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新下的说课稿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0495260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93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必修二新下的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必修二新下的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必修二新下的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必修二新下的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新下的说课稿(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城市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来自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2008级1班的陈科屹,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今天我的说课主要是关于城市化的概念及城市化进程阶段的内容,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此要求是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化承接了上一章人口的迁移,而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又对后面工、农、交通等区位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在整个模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前两节从静态

2、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是从时间这个维度探讨了城市的一个发展历程及今后的趋势,可以理解为对一、二节的呼应和升华,本节的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对一个地区而言是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城市化不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城市形态和不同的空间结构,分之城市化也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所以本课在本章中起着提炼与升华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地理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加上我对教材的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背诵

3、出城市化的概念; (2)分析说出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及其推动因素; (3)说出城市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图片对比分析出一个区域城市化发展的证据,再结合材料判断一个区域城市化的阶段; (2)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科学城市发展观,尊重人地和谐发展。 (三)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标志; (2)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点。 2.难点: (1)根据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征判断一个地区城市化的水平 3.重点、难点确立依据:根据课标的要求将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标志、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点作为本节的重点内容。而

4、城市化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变化发展过程。各个阶段之间区别明显,但在过渡阶段却兼有两个阶段的特点,所以给学生具体分析判断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时带来了一些困难。 三、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根据课文来分析、归纳、比较城市化的形成及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同时借助多媒体动画,采用设问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完成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主动去理解知识,运用学习成果。 四、学法指导 城市化发生在我们身边,前面又学习了一系列城市特征,学生有了对城市的基础知识,但学生没有接触过“城市化”这个专用名词,对城市化的一系列特征仍存在较大的疑惑。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本课

5、采用结合乡土材料,案例呈现,通过分析图表等资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层层引导剖析,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兴趣,探究地理问题。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程教学我将从导入、新课教学、作业小结三个环节进行。时间分配如下:导入环节3分钟,新课教学30分钟,作业小结7分钟,一共40分钟。 (一)联系生活,设问导入 由于学生对于“城市化”这个名词比较陌生,但前两节已经涉及了一些城市的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再加上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我采用结合具体时事热点材料,引入本课的学习。首先让学生回忆2010年5月1日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从这届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出发,谈谈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离不开城市,城市

6、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了很大的影响,再把城市发展与地理结合,引出“城市化”这个地理专有名词,最后设问:城市化是什么呢? 它经历了哪些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它有些什么特征呢?由此进入新课城市化。 (二)新课教学 1.理例结合,明确概念 在引入新名词“城市化”后,首先让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图2.16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从1985年发展到2000年有些什么区别,并根据这些变化试着提炼出城市化的概念,之后再结合书上给出的概念加深记忆。要强调概念中的四个关键词:过程、人口、农村、城市。要明白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不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里人口是重要的参与元素,人口在农村与城市间的迁

7、移活动,引起了城市化。 2.常识回忆,层层递进 在理解了城市化的概念之后,要剖析城市化发展的动因。要从现象观察到本质提炼,用两个城市化发展的现象原因引入根本原因。第一、著名女歌唱家董文华唱的春天的故事这首歌里有这样的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奇迹般的崛起座座城”,这两句歌词反映改革开放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动力啊,这就是政策的影响。第二、湖南的株洲,以前只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城市,但自从成为铁路交通枢纽之后,发展非常迅速,这是交通对城市化的影响。但是无论是政策还是交通最终都是引起人口迁移来带动城市化的,那么我们从人口迁移的角度来谈谈城市化发展的动因。提出问题:为什么绝大部分人想在城市里生活,希

8、望在城市里安家?请学生回答,回答后结合图2.17进行讲解。 3.角色扮演,激发兴趣 华西村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一个典型实例,改革前的华西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经过改革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典型。它的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让学生扮演不同时期的华西村村民,说明城市化给自己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带来的巨大改变。 4.科际联系,图文结

9、合 在讲解第二个知识点“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时,要充分结合书上的两幅图,联系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先讲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走势,看图2.18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先为学生讲解图上注释、标记的意思,然后提出疑问:为什么发达国家在1800年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高速时期,而发展中国家直到二十世纪中叶才出现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让学生结合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再讲到城市化的阶段这个重点的时候要将图2.19城市化进程示意与案例4英国的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讲解,用示意图来说明案例,用案例来论证示意图,加深学生对世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以及各个阶段出现的特征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以及材料分析能

10、力。 5.实例剖析,巩固理解 运用三个新闻材料,用今天所学的课堂知识对其进行辨析,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堂知识的理解。新闻内容为:一、在中国人口流动最频繁区域之一的东部沿海浙江省,户籍管理部门调查发现,全省“农转非”数量从2004年时的57.7万人降到去年的18.9万人,降幅高达67%。不愿意进城落户,甚至把户口从城市中反迁回农村。二、几个月前,杭州市滨江区户籍官员遇到头疼事:马湖村20余名大学生强烈要求把户口迁回农村。三、在中国东部一个经济发达的县,出现了几十名政府公务员把户口迁往农村的现象。于是,有人开始高呼,中国城市发展开始“逆城市化”了。让学生说明这个观点的对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判断的理由

11、。 (三)布置作业 1.填表 城市化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2.读图答题 (1)到200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处于什么阶段? (2)分析图示,我国的城市化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分别处在哪个时间段? (3)按照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我国现在处在哪个阶段?有些什么特点? 这两个思考题基本包含了本节课的重点,可以引导学生课后复习与巩固。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 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概念 人口、聚集、范围、过程 (二)衡量标准:城市人口/总人口*100% (三)城市化的发展因素 农村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压力 就业机会多 推力 自然灾害 拉力

12、 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文化设施齐全 交通方便 (四)意义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一)初期阶段 (二)中期阶段 (三)后期阶段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纲目式板书,比较简略,易于突出重点,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把握,的也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本章规划社会生产包括物质产品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而两个方面能否健康、合理地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人口自身的生产能否与环境承载力、资源利用状况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因为一定地域上人口数量的变化、不同地域之间人口的迁移,都会引发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及社会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因此,人口问题成了当今

13、世界最令世人关注的三大问题人口、资源与环境中的首要问题。特别是随着地球上人口过多、过快的增长.环境承载力不断加大,人口与资源供给、人口与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处理好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协调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大课题。在我国,它不仅是地理学传统的一大主题,在举国创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之下,它更将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地理科学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2(必修)是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它以人类活动为核心,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本章“人口的变化”,则是地理2(必修)的基础,分为三节课文和一次问题研究探究活动,分别探讨人口的增长、人口的

14、迁移、人口的合理容量以及如何看待我国越来越突出的农民工问题。人口的变化包括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迁移。教材首先以有关“世界60亿人口日”的图文资料很自然地切人“人口的自然增长”(学生很容易抓住头绪,教师在教学组织时也容易上手)后,指出了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要素,从时间纵向演变的角度分析了世界人口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变化特点和人口总是不断增长的总趋势;从空间角度比较了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不同特点。由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不同特点引出人口增长的三种不同模式。接着,教材仍从时空两个不同角度阐释了三种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及转变的原因和过程,再通过案

15、例l“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的分析,进而明确: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及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口增长的决定因素。教材对“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迁移这一部分内容的编排:首先由导致某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两方面因素人手,引出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在对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之后,又分别阐释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国内人口迁移的基本状况以及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然后结合历史进程与案例2“美国的人口迁移”和案例3“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分述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及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等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从中明

16、确: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着重要作用,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也能影响人口的迁移。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其中的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随时间延续而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和特定历史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和空间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它们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形势之下,人们展开了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研究和讨论。不论是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还是人口合理容量,对它们的估计都要考虑到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区(国家甚或全球)的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消费水平的不同情况。因此,它们都有不确

17、定性和相对确定性。对它们进行的估计,因为假定条件不同,结果也就不同,甚至出入很大。不过,虽然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只是相对的,但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还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并进一步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目前存在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十分严重。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已十分紧迫。而要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需要各国(各地区)政府协调一致,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本章最后的“问题研究”,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壮大的农民工为题材,利用学生收集和教材在“知识拓展”部分提供的资料,通过师生对材料的分析、综合.了

18、解当前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认识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和解决农民工的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综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特殊意义,共同探讨解决当前农民工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的对策和途径。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爱他人.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的意识。对本章内容的教学,可围绕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来组织。在本章内容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教材插图、附表,或以图表创设的情景直接引发学生讨论、思考,或在精析图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比、归纳;或师生全体参与。或分小组协作;或分析文字、图表后进一步引申、阐发,或对列举的大量素材进行综合、

19、归纳。有些直接在课堂上解决,有些也可留待课后实施。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能对人口问题有更为科学的认识,可以较深入、正确地分析现实社会存在的各种由人口发展引起的问题,能进一步理解不同社会历史阶段、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不同国家(地区)人口发展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及相应采取的不同政策、措施。最终形成可持续的人口发展观念。课时安排共6课时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2课时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2课时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1课时问题研究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1课时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从容说课人口的出生、死亡导致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就整个人类历史时期来看,由于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

20、高,世界人口数量变化总的趋势是在不断增长的。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有不同的特点。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人口增长也有差异。因此,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之下,会存在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因而就形成了不同的人口政策。本节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其地区分布。教学中首先以有关“世界60亿人口日”的图文资料和补充的“中国13亿人口日”的相关素材,通过设问激发起学生对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探究心理,很自然地切入“人口的自然增长”后,指出人口的自然增长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大要素,先就图1.2和1.3这两幅曲线统计图

21、进行对比分析,从时间纵向演变的角度概括出世界人口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变化特点和人口总是在不断增长的总趋势,并在学生自学P3第一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归纳概括出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再从空间角度比较向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不同特点。由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不同特点进一步引出人口增长的三种不同模式。接着,仍然从时空两个不同角度阐释三种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及转变的原因和过程,再通过案例l“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的分析,最终明确: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及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面对人口增长的不同

22、情况,同一国家(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地区)也就可能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鉴于我国人口庞大的基数和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里将仍然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基本国策。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2.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3.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

23、获取知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题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3.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

24、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教学重点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难点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2.比较两种“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本质区别。教具准备运用投影仪和多媒体计算机,将一些相关图片资料、表格内容等制作出来,增强课堂教学气氛,并多准备一些新闻、报刊资料,及时将一些新的人口信息传输给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l课时新课导入师:社会在不断发展。文明在不断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某个

25、地区、某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人口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是什么引起了这种变化。这样的变化对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已经产生、正在产生和将要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该如何去正确应对?这就是我们下面即将开始学习的内容(板书)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推进(新知识传授)(观察下列三幅图片)(启发引导)师:图中两个小孩出生伊始,为什么社会会如此关注,甚至安南秘书长和张维庆主任都要亲临现场?生:因为他们降临人世,意味着世界和我国的人口分别增长到了创记录的60亿和13亿。师:是的,世界和我国人口不断增长,目前已达到了相当庞大的数量,而且这两个数字还在继续增大。(板书)人口的自然增长(设问承转)师:一个地区

26、的人口是会自然增长的,那么,人口的自然增长受哪些因素影响,由哪些因素决定呢?世界人口从古代到现在又是如何增长的呢?(知识拓展)(补充材料展示)自然增长美国人口咨询局人口手册第四版自然增长指某时期某人口中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后的余数(或差额)。NI=BDNI代表一定时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数,B和D分别代表这个时期的出生数和死亡数。人口自然增长率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一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人口出生率一人口死亡率人口的

27、自然增长率是怎样计算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发展速度和制定人口计划的重要指标,也是计划生育统计中的一个首要指标。它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的程度和趋势,具体说,可以由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年平均人口数之比,所得的结果用千分数或百分数表示。另外,人口自然增长率还可以用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表示。当全年出生人数超过死亡人数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全年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时,则为负值。因此,人口自然增长水平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之间的相对水平,它是反映人口再生产活动的综合性指标。(启发引导)师:从以上材料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生: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用人口的

28、自然增长率反映,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所以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读图分析)(方法引导)读下面两图,了解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判读步骤、方法。教师精讲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判读步骤、方法:1.读清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的人口数);2.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了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3.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读图思考)(师生问答)教师层层设问,学生据图回答。师:农业革命之前,人类主要从事狩猎和采集业。那时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情况

29、大致是怎样的?生: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师: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均较快。师:人口数量的变化与农业的发展有怎样的关系呢?师点拨: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条件下,生产力水平有了提高,促使粮食供应和医疗条件等得到改善,人们寿命延长,死亡率下降。因为节育还不普及,多生子女一方面可以:养老,另一方面可以分担工作,增加收人,因此出生率仍然很高,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迅速。生:人口数量的较侠增长可以给农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农业的发展使人口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师: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又有明显加快。这是为什么呢?生:随着社会

30、向工业化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同时由于人口基数增大也会导致人口增加。师:就整个人类历史时期来看,哪一个时期人口增长特别快?为什么?生自学P3第一段后:20世纪以来。因为过去的100多年,伴随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这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活动)师:假如某地某年有20万人,第一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那么,这一年会增加多少人口?假设其他条件保持不变,10年后,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若降至1.7,到那时一年会增加多少人口?生:列式计算。师点拨:20000

31、02一4000人,200000(1+2)=243799,2437991.7=4145。合作探究师:从以上计算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和启发?生思考,师点拨,同归纳: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总结承转)综上: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就某一特定地区而言,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还与其人口基数有关。那么,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特点是否相同,不同国家(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又与什么有关呢?(读图分析)(方法引

32、导)(投影图片)教师指点:地理柱状统计图的阅读1.认清图例,辨别柱子的色泽、长短所表示的含义;2.比较同一时段(时间)不同对象、同一对象不同时段(时间)柱子的长短,确定其含义。(读图思考)(师生问答)师:到2000年止,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如何排序?生:(计算、排序)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大洋洲。师:2000年与1950年相比,人口增长数量由多到少如何排序?生:(计算、排序)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北美、大洋洲。师:2000年与1950年相比,人口增长的倍数由大到小如何排序?生:(计算、排序)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师:人口增长倍数的大小实际上反映了人口的出生

33、率、死亡率还是自然增长率?生:(齐声)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师:对,下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我们刚才的结论。(投影图表)地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全世界2.20.81.4发达国家1.11.00.1发展中国家2.60.91.7非洲3.81.42.4北美1.40.80.6拉丁美洲2.40.61.8亚洲2.20.81.4欧洲1.01.1-0.1大洋洲1.80.71.1师:从19502000年人口增长的数量看,亚非拉地区与欧洲北美大洋洲相比,哪里增加量更大些?生:(计算)亚非拉地区。师:依经济发展水平,亚非拉地区多数国家和欧洲北美大洋洲主要国家相比情况如何?生:差距很大,亚非拉地区多数国家

34、为发展中国家,欧洲北美大洋洲主要国家经济都较发达。师:可见,目前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哪些国家?生:发展中国家。师:那么,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发达国家目前人口数量的增长又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呢?生:增长较为缓慢。师:对。下面就具体来看看这两类不同国家当前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以及它们各自的对策。(自主学习)(分组讨论)世界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人口数量及其自然增长率国家2002年人口数(亿)人口自然增长率(%)199019951995200020002005(预估)中国12.951.100.910.75印度10.411.861.641.41美国2.881.000.830.71印度尼西亚2.171

35、.541.431.22巴西1.741.491.311.20巴基斯坦1.482.682.772.50俄罗斯1.47-0.03-0.16-0.19孟加拉国1.433.102.002.10日本1.270.160.170.10尼日利亚1.152.572.392.24学生自学教材P4P5课文和“阅读”部分的文字与表1.1,教师就表1.1设计若干问题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并将学生分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组进行讨论、思考,由两组分别派代表完成下表: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典型国家举例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

36、数量还会逐渐减少俄罗斯、德国和日本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由于很多国家实行控制人口的措施)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教师引导)师:设l司:1.表中的10个国家的人口总计为多少?占当年世界总人口的百分比(2002年世界人口总计62.15亿)约为多少?2.这lO个国家分别属于哪个大洲?哪个大洲的亿人大国最多?这个大洲的这些亿人大国人口总计多少?占当年世界总人口的百分比约为多少?3.这10个国家中哪些是发达国家,哪些是发展中国家?哪类国家更多些?4.这10个国家目前的人口自

37、然增长率基本都表现出什么样的发展趋势?生:阅读教材和表格,分析、计算和讨论后作答,完成填表练习。师:归纳:总的来说,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都已趋于缓慢。相比二三十年前,尤其那些发展中的亿人大国人口增速的明显减缓,使世界人口的增长也相应趋缓(如下图所示)。不过,相对而言,拥有世界人口一多半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的增长还是显得快得多,而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增长更为缓慢,有些发达国家甚至已经出现负增长。师补充:发达国家之所以人口增长缓慢,是基于其社会经济的变化。发达的经济,高福利,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使人们早已经没有了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的顾虑,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根本

38、的转变,生育率下降。而社会竞争激烈,父母为子女的成长及顺利融人社会,在子女的教育、培训等方面所需付出的前期投入(包括时间、精力和金钱)越来越大,使发达国家的生育率进一步降低。前任美国人口统计局局长玛莎瑞琪指出,由于现代社会的经济是构架在受过更高教育的劳动力之上,这些年轻人则会仔细考虑他们是否需要一个大家庭。在组成家庭之前,他们不得不把花在抚养和教育子女上的直接、间接投资都考虑进来。师: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已经很多,人口增长过快,这会导致些什么样的后果呢?生思考后: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会出现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各方面的社会开支扩大,压力增大

39、,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也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同时,资源需求增大,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废弃物激增,这都会给资源、环境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从而进一步激化人地矛盾。师:哦,很明显,人口太多,人口增长太快,后果是很严重的。那么,人口很少,人口增长很慢的地方,应该非常理想,不会有什么问题出现了吧?生:(齐声)N0。也有问题。师:那会有什么问题?生:会出现:劳动力不足,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空间得不到合理利用;人口老龄化,个人及杜会赡养负担增加,社会福利和保障面临的压力增大,国防兵员不足等问题。从而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使人们生活质量下降。(小结)(过渡)师:看来,人口增长太快了不好,太

40、慢了也不是什么好事。那么,什么样的人口增长才是比较理想的呢?生:保持一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既不太快也不太慢。师:为此,人们又是怎么做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针对不同的人口现状,各国都采取了怎样的人口政策?(资料分析)(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日本计划明年耗资21亿美元鼓励国民多生多育据法新社报道,日本一官员18日指出,日本卫生部计划在明年耗资2500亿日元(约2l亿美元),以促进日本的人口生育。卫生部计划给那些进行生育的夫妇每年10万日元的生育补贴,并把向儿童发放津贴的年龄限制从原来的6岁提高到9岁,日本政府在以前只给6岁以下的儿童发放津贴,在该政策下,日本政府将向9岁以下的所有儿童发放津贴。

41、卫生部人口生育政策小组一名官员说:“我们不能像战前那样随便采纳一些政策,当时,日本政府曾下令人民扩大人口生育。但是由于进行人口生育需要花费昂贵的费用,许多夫妇无法独自承担。如果我们对他们进行援助,那么就可以让更多的夫妇进行生育。”该官员还指出,生一个小孩的费用从30万到40万日元不等。提供津贴以促进人口生育的计划将使大约28万生育的女性受益。该政策规定,第一个和第二个小孩可以在每个月得到政府5000日元的补助,而第三个小孩则可以每月得到1万日元的补助。从今年起至2004年3月。这一措施将花费政府1900亿日元。对儿童发放津贴的年龄限制改变将从明年4月开始实行。(摘自2003年7月18日中新网国

42、际新闻)材料二:现金津贴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意大利的出生率连年下降,国内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鼓励人民多生育,意大利用心良苦地宣布一项新措施,就是给予生育一胎以上的家庭经济津贴。意大利人民生育的婴儿从第二胎开始可以一次性领取由政府支出的1000欧元的津贴。不仅意大利,欧洲许多国家都面临着人口增长缓慢甚至人口负增长的压力。欧洲人口20世纪50年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左右,随后便开始下降,到80年代已经跌至O.3.经过短暂回升后又继续呈下降趋势,终于在1996年呈现负增长。材料三: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德国人口出生率很低,年出生率为10.5,始终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对夫妇只

43、有1.8个孩子。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在德国每年有14.5万多名婴儿的父母是外籍人,或父母的一方是外籍人,这些婴儿占全德婴儿出生率的20。目前,不仅德国西部的出生率继续下降,就是德国东部的出生率也开始下降。由于出生率低,德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化已成为联邦政府担忧的问题。此外,另一个人口问题,即外籍雇员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大量外籍雇员来到德国,他们的到来解决了德国本国劳动力不足的难题,但由于他们的高出生率。使德国人口增长很快,这也成为德国政府不容忽视的问题。(师生互动)师:从上述材料中,大家可以发现,那些人口增长很慢的国家多采取了怎样的措施?生:

44、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师:对,是这些措施。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人口很多、人口增长很快的那些发展中国家,它们又会有什么样的对策?大家先看以下的材料,再考虑刚才的问题。(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四:印度提倡“只生一个好”鼓励三人小家庭生男生女都一样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这一天,印度副总理希克瓦特在首都新德里一个有众多电影明星和著名板球运动员出席造势的晚会上宣布,为了避免日益增多的人口吞噬掉经济发展成果,印度中央政府从即日起在全国推行为期一年的“小家庭计划”。他向到会的嘉宾解释说,“小家庭计划”旨在鼓励每对印度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不论男孩女孩,组成一个利国利民、幸福和美的三人小家庭”。根据2001年5月

45、1目的人口普查数据,当时的印度总人口为10.27亿,而两年后的今天,印度媒体披露的最新数据已经达到10.6亿。以目前的人口增加速度计算,到2020年前后,印度就有可能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这比联合国原来估计的时间至少提前5到10年。实际上,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印度就提出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但囿于体制的制约和传统观念,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落实相应的政策措施,计划生育事实上成了一句空话。此后,印度每隔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都会让政府大吃一惊。于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印度政府下决心加大实行计划生育的力度,出台了“提高法定结婚年龄、准许自由堕胎、鼓励多子女夫妇绝育、给予只要2个孩子的家庭

46、以医疗、住房、教育津贴”等一系列措施。但是由于印度历史上盛行早婚,加上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家庭劳动需要男劳动力,因而农民中普遍存在重男轻女等观念,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难以落实,农村中一家有七八个孩子的现象并不罕见。早婚、遗弃女婴等事例仍大量发生。严峻的现实使印度政府感到了空前的压力。前段时间,印度总统卡拉姆和总理瓦杰帕伊曾多次信誓旦旦地表示,再过20年,印度将成为科技发达、经济飞升的世界强国。但有人警告说,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将不断膨胀的人口因素考虑在内。否则当2020年到来时,印度可能只有从人口意义上。才有资格称为“世界级大国”。为此,一些学者提出:印度应当加大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力度。“小家庭

47、计划”就是这种观点的产物。(摘自2003年7月14日环球时搬)材料五:国外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面的立法印度尼西亚人口发展与幸福家庭法(1992年颁布)第五章计划生育.对生育政策和节育服务进行了规定。规定“夫妇可以自由决定生育子女的数量和间隔”,但“(该)决定要符合对当代人和后代人的良心和责任感并符合政策”。第七章人口总量和质量,授权政府制定具体的生育政策。并规定政府在制定具体生育政策时,“要充分考虑人口数量、环境的承受力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等因素的约束作用及其相互平衡关系”。第九章管理和调节,规定奖励办法包括给予或取消机会、优待、便利、服务、补贴、礼品、奖励或义务,具体奖励制度由其他相关

48、法律和法规决定。伊朗人口与计划生育法(1993年颁布)伊朗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共有4条。第1条规定本法颁布实施满_年后出生的第四个及其以后的儿童不再享受法律规定的有关儿童数量方面的一切优惠条件。第2条规定了教育部、文化和高等教育部、医疗保健部和伊斯兰文化指导部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的职责。第3条规定了广播部门负责制作和播放直接或非直接广播节目。以提高公民认识。第4条规定了实施本法的支出(1、2、3条)的补偿。(师生互动)师:材料看完了,有答案了吗?生:有了。师:说说它们的对策。生: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增长。(小结)(承转)师:对,很好。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

49、口增长。措施看起来截然不同,但多是为了实现什么目标?生:为实现人口与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共同目标。师:为了这个全人类的共同目标,我们中国是怎么做的?生:实施较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师:效果怎么样呢?大家看了下面的材料,就会有印象了!(多媒体展示材料)中国,推迟了“世界60亿人口日”今天的地球已经承栽了60多亿人口。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近30年来,中国大约减少了3.38亿多人口的出生,这意味着如果没有中国的贡献,作为“世界60亿人口日”的今天将提前4年到来。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世界人口的天平上占五分之一强.中国的人口问题为全世界所瞩目。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

50、人口控制取得巨大的成就。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虽然处于新中国成立后第三次生育高峰期,20至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每年超过l亿,但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对计划生育的领导,实行和不断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有效抑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按70年代的生育率计算,中国实行计划生育近30年来共少出生了3.38亿人,将中国ll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将亚洲30亿人口日推迟了3年,将世界50亿人口日推迟了2年。按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属于低出生率国家。专家学者认为,中国解决人口问题的实践令世界瞩目.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师生互动)师:材料看了,大家有何感触?生:中国的计划生育,成绩巨大。

51、师:是的。成绩巨大。但那已成为过去,关键是今后。今后怎么办?生: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师:为什么?生:因为中国人口多,太多了。哪儿都挤,各项人均指标都上得很慢。师:对喽。别光看过去成绩是不错,但中国人口基数太大了,虽然现在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相当低,实际每年新增人口仍然很大。就在国务院新闻办2005年6月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计生委副主任潘贵玉表示,中国现在每年的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净增人口还有800万1000万,这就是说,中国两年净增人口相当于一个澳大利亚。因此.计划生育的国策短期内不会改变。计划生育,任重道远!(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的自然增长”,知道了人口的自然增长

52、受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共同决定;世界的人口数量,在整个人类历史时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总趋势,但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又有不同的特点i面对不同的人口形势。各国、各地区相应会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当然,一节课的时间,要掌握整个人类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诸方面情况显然是有点仓促。课后大家还可以继续探讨。我这里有不少有趣的课题,感兴趣的同学不妨来试着做做。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活动与探究课题;比较同是发达国家的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与俄罗斯、德国、日本的人口政策活动与探究的内容:同属发达国家的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与俄罗斯、德国、日本,人口数量的增长状况是不是完全相同?各

53、自表现出怎样的特点?相应的人口政策中,哪些措施是相同的,哪些有明显的差异?为什么?活动与探究的办法、过程: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活动与探究的结果:小论文,班级展评。课后练习1.1999年10月12日被联合国定为( )A.50亿人口日B.60亿人口日C.70亿人口日D.80亿人口日2.下列关于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B.不同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特点相同C.19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D.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平衡的3.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O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B.23C

54、.13D.604.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O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5.下图中所示a国家可能是( )A.印度B.新加坡C.美国D.德国6.上图中表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A.B.C.D.答案:1.B 2.A 3.B 4.B 5.A 6.A第2课时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人口的自然增长”有了更充分的了解。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的内容,考虑一下: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别表现出

55、怎样的特点?师:首先,总的来看,世界人口数量随着时间的延续有怎样的变化趋势?生:不断增长。师: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以相同的速度增长吗?生:不是。师:那就人类历史而言,什么时候出现过明显的改变?生:分别是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期间。师:什么时候世界人口的增速最快?生:20世纪以来。师:这样看来,同一地区,在不同时期人口的增长是有不同特点的。那么,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特点相同吗?生:不同。师:人口形势不同,相应各国、各地区的人口政策呢?生:也不同。师:像日本、俄罗斯采取什么政策,我国采取什么政策?世界上采取和我国相同政策的有哪些国家,能举一两个例子吗?生:日本、俄罗斯鼓励生育,我国实行计划

56、生育。现在像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基本采取了和我国相同的政策。(小结承转)师:很好。大家都掌握了。那请大家想一下,不管在什么时候,也不论什么地方,关于人口数量的增长,人们常用什么数值指标来衡量?生: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师:它与哪些数值指标有关,并与它们存在什么样的数学关系?生: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师: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这三项指标就构成了人口增长模式。(新知识传授)(板书)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图表分析)(师生互动)(展示教材图1.6和表1.2所制的多媒体插件)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师:图1.6中,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什么?生:纵坐标表示死

57、亡率和出生率,横坐标表示三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师:横坐标仅仅表示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吗?大家再注意一下三种人口增长模式距离坐标原点的远近,想一想,或许就能找到答案了。生:是不是时间?师:对,很好!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人口增长模式是要通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来反映的,但好像这幅图中三种模式倒是全都标示了,出生率和死亡率也标示出来了,可自然增长率好像没显现出来,那我们怎么从图中读取呢?生:(思考后)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之差,在这幅图中,我们只要在某一时间点处作一垂线,交图中红、蓝两条线于两点,垂线在两点间的截距所对应的应该就是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师:很好!是它。(演示)教师在电脑上演

58、示图1.6中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承转)师:图的坐标和各项参数我们都知道怎么看了,下面咱们就根据这幅图和P7案例1中表1.2提供的有关数据,看一看,想一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出现于人类社会的什么历史阶段?各自显现出怎样的特点?生:观察图表,判读数值指标的高低,思考各种模式可能出现的社会历史阶段。师出示下表中的框架。提示学生如何对比分析三种模式的特点。(师生互动)师生讨论比较,共同完成下表。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所处历史阶段原始型高高低原始社会时期传统型高低高农业社会、产业革命时期现代型低低低现代社会时期(启发引导)师:大家再想一想,从三种模式出现的历史阶段,我们应该可以联想出当时人们的生产方式

59、、社会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的状况,这样的话,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成因也就很容易理解了。生:自主学习:阅读P6图文和案例1思考后作答:教师精讲原始型:以渔猎、采集为生,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极差,种群为维持延续而出现的补偿性生育多,出生率高;但食物供给还很不充分,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很差,人口死亡率也很高,因此自然增长率很低。传统型: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先后发生、发展.人类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增速明显加大,人们的生存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古代和近代医学发展,人们抵御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死亡率率先开始大幅减小,而传统经济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使出生率仍然保持在很高的

60、水平,自然增长率明显增大。现代型:社会化大生产有了比较充分的发展,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劳动力数量需求开始减少,生产力水平高,经济增长快,医疗卫生条件好,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人们面临的社会择业竞争激烈,教育、培训开支增大,这些都使出生率、死亡率下降到很低的水平,自然增长率又变得很低。(小结承转)师:从以上情况可以发现,各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是不一样的。先后出现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可见,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和转变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生: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师:那就目前来看,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地区)生产力水平是否相同?生:当然不同。,师:那下面我们来看看世界两类不同国家(地区)现

61、在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哪一种?整个世界又是哪一种?生:阅读P6有关段落,思考后完成下表内容。地区代表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备注发达国家欧洲和北美现代型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到70年代中期,以欧洲和北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不足1,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发展中国家亚非拉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已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但人口的出生率仍较高整个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师: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现在已经进入现代型,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处在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生: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师:中国现在属于哪一类国家?生:发展中国家。师: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哪一种?生:现代型。师:怎么会呢?生:因为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小结归纳)师:那就是说,即便同处在一个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地区)人口增长模式也会不一样。综合以上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