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5电压与无功调节)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130631259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521.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力系统自动化(5电压与无功调节)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电力系统自动化(5电压与无功调节)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电力系统自动化(5电压与无功调节)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自动化(5电压与无功调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自动化(5电压与无功调节)(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五、电力系统电压与无功功率调节五、电力系统电压与无功功率调节本章要点本章要点1、电压控制的意义和特点;、电压控制的意义和特点;2、电压控制的基本原理;、电压控制的基本原理;3、电源的电压、电源的电压-无功特性;无功特性;4、负荷的电压、负荷的电压-无功特性;无功特性;5、电力系统电压控制方法;、电力系统电压控制方法;6、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设备;、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设备;5.1 电压控制的意义与特点 意义:电压是电能质量指标之一;意义:电压是电能质量指标之一;特点:特点:(1)电压偏移是无功功率不平衡的表现;)电压偏移是无功功率不平衡的表现;(2)(与有功电源相比)无功电源种类多,布置灵活;)(与有

2、功电源相比)无功电源种类多,布置灵活;(3)电力系统各节点电压可以允许存在一定偏差(送端允许高)电力系统各节点电压可以允许存在一定偏差(送端允许高于额定电压于额定电压5,受端允许低于额定电压,受端允许低于额定电压5););(4)电力系统调压主要是通过调节无功电源的出力与合理改变)电力系统调压主要是通过调节无功电源的出力与合理改变无功功率潮流的分布进行的;无功功率潮流的分布进行的;(5)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与降低网损关系紧密;)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与降低网损关系紧密;(6)无功补偿设备不消耗有功功率,却可以降低有功功率损耗;)无功补偿设备不消耗有功功率,却可以降低有功功率损耗;5.2 电压控制的基本

3、原理 电压偏差的起因:传输路径的阻抗与电流电压偏差的起因:传输路径的阻抗与电流不为零是引起电压偏离额定值的根本原因不为零是引起电压偏离额定值的根本原因,而且不可避免;而且不可避免;有功电流和线路电阻对电压影响较小,而有功电流和线路电阻对电压影响较小,而无功电流和线路电抗对电压的影响较大无功电流和线路电抗对电压的影响较大(理论证明如下);(理论证明如下);电压偏差分析 以受端电压以受端电压U2作为参考方向,作为参考方向,U2是是U2的幅的幅值。负荷功率值。负荷功率S2等于受端电压与线路电流等于受端电压与线路电流的共轭相乘:的共轭相乘:线路传输功率与线路电压降落的关系线路传输功率与线路电压降落的关

4、系:纵分量纵分量 横分量横分量22222U=I Z=PjQRjXUPRQXPXQRjUUUj U-2222222SSP-jQS=P+jQ=UI=U II=I=UUU,22UQXPRU22PXQRUU电压降落 名词:电压降落(矢量)及其纵分量和横分量、电名词:电压降落(矢量)及其纵分量和横分量、电压损耗(标量)、电压偏移;压损耗(标量)、电压偏移;根据理论分析及其矢量图可见,电压降落中,与根据理论分析及其矢量图可见,电压降落中,与U2同向的纵分量对电压偏移影响较大,而与同向的纵分量对电压偏移影响较大,而与U2垂垂直的横分量对电压偏移影响较小,工程上常可忽略直的横分量对电压偏移影响较小,工程上常可

5、忽略横分量的影响;横分量的影响;又由于在传输路径上的各元件阻抗(发电机,变压又由于在传输路径上的各元件阻抗(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异步电动机等)均是感抗远大于电器,输电线路,异步电动机等)均是感抗远大于电阻,通常在简化分析与计算中,可将电阻忽略而只阻,通常在简化分析与计算中,可将电阻忽略而只考虑感抗的作用;考虑感抗的作用;调压方程 负荷端电压负荷端电压Ub(孙莹图(孙莹图4-6):):由上式可见,影响负荷端电压的因素有:由上式可见,影响负荷端电压的因素有:UG,K1(升压比),(升压比),K2(降压比),(降压比),R,X等线路参数,负荷功率等线路参数,负荷功率P,Q等运行参数,等运行参数

6、,对它们实施行之有效的控制,就能达到控对它们实施行之有效的控制,就能达到控制受端电压之目的。制受端电压之目的。2121/)(KUQXPRKUKUKUUGGb电力系统电压与无功功率调节手段 调整发电机端电压;调整发电机端电压;改变变压器变比,以此改变无功功率潮流改变变压器变比,以此改变无功功率潮流分布,用无功富裕支路支援无功不足支路,分布,用无功富裕支路支援无功不足支路,合理分配无功;合理分配无功;就地进行无功补偿,提高负荷运行的功率就地进行无功补偿,提高负荷运行的功率因数,减少无功功率传输;因数,减少无功功率传输;改变线路参数和结构,减小阻抗(串联电改变线路参数和结构,减小阻抗(串联电容器)和

7、不合理的无功流动;容器)和不合理的无功流动;电力系统电压控制应遵循的原则和约束条件(1)无功功率就地、就近平衡,减小无功流)无功功率就地、就近平衡,减小无功流动引起的无功损耗和有功损耗;动引起的无功损耗和有功损耗;(2)线路不过载(安全性);)线路不过载(安全性);(3)兼顾经济性;)兼顾经济性;(4)确保稳定性。)确保稳定性。5.3 电力系统无功电源的电压无功功率特性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源有:电力系统无功功率源有:(1)同步电机,包括同步发电机,同步电动)同步电机,包括同步发电机,同步电动机和同步调相机;机和同步调相机;(2)电力电容器;)电力电容器;(3)静止无功补偿器()静止无功补偿器(S

8、VC)等;)等;同步电机的电压-无功特性 同步发电机的电压同步发电机的电压-无功特性取决于同步发无功特性取决于同步发电机的无功调差特性,是一条下倾直线,电机的无功调差特性,是一条下倾直线,具有具有自动平衡无功自动平衡无功的调节效应;的调节效应;同步调相机可视为有功功率为零的同步发同步调相机可视为有功功率为零的同步发电机,同步电动机可视为有功功率为负的电机,同步电动机可视为有功功率为负的同步发电机,它们的电压同步发电机,它们的电压-无功特性与同步无功特性与同步发电机类似,由励磁调节器中的调差单元发电机类似,由励磁调节器中的调差单元决定;决定;电力电容器的电压无功功率特性 电容器输出无功功率:电容

9、器输出无功功率:QCU2/XC 与其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是一条上翘的二次曲线。与其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是一条上翘的二次曲线。电容器的特点:电容器的特点:(1)电容器具有)电容器具有“负调节特性负调节特性”;电容器的电压无功功率特性;电容器的电压无功功率特性曲线是上翘的,这一点与同步电机相反。这就意味着当电力系曲线是上翘的,这一点与同步电机相反。这就意味着当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缺乏使电容器安装处的电压下降时,电容器输出的统无功功率缺乏使电容器安装处的电压下降时,电容器输出的无功功率反而减少,使无功功率缺额加剧;反之,当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反而减少,使无功功率缺额加剧;反之,当电力系统无功功率过剩无功功率

10、过剩电压升高电压升高电容器输出无功功率增加,使无电容器输出无功功率增加,使无功功率更加过剩,这种不利于无功功率平衡的调节特性称为负功功率更加过剩,这种不利于无功功率平衡的调节特性称为负调节特性;调节特性;(2)电容器只能成组地投入或切除,对无功功率进行有级调节;)电容器只能成组地投入或切除,对无功功率进行有级调节;(3)电容器是静止元件;)电容器是静止元件;(4)有功损耗小;)有功损耗小;(5)适合于分散安装。)适合于分散安装。静止无功补偿器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电压无功功率特性的电压无功功率特性 静止无功补偿器(静止无功补偿器(SVC:Static VAR Compensator)是由可调电

11、抗器与固定电)是由可调电抗器与固定电容器并联构成,其外特性如孙莹容器并联构成,其外特性如孙莹P105图图4-5所示。所示。SVC能够快速、平滑地调节无功功率的大能够快速、平滑地调节无功功率的大小和方向,对冲击负荷的适应性较好,与小和方向,对冲击负荷的适应性较好,与同步调相机相比,维护简单,损耗小,并同步调相机相比,维护简单,损耗小,并且可以分相补偿。缺点是无功功率补偿量且可以分相补偿。缺点是无功功率补偿量正比于端电压的平方,在系统电压很低时,正比于端电压的平方,在系统电压很低时,无功功率补偿量将大大降低。无功功率补偿量将大大降低。5.4电力系统负荷的电压无功功率特性 异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在电力

12、系统负荷中占很大的比重,故在电力系统负荷中占很大的比重,故电力系统的无功负荷与电压的静态特性主要由异电力系统的无功负荷与电压的静态特性主要由异步电动机决定。异步电动机的无功消耗为:步电动机决定。异步电动机的无功消耗为:电力系统中的变压器和输电线路在运行中也消耗电力系统中的变压器和输电线路在运行中也消耗无功功率,在考虑无功功率平衡时也可以将其视无功功率,在考虑无功功率平衡时也可以将其视作为无功负荷。作为无功负荷。变压器变压器的无功损耗为:的无功损耗为:XIXUQQQmmM22220TTTTQQQU BI X 电力系统负荷的电压-无功特性 输电线路输电线路的无功功率损耗分为两部分,其的无功功率损耗

13、分为两部分,其串联电抗中的无功功率损耗与通过线路的串联电抗中的无功功率损耗与通过线路的功率或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而其并联电纳功率或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而其并联电纳中发出的无功功率与电压平方成正比:中发出的无功功率与电压平方成正比:与变压器不同的是,其并联部分发出无功与变压器不同的是,其并联部分发出无功功率而不是吸收无功功率。输电线路重载功率而不是吸收无功功率。输电线路重载时呈感性,轻载时呈容性,需要并联可调时呈感性,轻载时呈容性,需要并联可调电抗器吸收多余无功功率。电抗器吸收多余无功功率。22L0LLLQQQU BI X 电力系统电压无功功率控制 电源与负荷共同决定了电力系统电压电源与负荷共同决定

14、了电力系统电压-无功的工作无功的工作点;点;固定电容器和高压输电线路的无功功率负调节特固定电容器和高压输电线路的无功功率负调节特性如配合可调电抗器使用,可以改变控制性能;性如配合可调电抗器使用,可以改变控制性能;重点控制中枢点电压;重点控制中枢点电压;中枢点是指能够反映电力系统电压水平的发电厂中枢点是指能够反映电力系统电压水平的发电厂或变电站的母线,系统中大部分负荷由这些节点或变电站的母线,系统中大部分负荷由这些节点供电,它们的电压一经确定,其它各点的电压也供电,它们的电压一经确定,其它各点的电压也就大致确定了;就大致确定了;多种调压措施综合使用,力求最经济有效;多种调压措施综合使用,力求最经

15、济有效;5.5电压无功自动控制装置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包括:,包括:(1)晶闸管控制电抗器()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Thyristor Controlled Reator););(2)晶闸管投切电容器()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Thyristor Switched Capacitor););(3)TCR固定电容器(固定电容器(FC:Fixed Capacitor)等类型。)等类型。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Thyristor Controlled Reator)TCR工作原理简介 是晶闸管的导通角。当控制角 在90 180 之间移相时,导通角在0(全关)180(全开

16、)之间变化。晶闸管全开时吸收的感性电流最大,全关时不吸收感性电流,改变控制角就可以改变电抗器吸收感性电流的大小;控制器按 的外特性方程控制电抗器电流IL,就可得到如图所示的补偿器特性。LI=KU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Thyristor Switched Capacitor)TSC控制特点(1)零电压投入,防止产生冲击电流;(2)零电流切除;(3)只有投入和切除两种状态,没有类似可调电抗器那样的通过改变控制角的相控工作方式,即没有可调电容器运行方式。混合型SVC(TCRTSC)变电站有载调压变压器和电力电容器综合控制 VQC;九区图:主变高压侧分接头调整与主变低压侧电容器投切主变高压侧分接头

17、调整与主变低压侧电容器投切操作操作主变低压侧电压主变低压侧电压与无功负荷与无功负荷工作点工作点移动方向移动方向升主变分接头升主变分接头 电压下降,无功减小电压下降,无功减小 左下左下降主变分接头降主变分接头 电压上升,无功增加电压上升,无功增加 右上右上投电容器投电容器电压上升,无功减小电压上升,无功减小 左上左上切电容器切电容器电压下降,无功增加电压下降,无功增加 右下右下九区VQC控制策略 0 0区区:电压、无功均合格电压、无功均合格,不控制;不控制;1 1区区:电压越上限电压越上限,无功补偿合适无功补偿合适,发降压指令;发降压指令;2 2区区:电压越上限电压越上限,无功越上限无功越上限,

18、先发降压指令先发降压指令,再发投电容再发投电容器组指令;器组指令;3 3区区:电压合格电压合格,无功越上限无功越上限,发投电容器组指令;发投电容器组指令;4 4区区:电压越下限电压越下限,无功越上限无功越上限,先发投电容指令先发投电容指令,再发升压再发升压指令;指令;5 5区区:电压越下限电压越下限,无功补偿合适无功补偿合适,发升压指令;发升压指令;6 6区区:电压越下限电压越下限,无功越下限无功越下限,先发升压指令先发升压指令,再发切电容再发切电容指令;指令;7 7区区:电压合格电压合格,无功越下限无功越下限,发切电容的指令;发切电容的指令;8 8区区:电压越上限电压越上限,无功越下限无功越

19、下限,先发切电容的指令先发切电容的指令,再发降再发降压指令;压指令;九区控制原则 保证电压合格、无功基本平衡、尽量减少保证电压合格、无功基本平衡、尽量减少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次数和电容器投切次数。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次数和电容器投切次数。变压器分接头动作次数限制:每天调节次变压器分接头动作次数限制:每天调节次数数35KV主变不超过主变不超过20次,次,110220KV不不超过超过10次;次;机械开关投切电容器,因对电容器有冲击,机械开关投切电容器,因对电容器有冲击,所以也有投切次数限制,而所以也有投切次数限制,而SCR投切电容投切电容器可以没有投切次数限制。器可以没有投切次数限制。本章结束 思考题:(1)为什么说,电力系统电压偏离额定值是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不平衡的表现?(2)无功功率平衡为何要强调“就地平衡”和“就近平衡”?(3)对比有功功率_频率调整与无功功率_电压调整的异同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