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4000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30971581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118 大小:2.5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年产4000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年产4000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年产4000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资源描述:

《年产4000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4000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1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年产4000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编制单位:湖南方瑞节能环保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一九年十一月年产4000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 录概述11、项目由来1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23、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34、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31 总论51.1 评价目的、原则51.2 编制依据61.3 评价内容、评价重点及评价因子81.4 评价等级、评价范围91.5 评价标准141.6 环境保护目标181.7 评价工作程序192 建设项目概况202.1 项目概况202.2 项目产品方案202.3 项目工程建设内容212.4 项目原辅材料和能源消耗2

2、22.5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242.6 项目生产工艺242.7 项目公用工程概况272.8 项目工程施工303 工程分析313.1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313.2 营运期污染源分析313.3 物料及元素平衡363.4 营运期污染物排放汇总384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04.1 自然环境概况404.2 湖南湘乡经济开发区概况425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515.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515.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25.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555.4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565.5 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615.6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626 环境影响分析636.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636

3、.2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637 环境保护措施797.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797.2 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797.3 环保措施及环保投资分析828 环境风险分析848.1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848.2 评价工作等级848.3 风险影响分析888.4 风险防范措施898.5 环境应急预案908.6 风险评价结论919 总量控制929.1 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9210 项目合理性分析9410.1 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9410.2 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符合性分析9410.3 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符合性分析9410.4 项目与湘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

4、个五年规划纲要相符性分析9410.5 与湖南湘江保护条例的协调性分析9510.6 与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符合性分析9510.7 与湘乡市总体规划相符性分析9610.8 与园区规划相符性分析9710.9 选址合理性分析9710.10 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9710.11 项目建设与“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9811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10011.1 环境管理10011.1.1环境管理的意义10011.2 环境监测10111.3 环境管理制度10411.4 排放口规范化建设与管理10511.5 环保竣工验收10512 结论与建议10712.1 结论10712.2 建议113附表附表1:建设项目审批登

5、记表附表2:大气环境影响自查表附表3:地表水环境影响自查表附表4:环境风险自查表附表5:土壤环境影响自查表附件附件1:环评委托书附件2:营业执照附件3:厂房租赁合同附件4:湘乡经济开发区环评批复文件附件5:关于湘乡经济开发区扩区的复函附件6:大气、噪声、土壤现状环境质量监测报告附件7:执行标准函附件8:备案文件附件9:专家签到表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监测布点图附图3:项目环保目标分布图附图4:园区土地利用规划图附图5:园区给水规划图附图6:园区排水规划附图7:厂区平面布置图概述1、项目由来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而能源替代战略的出台促进了新能源

6、汽车大规模商业化,带动着相关上下游产业迅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动力电池是其成功的基础,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瓶颈是动力电池,突破动力电池瓶颈将成为未来十年相关行业的研发重点。而组成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是电池的关键。正极、负极由于是能量的载体,电化学反应的主体,所以电池多以正极来命名电池。在电池的制造过程中, 电池正极材料性能对动力电池的整体性能起决定作用,制约动力电池性能和成本的关键在于电池材料。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成为相关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目前,研究相对比较充分,并可规模化生产和应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有锰酸锂、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三种。这三种材料各有优劣势

7、,锰酸锂和磷酸铁锂具有资源丰富、成本比较低、环境友好等优势,但其比能量较低。锰酸锂需要解决其高温循环性能较差及与电解液相容欠佳等问题。磷酸铁锂则要解决其能量密度低、稳定性及低温性能较差等问题。三元材料比能量高,循环性能好,可以减少电池的质量,但相对来说成本较高。从材料特性和全球的研发进程来看,三种材料都能够应用于电动汽车,我国电动车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是技术成果的转化水平较低,产业化技术不成熟,造成批量生产材料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不能满足车用动力电池的要求,难以支撑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需求。同时,电动汽车用正极材料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尚未建立,材料评价各自为政,迫使所有企业都形成了闭关自锁的独立体系

8、,低水平重复开发,难以形成合力。国家将电动汽车列入863重大专项,其中锂离子电池以其高能密度列入重点攻关的化学电源之一。但目前制约纯电动交通工具产业化的瓶颈是:首先,电池价格高使纯电动车价格昂贵;其次,无法解决高能动力电池因所用电极材料导致的安全问题。因此,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关键是能否解决价廉、安全、性能优异、环境友好的二次化学电源技术。要解决上述问题,性价比高、安全性好的材料是当前动力电池的方向。根据锂电池材料发展趋势,湘乡绿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决定在湘乡经开区投资4000万元建设“4000吨/年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本项目的实施完全符合国家发展新一代

9、电池材料的产业政策,满足短流程、低能耗制备技术目标的要求。项目实施后能大幅度提升我国动力型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的制备水平,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标。公司拥有一支朝气蓬勃、技术全面的团队,其中高学历人数占总人数的70%,均拥有十来年正极材料研发、生产经验。通过我们的努力,公司得到了众多知名企业的信任和肯定,我们致力打造最值得信赖的高性价比材料公司,愿与每个企业和个人建立真诚、友好、双赢的长期合作关系,项目建成后,主要产品将包括:三元材料(常规容量型、倍率型、单晶三元),锰酸锂材料(常规型、高容量型、动力型)。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

10、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相关要求,查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的规定,本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受湘乡绿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委托,湖南方瑞节能环保咨询有限公司承担了“年产4000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过程中对项目区环境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收集了相关的资料,根据环评导则和有关环保规定要求,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令)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年4月28日修订)有关规定,本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

11、价制度。本单位接受委托后,组织技术人员对项目进行实地踏看、资料收集,并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收集了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数据并对部分相关污染因子进行了现场监测。通过对有关资料的调研、整理、计算、分析,编制了本报告书。图2-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流程3、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属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项目,项目主要污染为含重金属的粉尘等,因此本项目建设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为项目选址可行性、废气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及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同时确保收尘粉尘、除磁废料、包装袋盒、不合格产品、废弃布袋和生活垃圾等固废得到合理的处置,务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4、环境影响报

12、告书的主要结论本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地方发展规划和环保政策;在认真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后,污染物可以达标排放;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不会改变项目周围地区当前的大气、水、声环境质量的功能要求;清洁生产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排放总量满足总量控制指标要求;公众调查表明周围的人群是支持本项目建设的。本项目的建设还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做好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基础上,本项目建设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831 总论1.1 评价目的、原则1.1.1 评价目的为加强

13、项目的环境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项目环境管理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就项目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及其影响范围、程度进行预测和分析,对项目产生的环境污染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环境管理建议,促进当地的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通过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达到如下目的:(1)掌握评价区域内水体、大气、噪声等要素的环境质量现状及同类型项目基本情况,为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和投入使用后的环境管理提供基础依据;预测和评价项目建成运行后对周围水体、大气、声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和范围。(2)了解项目的工艺生产过程以及所用原材料的特性,分析项目产生污染物的各个环节以及污染排放种类及总量

14、;对项目计划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并提出必要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总而言之,编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是为了了解项目选址周围的环境现状及建设期间、建成投产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及程度,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污染防治对策,使其对环境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保护该区域的环境质量不因该项目的建成而受到明显影响,尤其是不因项目可能产生的污染因素而对周围环境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最后从环境保护角度得出结论。1.1.2 评价原则为达到上述工作目的,在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中,把握以下原则。(1)根据本项目的建设规模和特点,以工程分析为基础,以大气环境影响、水环境影响为重点,结合建设规划以及污染源治理对策进行综合

15、分析和评价;(2)尽可能利用已有资料,通过必要的实测以取得水、大气、噪声环境背景资料,作为环境现状分析与影响预测的基础;(3)对同类工程的环境影响和污染治理情况进行类比调查和分析,作为本项目预测分析和影响评价之参考;(4)全面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及建设完成后正式生产过程中的排污环节及污染排放的总量,论证其影响因素及影响途径,参照国内外成功的污染防治经验,提出减少和避免污染的合理化建议以及管理、监督措施。1.1.3 评价重点根据本项目的污染物排放特点、污染控制措施和周围环境特征,结合相关行业产业政策,确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工程分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环境风险分析、环境保护措施、选

16、址可行性分析等为重点。1.2 编制依据1.2.1 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8.12.29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12.29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10.26年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1.1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11.7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12.29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28);(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4.25);(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

17、2.7.1);(10)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年4月10日;(11)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年3月20日。(12)科技部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草案);2010年09月04日;(13)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年至2020年)草案;(14)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第57号)。1.2.2 政策文件(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第29号令);(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2018年4月28日起施行;(3)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18、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号,2016年8月1日);(4)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2001.12.17);(5)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6)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7)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2016年5月28日);(8)湖南省环境保护条例(2013年2月27日第三次修正);(9)湖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15号);(10)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11)湖南省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200

19、2年修正);(12)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2018年11月30日);(13)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实施方案(湘政发【2014】9号);(14)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年);(15)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2008年1月1日起施行);(16)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17)湘潭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思路;(18)湘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9)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2019年1月1日实施)。1.2.3 相关导则及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 2.3-20

20、1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7)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8)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1.2.4 其它依据(1)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建设单位提供的与本次环评相关的资料;1

21、.3 评价内容、评价重点及评价因子1.3.1 评价内容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分析、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与影响评价、地表水影响分析、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与影响分析、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环保措施可行性论证、清洁生产分析、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等。1.3.2 评价重点根据本项目的污染物排放特点、污染控制措施和周围环境特征,结合相关行业产业政策,确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工程分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环境风险分析、环境保护措施、选址可行性分析等为重点。1.3.3 评价因子表1-1 评价因子要素项目评价因子大 气现状评价SO2、NO2、PM10、PM2.5、CO、O3、非甲烷

22、总烃、TSP、镍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影响分析TSP、镍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地表水现状评价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氟化物、砷、镉、铜、汞、铅、硒、六价铬影响分析COD、氨氮地下水现状评价总硬度、pH值、挥发性酚、氨氮、硫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高锰酸盐指数、汞、砷、镉、六价铬、铅、钴、镍、铝、铁、锰、氯化物、氰化物、总磷、CODcr、石油类影响分析简要分析土壤现状评价pH、砷、镉、六价铬、铜、铅、汞、镍、四氯化碳、氯仿、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

23、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滤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蒽、苯并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影响分析定性分析噪 声现状评价Leq(A)影响分析Leq(A)固 废现状评价一般固废、危险固废影响分析一般固废、危险固废1.4 评价等级、评价范围1.4.1 大气环境(1)评价等级根据工程分析的结果,项目产生的粉尘、镍及其

24、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粉尘、镍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经集气罩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5米高排气筒外排;在热处理的过程中释放的水蒸气经15m高热排气筒引至厂房外排放;食堂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经食堂顶部的排气筒集中排放。根据预测结果可知,粉尘、镍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的Pi计算结果及评价等级详见下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标准依据,结合项目污染源初步调查结果,分别计算项目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Pi(第i各污染物,简称“最大浓度占标率”),及第i各污染物的地面空气质量浓度达到标准值的10%时所对应

25、的最远距离D10%。Pi定义为: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g/m3; 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m3。大气评价等级标准见表1-2,由估算模式计算得出的各污染物占标率及D10%计算结果见表1-3和表1-4。表1-2 大气评价等级标准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依据来源一级Pmax10%HJ2.2-2018二级1%Pmax10%三级Pmax1%表1-3 有组织废气排放中污染物占标率Pmax计算结果 单位:g/m3污染源名称评价因子评价标准(g/m3)CmaxPmax(%)点源TSP900.00.0480230.

26、0053359点源镍及其化合物30.00.02296750.0765584点源锰及其化合物30.00.00136410.0045471表1-4 无组织废气排放中污染物占标率Pmax计算结果 单位:g/m3污染源名称评价因子评价标准(g/m3)CmaxPmax(%)矩形面源TSP900.00.179620.0199578矩形面源镍及其化合物30.00.08487540.2829179矩形面源锰及其化合物30.00.00509250.0169751由表1-3和1-4可知,点源Pmax最大值出现为排放的镍及其化合物,Pmax值为0.0765584%,Cmax为0.0229675ug/m3,面源Pma

27、x最大值出现为排放的镍及其化合物,Pmax值为0.2829179%,Cmax为0.0848754ug/m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分级判据,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2)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的规定,本项目评价等级为二级,则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边长5km的矩形区域。1.4.2 地表水环境(1)评价等级本项目运营期排水为生活污水、食堂废水、地面清洗废水、纯水制备系统浓水,排水量12.6m3/d。在项目运营后,生活污水、食堂废水经化粪池、隔油池处理后,与纯水制备系统废水等清净下水混合后经园区管网排入

28、红仑新型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 A 标准后外排至涟水;地面清洗废水经絮凝沉淀池处理达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后排入红仑新型产业园污水处理厂,最后外排至涟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评价工作级别划分依据,本项目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B。(2)评价范围三级B,其评价范围应符合以下要求:a)应满足其依托污水处理设施环境可行性分析的要求;b)涉及地表水环境风险的,应覆盖环境风险影响范围所及的水环境保护目标水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中5.4.2三级B评价,可不考虑评价

29、时期。根据6.6.2.1中d)水污染影响型三级B评价,可不开展区域污染源调查,主要调查依托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处理能力、处理工艺、设计进水水质、处理后的废水稳定达标排放情况,同时应调查依托污水处理设施执行的排放标准是否涵盖建设项目排放的有毒有害的特征水污染物。1.4.3 地下水环境(1)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程度及项目类别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见表1-5。表1-5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敏感程度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经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

30、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他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较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经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没敏感区a。不敏感上述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注:a“环境敏感区”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根据表1-5,项目不涉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己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在建和规划

31、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不涉及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因此,本项目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见表1-6。表1-6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项目类别环境敏感程度类项目类项目类项目敏感一一二较敏感一二三不敏感二三三本项目属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的类项目,建设项目地下水敏感程度为不敏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等级判定,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2)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地下水环境影响调查评价范围可采用公式计算法、查表法和自

32、定义法。本项目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本次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采用公式计算法确定,计算公式如下:式中:L-下游迁移距离,m;a-变化系数,a1,一般取2,本项目取2;K-渗透系数,m/d,(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区域为粘土砾石和块石,渗透系数取0.15m/d);I-水力坡度,无量纲,取0.57;T-质点迁移天数,取值不小于5000d,本次环评取5000d;ne-有效孔隙度,无量纲,本项目取0.98;经计算,L为838m,根据项目所在地地下水埋深及等水位线图,本次评价在地下水评价范围为厂区上游500m,下游838m,两侧500m范围。1.4.4 声环境(1)评价等级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破碎机、球

33、磨机、空压机、风机、水泵等,项目位于声环境功能区划3类区,预计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噪声增加值3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对其确定评定等级。根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定依据确定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三级评价,评判依据见下表。表1-7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评判表项目内容三级评价标准判据建设项目所在功能区为3、4类区域,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值增加小于3分贝,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按三级评价本项目情况项目所在声环境功能区为3类区域,项目建设后,敏感目标噪声值增加小于3分贝。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无增加。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

34、J/T2.4-2009),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评定结果:对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定为三级。(2)评价范围本项目环境噪声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本次声环境评价范围为厂界周边200m的区域。1.4.5 土壤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HJ964-2018)中规定的建设项目所属行业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占地规模、土壤环境敏感程度划分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属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HJ964-2018)附录A中的类项目。建设项目占地主要为永久占地。本项目永久占地面积为5000m2,占地规模属于小型。项目周边不涉及不涉及耕地、园地、牧草地、饮用水源地或居民区、学校、医院、疗养院等土

35、壤环境敏感目标。因此,本项目土壤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根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占地规模与敏感程度划分评价工作等级,详见表1-8。表1-8 污染型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敏感程度评价工作等级占地规模类类类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敏感一级一级一级二级二级二级三级三级三级较敏感一级一级二级二级二级三级三级三级-不敏感一级二级二级二级三级三级三级-根据表1-8判定,本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1.4.6 生态环境(1)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结合现场踏勘,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特殊生态敏感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

36、湿地、原始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重要生态敏感区。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环境属于一般区域,工程总征占地面积小于2km2,故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中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见表 1-9),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表 1-9 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影响区域生态敏感型项目占地范围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面积 2km220km2或长度 50km100km面积2km2或长度50km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2) 评价范围根据环境

37、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考虑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次生态评价范围为:直接影响范围为新增占地范围,面积5000m2;间接影响范围为场地外延1000m或外延至山脊、河流、道路等天然生态界线。 1.4.7 环境风险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参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相关要求,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则综合判定环境风险评价做简单分析,不需设置评价范围。1.5 评价标准根据湘潭市生态环境局湘乡分局关于湘乡绿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000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

38、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标准复函,确定本项目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如下:1.5.1 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PM2.5、PM10、SO2、NO2、CO、O3、TSP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锰及其化合物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标准限值;镍及其化合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标准限值。具体限值见表1-10。表1-10 环境空气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序号项目标准值(ug/m3)标准来源小时均值日均值年均值1PM2.5/753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PM10/15070环境空气质量标

39、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SO25001506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4NO2200804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5CO10000400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6O320016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7TSP/30020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8镍及其化合物30.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9锰及其化合物/10.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标准限值(2)地表水环境无名小溪在涟水汇入口上下游500m执行地

40、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标准。具体标准见表1-11。表1-1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除外)序号项目名称标准限值序号项目名称标准限值1pH值6-910总磷0.22硒0.0111锌1.03CODcr2012镉0.0054BOD5413铅0.055氨氮1.014铜1.06石油类0.0515铬(六价) 0.057氟化物1.016硫化物0.28挥发酚0.00517砷0.059溶解氧518高锰酸盐指数6(3) 地下水环境地下水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类标准。见表 1-12。表1-12 地下水质量标准序号项目标准值单位1pH6.5

41、8.5无量纲2总硬度450mg/L3氯化物250mg/L4挥发酚0.002mg/L5氨氮0.50mg/L6硫化物0.02mg/L7氟化物1.0mg/L8汞0.001mg/L9铜1.0mg/L10砷0.01mg/L11铅0.01mg/L12镉0.005mg/L13六价铬0.05mg/L14镍0.05mg/L(4) 声环境本项目所在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具体见表1-13。表1-13 环境噪声评价标准 (等效声级LAeq:dB)类别昼间夜间3类6555(5) 土壤环境对项目建设用地土壤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

42、18)具体标准见表1-14。表1-14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单位mg/kg序号污染物筛选值第二类用地1砷602镉653六价铬5.74铜180005铅8006汞387镍9008四氯化碳2.89氯仿0.910氯甲烷37111,1-二氯乙烷9121,2-二氯乙烷5131,1-二氯乙烯6614顺-1,2-二氯乙烯59615反-1,2-二氯乙烯5416二氯甲烷616171,2-二氯丙烷5181,1,1,2-四氯乙烷10191,1,2,2-四氯乙烷6.820四氯乙烯53211,1,1-三氯乙烷840221,1,2-三氯乙烷2.823三氯乙烯2.8241,2,3-三氯丙烷0.525氯乙烯0.4326

43、苯427氯苯270281,2-二氯苯560291,4-二氯苯2030乙苯2831苯乙烯129032甲苯120033间二甲苯+对二甲苯57034邻二甲苯64035硝基苯7636苯胺26037苯并蒽15382-氯酚225639苯并芘1.540苯并b荧蒽1541苯并k荧蒽15142二苯并a,h蒽1.543茚并1,2,3-cd芘1544萘704512931.5.2 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营运期大气污染物粉尘、镍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有组织排放执行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4中特别排放限值,镍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无组织排放执行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

44、3-2015)表5中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表1-15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览表排放方式项目标准值(mg/m3)标准来源有组织排放镍及其化合物4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4中特别排放限值TSP10锰及其化合物5无组织排放镍及其化合物0.02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5中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锰及其化合物0.015(2)废水项目产生的废水执行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2中间接排放限值要求。表1-16 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单位:mg/L序号项目名称标准限值1pH值6-93CODcr1504SS1405

45、氨氮306总氨407总磷2.08总钴0.1(3)噪声运营期噪声执行排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 2008)中3类标准,具体见表1-17。表1-17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3类6555(4)固体废物固体废物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理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国家环保部2013年第36号文件)相应标准。危险废物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国家环保部2013年第36号文件)相应标准。1.6 环境保护目标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现状、环境功

46、能要求和环境敏感点分布,以及项目运行特点,本次评价的环境敏感点详见表1-18和表1-19及外环境关系示意图附图2。表1-18 大气环境敏感点一览表名称坐标保护对象环境功能区相对厂址位置相对厂界距离/m保护级别XY新塘学校112.51459037827.772769663学校二类区东北侧约400mGB3095-2012 二级居民点1112.51523410827.773445579居民区二类区东北侧约460m居民点2112.51604949927.772276136居民区二类区东北侧约410m居民点3112.51733696027.771761152居民区二类区东北侧约440m居民点4112.5

47、0509535827.771160337居民区二类区西北侧约700m湘潭绿健园食品有限公司112.51078028427.768431620食品公司二类区西侧约180m湖南辣东家食品有限公司112.51103777627.768227772食品公司二类区西侧约170m澳泉食品有限公司112.51126308227.767337279食品公司二类区西南侧约180m表1-19 声、水和生态环境、环境风险敏感点一览表类别环保目标目标环境功能方位最近距离规模保护级别声环境项目所在地周围200m范围内GB12348- 2008中3类标准水环境涟水农业用水东南侧约3.6km中河GB3838-2002类标准

48、韶山灌渠北干渠农业用水东南侧约1.2km渠道石竹新河农业用水东北侧约1.2km小河生态环境项目周围生态/环境风险项目周围居民点及湘潭绿健园食品有限公司、湖南辣东家食品有限公司、澳泉食品有限公司等/1.7 评价工作程序图1.7-1 评价工作程序图2 建设项目概况2.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年产4000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湘乡绿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经开区引凤路与振湘路十字路口东150m(E:1123047.65 N:27468.32)。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为4000万元。建设计划:本项目建设期6个月。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生产车间采用

49、二班工作制,每班工作12小时,全年工作日为330天。项目劳动定员人数70人,厂内就餐人数70人。2.2 项目产品方案项目产品主要为锂电池正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和锰酸锂正极材料),年产量4000吨。项目产品方案见表2-1。表2-1 项目产品方案表序号名称产量备注1三元正极材料2000t/a锂电池正极材料2锰酸锂正极材料2000t/a表2-2 锂电池正极材料产品规格指标项 目(Item)标准(Specification)检测方法(Test Method)三元材料锰酸锂化学成分(Chemical Analysis)Li%7.50.34.00.4AASNi+Co+Mn%58.51.058.51.0ED

50、TA化学滴定法(Titration)Fe %0.010.01AASCa%0.020.05AASNa%0.020.03AASCu%0.0050.005AASZn%0.010.01AASMg%0.010.01AASK%0.010.01AASSO42-0.53000毫克/公斤;腹腔小鼠LD501500毫克/公斤氧化锰前驱体MnxOy黑色或紫黑色粉末,松装密度1.21.8g/m,振实密度1.82.5g/m,不溶于水和碱。低毒,口服大鼠LD503000毫克/公斤;腹腔小鼠LD501500毫克/公斤碳酸锂Li2CO3无色单斜晶体或白色粉末。密度2.11,熔点618,无潮解性,在空气中是稳定的在水中的溶解度

51、很小,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冷水中的溶解度比热水中的溶解度大。溶于稀酸,不溶于乙醇和丙酮。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首先对胃肠道、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有损害。锂化物的毒性顺序为LiLiClLi2CO3LiOH,内服碳酸锂可使皮肤发疹,常是皮肤和鼻黏膜溃疡形成的原因,工作时应戴橡皮手套和防护面具,注意防尘,以保护呼吸器官。表2-6 镍钴锰氢氧化物主要成分一览表产品名称镍钴锰氢氧化物化学分子式Ni0.5Co0.2Mn0.3(OH)2项目单位指标检测方法或设备化学成分Ni/(Co+Mn)mol%0.981.02滴定法或ICPMnwt%18.00.4COwt%11.70.4Niwt%32.70.4Fewt%0.00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Cu wt%0.00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Cawt%0.0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Mgwt%0.0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Nawt%0.0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Swt%0.15ICPH2Owt%1.0重量法PH-9.0PH计物理性能Dminm1.0马尔文2000粒度仪D10m6D50m812D90m22Dmaxm35振实密度g/cm32.2振实密度仪比表面积m2/g59BET法比表面仪其他外 观棕黑色粉末,颜色均一,无结块。目测包 装每包净重25kg,每5吨为一个整批次。目测形 貌扫描电子显微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