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比赛经典教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1237053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比赛经典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比赛经典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比赛经典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比赛经典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比赛经典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比赛经典教案.精品文档.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2、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4、能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和研究化学问题(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分组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步骤,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思路2、通过CuSO4、NaOH 与 Na2CO3、稀 H2SO4 实验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总结、概括等 加工信息的方法3、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本质原因的分析,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三)情

2、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2、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本质的学习,树立“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通过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研究历程的科学史料,体验科学家揭示自然规律的艰辛和曲折二、教学内容分析 从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来看,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其运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的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将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即从“质”到“量”的过渡。同时,质量守恒定律也为之

3、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从教材设计来看,教材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质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而后,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实验事实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定律。由此来看,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关键是要做好探究实验。三、 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储备分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对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物质的构成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对化学变化的一般过程有一定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天平使用技能。

4、 已有生活经验分析:对化学反应变化过程中质量守恒存在质疑,蜡烛越烧越短、樯橹灰飞烟灭,这些生活常识似乎在诉说着一个道理:化学反应的过程中质量不一定守恒。 认知过程分析:就物质来看,是从单一物质的质量到各物质质量总和最后到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就对理论认知看,从实验证明守恒到从微观和本质角度去理解守恒。 可能存在的认知障碍:从开放体系到密闭体系、从分步称量到整体称量的实验“思维”转换;从物质质量到微粒质量的理性思维转换。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2、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正确理解和运用五、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六、 教学模式 本节课以主动探究

5、知识、发展智能为旨的探究教学模式为主,便捷的掌握系统知识的接受教学模式为辅。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实现以观生趣、以趣激疑、以疑导思、以思求知、以知增能。按“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释反思交流应用”的程序来探究。整个设计不仅注重了科学知识的获取,更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以实验探究为主,采用讨论交流的方式,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本节课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使每位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融入到课堂中,体验化学的再发现过程,学习化学家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真正做到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学生成为

6、课堂的主人。体现教学的双边性。七、 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上课制八、 教学准备1、用flash动画模拟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课件2、实验药品: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钠粉末、稀硫酸3、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烧杯、托盘天平、镊子、气球九、 教学思路情景设置 提出问题让回忆所学过的判断化学反应的依据,列举所学过的化学反应。鼓励学生猜想反应物质量总和和生成物质量总和的三种可能的关系猜想与假设反应物质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质量总和反应物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反应物质量总和小于生成物质量总和制定方案 进行实验一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测定二组:碳酸钠与稀硫酸反

7、应前后物质质量测定(开放)三组: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测定(密闭)收集证据 发现规律根据现象进行讨论、归纳,然后请各小组长代表本组对所做实验做小结,从而自然地得出结论,通过学生小结发言,教师归纳、评价,得出质量守恒定律。请一个学生用简洁语言叙述,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易混、易错点进行强调解释讨论 反思评价教师先演示有关化学变化的“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的动画课件,给学生必要的启迪。学生讨论得出宏观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之所以不变原因,四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个数无增减、原子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两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强调深化 迁移应用迁移:给出一组由易到难的题目进行反

8、馈应用: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化学现象、推测化学变化中的物质组成、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进行相关的计算课后实战 收获成功十、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景设置,复习提问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判断化学反应的依据是什么? 在前几章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化学反应?能列举一下吗?ppt呈现思考并回答:判断化学反应的依据为有新物质的生成。展示所知:蜡烛的燃烧、镁条的燃烧、碱式碳酸铜的分解、硫的燃烧等等。 复习旧知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 看来大家对化学反应现象印象比较深刻,那么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化学反应变化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的新物质质量之间有什么

9、样的关系呢?结合所学化学反应及现象作出猜想。回答三种可能:1、增大(镁的燃烧)。2、减小(蜡烛的燃烧)。 3、相等。 调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大胆猜想并阐明自己观点,教师适时激励评价,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勇气。三、设计实验 从讨论的情况来看,有三种不同意见,那么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我们不妨用实验来验证一下。 实验原理:氢氧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铜+硫酸钠 碳酸钠+稀硫酸=硫酸钠+二氧化碳+水 实验药品:碳酸钠固体、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仪器:两支试管、一个烧杯、托盘天平、一个滴管、玻璃棒 请大家根据实验目的利用桌上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

10、方案:先称量反应前反应物的质量,反应结束后再称量生成物的质量,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之间的关系。 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设计过程。四、 实施实验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检查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问题并告诉学生其任务为: 1依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测定实验数据 2.分析实验结果: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发生什么变化 3汇报实验结果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观察现象 记录结果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五、 得出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从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发生变化汇报实验结果。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得到化学反应变化过程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11、 碳酸钠与稀硫酸的反应得到化学变化前的反应物的质量大于生成物的质量。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六、 分析、改进实验 引导学生对比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学生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对比,从而找出两个实验得出结果不一样的原因,并改进实验方案。 思考讨论:在老师的提示下得出碳酸钠与稀硫酸的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跑出容器外无法测量质量。改进实验设计:加气球等等。 培养学生对比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七、 实施实验 评价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八、 得出结论 指导学生对比改进前后的实验,适时点拨,

12、得出实验结论 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得出实验结论: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九、 总结反思 板书:质量守恒定律 一、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结合实例讲解注意事项:1.若选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则一定要在密闭容器内进行。2.只有化学变化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物理变化不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3.守恒的是“总质量”,即“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总 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沉淀、气体需考虑在内。4.“参加”,意味着未参加反应(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能算

13、在内。 思考、聆听、记录 再次激发学生对定律的思索,以便使学生深入的体会知识,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十、 解释说明 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呢? 教师先演示“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动画课件。提问: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物质种类变了吗?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变了吗?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变了吗? 教师适当点拨,突破难点。 观看动画、讨论、归纳总结 不变: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元素的种类 变: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通过师生问答等形式,使互动交流达到高潮,使问题得到逐步明晰和解决,使知识得到构建。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感觉到知

14、识的掌握不再是艰涩难懂的,而是充满乐趣的一个探索过程。十一、 科学史话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讲述并出示以下课件: 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一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锡和铅等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容器中的物质的质量增加。此外,同一时期,一些化学家研究木材等物质的燃烧,发现燃烧后剩余的灰烬比原来物质的质量更小。 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有一定量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锡和铅,一段时间后,两种金属的表面都生长了一层“金属灰”。停止加入并冷却容器,称重,发现容器的总重量在加热前后并没有变化。 聆听、思考、感受 让学生体会科学定律形成的过程是曲折的。十二、 分享讨论 波义耳是著名的化

15、学家,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与质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臂?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十三、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镁条的质量大。 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2. 广告:“水变含碳元素的高价的汽油、柴油,经济收入惊人,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盟”。你会加盟吗? 3. 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O5 + 5CO =I2 + 5X,根据生成X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则X的

16、化学式为 4. 在反应ABCD中,20g A与7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16g C,则生成D的质量为( ) A.20g B.9g C.16g D.11g 抢答、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四、 课堂小结 定义、原因、运用(进行有关的计算;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归纳总结 便于学生回顾知识脉络,掌握学习的思路。十五、 课后作业 课本P95的习题1-4 独立完成 及时练习,巩固掌握所学知识,进一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3.1 质量守恒定律一、 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宏观: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二、 原因 原子种类没变 (四不变) 微观: 原子个数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三、 运用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进行有关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