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15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0967251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15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15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15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15(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8课。面对中国科技落后的艰难局面,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十分重视科技工作,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特别是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使祖国的科技事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本课通过对“两弹一星”、“神舟”系列飞船、籼型杂交水稻等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的介绍和取得成就的原因分析,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精辟论断的正

2、确性,坚定为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决心。本课教学内容收录了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成就,但也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和探究。其次,新中国取得的科技文化成就离不开人才的努力,教育又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知道新中国的科技文化成就才能更好理解“科教兴国”的深刻涵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近两年的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但是,大多数学生在现行教育体制特别是主科学业负担的压力之下,不太重视历史学科的深入学习,历史知

3、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合作探究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引导和加强。另外,他们对“两弹一星”、“神舟”系列飞船、籼型杂交水稻等尖端科学技术往往只有模糊而肤浅的认识,也对老一辈科学家默默无闻、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不够理解。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以邓稼先、袁隆平和屠呦呦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为人类幸福安康做出的动人事迹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文化成就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获取信息有效利用教材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分析新中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和几位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网络探索通过网络学习,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历史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4、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的成就,学生明白我国有些科技领域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继承传统立志成材通过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先进事迹,增强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文化成就的原因。教法学法教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自主探究,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用历史唯物主

5、义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教学形式为教学中心内容服务的目的。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导入: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时,清朝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自己国家的威海卫港湾内。但是,新中国成立刚半个世纪,人民海军就能驾驶着国产的导弹驱逐舰环球访问、遨游世界各地。大家都已经知道发生这么强烈反差的原因在于新中国科技有了长足的进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二、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新中国是在科技水平落后、外国对我国实行严密技术封锁的情况下,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科学研究,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三、组织学生

6、学习和探究新课1.学生自主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2.根据教材第一目“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1)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我国取得了哪些重大科技成就?(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谁来介绍什么是“两弹一星”?(核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教师讲解:“两弹一星”现在是指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但是最初的“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氢弹。例如,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就是因为他主持研制成功了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原子弹和氢弹合起来称为一弹,另一弹专指导弹。“

7、一星”则指人造地球卫星。(3)原子弹是怎样研制出来的?(以邓稼先为首的老一辈科学家挑选了20多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奋发图强、协力攀登科学高峰。他们在缺乏资料的“真空”状态下,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在罗布泊的戈壁沙滩上空点燃神奇之火,生成原子弹爆炸特有的“蘑菇云”。(4)指导学生观看教材第90页插图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并展示其他资料,体验科技实验成功的欢乐、自豪等情感。拓展讨论: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武器,我们这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它?(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

8、,人民才能过上安宁的日子)(5)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已取得了哪些成就?(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20日6点30分,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神舟一号飞船,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无人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2003年10月15日9点,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人首次飞天圆满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载着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飞向太空。27日16点43分,翟志刚穿着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刘伯明的协助下打开舱门,迈出了中国人在浩瀚太空中的第一步,中

9、国航天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就此诞生)教师过渡:新中国的科技研究不但在强军方面取得长足进展,而且在解决民生方面也有重大突破。袁隆平就是一位成功解决中国众多人口温饱问题的科学家。3.根据教材第二目“杂交水稻与青蒿素”,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1)袁隆平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他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和质量,不仅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惠及全世界,能够多养活许多人口)(2)指导学生观看教材第93页插图,体会袁隆平坚持田间劳作的精神。(3)屠呦呦的重大贡献是什么?(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

10、者的死亡率,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屠呦呦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4)我们应该学习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的哪些优秀品质?(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增强学习自觉性,下定决心、充满信心地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拓展讨论:我国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制,有效地集中了全国的物力、财力和人力。广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许多毅然归国的海外华裔科学家们热情投入、无私奉献。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使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紧密结

11、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教师总结:我国在高科技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载人航天技术、运载火箭及卫星技术等航天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两系法杂交水稻、基因工程药物、转基因动植物、重大疾病的相关基因测序和诊断治疗等技术的突破,使我国生物技术总体水平接近发达国家。高清晰度电视、“神威”计算机、大尺寸单晶硅材料、皮肤干细胞再生技术等重大成就的取得,使我国在相应领域跃入世界先进行列。国防科技的发展为增强国防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国防工业的技术进步。4.根据教材第三目“文化事业的发展”,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1)“双百”方针的内容是什么?(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12、2)举例指出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出现的作品。(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3)试举出新时期我国文化事业的一项成就。(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四、课堂活动1.列举本课中涉及的重大科技文化成果。(任意4项)2.从原子弹的第一次爆炸,到神舟五号、神舟七号的飞天壮举,中国只用了不到50年的时间,为什么可以取得如此伟大成就?3.面对科技文化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五、练习与检测利用同步训练进行检测反馈。六、作业布置1.完成填充图册相关内容。2.预习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板书设计科技文化成就一、“两弹一星”1.1964年原子弹2.1966年导弹3.1967年氢弹4.1970年人造地球卫星二、漫步太空1.2003年神舟五号2.2008年神舟七号三、杂交水稻与青蒿素1.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2.屠呦呦2015年诺贝尔奖四、文化事业的发展1.“双百”方针2.改革开放后进一步发展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