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正文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0961770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正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正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正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正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正文(5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正文第一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锥的认识教学内容:人教实验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3、24页内容。 教学目标:“ 学会”目标:使学生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圆锥形实物图入手,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会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从实物到抽象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乐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的良好习惯和迎难而上的精神。2、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能力。教学重点:知道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它的特征。 教学难点:圆锥高的测量方法。教学准备:圆锥形纸筒、布、圆锥形实物、圆锥模型、木板、沙

2、子、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硬纸片。教学过程:一、“魔术”导入1、出示一个圆柱,用这个圆柱的外壳套住一个圆锥。师:只是一个什么形状的物体?他有什么特征?2、现在老师用一块布遮住这个圆柱,如果这个圆柱的上底面慢慢的缩小到圆心时,那么圆柱将变成怎样的呢?你能试着描述一下吗?3、同学们看一看,老师能不能把这个圆柱变成你们说的那样?4、师:这个物体叫圆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锥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问题,师一一板书)。二、自学1、老师出示圆锥形实物图。师: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点?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圆锥形的物体?(学生回答后,老师及时

3、鼓励,表扬同学们有很好的观察能力) 小结:看来圆锥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还没花了我们的生活。三、探究(学生自学课本第24页的内容后交流一下问题)小黑板出示探究的问题:1、圆锥有什么特征?2、怎么画圆锥的平面图?3、圆锥的高在哪里呢?他有多少条高?为什么?4、怎么测量圆锥的高?5、圆锥的侧面展开会是什么图形?四、交流展示预设课堂:1、学生:我们组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知道了圆锥有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底面是一个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学生边回答边演示实物)2、学生:我们组讨论怎样画圆锥时觉得不太难画,就是不知道怎么说话法?老师讲解画法,并示范,然后学生在练习本上画。3、学生甲:我们组认为圆

4、锥有无数条高。乙:我们不同意,我们认为圆锥有一条高。同桌配合,测量手中圆锥的高。(学生展示测量的过程)。老师指出应从“零刻度”量起。老师: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每个小组用沙子堆一个圆锥,想办法测量一下它的高。(学生合作实验,并进行交流展示)4、学生甲:我们组吧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半圆。学生已:我们组吧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老师:同学们可以回忆一下扇形的概念。学生得出结论:是扇形五、问题解决,运用新知。1、轻松一下。2、幸运考场。六、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还有什么问题? 课后反思: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圆锥的认识都是感性的,而课堂教学是对圆锥进行理性的认识。在教学时,动手操作和探索研究圆

5、锥的特征,是本节课的主题,并把“观察、猜想、操作、发现”的方法贯穿始终。通过课堂教学实验,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同时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二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广角教案5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鸽巢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鸽巢问题的灵活运用,展现数学的魅力。 【重点难点】重点:灵活应用鸽巢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鸽巢问题。【教学指导】1.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可以鼓

6、励引导学生借用学具、实物操作或画草图的方法进行说理。通过说理的方式理解鸽巢问题的过程是一种数学证明的雏形。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思维严密的数学证明做准备。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当我们面对一个具体问题时,能否将这个具体问题和鸽巢问题联系起来,能否找到该问题的具体情境与鸽巢问题的一般化模型之间的内在关系,找出该问题中什么是“待分的东西”,什么是“鸽巢”,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鸽巢问题的范畴,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鸽巢问题的一般模型。这个过程是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从复杂的现实素材中找出最本质的数学模型,是

7、体现学生思维和能力的重要方面。3.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鸽巢问题本身或许并不复杂,但其应用广泛且灵活多变。因此,用鸽巢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所以有时找到实际问题与鸽巢问题之间的联系并不容易,即使找到了,也很难确定用什么作为“鸽巢”。因此,教学时,不必过分要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只要能结合具体问题,把大致意思说出来就行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操作等直观方式进行猜测、验证。【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2课时: 数学广角2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 鸽巢问题(1)【教学内容】最简单的鸽巢问题(教材第68页例1和第69页例2)。 【教学目标】1.理解简单的鸽巢问题及鸽巢问题的一般形式,引导学生采用操

8、作的方法进行枚举及假设法探究“鸽巢问题”。2.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重点难点】了解简单的鸽巢问题,理解“总有”和“至少”的含义。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每组3个文具盒和4枝铅笔。【情景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在一些公共场所或旅游景点见过电脑算命吗?“电脑算命”看起来很深奥,只要你报出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和性别,一按键,屏幕上就会出现所谓性格、命运的句子。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鸽巢问题”之后,你就不难证明这种“电脑算命”是非常可笑和荒唐的,是不可相信的鬼把戏了。(板书课题:鸽巢问题) 教师:通过学习,你想解决哪些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结为

9、:“鸽巢问题”是怎样的?这里的“鸽巢”是指什么?运用“鸽巢问题”能解决哪些问题?怎样运用“鸽巢问题”解决问题?【新课讲授】1.教师用投影仪展示例1的问题。同学们手中都有铅笔和文具盒,现在分小组形式动手操作:把四支铅笔放进三个标有序号的文具盒中,看看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组织学生分组操作,并在小组中议一议,用铅笔在文具盒里放一放。教师指名汇报。学生汇报时会说出:1号文具盒放4枝铅笔,2号、3号文具盒均放0枝铅笔。教师:不妨将这种放法记为(4,0,0)。板书:(4,0,0) 教师提出:(4,0,0)(0,4,0)(0,0,4,)为一种放法。教师:除了这种放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教师再指名汇报。学生会

10、有(4,0,0)(0,1,3)(2,2,0)(2,1,1)四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板书。教师:还有不同的放法吗? 教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你能发现什么?(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教师:“总有”是什么意思?(一定有)教师:“至少”有2枝什么意思?(不少于两只,可能是2枝,也可能是多于2枝)教师:就是不能少于2枝。(通过操作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把5枝铅笔放进4个文具盒,总有一个文具盒要放进几枝铅笔?指名学生说一说,并且说一说为什么?教师:把4枝笔放进3个盒子里,和把5枝笔放进4个盒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这是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发现的这

11、个结论。那么,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结论呢? 学生思考组内交流汇报教师:哪一组同学能把你们的想法汇报一下? 学生会说:我们发现如果每个盒子里放1枝铅笔,最多放3枝,剩下的1枝不管放进哪一个盒子里,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教师:你能结合操作给大家演示一遍吗?(学生操作演示) 教师:同学们自己说说看,同桌之间边演示边说一说好吗? 教师:这种分法,实际就是先怎么分的? 学生:平均分。教师:为什么要先平均分?(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汇报:要想发现存在着“总有一个盒子里一定至少有2枝”,先平均分,余下1枝,不管放在哪个盒子里,一定会出现“总有一个盒子里一定至少有

12、2枝”。这样分,只分一次就能确定总有一个盒子至少有几枝笔了? 教师:同意吗?那么把5枝笔放进4个盒子里呢?(可以结合操作,说一说) 教师:哪位同学能把你的想法汇报一下?学生:(一边演示一边说)5枝铅笔放在4个盒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师:把6枝笔放进5个盒子里呢?还用摆吗? 生:6枝铅笔放在5个盒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师:把7枝笔放进6个盒子里呢?把8枝笔放进7个盒子里呢?把9枝笔放进8个盒子里呢?教师:你发现什么? 学生:铅笔的枝数比盒子数多1,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教师:你们的发现和他一样吗?(一样)你们太了不起了!同桌

13、互相说一遍。把100枝铅笔放进99个文具盒里会有什么结论?一起说。巩固练习:教材第68页“做一做”。 A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解答。 B指名学生汇报解答思路及过程。 2.教学例2。出示题目: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探究时,可以利用每组桌上的7本书。活动要求:a.每人限独立思考。b.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c.如果需要动手操作,可以利用每桌上的7本书,要有分工,并要全面考虑问题。(谁分铅笔,谁当抽屉,谁记录等)d.在全班交流汇报。(师巡视了解各种情况) 学生汇报。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的方法?把你们的发现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可能会有以

14、下方法:a.动手操作列举法。学生:通过操作,我们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b.数的分解法。把7分解成三个数,有(7,0),(6,1),(5,2),(4,3)四种情况。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总有一个数不小于3。教师:通过动手摆放及把数分解两种方法,我们知道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几本书?(3本) 教师质疑引出假设法。教师:同学们通过以上两种方法,知道了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但随着书的本数越多,数据变大,如:要把155本书放进3个抽屉呢?用列举法、数的分解法会怎么样?(繁琐)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适用各种数据的方法呢?请同学们想想。板书

15、:7本3个2本余1本(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 8本3个2本余2本(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 10本3个3本余1本(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4本书) 师:2本、3本、4本是怎么得到的? 生:完成除法算式。 73=2本1本(商加1) 83=2本2本(商加1) 103=3本1本(商加1) 师:观察板书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总有一个抽屉里的至少有3本”,只要用“商+1”就可以得到。师:如果把5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 学生:“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只要用53=1本2本,用“商+2”就可以了。学生有可能会说:不同意!先把5本书平均分放到3个抽屉里,每个抽屉

16、里先放1本,还剩2本,这2本书再平均分,不管分到哪两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不是3本书。师:到底是“商+1”还是“商+余数”呢?谁的结论对呢?在小组里进行研究、讨论、交流、说理活动。可能有三种说法:a.我们组通过讨论并且实际分了分,结论是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不是3本书。b.把5本书平均分放到3个抽屉里,每个抽屉里先放1本,余下的2本可以在2个抽屉里再各放1本,结论是“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c.我们组的结论是5本书平均分放到3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用“商加1”就可以了,不是“商加2”。教师:现在大家都明白了吧?那么怎样才能够确定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

17、几个物体呢? 学生回答:如果书的本数是奇数,用书的本数除以抽屉数,再用所得的商加1,就会发现“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商加1本书”了。教师讲解:同学们的这一发现,称为“抽屉原理”,“抽屉原理”又称“鸽笼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也称为“鸽巢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抽屉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下面我们应用这一原理解决问题。提问:尽量把书平均分给各个抽屉,看每个抽屉能分到多少本书,你们能用什么方式表示这一平均的过程呢?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73=21。集体订正后

18、提问:这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把7本书平均放进3个抽屉,每个抽屉有两本书,还剩一本,把剩下的一本不管放进哪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三本书。引导学生归纳鸽巢问题的一般规律。a.提问:如果把10本书放进3个抽屉会怎样?13本呢? b.学生列式回答。c.教师板书算式:103=31(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4本书)133=41(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5本书) 观察特点,寻找规律。提问:观察3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把某一数量(奇数)的书放进三个抽屉,只要用这个数除以3,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书的本数比商多一。提问:如果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会怎样,为什么? 83=22 学

19、生汇报。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认为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3本书;一种认为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4本书。学生讨论。讨论后,学生明白:不是商加余数2,而是商加1。因为剩下两本,也可能分别放进两个抽屉里,一个抽屉一本,相当于数的分解(3,3,2)。所以,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3本书。总结归纳鸽巢问题的一般规律。要把a个物体放进n个抽屉里,如果an=bc(c0),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至少放(b+1)个物体。【课堂作业】教材第69页“做一做”。 (1)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解答。 (2)指名学生汇报解答思路及过程。 答案:(1)114=2(只)3(只) 2+1=3(只) 一定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3只鸽子。(2)54=1(

20、人)1(人) 1+1=2(人) 一定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2人。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第1课时鸽巢问题(1) (4,0,0)(0,1,3)(2,2,0)(2,1,1)学生铅笔的枝数比盒子数多1,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52=21 72=31 92=41 要把a个物体放进n个抽屉里,如果an=bc(c0),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至少放(b+1)个物体。第2课时 鸽巢问题(2)【教学内容】“鸽巢问题”的具体应用(教材第70页例3)。 【教学目标】1.在了解简单的“鸽巢问题”的基础上,使学生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

21、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的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为“鸽巢问题”,找出这里的“鸽巢”有几个,再利用“鸽巢问题”进行反向推理。【教学准备】课件,1个纸盒,红球、蓝球各4个。【情景导入】 教师讲月黑风高穿袜子的故事。一天晚上,毛毛房间的电灯突然坏了,伸手不见五指,这时他又要出去,于是他就摸床底下的袜子,他有蓝、白、灰色的袜子各一双,由于他平时做事随便,袜子乱丢,在黑暗中不知道哪些袜子颜色是相同的。毛毛想拿最少数目的袜子出去,在外面借街灯配成相同颜色的一双。你们知道最少拿几只袜子出去吗?

22、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揭示课题。教师:这节课我们利用鸽巢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鸽巢问题”的具体应用。 【新课讲授】 1.教学例3。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出示一个装了4个红球和4个蓝球的不透明盒子,晃动几下)师:同学们,猜一猜老师在盒子里放了什么? (请一个同学到盒子里摸一摸,并摸出一个给大家看) 师:如果这位同学再摸一个,可能是什么颜色的?要想这位同学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请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验证各自的猜想。指名按猜测的不同情况逐一验证,说明理由。 摸2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

23、1红1蓝;2红;2蓝摸3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2红1蓝;2蓝1红;3红;3蓝 摸4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2红2蓝;1红3蓝;1蓝3红;4红;4蓝摸5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4红1蓝;3蓝2红;3红2蓝;4蓝1红;5红;5蓝教师:通过验证,说说你们得出什么结论。小结: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想要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3个球。2.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为“鸽巢问题”。教师: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不能总是猜测或动手试验吧,能不能把这道题与前面所讲的“鸽巢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呢? 思考:a.“摸球问题”与“鸽巢问题”有怎样的联系?b.应该把什么看成“鸽巢”?有几个“鸽巢”?要分

24、放的东西是什么?c.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讨论,汇报。教师讲解:因为一共有红、蓝两种颜色的球,可以把两种“颜色”看成两个“鸽巢”,“同色”就意味着“同一个鸽巢”。这样,把“摸球问题”转化“鸽巢问题”,即“只要分的物体个数比鸽巢多,就能保证有一个鸽巢至少有两个球”。从最特殊的情况想起,假设两种颜色的球各拿了1个,也就是在两个鸽巢里各拿了一个球,不管从哪个鸽巢里再拿一个球,都有两个球是同色,假设最少摸a个球,即(a)2=1(b)当b=1时,a就最小。所以一次至少应拿出12+1=3个球,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结论:要保证摸出有两个同色的球,摸出的数量至少要比颜色种数多一。【课堂作业】先完成第70页“做

25、一做”的第2题,再完成第1题。 (1)学生独立思考。(提示:把什么看做鸽巢?有几个鸽巢?要分的东西是什么?)(2)同桌讨论。 (3)汇报交流。教师讲解:第2题:因为一共有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球,可以把四种“颜色”看成四个“鸽巢”,“同色”就意味着“同一鸽巢”。把“摸球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即“只要分的物体个数比鸽巢数多一,就能保证至少有一个鸽巢有两个球,摸出的球的数量至少比颜色的种数多一,所以至少取5个球,才能保证有两个同色球。第1题:他们说的都对,因为一年中最多有366天,所以把366天看做366个鸽巢,把370名学生放进366个鸽巢里,人数大于鸽巢数,因此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有两个人

26、,即他们的生日是同一天。1年中有十二个月,如果把12个月看作是十二个鸽巢,把49名学生放进12个鸽巢里,4912=41,因此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有5(即4+1)个人,也就是至少有5个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教师:上课时老师讲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课件出示故事)谁能说说在外面借街灯配成同颜色的一双袜子,最少应该拿几只出去?【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第2课时鸽巢问题(2)要保证摸出两个同色的球,摸出的球的数量至少要比颜色的种类多一。第三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折扣教案折 扣西峡县城区二小 赵明军教学内容:教材第97页折扣及例4。 教材分析:折扣是教材新增加

27、的内容,是商品经济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教材通过设置商场店庆,商品打折销售的情境引入“折扣”,说明打折的含义,并指出: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然后通过例教学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这种问题的解答方法,因此教材在这里没做过多的分析和说明,而是让学生在理解“折扣”的基础上自主解决问题。 教学目的:1、理解打折的含义,会解决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2、会利用已经学过的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与折扣有关的各种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合作与交流等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分析、比较、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理解“折扣”意义的基

28、础上,懂得求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数量关系是相同的,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能应用“折扣”这个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0分钟)1、激趣导入: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商品打折的情境图),从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现象?(都在打折),这些都是商家为了招揽顾客采用的促销手段 。 “打折”是什么意思?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折扣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折扣) 、学生看课题质疑,教师进行简要板书。 看到“折扣”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问题预设:

29、什么是打折?有什么作用?怎样计算打折?)、归纳整理,出示自探提示。自学课本第97页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将课本中的空白部分补充完整。(1)什么叫做打折?举例说明几折表示什么?(2)例4(1)题中的“打八五折”是什么意思?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该怎样解答?(3)例4(2)题中的“打九折”是什么意思?是把什么看做单位“1”的量?请你试着用两种方法解答。(4)原价、现价和折扣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自探,教师巡视指导。二、解疑合探(15分钟)(一)检查自探情况1、指名汇报,得出: (1)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这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2)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

30、分之几十。 找学生举例说一说,教师板书:“六八折”是 68%,表示现价是原价的68%。把“原价”看作单位“1”的量。(3)即时练习:(出示图片)说一说下面的折扣分别表示原价的百分之几八折 二折 九五折 七二折2、例4(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八五折”表示 85%,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5%。把“原价”看作单位“1”的量。求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就是求(原价)的(85% )是多少。18085% = 153(元) 答:买这辆车用了153元。指名汇报,师生共同总结,得出: 折扣原价的百分之几或几十,要求折后的价钱,只要用原价乘折扣就可以了。3、

31、例4(2)题中的“打九折” 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5%。把“原价”看作单位“1”的量。便宜的价格=原价(1-90%) 160(190%) =160 10% =16(元)答:比原价便宜16元。 便宜的价格=原价 现价 160- 16090% =160 - 144 =16(元)答:比原价便宜16元。4、原价、现价和折扣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原价折扣=现价 现价折扣=原价 现价原价=折扣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小结:解答这类应用题时,关键是理解打折的含义,把折数化成百分数,再按解百分数应用题方法解答。三、质疑再探(5分钟)回顾课前提出的问题,你是否已解决?再次打开课本,看一看本节所学的知识,并勾画出重要内

32、容,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或产生了什么新的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四、运用拓展(10分钟)(一)学生根据本节课的知识出一道题目,题目类型不限。 小组内交流,然后选出有价值的题目全班交流。(二)教师供题练习。1、填空:(1)五折就是十分之( ),写成百分数就是( )%。 (2)某商品打七折销售,就表示现价是原价的( )%, 现价比原价降低了( )%。(3)某商品售价降低到原价的83%销售,就是打( )折。2、某商场元旦期间全部商品打八折优惠,小明有会员卡,还可以再打九折优惠,小明现在要买一套价格为300元的运动服,小明要花多少钱?3、真假辩论:这则广告欺骗消费者了吗?问题:东方家电城将每台进价为

33、1800元的电视机按如下广告销售:“原价3000元,7折优惠,亏本大甩卖。”该家电城是否真亏本,若未亏本,每台利润是多少?4、天气渐冷,买羽绒服的人越来越多.为进行促销,某商店老板准备将原价400元一件的羽绒服以300元的价格出售.请你综合折扣知识,为该店老板设计一个简单的广告.5、折扣顺口溜:消费打折实惠多,物美价廉心头乐。折扣购物都说好,其中陷阱也不少。虚折扣、假甩卖,积分赠券难实在。劝君消费擦亮眼,货真价实在眼前。(三)全课总结。板书设计:折 扣六八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68%原价折扣=现价 现价折扣=原价 现价原价=折扣第四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负数教案第一课时 负数【教学目标】1.在熟

34、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教学指导】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

35、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把握好教学要求。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

36、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3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 2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1课时 【知识结构】第1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1)【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1)(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重点难点】 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情景导入】1.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有条件的可播放天气预报

37、视频)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和3各代表什么意思?)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1) 【新课讲授】 教学教材第2页例1。(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2)教师讲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3表示零下3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3表示零上3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3,读作三摄氏度。(3)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38、4)刚刚同学回答得很对,读法也很正确。(5)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6)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7)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8)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1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答案:-18温度低。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第1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1)0 -3 3(+3)第2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

39、)【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2)(教材第3页例2)。 【教学目标】通过呈现存折上的明确数据,让学生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重点难点】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情景导入】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气温的表示,谁能说一说温度都是怎样读写的?组织学生讨论回忆上一课内容。师:很好,大家都很棒。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负数知识。 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2) 【新课讲授】 1.教学例2。(1)教师出示存折明细示意图。(教材第3页的主题图)教师:同学们能说说“支出(-)或(+)”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2)

40、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像2021,500这样的数表示的是存入的钱数;而前面有“-”号的数,像-500,-132这样的数表示的是支出的钱数。(3)教师:上述数据中500和-500意义相同吗?(500和-500意义相反,一个是存入,一个是支出)。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快速而又准确地表示出向东走100m和向西走2021、前进2021后退25步吗?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师把学生的表示结果一一板书在黑板上。2.归纳正数和负数。(1)你能把黑板上板书的这些数进行分类吗?小组讨论交流。 (2)教师展示分类的结果,适时讲解。像+8,+4,+2021,+500,+100,+2021的数,我们把它们叫做正数,前面的+号也可以

41、省略不写。像-8,-4,-500,-2021的数,我们把它叫做负数。(3)那么0应该归为哪一类呢?组织学生讨论,相互发表意见。师设难:“我认为0应该归为正数一类。”归纳: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4)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教师鼓励学生注意联系实际举出更多的例子。【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2题。 组织学生动手填一填,在小组中交流检查。 答案: 正数有:2.5+4+41 51负数有:-7 -5.2-3【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第2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正数:+8 负数:-8+4-4 +2021-2

42、021 +500-500 +100-100 +20212021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第3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教学内容】借助数轴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教材第5页例3)。 【教学目标】1.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负数。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以及正数与负数的比较。【重点难点】 认识数轴、0。【情景导入】教师用CAI课件演示教材第5页的主题图。教师: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 【新课讲授】 教学例3。(1)教师: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汇报。(2)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出示数轴,在相应点

43、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3)让学生说出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4)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做数轴。(5)引导学生观察数轴: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师及时小结,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分数。每个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相对应的点。【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汇报。 2.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4题。第4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44、检查。教师用课件出示答案、订正。2.第4题:点A表示的数是-7;点B表示的数是-4;点C表示的数是-1;点D表示的数是3;点E表示的数是6。【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第3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上面这样的直线叫做数轴。2百分数(二)【教学目标】1.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2.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正确地回答有关百分数的问题。【重点难点】利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指导】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单元的概念较多,教学时要突出

45、重点,帮助学生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百分率、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实际问题。再如,百分数和分数虽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在意义上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课时安排】建议共分5课时:折扣1课时 成数1课时 税率1课时 利率1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 折扣【教学内容】折扣(教材第8页的内容,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明确折扣的含义。2.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 3.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4.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

46、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1.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2.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情景导入】圣诞节期间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的?(学生汇报调查情况。)【新课讲授】1.教学折扣的含义,会把折扣改写成百分数。(1)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打“七折”,你怎么理解?(2)你们举的例子都很好,老师也搜集到某商场打七折的售价标签。(电脑显示)大衣,原价:1000元,现价:700元。 围巾,原价:100元,现价:70元。 铅笔盒,原价:10元,现价:?

47、 橡皮,原价:1元,现价:?(3)动脑筋想一想:如果原价是10元的铅笔盒,打七折,猜一猜现价会是多少?如果原价是1元的橡皮,打七折,现价又是多少?(4)仔细观察,商品在打七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带着这样的问题,可以利用计算器,也可以借助课本,四人小组一起试着找到答案。(5)讨论,找规律。A.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并在计算或讨论中发现规律。 B.学生汇报寻找的方法:利用计算器,原价乘以70%恰好是标签的售价或现价除以原价大约都是70%;或查书等等。(6)归纳,得定义。A.通过小组讨论,谁能说说打七折是什么意思?打八折是什么意思?打八五折呢?B.概括地讲,打折是什么意思?如果用分母是十

48、的分数,该怎样表示?(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C.通俗来讲,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如八五折就是85%,九折就是90%。一般情况下,不把折扣写成十分之几这样的分数形式,写成分数时,有时会出现小数(例如八五折就会写成8.5),不便于计算和理解。 10(7)练习。四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六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七五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九二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2.运用折扣含义解决实际问题。出示问题(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

49、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导学生分析题意:打八五折怎么理解?是以谁为单位“1”? 找出数量关系式。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原价85%=实际售价 学生独立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8085%=153(元) 答:买这辆车用了153元。出示问题(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导学生理解题意:只花了九折的钱怎么理解?以谁为单位“1”? 学生试算,独立列式。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第一种算法:原价160元,减去现价,就是比原价便宜多少钱。160-16090%

50、=160-144 =16(元)第二种算法:原价160元,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90%)。 160(1-90%) =16010% =16(元)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二种算法,知道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0%。 3.典例讲析。例在某商店促销活动时,原价800元的某品牌自行车九折出售,最后剩下的几辆车,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的几辆车售价多少元?分析:原价800元,第一次打九折出售,价格是原价的90%,再次打八折出售,价格是第一次打九折后的80%。可以先求出第一次打折后的价格,再求出第二次打折后的价格,即为现在的售价。解:80090%80%=720210%=576(元) 答:最后的几辆车售价是576元。 【课

51、堂作业】1.(1)爸爸买了一个剃须刀,原价240元,现在只花了八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A.打八折怎么理解?是以谁为单位“1”? B.学生试做,讲评。 (2)判断:商品打折扣都是以原商品价格为单位“1”,即标准量。( ) 一件上衣现在打八折出售,就是说比原价降低10%。( ) 2.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练习题。 3.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13题。说明:第1题是一道开放题,有多种可能,应注意给学生提供交流自己想法的机会。练习后可指出“五折”也可以说成“半价”,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第2题,要注意指导学生理解9.6元表示的实际含义,它与八折有什么关系。使学生明确9.6元就是打折后比原价少的钱

52、数,它相当于原价的180%,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出方程或算式。答案:1.(1)240-24080%=48(元) (2) 2.第8页“做一做”:52 73.530.8 3.练习二第1题:(1)1.550%=0.75(元) 2.450%=1.2(元) 150%=0.5(元) 350%=1.5(元)(2)(此题答案不唯一)可以买一种面包,也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合买。单独买各种打折后的面包:30.75=4(个) 合买各种打折后的面包: 30.5=6(个) 331.5=2(个) 31.2=2(个)0.6(元),再买1个打折后0.5元的面包。2021求出原价,用除法计算。解答:9.6202148(元) 【课堂

53、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第1课时 折扣八五折18085=153(元)九折160(1-90)=16010=16(元)总结: 解决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实质上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在分析折扣时,不要把打折后的价格当作定价,正确区分定价、进价和售价是解决折扣问题的关键。第2课时 成数【教学内容】成数(教材第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明确成数的含义。2.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 3.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成数的理解。 2.成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情

54、景导入】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例如,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教师:同学们有留意到类似的新闻报道吗?(学生汇报相关报导)【新课讲授】1.介绍成数的含义,会把成数改写成分数,百分数。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有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板书:成数 分数 百分数 二成 十分之二 2021(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这里的“三成”表示什么? 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这里的两成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

55、答。2.运用成数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1)出示教材第9页例2: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找出数量关系式。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 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全班交流。方法一:350(1-25%)=35075%=3500.75=262.5(万千瓦时) 方法二:350(1-25%)=35075%=35075/100=262.5(万千瓦时)【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答案:15000(1+202

56、1=150001.2=12500(人)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第2课时 成数第3课时 税率【教学内容】税率(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练习二第6、7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重点难点】 1.税额的计算。 2.税率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情景导入】 1.口答算式。(1)10

57、0的5%是多少? (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万元的2021多少? 2.什么是比率? 【新课讲授】1.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纳税? 2.税率的认识。(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2)试说说以下税率表示什么。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5%表示什么?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21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2021示什么? 3.税款计算。(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

58、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3)学生列出算式。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5% (4)学生尝试计算。 (5)汇报交流。305%这个算式有两种计算方法。方法1: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305%=30元)方法2: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305%=300.05=1.5(万元)【课堂作业】1.巩固练习:教材第10页“做一做”。 2.完成

59、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答案:1.(5000-3500)3%=45(元) 2.3003%=9(元)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纳税的知识,你们对纳税的知识有哪些了解?【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2.教材第14页第7题。第3课时 税率应纳税额=收入额税率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税率=应纳税额收入额100305=1.5(万元)5=1.5(万100答: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 1.5万元。第4课时 利率【教学内容】利率(教材第11页有关利率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2.对学生进行勤

60、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以及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重点难点】1.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2.正确地计算利息,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情景导入】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这样一来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二来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有计划,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怎样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新课讲授】1.介绍存款的种类、形式。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2.阅读教材第11页的内容,自学讨论例4,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例如:王奶奶2021年月8月

61、1日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两年,到2021年8月1日,王奶奶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50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多付给的150元,共5150元。)(注:这里不考虑利息税)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王奶奶存入的5000元就是本金。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1)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2)阅读教材第11页表格,了解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3.学会填写存款凭条。把存款凭条画在黑板上,请学生尝试填写。然后评讲。(要填写的项目:户名、存期、存入金额、存种、密码、地址等,最后填上

62、日期。)4.利息的计算。(1)出示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计算方法:若按照2021年7月的银行利率,如果王奶奶的5000元钱整存整取,两年到期的利息是多少?学生计算后交流,教师板书:50003.75%2=375(元) 加上王奶奶存入的本金5000元,到期时她能得到本金和利息,一共5375元。【课堂作业】本题是有关“打折”和“纳税”的问题,是百分数的具体应用,在练习时应让学生说说自己每一步计算的意义,并进行集体订正。【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什么叫本金?什么叫利息?什么叫利率?如何计算利息?【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2.教材第14页第9题。第4课时 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任何一种存款,在计算利息时,都要乘以存入的时间,如果存款的利率是年利率,计算时所乘时间单位应是年,如果存款的利率是月利率,计算时所乘时间单位应是月,不要一律按年计算。第5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材第12页例5) 【教学目标】1.熟练地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问题。 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