口。新课i标i第一i网拓展应用学校要在操场修建一个长方体的沙坑,如果长6米,宽4米,里面要铺垫0.9米厚的沙子,需要多少立方米沙子?按每立方米沙子重1.7吨计算,这些沙子重多少吨?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作业布置33页8、9题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小正方体的个数=每排个数X每层排数X层数IIIIIIII长方体的

37、体积=长X宽X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X棱长X棱长V=aXaXa=a3教学反思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一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一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理解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新课标第一网能力目标能够采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会应用“猜想一验证”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重点体积单位的进率。难点体积单位的进率的化聚。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二次备课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创境激疑一、复习引入1.填空: 长方体体积=(); 正方体体积=()。 常用的

38、体积单位有()、()、();师:你知道每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合作探究二、课程内容1.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 出示:1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图中是一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想一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呢?提问: 当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时,它的体积是多少? 当正方体的棱长是10厘米时,它的体积是多少? 而1分米是多少厘米?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小组合作填表:wWw.Xkb1.cOm小组汇报结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同理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小结: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39、(2) 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加以比较:先让学生填后并比较这三类单位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3)学习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XlkIBI1.clOIm思考:怎样把高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怎样把低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出示例题3:3.8立方米是多少立方分米?2400立方厘米是多少立方分米?写成如下形式:3.8立方米=(3800)立方分米2400立方厘米=(2.4)立方分米3.出示例4:看见你得到哪些信息?这个包装箱的体积是多少?V=50X30X40=60000cm3=60dm3=0.06m3大家想一想,问题中没有要求我

40、们最终用什么单位,你选择哪一个?为什么?如果出现这样答,你必须选择那个答案?答:这个牛奶包装箱的体积是m3。你还有其他的途径求出体积为0.06m3。先转化单位,再计算。拓展应用一根长方体钢材,长4.8米,横截面是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母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这根钢材重多少千克?总结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作业布置在具体的解决问题中,要根据题目的要求转化体积单位,还要注意已知条件单位之间的统。新课标第一网板书设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教学反思课题容积和容积单位教知识目标知道容积的意义。学能力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进率,及它们与体积单位立方分米、立方

41、厘米之间的目目标关系。标情感目标会计算物体的容积。重点容积与体积的关系。难点容积与体积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二次备课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创境激疑一、复习检查:说出长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合作探究三、新授:XlkIBI1.ciom1、反馈容积及容积单位:生汇报:(1)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通过上面的“做一做”我们知道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这个小木盒的容积。(2) 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3) 演示: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标有升或毫升。

42、升和毫升有什么关系呢?教具演示。 1升=1000毫升将1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里。小结:1升(L)=1立方分米(dm3)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厘米练一练:1.8升=()毫升3500mL=()L15000升=()毫升1.5dm3=()L新课标第一网(4) 汇报小组活动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1) 将一瓶矿泉水倒在纸杯中,看看可以倒满几杯?(2) 估计一下,一纸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几纸杯水大约是1升。2、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例5、一个小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5分米,宽4分米,高2分米。这个油

43、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5X4X2=40(立方分米)40立方分米=40升答: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40升。例6、这个梨的体积是多少?450ml200ml一F宀水面上升的高度450200=250(ml)=250(cm3)答:这个梨的体积是250cm3。有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水箱,装满水后,倒入拓展应用一个长方体水箱内,量得水深3分米,这个长方体水箱得底面积是多少?结总作业布置41页12、13题容积和容积单位这个梨的体积是多少?板书设计450ml200ml教学反思计算容积的步骤是什么?xKb1.Com水面上升的高度450200=250(ml)=250(cm3)答:这个梨的体积是250cm3。第四单元分

44、数的意义和性质课题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能力目标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情感目标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XikIBI1cOm重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难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创境激疑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1、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板书:分数)谁来说几个分数?(板书:如

45、1/4)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板书):师: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合作探究二、教学分数的产生。xKb1.Com2、能根据成语说出下面的分数吗?一分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十拿九稳()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做单位,看看测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那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记?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课件呈现情境图,介绍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三、教学分数的意义。师:下面老师要先考考大家,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投影出示题目,学生口答)出示一个1/4的正方形的阴影部分。师:阴影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

46、表示?它表示什么意思?2、师: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能用1/4表示吗?为什么?如生说可以,则问:你为什么觉得可以用1/4表示呢?生说理由。(强调一定要平均分)(板书:平均分)3、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操作。师:现在我给每一个小组都提供了四种材料,一张长方形纸、一条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画笔。下面请每组根据这四种一样的材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创造出几个不同的分数。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父流wWw.Xkb1.cOm师: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分数?这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小组交流。(3)认识单位“1”。师:利用这四种材料,同学们创造出了好多分数。刚才在表示这些分数

47、时,我们都是把哪些东西来平均分的?生:一张长方形纸、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画笔平均分。师:象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课件显示:一个物体)把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课件显示:一个计量单位)把6个小方块、4根绘画笔平均分,我们又可以称之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课件显示:一些物体)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4)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分数的意义,请同学们想一下,这个“若干份”是分数中的什么?(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分数中的

48、什么?(分子,表示取的份数)(5)师:接下来我想出几道题来考考大豕,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挑战? 把这个文具盒里的所有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新-课-标-第-一-网 师:为什么可以用1/2来表示? 师: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2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10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师:现在这个文具盒里有6支铅笔,把它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能用1/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 如果我再增加2支铅笔,把8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还能用1/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为41什么同样是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师:因为一个整体表示的具体数量不同,所以同样是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四、教学分数单位。师:整灵敏有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分数是否也有计数单位呢?它的计数单位又是怎样规定的?显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拓展应用说出几个分数让学生回答,后再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你有哪些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