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131345543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DLT403- 12kV40.5kV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K4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原则?DL/ T 403?12kV40.5kV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HV vacuum circuitbreaker for rated voltage 12kV to 40.5kV?-11-03 发布 -01-01 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发 布?前 言?本原则替代DL/ T 403199110kV35kV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原原则由原能源部1991年3月6日发布,1991年98月1日起实行,至今已九年。近年来,真空断路器在国内电力系统广泛采用,由于技术的进步和等效

2、采用IEC原则带来的变化,电力行业高压开关设备原则化技术委员会第15次年会提出对本原则进行修订。修订工作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参与单位有清华大学,广东省电力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华东电力实验研究院,江苏省电力实验研究所,浙江省电力实验研究所,北京开关厂,天水长城开关厂,福州第一开关厂和陕西宝光集团有限公司。本原则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开关研究所提出。本原则由电力行业高压开关设备原则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原则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本原则重要起草人:顾霓鸿、袁大陆。本原则委托电力行业高压开关设备原则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目 次?前言1 范畴2 引用原则3 正常和特殊使用条件4 额定参

3、数5 构造与技术规定6 型式实验7 出厂实验8 标志、包装、运送和保管?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力 行 业 标 准?DLT 403替代DL/ T 4031991?12kV40.5kV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 术 条 件?HV vacuum circuitbreaker for rated voltage 12kV to 40.5kV?1 范畴?本原则规定了高压真空断路器的使用条件、参数、构造、技术规定和实验项目。本原则合用于额定电压12kV40.5kV,频率50Hz的三相和单相高压真空断路器(如下简称真空断路器)及其配用的真空灭弧室(简称灭弧室,又称开关管)。该产品重要用于发电厂、交流配

4、电系统和变电站内的保护和控制,以及工矿公司变电站等场合。注:不涉及发电机断路器。?2? 引用原则?下列原则所涉及的条文,通过在本原则中引用而构成为本原则的条文。本原则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原则都会被修订,使用本原则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原则最新版本的也许性。GB 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 T 2423.119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实验规程 实验A:低温实验措施GB/ T 2423.4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实验规程 实验Db:交变湿热实验措施GB/ T 2423.10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实验规程 实验Fc:振动(正弦)实验措施GB/ T 2423.2

5、21987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实验规程 实验N:温度变化实验措施GB/ T 33091989高压开关设备常温下的机械实验GB/ T 110221999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原则的共用技术规定GB/ T 16927.11997高电压实验技术DL/ T 4021999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DL/ T 5931996高压开关设备的共用订货技术导则JB 873819983.6kV40.5kV交流高压开关设备真空灭弧室?3? 正常和特殊使用条件?按DL/ T 5931996第3章规定执行。?4 额定参数?4.1 额定电压12,(24),40.5kV。4.2 额定绝缘水平见表1。4.3 额定电流由下列

6、数值中选用:200,400,630,(1000),1250,1600,2500,3150,4000,5000A。表1 额定绝缘水平 kV绝缘水平?额定电压1min工频耐受电压有效值额定冲击耐受电压峰值干燥状态淋雨状态干燥状态对地、相间及断口间对地、相间及断口间对地、相间及断口间1242(28)34(28)75(60)(24)655512540.59585185 注: 1 当12kV系统中性点为有效接地时,绝缘水平采用括号中的数值。 2 淋雨状态下的湿耐压仅对户外产品。 3 用于两系统间的联系断路器,断口实验电压按DL/ T 5931996表4隔离断口。?4.4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由下列数值中选用

7、:3.15,6.3,8,12.5,16,20,25,31.5,40,50,63kA。4.5 额定瞬态恢复电压按DL/ T 402的规定执行。4.6 额定峰值耐受电流和额定短路关合电流按DL/ T 402的规定执行。4.7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及其持续时间按DL/ T 402的规定执行。4.8 额定操作顺序O0.3sCO180sCO。4.9 电寿命次数由下列两种实验措施任意选用。4.9.1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的开断次数a)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为20kA及如下时,其开断次数由下列数值中选用:30,50,75,100次。b)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为25kA31.5kA时,其开断次数由下列数值中选用:20,30,

8、50,75,100次。c)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为40kA63kA时,其开断次数由下列数值中选用:8,12,16,20次。4.9.2 E2级断路器电寿命实验操作顺序见表2?表2 E2级断路器电寿命实验操作顺序额定短路开断电流的百分数操作顺序操作顺序的个数序列11)序列21)10%OO0.3sCOO0.3sCOtCO841462)12642)30%OO0.3sCOO0.3sCOtCO841462)12642)60%OO0.3sCOtCO222)882)100%O0.3sCOtCO22)42) 1)序列1为优先值,序列2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2)按基本短路实验方式实验后的断路器未经检修即进入电寿命

9、实验时,前者的实验次数可计入电寿命实验中。?4.10 持续机械操作实验次数由下列数值中选用:6000,10000,0,30000,40000次。4.11 合闸与分闸装置的额定操作电压按DL/ T 402的规定。4.12 开断电容器组的额定值a) 额定单个电容器组开断电流:开断单个电容器组的额定电流与电容器组额定电流、开断一相电容器组击穿时的容性故障电流(电容器组为Y接线时)的配合见表3。?表3 额定单个电容器组开断电流的配合序 号实验项目电 流A1 额定单个电容器组的开断电流200400630800100012502 电容器组的额定电流133267425(460)530(590)636(740

10、)818(925)3 开断一相电容器组击穿时的容性故障电流4008001280(1380)1600(1770)1900(2200)2450(2780) 注:括号内数值为配合值上限。序号1为序号2的1.5倍;序号3为序号2的3倍。?b) 额定多组电容器并联时开断电流(额定背靠背电容器组电流):200,400,630,800,1000,1250A。注:开断与关合电容器组导致的涌流和电动力考核在型式实验中另作规定。4.13 额定线路充电开断电流仅限于40.5kV断路器,按DL/ T 402的规定。4.14 额定失步开断电流仅限于联系断路器,按DL/ T 402的规定。4.15 真空灭弧室的容许储存期

11、。在容许储存期期末,真空灭弧室内部气体压强不得不小于6.6102Pa。4.16 额定参数配合额定电流与额定短路开断电流的优先配合见表4。?表4 额定电流与额定短路开断电流的优先配合额定短路开断电流kA额定电流A3.15200400630?6.3?40063010001250?8?40063010001250?12.5?40063010001250?16?63010001250?20?63010001250?25?100012501600?31.5?1250160025003150?40?12501600250031504000?50?12501600250031504000?63?125016

12、002500315040005000?4.17 操作小电感电流时的额定值由供需双方协商拟定。注:真空断路器开断小电感电流时的过电压值不应超过制造厂的规定,制造厂应提供截流值水平。4.18 真空灭弧室额定参数应符合机械行业原则JB8738的有关规定。?5 构造与技术规定?5.1 一般构造规定5.1.1 同型号真空断路器所配用的真空灭弧室,其安装方式、端部连接方式及连接尺寸应统一,以保证真空灭弧室的互换性。5.1.2 真空灭弧室随同真空断路器出厂时的真空灭弧室内部气体压强不得不小于1.33103Pa,其上应标明编号及出厂年月。5.1.3 真空断路器应装设操作次数的计数器。5.1.4 真空断路器上应

13、设有易于监视真空灭弧室触头磨损限度的标记。5.1.5 真空断路器操动机构应具有防跳装置,对电磁操动机构应具有脱扣自我保护功能,在操动方式中不容许采用手动直接合闸(手动直接合闸仅限于机械调试中使用)。5.1.6 真空断路器应装设分、合闸按钮和分、合闸批示器。5.1.7 真空断路器接地金属外壳上应装有导电性能良好、直径为不不不小于12mm的防锈接地螺钉。接地点附近应标有接地符号。5.1.8 真空断路器的二次回路(涉及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应有导线和接线端子相连,且二次回路应与主回路隔离。5.1.9 操动机构的二次回路及元件应能耐受工频实验电压2kV,1min。5.1.10 操动机构的多种线圈(电

14、动机绕组和接触器除外)的匝间绝缘应能耐受2.5倍额定电压(直流线圈)或3.5倍额定电压(交流线圈)1min感应耐压实验。实验时可用提高频率法将电压施加在线圈端子上,但必须保证线圈温升不得超过DL/ T 402中的规定值。5.1.11 对真空断路器的绝缘拉杆施加直流电压20kV测试泄漏电流,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值。5.1.12 户外真空断路器的箱壳内应采用避免凝露的措施,操动机构应密封防潮、防雨。5.1.13 用SF6作为真空灭弧室外绝缘或防凝露措施的户外真空断路器,其年漏气率应不不小于3%。5.2 技术规定真空断路器的产品技术条件中应规定的参数:a) 触头额定开距和超程;b) 分、合闸时间(

15、上下限);c) 触头最小工作压力或自闭力下的主回路电阻;d) 触头容许磨损厚度;e) 触头合闸弹跳时间;f) 触头分闸反弹幅度;g) 平均分、合闸速度;h) 相中心距;i) 三相触头分、合闸的不同期性范畴(不得不小于2ms);j) 容许储存期;k) 真空灭弧室技术参数:触头压力;触头自闭力;触头额定开距和额定开距下的反力。?6 型式实验?6.1 型式实验项目a) 机械实验;b) 主回路电阻测量;c) 温升实验;d) 短时和峰值耐受电流实验;e) 绝缘实验;f) 开断关合、异相接地及电寿命实验;g) 开断关合电容器组实验;h) 开断关合线路充电电流实验;i) 开断关合电缆线路实验;j) 开断关合

16、电动机实验;k) 开断关合电抗器实验;l) 开断关合感性小电流实验;m) 失步开断关合实验(仅限于联系断路器);n) 淋雨实验;o) SF6气体年漏气率实验;p) 真空灭弧室的环境实验及其她实验:1) 低温实验;2) 交变湿热实验;3) 温度变化实验;4) 储存期的检查;5) 振动实验。6.2 型式实验的状况下列状况应进行型式实验:a) 新产品;b) 转厂产品;c) 配用的真空灭弧室或操动机构变化时;d) 产品在设计、工艺或所使用的核心材料、核心元件(如触头材料、波纹管等)变化时;e) 常常生产的产品,每隔35年进行下列项目的实验:温升、工频干耐压、机械稳定性实验及真空灭弧室内部气体压强检测。

17、必要时也可抽试其她项目,如:低温、温度变化等实验;f) 真空灭弧室触头自闭力应进行定期检查;g) 正常生产的产品每隔8应重新进行型式实验。6.3 型式实验的试品6.3.1 进行机械稳定性实验时容许用一台新品进行实验。6.3.2 进行开断关合(出线端短路和异相接地)实验时容许用一台新品进行实验。实验前、后必须进行绝缘实验(参见6.98)。开断关合实验后,被试品应能继续承载额定电流,如有怀疑需进行温升实验,实验后的温升不得超过GB763的规定值加10K。6.3.3 进行开合电容器组实验时需采用新的真空灭弧室。6.3.4 对其她实验的试品不作规定。6.4 机械实验机械实验涉及机械特性、机械操作和机械

18、稳定性实验,实验措施按GB3309进行。6.4.1 机械特性实验真空断路器及其操动机构在额定、最高、最低操作电压下的机械特性,如分、合闸时间,合闸弹跳时间,分闸反弹幅度,分、合闸的三相不同期性,平均分、合闸速度,触头开距和超程,触头压力等均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6.4.2 机械操作实验真空断路器及其操动机构在规定的操作电压下应能持续可靠地分、合各50次。其中涉及在最高电压下合、分10次,在最低电压下合、分10次,在额定电压下以重叠闸方式(OCO)进行15次。真空断路器及其操动机构在30%额定操作电压下不得分闸。6.4.3 机械稳定性实验真空断路器及其操动机构应按表5的规定进行分、合操作总次

19、数的机械稳定性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容许误动、拒动,零部件不得损坏脱落。除按制造厂规定的位置润滑外,不得进行任何调节。整个实验完毕后,真空断路器的机械特性参数应仍能满足技术条件规定值。实验总次数在下列数值中选用:6000,10000,0,30000,40000次。实验过程中,每通过一种阶段次数的操作后容许测量真空断路器的机械特性参数,但不得进行调节。?表5 机械稳定性实验的顺序和次数序 号实验项目操作次数1 分、合操作总次数600010000030000400002实验过程阶段数351015203每一阶段中涉及的分、合总次数4 每一阶段中,在最低操作电压下进行“CtaOta”的循环数5005

20、 每一阶段中,在额定操作电压下进行“CtaOta”的循环数5006 每一阶段中,在最高操作电压下进行“CtaOta”的循环数5007 每一阶段中,在额定操作电压下进行“OCOtaCta”的循环数250 注 1 “CO”操作是“C”操作后紧接着“O”操作,而不应有故意的时延。2 ta为两次操作之间的间隔时间,以使真空断路器恢复到起始状态和/或避免某些部件过热。 3 为自动重叠闸的无电流间隙时间,=0.3s。 4 除有必要在实验过程中每次进行一次特性测量,各阶段是持续的。 5 弹簧操动机构分、合闸线圈电压为65%120%额定操作电压。 6 过流脱扣、欠压脱扣按DL/ T 402进行。?完毕分、合操

21、作总次数后,真空灭弧室断口间应进行1min工频耐压实验。实验电压为表1规定值的80%。6.5 主回路电阻测量按DL/ T 402进行,温升实验前后各一次。6.6 温升实验6.6.1 温升实验措施按GB763和DL/ T 402进行。户内产品为额定电流的110%,户外产品为额定电流的120%。注:额定电流3150A及以上产品的温升实验电流的增长倍数可由顾客与制造厂协商。6.6.2 温升实验在机械稳定性实验前、后各进行一次。6.6.3 真空断路器操动机构的载流元件及辅助设备的发热规定见DL/ T 4021999中5.4的规定。6.7 短时和峰值耐受电流实验6.7.1 真空断路器的安装方式应与运营相

22、符,或处在更不利条件下。三相断路器应进行三相实验。6.7.2 短时和峰值耐受电流实验按GB11022进行。原则上,这两种实验应一并进行。实验中必须有一种边相上的电流峰值达到峰值耐受电流值始为有效。峰值耐受电流达到峰值后,实验电流应持续至少0.3s。6.7.3 短时耐受电流实验中,任一相的电流与三相平均值之差不得不小于平均值的10%。实验中的I2t值不得不不小于额定值。如受实验条件限制,通电流时间可以延长,但不得不小于5s。6.7.4 短时和峰值耐受电流实验后,真空断路器应能继续工作。一般以视力检查、空载操作进行判断。被试品的动、静触头不得熔焊,各部件不得损坏,瓷件不得破裂。6.8 绝缘实验6.

23、8.1 绝缘实验按GB311.1和GB/ T 16927.1进行,实验电压值应满足表1的规定。实验中和实验后,绝缘应无损伤、闪络或击穿。6.8.2 冲击耐压实验按2/15实验法进行。6.8.3 用于两系统间的联系断路器,断口实验电压应考虑反相最高相电压的作用。6.8.4 操动机构的二次回路及元件应进行2kV 1min的工频耐压实验。6.8.5 操动机构的多种线圈应进行匝间绝缘实验,实验措施按DL/ T 402进行。6.9 开断关合、异相接地及电寿命实验6.9.1 开断关合、异相接地实验按DL/ T 402的规定进行。6.9.2 电寿命实验的操作顺序按表6或表2。表6和表2中的所有实验是持续进行

24、的。在规定的总开断次数中不容许有任何的检修与调节,对各个操作循环之间的时间间隔不作规定。?表6 电寿命实验操作顺序序 号开断电流比例%操 作 循 环操作循环的个数1)110O0.3sCO180sCO1230O0.3sCO180sCO1360O0.3sCO180sCO14100O0.3sCO180sCO25100O136100CO11注:1)所列次数是按额定短路开断电流总次数为30次的状况,当额定短路开断电流的开断次数不是30次时,依比例拟定序号5、6的实验次数。?6.9.3 实验中,外绝缘不应闪络,真空灭弧室、瓷件和各零部件应完好。实验完毕后,不经检修和调节,应仍能通过绝缘实验。对承载电流能力

25、若有怀疑应复核温升实验。6.9.4 每次开断后,在真空断路器的断口间应持续施加额定电压3min。在真空断路器规定的开断时间之外,不容许浮现“滑相”。注:“滑相”指在真空断路器的三相断口间因有两相断口同步导通,从而浮现工频短路电流的现象。6.9.5 开断关合实验时的操作电压取最低值。6.9.6 当真空断路器具有自由脱扣功能时,应保证额定开断能力。6.9.7 异相接地的实验顺序为O0.3sCO180sCO,实验电压为额定电压,实验电流为额定短路开断电流的86.6%。实验在断路器的一相上进行,其她两相可以不带电。每次“合分”之后应持续施加额定电压3min。调频回路的参数与100%额定短路开断电流方案

26、相似。6.9.8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实验后,按表1的规定进行绝缘实验(不涉及淋雨状态下的湿耐压)。6.10 开断关合电容器组实验6.10.1 合用范畴开断关合电容器组实验合用于规定了一种或几种下列额定值的真空断路器:额定单个电容器组开断电流;额定背对背电容器组开断电流;额定电容器组关合涌流。上述各项电容器组电流的开断均应是无重击穿的。6.10.2 概述实验可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对于现场实验,采用实际线路,其电源侧为一供电系统,其负荷为电容器组。然而这样的实验成果仅对运营在与实验中的回路相似的线路中的真空断路器才有效。应尽量采用三相实验。如果真空断路器发生重击穿,产品被觉得是不合格品。

27、6.10.3 实验的基本规定6.10.3.1 开断关合电容器组实验的电源回路特性、被开合电容回路的特性、电流波形以及实验电压等应符合DL/ T 402的规定。进行背对背电容器组的开合实验时,如果关合实验此外进行,则可在电源侧电容较小状况下进行开断实验,一般此电容可取不不不小于被开合的电容器组容量。为了满足开断串有(613)%串联电抗的电容器组对瞬态恢复电压的规定,可在实验方式2中,在被开合电容回路中串入(56)%的电抗,实验电流保持不变。6.10.3.2 单独进行的关合涌流实验,应能给出额定电容器组关合涌流。以始终流充电的电容器组,通过被试断路器对一电抗关合放电进行实验,电容器组充电电压不作规

28、定,但不适宜超过 6.10.3.3 以一台真空断路器进行本项实验,已调节好的断路器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得进行检修、更换部件或调节。真空灭弧室在实验中发生异常损坏时,若能确认是灭弧室厂的工艺质量问题,则容许更换一次。6.10.4 实验电流a) 单个电容器组的开断电流值从表3序号1中选用。b) 背对背电容器组的开断电流值从4.12b)中选用,该电流值可以不同于单个电容器组的额定电流。c) 关合电容器组涌流的实验电流(额定电容器组关合涌流)为额定背对背电容器组的开断电流的20倍,其频率为2kHz。对于具有低于额定背对背电容器组开断电流的断路器,该项规定是强制性的。可以觉得断路器合用于低于该频率的任一涌

29、流频率。d) 电容器组一相击穿时容性故障电流的开断实验电流值从表3序号3中选用相应于额定单个电容器开断电流的数值。6.10.5 实验方式6.10.5.1 相应于正常运营状况的实验条件电容器组开合实验应涉及表7中所规定的4种实验方式。?表7 电容器组开合实验的方式实验方式电源回路实验电流(以额定电容器组开断电流的百分数表达)%1A20402A1003B20404B100?实验方式2和4中的所有实验均应是“CO”实验。合闸应当出目前外施电压峰值的15电度内(对于三相实验,指出目前某一相上)。每种实验方式的实验次数规定为:对于三相实验,20次; 对于单相实验,24次,触头的逐次分离相隔大概30电度,

30、共2个循环。对于具有额定背对背电容器组开断电流的断路器,应在实验方式4中增长100%额定背对背电容器组开断电流的开合实验,实验次数为20次。其关合电流应等于6.10.4c)中给出的额定电容器组关合涌流。由于受实验设备的限制,对于背对背电容器组开合实验,也许不满足实验方式4中关合涌流的规定,那么,除了在上述的实验方式4中尽量满足背对背电容器组电流的开合实验规定外,将进行一种分开的关合实验程序,该实验程序涉及10项关合操作,其关合电流等于额定背对背电容器组关合涌流,实验在单相回路上逐相进行。关合涌流实验列为实验方式5。在“CO”实验中,真空断路器的触头应在瞬态电流已消失后才干分离。关合操作之前,在

31、容性回路上无明显的残存电荷。6.10.5.2 一相电容器击穿时的开断实验条件在实验方式2和4的额定单个电容器组开断电流实验的最后3次进行故障容性电流开断实验。当电容器组接线方式可以避免一相电容器完全击穿的故障(如星形接线的电容器组中每相有两个及以上电容器串联段构成)时,可不进行该项实验。6.10.5.3 存在接地故障时的开断实验条件本项实验以实验方式3(或1)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a) 三相实验,电源侧一相人工接地,中性点不得接地,实验次数为10次。b) 单相实验,实验电压为1.7U/,实验电流可不增大。实验次数为12次,触头逐次分离相隔大概30电度。对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或直接接地系统中的电容器

32、组,不进行此项实验。6.10.5.4 实验顺序开断关合电容器组实验建议按表8顺序进行:?表8 开断关合电容器组实验顺序序 号实验方式电源回路实验电流实验次数11A(2040)%额定单个电容器组开断电流2023B(2040)%额定单个电容器组开断电流2032A100%额定单个电容器组开断电流17(20)42A一相电容器击穿时开断故障容性电流3(0)55关合涌流额定背对背电容器组关合涌流10/每组64B100%额定单个电容器组开断电流17(20)74B一相电容器击穿时,开断故障容性电流3(0)84B100%额定背对背电容器组开断电流2093(或1)B(或A)单相接地(2040)%额定单个电容器组开

33、断电流10 注 1 括号内所标实验次数系指不进行故障容性电流开断实验者。 2 序号9可用单相实验替代。 3 所标实验次数除表中序号5外,均指三相实验时的次数。?6.10.6 实验成果认定应测出电源侧和电容回路侧的对地过电压,并以示波图及测量值对实验条件进行认证。如满足下列条件,觉得断路器已通过本项实验:a) 断路器在开断与关合中的体现无异常;b) 未发生重击穿与外闪;c) 断路器在实验结束后,灭弧室、绝缘及操作机构均无损坏、闪络痕迹及内部元件恶化,必要时可按表1进行耐压实验加以考核。6.11 开断关合线路充电电流实验按DL/ T 402的规定进行。6.12 开断关合电缆线路实验具体规定由制造厂

34、与顾客协商拟定。6.13 开断关合电动机实验实验措施由供需双方协商拟定。6.14 开断关合电抗器实验实验措施由供需双方协商拟定。6.15 开断关合感性小电流实验实验措施由供需双方协商拟定。6.16 失步开断关合实验按DL/ T 402的规定进行。6.17 淋雨实验按DL/ T 402的规定进行。6.18 SF6气体年漏气率实验按DL/ T 402的规定进行(仅合用于充SF6气体的户外柱上真空断路器)。6.19 真空灭弧室的环境实验及其她实验真空灭弧室经下列实验后于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2h,待温度稳定后进行检查,不应有机械损伤和锈蚀,工频耐压实验应合格。6.19.1 低温实验按GB2423.1中实

35、验Ab:非散热实验样品温度渐变低温实验措施的规定进行,严酷限度:温度:55。时间:2h。6.19.2 交变湿热实验按GB2423.4的规定进行,严酷限度:温度:(402)。时间:2d。6.19.3 温度变化实验按GB2423.22中实验Na:具有规定转换时间的温度变化实验措施的规定进行,严酷限度:低温TA:25。高温TB:125。循环数:2次。暴露持续时间:30min。转移时间:3min。6.19.4 储存期的检查在规定的使用有效期内,真空灭弧室内部气体压强不得不小于6.6102Pa。检查储存期的措施是:将真空灭弧室置于磁控真空计中,记下测得的内部气体压强值Pn (Pa) ,静置tn (d)后

36、,复测其内部气体压强值Pn1,由下式计算储存期T,单位为年:tn值根据需要拟定,但不得少于7d。注:使用本式计算储存期应注意排除吸附作用和元件排气作用对内部气体压强的影响。6.19.5 振动实验将真空灭弧室静端朝下固定在振动实验台上,按GB/ T 2423.10的有关规定进行轴向振动实验。振动频率:55Hz。加速度:5g。时间:10min。实验后,真空灭弧室构造应无损坏,真空灭弧室性能应无变化。?7 出厂实验?出厂时,每台真空断路器都必须通过出厂实验检查,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同步需提供真空灭弧室出厂检查的内部气体压强值和出厂前已进行电弧老炼解决的凭证。7.1 构造检查产品的构造、尺寸应符合

37、定型产品的图纸。7.2 机械特性实验按6.4.1进行。7.3 机械操作实验按6.4.2进行。7.4 主回路电阻测量用直流100A至额定电流,按压降法测算。7.5 二次回路的工频耐压实验2kV,1min。7.6 主回路工频耐压实验按GB/ T 16927.1进行,耐压值按表1的规定。?8 标志、包装、运送和保管?8.1 标志8.1.1 出厂的每台真空断路器应有铭牌,其上应注明:a) 制造厂厂名、商标;b) 产品名称和型号;c) 额定电压;d) 额定电流;e)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f) 额定操作电压、电流(直流或交流)值;g) 总质量(kg);h) 制造年、月;i) 出厂编号。8.1.2 出厂的每只

38、真空灭弧室上应有标志,其上应注明:a) 制造厂厂名(或商标);b) 产品型号;c) 制造年、月;d) 出厂编号。8.2 包装、运送和保管8.2.1 真空断路器和真空灭弧室应有包装规范,各部件在运送过程中不应损伤、破裂、变形、丢失及受潮。所有运送措施应通过验证。在运送过程中不得倒置,不得遭受强烈振动和碰撞。8.2.2 产品应采用防潮、防振的包装,在包装箱上标以“玻璃制品”、“小心轻放”、“不准倒置”、“防雨防潮”等明显标志。真空灭弧室的运送应按易碎品的有关规定进行。8.2.3 每台真空断路器和真空灭弧室的产品合格证(涉及出厂检查数据)及安装使用阐明书均应随箱装送。8.2.4 产品应贮存在环境温度4050、通风且无腐蚀性气体的保管场合中。8.2.5 保管期限如超过真空灭弧室上注明的容许储存期,应重新检查真空灭弧室的内部气体压强。8.2.6 产品在使用前应按使用阐明书的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