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富尔公司企业文化评估【参考】

上传人:泓域m****机构 文档编号:130844987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83.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莱富尔公司企业文化评估【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莱富尔公司企业文化评估【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资源描述:

《莱富尔公司企业文化评估【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莱富尔公司企业文化评估【参考】(9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泓域/莱富尔公司企业文化评估莱富尔公司企业文化评估目录一、 项目基本情况2二、 产业环境分析8三、 统筹优化产业布局10四、 必要性分析13五、 知识(信息)要素与知识所有者地位14六、 企业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15七、 启动时机的选择17八、 切入点的选择21九、 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基本力量22十、 “以人为本”的主旨25十一、 企业文化的特征29十二、 企业文化的分类与模式32十三、 先进企业的共同精神追求42十四、 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亮点48十五、 企业管理理论的第四个里程碑52十六、 企业文化方格理论56十七、 公司简介63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64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64十八、

2、 项目风险分析65十九、 项目风险对策67二十、 SWOT分析说明69二十一、 法人治理结构78一、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x有限责任公司(二)项目联系人汪xx(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公司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推动智慧集群建设,带动形成一批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基础好、引导带动作用大的重点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对外合作交流,发挥产业集群在对外产能合作中的载体作用。通过建立企业跨区域交流合作机制,承担社会责任,营造和谐发展环境。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

3、素增加,中小企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出口增长放缓。从国内看,发展阶段的转变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增长动力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新常态对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环境,公司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位。公司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加速实施,企业发展基本面向

4、好的势头更加巩固。公司将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靠创业创新开辟发展新路径,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发展新突破。公司依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并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对董事会的职权、召集、提案、出席、议事、表决、决议及会议记录等进行了规范。 公司将依法合规作为新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坚持合规是底线、合规高于经济利益的理念,确立了合规管理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合规管理责任。公司不断强化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的合规论证审查,加强合规风险防控,确保依法管理、合规

5、经营。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要求,重点领域合规管理不断强化,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大合规管理格局逐步建立,广大员工合规意识普遍增强,合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四)项目实施的可行性1、符合我国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近年来,我国为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先后出台了多项发展规划或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政策的出台鼓励行业开展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促进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利于本行业健康快速发展。2、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广阔的终端消费市场及逐步升级的消费需求都将促进行业持续增长。3、公司具备成熟的生产技术及管理经验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

6、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染整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染整综合服务。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核心管理团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核心管理架构。公司管理团队对行业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管理、人才管理等均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公司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为公司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4、建设条件良好本项目主要基于公司现有研发条件与基础,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对研发测试环境的提升改造,形成集科研、开发、检测试验、新产品测试于一体的研发中心,项目各项建设条件已落实,工程技术方案切实可行,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全面

7、提高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到2025年,全省规上石化化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万亿元,加快打造六大特色产业集群,力争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的化工园区(集中区)达到4家,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化工园区(集中区)达到8家左右,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5家左右。(五)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规模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55.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项目建筑面积58647.04,其中:主体工程38183.25,仓储工程10173.27,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5298.23,公

8、共工程4992.29。(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4288.2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8527.4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28%;建设期利息249.6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3%;流动资金5511.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69%。2、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8527.46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6456.7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468.65万元,预备费602.06万元。(七)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24288.27万元,其中申请银行

9、长期贷款10187.91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八)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营业收入(SP):465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35141.26万元。3、净利润(NP):8324.15万元。4、全部投资回收期(Pt):4.95年。5、财务内部收益率:28.08%。6、财务净现值:21252.74万元。(九)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十)项目综合评价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36667.00约55.00亩1.1总建筑面积58647.04容积率1.601.2基底面积22

10、733.54建筑系数62.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29.952总投资万元24288.272.1建设投资万元18527.462.1.1工程费用万元16456.75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468.652.1.3预备费万元602.062.2建设期利息万元249.602.3流动资金万元5511.213资金筹措万元24288.273.1自筹资金万元14100.363.2银行贷款万元10187.914营业收入万元465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35141.266利润总额万元11098.877净利润万元8324.158所得税万元2774.729增值税万元2165.5110税金及附加

11、万元259.8711纳税总额万元5200.1012工业增加值万元17447.6413盈亏平衡点万元13931.21产值14回收期年4.95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8.08%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21252.74所得税后二、 产业环境分析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更好地适应趋势、创造优势、提升位势、形成胜势。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推进科技创新、制度

12、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加快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实现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把开放作为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完善载体平台,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以扩大开放转换动力、促进创新、推动改革、加快发展。把共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加强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领域的薄弱环节建设,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厚植发展优势。突出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切实把厚植优势作为引领发展行动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强化竞争优势思维,把是否具备比较优势作为经济决策的基本遵循,体现在方方面面的思路举措中,找准比较优势

13、,发挥已有优势、挖掘潜在优势,打造先发优势、利用后发优势,推动局部优势向综合优势转变,加快提升综合竞争力,形成大枢纽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城市群、城市群带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发展新局面。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性调整,落实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支柱,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着力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把加快

14、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作为中心任务,持续完善提升产业发展载体,坚定不移地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着力增强创新创业活力。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推进人力资源强省建设,打造区域核心创新创业载体,突破技术创新关键环节,形成促进创新创业的体制架构和生态系统,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走在全国前列。三、 统筹优化产业布局(一)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结合各地产业特色,形成分工合理、优势突出、差异化发展的石化化工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推动化工产业与相关传统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多产业协同并进。1.炼化一体化产业集群以漳州古雷石化基地和湄洲湾石化

15、基地为中心,依托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泉惠石化工业园区、古雷港经济开发区等主要产业集中区,发挥现有石油化工、有机原料、合成材料等中上游产业优势,推进原料深加工。2.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福清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泉惠石化工业园区、连江可门经济开发区、石门澳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等产业集中区,加快石化中下游产业链的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发展,重点发展高性能聚乙烯、高性能聚丙烯、EVA、己内酰胺、PA6、PA66、MDI、TDI等产品。3.鞋服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福州临空经济区、连江可门绿色纺织产业园,莆田市秀屿区,泉州市晋江市、石狮市及惠东工业园区,漳浦万安工业园等产业集中区,重点发展新型化

16、学纤维、功能纺织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等,完善化纤、棉纺、经编等鞋服上游产业链,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纺织鞋服新材料生产基地。4.氟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邵武金塘工业园区、上杭蛟洋工业园区、三元黄砂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清流县氟新材料产业园等产业集中区,重点发展高端含氟精细化学品、环保型制冷剂/发泡剂、高端含氟聚合物及制品、特种氟化盐等产品。5.锂电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泉惠石化工业园区、福鼎市龙安化工园区、邵武金塘工业园区、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连江可门经济开发区、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上杭蛟洋工业园区、漳浦万安工业园、明溪县工业集中区等产业集中区,重点发展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

17、液等。6.化学原料药产业集群围绕“化工原料医药中间体原料药药物制剂”产业链条,依托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江阴原料药集中区、邵武金塘工业园区、莆田市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明溪县工业集中区、浦城浦潭生物专业园(化工集中区)、漳州高新区等产业集中区,重点发展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化学创新药生产项目。(二)优化化工园区规划布局规范化工园区(集中区)设立、标准化建设和认定,鼓励存量化工企业向化工园区搬迁转移。相关地市进一步完善化工园区(集中区)规划,明确园区产业发展定位、方向,宜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链。依托龙头企业发展上下游关联度强、技术水平高、绿色安全可控的企业和项目,进一步补链延链强链,加快

18、打造各具特色、差异化发展的高水平园区。指导各地科学设立和建设化工园区(集中区),做好园区认定和管理工作。引导产业资源要素向园区集中,促进化工园区(集中区)高质量发展。(三)加强化工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化工园区(集中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工业用水、电力电网、天然气管道、污水处理厂、公共事故应急池,加快工业用气、用热、公共管廊、危化品运输车辆停车场等公用工程建设。加大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投入,统筹规划化工园区应急队伍建设。鼓励化工园区(集中区)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平台,加快建设检验检测认证、标准计量、研发孵化等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建设石化化工产业相关产品的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特种设备检验工作站,提

19、升石化化工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四、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五、 知识(信息)要素与知识所有者地位(一)知识(信息)成为稀缺资源在传统企业,稀缺的资源是资本,其生产过程主要是资本与劳动者结合的过程,资本所有者在企业权利关系中处在主导地位。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资本的极大丰富,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劳动分工的细化,知识(信息)的重

20、要性凸显出来,知识(信息)成为生产要素,稀缺资源逐渐由资本转向知识(信息),或者说知识(信息)与资本同等重要,其生产过程是资本、知识(信息)与劳动的结合过程,因此导致知识所有者和参与者的权利加大。可以说,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正在改变着传统企业制度的特征。(二)知识所有者地位提高在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环境里,企业制度最大的特征是知识所有者和资本所有者共同,治理企业。资本所有者以其投入的资本数量在企业权利关系中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知识所有者以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能力和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在企业权利关系中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知识所有者的地位不断提高,未来不是资本所有者

21、而是知识所有者决定企业的命运。因此,在未来企业的治理结构中,其主要矛盾逐渐由处理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转向处理资本和知识两类所有者之间的关系。知识所有者不仅要占有越来越多的股权,而且在企业决策中将发挥主要作用,并将由这些人决定企业文化的主脉和方向。企业董事会的主要职能可能要发生较大的变化,其重大决策职能相当一部分要转交给知识所有者的代表,如首席执行官及其经营团队等,董事会的职责主要是决定特别重大的投资事项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聘任及年薪待遇等问题。六、 企业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一)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信息共享,科技成果日新月异,市场无界,需求变化莫测,眼前

22、拥有的市场会悄然变化,企业的盈利能力也会突然下降。企业唯一的选择是制造差别优势,培育核心能力。因此,企业战略的重点将从提高市场扩张能力转向培育企业核心能力。企业的核心能力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界定。有人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指在产品创新的基础上,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有人认为,是指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也有人认为,是指少数几个知识领域或几个关键技术。按照国际著名战略学家哈默尔和普哈拉的说法,企业核心能力指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有机结合的各种技术交流的学识。本书认为,企业核心能力应该包括企业特有的技术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文化,即包括三个要

23、素:技术力、管理力和文化力,三者处于不同层面,有机组合、动态平衡。(二)核心能力决定竞争优势企业核心能力不能从市场交易中获得,它是一个企业不断学习、创造、积累的结果,是独一无二、很难被其他企业模仿的,也是不能被其他资源和能力所替代的。企业培育核心能力的目的是向顾客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大的利益,即通过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获得竞争优势,同时也使企业形成持续盈利的能力。企业的寿命长短并不在于企业规模大小,或者说并不在于市场占有率,而在于赢得未来的竞争:能给客户提供多种新形式的利益,并掌握提供给客户利益不可或缺的新能力。全球动态市场专家哈默尔和普哈拉指出,当一家公司的梦想与其自身的能力结合时,一个全新范畴

24、的潜在机会将因此而开启。企业战略重点转向培育核心能力这一重大变化,促使企业理智地在眼前利益与未来发展能力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注重特有技术的保护、使用与创新,注重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和管理变革,创造高效的管理模式,实现虚拟经营和盈利模式的创新,尤其注重构塑能够适应并推动上述技术与管理实现最佳组合、产生最大效率的企业文化。七、 启动时机的选择从企业的现实特点出发,推进企业文化管理,进行企业文化的微观再造和创新,必须选准启动时机。从总体来看,当前中国企业正处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大调整、大改组时期,也是企业制度创新、资产重组、管理变革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加速期,还是企业传统价值观、道德观等文化现象受到

25、冲击的时期。这一时期、这一环境确是摒弃企业旧文化,培植企业新文化的最佳时机和最佳切入点。换句话说,企业文化管理的加强,特别是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变革,主要是在企业生存发展的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经营方式、组织规模、制度等也产生了巨大变化,原有文化对企业发展已经产生阻碍作用的情况下进行的。总结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经验,可以发现,以下几种情况和征兆出现时,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最佳启动时机。(一)企业进入快速增长期企业一旦进入快速增长期,一般表现出人员大量增加,组织规模迅速膨胀,分支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资本迅速扩张,市场迅速扩大且占有率骤升,经营业绩直线上扬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26、,人们往往沉酒于成功的喜悦之中,忽视文化的建设。实际上,企,业经营迅速发展时,企业文化往往滞后,很难同企业经营发展保持同步,当二者的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企业经营没有相应的文化支撑,就会降低发展速度,甚至急剧下滑。所以,当企业发展超常,进入快速增长期时,实际上就已开始孕育一定的文化危机,企业发,展越迅速,潜伏的文化危机就越大。只有抓住适当时机,变革文化,推进文化创新与发展,才能保证企业经营稳定持续地发展下去。(二)企业经营业绩平平或陷入困境企业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困难或挫折。在这种情况下,多数企业往往在科技开发、市场开拓或组织调整上下工夫较多,很少检查自身的文化,这可能是一个误区。企业经

27、营的业绩好坏,固然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文化的优劣是起决定作用的。因此,当企业经营效益低下或陷入困境而找不到直接原因或明显原因时,就应该检查一下本身的文化是否滞后,是否阻碍了企业经营的发展。如果时机抓得准,及时变革文化是改善经营的首要任务。(三)企业管理掣肘增多,效率低下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机构雁肿,职责不清,政令不畅,内部矛盾明显增多,人际关系异常复杂,管理效率下降的现象。此时,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机构改革上,即企图通过精简机构和人员,达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殊不知,这种做法往往不能如愿以偿,过不了多久,机构又开始膨胀起来,使企业陷入“精简一膨胀一再精简一再

28、膨胀”的恶性循环之中。实际上,企业管理掣肘增多、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一般是文化滞后造成的。如果只在机构上做文章,不去变革文化,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当企业出现了上述不正常现象时,应配合机构变革,大力推进文化的革新,用一种新文化武装一个新机构,才能赋予它新的生命。(四)企业面临的科学技术环境迅猛发展一般来讲,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企业产品的更新、技术设备的换代。尤其当涉及企业经营领域的技术大幅进步时,对企业的影响就会更直接。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生产、经营的方式上,而且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伦理道德、传统习惯,甚至给企业的价值观带来冲击。科学技术的进步同企业文化相比总是超前的,只有抓住时

29、机,推动企业文化的进步,才能使之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相适应。(五)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市场瞬息万变,总是会给企业文化的发展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尤其是当市场发生巨大变化,就会导致企业文化的重大变革。比如,原有的产销渠道被阻滞,竞争对手迅速崛起,传统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处于饱和或衰退阶段,亟须更新换代,而新开发的产品市场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企业没有优势,或者企业对这类市场极不熟悉。这些情况的出现都说明市场发生了大的变化。这时,就需要企业审慎地研究一下传统的价值观是否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否则,市场环境已经变化,而企业还在固守着旧的价值观,企业衰败是不可避免的。(六)企业领导层调整一任领导班子,

30、尤其是一任主要决策人(如董事长、总经理、CEO等)在任时,很难改变其倡导和信守的文化以及由这种文化决定的制度、行为方式和工作作风。不管这些文化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因此,当企业领导人更迭,新的领导人上任时,正是总结、传承前任的经验,创新和变革企业文化的极好时机。新人、新的工作思路、新的工作作风与倡导的新文化相得益彰,企业文化管理的效果会比较好。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不能陷入“只要领导层调整就要变革企业文化”的认识误区,一个企业形成好的文化是一种财富,不应朝令夕改,应一以贯之。这里只是说当一个企业的文化需要变革时,企业领导层调整是抛弃旧文化、启动建设新文化的契机。近年来,由于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与条

31、件急剧变化,一方面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危机,迫使企业必须审时度势,改变组织形式、经营方式与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也对企业传统文化提出了挑战,迫使企业激浊扬清,挣脱传统企业文化的束缚,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新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所以,企业必须抓住目前的极好时机,经过自身努力,并依靠或借助社会力量来推动企业改革的深化和企业文化的革命性进步。八、 切入点的选择除了新创办企业外,多数企业建设自身的文化都是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即都是“非零起点”。所以,选择建设企业文化的切入点,必须从企业现有文化状况出发。(一)解决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矛盾是多种多样的。如有些企业产品质量不

32、高或服务水平较差,竞争能力不强;有些企业管理混乱,浪费惊人,效率低下;有些企业员工素质低下,不能适应生产需要;有些企业人心涣散,士气低落;有些企业人际关系不协调,相互拆台,能量内耗等。企业应从解决企业面临的上述某一方面的主要矛盾入手,倡导某种正确的价值观,建立良好的企业行为方式,培养良好的企业风气,纠正偏离企业文化发展模式的思想和行为。这样做容易引起全员的共鸣和反响,增强企业文化的实用价值。(二)总结和继承企业的优良传统企业的优良传统是企业历史上形成的文化精华和闪光点,包括经营管理经验、习惯、风俗、传统和领导人的特殊工作作风及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等。选准时机,总结这些优良传统,宣传模范人物的事迹

33、,并在实际工作中把这些闪光的东西继承下来,容易抓住企业文化生长的根基,促进企业特色文化的形成。(三)企业资产重组和制度的重大创新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市场成为配置社会资源的主要手段。随着产业结构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企业正在进行着急剧的重组,原有企业有的迅速崛起,有的发展,有的转产,有的被淘汰,有的被兼并。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的企业,其规模和内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配合企业重组和改革,是植入一种新文化或发展某种特色文化的极好切入点。九、 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基本力量毛泽东曾经说过,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企业员工是推动企业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企业文化建设

34、与管理的基本力量。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创造、不断实践文化的过程。(一)企业文化的创造者企业员工身处生产经营第一线,他们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着精神文明。企业文化既体现着企业家的智慧,更体现着员工的智慧。在企业中,个别员工也许不是最有智慧的,不一定比得上高层管理者和企业家,但他们作为一个群体,集体的智慧是最强大的,正是靠着他们集体的聪明才智,不断丰富着企业文化的内容,推动着企业文化的革新与进步。比如,企业员工在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中,接触到大量的科技信息,迸发出很多先进思想的火花,这些信息和思想火花集中起来就可能成为一

35、种新文化的材料,技术与产品的开发过程也就变成文化的变革过程,创新思想、宽容失败以及实事求是的文化观念可能由此而生。再如,员工从事生产活动,面对现代化大生产,分工细密,环环相扣,一个环节出现纸漏,就会影响整个生产过程,因此协作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应运而生;同时,现代化作业要求人们办事认真,遵守规范和标准,因此也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和严谨、严格、严密、严明的工作作风。又比如,员工从事营销活动,与供应商、经销商、竞争者及顾客打交道,会使他们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风险意识和先进的服务理念,并认清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竞争者、顾客相互依存的关系,认清竞争与合作、经济效益与

36、社会效益、企业眼前利益与长期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固然,企业文化离不开企业家的积极倡导和精心培育,这种倡导和培育加速了企业文化的新陈代谢,即摒弃旧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但是,企业文化源于企业生产经营实践,源于员工在生产经营实践中产生的群体意识。可以说,新文化是由员工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创造的,没有这种创造活动,企业文化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否认,在信息化时代,文化的相互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就一个企业来讲,企业家可能从企业外部(如其他企业)捕捉到一种新的文化,在本企业加以倡导和推广,但这种新的文化从广义来讲也是员工(其他企业员工)创造的,即使移植到本企业也必须有现实基础;否则,远离企业实际,再

37、好的文化也不会发挥作用。(二)企业文化的实践者员工不仅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是企业文化的承载者和实践者。企业文化不仅是蕴藏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思想和一种思维方式,从实践的角度看,它也是一种行为方式、一种办事规范、一种作风、一种传统和习惯以及一种精神风貌。如果企业文化只停留在精神层面,不能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就没有任何价值。在企业文化由精神向行为以及物质转化的过程中,员工是主要的实践者,正是靠全体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实践企业所倡导的主流文化,以一种正确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一种优良的工作作风和传统习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才能生

38、产出好的产品,推出优质的服务,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真正产生由精神变物质的积极效应。从这个角度看,企业文化管理过程就是在企业家的引导下,员工积极认同、自觉实践的过程,员工实践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文化管理成果的优劣。企业文化管理是需要一定的提炼、灌输和宣传推广等活动的,但这些活动都是手段,目的是实践。经过实践的企业文化才是真实的企业文化;否则,只能是可能的或泡沫的企业文化。从上述企业文化的创造和实践两个环节看,企业员工都起到关键性作用。人创造文化,文化也改造人。员工创造并实践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员工成长和发展最重要的环境,反过来也改造并提高了员工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企业文化与员工

39、素质在相互推动中共同得以提高。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企业文化管理中应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主旨。十、 “以人为本”的主旨(一)人的本质人为什么能够创造文化、承载文化和改造文化?我们需要对人的本质进行一些考察,从而也为确定以人为本的主旨找到理论依据。在西方传统哲学那里,人是介于神与自然之间的第三者,既具有灵魂,又具有肉体,人区别于神是因为人有肉体和物质性,人区别于自然是因为人有灵魂和精神性。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人总是处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人区别于动物的关键在于人有道德,学会修身养性、学会做人是人生的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强调从社会关系和实践活动中来理解和把握人,认为人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

40、,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以上看出,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复合体,但本质是社会性和劳动性。依据这种观点,我们不难推出这样的结论:人作为社会环境和时代的产物,对集体(或社会)具有依赖性;同时,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改造环境,在承载文化的同时也创造文化。因此,现代企业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确立员工在企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才能把企业办好。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或者说在生产力的进步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是创造力的源泉。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尤其是

41、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里,在决策正确的前提下,哪个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开发员工的潜力,哪个企业就能争取主动,获得长足发展。(二) “以人为本”的内涵与实践途径“以人为本”,即把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把确立人的文化主体地位,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任务。也就是提倡尊重人,相信人,激励人,发展人,使人能动地发挥其无限的创造力。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主旨,其主要实践途径是解决好以下四个相互联系的问题。1、充分地重视人充分地重视人,即视员工为企业的最佳资本,把管理的重心转移到做人的工作上来。长期以来,在企业中存在着重经营、轻管理

42、的现象;在管理中又往往把侧重点放在建制度、定指标、搞奖惩上,忽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证明,这种只见物不见人、重物轻人的做法,是无法实现管理的预期目的的;只有充分重视人,尊重员工的文化创造和管理参与行为,发挥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才能确保企业文化管理的活力。2、正确地看待人正确地看待人,即明确员工作为企业管理与文化主体的地位,处理好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近一个世纪以来,围绕企业员工是什么人的问题,西方学者进行了大量探索,提出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复杂人”等多种假设。尽管随着管理实践的深入,这些假设一个比一个趋于合理,但都没有摆脱一个大的思维模式:管理者是管理主体,员工是

43、管理客体;所谓科学管理就是谋求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的有效控制。用这一思维模式指导实践,不能解决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固有的冲突与矛盾。从根本上讲,员工是企业管理与文化的主体。企业只有充分尊重、信任员工,确保其主体性,才能实现管理者与员工文化追求的一体化,企业共享型的文化才能建成。3、有效地激励人有效地激励人,即在确保员工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把蕴藏在员工中的聪明才智充分激发出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进一步完善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员工的民主权益,使员工能够广泛地参与企业的各种经营管理活动;改变压制型的管理方式,变高度集权式的管理为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式的管理,变善于使用行政手段进行管

44、理为多为下级提供帮助和服务,变自上而下的层层监督和控制为实行员工的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发挥个人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完善人才选拔、晋升、培养制度和激励机制,帮助员工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满足员工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需求。4、全面地发展人全面地发展人,即努力把员工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劳动者。好企业是一所好学校,它不光是人的使用者,而且也是人的培育者。企业只有重视对员工的培养,提高员工的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和各种能力,丰富员工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才能使员工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高素养的文化人和关注自身与企业双重价值的现代企业人。企业员工全面发展、素

45、质提升的过程,就是企业文化创造与创新的过程。十一、 企业文化的特征企业文化是个多元的体系,具有如下特征。(一)无形性与有形性的统一企业文化的内核中包含着各种价值因素、信念因素、道德因素、心理因素等,是作为一种精神氛围存在于特定人群之中的,因此,它具有无形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然而,任何无形的事物都是寓于有形事物之中的,企业文化也不例外。无形的价值因素、信念因素、道德因素、心理因素等通过各种有形的载体,如人的行为方式、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经营政策等体现出来。人们往往是通过有形的事物去观察、分析、研究和培植企业内在文化的。无形性是指内容而言;有形性是对形式和载体而言。因此,企业文化是内容与形式、

46、载体的统一,无形性与有形性的统一。(二)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企业文化所反映的基本经营理念和管理哲学往往是概念性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引导大家追求卓越,追求成效,追求创新,内涵清晰而目标“模糊”。它不像企业的生产计划、产品标准、规章制度、管理规范那样明确具体,它只给人们提供一种指导思想,一种价值判断,一种行为规则。它不会告诉人们每个问题用什么具体方式和方法去处理,它只会告诉人们应根据什么样的思想和标准去处理每个具体问题,因此,它是一种抽象性的概念。但是,企业文化又是具体的,它由各种具体的行为方式、习俗、习惯、传统等浓缩、凝结、升华而成。企业员工的每一具体言行都在不同的角度具体体现着企业文化;同时

47、也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导向、激励和制约作用。尽管这种作用是微妙的、暗示性的,但在多数情况下,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向,为人们提供着行为动力。(三)理念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企业文化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理念、一种观念、一种认识、一种群体意识。但是,马克思认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说明,人的认识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任何认识都以客观的具体事,物为其实在内容。客观世界是认识的对象,但它只有在实践中才可能被人所充分认识。认识来源于实践。无疑,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认识,也离不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它既来源于实践,同时又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因此,用

4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看待企业文化,它是理念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了解企业文化的这一特点,有利于企业文化管理更加贴近实际,具有针对性,对于克服企业文化管理中脱离实际、拔苗助长,或束之高阁、只做表面文章的倾向具有重要意义。(四)经济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如前所述,企业文化具有经济属性,是一种经济文化,它反映着企业的经济伦理、经营价值观与目标追求,以及实现目标的行为准则等。企业文化的经济属性是由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组织的性质决定的。在这一点上,企业文化与“军队文化”、“学校文化”、“医院文化”、“机关文化”、“社区文化”等有明显区别。同时,还必须看到,企业不仅作为独立的经济组织而存在,而且作为社会的一个细

49、胞而存在。从其功能来讲,它不仅有推动企业创造物质财富的功能,而且也具有社会功能。在中国,企业文化体现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要求,具有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条件,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员工队伍,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重要作用。因此,企业文化也具有社会属性或一定的政治属性。况且,企业从事经济活动,也不是在封闭的系统中进行的,企业员工生活在社会的各个层次,每时每刻都会受到社会大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所以,企业文化是经济性与社会性的完美统一。(五)超前性与滞后性的统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是最活跃的要素。企业是生产力的直接组织者,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产生的企业文化,相对于社会文化是超前的

50、,往往最先反映时代的新观念、新思想、新气息。企业文化的超前性决定了它的社会价值。但企业文化相对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对于企业设备的快速更新和组织的急剧变革等,往往显得变化缓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解决企业文化的滞后性,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更新、组织的变革等及时推动企业文化的变革与进步,是企业文化实践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六)吸收性与排他性的统一一种积极的企业文化形成以后,对于外来的优秀文化仍具有很强的吸收学习能力,能够吸收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和社会变革中的积极因素,吸收其他企业在实践中形成的好的思想和经验;同时,对于与本企业文化主流相悖的其他思想意识也有相应的抵御能力。般来讲,一种消极

51、的企业文化往往不具备这一特点。这个特点也是区分或衡量企业文化优劣的标志之一。十二、 企业文化的分类与模式(一)企业文化的分类企业文化是一个由若干价值因素所构成,并通过生产经营、对外交往等活动以及文化典礼、仪式等载体反映其特征的复杂的开放系统。不同的内外环境会造就不同的企业文化。严格地说,每个企业的成长环境都有差异,因此每个企业的文化特质都不尽一致,正像自然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有多少个企业就有多少种企业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企业文化进行科学分类是一件困难的事。不过,当我们对不同的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和影响要素进行必要的抽象时,可以发现,很多相近或相同的文化特质,依据不同的文化特质的组合

52、,就可以对千差万别的企业文化进行大致的分类。1、按发育状态分类按企业文化的发育状态分类,可以划分为成长型文化、成熟型文化和衰退型文化。(1)成长型文化是一种年轻而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发育状态一般是和企业的发展状态相适应的。在企业初创时期,事业蓬勃发展,资本迅速膨胀,规模快速扩张,企业中各种文化相互冲突,表现出新文化不断上升的态势,在内外环境的作用下,企业被注入了很多新的观念、新的价值和新的精神,如勇于创新、竞争和开拓进取等。此时企业的盈利状况呈现一种日益上升的趋势,前景看好,所以新文化对员工表现出很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但是,由于成长型文化所面对的外部市场环境不稳定,企业内部人员、结构

53、、制度以及经营模式尚未定型,因此这种文化类型也是不稳定的,如果不善于引导和培育也会出现偏差。(2)成熟型文化是一种个性突出且相对稳定的企业文化。一般来讲,企业发展进入成熟期,经营规模和市场稳定,人员流动率降低,管理运行状态良好,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及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也调试到了正常状态,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也进入稳定阶段。经过企业成长期文化的冲突与整合,企业文化的个性特征也越来越鲜明;企业的主导文化已经深入人心,形成了诸多的非正式文化和浓烈的文化氛围。此时企业的规章制度顺理成章,政令畅通无阻,企业文化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但是,由于成熟型的企业文化具有的某种惯性和情性,创新与变革的难度较大。(3

54、)衰退型文化是一种不合时宜、阻碍企业进步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从成长到成熟、再到衰退是必然的。衰退型的企业文化已经不适应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急需全面变革与更新。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渐变或突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原有企业文化逐渐成为衰退型文化。这种文化如果不能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积极地进行创新,就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或成为导致企业走下坡路直至被市场淘汰的根本原因。2、按企业性质分类按企业的性质对企业文化进行分类,可以划分为国有企业文化、合资企业文化、乡镇企业文化、民营企业文化等。这种对企业文化类型的划分方法具有一定的国别和时间的局限性。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

55、,这些不同企业文化类型之间的差别会明显减少。(1)国有企业文化在中国是一种典型的企业文化。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国有企业文化呈现出明显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较强,政策性、计划性、全局意识和奉献精神较强的特征,且有一定“以老大自居”的观念特征。中,国国有企业文化是在计划经济的摇篮中发育成长的,目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伴随着产权改革和制度的创新,面临着转型、更新和再造。(2)合资企业文化在中国是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大量引进,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资本与技术,形成了庞大的合资企业群体。合资企业文化的形成受,合资双方文化背景和经营管理方式的影响,是双方文

56、化优势的嫁接,因此具有综合性和优化性的特点。这种文化中渗透着比较浓重的科学、理性、创新和卓越意识。但合资企业文化也容易出现文化冲突、合资各方貌合神离的现象,这是导致合资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3)乡镇企业文化在中国是一种特殊的企业文化。伴随着中国进入市场经济轨道,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乡镇企业文化因受农耕文化和传统家族文化影响较深,带有明显的农村社区文化和泛家族文化的特征;又由于乡镇企业一开始就没有靠山,因此使其具备了强烈的自主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和创业精神。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科技进步,市场空间扩大,同时不断受到城市现代文明的辐射影响,有些乡镇企,业文化,尤其是处于开放

57、前沿地域的乡镇企业文化,已经脱胎换骨,发展成为较先进的企,业文化。(4)民营企业文化在中国是一种具有较强活力的企业文化。中国的民营企业大多经历了艰苦的创业历程,民营企业家在企业成长中起了关键作用,有些民营企业发展的起点比较高,在科技、人才上又占据优势,因此民营企业文化中不乏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和强烈,的争夺市场的意识,更有现代企业的科技意识和人才观,特别是其中较多地体现了创业者一企业家个人的品格,企业家精神成为企业文化的主导力量。因此,民营企业文化具备鲜明的现代企业文化特征,是具有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企业文化。但有些民营企业文化中也有传统家族主义文化的烙印,严重制约着民营企业的发展。3、按内容特质

58、分类按企业文化的内容特质分类,可以划分为目标型文化、竞争型文化、创新型文化、务实型文化、团队型文化和传统型文化等。这是从中国企业文化目前的实际出发划分的企业文化类型,在国际上不一定具有普遍性。(1)目标型文化是以企业的最高目标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具有这类文化的企业,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内部管理上都追求最高、最强、最佳,力争卓越、创造一流是企业最高精神境界,是企业的基本经营宗旨和管理哲学。(2)竞争型文化是以竞争理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处于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中的企业,往往注重外部市场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经常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在改进产品和服务上殚精竭虑,努力拓展市场范围,延长经营半径,扩大市场占有率

59、。这些企业把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作为建设企业文化的重点,从企业精神的表述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式方法等,到处都渗透着竞争精神,体现着企业追求卓越、赢得优势的价值追求。(3)创新型文化是以创新理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这种类型的企业文化中蕴涵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变革意识和风险意识,一切从未来着眼,求新求变。高科技企业一般具有比较明显的创新型文化特征。(4)务实型文化是以求真务实理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务实成为主流文化的企业中,表现出浓厚的说实话、办实事、重实效、一切唯实、不拘形式、反对浮夸和虚假作风的特征。这类企业把工作实绩作为考核一个人的唯一尺度;把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高低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唯一标准。企业

60、内部从领导到员工都有一种鲜明的诚实性格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5)团队型文化是以团队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类型强调以人为中心,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其企业行为特征是,一般采用集体决策方式,在工作中强调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的一致性,鼓励员工和睡一致、爱厂如家,把精诚团结、共同行动作为取得经营优势和谋求企业发展的根本。(6)传统型文化是以突出民族优良传统、党的优良传统以及企业历史传统为特征的企业文化。一般在历史悠久的老字号企业、以战争年代国营企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企业、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创办的国有企业中较容易找到这种类型的企业文化。具有这种文化的企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力更生、艰

61、苦奋斗、勇于奉献、积极敬业、严细认真、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4、按市场角度分类按市场角度对企业文化进行划分,可以划分为强人文化、拼搏与娱乐文化、赌博文化和过程文化。这种划分,取决于市场的两种因素:一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风险程度;二是企业及其员工工作绩效的反馈速度。(1)强人文化是一种高风险、快反馈的文化。具有这种文化的企业在建筑业、风险投资业及娱乐业等行业较为普遍,它们具有孤注一掷的特性,总是试图赢得巨大成功,追求最优、最大、最好的价值,设计最诱人的广告。员工工作紧张、压力大,工作绩效的反馈及时。强人文化是倾向于年轻人的文化,虽有活力但缺乏持久力。(2)拼搏与娱乐文化是一种低风险、快反馈的文化。这

62、种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往往是生机勃勃、运转灵活的销售组织和服务行业,在这类企业中,员工们拼命干、尽情玩,工作风险极小,而工作绩效的反馈极快,这种文化造就了最好的工作环境,使工作与娱乐实现最完美的结合。(3)赌博文化是一种高风险、慢反馈的文化。具有这种文化的企业往往是一些拥有实力的大公司,在具备赌博文化的企业中,人们重视理想、重视未来,具有极强的风险意识,会促使高质量产品的开发和高科技的发明,但效率较低,发展较慢。(4)过程文化是一种低风险、慢反馈的文化。这类文化一般是在金融保险业和公共事业中的企业产生的。这种文化的核心价值是用完善的技术、科学的方法解决所意识到的风险,即做到过程和具体细节绝对正确

63、无误。具有这种文化的企业中的员工循规蹈矩,严格按程序办事,缺乏创造性,因为收入尚好,人员流动率较低,企业整体效率低下但却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二)企业文化的模式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文化模式是一种组织成员所普遍接受且长期存在的种文化结构,包括生活方式、劳动习惯以及政治和经济结构等。企业文化模式在这里被界定为一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文化特质(要素)的构成方式及其稳定特征,反映一类企业的整体文化面貌和一般精神状态。如果说,对企业文化进行分类主要着眼于文化特质的话,对不同企业文化模式的划分则侧重于不同文化特质(要素)的构成方式。因为一个企业中的文化具有多种特质,有主要的特质,也有若干从属

64、的特质。企业文化特质(要素)的构成方式千差万别,但主要的具有稳定特征的企业文化模式是可以区分的。1、按时间的继承性分类按时间的继承性分类,可以把企业文化模式划分为传统模式和现代模式。传统模式中的文化特质基本上固守着本国、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本企业初创时期形成的基本理念,与此相适应的企业行为方式和习俗、习惯等也保持原有的结构、态势,很少接受新文化,趋向于稳定、保守和封闭状态。现代模式则不同,它顺应社会发展、合乎潮流,能够广泛吸收现代社会文化的精华,并能不断创新和升华自身的文化,在文化特质和构成方式上都能体现时代精神,具有时代特色。这种文化开放、灵活、适应性较强。2、按空间分布特性分类按空间分布特性分类,可以把企业文化模式划分为东方模式和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