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安全技术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130890632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铁路运输安全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铁路运输安全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铁路运输安全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铁路运输安全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运输安全技术(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篇铁路运输安全技术要点:介绍基于信息化的铁路智能运输系统(RITS) 在行车安全监测、平交道口安全防护、铁路防灾系统以及紧急救援系统的发展现状,主要技术构成和技术特点。阐述面向安全的RITS服务,铁路智能化安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六章 概述6.1铁路运输安全面临的挑战中国铁路目前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变革和社会经济发展所提出的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样化和越来越复杂的需求。目前和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铁路运输安全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归结为:(1)提供集成化的列车运营管理系统、智能化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和智能化检测、诊断和维修系统以实现“高速度、高密度”的铁路运输。(2)提供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智能化平交

2、道口监控和车站监控系统,以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和防止铁路与其它相关系统的冲突。(3)提供保障运营安全和维修效率的移动设备和固定设备状态的实时检测、评估和维修支持的手段,以及在安全数据共享基础上的安全评估决策体系。(4)提供可靠的高速、宽带的车地高速数据接入手段,以实现铁路移动设备和固定设备间的数据获取和共享。(5)提供完善的以状态实时检测系统为基础,以包括语音、数据、静态及动态图像传输系统为信息支持,以GPS/GIS为定位手段的具备快速响应能力的铁路防灾、救援、决策与指挥信息系统。面向上述问题的解决,铁路智能运输系统(RITS)集成利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以铁路信息化建设的已有成就为基础,通过整

3、合实现信息共享,加强列车控制系统和行车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同时,覆盖客货运输管理、用户服务、列车控制与调度、安全保障、基础设施的管理与维护等领域,形成一个完整的集智能化控制、管理、决策于一体的以保障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实现国际接轨为目的的新一代铁路运输系统。 6.2 RITS在铁路运输安全领域的发展现状铁路运输具有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功能综合、运输组织统一、指挥集中等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行车安全在铁路运输领域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各类先进适用的安全检测、监测、监控技术装备和系统,已经成为国外铁路在高速客运、重载货运等领域不断进步的有力保障。多年来,日本、

4、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发达国家持续开展了铁路行车安全监测系统、防灾系统、平交道口安全监控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一些技术成熟的系统,如高速铁路旅客列车监测系统、列车安全状态监测和诊断系统等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1) 行车安全监测系统日本的新干线、德国的ICE、法国的TGV、美国的蓝虎内燃机车等在保障行车安全方面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行车安全监测系统,即利用车载设备和地面设备对列车运行状态参数进行实时跟踪检测,根据这些参数利用诊断系统查找判断故障并排除故障,达到安全监控的目的。日本新干线30多年来未发生行车死亡事故,行车安全监测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固定设备检测方面

5、,一台命名为“黄色医生”(因车身为鲜艳的黄色而称作“黄色医生”)的全新综合电力/轨道检测车于2001年夏在东海道山阳新干线启用。黄色医生由轨道检测车、接触网检测车和通信信号检测车组成,检测速度达270km/h,可以同时检测轨道、信号和接触网等固定设备,各项测试结果由数据记录仪和光笔图表进行记录。当轨检车发现设备异常时,立刻将测试结果传输到地面修理厂并要求紧急修理。为调度中心和维修中心指挥行车和维修提供决策依据。德国ICE高速列车自检系统,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能不断检测列车的运行状态及机车车辆、电器和机械方面的故障,记录发生的不正常现象,其数据可存储也可用文字或图形显示。一旦发生故障,不仅能够报警,

6、还可以通过ICE的无线通信系统将维修所需要的重要诊断数据传送给有关的检修段,使其作好快速修复准备。法国TGV高速列车实现了全列车的自动诊断,所有信息通过车载局域网传送到头部动车,通过无线将列车运转状况实时地发送到调度中心和维修中心。在法国TGV线上,每隔 4050就安装一个热轴报警器,测量轴承温度变化过程、升高速率和绝对温度。从这些探测器的输出可直接传送到调度中心。美国的AC6000CW型、英国的IC125型等新型机车自诊断系统,可利用移动电话接入,在地面下载运行中机车的诊断数据,实现了远程监视。(2) 平交道口安全防护系统西欧发达国家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步将数据传输、计算机控制等技术引

7、入道口信号设备,研制出功能齐全的道口信号设备。在平交道口,除了安装常规的信号标志和声光信号、自动栅栏和隔离墩,并采用先进的定时报警方式外,还增设智能化道口设备,利用电视和激光等技术,对道口实行监测,把道口的状态信息及时传给接近道口的列车。例如瑞典国铁(SJ)在平交道口装设“车辆检测系统”,系统中的自动感应环路与列车上的列车运行自动控制(ATC)系统相联,当自动感应环路检测到有闯入道口的公路车辆或其它障碍物时,“车辆检测系统”将向ATC系统发出停车指令。从而可为列车安全通过平交道口提供保护。日本主要采用站内道口监控系统和道口障碍物检测装置来保证平交道口的安全。站内道口监控系统中,电子道口装置安装

8、在站内各个道口上,其控制逻辑、警报灯、警报音响、栏木控制、故障检测等已实现一体化。每个道口都设有传送终端,联锁信息通过车站LAN系统输入,使得电子道口装置与电子联锁装置得到结合。监控系统通过车站LAN系统来收集每个道口的故障、安全信息,并进行记忆、储存、打印输出工作。道口障碍物检测装置的主要开发目的是在险情发生之前采取措施使列车在道口前停车。目前主要有3种检测方式。一种是光电式道口障碍物检测方式,它在道口上罩以光束,障碍物遮断光束时可立即检测到列车障碍物。另一种是环型线圈方式,它在道口的地下埋设环型线圈,汽车等金属物经过线圈时,线圈电感发生变化,从而检测到障碍物。另外还有一种超声波型道口障碍物

9、检测方式。与光电式或环型线圈式相比,维修量小,只需在安装时将天线的位置和方向调整好,以后则不必进行维修或灵敏度调整。美国铁路采取了一系列针对司机疏忽的技术保障措施,通过提高司机的警惕性来改善道口的安全状况。其中交通监视系统(TMS)是一套安装在道口的摄像系统,包括两台摄像机和红外光源。两台摄像机经调整和聚焦后,可以分别提供一幅全景和一幅汽车牌照的特写;红外光用于夜间拍摄。道口设备经电缆连接到附近的警察局,警察局里的配套设备包括一台重放计算机、一台图像监视器和一台图像硬拷贝打印机。当列车接近道口时,整个系统由道口控制继电器的接点启动,摄像机和红外光源开始工作。由于红外光辐射了整个道口地段,因此,

10、任何企图越过栏木的车辆都会遮断红外线,摄像机就会拍下它们的全景和放大的汽车牌照。记录下的数据经数字化和压缩处理后,通过电缆自动传送到警察局的重放计算机,并经硬拷贝打印机输出照片。在此期间,摄像机会继续拍摄其他的违章车辆,直到列车通过道口为止。(3) 铁路防灾系统 日本日本是自然灾害多、发生频率高的国家,地震、台风、暴雨、积雪以及伴发的滑坡、落石等灾害尤其频繁,日本铁路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研发多种灾害(如水位、风力雪害、地震等)的监测、防范与报警功能。并利用微波、卫星等通信手段,构成了完整的灾害报警与管理系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日本铁路防灾管理系统分为灾害预测系统和灾害检测系统两类。灾害预测系

11、统采用科学的预测手段,搜集导致灾害事故的各种外部数据,对水淹线路、塌方等灾害进行预测,采取相应的灾害报警和制定灾害下的行车规则,使因灾害导致的铁路事故防患于未然,保证运输安全。灾害检测系统用于直接检测那些难以预测的落石、塌方、桥梁冲毁等灾害,使运行中的列车及时停车,并将信息传给有关部门。日本铁路防灾管理系统一般由中央系统,传输系统和终端系统3级构成,中央系统设在调度中心,行车调度、电力调度、养路调度等都可以直接监视报警信号;传输系统进行报警信息处理和传送;终端系统则是安装在相应地点的地震计、雨量计、水位计、风向风速计、积雪探测装置、落石探测器、限界障碍探测器等监测装置。 欧洲德国高速铁路属客、

12、货混运型,且隧道约占线路长度的1/3。因此行车安全成为其安全保障的重点。在高速线采用了MAS90型防灾报警系统,用于监视线路装备运转状态、识别和报告环境状况以及移动设备状态,监测报警设备包括:热轴探测设备、隧道气流报警设备、风力测量报警设备以及紧急呼叫设备。法国高速铁路创造了当前世界上轮轨系交通的最高试验速度515.3 km/h,运营速度达到300320 km/ h,以机车信号为主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由TVM-300,逐步发展为TVM-400、TVM-430。在TVM-430系统中,增加了设备监测和报警子系统,其主要内容为接触网电压监测、热轴监测、降雨监测、降雪监测、大风监测、立交桥下落物监测等

13、。监测信息通过无线系统传送到调度中心,进一步强化了列车运行安全的保障功能。6.3 紧急救援与安全管理部门对RITS的需求紧急救援与安全管理部门对RITS的需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生紧急事故时及时向主管部门传递事故现场动态图像,加强对现场救援情况的实时监控。建立紧急事件信息库和救援知识库,提供紧急事件处理的辅助决策支持。优化调度指挥救援设备,以及进行事后事故原因分析; (2)定期或实时地对机车、车辆、线路、桥梁、隧道、通信信号、平交道口等与运输安全直接相关的设备状态进行有效的监测,建立全路安全数据库对上述监测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制定安全标准,基于全路安全数据库对设备工况进行安全状态评估以

14、掌握全路的安全状况全貌;建立维修决策支持系统,根据评估结果中的危险等级向管理部门提出对移动设备、固定设备的维修决策建议; (3)基于GIS技术建立和维护全路综合防灾数据库,包括各铁路沿线的环境背景图库、沿线的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冻土、风沙等灾害的专题地图库、线路工程图,灾害防治工程及防灾物资贮备点分布图,各类预报预警设备分布图;并实时监测各区段的地震、泥石流、风速、滑坡、雨量和水位情况等灾害数据,通过建立应用分析模型(灾害的预测预报模型、灾害的减灾决策模型、灾害的评估模型等),对系统空间数据库进行深度挖掘,提供灾害预报及灾害评估;同时通过对事故进行仿真模拟,为事故预防办法的制定和事故总结

15、分析提供辅助支持;为灾害易发地提供预防灾害发生的决策支持;其次在灾害发生时也能提供有效的救灾决策支持; (4)利用视频或激光、红外等技术对平交道口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及向相应部门传递相关图像和数据,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判断平交道口的安全状况,以保障平交道口的通行安全。6.4 面向安全的RITS服务 根据上述需求,RITS必须提供的服务包括:紧急事件救援与处理、行车安全及维修决策支持、铁路综合防灾、平交道口监控。(1) 紧急事件救援与处理对事故地点进行准确定位,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及时提供周围的地形图、人文景观 、供水边界、医疗机构及消防部门等相关信息;利用数据、图像传输等技术向主管部门及时准确地传递事故

16、现场的动态图像及相关情况,加强对事故现场的实时监控;建立紧急事件信息库和救援知识库,通过智能化分析,提供紧急事件处理方案的辅助决策支持;进行资源的合理调配,优化调度指挥救援设备,合理选择救援路线,提供紧急救援服务和维修服务,以及进行事后事故原因分析。(2) 行车安全及维修决策支持利用智能化行车安全监测系统,定期或实时地对机车、车辆、线路、桥梁、隧道、通信信号、平交道口等与运输安全直接相关的设备状态进行智能化的监测,通过信息的采集、传输及获取,建立全路安全数据库并由行车安全信息系统对上述监测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使与行车安全有关的装备处于监控之中;制定安全标准,由行车安全信息系统智能化地对各类数据进

17、行分析,对各种设备的安全状态进行评估,以掌握全路的安全状况全貌;建立维修决策支持系统及预警系统,根据评估结果中的危险等级向管理部门及时提出对移动设备、固定设备的维修决策建议,提高维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自动化的维修系统,通过计算机数据接口,将详细的检测数据及维修决策建议提供给检修站段。(3) 铁路综合防灾建立和维护全路综合防灾数据库,包括各铁路沿线的环境背景图库、沿线的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冻土、风沙等灾害的专题地图库、线路工程图,灾害防治工程及防灾物资贮备点分布图,各类预报预警设备分布图。并实时监测各区段的地震、泥石流、风速、滑坡、雨量和水位情况等灾害数据,通过建立应用分析模型(灾害的

18、预测预报模型、灾害的减灾决策模型、灾害的评估模型等),对全路综合防灾数据库进行深度挖掘,提供灾害预报及灾害评估,为灾害易发地提供预防灾害发生的决策支持,并在灾害发生时提供有效的救灾决策支持;同时通过对事故进行仿真模拟,为事故预防办法的制定和事故总结分析提供辅助支持。(4) 平交道口监控应用视频或激光、红外等技术,对平交道口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利用数据传输、网络等技术向相应部门传递图像和数据,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判断平交道口的安全状况,把道口的状态信息及时传给接近道口的列车并对平交道口的不安全因素做出相关处理,以保障平交道口的通行安全。第七章 铁路智能化安全系统7.1 智能化紧急救援与安全系统智能化

19、紧急救援与安全系统由紧急事件救援、行车安全及维修决策支持、铁路综合防灾和平交道口安全监控4个功能构成,如图7-1所示。行车安全与维修决策支持平交道口安全监控铁路综合防灾紧急救援管理维修决策请求维修决策响应紧急救援请求紧急救援响应道口监控数据紧急救援请求紧急救援响应紧急救援响应紧急救援请求图7-1 紧急事件救援与安全系统(1) 紧急事件救援紧急事件救援由制定紧急救援决策、紧急救援处理、紧急救援信息发布与操作平台3个子过程构成,如图7-2所示。紧急救援信息发布与操作平台制定紧急救援决策紧急救援处理紧急救援请求紧急救援响应紧急救援方案紧急救援进展情况物资供应信息资源及人员调配信息车辆调度信息救援进展

20、信息图7-2 紧急事件救援制定紧急救援决策由5个过程构成,如图7-3所示。搜集救援资源相关信息救援车辆的分布救援车辆的状态救援人员情况救援设备的状态救援材料的状态路网状态救援单位的分布车辆损毁程度线路损毁程度通信信号损毁程度人员和货物的情况危险品信息事故货物性质事故发生原因临近车辆信息事故现场相关信息管理事故现场数据存储信息提供响应信息提供申请数据存入数据导出搜集事故现场相关信息制定救援决策救援资源相关信息管理救援资源数据存储信息提供响应信息提供申请数据导出数据存入数据查询请求数据查询结果数据查询请求数据查询结果紧急救援方案工务救援方案电务救援方案车辆救援方案危险品处理方案货物人员处理方案事故

21、现场及环境信息图7-3 制定紧急救援决策过程名称过程说明搜集事故现场相关信息搜集事故现场信息,如事故现场位置及周围环境、车辆损毁程度、线路损毁程度、通信信号损毁程度、人员/货物的情况、危险品信息、临近车辆信息、事故货物性质、事故发生原因等搜集救援资源相关信息搜集救援资源信息,如救援车辆的分布、救援单位的分布、救援车辆的状态、救援人员情况、救援设备的状态、救援材料的状态、路网状态等制定救援决策根据事故现场信息,提供救援决策事故现场相关信息管理对事故现场相关信息进行管理救援资源相关信息管理对救援资源相关信息进行管理紧急救援处理由5个过程构成,如图7-4所示。提供紧急救援工作人员接口紧急物资供应调度

22、紧急车辆事故现场信息救援决策紧急调度请求紧急调度响应调度指令路网情况气候条件紧急车辆调度方案紧急供应请求紧急供应响应资源设备调配救援维修服务资源设备调配请求资源设备调配响应救援维修服务请求救援维修服务响应物资供应源情况资源设备情况资源设备调配方案救援维修方案紧急物资供应方案图7-4 紧急救援处理过程名称过程说明提供紧急救援工作人员接口利用电话、手机、显示屏等为紧急救援工作人员提供数据录入、查询接口调度紧急车辆利用智能优化技术,生成救援车辆调度方案紧急物资供应根据智能决策,生成紧急物资供应方案资源设备调配根据智能决策,生成资源设备调配方案救援维修服务根据智能决策,生成救援维修服务方案紧急救援信息

23、发布与操作平台由4个过程构成,如图7-5所示。更新事故现场信息提供列车运营及紧急事故资料紧急事故资料统一管理紧急救援信息发布事故资料更新请求事故资料更新响应数据查询请求数据查询结果救援现场信息事故原因事故时间地点事故情况事故救援方案车辆管理部门工务管理部门电务管理部门调度中心旅客货主车辆救援信息工务救援信息电务救援信息现场救援信息旅客救援信息货物状态及实时救援信息救援结果数据查询结果数据查询请求图7-5 紧急救援信息发布与操作平台过程名称过程说明更新事故现场信息更新事故现场信息及救援进展相关信息提供列车运营及紧急事故资料提供有关事故列车的运营及紧急事故现场资料紧急救援信息发布向运、机、工、电、

24、辆各专业部门及旅客、货主发布紧急救援信息紧急事故资料统一管理集中管理紧急事故相关资料(2)行车安全及维修决策支持行车安全及维修决策支持由安全数据的实时采集、安全数据管理、安全评估、维修决策支持4个功能构成,如图7-6所示。安全数据的实时采集安全数据管理安全评估维修决策支持安全数据上传请求上传安全数据安全评估请求安全评估响应数据查询请求数据查询响应实时安全数据存储安全数据上传响应数据导出数据存入查询结果查询请求评估结果图7-6 行车安全与维修决策支持其中l 安全数据的实时采集由5个过程构成,如图7-7所示。轨检车数据安全监测数据网地对车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地对地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车对车监测数据的实

25、时采集车对地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数据上传请求数据上传响应数据上传请求数据上传响应数据上传请求数据上传响应数据上传请求数据上传响应车辆运行状态货运安全门信息车站平过道状态列车走行安全信息机车运行监控数据机车故障监测数据红外轴温检测车数据综合检测车数据机车信号仪数据探伤车数据道岔状态数据道岔转换力监测数据道岔电器特性数据车站黑匣子数据图7-7 安全数据的实时采集过程名称过程说明地对车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通过地对车监测方式采集数据地对地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通过地对地监测方式采集数据车对车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通过车对车监测方式采集数据车对地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通过车对地监测方式采集数据l 安全数据管理由5个过程

26、构成,如图7-8所示。基础数据存储数据实时更新安全监测数据查询安全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工务监测数据电务监测数据机务监测数据车务监测数据数据提供请求数据提供请求数据提供响应数据提供响应数据查询响应机务安全统计报告车务安全统计报告工务安全统计报告电务安全统计报告搜集相关基础数据路网资料沿线地形地貌安全标准规范车辆基本信息其他设备信息相关基础数据管理信息提供响应信息提供请求数据存入数据导出机务监测数据电务监测数据工务监测数据车务监测数据安全监测数据网数据查询请求数据查询请求数据查询响应图7-8 安全数据管理过程名称过程说明数据实时更新实时更新各类监测数据搜集相关基础数据搜集沿线基础数据安全监测数据查询为

27、工务、电务、机务、车务等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查询安全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对安全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相关基础数据管理对相关基础信息进行管理l 安全监测数据网如图7-9所示。数据发送响应下载复制数据分局安全监测管理中心分局安全监测管理中心路局安全监测管理中心全路安全监测管理中心工务安全监测机务安全监测车务安全监测电务安全监测数据发送响应数据发送请求数据发送请求上传监测数据上传安全事务处理纪录上传监测数据上传安全事务处理纪录路局安全监测管理中心上传监测数据上传安全事务处理纪录车站业务段自动报警信息安全事务处理纪录安全事务处理纪录自动报警信息下载复制数据下载复制数据上传监测数据图7-9 安全监测数据网l 安全

28、评估由3个过程构成,如图7-10所示。建立安全数据的统计模型提供智能决策评估安全状态路网资料沿线地形地貌安全标准规范模型提供请求模型提供响应模型提供请求模型提供响应安全等级评估结果安全趋势预测故障规律安全预警限速或停运建议专家知识实时监测信息实时监测信息机车故障检测纪录机车安全监测信息信号故障检测纪录信号安全监测信息线路故障检测纪录线路安全监测信息车务故障检测纪录车务安全监测信息安全政策制定建议图7-10 安全评估过程名称过程说明建立安全数据的统计模型根据历史数据,采用智能建模方法,建立安全数据的统计模型评估安全状态评估系统的安全等级,预测系统的安全趋势提供智能决策采用智能决策方法,为制定系统

29、的安全策略提供辅助决策。l 维修决策支持由2个过程构成,如图7-11所示。提供维修决策支持建立维修知识模型专家知识故障现象事故档案资料事故处理报告历史数据原始检测纪录其它相关信息各类运输资源履历模型提供请求模型提供响应实时安全监控数据故障规律安全等级机车技术档案机车维修档案机车运用纪录信号技术档案信号维修档案线路技术档案线路维修档案机车维修方案车辆维修方案信号系统维修方案工务维修方案图7-11 维修决策支持过程名称过程说明建立维修知识模型根据历史信息和专家经验,采用智能方法建立维修知识模型提供维修决策支持基于技术档案和维修档案,根据知识模型提出维修计划和维修策略(3)铁路综合防灾铁路综合防灾由

30、4个过程构成,如图7-12所示。灾害信息的统一管理建立应用分析模型提供防灾救灾决策支持数据提供请求数据提供响应数据提供响应数据提供请求数据提供请求数据提供响应模型提供请求模型提供响应灾害预测模型减灾决策模型沿线冻土专题数据灾害评估模型沿线冻土专题数据防灾决策救灾决策灾害预防办法灾害信息数据存储数据存入数据导出自然灾害信息的实时采集风速数据滑坡信息雨量信息水位信息沿线冻土数据地震数据泥石流信息崩塌专题数据图7-12 铁路综合防灾过程名称过程说明自然灾害信息的实时采集实时采集自然灾害信息包括地震数据、泥石流信息、风速数据、滑坡信息、雨量信息、水位信息等灾害信息的统一管理统一管理各类自然灾害信息建立

31、应用分析模型采用智能挖掘方法,建立灾害预测模型、减灾决策模型及灾害评估模型提供防灾救灾决策支持提供防灾救灾决策支持(4)平交道口安全监控平交道口安全监控由5个过程构成,如图7-13所示。搜集平交道口状态相关信息控制装置的状态路口交通状态路口堵塞信息轨道状态道旁设备状态路口事故信息信息发布响应信息发布请求平交道口信息发布列车驶近信息列车驶出信息道口信息道路交通信息平交道口状态相关信息管理平交道口状态数据存储监控平交道口状态轨道维修建议控制装置维修建议安全信息事故信息平交道口处不安全因素处理轨道隐患处理道路隐患处理其他隐患处理监测信息信息提供响应信息提供请求信息提供响应信息提供申请数据存入数据导出

32、图7-13 平交道口安全监控过程名称过程说明搜集平交道口状态相关信息搜集平交道口安全状态信息监控平交道口状态监控平交道口安全状态,提供相关建议和道口实时信息。平交道口信息发布对平交道口的信息进行发布平交道口不安全因素处理根据监控信息和建议对平交道口出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处理平交道口状态相关信息管理对平交道口相关信息进行管理7.2智能化紧急救援与安全系统的物理框架(1)智能化紧急救援与安全系统的环境关系图智能化紧急救援与安全系统共涉及到11个外部环境系统或终端,外部环境系统或终端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方式与智能化紧急救援与安全系统进行交互。其环境关系图如图7-14所示。智能化紧急救援与安全系统营运管

33、理部门安全数据中心智能化铁路资源管理系统智能化行车控制与调度系统智能化营运管理系统紧急事件通讯部门气象服务系统公路管理部门救援部门调度部门维修部门图7-14 智能化紧急救援与安全系统的环境关系图(2)智能化紧急救援与安全系统的物理框架智能化紧急救援与安全系统包括4个子系统,即中央管理子系统、车站子系统、轨道旁子系统和列车子系统。如图7-15所示。中央管理子系统与车站子系统、轨道旁子系统通过有线/无线方式实现通信,车站子系统与列车子系统、轨道旁子系统与列车子系统之间采用无线通信,列车与列车之间需采用专用的车车无线通信。中央管理子系统包括4个子系统:紧急事件救援处理系统、行车安全监控系统、维修决策

34、支持系统、铁路综合防灾系统。车站子系统包括3个子系统:车站设备监控系统、平交道口监控系统、车站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列车子系统包括5个子系统:货物列车运输状态监测系统、车载故障监测及自诊断系统、红外轴温监测系统、车载轨道安全检测系统、客车运行安全监测系统。轨道旁子系统包括4个子系统:气象灾害监测系统、线路状态监测系统、通信信号设备监测系统、列车运行状态地面安全监测系统。有线/无线通信无线通信车站子系统车站设备监控系统车站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轨道旁子系统线路状态监测系统气象灾害监测系统通信信号设备监测系统列车运行状态地面安全监测系统有线/无线通信中央管理子系统行车安全监控系统紧急事件救援处理系统维修决策

35、支持系统铁路综合防灾系统平交道口监控系统列车子系统货物列车运输状态监测系统红外轴温监测系统车载轨道安全检测系统客车运行安全监测系统车载故障监测及自诊断系统图7-15 智能化紧急救援与安全系统的物理框架(3)中央管理子系统在智能化紧急救援与安全系统中,中央管理子系统主要起监控、调度、管理和智能辅助决策的作用,完成铁路事故救援与处理、铁路综合防灾、铁路运输设施维修决策支持、行车安全监控等功能。中央管理子系统内部各系统之间通过广域有线通信进行信息传输。子系统名称描述紧急事件救援处理系统该子系统需配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环境,其主要功能是对铁路紧急事件进行救援、处理与辅助制定救援决策。行车安全监控系统

36、该子系统需配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环境,其主要功能是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进行安全评估和预警。维修决策支持系统该子系统需配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环境,其主要功能是对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的维修进行决策支持,及时排除安全隐患。铁路综合防灾系统该子系统需配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环境,其主要功能是管理各种自然灾害情报数据和有关防灾数据,为列车运行控制提供依据,并对全路自然灾害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处理。(4)车站子系统车站子系统主要功能是对车站的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及平交道口进行监控和相关信息采集和处理。车站子系统与中央管理子系统间通过有线通信方式传输信息。子系统名称描述车站设备监控系统该子系统需配备相应的硬件和

37、软件设备环境,其主要功能是:对车站设备状态进行有效的监测。平交道口监控系统该子系统需配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环境,其主要功能对平交道口的安全状况进行监控和处理,是保障平交道口的通行安全。车站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该子系统需配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环境,其主要功能是对车站范围内的各类安全信息进行统一管理。(5)列车子系统列车子系统是通过车载装置对列车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主要用于实现行车安全信息的采集和监控。列车子系统与中央管理子系统、轨道旁子系统间通过无线通信传输信息。子系统名称描述货物列车运输状态监测系统该子系统需配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环境,其主要功能是对货物装载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保证货运安全。

38、车载故障监测及自诊断系统该子系统需配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环境,其主要功能是迅速识别、提示和存储列车运行中发生的故障,以便及时排除。红外轴温监测系统该子系统需配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环境,其主要功能是实时监测钢轨温度,制定轨温控制标准为行车指挥提供决策依据。车载轨道安全检测系统该子系统需配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环境,其主要功能是获取时变机车特性、线路状态及异常等信息。客车运行安全监测系统该子系统需配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环境,其主要功能是记录列车运行过程中运行状态等信息。(6)轨道旁子系统轨道旁子系统主要通过轨道旁检测装置,对列车运行状态、线路设备状态以及自然灾害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轨道旁子系

39、统与中央管理子系统子系统、车站子系统间通过广域/局域有线通信传输信息。子系统名称描述气象灾害监测系统该子系统需配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环境,其主要功能是对全线各监测点的气象灾害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线路状态监测系统该子系统需配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环境,其主要功能是对铁路线路状态进行有效监测,及时排除安全隐患。通信信号设备监测系统该子系统需配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环境,其主要功能是实时监测铁路线路上的通信信号设备状态,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列车运行状态地面安全监测系统该子系统需配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环境,其主要功能是识别运行状态不良的车辆,并监测货车超偏载、识别车轮踏面擦伤等。参考文献贾利民,李平.铁路智能运输系统体协框架与标准体系.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1.31 / 3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