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径选择和管道压力降计算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0411946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4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管径选择和管道压力降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管径选择和管道压力降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管径选择和管道压力降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管径选择和管道压力降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径选择和管道压力降计算(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wd.管径选择与管道压力降计算第一局部 管径选择1 应用范围和说明1.0.1 本规定适用于化工生产装置中的工艺和公用物料管道,不包括储运系统的长距离输送管道、非牛顿型流体及固体粒子气流输送管道。1.0.2 对于给定的流量,管径的大小与管道系统的一次投资费(材料和安装)、操作费(动力消耗和维修)和折旧费等项有密切的关系,应根据这些费用作出经济比照,以选择适当的管径,此外还应考虑安全流速及其它条件的限制。本规定介绍推荐的方法和数据是以经历值,即采用预定流速或预定管道压力降值(设定压力降控制值)来选择管径,可用于工程设计中的估算。1.0.3 当按预定介质流速来确定管径时,采用下式以初选管径: d

2、=18.81W0.5u-0.5-0.5 (1.0.31) 或 d=18.81V00.5u-0.5 (1.0.32) 式中 d管道的内径,mm; W管内介质的质量流量,kgh; V0管内介质的体积流量,m3h;介质在工作条件下的密度,kgm3; u介质在管内的平均流速,ms。预定介质流速的推荐值见表2.0.1。1.0.4 当按每100m计算管长的压力降控制值(Pf100)来选择管径时,采用下式以初定管径: d18.16W0.38-0.2070.033Pf1000.207 (1.0.41) 或 d18.16V00.380.1730.033Pf1000.207 (1.0.42) 式中介质的动力粘度,

3、Pas;Pf100100m计算管长的压力降控制值,kPa。 推荐的Pf100值见表2.0.2。1.0.5 本规定除注明外,压力均为绝对压力。2 管道内流体常用流速范围和一般工程设计中的压力降控制值2.0.1 管道内各种介质常用流速范围见表2.0.1。表中管道的材质除注明外,一律为钢。该表中流速为推荐值。2.0.2 管道压力降控制值见表2.0.21和表2.0.22,该表中压力降值为推荐值。3 核定3.0.1 初选管径后,应在已确定的工作条件及物料性质的根基上,按不同流动情况的有关公式,准确地作出管道的水力计算,再进一步核定下述各项:3.0.2 所计算出的管径应符合工程设计规定;3.0.3 满足介

4、质在管道输送时,对流速的安全规定;3.0.4 满足噪声控制的要求。第二局部 管道压力降计算1 单相流(不可压缩流体)1.1 简述1.1.1 本规定适用于牛顿型单相流体在管道中流动压力降的计算。在化工工艺专业已 基本确定各有关主要设备的工作压力的情况下,进展系统的水力计算。根据化工工艺要求计算各主要设备之间的管道(包括管段、阀门、控制阀、流量计及管件等)的压力降,使系统总压力降控制在给定的工作压力范围内,在此根基上确定管道尺寸、设备接收口尺寸、控制阀和流量计的允许压力降,以及安全阀和爆破片的泄放压力等。1.1.2 牛顿型流体是流体剪应力与速度梯度成正比而粘度为其比例系数。但凡气体都是牛顿型流体,

5、除由高分子等物质组成的液体和泥浆外,多数液体亦属牛顿型流体。1.2 计算方法1.2.1 本卷须知1.2.1.1 安全系数 计算方法中未考虑安全系数,计算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数值。通常,对平均需要使用510年的钢管,在摩擦系数中加2030的安全系数,就可以适应其粗糙度条件的变化;超过510年,条件往往会保持稳定,但也可能进一步恶化。此系数中未考虑由于流量增加而增加的压力降,因此须再增加1020。的安全系数。规定中对摩擦压力降计算结果按1.15倍系数来确定系统的摩擦压力降,但对静压力降和其它压力降不乘系数。1.2.1.2 计算准确度 在工程计算中,计算结果取小数后两位有效数字为宜。对用当量长

6、度计算压力降的各项计算中,最后结果所取的有效数字仍不超过小数后两位。1.2.2 管 径1.2.2.1 确定管径的一般原那么 (1) 应根据设计条件来确定管道直径,需要时,可以有设计条件下压力降1525的富裕量,但以下情况除外: a. 有燃料油循环管路系统的排出管尺寸,应考虑一定的循环量; b. 泵、压缩机和鼓风机的管道,应按工艺最大流量(在设备设计允许的流速下)来确定尺寸,而不能按机器的最大能力来确定管道尺寸; c. 连续使用的管道(如开工旁路管道)尺寸,应按可能得到的压差来确定。(2) 在允许压力降范围内,应采用经济管径,某些管道中流体允许压力降范围见表1.2.21。(3) 某些对管壁有腐蚀

7、及磨蚀的流体,由流速决定管径,其流速见表1.2.22。1.2.2.2 管径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1. 2. 21)式中 d管道内直径,mm; Vf流体体积流量,m3/h; u流体平均流速,m/s; W流体质量流量,kg/h;流体密度,kg/m3。通常可由图1.2.21或图1.2.22查得管径。某些管道中流体允许压力降范围表1.2.21序号管道种类及条件压力降范围kPa(100m管长)l蒸汽 P6.4IOMPa(表)46230总管 P 3.5MPa(表)1235P 3.5MPa(表)2346支管 P735kW进口1.89出口4.66.9小型压缩机进出口2.323压缩机循环管道及压缩机出口管0.

8、23123安全阀进口管(接收点至阀)最大取整定压力的3%出口管最大取整定压力的10%出口汇总管最大取整定压力的7.5%4一般低压下工艺气体2.3235一般高压工艺气体2.3696塔顶出气管127水总管238水支管189泵进口管最大取8出口管110 m3h1246某些对管壁有腐蚀及磨蚀流体的流速 表1. 2. 22序 号介质条件管道材料最大允许流速 mSl烧碱液(浓度5)碳钢1.222浓硫酸(浓度80)碳钢1.223酚水(含酚1)碳钢0.9l4含酚蒸汽碳钢18.005盐水碳钢1.83管径900衬水泥或沥青钢管4.60管径900衬水泥或沥青钢管6.00 注:当管道为含镍不锈钢时,流速有时可提高到表

9、中流速的10倍以上。1.2.3 管路1.2.3.1 简单管路 但凡没有分支的管路称为简单管路。 (1) 管径不变的简单管路,流体通过整个管路的流量不变。 (2) 由不同管径的管段组成的简单管路,称为串联管路。 a. 通过各管段的流量不变,对于不可压缩流体那么有 VfVf1=Vf2=Vf3 (1.2.31) b. 整个管路的压力降等于各管段压力降之和,即PPl+P2+P3 (1.2.32)1.2.3.2 复杂管路 但凡有分支的管路,称为复杂管路。复杂管路可视为由假设干简单管路组成。 (1) 并联管路 在主管某处分支,然后又集合成为一根主管。 a. 各支管压力降相等,即PPlP2P3 (1.2.3

10、3) 在计算压力降时,只计算其中一根管子即可。 b. 各支管流量之和等于主管流量,即 VfVf1Vf2Vf3十 (1.2.34) (2) 枝状管路 从主管某处分出支管或支管上再分出支管而不集合成为一根主管。 a. 主管流量等于各支管流量之和; b. 支管所需能量按耗能最大的支管计算; c. 对较复杂的枝状管路,可在分支点处将其划分为假设干简单管路,按一般的简单管路分别计算。1.2.4 管道压力降计算1.2.4.1 概述(1) 管道压力降为管道摩擦压力降、静压力降以及速度压力降之和。管道摩擦压力降包括直管、管件和阀门等的压力降,同时亦包括孔板、突然扩大、突然缩小以及接收口等产生的局部压力降;静压

11、力降是由于管道始端和终端标高差而产生的;速度压力降是指管道始端和终端流体流速不等而产生的压力降。(2) 对复杂管路分段计算的原那么,通常是在支管和总管(或管径变化处)连接处拆开,管件(如异径三通)应划分在总管上,按总管直径选取当量长度。总管长度按最远一台设备计算。(3) 对因结垢而实际管径减小的管道,应按实际管径进展计算。 雷诺数按下式计算: 1.2.41式中Re雷诺数,无因次;u流体平均流速,ms;d管道内直径,mm;流体粘度,mPas;W流体的质量流量,kgh;Vf流体的体积流量,m3h;流体密度,kgm3。(4) 管壁粗糙度管壁粗糙度通常是指绝对粗糙度()和相对粗糙度(d)。绝对粗糙度表

12、示管子内壁凸出局部的平均高度。在选用时,应考虑到流体对管壁的腐蚀、磨蚀、结垢以及使用情况等因素。如无缝钢管,当流体是石油气、饱和蒸汽以及干压缩空气等腐蚀性小的流体时,可选取绝对粗糙度o.2mm;输送水时,假设为冷凝液(有空气)那么取0.5mm;纯水取0.2mm;未处理水取0.30.5mm;对酸、碱等腐蚀性较大的流体,那么可取l mm或更大些。对一样绝对粗糙度的管道,直径愈小,对摩擦系数影响程度愈大,因此用和d的比值d来表示管壁粗糙度,称为相对粗糙度。在湍流时,管壁粗糙度对流体流动的摩擦系数影响甚大。摩擦系数()与雷诺数(Re)及管壁相对粗糙度(d)的关系见图1.2.41所示;在完全湍流情况下,

13、清洁新管的管径(d)占绝对粗糙度()的关系见图1.2.42所示。某些工业管道的绝对粗糙度见表1.2.41;相对粗糙度由图1.2.42查得。某些工业管道的绝对粗糙度 表1. 2.41序 号管 道 类 别绝对粗糙度(c) mm1234567金属管无缝黄铜管、铜管及铅管新的无缝钢管或镀锌铁管新的铸铁管具有轻度腐蚀的无缝钢管具有显著腐蚀的无缝钢管旧的铸铁管钢板制管0.010.050.10.20.250.420.20.30.5以上0.85以上0.338910111213非金属管干净玻璃管橡皮软管木管道陶土排水管接头平整的水泥管石棉水泥管0.00150.010.010.030.251.250.456.00

14、.330.030.8(5) 流动型态 流体在管道中流动的型态分为层流和湍流两种流型,层流与湍流间有一段不稳定的临界区。湍流区又可分为过渡区和完全湍流区。工业生产中流体流型大多属于过渡区,见图1.2.41所示。 确定管道内流体流动型态的准那么是雷诺数(Re)。a. 层流 雷诺数Re104。因此,工程设计中管内的流体流型多处于湍流过渡区范围内。(b) 完全湍流区 在图1.2.41中,M-N线上部范围内,摩擦系数与雷诺数无关而仅随管壁粗糙度变化。c. 临界区 2000Re3000时,可按湍流来考虑,其摩擦系数和雷诺数及管壁粗糙度均有关,当粗糙度一定时,摩擦系数随雷诺数而变化。(6) 摩擦系数 a.

15、层流 层流时摩擦系数用式(1.2.42)计算或查图1.2.4l。64Re (1.2.42)式中摩擦系数,无因次。b. 过渡流和完全湍流,见图1.2.41所示。在较长的钢管中,假设输送的是为水所饱和的湿气体,如氢、二氧化碳、氮、氧及类似的流体,应考虑到腐蚀而将查图所得摩擦系数乘以1.2。(7) 压力降在管道系统中,计算流体压力降的理论根基是能量平衡方程。假设流体是在绝热、不对外作功和等焓条件下流动,对不可压缩流体密度是常数,那么得: (1. 2. 43) (1. 2. 44)因此(1. 2. 45)或PPS+PN+Pf (1. 2. 46)式中P管道系统总压力降,kPa;PS静压力降,kPa;P

16、N速度压力降,kPa;Pf摩擦压力降,kPa;Z1、Z2分别为管道系统始端、终端的标高,m;u1、u2分别为管道系统始端、终端的流体流速,ms;u流体平均流速,ms; P流体密度,kgm3; hf管内摩擦损失的能量,Jkg;L、Le分别为管道的长度和阀门、管件等的当量长度,m; D管道内直径,m。1.2.4.2 压力降计算 (1) 圆形截面管 a. 摩擦压力降 由于流体和管道管件等内壁摩擦产生的压力降称为摩擦力压降。摩擦压力降都是正值.正值表示压力下降。可由当量长度法表示,如式(1.2,45)的最末项。亦可以阻力系数法表示,即 (1.2.47)此式称为范宁(Fanning)方程式,为圆截面管道

17、摩擦压力降计算的通式,对层流和湍流两种流动型态均适用。式中Pf管道总摩擦压力降,kPa;摩擦系数,无因次;L管道长度,m;D管道内直径,m;K管件、阀门等阻力系数之和,无因次;u流体平均流速,ms;流体密度,kgm3。通常,将直管摩擦压力降和管件、阀门等的局部压力降分开计算,对直管段用以下公式计算。层流 (1.2.48)b湍流1. 2. 49式中 d管道内直径,mm; W流体质量流量,kgh; Vf流体体积流量,m3h;流体粘度,mPas。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b. 静压力降 由于管道出口端和进口端标高不同而产生的压力降称为静压力降。静压力降可以是正值或负值,正值表示出口端标高大于进口端标高,

18、负值那么相反。其计算式为: 1. 2. 410式中PS静压力降,kPa;Z2、Z1管道出口端、进口端的标高,m;流体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9.81ms2 c. 速度压力降 由于管道或系统的进、出口端截面不等使流体流速变化所产生的压差称速度压力降。速度压力降可以是正值,亦可以是负值。其计算式为: 1. 2. 411PN速度压力降,kPa;u2、u1出口端、进口端流体流速,ms;流体密度,kgm3。 d. 阀门、管件等的局部压力降 流体经管件、阀门等产生的局部压力降,通常采用当量长度法和阻力系数法计算,分述如下: (a) 当量长度法 将管件和阀门等折算为相当的直管长度,此直管长度称为管件和

19、阀门的当量长度。计算管道压力降时,将当量长度加到直管长度中一并计算,所得压力降即该管道的总摩擦压力降。常用管件和阀门的当量长度见表1.2.42和表1.2.43。 表1.2.42和表1.2.43的使用说明为: 表中所列常用阀门和管件的当量长度计算式,是以新的清洁钢管绝对粗糙度0.046mm,流体流型为完全湍流条件下求得的,计算中选用时应根据管道具体条件予以调整。 按条件计算,可由图1.2.41查得摩擦系数(T)(完全湍流摩擦系数),亦可采用1.2.44中数据。续表1.2.43图中: d内直径或表示内直径长度; r曲率半径;角度。新的清洁钢管在完全湍流下的摩擦系数(由图1. 2.41查得) 表1.

20、2.44公称直径(DN)mm1520253240506580100125150200250300400450600摩擦系数(T)0.0270.0250.0230.0220.02l0.0190.0180.0170.0160.0150.0140.0130.012 (b) 阻力系数法管件或阀门的局部压力降按下式计算,式中有关符号见图1.2.43所示。(1.2.412) 式中PK流体经管件或阀门的压力降,kPa; K阻力系数,无因次。其余符号意义同前。逐渐缩小的异径管当45时 (1.2.413)当45180时 (1.2.414)逐渐扩大的异径管当45时 (1.2.415) 当45180时 (1.2.4

21、16) 式中各符号意义同前,并见图1.2.43说明。图中符号说明: a1、a2异径管的小管段、大管段截面积; d1、d2异径管的小管段、大管段内径;异径管的变径角度。 图1.2.43 逐渐缩小及逐渐扩大的异径管应用式(1.2.41316)通常,流体经孔板、突然扩大或缩小以及接收口等处,将产生局部压力降。 突然缩小和沉着器到管口(容器出口)按下式计算: (1.2.417)突然扩大和从管口到容器(容器进口)按下式计算: (1.2.418) 式中PK局部压力降,kPa; K阻力系数,无因次,见表1.2.45。通常取:K0.5; KV管件速度变化阻力系数,无因次。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管件速度变化阻力

22、系数KV1()4。对容器接收口,()4值甚小,可略去不计,故KVl。因此,通常K+KV1.5,KKV0.5;将此关系式分别代入式(1.2.417)和式(1.2.418)得: 容器出口 (1.2.419)容器进口 (1.2.420) 当PK为负值,表示压力上升,计算中作为富裕量,略去不计。 完全湍流时容器接收口阻力系数,在要求比照准确的计算中,可查表1.2.45,层流时阀门和管件的阻力系数见表1.2.46。容器接收口的阻力系数(K)(湍流) 表1.2.451容器的出口管(接收插入容器) 1. 02容器或其它设备进口(锐边接口) 1.03容器进口管(小圆角接口) 1.04 容器的进口管(接收插入容

23、器) 0.785容器或其它设备出口(锐边接口) 0.56 容器的出口管(小圆角接口) 0.287 容器的出口管(大圆角接口) 0.04管件、阀门局部阻力系数(层流) 表1.2.46序 号管件及阀门名称局部阻力系数(K)Re1000Re500Re100Re50l90弯头(短曲率半径)0.91.07.5162三通(直通)0.40.52.5(分枝)1.51.84.99.33闸 阀1.21.79.9244截止阀111220305旋 塞121419276角 阀88.511197旋启式止回阀44.51755 (2) 非圆形截面管 a. 水力半径:水力半径为流体通过管道的自由截面积与被流体所浸润的周边之比,

24、即RHA/C (1.2.421) b. 当量直径:当量直径为水力半径的四倍,即 De4 RH (1.2.422) c. 压力降:用当量直径计算湍流非圆形截面管压力降。 计算公式如下: (1.2.423) 各式中 RH水力半径,m; A管道的自由截面积,m2; C浸润周边,m; De管道的当量直径,m。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式(1.2.423)对非满流的圆截面管也适用,但不适用于很窄或成狭缝的流动截面,对矩形管其周边长度与宽度之比不得超过三比一,对环形截面管可靠性较差。对层流用当量直径计算不可靠,在必须使用当量直径计算时,应对摩擦系数进展修正,即 (1.2.424)式中雷诺数,无因次; J常数,无

25、因次,见表1.2.47。某些非圆形管的当量直径(D)及常数(J) 表1.2.47序 号非圆形截面管当量直径(De)m常 数(J)1正方形,边长为dO572等边三角形,边长为a0.58a533环隙形,环宽度b(d1d2)2(d1为外管内径,d2为内管外径)d1d2964长方形,长为2a,宽为a1.3a625长方形,长为4ad,宽为a1.6a73 (3) 冷却水管 冷却水管有结垢,推荐采用哈森威廉的经历公式进展计算,即 (1.2.425) 式中Pf摩擦压力降,kPa; Vf冷却水体积流量,m3h; CHWHazen-Williams系数 铸铁管CHW100 衬水泥铸铁管CHW120 碳钢管CHW1

26、12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CHW150 d管道内直径,mm; 哈森威廉式即HazenWilliams式。 L管道长度,m。 式(1.2.425)仅在流体的粘度约为1.1mPas(水在l5.5时的数值)时,其值才准确。水的粘度随温度而变化,0时为1.8mPas;100时为0.29mPas。在0时可能使计算出的摩擦压力降增大20%,100时可能减小20%。其它流体当粘度和水近似时,也可用此公式计算。 (4) 螺旋管 流体经螺旋管的摩擦压力降按下式计算: (1.2.426) (1.2.427) 式中Pf螺旋管摩擦压力降,kPa;fc、c螺旋管摩擦系数,由图1.2.44得出(c4 fc); K螺旋管进、

27、出口连接收口的阻力系数,由表1.2.45查得;如果出口管 口直接与螺旋管相切连接,那么滞流时K0.5,湍流时K0.1; u流体平均流速,ms;流体密度,kgm3; Lc螺旋管长度,m; D螺旋管管子内直径,m; Dc螺旋管直径(以管中心为准),m; H螺距(以管中心为准),m; n螺旋管圈数。求fc步骤:1.层流:当Re(Re)c,f由曲线而得:光滑管fcc+f,c由曲线而得;新钢管fcE(c+f),E由曲线而得。图1.2.44 螺旋管摩擦系数1.2.5 计算步骤及例题1.2.5.1 计算步骤 (1) 管径、流量求压力降 a. 计算雷诺数以确定流型; b. 选择管壁绝对粗糙度,计算相对粗糙度,

28、查图1.2.41得摩擦系数; c. 求单位管道长度的压力降; d. 确定直管长度和管件及阀门等的当量长度; e. 分别求出Pf、PN和PS得到管道的总压力降。 (2) 允许压力降、流量求管径 a. 选定合理流速估算管径; b. 计算雷诺数确定流型; c. 选择管壁粗糙度查摩擦系数; d. 求单位管道长度的压力降; e. 确定直管长度和管件及阀门等的当量长度; f. 分别求出Pf、P N和PS,其和那么为总压力降; g. 得到总压力降后,按额定负荷进展压力降平衡计算和核算管径。如计算的管径与最初估算的管径值不符,那么按上述步骤重新计算,直至两者 基本符合,最后以105%负荷进展校核。 以上仅为管

29、道计算的一般步骤,计算时应按实际情况确定计算步骤后再进展计算。1.2.5.2 例题 例1:某液体反响器系统,由反响器经一个控制阀和一个流量计孔板,将液体排入一个储槽中,反响器中的压力为540kPa,温度为35,反响器中液体的密度为930kgm3,粘度为9.110-4Pas,流经控制阀时 基本上没有闪蒸,质量流量为4900kgh,管道为钢管,求控制阀的允许压力降。 解: 选流体流速为1.8ms,那么管径为 选用内直径为33mm管(382.5),那么实际流速为 雷诺数 湍流摩擦系数 取管壁绝对粗糙度0.2,那么相对粗糙度d0.2330.0061,查图1.2.41,得摩擦系数0.03360.034

30、单位管道长度的摩擦压力降当量长度(管件及阀门均为法兰连接) 直管176m 90弯头(曲率半径为2倍,管内径15个) 0.4156m 三通(6个直通,两个支流)0.666+1.9827.92m 闸阀(4个全开)0.26441.06m 总长度(以上合计)190.98191m 因此,摩擦压力降为: 反响器出口(锐边) 查表1.2.45得K0.5,又KV1,那么 储槽进口(锐边): 查表1.2.45得K1,又KV1,故PN0 取孔板允许压力降为35kPa 以上摩擦压力降之和为267.4+92.04+35304.44kPa 反响器和储槽的压差为 控制阀的允许压力降(PV)为以上压差与以上各项摩擦压力降之

31、和的差值,即 计算 通常此值为25%60%,故计算结果可以使用。例2:一并联输油管路,总体积流量10800m3h,各支管的尺寸分别为L11200m,L21500m,L3800m;管道内直径d1600mm,d2500mm,d3800mm;油的粘度为5.1mPas,密度为890kgm3,管道材质为钢,求并联管路的压力降及各支管的流量。 解: 并联管路各支管压力降相等,即PlP2P3,即 那么 又因 设管壁绝对粗糙度123,取钢管0.2mmldl0.26003.3310-42d20.2500410-43d30.28002.510-4 设流体在全湍流条件下流动,那么又与Re无关,查图1.2.41得:1

32、0.0153,20.016,30.0144由 2057983:1141088.7:5333333.31:0.554:2.592 校核值:查图1.2.41得10.0173,20.0185,30.0159,与原假设不符,应重新计算。第二次假设10.0173,20.0185,30.0159那么 1935372:1061191:50755301:0.5483:2.6225所以核校值:查图1.2.41得10.0173,20.0185,30.0159,与假设值符合,故Vf12589m3/h;Vf21209m3/h;Vf36791m3/h可作为此题答案。并联管路压力降PPlP2P3三根支管压力降差异极微,即

33、流量与实际流量略有差异,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可取P值为99.76kPa(或100kPa)。1.2.6 管道计算表1.2.6.1 用途 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供各版次管道仪表流程图(P&ID)使用。1.2.6.2 专业关系 (1) 化工工艺专业提供设备压力降、系统允许压力降以及有关物性数据等,管道及布置专业提供设备布置图,设备专业提供设备总装配图以及自控专业提供流量计孔板压差等。 (2) 不对外专业提出条件1.2.6.3 编制时间 和各版P&ID相适应,即每版P&ID应有相应的管道计算表。1.2.6.4 编制步骤及说明 (1) 填写已有条件。 (2) 参照计算步骤逐项计算包括管道(直管、管件及阀门等

34、)、控制阀、流量计孔板等的压力降,使这些压力降之和小于系统允许压力降,将最终计算结果填入表中,见表1.2.6。管 道 计 算 表(单 相 流) 表1.2.6管道编号和类别自至物料名称流量 m3h分子量温度 压力 kPa粘度 mPas压缩系数密度 kgm3真空度管道公称直径 mm表号或外径壁厚流速 ms雷诺数流导 cm3s压力降 kPa(100m)直管长度 m管件当量长度m弯头90三 通大小头闸 阀截止阀旋 塞止逆阀其 它总长度 m管道压力降 kPa孔板压力降 kPa控制阀压力降 kPa设备压力降 kPa始端标高 m终端标高 m静压力降 kPa设备接收口压力降 kPa总压力降 kPa压力(始端)

35、 kPa压力(终端) kPa版次或修改版 次日 期编 制校 核审 核1.3 符号说明 A管道截面积,m2; a正方形、长方形、等边三角形边长,m; B螺旋管阻力比,无因次; b环形管宽度,m; C浸润周边,m; C光滑管附加阻力系数;CHWHazen-Williams系数; D管道内直径,m; Dc螺旋管直径,m; De当量直径,m; d管道内直径,mm; E新钢管校正系数,无因次; f摩擦系数,无因次; fC螺旋管摩擦系数,无因次; g重力加速度,9.81ms2; H螺距,m; hf管内摩擦损失的能量,Jkg; J常数; K阻力系数,无因次; KV管件速度变化阻力系数,无因次: L管道长度,

36、m; LC螺旋管长度,m; Le管件当量长度,m; n螺旋管圈数; P压力,kPa; Re雷诺数,无因次;(Re)C螺旋管临界雷诺数; RH水力半径,m;u流体平均流速,ms;u2、u1出口端、进口端流体流速,ms; V流体体积,m3; Vf流体体积流量,m3h; W流体质量流量,kgh; Z管道中液柱高度,m;Z2、Z1管道出口端、进口端的标高,m; P压力降,kPa; Pf摩擦压力降,kPa; Pk局部压力降,kPa; PN速度压力降,kPa; PS静压力降,kPa; PV控制阀的允许压力降;管壁绝对粗糙度,mm;摩擦系数;C螺旋管摩擦系数;T完全湍流下的摩擦系数;流体粘度,mPas,Pa

37、s;流体密度,kgm3; 压力本规定除注明外,均为绝对压力。2 单相流(可压缩流体)2.1 简 述2.1.1 本规定适用于工程设计中单相可压缩流体在管道中流动压力降的一般计算,对某些流体在高压下流动压力降的经历计算式也作了简单介绍。2.1.2 可压缩流体是指气体、蒸汽和蒸气等(以下简称气体),因其密度随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而差异很大,具有压缩性和膨胀性。 可压缩流体沿管道流动的显著特点是沿程摩擦损失使压力下降,从而使气体密度减小,管内气体流速增加。压力降越大,这些参数的变化也越大。2.2 计算方法2.2.1 本卷须知2.2.1.1 压力较低,压力降较小的气体管道,按等温流动一般计算式或不可压缩流体

38、流动公式计算,计算时密度用平均密度;对高压气体首先要分析气体是否处于临界流动。2.2.1.2 一般气体管道,当管道长度L60m时,按等温流动公式计算;L60m)在计算Pf时,应分段计算密度,然后分别求得各段的Pf,最后得到Pf的总和才较正确。 (2) 可压缩流体压力降计算的理论根基是能量平衡方程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PVWRTM (2.2.22) 或 P=C(等温流动) (2.2.23) 对绝热流动,式(2.2.23)应变化为: Pk=C (2.2.24) 上述各式中P管道系统总压力降,kPa;Pf、PS、PN分别为管道的摩擦压力降,静压力降和速度压力降,kPa; P气体压

39、力,kPa; V气体体积,m3; W气体质量,kg; M气体分子量; R气体常数,8.314kJ(kmolK);气体密度,kgm3; C常数; k气体绝热指数 k=CpCV (2.2.25) Cp、CV分别为气体的定压比热和定容比热,kJ(kgK)。 (3) 绝热指数(k) 绝热指数(k)值由气体的分子构造而定,局部物料的绝热指数见行业标准?安全阀的设置和选用?(HGT 20570.295)表16.0.2所列。 一般单原子气体(He、Ar、Hg等)k1.66,双原子气体(O2、H2、N2、CO和空气等)k=1.40。(4) 临界流动 当气体流速到达声速时,称为临界流动。 a. 声速 声速即临界

40、流速,是可压缩流体在管道出口处可能到达的最大速度。通常,当系统的出口压力等于或小于入口绝对压力的一半时,将到达声速。到达 声速后系统压力降不再增加,即使将流体排入较到达声速之处压力更低的设备中(如大气),流速仍不会改变。对于系统条件是由中压到高压范围排入大气(或真空)时,应判断气体状态是否到达声速,否那么计算出的压力降可能有误。 气体的声速按以下公式计算: 绝热流动 (2.2.26)等温流动 (2.2.27)式中 uc气体的声速,ms; k气体的绝热指数; R气体常数,8.314kJ(kmolK); T气体的绝对温度,K; M气体的分子量。 b. 临界流动判别。通常可用下式判别气体是否处于临界

41、流动状态,下式成立时,即到达临界流动。 (2.2.28) c. 临界质量流速 (2.2.29)式中 P1、P2分别为管道上、下游气体的压力,kPa; G1、G2分别为气体的质量流速和临界质量流速,kg(m2s); T1、T2分别为管道上、下游气体温度,K; Gcni参数,见式(2.2.214),kg(m2s); G气体的质量流速,kg(m2s)。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5) 管道中气体的流速应控制在低于声速的范围内。2.2.2.3 管道压力降计算 (1) 摩擦压力降 a. 等温流动 当气体与外界有热交换,能使气体温度很快地按近于周围介质的温度来流动,如煤气、天然气等长管道就属于等温流动。 等温流

42、动计算式如下: (2.2.210)式中Pf管道摩擦压力降,kPa; g重力加速度,9.81ms2;摩擦系数,无因次; L管道长度,m; WG气体质量流量,kgh; d管道内直径,mm;m气体平均密度,kgm: (2.2.211)1、2-分别为管道上、下游气体密度,kgm3。 b. 绝热流动 (a) 假设条件 对绝热流动,当管道较长时(L60m),仍可按等温流动计算,误差一般不超过5,在工程计算中是允许的。对短管可用以下方法进展计算,但应符合以下假设条件: 在计算范围内气体的绝热指数是常数; 在匀截面水平管中的流动; 质量流速在整个管内横截面上是均匀分布的; 摩擦系数是常数。(6) 计算步骤可压

43、缩流体绝热流动的管道压力降计算辅助图见图2.2.2所示。 计算上游的质量流速G1WGA(G1G,G1即图2.2.2中G) (2.2.212) 计算质量流量 (2.2.213) 计算参数(Gcni) (2.2.214) 假设N值,然后进展核算 (2.2.215) 计算下游压力(P2),根据N和G1Gcni值,由图2.2.2查得P2P1值,即可求得下游压力(P2)。式中 G气体的质量流速,kg(m2s); G1上游条件下气体的质量流速,kg(m2s); WG气体的质量流量,kgs; W气体的质量,kg; A管道截面积,m2; P1气体上游压力,kPa; d管道内直径,mm; M气体分子量; T1气

44、体上游温度,K; Gcni无实际意义,是为使用图2.2.2方便而引入的一个参数,kg(m2s); N速度头数;摩擦系数; L管道长度,m; D管道内直径,m。 c. 高压下的流动 当压力降大于进口压力的40时,用等温流动和绝热流动计算式均可能有较大误差,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以下的经历公式进展计算:(a) 巴布科克式(巴布科克式即Babcock式) (2.2.216) 式中Pf摩擦压力降,kPa; WG气体的质量流量,kgh; L管道长度,m;m气体平均密度,kgm3; d管道内直径,mm。 本式用于蒸汽管的计算,在压力等于或小于3450kPa情况下结果较好,但当管径小于100mm时,计算结果可能偏高。 (b) 韦默思式 (韦默思式即Weymouth式) (2.2.217)式中 VG气体体积流量,m3(标)s,(标)标准状态; d管道内直径,mm; P1、P2分别为管道上、下游压力,kPa;气体相对密度。气体密度与一样温度、压力下的空气密度之比; L管道长度,km; T气体绝对温度,K。 本式用于在3104240kPa压力、管道直径大于150mm的稳定流动情况下,计算天然气管道压力降的结果较好。对相对密度接近0.6,常温,流速为4.59.0ms,直径为500mm600mm的气体管道也适用。 (c) 潘汉德式 (潘汉德式即Panhandle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