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化”与贵州文化的相遇问题精品文档8页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30950622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五四新文化”与贵州文化的相遇问题精品文档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四新文化”与贵州文化的相遇问题精品文档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四新文化”与贵州文化的相遇问题精品文档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五四新文化”与贵州文化的相遇问题精品文档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四新文化”与贵州文化的相遇问题精品文档8页(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五四新文化”与贵州文化的相遇问题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并不断阐释。新文化运动不仅在历时层面上对文化转型有着重要影响,也在共时层面上由“中心”波及“边缘”。由此,新文化是怎样从中心渗透至边缘,其思想与主张怎样为边缘所阅读、被地方所接受也进入学者视野,成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关于人员流动带来的“五四新文化”传播问题。钱先生认为,抗战时期迁至贵州的外来人口与美国大兵,闯入内地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众多的新事物,冲击了山城传统的生活方式。这点无可非议,战时大量人口的拥入确实对贵州人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关于这种影响在精神层面的具体表现,钱先生所引用的例子是戴明贤

2、先生在一个人的安顺中描述的一个细节:“最碍眼的是一男一女挽臂而行,何况女人还是鸡窝头、红嘴皮,化了浓妆!路人就要公然做侧目而视状,或互相挤眼努嘴,小孩们则尾随其后,拍手嘘哨。但下江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依然故我,渐渐地也就见惯不惊。”于是,钱先生得出结论:“不知不觉之间,当地的青少年纷纷模仿,五四新文化中的新的爱情观、婚姻观等,也就随之潜移默化于人们生活中。”面对外省男女挽臂而行的举动,贵州人从大惊小怪到见惯不惊,这中间肯定有一个心理适应过程。不过,青少年对某种新的审美趣味和行为方式的模仿,是否意味着模仿者真的理解了“五四”所倡导的婚姻、爱情观等复杂命题的内涵,这点恐怕很难说清楚。至于新的爱情

3、观、婚姻观,或者说家庭观等,它对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渗透,则更难以举证。普通老百姓对外来者不同于自己过往生活经验中的举动由新鲜到见惯不惊,并不等于认同并将之实践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况且,新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对传统家庭的冲击也有一定限度。同样以戴明贤先生一个人的安顺为例,他母亲走动得最密切的娘家亲戚在日常生活中,“媳妇们永远在大厨房里忙碌,全家最尊荣的老太太和当家长媳永远静坐在上房里,恰像贾母和王夫人。处处显出有一种老规矩笼罩于上”。对新文化精神理念的接受,论及部分人尤其是青少年相对好说,但若要论及普通老百姓这么一个具有集合性概念的群体,正如钱先生自己所说,存在“史料上的很大困难”“是潜移默化、

4、难以言说的”。关于电影对“五四新文化”的传播问题。钱先生认为电影是传播新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电影确实可以传播文化,但如果以此来论证“五四新文化”的精神理念、艺术成果通过电影渗透进市民日常生活中,则有些勉强。依据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生所作西南三千里中的记述和戴明贤、乐黛云两位先生的回忆,当时放映的电影有荒山女侠十三妹十三号凶宅火烧红莲寺国魂出水芙蓉战地钟声艳阳天大萝卜青鸟等。这些电影内容驳杂、新旧杂陈,以传奇、冒险、战争、爱情居多,偏于娱乐性,很难说它们直接承载“五四新文化”的精神理念与艺术成果。即便有影片以传播新文化的精神理念、艺术成果为目的,这样的影片在整体上所占的比重恐怕也很少,对市民日常生

5、活的影响程度也有限。而营业性电影院的性质也决定了影院在影片的租赁、放映上,要考虑观众的观看趣味。与其说电影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传播手段传播了新文化的精神理念,不如说电影作为一种新事物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娱乐生20世纪20世纪活。况且,电影并非抗战时期才出现在贵州老百姓的视野中,在20年代,电影就进入了贵州。贵州最早的营业性电影院出现在1925年前后。1929年,贵州赤水县县城也开始以售票的形式放映电影。1930年,有声电影幵始出现在贵州,省城贵阳拥有了第一家正规的电影院明星电影院。此后相继出现了大同、金筑、群新等电影院。除了省会城市贵阳,遵义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播放有声电影的电影院,安顺也

6、在1930年前后出现了电影院。当时电影作为一种娱乐形式,颇受民众欢迎,主要放映新华、联华、艺华、国华等厂的国产片和美国哥伦比亚、米高梅、福特等八大影片公司的影片。影片内容以娱乐、滑稽、侦探、冒险居多,亦有不少爱情片和战争片。1若由电影论及新事物、新文化对贵州民众的影响,那么在抗战之前这种影响就已经发生。关于文学作品的直接阅读问题。钱先生认为,新文化传播的第三个途径是唱歌与演戏。这点也无可非议。不过,钱先生接下来说,“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文学作品的直接阅读”,并依据戴明贤、乐黛云两位先生所著文章,列举了战时贵阳书店的情况。若单就文学作品的直接阅读而言,早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在贵州的一些中学里就可

7、以直接阅读新文化刊物和新文学著作,有的老师还选编新文学大家的作品作为教材。20世纪一二十年代,伴随着新文化运动影响力的扩大,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承载着新文化精神理念、艺术成果的刊物先后传入贵州。当时贵阳的许多重点学校都有阅览室,陈列各种刊物供学生阅读,如达德学校图书室便陈列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妇女杂志等十大商务杂志,以及新青年每周评论星期评论等刊物。2“五四”前后,学校还设法购进蔡元培、胡适之、陈独秀、鲁迅等人的作品,新思潮吸引了达德学校的师生们,谈论国家大事成了达德学校流行的风尚。3除贵阳达德学校外,戴明贤在一个人的安顺中怀念的吴晓耕先生,从贵州省政法学校毕业后,于1929年到安顺中学任教员,讲

8、授初中国文。当时中小学教科书缺乏,教师编选教材授课。吴晓耕多选讲鲁迅、胡适等现代文学大家的作品4 ,还讲郭沫若、茅盾,讲高尔基。5可见,贵州尽管地处偏远,在交通闭塞、通信落后情形下相对其他省份而言与中心接触甚少,但并非完全封闭,至少上述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代表性刊物与优秀文艺成果,通过学校的购入与教师的选编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传播,而它所承载的重要精神理念则通过教师的讲授与师生的阅读、相互讨论等得以扩散,并影响了青年学生的知识构成、精神结构。在有识之士的倡导下,青年学子在边缘之地仍能感应时代脉搏,呼吸来自中心的种种新鲜空气,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视野。在学校良好氛围的感染下,莘莘学子不满足于被动接受新知识

9、,开始主动进行创作实践,以实绩响应新文化运动。达德学校于1917年创办的综合性校刊达德周刊在提倡白话文,宣传民主与科学上发挥了积极作用。6除刊载教学经验外,还发表时事、政治评论,鼓吹男女平等、婚姻自由,鼓励出外留学。更难能可贵的是,周刊还注意到贵州的特殊省情,提倡汉、苗文化交流。71919年,达德学校另编印白话文成绩周刊主要提倡白话文写作,选择学生优秀的作文发表。8周刊的创办不仅是贵州响应新文化运动并付诸实践的证明,也是有利于新文化传播的重要举措。此外,从1917年开始,达德学校校长黄齐生先后带领王若飞、谢六逸、刘方岳等贵州学子东渡日本留学,1919年又组织学生赴欧洲勤工俭学,结识蔡和森、徐特

10、立等人。9这些走出去的举动,极大丰富了他们的个人阅历,改变了他们的知识构成、人生方向。外界文明也通过游历学子的返乡得以传播。他们中有的人继续从事教育事业,成为传播新文化的重要力量。最后,关于“五四新文化”与贵州文化的相遇问题,如果说“五四新文化所开创的思想解放、文化开放的新潮流,通过抗战的契机,向贵州这样的边远地区扩散,它所带来的中外新文化,极大地改变了贵州这块土地上的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的知识构成、精神结构、生命选择、成长道路,甚至渗透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10,那么这个论断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抗战之前新文化对贵州的影响,尤其是对贵州年青一代的影响。就钱先生所提乐黛云的个案来说,其个人的成长与家庭

11、出身、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绝非仅仅是因为抗战时期外来文化的拥入改变了她个人的知识构成、精神结构、生命选择等。乐黛云的父亲是20世纪20年代北大英语系的旁听生,“学成”后还乡任教,穿洋装,教洋文,办舞会,在报上骂军阀,喜欢和教堂的神父、牧师交往。她的母亲是女子师范艺术系的校花,在她很小的时候起,就时刻教她要自立自强,并让她懂得依赖别人是件非常痛苦的事。在乐黛云的记忆里,“父母都是新派人,又有钱无处花,所以四岁就送我进天主堂,跟一位意大利修女学钢琴”“我们家附近没有小学,父母就自己教我念书。父亲教英语、算术,母亲教语文和写字”,闲暇时一家四口“在小溪边野餐,看日落,爬山,做点心,赶集”。11从乐黛

12、云对童年的追忆来看,由于父母都是“新派人”,又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所采用的新的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对她的个人成长产生了很大影响。她四岁时被送去天主教堂跟意大利修女学钢琴,已经有了接触外来事物、外来文化的机会。母亲时时刻刻教导她要自强自立,女性摆脱依附地位的独立人生观在她心里打下了很深的烙印。在相对民主的家庭氛围下,她跟父亲学习英语、算术,跟母亲学习语文、写字,可以说父母是她最早的启蒙老师。一些新式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得以传播。在她父母身上,新式的婚姻观、爱情观就有所体现,对她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新文化对乐黛云的父母一辈就有一定影响,并渗透进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日常生活中,从而也影响

13、了乐黛云的个人成长。这些变化,并非是到抗战时期才突然发生的,至少在抗战之前,贵州已经有乐黛云父母这样受新文化影响的年轻人存在,他们组建新的家庭,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子女。同时,他们在校任教,也将新文化传及更多的年轻人。总而言之,钱理群先生在一个人的安顺序言里说“新文化的浸润,是早已在默默进行的,抗战是一个强力的推动”,对贵州而言,或许这样的说法更为恰当。注释1 何仲仁:贵州通史(第四卷),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版,第381382页。2 张笑尘:回忆贵阳私立达德学校,贵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贵州人民出版社,第88页。3 王鸿儒:黄齐生传略,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4 王盛才:安顺

14、市西秀区教育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7页。5 戴明贤:一个人的安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页。6 贵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阳通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59页。7 贵阳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贵阳文史资料选萃(中),贵州人民出版社,第420页。8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出版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9页。9 中共安顺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安顺历史(第一卷),内部资料,第14页。10 钱理群:抗战时期五四新文化与贵州文化的历史性相遇,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00页。11 乐黛云:乐黛云散文选,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313页。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2、推销产品要针对顾客的心,不要针对顾客的头。3、不同的信念,决定不同的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