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练习题:课外古诗词鉴赏(一)【含答案】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30429737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练习题:课外古诗词鉴赏(一)【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练习题:课外古诗词鉴赏(一)【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练习题:课外古诗词鉴赏(一)【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练习题:课外古诗词鉴赏(一)【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练习题:课外古诗词鉴赏(一)【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练习题: 课外古诗词鉴赏(一)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春日即事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注】李弥逊(10851153),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前两句,作者借助_、_等景物,描写了_(时令)的凄黯景象。(2)结合诗句,说说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滕王阁诗唐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注】滕王阁:

2、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诗中的帝子即指滕王李元婴。 (1)请分析诗歌首联的作用。 (2)登上滕王阁,诗人发出了什么感慨?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兰溪舟中寄苏粹中张元干气吞万里境中事,心老经年江上行。三径已荒无蚁梦,一钱不直有鸥盟。云收远嶂晚风熟,浪打寒滩春水生。鸿雁北飞知我意,为传诗句濮阳城。【注】张元干:南宋著名词人,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蚁梦:(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中记载,淳于棼梦至大槐安国,做了南柯郡太守,尽享荣华富贵。醒后见大槐树下有蚁穴,即梦中大槐安国。鸥盟:谓

3、与鸥鸟为友。比喻隐退。(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往昔“气吞万里”与如今年华老去、只能“江上行”进行了对比。B.颔联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化用同一个典故。C.颈联写诗人舟行兰溪时所见之景,既照应了标题,又与“鸥盟”相呼应。D.诗歌语言既气势雄浑,又清新流畅,看似无意功名,又透露出怅恨之意。 (2)尾联“鸿雁北飞知我意”有哪些“意”?请结合全诗加以概括。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夜泊水村陆 游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1)下列对本诗

4、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退居乡野、久离疆场、无缘无故的落寞怅惘。“羽箭久凋零”,足见其闲居的郁闷。B.颔联抒发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志愿,表达了诗人对那些面临外寇侵扰却无所作为的达官贵人的斥责。C.尾联点破诗歌题面,想象自己闲泊水村的寂寥景象,直接抒发了诗人的痛苦之情。D.全诗写出诗人虽怀报国壮志而白发催人的悲愤。 (2)请选择合适的角度赏析“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半山春晚即事宋王安石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注】此诗作于新法失败后,诗人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

5、)半山时。翳翳(y):树荫浓暗的样子。陂(bi):池塘。交交:树枝交接覆盖的样子。床敷(f):安置卧具。杖屦(j):拄杖漫步。 (1)根据相关知识选择填空。“酬我以清”后的字应为()A.凉B.阴C.幽D.明 (2)颔联和颈联分别从_和_两个方面塑造了一个_形象。 (3)清代宋诗钞中,说:“安石遣情世外,其悲壮即寓于闲淡之中。”请结合尾联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春 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1)诗中“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2)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7. 阅读

6、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钟山即事宋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注】钟山,南京的紫金山。王安石弃官后居住在这里。 (1)诗句中的“_”和“_”两个词,写出钟山春景的“幽”,表达了作者_的心情。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诗歌前两句的表达效果。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 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1)全诗共八句,前六句扣住题目中的“_”字,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交代“不遇”,重在抒发_之情,情致婉转。(2)下面关于这首唐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7、)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格律诗体,一、二、四、六、八句押韵。B.第一联“犬吠水声中”是指主人不想见客,而养狗守护宅院。C.中间两联对仗严谨,“树深”对“溪午”,“青霭”对“碧峰”。D.全诗写景真实自然,野竹、青气、飞瀑、碧峰构成奇境,形象勾勒出“道士”的生活境界。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题 画沈 周嫩黄杨柳未藏鸦,隔岸红桃半著花。开眼阑干接平楚,夹洲亭馆跂长沙。悠悠鱼泳知人乐,故故鸥飞照鬓华。如此风光真入画,自然吾亦爱吾家。【注】平楚:楚:树丛。登高远望,见树梢齐平。跂(q):垂足而坐,脚跟不着地。故故:沙鸥鸣叫的声音。(1)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为我们

8、展现了一幅色彩明丽、生机盎然不乏动感的暮春图景,给人以无限的联想。B.颔联中的“跂”字生动传神,把亭馆拟人化,由此使颔联与首联气息相连,富于生趣。C.本诗围绕“题画”,由色彩、画面联想到的“画”里的声音、心绪、思想等。D.尾联用平白的口语直接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可堪入画的美景的喜爱之情。(2)自选角度,赏析“悠悠鱼泳知人乐,故故鸥飞照鬓华”一句的妙处。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漫成一首杜 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注】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这首诗是杜甫寄居巴蜀时期所作,当时杜甫正在从云安即现在四川云阳前往夔州的船上。联拳,屈曲貌。拨剌(b

9、l),象声词,形容鱼在水里跳跃的声音。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C.二、四两句分别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D.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杜甫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与李白齐名,被人们尊称为“诗圣”。 (2)诗歌最后两句,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结合其内容,说说其中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塞下曲四首(其一)唐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

10、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注】空桑林:桑林因秋天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萧关:宁夏古关塞名。幽并客:幽州和并州的武勇之人。共:作“向”。游侠儿,都市游侠少年。紫骝:紫红色的骏马。(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句开篇既点明了时令,又点明了具体地点,描绘了一幅空旷无垠的边塞秋景图。B.“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异曲同工,感人至深。C.诗人将戍边战士与“幽并客”作了正反对比,目的在于突出戍边战士长期驻守边塞的决心。D.此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

11、 (2)说说“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中“寒”的妙处。诗人写“幽并客”与“游侠儿”这两种不同的人,用意何在?1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夜归丁卯桥村舍唐许浑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注】丁卯桥:地名。许浑:字用晦。太和六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等。紫蒲:紫色的蒲草。水槛:临水的栏杆。(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首联点明了诗人此行的时间和地点。B.“自有还家计”表明了诗人早有归隐田园的打算,此次归家的愉悦之情也油然而生。C.尾联中的“还”与首联中的“归”相呼应,且和诗题相照应。D.本诗仅仅通过

12、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的向往以及归家的喜悦之情。(2)“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中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请自选角度进行赏析。1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卜算子咏梅陆 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下面对词作内容的赏析和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卜算子咏梅一词是托物言志之佳作,歌咏了梅花的美丽和人生的美好。B.词的上半阕着力渲染梅的落寞凄清,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落寞凄清的气氛。C.下半阕托梅咏志。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

13、铮铮傲骨。D.“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者从民族国家的利益出发,做出生命的表白,悲忧中透出一种坚贞的自信。 (2)词的上阕主要描写梅花的_,下阕主要表达梅花的_。1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春 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注】流莺:即莺。洛城:洛阳,诗人家乡在洛阳附近。(1)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第一二句描写的是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这是一幅典型的早春时节的景象。B.诗歌中对异乡春天杨柳、残花、流莺的描写,作者触景生情,悠悠乡思便不可抑止地产生了。C.第三四句中,前句写春风吹梦,后句写梦逐春风,一“吹”一“逐”,

14、都很富有表现力。D.在诗人笔下,春风变得特别多情,它仿佛理解诗人的乡思,特意来殷勤吹送乡梦,为乡梦作伴引路。E.在诗人的意念中,这种随春风而生、逐春风而归的梦,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末句的“又”字,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忧伤之情。(2)有人说诗歌最后一句“又逐春风到洛城”中的“逐”字用的很好,请你结合诗句进行分析。1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约 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 (2)找出诗歌中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答案1.(1)小雨,落花,(暮)春(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

15、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1)“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中的意象有:小雨,落花。丝雨虽欲网春,但春毕竟网留不住。眼前所见,唯有“落花狼藉近黄昏”的景象而已。落花狼藉,是风雨摧残的结果,也是春天已逝的标志,由此可知,此时已是暮春时节。(2)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诗歌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

16、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丝雨虽欲网春,但春毕竟网留不住。眼前所见,唯有“落花狼藉近黄昏”的景象而已。落花狼藉,是风雨摧残的结果,也是春天已逝的标志。春残日暮景象更加凄黯,诗人的寂寞愁怅也更深了。第三、四句转到诗人自身的处境。“张罗地”借指自己的闲居之所,既表现门庭冷落,更含有对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慨叹。宿鸟衬托出冷寂。“自掩门”的“自”,传出了一种空廓无聊赖的意味,暗示这样的寂寞,与外界隔绝已非一日。这里虽不免流露出空寂落寞之感,但同时又含有对炎凉世态的不屑之意。2.(1)首联写滕王阁昔日豪华繁盛的宴会场景,与现在滕王阁的冷清寂寥形成对比,使人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慨。(2)抒发了生命短暂

17、,繁华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1)“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滕王阁是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门上,下临赣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生发出来。滕王阁的形势是这样的好,但是如今阁中有谁来游赏呢?想当年建阁的滕王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首联通过滕王阁昔盛今衰的对比,抒发了繁华终将逝去、人世盛衰无常的感慨。(2)首联点出滕王阁的形势,并遥想当年兴建此阁时的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

18、。颔联紧承首联第二句写早晨南浦飞来的轻云在画栋边上掠过,傍晚时分西山的雨吹打着珠帘,进一步描写滕王阁的冷清寂寞。通过滕王阁昔盛今衰的对比,抒发了繁华易逝的感慨。颈联由空间转入时间,写潭中白云的倒影每日悠然浮荡,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尾联感慨人去阁在,江水永流,收束全篇,抒发了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感慨。3.(1)A(2)对往昔为国建功立业的气吞万里的豪情壮志的追忆。对心态老去、漂泊江湖的落寞。对往事如梦的空幻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对友人苏粹中的思念。(1)A项,“如今年华老去”错,诗歌首联分明是“心老”,而非真的“年华老去”。(2)“鸿雁北飞知我意”中的“意”实际上就是诗人的情

19、感,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概括即可。本诗首联前句写了对往昔为国建功立业、气吞万里的豪情壮志的追忆,后句则流露出心态老去、漂泊江湖的落寞。颔联借用蒋诩辞官隐居的典故,表达了往事如梦的空幻之感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尾联“鸿雁北飞”则表达了对友人苏粹中的思念。4.(1)C(2)示例一:以工稳的对仗,揭示了岁月流逝与夙愿难偿的矛盾。示例二:“一”与“万”的强列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诗人的拳拳爱国心与殷殷报国情。示例三: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年华空掷、青春难再的感伤与悲愤。(1)C项,尾联回笔写眼前自己闲泊水村的寂寥景象。一个老翁,处江湖之远,眼看着干戈寥落了,铁马逝去了,战鼓静灭了,大宋江山任人宰割了,他的心怎不

20、会如刀割一般的苦痛!梦醒之后,所看到的是荒寒的汀州上寻寻觅觅的新雁,哪里有可以安栖的居所!这怎不教人潸然落泪呢?这两句是借象表意,间接抒情。(2)从修辞的角度来看,这两句对仗工整,运用了对偶的修辞,岁月流逝,青春不再。诗人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了。揭示了岁月流逝与夙愿难偿的矛盾。前句中的“一”与“万”在数量形成了对比,一身报国,万死不悔。在对比中强烈地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之心与报国之志的热忱。从抒情方法的角度来看,这两句是直接抒情,即便我抱定了“为国牺牲敢惜身”的志向,可是又谁能了解我的苦心我的喟叹呢?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年华逝去,报国无时的感伤与悲愤之情。5.(1)B(2)居室周围的环境,日常起居,悠

21、闲自得的隐者(3)示例一:诗人通过北山鸟的“好音”,以动衬静,突出环境的幽静和内心的恬淡,但“惟”是“只有”的意思,却流露出诗人孤寂和无人相知的感慨。示例二:“遗”是“赠送,留下”的意思。运用拟人手法,将北山之鸟视为知己。衬托诗人罢相后的孤寂心境。(1)根据律诗押韵规则和诗句内容,花落之后,枝叶繁茂,树荫浓暗;再结合后三联的韵脚“深”“寻”“音”可知,“阴”最恰当。故选B。(2)本诗颔联是从他居室周围的环境写的,写出了坡路上林树翳翳,园屋前枝叶交盖,这绿荫蔽天的环境多么安静和可爱,连圆屋也显得更深远和荫蔽了;颈联是从他日常起居写的,写出了有时安闲地坐在床敷(坐具)上憩息,有时着履策杖去探幽寻胜

22、,过得是悠闲自得的生活。由此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隐者形象。(3)诗歌前三联着重表现“半山”静谧的环境,在此静谧的氛围里,传来一阵阵清脆的声音,给人们带来内心的无限享受,留下一片“好音”,由此可以得出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从诗句本身出发,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惟”意思是“只有”,“遗”意思是“赠送”,作者赋予鸟儿人的情感,将北山之鸟视为知己。此时的北山,出了诗人独步寻幽之外,杳无人迹,只有声声鸟鸣,偶尔来慰其岑寂。诗人在平夷冲淡的外表下,罢相后的孤寂心境显示于言外。据此理解分析即可。6.(1)阴阴,又(2)抒发了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1)“杨柳阴阴细雨晴”是说在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

23、,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变得苍翠浓郁,经过细雨的洗浴后,柳色变得更加深暗。“阴阴”一词,指杨柳枝繁叶茂,留下一片片绿阴。“又逐春风到洛城”的意思是“在梦中我再次追逐着春风飞回了家乡”,“又”表示再次,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2)古诗一般都是先写景后抒情的,从最后两句中可以体会出诗人的情感。“乡梦”一词,意为总是梦见故乡,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7.(1)无声,不鸣,闲适悠然(或:孤独落寞)的心情(2)运用拟人,将花草人格化,写出涧中流水静悄悄的绕着竹林流淌,竹林西畔那繁花绿草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曳多姿,生动形象地写出钟山春天的静寂幽深、生机盎然,表达出诗人对春景的

24、喜爱之情。(1)通读全诗,从“涧水无声绕竹流”“一鸟不鸣山更幽”中“无声”“不鸣”可以看出钟山环境之“幽”:山涧的溪水静静地流淌,林中的小鸟一声都不鸣叫,一切都是那样地悄无声息。诗人在屋檐下,对着钟山坐了一天,耳边听不到一声鸟鸣,山中显得格外的静寂幽旷,表现了诗人晚年罢相隐居后悠闲安适的心境,以及隐居后的孤独、寂寞和政治上的失意之情。(2)在诗人的笔下,“涧”是鲜活的,在山间竹林里回环往复,奔腾跳跃,唱着歌,带着笑流向远方;“竹”也是鲜活的,仿佛在你的思维深处亭亭玉立,舞动腰身,款款弄姿,将那婀娜的影子倒影于流水之中;再看那“花草”,正在舞弄柔情。“绕”“弄”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涧中流水静悄

25、悄的绕着竹林流淌和竹林西边草地上,花草随春风频频舞动、款款弄姿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钟山美景的流连喜爱之情。8.(1)访,惆怅、失落(2)B(1)诗的前六句的意思是“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繁盛带着点点露水。树林深处,野鹿时隐时现,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飞瀑高挂在碧绿的山峰”,这是作者访戴天山道士时的所闻所见。前六句扣住题目中的“访”字,侧重写景,表现了道士所居之处景色秀美,如世外桃源般美好。“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的意思是“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只好依靠几棵古松,排遣愁思”,“愁”字,颇能传神,把诗人着急等待道士回来,同他畅谈一番的神态刻

26、画得清晰可见。这两句突出了访道士不遇的主题,表现了诗人的惆怅、失落之情。(2)B项,“犬吠水声中”并非指“主人不想见客,而养狗守护宅院”,而是道院无人。9.(1)A(2)示例:这一联写河中鱼,洲上鸥的欢快身影。用了拟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典故或者视觉听觉或者想象虚写)来表现水中悠悠游动的鱼有同样欢乐的人的心境;借鸥鸟的白色与人鬓边白发相照应的情景,写出阅历丰富之人面对自然的娴静意趣。(1)A项,“暮春”错误,描绘的是初春之景。(2)“悠悠鱼泳知人乐,故故鸥飞照鬓华”的意思是:悠悠游动的鱼儿知道人的乐趣,故故叫的沙鸥映衬着鬓边的白发。这一联写出了河中鱼,洲上鸥的欢快身影。出句用“子非鱼安知鱼

27、之乐”的典故,同时赋予水中鱼儿以人的情感,以此来表现水中悠悠游动的鱼有同样欢乐的人的心境;对句中的沙鸥是白色的,人鬓边的头发也是白色的,两者相互映衬,写出阅历丰富之人面对自然的娴静意趣。10.(1)C(2)诗歌后两问,作者写景使用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对比”“衬托”)的手法。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光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响,大鱼从那儿跃出水面以动衬静,愈见其静。透露出诗人对安谧恬静的自然生命的喜爱之情,可见其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1)C项,诗的第二句中,“风灯”是一种有罩子能防风的灯,不是什么“江风吹打桅灯”,这一点我们从它与“江月”句的相对

28、中也可看出。这一句其实还是写出一种“静态”,因此说它与第一句的静“对比鲜明”是不恰当的。(2)此诗作于766年诗人漂泊巴蜀时期,描写的是夜泊之景。诗的后两句描写江岸之景:白鹭蜷曲着身子,恬静地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发出拨剌的声音,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这一描写,既突出了夜的静谧,又表现出生命的活力,使夜显得不那么死寂。这平和、寂静而又洋溢着生之气息的夜景,唯有饱经丧乱的诗人才能感受到它的美好。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11.(1)C(2)“寒”字,指寒冷,突出了边塞的天气恶劣,暗示了戍边将士的艰辛。构成对比

29、,表达了作者对保家卫国献身沙场的“幽并客”这些勇武的将士的讴歌与惋惜,对只知游荡街市炫耀自夸的“游侠儿”的批评讽刺。这一“褒”一“贬”的强烈对比,表现了作者不怕艰险、以身许国的崇高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热情。(1)C项,“将戍边战士与幽并客作了正反对比”错误,应改为“将幽并客与游侠儿作了正反对比”,“幽并客”是幽州和并州的武勇之人,是自古以来这一带勇武的从军之人。(2)首先要解释该字的含义,其次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写的景象,指出该字的特点,最后赏析该字在营造意境、情感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寒”字,指寒冷,写边塞的气候环境特点,边塞越是寒冷就越能表现环境之恶劣,条件之艰苦,就越能衬托守卫边疆

30、的将军和士兵们的艰苦和不易。解答时结合诗句理解“幽并客”与“游侠儿”这两种人的不同形象,结合诗歌表达的主旨情感理解诗人的用意。“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自古以来幽州和并州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幽并客”是幽州和并州的武勇之人,是自古以来这一带勇武的从军之人,这些人不惧恶劣的风沙之苦,有豪情壮志,保家卫国,献身沙场。而“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中的“游侠儿”只是自恃甚勇,自鸣不凡,喜欢夸耀骏马而已,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也吃不得苦。这两类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幽并客”这些勇武的将士的讴歌与惋惜,对只知游荡街市炫耀自夸的“游侠儿”的批评讽刺。同时,诗人也通过肯定“幽并客”这一形

31、象来表达自己的理想,也希望能像他们一样奔赴沙场,建功立业,表现了诗人不怕艰险、以身许国的崇高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热情。12.(1)D(2)从视觉角度,写“水槛”的低,突出“菖蒲”的高,突出落叶之多,红色之浓烈,渲染了一种温暖恬静的氛围,烘托诗人归来时轻松愉悦的心情。(1)D项,除了景物描写,还有直抒胸臆。(2)“紫蒲低水槛”写紫色的菖蒲出水很高,使水边的栏杆都显得低了,从视觉所见,写“水槛”的低,突出“菖蒲”的高。“红叶半江船”写深秋时节红叶飘零,落了很多在船上,突出了落叶之多,红色之浓烈。颈联选用“紫蒲”“红叶”这两个色彩明丽的意象,渲染了一种温暖恬静的氛围,烘托诗人归来时心情的轻松愉悦。13

32、.(1)A(2)(困难)处境(遭遇),高洁、坚贞的品格(1)A项,“歌咏了梅花的美丽和人生的美好”错误,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2)上阕“驿外断桥边”“寂寞”“风和雨”等展示了梅花艰难恶劣的处境;下阕“无意”“香如故”等表现了梅花高洁、坚贞的品质。14.(1)A,E(2)“逐”的意思是“追逐”,“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了春风人的情感;晚上一夜春风吹起了我的思乡之梦,在梦中我再一次追逐着春风飞回了我的家乡,把抽象的春风形象化。表明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1)A项,“早春”错,应该是暮春;E项,“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忧伤之情”

33、错误,诗人没有忧伤之情,而是愉悦心境。(2)“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是两个出语平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的诗句。上句写春风吹梦,下句写梦逐春风,一“吹”一“逐”,都很富有表现力。“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了春风人的情感。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像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这才酿就了一夜的思乡之梦。而这一夜的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越过千里关山,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洛阳城。在诗人笔下,春风变得特别多情,它仿佛理解诗人的乡思,特意来殷勤吹送乡梦,为乡梦作伴引路;而无形的乡梦,也似乎变成了有形的缕缕丝絮,抽象的主观情思,完全被形象化了。在整

34、首诗中,“春”扮演了一个贯串始终的角色。它触发乡思,引动乡梦,吹送归梦,无往不在。由于春色春风的熏染,这本来不免带有伤感怅惘情调的乡思乡梦,也似乎渗透了春的温馨明丽色彩,而略无沉重悲伤之感了。诗人的想象是新奇的,奇妙的想象将强烈的乡思形象化、具体化了。在诗人的意念中,这种随春风而生、逐春风而归的梦,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末句的“又”字,不但透露出乡思的深切,而且流露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欣喜愉悦之情。15.(1)梅子成熟的季节,在乡村的夏夜,点点滴滴的雨敲打着屋檐,长满青草的池塘传来阵阵蛙鸣。(2)闲敲棋子。“闲敲棋子”这一细节描写,既写出诗人雨夜候客来访时闲得无聊,在棋盘上敲打棋子的情景,

35、也表达了诗人约客未至的怅惘、无奈心情。(1)描绘诗歌画面,要抓住其中的重要景物,发挥合理的想象。本题中我们可以抓住“时节、雨夜、池塘、蛙声”这些重要景象。时节是黄梅时节,即夏季江南梅子成熟的时节;时间是夏季的夜晚。此时滴答的雨声不断,它们敲打着房檐,跳进了池塘。池塘里长满了青草,不时传来阵阵蛙鸣。综合以上分析,发挥自己的想象对画面进行描绘即可。(2)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意思是: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看着灯花一朵一朵落下。这句描写了诗人用手敲棋子的这一细微动作。由此可见,“闲敲棋子”属于细节描写。诗人约客半夜下棋,但友人未至,诗人在百无聊赖之际,无意拿起棋子敲打,将灯花震落,看似闲暇的举动实则反映诗人内心的无聊、怅惘与无奈。综合以上分析,整理作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