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010”古诗四首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0547024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152010”古诗四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52010”古诗四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52010”古诗四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152010”古诗四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2010”古诗四首(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启东市折桂中学“15/20/10”集体备课导学案第 二 单元 第九课古诗四首 第1、2课时 总第 个教案学习目 标知识与能力:背诵并默写诗歌,能指出名句及含义。懂得绝句、律诗的一般特点及区别。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诵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学习重 点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习难 点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对名句的深入理解。教具学 具多媒体预习作业1.熟读四首诗歌,识记字词,初步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2.完

2、成配P44的课前预习。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过程二次备课活动内容师生行为预习交流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一定听说过“岳母刺字”的故事吧。虽然说古人“精忠报国”维护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他们那种把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视为最高使命的爱国主义情结,却滋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民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愈是危难时期,这种情感表达的愈强烈,愈是令人感动。今天我们学习的四首古诗正是危难时期,中国士大夫阶层流露出的爱国主义的最强音。二、预习检测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寥落 风飘x 秦淮 夜阑 惶恐 夜泊 fng 火2. 加点词语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国破山河在(国家) 浑欲不

3、胜簪(简直) B. 尚思为国戍轮台(守卫) 留取丹心照汗青(史册)C. 干戈寥落四周星(泛指兵器) 烽火连三月(战乱)D. 感时花溅泪(看见花开就落泪)夜阑卧听风吹雨(夜深)3. 对下面四首诗的作者、朝代、体裁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望 杜牧 唐 五言律诗 B. 泊秦淮 杜甫 唐 七言绝句 C.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北宋 七言绝句 D.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南宋 七言律诗4. 诗句默写 感时花溅泪, 。 ,隔江犹唱后庭花。 ,尚思为国戍轮台。 ,身世浮沉雨打萍。5. 下面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意为:故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

4、安城中荒草深深。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意为:感叹时局,看到花开就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就禁不住心中惊悸。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意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意为: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答案:1. lio 絮 hui ln hung b 烽2. A 3. D 4. 略 5. C生回答师进行预习评讲展示探究第一教时一、学习第一首诗春望1.听配乐朗诵。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3.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4.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译诗参考: 国都残

5、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而惊心。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少,简直挂不住束长的簪针。5.学生齐读全诗。6.品味全诗。本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军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世事

6、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 诗的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

7、来抒发的? 明确:全诗触景伤怀,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二、学习第二首诗泊秦淮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著有樊川诗集。此诗是作者有感于秦淮河地区浮糜豪奢的世象而作。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并背诵下来。3.思考:最后二句作者是斥责歌女吗?为什么?“犹唱”一词有何含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歌女献唱,是需要有人听赏的,那些不顾国家安危,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演唱的人,才是真正的罪人。 泊秦淮中多年积蓄心头的兴亡感慨喷涌而出,而艺术表现上却委婉含蓄,借景以抒情,让人

8、悟到言外之意和象外之旨,被誉之为绝唱。4.当堂背诵诗歌。四、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一、二第二教时一、学习第三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朗读,注意字音、字形。2.释题 讲述:陆游罢官居住家乡山阴(绍兴),抗金收复失地是他不能忘怀的事。他因风雨大作而思绪万千,既想到南宋王朝在风雨中飘摇,岌岌可危的现实,又浮起到前线作战挽救国家危亡的企望。于是,在风雨声中入梦,梦境是在前线作战。风雨声就把他所处的现实同所存的希望联系起来了。3.理解诗意 指名朗读,讲述,然后把意思贯串:年老力衰,只能在荒僻的小村里僵卧着,但是壮怀犹在,还希望为国家到边疆去效力呢。夜深了,大风雨的声音,激起无限的思绪,为了拯救国家,连梦境也

9、是骑着铁马奔向北方去啊。全诗写出作者至老不衰的爱国豪情。4.朗读。5.明确诗歌主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也饱含壮志难酬的痛切愁思。这首诗语言朴实明快、豪放流畅、通俗平易;表现方法上采用“寄情于梦”。二、学习第四首诗过零丁洋1.解题。文天祥,字宋瑞,庐陵人。宋理宗时中状元,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奉命至元营议和,因据理抗争而被拘,后脱险逃出,并率兵抗元,兵败而被俘。在拘囚中,经敌人多方折磨,百般诱降,但临死不屈,终被元军杀害。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宋末著名的爱国诗人。2.教师范读后指导学生朗读。3.学生对照注释理解诗意,提出质疑。4.结合学生质疑疏通诗意。5.品

10、析鉴赏。 这首诗重在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可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诗人怎样表达国家面临危亡的沉痛心情?怎样把个人的遭际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诗人以“山河破碎”感叹国家的危亡,“风飘絮”表现出自己心已破碎;而“身世浮沉”则将个人艰难困厄的遭际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浮沉”与“破碎”,“雨”和“风”等两相呼应。生集体读课文随文圈点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教师点评总结交流展示学生回答师生点评教师总结二次备课检测反馈1.配套练习P45页二、课堂练习2. 背默四首古诗。独立完成进行互评课堂评价小结1.对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及达标情况作回顾小结;2.对本堂课各小组活动的质量和两头典型事例作激励性评价,也可在班刊上公示,以形成你追我赶的学风。课后作业1.配套练习P4648页2. 背默四首古诗。教后反思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