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物理科分析报告

上传人:ren****ao 文档编号:130917479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04.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物理科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物理科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物理科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物理科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物理科分析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物理学科分析报告第一部分背景介绍一、命题指导思想广东新高考理综方案实施之初我们广州对高三的物理教学提出了:降低难度,注重梯度的基本教学思路。从2010和2011年广东高考物理的结果来看,无论是考查的方向还是试题的难度,“降低难度,注重梯度”的教学思路都是正确的,而且非常适合广州考生人数多的教学特点。随着这两年高考的结束,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对“3+文/理综”高考模式存在的各种担心和忧虑都随时间逐渐消退,特别是教师用于指导学生的备考策略应该趋于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否转变、学生的学习负担是否减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如何?为此

2、,组织这样一次综合测试,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是:(1)试题要反映高考的命题趋势,就理综试题中的物理部分而言,其总体难度稳定中略有提升(2010年为0.66,2011年为0.57),2012年难度希望控制在0.57-0.65之间。(2)试题要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下一阶段的高考备考工作。(一)对2010年和2011年广东高考物理试题的对比和简析对这两年广东高考物理试题进行分析将会发现,理综高考物理试题有如下几大特点:特点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广东理综考试大纲的说明中阐明高考物理试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

3、境之间的协调发展。物理教学不仅强调格物致理,从生活走向物理;还要注意学以致用,从物理回归生活。这两年的试题很好地体现了这些基本的的理念,例如2010年13题中的节日灯笼,15题中的洗衣机;2011年14题的升降椅,17题的网球,21题的静电除尘器,此外第35题也是由磁场约束热核反应材料为背景的计算题。特点二:重视考查基础(“双基”) 这两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在考查基础方面可谓非常到位。以下是2010年与2011选择题部分的考点对照表:题号2011年考点要求2010年考点13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14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15法拉第电磁感应定

4、律/气体实验定律16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7平抛物体的运动/v-t图象18光电效应/核反应方程及其类型19交流的图象、峰值和有效值、理想变压器/交流的图象、峰值和有效值、20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对力的认识21静电与新技术/静电场及其性质从表中可以看出,2010、2011两年理科综合卷中物理试题的选择题部分都考查了5个级要求和4个级要求的知识点。且级要求的试题做到高起点低落点,如共点力平衡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律这两道题。另外,认真分析与比较2010与2011两年的选择题替发现:选择题坚持以中等程度的试题为主,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定性的分析为主,少量的简单运算,围绕

5、基本概念、基本定律来进行命题。还有两份试题对物理基础内容和主干内容的考查都很重视,我们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任何时候都不过时!怎么重视都不为过!例如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属于高考物理学科要求的五大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能力)中较为基本的能力。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常见的物理现象,考查简单物理知识的应用。重点考查学生对物理应该掌握的那些知识,即应知应会的东西,也即只要教师在课堂上讲明白了的,而学生上课时又认真听讲了就会掌握的那些知识。注意双基不一定简单,不全是I级要求;而是重要,有一些级要求知识点可能有一定难度,要帮助学生构

6、筑力电主干知识网络。试题总体不一定很难,但涉及内容多,覆盖面广,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基本情况,能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基本功和学科基本素养。特点三:突出实验实践过程的考查 高考实验试题力求达到“只有动手做过实验才能得高分”的实验命题目标。2010年的实验题注重对操作过程的考查,例如:考查了刻度尺的读数(必须估计一位),电阻箱的读数,电路实物连线,填写操作步骤(注意规范表达)等。实验题还考查了分析纸带、有效数字、误差分析等热点问题。2011年的实验题突出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的理解程度,涉及到许多具体操作细节,学生只有认真做过实验,且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积累,才能正

7、确作答。如电学实验的第小问考核数据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情景的设计非常有创新之处。学生只有动手做过实验,才能真正领会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知道在哪个区间内要多测几组数据才能把图线描绘出来。此问充分突出了实践性,较成功地通过纸笔考试鉴别学生是否操作过实验。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重视实验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也不能以做实验练习来代替动手实验,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数据测量与记录、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仪器的使用及操作的注意事项等各项实验能力都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掌握的,必须亲手动手做过,在做的过程中才能掌握以及悟到其中的道理。所以我们提倡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让学

8、生动手实验,实验课一定要开齐开足,通过实验学生可获得意想不到的喜悦,无形当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特点四:组合计算题考查知识点涵盖面广 由于“3+文/理综合”模式的高考使得“文/理综合”的题量、分值减少,为覆盖知识点,学科内的综合将是必然的,所以计算题以组合题的形式出现的可能性较大,选择题的各个选项考查知识点可能不同。所谓组合题就是将不同知识块的知识点、几个基本的物理模型进行拼接、组合成新的题型,从而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重组能力、创新能力,对物理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种题型难度低于过程复杂、综合性强的试题,其特点是似曾相识又面貌全新,无法从“题海”中找到原样。组合计算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

9、能力,即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2010年35题模型组合:反冲+A匀减速+B变力曲线运动+B竖直平面圆周运动最高点,36题模型组合:粒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的放大圆问题+圆周运动与直线运动等时性问题。2011年36题模型组合: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圆周运动+滑块滑板相对运动+竖直圆周运动。特点五:对各类“图”的考查是热点 图象作为一种描述客观世界的数学工具形象而直观,一直是物理学习者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因为用图象描述问题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必备技能之一。学生学习物理不仅要学习函数图象,还要学习其它类型的“图”,例如受力图、过程图、轨迹图、几何图、电路图、数据图等等,有的“图”是学生解

10、决问题的好帮手,有的“图”是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来源。例如2010年的第16题的电动势E-t图,第17题的速度v-t图,第19题的交流电电压u-t图。2011年的第19题的交流电电压u-t图,第34题新颖的s-t2图,第35题的几何图。特点六:讨论判断体现试题开放性 开放性试题是与封闭性试题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一般说来,封闭性试题具有确定的条件、方法和答案而开放性试题通常没有确定的条件、方法与答案。由于条件、方法与结果的不确定性,所以开放性试题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条件开放性试题、过程开放性试题、结论开放性试题以及上述几种形式的综合性试题,开放性试题在考查学生思维的严谨性、灵活性、创造性上更为突出

11、。由于开放性试题尤其注意探究性和生成性的考查,所以在新课程学生评价研究与实践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新课改后2007年以来的广东高考物理试题都有体现“讨论判断”这一开放性的特色。例如2010年的第36题带电粒子速度大小的不确定讨论,2011年的第35题带电粒子的速度方向和磁场大小的不确定讨论,第36题滑块滑板是否共速的讨论判断。从上面分析的六大特点可以看到,无论高考是“3+X”模式还是“3+文/理综合”模式,高考物理考试的实质没有改变,仍然考查中学物理的最基础知识与最核心知识;考试方式也没有改变,仍然是纸笔考试,变化的只是分值和题量减少。所以,高三的物理教学必须:立足中学物理的基础知识、重视学

12、生的思维层次、强调综合与应用;坚持:教最通识的、讲最基础的、做最经典的。高考备考复习要做到:对高考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在知识点上疏而不漏,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增强高考的应试能力。(二)试题编制的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国家)和考试说明(省)。(三)试题编制的指导思想:体现新课程理念,有利于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暴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指导下一阶段的高三物理教学;突出基础,有利于学科教学的正常进行。这种考前训练的考试没有选拔与甄别功能,主要是从有利于指导教学的角度来考虑。(四)考试的内容:根据广州市的教学实际情况,这次测试涉及“物理必修1、2、选修3-1、3-2、3-3和3-5

13、”的全部考高知识点。二、考试内容分布本卷共12道试题,满分100分,其中13-16题为单项选择题;17-21是双项选择题、34为实验题,实验题有两小题分组成,其中一道是力学实验,另一道是电学实验;35-36是计算题。参考2012年的考试说明,物理知识内容及要求共87个+13个实验,其中级要求60个,级要求27个。本次考试涉及到的考点共29+3个(级要求14个,约占49%;级要求15个,约占51%),对基础知识考查的比重不轻。实验题2道(力学: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电学:该题实验事实上考查两个电学实验,一是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二是练习多用表的使用)。计算题仍然采用组合的形式来出题考查,第一道计算题

14、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组合。有“力的合成与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万有引力定律;功率;楞次定律;热力学定律”等几个主要知识点在这次测试中没有考查。考点、能力要求、分值在试卷中的分布情况如下表:题号涉及知识点分数值所属模块力电/磁热原13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4选3-314正弦交流电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4选3-215参考系、运动的合成与分解4必修1、216电场强度、电场线、电势4选3-117原子核的衰变、核反应方程、放射性同位素6选3-518气体实验定律、内能6选3-319共点力平衡、胡克定律6必修120平抛物体的运动6必修221

15、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洛伦兹力及方向6选3-134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多用表的使用810必修1、选3-135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牛顿第二定律、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18必修1选3-1、236圆周运动、向心力、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弹性碰撞、摩擦力、摩擦力做功及动能定理18必修1、2选3-5小计4242106按试题所在模块占分:物理1:物理2:3-1:3-2:3-3:3-5=17:15:22:16:10:20三、试题特色1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基础不一定就是简单,中学物理中的基础是指那些为学生

16、进一步学习物理所必备知识,包括常见的物理现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物理学的思和研究方法、实验方法和技能、探究意识和习惯。基础是学习物理的本,是高楼大厦的基石,是参天大树的根。本试卷中的9道选择题,全是中学物理中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物理内容,涉及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形变、弹性、胡克定律;抛体运动;静电场中的电场强度、电场线、电势;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正弦交流电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分子动理认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气体的实验定律;原子核的衰变、放射性同位素和核反应方程等等。2重视实验的考查。物理实验是高考试题重要的组成部分,物理实验能力是物

17、理科要考查的五种能力之一。本次测试所选的实验题,是两道非常基础的实验题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和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涉及刻度尺、电阻箱的读数;实验的基本步骤以及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等,这些都是教材上的非常基础的实验,而且考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这样选编的目的是希望引导学生回归课本重视基本的实验并要求平时能真正亲手动手实验,而不是一味的做实验练习题。3试题编排的层次性,一方面是整个试卷由易到难,另一方面是同一道试题中,通过多几个设问来降低难度,使试题的层次性非常突出。由于是理化生三科合卷,所以重视层次性,对消除位置难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4加大了学科内的组合,考虑到“3+文/理综”模式,由于题量减少而兼顾

18、知识点覆盖面的需要,只有采用学科内的组合才比较可行,如本试卷中两道计算题都是学科内的组合题,从知识点、物理过程、物理方法等各个侧面进行组合。5突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是物理学科的一个明显特点,为突出这一点,这份试题中也选择了一些这样的试题,如18题自行车内胎爆裂的问题、20题节水灌溉问题,都是从这个角度考虑的。由于现中题量减少,这样的选题也相应的少了一些。6试题的难度的调整。比较2010、2011两年来广东高考物理试题,本次考试对试题难度进行了一些调整,希望控制在0.570.62之间。虽然适当降低物理试题的难度,应该是理综(物理)考试命题的一个趋势,但基于种种因素的考虑,还是进行了一点点

19、调整。实验题的第(2)小题采用开放式的设问,使试题的难度增加了;第一题计算题的采用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的形式进行组合,由于情境新颖而试题的难度也有所加大;第二道计算题的(2)、(3)两问的思维要求都比较高,而且物理过程相对复杂,都使整份试卷的难度有所增加。第二部分学生答题情况及试题分析一、数据分析1各题均分及难度题号131415161718192021343536物理总分(1)(2)均分3.393.671.73.624.34.932.735.33.64.345.727.54.2155难度0.850.920.430.910.720.820.460.880.60.540.

20、570.420.230.55单选通过率0.77双选通过率0.700.590.330.55全市统计物理I卷均分33.2,难度0.74卷均分21.8,难度0.4655说明:从数据上看,试题整体偏难,与开始设计的0.570.62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客观地分析其原因。现在的理综试题是物理、化学、生物合在一起,所以影响试题的难度有以下几个因素:绝对难度、相对难度和位置难度。物理往往受位置难度的影响比较大,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在很大程度上,物理科不怕化学和生物学科难,最怕化学和生物学科出成“安乐死”;位置难度是有影响,但不能成为我们考不好、拿不到高分的理由,认真分析试题会发现,单选题15题、双选题19题和

21、实验题34题的第(1)小题,位置靠前、难度很小,但考出的成绩分别是1.7分(0.43)、2.73分(0.46)和4.34分(0.54),客观地讲这三道题每题均分都可以增加1.2分以上,即这三道题的总均分就可增加4分,如果实际考试实现了这样一个结果,试题的难度控制是非常理想的,但现在没有达到,为什么呢?不要一味地说题目难,这里很明显反映出我们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基础不到位,要引起我们物理教学的高度重视、要对物理教学进行反思。2得分分布曲线学生得分的分布曲线接近正态分布,勉强过得去,6069这个档次的人数稍少了一些,30-50分和70-80分的人数偏多。广州理科考生26901人中,有26人满分,占

22、总考生人数的2,相当于一间示范性高中只有两个满分的,应该属于相当正常。现在的这种合卷考试,能达到这个分布也算不错的了。二、试题分析13题试题以实验“用油膜法测分子的大小”为背景,一方面考查测分子大小的实验原理;另一方面也考查“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这个知识点。试题没有在实验细节上过多的纠缠,直接就考查该实验的原理,这样就使试题的难度降下来了。但由于平时的教学不太重视这个知识点,学生的答题还是不太理想的,与开始设计的0.9的难度还是有差距的(现实际难度为0.8)。“用油膜法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不仅是分子动理论的一个重要实验,同时也涉及到“放大思想”的重要实验思想和方法。参考:2011上海

23、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1)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在蒸发皿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在蒸发皿上覆盖透明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测量油膜的面积。改正其中的错误: (2)若油酸酒精溶液体积浓度为,一滴溶液的体积为,其形成的油膜面积为,则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m。14题本题直接考查正弦交流电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2010年考查了交流电的图象、2011年考查了交流电的图象和理想变压器,剩下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以及远距离送电没有考查。试题没有难度,真正控

24、制在“了解”、“认识”的层次上。正弦交流电电压的瞬时表达式,周期和频率的关系:,有效值和最大值之间的关系:参考:2011天津. 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轴匀速转动,线圈及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图像如图所示,则A. =0.005s时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为零B. =0.01s时线框平面与中性面重合C. 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311VD. 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频率为100HZ15题本题是一道以汽车相对运动为背景的陈题,但相对运动问题就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问题,所以不避陈题。本试题还顺便考查了参考系这个知识点。其中参考系是级要求,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级要求。乙车上的人观看甲车的运

25、动,即以乙车为参考系,就相当于乙车不动,而甲车同时参与了由西向东的匀加速运动和由北向南的匀速运动,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相当于甲车受到由西向东的合外力,在南北方向不受力;又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则运动总是偏向力这个方向的,即运动由南向东偏,选C。参考:2011江苏.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河O点出发,分别沿直线游到A点和B点后,立即沿原路返回到O点,OA,OB分别与水流方向平行和垂直,且OA=OB,若水流速度不变,两人在静水中游速相等,则他们所用时间t、t的大小关系为AttD无法确定16题本题考查了电场这一章的核心内容电场的描述及性质。电场强度是反映电场的力的性质,而电势是反映电场的能的

26、性质。电场强度是矢量,电势是标量。电场线是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引入的,电场线的疏密反映电场强度的强弱,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电场线越稀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弱;电场线的方向反映电势的高低,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电场强度的强弱与电势的高低没有什么联系。参考:2011海南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电势等于零的物体一定不带电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同一电场线上的各点,电势一定相等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一定增加参考:2011上海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电场中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已知和,电势分别为和,则A , B ,C , D ,17题核反应中有四种类型:人工核转变、衰变

27、、裂变和聚变。其中衰变又包括衰变和衰变两类。原子核在其它粒子用用下转变成另一种原子核的变化变是人工核转变,本题的用中子轰击铝27,其核反应属于人工转变;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叫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像天然放射性元素一样会发生衰变。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核反应都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根据这个准则,可以判断题中的X是、Y是;根据衰变法则可判断(2)是衰变。参考:2011北京表示放射性元素碘131()衰变的方程是A BC D参考:2011海南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九级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在泄露的污染物中含有131I和137Cs

28、两种放射性核素,它们通过一系列衰变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在下列四个式子中,有两个能分别反映131I和137Cs衰变过程,它们分别是_和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131I和137Cs原子核中的分子数分别是_和_.A.X113756Ba+10nB.X213154Xe+0-1eC.X313756Ba+0-1eD.X413154Xe+11p18题本题选取了一个生活中真实情境的题材,考查气体实验定律和内能等知识点。与曝晒前相比,爆裂前车胎内气体的温度升高而体积没有变化,根据等容变化的规律:,可知温度T升高了P也必须变大了。又气体的内能由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两部分组成的,而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29、现温度升高了,所以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从而气体的内能也增大。参考:2011上海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沿直线变化到状态b,在此过程中,其压强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C始终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参考:2011全国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DE)A 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B 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其状态也一定不变C 若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段升高,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D 气体温度每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E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19题本题以两根轻质弹簧挂住一个物体达到共点力平衡为背景,考查了共点力平衡、形变、弹性等知识点。试题本身的难度

30、不算大,只是在一条直线上两个或三个力的合成问题,但对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重力是竖向下的,大小方向都已确定,这是分析问题的基本点。如果物体平衡,必须有至少一个与物体重力等大反向的力作用:(1)如果上端弹簧被拉,则这个拉力有可能与物体的重力等大,此时下端的弹簧可以不受力;如果上端的弹簧被压,则必须要有一个力来顶住物体使其去压上端的弹簧,这个力只能是下端的弹簧来提供,所以上端弹簧被压时下端的一定被压。(2)如果下端弹簧被压时,则这个力可能足够托住物体,此时上端弹簧可以不受力;如果下端弹簧被拉长时,则必须有一个力拉物体使下端弹簧拉起,这个力只能是上端的弹簧来提供,所以下端弹簧被

31、拉时上端一定被拉。参考:2009广东某缓冲装置可抽象成图4所示的简单模型。图中、为原长相等、劲度系数不同的轻质弹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D)A缓冲效果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无关B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相等C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长度保持相等D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弹性势能发生改变20题本题以节水灌溉为背景考查平抛运动的知识。依题意,假定水从喷嘴水平喷出,且不计空气阻力,则说明水从喷嘴喷出后做平抛运动。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可看成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所以有: ,代入数据可分别求得t和v0参考:2011上海以初速为,射程为的平抛运动轨迹制成一光滑轨道。一

32、物体由静止开始从轨道顶端滑下,当其到达轨道底部时,物体的速率为 ,其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为 。(,)21题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高速粒子可穿过铝板一次,说明粒子的动能在减少,根据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半径公式,由于v减小,所以r减小,即粒子是从区运动到区的;根据左手定则,可判断粒子应该带负电;依题意,粒子在两个区域内运动了半周,根据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与粒子的运动速度无关,即在两个区域内运动半周的时间相等。参考:2011浙江回旋加速器的原理如图,D1和D2是两个中空的半径为R的半圆金属盒,它们接在电压一定、频率为f的交流电源上,位于D1圆心处的质子源A能不断产生质子(初速

33、度可以忽略,重力不计),它们在两盒之间被电场加速,D1、D2置于与盒面垂直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若质子束从回旋加速器输出时的平均功率为P,求输出时质子束的等效电流I与P、B、R、f的关系式(忽略质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其最大速度远小于光速)34题实验题由两小道题组成,一道是力学实验,另一道是电学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知识点的覆盖面。试题从实验的基本要求出发,涉及实验器材、实验原理、数据测量与记录、注意事项、误差分析等。且这两个实验是中学可以开展的实验,学生可以亲手动手实验并能得到相关的结论,具有可操作性。我们一直提供要学生亲身经历实验,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做实验而不是做实验练习。第(1

34、)小题。“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实验,该实验涉到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与使用、刻度尺的使用与读数、纸带的处理、图象的识别与有关数据的处理,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探究合外力做功与物体运动的变化关系”等实验都要涉及的,如点与点之间所用时间、刻度尺的测量与读数、纸带的数据处理方法等都几乎一样。试题以一个真实的情境切入,在所选的纸带中有个别点没有打清楚,这是会真实发生的,现要学生根据纸上的数据规律标出这个点,并计算出该点的瞬时速度大小,考查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标点是将一个操作问题搬到纸笔考试上来了,这是这道试题的一个创新点和亮点,从学生答题来看

35、,这一问答得不够理想,再次看到:只要是新的东西,对学生来讲就难,反映出学生对物理学生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没有上去,记忆学物理的现象仍然比较明显;计算速度是一个数据处理问题,匀变速直线运动某一段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一段的平匀速度,即。为降低试题难度,第二部分的数处理(即求加速度和初速度),采用了给出v-t图象的办法,让学生通过读图得到初速度,通过v-t图象下直线斜率求加速度。本实验没有涉及步骤和误差分析,但考查还是比较全面的,如读数、读图、标点(动手操作)、计算(数据计算和图象计算);涉及刻度尺的使用与读数、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与原理(频率为50Hz,即其周期为0.02s)、图象的物理意义及处理方法。

36、参考:2010东莞调研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O、A、B、C、D、E、F共7个计数点(图中每相邻两个记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他将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记数点O对齐,从刻度尺上直接读取数据记录在表中。由以上数据可计算出打点计时器在打A、B、C、D、E各点时物体的速度,如下表所示。表中E点的速度应该为 m/s。t/s0.10.20.30.40.50.050.100.150.200.25v/m/s数据/cm线段0.54OA1.53OB2.92OC4.76OD7.00O

37、E9.40OF数据/10-2ms-1各点速度7.70vA12.0vB16. 2vC20.4vDvE 试根据表格中数据和你求得的E点速度在右上方所给的坐标中,作出v-t图象。从图象中求得物体的加速度a= m/s2(取两位有效数字)第(2)小题。电源的特性主要由电动势和内阻来描述,因此,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对于合理使用电源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里的一个非常重的电学实验。试题取材于教材,在粤教材版选修3-1中:首先以一道例题的形式介绍了如何利用定值电阻和电压表来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接着以实验探究的形式,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

38、;最后以实践与拓展的形式,要求学生设计用一个电流表、一个电阻箱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ab在取材于教材的基础上,本题涉及多用表和电阻箱的使用,试题有一定的开放性,真正体现了多用表的“多用性”即既可当电流表使用也可当电压表使用。即电阻箱当作多组定值电阻,那么就可以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也可以用电流表和电阻箱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明白了这一点,即可画出对应的实验原理电路图如图(a)、(b)。连线时要注意红、黑表笔的正负,再一次对多用表的使用提出要求。所以认识多用表,不能仅靠纸上谈兵就行的,要实际动手去用才能常握的。第小问是在以上两个选择中的一个,考查的是实验原理,如果是选用电压表与电

39、阻箱,则:显然不是选择这一种电路来实验的;如果是选用电流表和电阻箱,则:这符本次实验所选的电路,由此可知,直线的斜率为电源的电动势,纵轴的截距是(r+r)即电流表和电池内阻之和。该实验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方法、基本仪器的使用、线路的连接、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等实验的基本要求。该试题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学生不能灵活地将多用表当作电压表或电流表来使用,很多学生一看见多用表就想到测电阻(变为一用表了);其次是即使知道了可用作电压表或电流表,但对多用表的认识不全面,对红黑表笔的正负把握不准,出现连线错误;再次是由于没有正真掌握实验原理,从原理出发去进行分析,不能了解图中相关的物理意义,

40、尤其是纵轴截距所代表的物理意义,由于缺泛分析的习惯或能力,很多学生认为只是电池的内阻,虽然试题提示是电阻之和,学生就瞎填,如电池与电阻箱、电阻箱与电流多、电池与电阻箱及电流表等等。这一空如果不采用这种提示的设问,估计答错的人数会更多。35题近两年广东高考物理试题没有涉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计算题。这类试题的题型往往有以下几种:(1)与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功率和焦耳定律结合起来考查,2007、2008以及2009年的广东高考就是这样命题的;(2)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力与物体的平衡或力与物体的运动(如斜面上的导体棒)等知识点结合起来考查(广东近几年都没有这样命题);(3)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能

41、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如线框在竖直方向上进出磁场)等知识点结合起来考查(广东近几年都没有这样命题);(4)与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结合起来考查(2005年广东高考物理试题就有这样一道题)。这次综合测试,我们选择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带电粒子在平行板电容器中做直线运动的组合形式,涉及的知识点有: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下的受力特点)、牛顿第二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包括楞次定律)、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基础的一道试题,难度本身并不大,关键是,能否顺利地将这个物理情境转化成我们熟悉的情境。导体棒一直向右做匀速运动,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不变,方向做周期

42、性的变化。事实上,就是如下这样一个问题:在竖直方向上的两平行金属板(如图a),给两板加上如图b的电压(开始时下板为正),t = 0时有一带正电的粒子从上板进入,并在0t0时间内作匀速直线运动,在3t0时从下板离开电场。稍作分析就可以知道,带电粒子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c,即带电粒子在平行板电容器中经历了匀速、匀加速、以更大速度的匀速三个阶段的运动。对整个情境分析清楚了,接下来的事,无论是公式的套用或数学的运算都是非常简单的事。t2t3tt0U0-U0Ut2t3tt0v0vabc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还很不习惯这种分段研究的思维方法,如本题的思维方法为:当导体棒在区域运动时,平行板间的电场方向如何

43、?带电小球做什么运动?其受力情况如何?当导体棒在区域运动时,平行板间的电场方向如何?带电小球受力情况如何?带电小球将做什么运动?当导体棒在区域运动时,平行板间的电场方向如何?带电小球受力情况如何?带电小球将做什么运动?即连续问三个相同的问题,一步一步来,问题将在这些设问中逐步解决。参考:2011全国如图,两根足够长的金属导轨ab、cd竖直放置,导轨间距离为L1电阻不计。在导轨上端并接两个额定功率均为P、电阻均为R的小灯泡。整个系统置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方向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现将一质量为m、电阻可以忽略的金属棒MN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金属棒下落过程中保持水平,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已知某

44、时刻后两灯泡保持正常发光。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灯泡正常发光时导体棒的运动速率。参考:2011安徽如图a所示,两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B间加有如图(b)所示的交变电压,一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带正电粒子被固定在两板的正中间P处。若在t0时刻释放该粒子,粒子会时而向A板运动,时而向B板运动,并最终打在A板上。则t0可能属于的时间段是PtUABUO-UOOT/2TAB图a图bA BC D 36题本题采用了多过程和多知识点的组合。运动:B做圆周运动、第一阶段(木板与台阶相碰前)的匀变速直线运动(A匀加、B匀减)或匀速直线运动(A、B碰前共速)和第二阶段(木板与台阶相碰后)的匀

45、变速直线运动(A、B均匀减)或匀速直线运动。规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试题浅入深出,第(1)问很常规,研究对象就B滑块,情境简单,即B圆周运动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B到达最低点时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第(2)问:A与台阶只发生一次碰撞,求x满足的条件。直接求x是有困难的,必须间接求出。其中两个隐含的条件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是,题中给出的:A与台阶碰撞无机械能损失,意谓着A与台阶碰撞后等速反向运动;第二是,要使A与台阶只发生一次碰撞,即A与台阶碰撞后的系统总动量的方向必须向右,即满足A与台阶碰撞后的动量大小大于B此时的动量大小,也即:设A与台阶碰撞前瞬间,A、B的速度分

46、别为vA和vB,由动量守恒:;若A与台阶只碰撞一次,碰撞后必须满足:;对A应用动能定理:即可求得结果。如果直接将“A与台阶碰撞无机械能损失”改为A与台阶碰撞后等速反向运动,试题的难度可以下降。其中“若A与台阶只碰撞一次,碰撞后必须满足:”,从动量大小的角度去寻找条件,物理思维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对动量概念的理解非常到位。第(3)问没有继续从物理概念的角度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换了一个角度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即从物体运动状态的可能性来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也即,A与台阶碰撞前,A、B可能共速,也可能未共速。所以寻找共速时的临界值就成了解题的关键,共速是临界条件下的一个结果,临界只是大前提条件下的一

47、个值而已,处理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首先不受大条件的影响,认为临界条件下的结果满足,然后寻找满足这个结果的临界值。本题就是设A、B共速时求x的值,然后讨论x在不同取值范围时A与台阶碰撞前瞬间的速度。本试题着重考查学生分析、推理和综合应能力,这样设计完全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物理模型的处理和基本物理问题的解决,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以及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力求做到“思路要清晰、答题要规范”。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时间紧,空白率高,就第(1)问这个学生常做的问题,都有一大部分学生空在那里;学生无法将“只碰撞一次翻译成物理语言”,即只碰撞一次就是说系统总动量必须与开始方向相反,即向右,也即:;学生对寻找临界条

48、件的一般处理方法把握不好,参考:2011东莞调研如图所示,质量为mA=2kg的木板A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B=1kg的小物块B从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弧形轨道距木板A上表面某一高H处由静止开始滑下,以某一初速度v0滑上A的左端,当A向右运动的位移为L=0.5m时,B的速度为vB=4m/s,此时A的右端与固定竖直挡板相距x,已知木板A足够长(保证B始终不从A上滑出),A与挡板碰撞无机械能损失,A、B之间动摩擦因数为=0.2,g取10m/s2(1)求B滑上A的左端时的初速度值v0及静止滑下时距木板A上表面的高度H(2)当x满足什么条件时,A与竖直挡板只能发生一次碰撞挡板v0BAHxL3试题的

49、不足之处(1)实验题34(1)纸带上标的数据可以不要,使试题的物理味更加的浓。(2)计算题35题的板间距3d与磁场宽度d容易弄错。(3)计算题36题的梯度不够理想。即第(2)问比第(3)问还难。第三部分教学建议以下几点要求,是对教师提出来的,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教师的引导,对复习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降低难度、重视梯度。坚持:教最通识的、讲最基础的、做最经典的。2加强高考备考的针对性(1)针对学生。不同学校之间,学生的层次不一样,同一间学校的学生也存在不同的差异,所以备考时内容的选择、要求的设计一定要针对学生,有的学生可能只立足选择题、有的学生要提高实验能力、有的学生重点是突破计算题;有的学

50、生是要争取多拿分、有的学生可能是要争取少丢分。教师的备考策略就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一定要针对自己的学生进行周密的计划。要达到怎样的目标?(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学生来定位,且定位要准)选取什么样的内容来为目标服务?以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实现?(是教师讲?还是学生练?还是教师引导下,学生看书?或考试?等等)。(2)针对高考的考点。研读“考试说明”会发现,考试说明中对题型结构、量量和分值都有比较清晰的描述,在某种程度上讲,现在的题型结构、题量和分值要求决定了命题方向。分析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涉及多少级要求的题,多少级要求的题;考试说明中列出的要求有多少个级要求、多少个级要求;哪些级要求最有可能出题考试、哪些

51、级要求最有可能出题考试;那些是必考点?那些是常考点?那些是轮考点?符合出题考试的内容最有可能以哪种形式(选择还是计算或实验题)出现。弄清楚这几个问题,明确备考方向,突出重点内容,抓住主干知识。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内,一定要集中火力,做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该砍的砍、该丢的丢。(3)针对题型。2011年高考年报中写到:在选题部分,除第17、19、20题需要简单运算才能得出结论外,其余都是定性的分析,围绕基本概念、基本定律来进行命题。所以选择题的选题内容应以教材中的基本物理史实、重大的物理发现、有代表性的物理实验、常见的物理现象、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的物理方法为主;以学生训练为主,要

52、学生带着所编制好的练习去浏览教材。2011年高考年报中写到:实验题体现了实验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动手,更需要动脑,提升了探究层次,重视实验的细节过程。只有经历亲手做实验才有可能涉及到细节。实验复习要抓住中心,突出操作。力学实验围绕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来设计;电学实验以电路为核心来设计或者以多用电表的使用为核心来设计。建议:让学生带着几个高考真题到实验室具体操作几个有代表性的实验,如:力学就做“探究动能定理”、电学就做“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经历34节课的动手实验。由于现在的题量减少,所以计算题以组合的方式出现是一种必然的结果。组合题的最大特点就是

53、多状态与多过程联系在一起来增加物理情景的复杂程度。变式训练是应对这类问题的最好方法,(i)以一个最基本的母题为线索逐渐增加物理过程、改变物理状态,物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全部会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得到体现。(ii)将近几年高考真题的计算题逐渐拆分成一个个小问题给学生训练,最后让学生对照真题进行分析。经过这样两个来回的训练,要让学生明白一道试题是怎样组合起来的。达如庖丁解牛时所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3提高复习的有效性以其去寻找如何有效教学不如剔除无效教学来得快捷。在选编给学生的练习中,要做到:不出错、不超纲、不过难。在给学生的变式练习中,要做到:有文字、有任务、有要求、有学生思考与练习的时间(老师不宜讲得过多,要保障学生的训练时间)。学生所暴露的问题要尽快解决。现在训练和考试的目的在于暴露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暴露与发现问题的目的在于高考前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地解决定些问题,从而使学生在高考中少犯错,多得分。要求学生答题规范,教师要做到: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肯定;少一些指责,多一些示范。执笔人:陈信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