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生产方式概论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31425960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198.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生产方式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生产方式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生产方式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生产方式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生产方式概论(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学要求: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准确理解生产力、生产关系和通过学习本章,准确理解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生产方式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产权理论及其意义;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及其产权理论及其意义;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及其发展途径。发展途径。引导同学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引导同学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原理正确分析经济社会现象,提高促进生的原理正确分析经济社会现象,提高促进生产发展的自觉性。产发展的自觉性。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第二节第二节 所有制与产权所有制与产权第三节第三节 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生产

2、力及其发展途径第四节第四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一、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相互关系一、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相互关系1、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产活动。2、生产关系的定义、生产关系的定义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一个由多重关系组成的系统,既是一个由多重关系组成的系统,既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又包括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系,又包括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中的关系。消费各个环节中的关系。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四个环节(生产关系的内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四个环

3、节(生产关系的内容)容)消费(消费关系)消费(消费关系)决定决定分配(分配关系)分配(分配关系)相互决定相互决定社会生产四环节社会生产四环节反作用反作用生产(生产关系)生产(生产关系)交换(交换关系)交换(交换关系)3、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一方面一方面,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另一方面另一方面,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再生产劳动力,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的生产。从生产要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角度说,从生产要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角度说,生产与消费是同一的;从产品的消费或再生产与消费是同一的;从产品的消费或再生产劳动力的角度讲,消费与生产

4、也是同生产劳动力的角度讲,消费与生产也是同一的。一的。(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对象,如吃、穿、住、用等消费品。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对象,如吃、穿、住、用等消费品。同时,生产也决定着消费的方式。同时,生产也决定着消费的方式。(2)消费也决定着生产消费也决定着生产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又创造出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又创造出现实的生产。现实的生产。4、生产与交换的关系、生产与交换的关系(1)生产决定交换生产决定交换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是否为商品交换

5、)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是否为商品交换)生产发展的程度决定着交换的发展程度;(交换的广生产发展的程度决定着交换的发展程度;(交换的广度和深度)度和深度)(2)交换对生产也具有反作用交换对生产也具有反作用随着交换的发展,市场的扩大,从而对用来交换的产随着交换的发展,市场的扩大,从而对用来交换的产品需求的增长,生产也会随之发展。(市场调节)品需求的增长,生产也会随之发展。(市场调节)5、生产与分配的关系、生产与分配的关系分配处于生产与消费之间,但分配并不独立于生分配处于生产与消费之间,但分配并不独立于生产之外。产之外。在在产品分配产品分配上,上,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决定分配;就分配的方式来;就分

6、配的方式来说,分配也是由生产决定的(生产中的地位说,分配也是由生产决定的(生产中的地位决定分配中的地位)。决定分配中的地位)。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的分配决定着生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的分配决定着生产。产。分配对生产也有反作用分配对生产也有反作用,分配不仅仅是被动的生,分配不仅仅是被动的生产效果的分配。产效果的分配。分配对效率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会分配对效率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素配置的效率。二、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二、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

7、的关系1、人们在直接、人们在直接生产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是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所决定的;一方面是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与生产的基本方式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生产的基本方式有关。2、人们在、人们在交换交换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是直接生产过程内部活动的交换;是直接生产过程内部活动的交换;是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地区、企业、个体劳动是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地区、企业、个体劳动者之间的产品交换;者之间的产品交换;是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交换。是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交换。3、人们在、人们在分配分配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生产资料

8、分配中人们之间的关系;(体现生产生产资料分配中人们之间的关系;(体现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资料所有制形式)产品分配过程中人们之间的关系。(与生产资产品分配过程中人们之间的关系。(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料所有制形式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相关)系相关)4、人们在、人们在消费消费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消费从其内容分,有消费从其内容分,有生产消费生产消费和和生活消费生活消费两个方两个方面。面。生产消费直接属于生产过程;生产消费直接属于生产过程;生活消费体现人们的相互关系。生活消费体现人们的相互关系。消费从其主体分,有消费从其主体分,有个人消费、社会消费、和集个

9、人消费、社会消费、和集团消费团消费。人们在各种消费方式中所占份额体现社会经济的人们在各种消费方式中所占份额体现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也体现着人们在其中的地位。发展阶段,也体现着人们在其中的地位。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意义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意义1、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所组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所组成。成。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相互联等经济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生产资料所有制关

10、系体系。系、相互作用,构成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体系。所有制是一个经济制度范畴所有制是一个经济制度范畴。2 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意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意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并支配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它决定并支配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在一个社会中,可以有多种所有制存在,其中在一个社会中,可以有多种所有制存在,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决定着该社会的性质。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决定着该社会的性质。3、所有制与所有权、所有制与所有权所有制所有制是一个经济制度范畴;是一个经济制度范畴

11、;所有权所有权作为作为法律用语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或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或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对该物处理;己的意志对该物处理;作为作为经济用语经济用语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拥有关系,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拥有关系,也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依据所有权,也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依据所有权,人们实现其经济利益关系。人们实现其经济利益关系。所有制所有制性质决定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性质决定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而而所有权所有权是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是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

12、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多派生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多派生的权利。的权利。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所有制的性质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所有制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着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和内容决定着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在现实经济中,有两种基本的要素所有权,即生在现实经济中,有两种基本的要素所有权,即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劳动力的所有权。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劳动力的所有权。经济学分析中的所有权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经济学分析中的所有权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在内的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在内的生产要素的所有权生产要素的所有权。4、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区别与联系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区别与联

13、系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所有制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着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所有制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着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二、产权和产权制度二、产权和产权制度1 1、什么是产权、什么是产权在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人们在生产资料上形成的所有、在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人们在生产资料上形成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处分、转让、收益等关系。占有、支配、使用、处分、转让、收益等关系。受到成文或非成文的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在法权方面就受到成文或非成文的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在法权方面就分别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处分别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处分权、转让权和收

14、益权。分权、转让权和收益权。以上权利都同一定的财产关系相联系,也被称为以上权利都同一定的财产关系相联系,也被称为财产权财产权利、财产权或产权利、财产权或产权。2、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产权作为财产权利,有在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产权作为财产权利,有如下规定:如下规定:第一,所有权表现为在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个体或团体第一,所有权表现为在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个体或团体对生产条件的对生产条件的排他的占有或归属排他的占有或归属关系。关系。第二,财产权利关系的实质是第二,财产权利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第三,产权对财产主体有第三,产权对

15、财产主体有实现利益的要求实现利益的要求。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特别关注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特别关注产权的公有和私有的属性产权的公有和私有的属性。3、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出发点是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出发点是私人产权私人产权,但它所分,但它所分析的产权与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突出表现在两析的产权与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的产权制度安排:个方面的产权制度安排:(1)产权是人们在交易过程中获取的一定的收益)产权是人们在交易过程中获取的一定的收益权利,具有可转让的特征。权利,具有可转让的特征。(2)产权是由一组或一束权利组成的,包括所有)产权是由一组或一束权利组成的,包括所有

16、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等,形成产权结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等,形成产权结构。这种由一束产权组成的结构称为构。这种由一束产权组成的结构称为权能结构权能结构。出资者权利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出资者权利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是现代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典型特征。条件下产权制度的典型特征。一、生产力的性质及其作用一、生产力的性质及其作用1、什么是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界的能力,它反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界的能力,它反映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映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包含生产力包含三要素三要素,即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即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

17、劳动对象。对象。人的劳动是生产力的决定性要素,但划分经济时代人的劳动是生产力的决定性要素,但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志是生产工具。的标志是生产工具。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的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革命的因素。劳劳 动动 者者劳动资料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对象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的物质标发展状况的最主要的物质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的主要标志。注意注意生产力的其他构成因素生产力的其他构成因素

18、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组织制度组织制度信信 息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中起着主要作用,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用。社会生产的组织或制度安排也会形成生产力。社会生产的组织或制度安排也会形成生产力。信息经济条件下。信息经济条件下。2、生产力的作用、生产力的作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对立的统一体,生产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对立的统一体,生产关系是由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并随系是由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人类社会就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人类社会就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9、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二、分工、协作与机器大生产二、分工、协作与机器大生产分工、协作与机器大生产是重要的生产组织形式,是生产力分工、协作与机器大生产是重要的生产组织形式,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阶段,也是提高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发展的基本阶段,也是提高生产率的重要途径。1 1、分工、分工经济学中的分工有多种形式经济学中的分工有多种形式(1 1)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它又包括社会分工和企)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它又包括社会分工和企业内部的分工两种形式;业内部的分工两种形式;(2 2)劳动职能的分工;(脑力)劳动职能的分工;(脑力/体力、劳动体力、劳动/管理)管理)(3

20、 3)机器体系中的分工。)机器体系中的分工。目前的社会分工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目前的社会分工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分工的作用分工的作用以劳动为基础的分工促使劳动的专门化和生产工具以劳动为基础的分工促使劳动的专门化和生产工具的专门化,并由此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专门化,并由此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力的发展。使工人的劳动专门化使工人的劳动专门化使生产的工具专门化使生产的工具专门化社会分工与个别分工的区别社会分工与个别分工的区别在于:在于:(1 1)生产的直接结果不同;(产品是否为商品)生产的直接结果不同;(产品是否为商品)(2 2)劳动联系的方式不同;(买卖)劳动联系的方式不同;(买

21、卖/结合劳动力)结合劳动力)(3 3)存在的经济基础不同;(生产资料的分散)存在的经济基础不同;(生产资料的分散/积聚)积聚)(4 4)决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配的比例的途径不同;(偶然)决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配的比例的途径不同;(偶然任意任意/有计划按比例)有计划按比例)(5 5)社会分工只承认竞争的权威,而个别分工以所有者或管)社会分工只承认竞争的权威,而个别分工以所有者或管理者对劳动者或被管理者的权威为前提。理者对劳动者或被管理者的权威为前提。2、协作、协作所谓所谓协作协作,是指,是指“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

22、协同劳动但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协作的优越性协作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协作能使个人劳动取得平均劳动性质,抵消单个劳第一,协作能使个人劳动取得平均劳动性质,抵消单个劳动者的差别。动者的差别。第二,协作能节省生产资料,充分发挥生产资料的效用。第二,协作能节省生产资料,充分发挥生产资料的效用。第三,协作能创造出一种集体力。第三,协作能创造出一种集体力。第四,协作由于是许多人在一起劳动,发生社会第四,协作由于是许多人在一起劳动,发生社会接触,会引起劳动者的竞争和精神振奋,从而接触,会引起劳动者的竞争和精神振奋,从而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提高

23、个人的工作效率。第五,协作使许多人的同种作业具有连续性和多第五,协作使许多人的同种作业具有连续性和多面性。面性。第六,协作可以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完成紧急任第六,协作可以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完成紧急任务。务。负效应负效应:集体成员偷懒?:集体成员偷懒?3、机器大生产和生产的社会化、机器大生产和生产的社会化机器大生产机器大生产对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产生了对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巨大的影响。第一,机器大生产促进了第一,机器大生产促进了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推在生产中的应用,推进了技术革命和技术进步。进了技术革命和技术进步。第二,机器大生产创造了大工业的第二

24、,机器大生产创造了大工业的物质技术基础物质技术基础,促使,促使生产的社会化。生产的社会化。第三,机器大生产为第三,机器大生产为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跳跃式的扩展创造了跳跃式的扩展能力。能力。三、新科技革命及其影响三、新科技革命及其影响1 1、世界三次科技革命、世界三次科技革命1818世纪世纪7070年代年代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使资本主义制度确立;1919世纪世纪7070年代,以电、化学品、内燃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年代,以电、化学品、内燃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二次

25、世界大战后,2020世纪世纪4040年代末年代末5050年代初,开始了年代初,开始了第第三次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其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其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合成化学、高分子化学等的发展。航天技术、合成化学、高分子化学等的发展。2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 1)科技进步促使一批)科技进步促使一批新兴工业部门新兴工业部门的涌现和发展,从而扩的涌现和发展,从而扩大了生产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大了生产领域的广度和深度;(2 2)科技进步使原有的)科技进步使原有的传统工业传统工业不断地得到改造,从而大大不断地得到改造,从而大大提高了这些产业部门的劳动

26、生产率,重新焕发出发展的活提高了这些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重新焕发出发展的活力;力;(3 3)科学技术促进了)科学技术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之不断向更高的层,使之不断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次发展;(4 4)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从而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3 3、新的科技革命、新的科技革命2020世纪末,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了新的科技革世纪末,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了新的科技革命。命。显著特征是依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显著特征是依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高速公

27、路等现代先进科技,信技术、信息高速公路等现代先进科技,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与机器大工业时代相比较,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与机器大工业时代相比较,这次革命这次革命将会带来以下一系列新变化:将会带来以下一系列新变化:(1 1)机器大工业,以自然力代替人力;新科技革命,电脑)机器大工业,以自然力代替人力;新科技革命,电脑代替人脑;代替人脑;(2 2)机器大工业以技术为基础;新科技革命以知识为基础;)机器大工业以技术为基础;新科技革命以知识为基础;(3 3)互联网是新的生产方式中信息传输的主要媒介;)互联网是新的生产方式中信息传输的主要媒介;(4 4)

28、机器大生产下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是机器制造业;)机器大生产下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是机器制造业;新科技革命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新科技革命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的高新科技产业。的新兴的高新科技产业。一、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一、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1 1、生产方式、生产方式(1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2 2)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

29、是生产的社会形式。(3 3)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生产方式五种生产方式。2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对立统一的关系的关系(1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一 方方 面面 ,生产力在社会生产中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生产力在社会生产中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处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之中,它的这种发展变化素,处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之中,它的这种发展变化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30、;另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如何,决定或要求有什么样的生另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如何,决定或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产关系。(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时,就能促进生产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时,就会阻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碍生产力的发展。3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的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的经济规律济规律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生

31、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先进的、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客观要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先进的、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客观要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形式。关系形式。先进社会生产力先进社会生产力是指那些掌握和运用最新科学技术的生产力。是指那些掌握和运用最新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从经济效益角度看,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并具有较强竞争力从经济效益角度看,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生产力就是先进的生产力。的生产力就是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社会生产力是一个动态概念。先进社会生产力是一个动态概念。生产力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生产力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它决定了在一,它决定了在一定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生产关系的定生产关

32、系的根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并要求人们针对生产关系在某些环节部分质变,并要求人们针对生产关系在某些环节上或者是在实现形式上所出现的不适应生产力发上或者是在实现形式上所出现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情况,展要求的情况,进行生产关系的必要调整进行生产关系的必要调整,以适,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二、制度创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二、制度创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人们必然会对特定社为了解放和发展社

33、会生产力,人们必然会对特定社会的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会的生产关系进行调整。2 2、调整生产关系的途径调整生产关系的途径一是一是变革这一社会的根本制度,用变革这一社会的根本制度,用新制度代替旧制度新制度代替旧制度;二是二是在特定社会基本制度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对特定在特定社会基本制度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对特定社会的社会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进行调整,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具进行调整,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具体制度进行重新安排或创新。体制度进行重新安排或创新。3、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阶段性阶段性与生产力的发展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与生产力的发展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过程

34、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过程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展过程。这意味着无论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都存在着这意味着无论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都存在着阶段性、阶段性、层次性层次性。如果超越了现有生产力的状况,人为地、过早地变革生如果超越了现有生产力的状况,人为地、过早地变革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4 4、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有两种规定:(1 1)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征。(2 2)

35、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这两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是这两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是,前一种制度与一,前一种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后一种制度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生产关系;后一种制度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经济体制以各种具体形式外化经济制度。经济体制以各种具体形式外化经济制度。在一定的社

36、会形态下,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下,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它的变化具有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它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相对独立性。经济体制的变化不一定改变经济制度的属性。经济体制的变化不一定改变经济制度的属性。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从本质上说,是在本质经济关系,从本质上说,是在本质经济关系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对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对经济运行关系所进行的调整。济运行关系所进行的调整。一方面,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进一方面,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进行调整;行调整;另一方面,改革经济体制,实

37、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改革经济体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主要是就经济体制而言。主要是就经济体制而言。多数情况下,制度创新与体制改革是同义语,但两者多数情况下,制度创新与体制改革是同义语,但两者也存在区别。也存在区别。体制改革强调的是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体制改革强调的是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系进行的调整;而制度创新是制度上的一种新发明。而制度创新是制度上的一种新发明。任何社会制度发展过程都将是一个从制度创新,到制任何社会制度发展过程都将是一个从制度创新,到制度均衡,再到制度创新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度均衡,再到制度创新的连续不断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