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中医保健适宜技术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30652375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6.8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儿童常见中医保健适宜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儿童常见中医保健适宜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儿童常见中医保健适宜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资源描述:

《儿童常见中医保健适宜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常见中医保健适宜技术(6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儿童常见中医保健适宜技术灵寿县中西医院儿科曹海霞电话18032202750儿童常见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小儿推拿穴位贴敷拔罐疗法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是以祖国医学中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为理论基础,根据辩证论治的原则,在儿体一定部位和特定穴位上运用推、揉、运、拿等刚柔相济的手法,对人体产生机械刺激,使其营卫调和,气血流畅、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驱邪扶正,治疗及预防疾病的方法。小儿推拿的优点经济简便经济简便使用方便,不需要药物、器械,不选择条件、无地域限制(无论是在城乡家庭、幼儿园、田间地头或是汽车上等都可以随时进行)易于掌握易于掌握小儿推拿法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辩证

2、,运用手法,达到施治,操作方法简便易行,且易学易懂,只要按其要求,反复实践几次,很快就能掌握运用。小儿推拿的优点安全可靠安全可靠安全可靠,无副作用,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及出现医疗事故。疗效显著疗效显著对常见病、多发病(感冒、咳嗽、气喘、口疮)均有较好的疗效;对小儿消化道疾病(腹泻、呕吐、疳积、厌食)效果尤佳;对一些高热急性病能起到快速退烧的作用;对一些疑难杂症(遗尿、流涎)或一些慢性病服药效果不佳者可用推拿辅助治疗;对健康小儿推拿可起防病保健、促进生长发育、健脑益智的作用。推拿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推拿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环境医者患儿姿势操作多采用患儿左手操作顺序:头面-上肢-胸腹-下肢-腰背手法轻

3、而柔和推拿介质(润滑剂)每日一次避风寒推拿时间和速度推拿时间和速度每次推拿的时间,要根据病人的年龄、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而定,一般婴幼儿1-3分钟,大于3岁幼儿3-5分钟。病情重的时间相对延长,发病短、病情轻的时间稍短。推拿的速度应根据自己的熟练程度而定,一般越快越好,每分钟至少达到100-150次,尤其治疗感冒、腹泻等症更需快些。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一)推法推法(二)揉法揉法(三)按法按法(四)摩法摩法(五)掐法掐法(六)捏法捏法(捏脊捏脊)(七)运法运法(八)捣法(八)捣法【推法推法】(直推;分推;旋推)(直推;分推;旋推)1直推法直推法 以拇指端外侧缘或指面,或食、中二指指

4、腹,或以拇指端外侧缘或指面,或食、中二指指腹,或以掌根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直线向前推动。以掌根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直线向前推动。2分推法分推法 用双姆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分向推动。用双姆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分向推动。3旋推法旋推法 用拇指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频频旋转推动。用拇指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频频旋转推动。【揉法揉法】(指揉法(指揉法;掌揉法掌揉法;鱼际揉法)鱼际揉法)1指揉法指揉法 用拇指或食指端,或用食、中、无名指端着力,紧紧吸附在穴位上并作用拇指或食指端,或用食、中、无名指端着力,紧紧吸附在穴位上并作回环揉动,称指揉法。回环揉动,称指揉法。2掌揉法掌揉法 用掌根大、小鱼际部着

5、力在穴位上回环旋转揉动,称掌揉法。用掌根大、小鱼际部着力在穴位上回环旋转揉动,称掌揉法。3鱼际揉法鱼际揉法 仅用大鱼际部着力,在其穴位上回环频频揉动,称鱼际揉法。仅用大鱼际部着力,在其穴位上回环频频揉动,称鱼际揉法。【按法按法】用拇指腹或掌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向下按压,称按法。操作用拇指腹或掌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向下按压,称按法。操作时常与揉法结合而用,称按揉。时常与揉法结合而用,称按揉。【摩法摩法】1指摩法指摩法 用食、中、无名等三指腹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连续的回旋用食、中、无名等三指腹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连续的回旋抚摩。抚摩。2掌摩法掌摩法 用掌心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回旋抚

6、摩。用掌心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回旋抚摩。3旋摩法旋摩法 用双手全掌指面着力,自患儿下腹部开始沿升结肠、横结用双手全掌指面着力,自患儿下腹部开始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的解剖方向,两手一前一后作交替旋转运摩。肠、降结肠的解剖方向,两手一前一后作交替旋转运摩。【掐法掐法】用手指指甲重刺穴位,称之为掐法。用手指指甲重刺穴位,称之为掐法。【捏法捏法】1捏脊法捏脊法 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作捏物状手形,自腰骶开始,沿脊柱交替向前捏捻皮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作捏物状手形,自腰骶开始,沿脊柱交替向前捏捻皮肤;每向前捏捻三下,用力向上提一下,至大椎为止,然后以食指中指肤;每向前捏捻三下,用力向上提一下,至大椎为止,然后以

7、食指中指无名指端沿着脊柱两侧向下梳抹;每提捻一遍随后梳抹一遍。在操作时,无名指端沿着脊柱两侧向下梳抹;每提捻一遍随后梳抹一遍。在操作时,所提皮肤多少和用力大小要适当,而且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所提皮肤多少和用力大小要适当,而且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捏法捏法】2.挤捏法挤捏法 用双手拇指与食、中、无名指指端自穴位或用双手拇指与食、中、无名指指端自穴位或部位周围向中央用力挤捏,使局部皮肤红润部位周围向中央用力挤捏,使局部皮肤红润和充血为止。和充血为止。捏脊(三指捏)捏脊(二指捏)捏脊法操作注意事项:操作注意事项:连贯,双手用连贯,双手用力对称,不能力对称,不能拧转。拧转。三捏一提法三捏一提法【运

8、法运法】用拇指或食、中、无名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用拇指或食、中、无名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形运转。此法有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形运转。此法有顺运为泻,逆运为补,左运汗,右运凉及左顺运为泻,逆运为补,左运汗,右运凉及左转止吐,右转止泻等说法。转止吐,右转止泻等说法。特定穴特定穴小儿推拿常用穴位除了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外,小儿推拿常用穴位除了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外,还有许多特定的穴位,这些穴位不仅有点状还有许多特定的穴位,这些穴位不仅有点状的,还有的,还有的的小儿常用穴位以两小儿常用穴位以两手居多,手居多,故曰故曰“小儿百脉小儿百脉汇于两掌汇于两掌”。穴位图正面穴位图穴位图背面穴位

9、图穴位图穴位图五经穴五经穴【位置位置】五指末节罗纹面五指末节罗纹面 拇拇指指 食食指指 中中指指 无无名指名指 小指小指 脾土脾土 肝木肝木 心火心火 肺金肺金 肾水肾水 【操作操作】旋推或直推向指端方向为补,旋推或直推向指端方向为补,直推向指根方向为清,次数到次。直推向指根方向为清,次数到次。【运用运用】肾无实证,只补不清肾无实证,只补不清 脾常不足,宜补不宜清脾常不足,宜补不宜清 心多有余,宜清不宜补心多有余,宜清不宜补 肝为将军,只清不补肝为将军,只清不补 肺为娇脏,可清可补。肺为娇脏,可清可补。前臂三穴前臂三穴三关:三关: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主治虚寒病症。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

10、成一直线。主治虚寒病症。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屈患儿拇指,自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屈患儿拇指,自拇指外侧端推向肘,称为大推三关。(次数)到次。拇指外侧端推向肘,称为大推三关。(次数)到次。天河水:天河水: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成一直线。多用于实热、高热等症。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成一直线。多用于实热、高热等症。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用食、中二指沾水自总筋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用食、中二指沾水自总筋处,一起一落弹打如弹琴状,直至洪池,同时一面用口吹气随之,称打处,一起一落弹打如弹琴状,直至洪池,同时一面用口吹气随

11、之,称打马过天河。(次数)到次。马过天河。(次数)到次。六腑:六腑: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主治一切实热病症。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主治一切实热病症。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次数)到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次数)到次。次。门穴门穴天门:天门:二眉之间至二眉之间至 前发际成一直线。开启经穴前发际成一直线。开启经穴,启迪智力,外感头痛。,启迪智力,外感头痛。两拇指由下至上交替直推。两拇指由下至上交替直推。上推上推24次,开天人合一的门户。次,开天人合一的门户。板门:板门:手掌大鱼际平面。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手掌大鱼际平面。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指端揉,称

12、揉板门或运板门;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横指端揉,称揉板门或运板门;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纹,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100到到300次。次。二扇门:二扇门:掌背中指根本节两侧凹陷处。发汗,退热,镇惊止搐。掌背中指根本节两侧凹陷处。发汗,退热,镇惊止搐。拇指甲掐,称掐二扇门;拇指偏峰按揉,称揉二扇门。掐次;揉拇指甲掐,称掐二扇门;拇指偏峰按揉,称揉二扇门。掐次;揉100次。次。箕门:箕门:大腿内侧、膝盖上缘至腹股沟成一直线。利尿通淋。大腿内侧、膝盖上缘至腹股沟成一直线。利尿通淋。用食、中二指自膝盖内上缘至腹股沟部作直推,称推箕门。用食、中二指自膝盖内

13、上缘至腹股沟部作直推,称推箕门。100到到300次。次。感冒感冒风寒感冒风寒感冒 主要症状:发热恶寒,无汗,头痛,体痛,流涕,主要症状:发热恶寒,无汗,头痛,体痛,流涕,喷嚏,咳嗽,喉痒,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喷嚏,咳嗽,喉痒,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治疗原则:疏凤解表,散寒。治疗原则:疏凤解表,散寒。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风池,黄蜂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风池,黄蜂入洞,揉耳后高骨,揉一窝蜂,揉外劳宫,推三关,入洞,揉耳后高骨,揉一窝蜂,揉外劳宫,推三关,清天河水。清天河水。感冒感冒风热感冒风热感冒 主要症状:发热恶风、有汗或少汗,头痛咽痛,鼻主要症状:发热恶风、有汗或少

14、汗,头痛咽痛,鼻塞济浊涕,口渴,面赤辱红,舌红苦薄白微黄,脉塞济浊涕,口渴,面赤辱红,舌红苦薄白微黄,脉浮数。浮数。治疗原则:清热解表。治疗原则:清热解表。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黄蜂入洞,揉耳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黄蜂入洞,揉耳后高骨,清肺平肝,清天河水,退六腑。后高骨,清肺平肝,清天河水,退六腑。腹泻(一(一)伤食泻伤食泻 主要症状:腹泻腹胀,泻前哭闹,泻后痛减,主要症状:腹泻腹胀,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酸臭,伴纳呆,口臭,腹痛,呕吐大便量多酸臭,伴纳呆,口臭,腹痛,呕吐酸馊。苔厚或垢腻,脉滑。酸馊。苔厚或垢腻,脉滑。治疗原则:消食导滞,和中助运。治疗原则:消食导滞,和

15、中助运。处方:揉中脘,摩腹,揉天枢,运内八卦,处方:揉中脘,摩腹,揉天枢,运内八卦,清大肠,揉板门。清大肠,揉板门。腹泻寒湿泻寒湿泻 主要症状: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主要症状: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口不渴,小便清长,面色淡白。舌苔腹痛,口不渴,小便清长,面色淡白。舌苔白腻或薄白,脉濡,指纹色红。白腻或薄白,脉濡,指纹色红。治疗原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治疗原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处方:推三关,揉外劳宫,清大肠,推上七处方:推三关,揉外劳宫,清大肠,推上七节骨,揉龟尾。节骨,揉龟尾。腹泻湿热泻:湿热泻:主要症状: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主要症状: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

16、热臭,伴身热,口渴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臭,伴身热,口渴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指纹色紫。脉象滑数,指纹色紫。治疗原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治疗原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处方:清脾胃,清大肠,退六腑,下推七节处方:清脾胃,清大肠,退六腑,下推七节骨,揉龟尾。骨,揉龟尾。呼吸道保健推拿法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气不足,卫外功能不固,加之寒暖不能自调,易受外邪侵袭致呼吸道感染,平素采用如下推拿方法,可收到较好的防病、保健效果。取穴与手法 1、揉一窝风2min,清肺2min,掐合谷1min,揉双风池2min。2、揉人中30次,揉风府20次,摩擦风池20次或皮肤发热为止。脾胃保健推拿法 小儿脾

17、胃本虚,加之饮食不节,往往食积内生,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轻者纳呆,不欲求食,重者营养不良,形体消瘦,给父母造成很大的思想负担,因此,平素经常采用推拿疗法,健脾和胃消食,以保护胃气,使脾胃功能强健,食欲旺盛,达到小儿健康生长发育之目的。脾胃保健推拿法常用穴位与手法1、推补脾3min,推清胃3min,推清大肠2min,顺运八卦2min2、揉足三里2 min,推揉上、中、下脘5min,揉神阙2min穴位贴敷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取一定的穴位贴敷某些药物,通过腧穴刺激疗法和药物外治法的共同作用,起到祛邪扶正、防病治病的一种疗法。穴位贴敷 本项技术既可统治外症,也可内病外治,从针灸学角度看它

18、属于灸法的延伸。药物组方多采用具有刺激性及芳香走窜的药物,如“消喘膏”等制剂,具有一定的“发泡疗法”特征。常用于久哮久喘、腹泻、痹症、喉音病、口疮、小儿遗尿等方面的病症。该法属于中医外治法的典型代表,具有方便、效佳、价廉、不良反应小等特点。穴位贴敷疗法简史穴位贴敷疗法简史中医传统贴敷疗法临床应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即有关于穴位贴敷药物以保健治病的载述。汉代张仲景所撰之金匮要略、宋代的太平圣惠方等均有相关记载。穴位贴敷疗法在清朝应用较为普遍,官方医著医宗金鉴、民间赵学敏的串雅内编、串雅外编等广泛收集了前人的治疗经验,对贴敷疗法

19、系统地进行了总结。常见疾病的穴位贴敷疗法常见疾病的穴位贴敷疗法感冒1、薄荷泥涂擦法:取鲜薄荷叶数片,用手揉成泥状,擦太阳穴、迎香穴、合谷穴,可使头痛、鼻塞缓解,体温下降。每日2-4次,1-3天为1疗程。2、蒜泥贴敷法:当感冒伴有明显咽痛时,可用本法贴合谷穴,方法为将大蒜10g,去皮洗净,捣成泥状。每次取3-5g贴穴位上,一般贴1-3小时,以皮肤发痒发红但不起泡为度,每日贴敷一次,3-5天为一个疗程。3、冬病夏治消喘膏:适用于身体虚弱,遇冷或冬季加重反复感冒者。常见疾病的穴位贴敷疗法常见疾病的穴位贴敷疗法口疮口疮 操作步骤:吴茱萸贴敷法。取吴茱萸12g,烘干或焙干后研末,陈醋调糊适量贴敷于两侧涌

20、泉穴,胶布固定,每日换一次,也可睡前贴敷晨起后取下,7日为一疗程。此外,本法对咽喉作痛亦有效。也可以用吴茱萸9g,胆南星3g,共研细末,醋调适量贴敷于涌泉穴治疗小儿口角流涎。特别提示:吴茱萸醋调敷涌泉法可以治疗头晕头痛(高血压病)、小儿遗尿、小儿流涎症;敷脐中可以治疗脘腹冷痛、日久腹泻(消化不良、慢性结肠炎)。常见疾病的穴位贴敷疗法常见疾病的穴位贴敷疗法冬病夏治(伏九贴)冬病夏治(伏九贴)冬病夏治分“三伏贴”及“三九贴”,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特色疗法。常见疾病的穴位贴敷疗法常见疾病的穴位贴敷疗法冬病夏治(伏九贴)冬病夏治(伏九贴)三伏贴:是冬病夏治,“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

21、夏治”是指夏季这些疾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辨证施治。“冬病夏治”利用了夏季“三伏天”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代谢旺盛的有利时机。调整旺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治愈。常见疾病的穴位贴敷疗法常见疾病的穴位贴敷疗法冬病夏治(伏九贴)冬病夏治(伏九贴)三九贴:是三伏贴的补充和继续,“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穴位贴敷能温阳益气,健脾益肺,祛风散寒,从而达到冬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效果。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贴敷时间:2014年 一伏 7月18日27日 二伏 7月28日 8月6日 三伏 8月7日16日常见疾病的穴位贴敷疗法常见疾病的穴位贴敷

22、疗法冬病夏治(伏九贴)冬病夏治(伏九贴)适应症:哮喘、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炎、肺炎、咽炎、肺炎、咽炎、扁桃体炎、鼻炎、扁桃体炎、鼻炎、易感症易感症等。穴位贴敷疗法穴位贴敷疗法禁忌症禁忌症1、颜面部慎用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严防有强烈刺激性药物误入口、鼻、眼内。2、对于可以引起皮肤发泡,溃疡的药物需要注意:(1)糖尿病患者慎用或禁用;(2)孕妇及瘢痕体质者禁用;(3)眼、口唇、会阴部、小儿脐部等部位禁用。3、过敏体质者或对药物、辅料成分过敏者慎用;4、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穴位贴敷疗法穴位贴敷疗法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刺激性强、毒性较大的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

23、宜过长,以免刺激过大或者发生药物中毒。2、对于孕妇、幼儿、久病、体质弱者一般不敷贴刺激性强、毒性较大的药物。同时注意使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3、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4、敷药后尽量减少出汗,注意局部防水。5、本疗法会出现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潮红、微痒、烧灼感、疼痛、轻微红肿、轻度出水泡等反应,可自然吸收,无需特殊处理。6、贴敷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疱、瘙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极少数过敏体质者,对于某种敷贴药物会出现全身皮肤过敏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7、贴敷部位出现起疱或溃疡者,待皮

24、肤愈合后在进行敷药。小的水疱一般无需处理,让其自然吸收。大的水疱应以消毒针挑破其底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疱应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拔罐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淤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拔罐 拔罐疗法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拔火罐”是中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功效。拔罐疗法的特点疗法的特点 1、疗效显著 2、适应症广泛 3、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4、经济实用 5、

25、无毒副作用,为绿色疗法 6、易为患者接受拔罐疗法适应症疗法适应症咳嗽腹痛伤食消化不良遗尿等。拔罐禁忌1、精神过于紧张、醉酒、过饥、过饱、过劳、抽搐不合作者;2、重度心脏病、呼吸衰竭、皮肤局部溃烂或高度过敏、活动性肺结核、全身消瘦以致皮肤失去弹性、全身高度浮肿者及恶性肿瘤患者;3、有出血性疾病者;4、妊娠妇女腹部,腰骶部及五官部位、前后二阴等,面部及儿童禁用重手法;5、局部有疝疾病(如脐疝、腹壁疝、腹股沟疝等)、静脉曲张、癌肿等。罐的种类竹筒火罐陶瓷火罐 玻璃火罐 抽气罐拔罐方法类型火罐法火罐法水罐法水罐法抽气法抽气法火罐法火罐法投火法闪火法滴酒法贴棉法架火法常见疾病的拔罐疗法常见疾病的拔罐疗法

26、 感冒感冒治法:取背部督脉和膀胱经穴为主。走罐及留罐法。常见疾病的拔罐疗法常见疾病的拔罐疗法 感冒感冒操作步骤: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肩部,在督脉和膀胱经上均匀涂抹液体石蜡等润滑剂,用闪火法拔罐,将火罐扣在督脉上,然后医者用右手握罐,以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上下往返推罐3-5次,待皮肤潮红,再将火罐分别移至两侧的膀胱经,用同样的手法在两侧膀胱经上走罐3-5次,最后将火罐停于大椎、风门、肺俞等穴,留罐10分钟后起罐。起罐后擦净润滑剂。常见疾病的拔罐疗法常见疾病的拔罐疗法呼吸系统呼吸系统 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水肿、肺炎、胸膜炎。主穴:大杼、风门、肺俞、膺窗常见疾病的拔罐疗法常见疾病的拔罐疗法消化

27、系统急性及慢性胃炎、胃神经痛、消化不良症、胃酸过多症。主穴:肝俞、脾俞、胃俞、隔俞。急性及慢性肠炎。主穴:脾俞、胃俞、大肠俞、天枢。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1、每次使用前要认真检查玻璃火罐,保证罐口光滑无破损,罐体无裂纹。破损者应及时更换,以免损伤皮肤。2、拔罐时宜选择肌肉丰厚部位,且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情况时,火罐易于脱落而需注意;环境要干净卫生,拔罐后需盖好衣被以避风寒。3、应用闪火法拔罐时,棉球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下滴烧伤皮肤。火力大小适中,左右手配合默契,动作迅速,手法娴熟,所拔力量适度。力量过大

28、患者难以耐受,过小则影响疗效。4、不同患者因年龄、皮肤状况的不同所适宜的留罐时间亦有差异。一般儿童留罐7-10分钟,成人可适当延长留罐时间,但一般要控制在15分钟以内。一般留罐时间愈长,疗效相对愈好。但必须密切观察患者情况,视情而定。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5、应用针罐疗法时,需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将针撞压至深处,造成损伤,对胸背部腧穴均应慎用此法;应用刺血拔罐时,针刺皮肤出血的面积,要小于火罐口径,出血量需适当,每次总量成人以不超过10ml为宜;在使用多罐疗法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且因火罐互相排挤,亦易于脱落;在应用走罐疗法时,

29、应尽量避免在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火罐漏气脱落。6、起罐时手法要轻,可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适度按压,使空气进入罐中火罐自然脱落,不可硬拉或旋动。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7、拔罐后针孔如有出血,可以干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现红晕或紫绀色为正常现象,会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拔罐力量过大或留罐时间太长皮肤可出现水泡。米粒大小者无须处理,注意勿擦破皮肤即可,水泡较大时,可以消毒针具将水泡刺破放出水液,外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8、拔罐和留罐中药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罐内的情况,若发现患者有不适感应立即去罐,一般片刻即可恢复;重者可让患者平卧,保暖并饮热水或糖水,还可揉内关、合谷、太阳、足三里等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