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工学院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30975561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川理工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理工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理工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四川理工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理工学院(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川理工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一、总体概况2011年,学校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并从2011届学生启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遴选具有较好校企合作办学经验和基础的自动化、生物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化学工程与工艺等10个专业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组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实行新的教学培养模式。具体情况如下:1.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人才观念,树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观念,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以社会需

2、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创建与四川理工学院办学定位和特色相适应的多样化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建立健全配套政策、措施、管理制度、体制和机制,努力为地方工科院校现代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建设提供示范与引领。2.总体思路:认真总结学校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成果,借鉴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四川省及西部地区各省“十二五”发展规划,依托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定位,依据四川理工学院的办学定位,按照“强化优势、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持续改进”的原则,在“3+1”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持续调

3、适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更新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持续创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持续健全组织管理与保障体制,持续推进建设教师工程经历养成机制,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新模式。3.目标定位:面向行业、面向未来、面向西部、面向企业生产一线,培养能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掌握一定的管理与工程经济学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学生将来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和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的能力。4.参与专业:教育部批准实施专业:自动化、生物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化学工程与工艺;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实施

4、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制药工程、网络工程、环境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培养层次:本科。6.学生情况:2011级组建10个卓越试点班,共计300人。二、组织管理1.组织架构:试点班与试点专业实行学校(教务处)、二级学院、联合培养企业“三方二级”管理模式,二级学院为管理主体,联合培养企业为企业培养过程的管理主体。试点专业的教学管理按四川理工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的规定执行。二级学院应出台措施,激励联合培养企业参与试点班与试点专业的校内教学管理。2.管理体系:(1)建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小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

5、长、主管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副组长,教务处、研究生处、学生处、计财处、人事处、招办、发展规划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处长和工科学院院长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科学设计和部署各阶段的建设任务,提供政策、人力、财力保障,督促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与互相协作,指导解决推进工作中出现的复杂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推动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2)建立校企合作工程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包括部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学校资深教授、行业部门领导、企事业一线专家、家长代表组成,具体负责领导培养目标研究、培养标准制定、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等方面的工作。学校聘请行业部门专家参与培

6、养方案、教学计划制定及实施,使学校的培养计划更加适应产业需求。 (3)建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家组:由在工程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方面有较大成绩的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企业知名专家组成。主要任务为: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规划、方针、政策、措施等全局性、前瞻性、指导性问题进行研究,为领导小组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工作提供可操作的咨询意见、决策建议及解决方案等。 (4)建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组:由主管教学副校长任组长,成员主要包括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处、工科二级学院负责人、资深教授、企业相关负责人。负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组织实施,如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规

7、格的细化、课程设置、企业培养方案的执行、学生工作配套改革、专业教学与企业合作联系等。3.保障体系:为保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先后召开党委常委会、院长办公会、教学委员会、工程教育改革工作座谈会,召集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计财处、科技处、高等教育研究所、国有资产管理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讨论、研究、布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形成“学校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调、二级学院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同时,学校划拨专项经费,支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专项经费由计财处、教务处、各相关二级学院共同管理,主要用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的调查研

8、究、外聘专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相关教学改革项目、教师进入企业接受工程培训、企业培养阶段的教学与管理等。专项经费必须坚持专款专用。专项经费每年划拨一次,由“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小组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进展情况确定划拨数额。4.推进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相适应的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改革:(1)落实弹性学制:真正落实提前毕业,让成绩优秀的学生有条件提前学习高年级课程并能顺利提前毕业。真正延长学制,特别是对学业困难或经济困难的学生,一定要保证其有足够时间完成学业,不能够让其因“超出修业年限”而中断学业。(2)实行相对灵活的专业修读制度:扩大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权利。创造条件,逐步

9、放宽转专业的限制,扩大学生选择专业的自主权,最终真正实现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其一,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扩大学生转专业的自由,力求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与需求;其二,根据社会需求,在高年级开设不同的专业方向,让学生自由选择。(3)推广学分互认制度:一方面,在校内,对不同专业学生的选修课学分的认定与换算做出明科学、合理的规定,尤其对转专业、转学、休学、延长学制等学籍“异动”学生所修学分的认定要明确具体。另一方面,加强校际沟通与合作,特别是加强地理位置相邻或学校属性相近的学校的密切联系,努力创造条件,促进教育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彼此间的学分互认,促进学生“跨校”学习。三、政策措施为有效推进卓越工程师教

10、育培养计划在我校的有效实施,学校出台了四川理工学院关于成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小组等机构的通知(川理工201126号)、四川理工学院关于印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实施细则的通知(川理工2011101号)。具体情况如下:1.实施专业自动化、生物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制药工程、网络工程等10个本科专业。2.学生来源新生入学后,学生自愿报名,择优录取,每个专业选拔优秀本科生30-40名,组成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3.培养模式(1)分段教学模式:前3年完成理论学习任务,第四年进入实践教学环节学

11、习。(2)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大中型企业开展联合培养,学生将在企业进行一年的实训、实习和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环节。4.培养方案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制定基本原则为:(1)一、二、三年级:校内培养方案。(2)四年级:企业阶段培养方案 。5.教学管理与学籍管理(1)教学管理试点班实行学校(教务处)、二级学院、黄岭校区管委会共同管理,二级学院为管理主体。培养流程第一学期:宣传教育并选拔组建试点班(由教务处、黄岭校区管委会、二级学院共同负责);第二至八学期:单独组班上课。学生管理第一学年由二级学院与黄岭校区管委会共同管理。第二至八学期由二级学院管理。实行导师制,为试点班配备导师。(2)学籍管理试点班学生的

12、学籍管理按四川理工学院本、专科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执行。实行优胜劣汰制度。试点班学生平均学分绩点(每学年计算一次)未达到学位授予标准者,学校将劝其退出试点班学习。6.师资队伍由教务处、研究生处、二级学院选拔优秀教师为试点班学生授课。7.配套政策学校划拨专项经费,支持试点班教学工作。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试点班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四、培养模式1. 学校培养标准和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面向行业、面向未来、面向西部、面向企业生产一线,培养能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掌握一定的管理与工程经济学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学生将来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和

13、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的能力。培养模式: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以“3+1”为主要培养模式,即大学四年利用3年主要进行理论学习,1年时间到企业进行实践培养。同时,按照“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允许不同专业依据其专业特点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所有培养模式均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均保证学生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培养方案: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

14、准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行业专业标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培养标准编制要求的规定,认真编制各专业培养方案,踏实推进培养目标优化、培养规格细化、培养方案完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学籍管理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质量监控与保障、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等各项工作,探索与我校办学定位相适应的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机制与新体系。2.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依据学校卓越计划培养标准,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着力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1.优化课程体系。 通

15、过调整、合并、重组、综合等,删除过时、陈旧课程,增加反映现代工程技术前沿课程,突出各专业的核心课程,避免课程之间的重复与交叉,打破学科课程间壁垒,加强文、理、工渗透,加强课程间的逻辑联系,加强课程结构的整体性、一致性与连贯性。2.压缩理论课教学总时数,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每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减少了开课门数,让学生有更多时间个性化发展。3.构建以技能和能力训练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至少受到一年的工程实践训练;将实践教学单列,构建与理论教学平行的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原则应包括:实验技术技能训练平台:包含专业基础实验模块、专业公共实验模块、专业特色实验模块、科技创新活动、助研活动及毕

16、业论文等系列实践教学环节。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平台: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科学生应具备的又一基本技能。包含工程实验模块、课程设计模块、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4.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尤其要大量开设工程类专业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身职业意向、兴趣爱好、社会需求,选学相关选修课程,既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又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同时,各试点专业的选修课应尽量向全校工科专业开放。3. 教学方法改革试点专业实施“小班化”教学,聘任具有企业工程背景或经验的教师担任专业核心课程主讲教师,积极推进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和双语教学。同时,积极推进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重视课

17、程的过程考核,采用闭卷与开卷、论文与报告、课堂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等形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师资队伍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学校历来重视建设具有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1.政策支持(1)改革教师职务聘任制度,逐步改变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以评价理论研究和发表论文为主的倾向,将工程学科专业教师在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的实效作为工程学科专业教师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2)改革教师评价与考核制度,将教师进入企业或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开发与培训、工程设计与产品创新的实效作为评价与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3)改革教师培训制

18、度:改变过去侧重教师学历提高、侧重教师到重点高校进修的培训局面,逐步加大教师到企业参与培训的人数,提高教师直接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锻炼的实效性。2.实施系列“培养工程”,着力提高教师的工程素养与实际的工程经历(1)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新进青年教师:必须到企业顶岗工作半年,直接获得工程实践经历、受到工程实践训练、掌握必须的基本工程技能后方能获得高校教师授课资格。在岗青年教师:A、在晋升高一级职称之前,必须要具备半年的企业实践经历;B、鼓励青年教师进入企业从事顶岗工作、产品开发、科学研究等。凡进入企业从事工程实践的青年教师,在企业期间,免除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的要求,享受在校在岗全额待遇,并在评优、职

19、称评聘、攻读高一级学位等方面享有优先权。(2)企业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直接从企业引进具有高校教师素质的高职称、高学历的高级人才。学校先后从四川化工集团股份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长征机床厂、自贡炭黑厂、自贡市硬质合金有限公司、重庆万洲川东化学工业公司、四川省聚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西洋集团有限公司、无锡雷特数控有限公司等引进了近100名高级人才。3. 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及相应的政策措施学校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或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导师,承担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学校现有企业兼职教师100名。六、校

20、企合作学校进行顶层设计,坚持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形成校企协同联合培养新机制,构建学校、企业“人才培养共同体”。截止2012年,我校建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建有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172个。校企合作情况如下:1学校教育阶段:企业参与教育教学全过程企业参与主要内容为:参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方案的讨论与制订,参与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参与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等。企业参与的保障:每年召开一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每两年召开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会,定期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一线专家、校友代表等回校研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时,学校以校友会、董事会为支撑,不定

21、期在学校或企业召开形式多样的座谈会、专题会、研讨会等,吸纳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2校外实践教学阶段:企业为主体,校企协同联合培养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企业阶段培养方案,将岗前培训的内容纳入毕业实习,让学生在毕业实习时就接受岗前培训。教师进入企业开展来源于企业生产实际的课题研究,深入生产一线接受工程训练,指导学生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培训企业员工等。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接受岗前培训等。七、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建议1.实施卓越计划以来的取得的主要成效和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1)取得主要成效及经验:组织、保障、管理体系健全,有效保证了“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将

22、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成立专门机构,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投入专项经费,规划并实施“卓越计划”,从组织、政策上有效保证了“卓越计划”顺利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2010年,学校着手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2011年,学校在自动化、生物工程等10个专业组建了10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学校出台了关于开展本硕一体化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的通知,在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生物工程、自动化、工程管理、制药工程等专业组建4+2本硕一体化试点班,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校企协同联合培养深入实质开展学校与泸州老窖集团责任有限公司、四川化工控股(

23、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重点企业已经建立深度、实质、多样与全方位合作关系,重点企业与学校共建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学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实习、教师工程能力提升、企业员工培训等综合化、一体化实效明显。同时,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使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卓越计划”为带动,加强各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2)存在的主要问题(1)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重视程度也不够,导致企业阶段人才培养方案难以真正落实。(2)教师的工程教育素养的有待进一步提升,企业兼职教师教学时

24、间难以保证,不同程度影响到学校“卓越人才”培养的质量。2. 今后继续推进卓越计划的主要思路和可能措施(1)学校将继续完善“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切实保证 “卓越计划”工作的顺利实施。(2)学校将进一步制定并完善相关人事和考评制度,认真落实青年教师提升工程、企业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着力提升教师工程能力。(3)继续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实质性合作。学校将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平台,进一步巩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拓展建立适合“卓越计划”实施的企业。学校加大对校外工程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不断拓宽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校外实践教育中

25、心、职业培训中心,建立校企联盟,实现工程技术人员双向交流,合理分担成本、共享科研成果,力争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3. 对教育部及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议。(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与其他行政部门(比如:财政、人事、国税部门)通力合作,联合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切实保障学生在企业培养阶段的培养质量。(2)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专业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卓越计划”在各高校的顺利实施。附件: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基本数据统计表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经费统计表3.四川理工学院关于成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小组等机构的通知4.四川理工学院关于印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实施细则的通知5.四川理工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培养方案(含课程教学大纲) 四川理工学院2013年1月28日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