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初中科学竞赛辅导练习2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1147377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教版八年级下初中科学竞赛辅导练习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教版八年级下初中科学竞赛辅导练习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教版八年级下初中科学竞赛辅导练习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八年级下初中科学竞赛辅导练习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八年级下初中科学竞赛辅导练习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2017.3八年级下初中科学竞赛辅导练习 (2)一、选择题1 现有阻值为4欧姆的电阻若干个,如要得到阻值为3欧姆的电阻,则至少需要上述电阻(A)3个; (B)4个; (C)8个; (D)12个。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后,灯L不发光现用电压表检查电路故障,测得Uad=6.0伏,Ucd=0伏,Ubc=0伏,Uab=6.0伏,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A灯L断路B电阻R断路C电阻R断路D电键S断路3 大雪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其主要原因是( )A大雪后,气温降低,人的听觉变迟钝 B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

2、噪声被反射 D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4 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图3(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5 如图3所示,在盛水容器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块冰,冰块内有一部分是空心的。当冰完全熔化后,水面的高度(A)保持不变; (B)略有升高;(C)略有降低; (D)无法确定。6 如图6所示,一盛满水的圆柱形容器A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把一体积小于容器容积的物体G轻轻放入水中,容器中溢出的水全部流入边上的容器B中。则容器A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

3、A)一定不变。 (B)可能不变。(C)一定变大。 (D)可能变小。7 如图所示,带有活塞的烧瓶内封闭一定的气体,不考虑烧瓶和外界的热传递,现在外力F作用下,活塞向内移动一段距离,则烧瓶内的气体温度会( )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8 教室里用投影仪放映课件时,银幕上出现了正常画面,若有一只小虫正好落在投影仪的镜头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是A画面变得模糊 B画面稍微变暗了一些C画面上出现该小虫清晰的像 D画面上出现该小虫的像,但不清晰9 如图所示,面积较大的水池内水深为H,水面上浮着一边长为a、质量为m的正方体物块,物块的一半体积浸在水中现用力将木块缓慢地压入水中直到池底,则从木块刚好浸没水中开始

4、到最终压在池底的过程中,池中水的能量增加了( )A2mg(Ha)Bmg(Ha)Cmg(H)D2mg(H)10阻值都是R的五个电阻连接如图所示,则A、B之间的等效电阻值为( )A0BRCD11某中学的科技研究小组为太空工作站的宇航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加热水壶其中合理的是( )ABCD12在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移动时,电压表V,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增大。则电压表V或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情况以及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的移动情况是:( )图4(A)电流表A示数增大,P向右滑动。(B)电流表A示数减小,P向左滑动。(C)电压表V示数增大,P向右滑动。13图1(D)电压表V

5、示数减少,P向左滑动。13.如图1所示,公路两侧的甲、乙两条水渠由路面下的倾斜涵洞相连,两渠水面相平。关于涵洞的水流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水向低处流,所以涵洞中的水从乙流向甲;(B)由于甲侧涵洞口在水下位置较深,压强较大,所以涵洞中水从甲流向乙;(C)由于两渠水面相平,所以涵洞中的水不流动;(D)由于甲侧涵洞口的压强等于乙侧涵洞口的压强,所以涵洞中的水不流动。14如图5所示,要将一个半径为R、重为G的车轮,滚上高为h的台阶(h=R/2),需在轮的边缘加一个推力。若推力分别作用在A、B、C三点时,其最小值分别为FA、FB、FC,则(A)FBFCFA; (B)FAFBFC;(C)FBF

6、AFC; (D)FA=FB=FC。图515如图所示,A、B是两个密闭的球形容器,C、D、E都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它们与容器接口处紧密封接容器A、B和玻璃管D、E内盛有水,各水面高度差如图所示则E管内水面高出B容器水面的高度h应等于( )A0.5米B1.0米C1.5米D2.5米16飞机在赤道上方由西向东匀速飞行,不考虑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B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也要过一会儿才能看到C乘客

7、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D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也已经提前看到了17两艘完全相同的轮船停靠在水中,甲船装满货物,乙船尚未装满货物,则( )(A)甲船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B)乙船所受浮力小于重力;(C)甲乙两船所受浮力相等; (D)甲船所受浮力大于乙船所受浮力。第22题图18在制造精密电阻时常常采用双线绕法即把电阻丝从螺线管一端绕到另一端,再从另一端绕回来。如果电流方向如图l所示,那么( ) A.螺线管左、右两端都没有磁极。 B.螺线管

8、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C.螺线管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 D.螺线管左端有磁极。右端无磁极。第7题图19右图中的容器内有一个凹面镜,容器内注满水,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凹面镜反射后会聚于焦点,且焦点低于水面,设此时焦距为f。若其它条件不变,将水抽去,设焦距为f1。再在容器里注满折射率比水大的液体,设焦距为f2。则( )Af1=f = f2 Bf1 f f2 Cf f1 f f220质量相等的甲、乙两金属块,其材质不同。将它们放入沸水中,一段时间后温度均达到100,然后将它们按不同的方式投入一杯冷水中,使冷水升温。第一种方式:先从沸水中取出甲,将其投入冷水,当达到热平衡后将甲从杯中取出,测得水温升

9、高20;然后将乙从沸水中取出投入这杯水中,再次达到热平衡,测得水温又升高了20。第二种方式:先从沸水中取出乙投入冷水,当达到热平衡后将乙从杯中取出;然后将甲从沸水中取出,投入这杯水中,再次达到热平衡。则在第二种方式下,这杯冷水温度的变化是( )A升高不足40 B升高超过40 C恰好升高了40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21如图(a)所示直角三角板ABC的边长BC=a,AC=b,开始时AB边靠在y轴上,B与坐标原点O重合。今使A点沿y轴负方向朝O点移动,B点沿x轴正方向移动,可知三角板从图(a)所示的初始位置到图(b)所示终止位置的过程中,C点的运动轨迹为_(选填:“单方向的直线”、“往返

10、的直线”、“一段圆弧”或“非圆弧状的其他曲线”),C点在此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_。22在图(a)所示的电阻网络中,每一个电阻的阻值为R。某同学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去测量网络中任意两节点之间的电流。设电源的电压恒为E,则最大电流为_,最小电流为_。(b)(a)第21题图23如图所示,大水槽里有不相溶的A、B两种液体,A液体的密度为,B液体的密度为2。一个边长为a的小立方体物块,一半浸没在A液体中,另一半浸没在B液体中,物块的上表面与A液体上表面齐平,则物块的密度为_。若在物块上端加一个大小为物块重力0.1倍的竖直向下的压力,则物块下沉的距离为_a。(物块始终未与水槽底部接触)图3第10题图AB2

11、4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满酒精的容器,如图3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则容器甲底部受到的压强_容器乙底部受到的压强;容器甲底部受到的压力_容器乙底部受到的压力;容器甲对桌面的压强_容器乙对桌面的压强;容器甲对桌面的压力_容器乙对桌面的压力。图625使用天平前,先要调节天平,使底板_;使横梁_。在调节横梁时首先要使_对准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然后调节横梁_,使指针指在_。26一根水银温度计连水银泡总长10厘米,最大刻度A处离顶部2厘米。将此温度计放入35的温水中,液面升到B处,B离顶部6.2厘米,如图6所示。再将此温度计放入40的热水中,液面升至离顶部3.2厘米处。此温度的最大刻度值是_,表示人体

12、正常体温的刻度值位置距顶部_厘米。27将电阻丝制成半径大小不同的两个圆环和一个正方形框按图5所示的方法连接。若各接触点都导电良好,大圆环的总电阻等于160欧现用导线在a、b两点间连接6伏的电源此时电路中的电功率等于18瓦则a、b两点间的电阻等于 欧;若用导线截面直径为原电阻丝两倍的电阻丝替换大圆环上a、b间的14圆环电阻丝,则电路中的电功率将变为 瓦。28正以10米/秒的车速驶离一高山崖壁的汽车,驾驶员鸣笛后4秒钟听到了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则驾驶员开始鸣笛处到高山崖壁处的距离是_米。29有一种砖的密度为2.5103千克/米3,能承受的压强为2.45105帕斯卡。若这

13、种砖整齐地堆放在能承受2106帕斯卡的水平地面上。则砖最多能堆_米高。30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13所示。若甲为固体,乙为液体。当物块甲放入乙中时,甲浮在液面上:当物块甲上放置一物体A时,物块甲恰好被液体全部浸没。设物块甲、A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试写出符合以上情况的m1、m2的三组可能值。第一组:m1=15克,m2=_克:第二组:m1=_克,m2=12.5克;第三组:m1=_克,m2=_克。31图7为运输液体货物的槽车,如果槽内有一气泡,当车起动时,气泡将向_运动;刹车时,气泡将向_运动(选填:“前”或“后”)。32如图8所示,一人利用滑轮装置,从水面离地面为10米深的井

14、中,把质量共为10千克的水桶与水提出到地面,由于水桶漏水,每升高1米要漏出0.2千克的水。若不考虑水桶大小、滑轮、绳的质量和阻力,则该人要将这桶水提到地面所做的功为_焦(计算的起始位置为水桶全部离开水面时)。三、简答题33甲同学从学校出发步行去附近的邮局寄信,前15min内行走的速度为1m/s,为了尽快到达邮局,以后的速度提高到2m/s。在甲同学出发6min后,乙同学也想去邮局,为了赶上甲同学,乙同学以3m/s的速度行走。求:(1)乙同学经过多少时间能追上甲同学?(2)若乙同学比甲同学晚出发12min,则经过多少时间乙同学能追上甲同学?34质量为m1的铜质量热器盛着质量为m2的水,它们的共同温

15、度为t0现将一块质量为m3、温度为t(tt0)的铁块放入量热器水中,设铜、水、铁的比热为c1、c2、c3。求最后温度t3。35太阳地球木星及卫星 地球地球轨道木星轨道 光速的测定在光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非常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推动了光学实验的发展,也打破了光速无限的传统观念,引发了一场物理革命,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 (1)最初的光速值是根据丹麦科学家罗默的理论测出的。罗默对木星系进行了长期系统的观察和研究。他发现,离木星最近的卫星木卫一绕木星运行,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木星遮食一次,这个时间间隔在一年之内的各个时间里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罗默在解释这个现象时说,这是因为光穿越地球轨道需要时间,最长时间

16、可达22min,已知地球轨道半径。请根据罗默的数据算出光速的大小。P(2)如图所示是迈克尔逊用转动八面镜法测光速的实验示意图,图中P可旋转的八面镜,S为发光点,T是望远镜,平面镜O与凹面镜B构成了反射系统。八面镜距反射系统的距离为ABL(L可长达几十千米),且远大于OB以及S和T到八面镜的距离。现使八面镜转动起来,并缓慢增大其转速,当每秒转动次数达到n0时,恰能在望远镜中第一次看见发光点S,由此迈克尔逊测出光速c。请写出测量光速的表达式。(3) (6分)一车厢以速度v在水平地面上行驶,车厢底部有一光源,发出一光信号,射到车顶。已知在车厢里的观察者测量到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为Dt0,如图(a)所示

17、。另外一个观察者站在地面,他测量到的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为Dt,如图(b)所示。研究表明不论观察者是站在车厢里还是在地面上,车厢的高度L0都是不变的,光在车厢里和地面上传播的速度都是c,试判断Dt和Dt0哪一个更大一些,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L0光源第(3)题图(a)vL0光源L0光源第(3)题图(b)2017.3八年级下初中科学竞赛辅导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BAABABA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BCABADAAC二、填空题21 往返的直线 , 。22 , 。23 1.5 , 0.15 。24等于、大于、小于、等于25水平、平衡、

18、游码、两端的螺母、标尺中央2642摄氏度,52720欧,45瓦286602910307.5,2530,1531前 ,后32900三、简答题33当乙同学晚出发时间为6min时,小于10min,必定在甲同学行走速度为1m/s时追上。1(660+t)3t 即t=180s=3min追上当晚出发时间为12min时,大于10min,必定在甲同学行走速度为2m/s。115602(t360)3t即t=540s=9min追上3435(1) (2) 由第一次看见发光点可知,光传播2L的距离所用的时间等于八面镜转过1/8转所用的时间,即t1/8n0。可得光速为:。(3)光源L0光源在车厢内观察在地面上观察结论:运动的参照系里时钟变慢。【精品文档】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