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自然科学基础》2011秋期末试卷

上传人:xian****hua 文档编号:130345668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4.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央电大《自然科学基础》2011秋期末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央电大《自然科学基础》2011秋期末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央电大《自然科学基础》2011秋期末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中央电大《自然科学基础》2011秋期末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电大《自然科学基础》2011秋期末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自然科学基础2011秋期末综合练习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练习一(一)填空题1自然科学实践中常用的基本科学方法有:观测与 实验 、调查与统计以及某些探索性方法。2决定力的作用效果的要素是力的大小、 方向 和作用点。3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要点是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4声音的三要素是响度、音调、和 音色 。 5欧姆定律表明,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6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三酸是 盐酸 、硫酸、硝酸。7主要的化学反应类型有 无机反应 、有机反应、聚合反应。8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指 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二)判断题 1.1962年出版的爱因斯坦的寂静的春天,开始了环境保护的新时代。( )2.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是牛顿第二定律。 ( )3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表现形式。( )4频率是弹簧振动中通过的路程。 ( )5绝缘体中是没有电的。 ( ) 6臭氧是有臭味的氧气。 ( ) 7. 煤气的致毒成分是CO。 ( )8. 细胞是生物构成的基本单位。 ( )9. 无氧呼吸中没有氧气参加。 ( )10. 现在地球上的生物仍然在进化。 ( )11. 光年是时间的表述。 ( ) 12物体受力才会运动。 ( )(三)单项选择题“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第一句描述的运动的参考系是(

3、B )。A. 竹排 B. 青山与河岸 C. 河岸 D. 流水 对水的蒸发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C )。A. 水在沸腾时才会蒸发B. 水在冷却成冰后就不蒸发C. 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D. 水在受热时才会蒸发判断一种食物是酸性食品还是碱性食品是根据( D )。食物的口感食物水浸汁的PH. 食物的成色的鲜艳度食物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的性质4新陈代谢是指(B)。产生新物质取代旧物质的作用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吐故纳新生老病死排泄是指( D )。食物消化后留下的残渣从消化管排出体外将没有被吸收的东西排出体外. 将粪便排出体外人和动物将新陈代谢最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关于土壤的正确说法是(B)。地球

4、表层的总称在农林牧业生产中作为天然植物或栽培植物的立地条件居民的活动场所养育国民的基础(四)计算题(8分) 100 和0 各相当于热力学温标多少度?答:解:根据T=273.15+t 当t=100 ,T=373.15 K 当t=0 ,T=273.15 K(五)简答题1什么叫牛顿第一定律?什么叫惯性?什么是“酸雨”?答:燃料燃烧引起硫的氧化物(SO2)和氮氧化物(NO2)的大量排放,会引起酸雨。酸雨指pH5.6的酸性降水(包括“酸雾”和“酸雪”),是由于酸性气体在高空中不断积累,为水滴吸收,成为雨雪降落而形成的。酸雨有很大的破坏力,使土壤酸化,导致农作物、森林大片死亡;使地表水域酸化,引起微生物、

5、鱼虾死灭;还腐蚀建筑物、古文物等。说明食物在人体胃中是怎样进行消化的。土壤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在农作实践上中国土壤有哪些主要类型?答:土壤的本质特性是具有肥力。这种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不断地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4大肥力因素的能力。在农作实践中,按土壤质地分为沙土、黏土和壤土。沙质土壤通气和透水性能好,作物根系易于深入和发展,土温增高和有机质矿质化都较快,但保水供水性能差,易旱。黏质土通气和透水性差,作物根系不易伸展,但保水保肥供肥能力较强。壤质土既有大孔隙,也有相当的毛管孔隙,通气和透水性能好,保水保肥性强,土温稳定,黏性不大,耕性良好,适耕期长,宜于多种作物生长。(六)论述题(本

6、题16分)试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每一要点要求适当展开或举例说明)答:在各种生物进化学说中,最重要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这一学说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内容:(1)变异和遗传(2)生存斗争(3)自然选择(4)性状分歧和物种形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这对于人们正确认识生物界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恩格斯把达尔文的学说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并肯定了达尔文的伟大功绩。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练习一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实验2 方向3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4音色5正比 6盐酸7无机反应8遗传多样性(二)判断题 1. 2. 3 4

7、5 6 7. 8. 9. 10. 11. 12(三)单项选择题(四)计算题解:根据T=273.15+t 当t=100 ,T=373.15 K 当t=0 ,T=273.15 K(五)简答题1答: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答:燃料燃烧引起硫的氧化物(SO2)和氮氧化物(NO2)的大量排放,会引起酸雨。酸雨指pH5.6的酸性降水(包括“酸雾”和“酸雪”),是由于酸性气体在高空中不断积累,为水滴吸收,成为雨雪降落而形成的。酸雨有很大的破坏力

8、,使土壤酸化,导致农作物、森林大片死亡;使地表水域酸化,引起微生物、鱼虾死灭;还腐蚀建筑物、古文物等。答:胃的收缩能力很强,通过胃的不断蠕动,能将食团压碎,并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搅拌混合,形成食糜。胃液中的盐酸等无机物构成胃酸。胃酸的主要作用是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另外,当胃酸进入小肠后,还能促进胰液、小肠液和胆汁的分泌,并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4分)胃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中某些肽键,使蛋白质分解为较小的多肽片断。以利于食物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答:土壤的本质特性是具有肥力。这种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不断地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4大肥力因素的能力。在

9、农作实践中,按土壤质地分为沙土、黏土和壤土。沙质土壤通气和透水性能好,作物根系易于深入和发展,土温增高和有机质矿质化都较快,但保水供水性能差,易旱。黏质土通气和透水性差,作物根系不易伸展,但保水保肥供肥能力较强。壤质土既有大孔隙,也有相当的毛管孔隙,通气和透水性能好,保水保肥性强,土温稳定,黏性不大,耕性良好,适耕期长,宜于多种作物生长。(六)论述题答:在各种生物进化学说中,最重要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这一学说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内容:(1)变异和遗传(2)生存斗争(3)自然选择(4)性状分歧和物种形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这对于人们正

10、确认识生物界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恩格斯把达尔文的学说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并肯定了达尔文的伟大功绩。(四个要点,每个要点4分,每一要点要求适当展开或举例说明,没有适当展开或举例说明的,酌情扣分)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练习二(一)填空题1科学精神的本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崇尚科学、破除迷信,也就是一切认识要经过实证,同时要反对对一切神秘事物的迷信和虚夸。2从杠杆原理可知杠杆包含三点: 、重点、力点。3 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要点是: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4光的反射定律表明光线射到物体的表面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 。 5欧姆定律表明,通

11、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6营养物质中的三种重要供热有机物是 、蛋白质和油脂。7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浓度、压强、温度和 。8生物的分类系统采取阶梯从属的等级,分为界、门、 、目、科、属、种七个等级。(二)判断题 1.1935年尼龙-66的发明开始了信息技术的新纪元。 ( )2. 重力加速度是9.8米/秒。 ( )3蒸发只能在液体的表面上进行。 ( ) 4光速在任何介质当中均为3亿米/秒。 ( )5磁感应线是假想的。 ( ) 6K金是一类合金。 ( )7. 太阳能的基础是核能。 ( ) 8.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食物链的通俗表述。 ( )9. 食物在体

12、内的消化是一类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 ( )10. 亲子鉴定主要是进行DNA分析。 ( )11. 太阳是地球上所有能源的供给者。 ( )12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了,这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三)单项选择题物体运动是由于( )。A. 受到外力的作用 B. 受到重力作用C.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D. 受到拉力的作用 物体的内能是指 ( )。A. 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B. 分子之间的势能C. 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D. 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酸雨是指( )。 A. PH 5.6 的降水 B. PH = 5.6 的降水C. PH 5.6 的降水D. PH 为 6.5

13、 的降水生物多样性是指( )生物的多种色彩生物分布的广泛性. 生物分布年代的久远性地球上全部生命的总和关于基因的正确说法是()。基因是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基因是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基因是决定人遗传特征的基本物质关于地震的正确说法是( )地牛翻身地球或地壳的快速颤动. 破坏性极大地灾难偶尔发生的一种地理现象(四)计算题弹簧振子的振幅是4 cm,完成一次全振动,小球通过的路程是多少?如果频率是5 Hz,小球每秒通过的路程是多少?(五)简答题1.什么叫做功?什么叫做能?2什么叫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有哪些主要类型?3说明人

14、体血液循环的功能。4什么是大陆架?(六)论述题试述现代达尔文学说的内容。(每个要点要求适当展开或举例说明)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练习二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坚持真理2 支点3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4反射角等于入射角5反比6糖类7催化剂8纲(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单项选择题(四)计算题解:振幅=4 cm,由O-B-O-C-O,路程为44 cm=16 cm频率f=5 则小球每秒钟通过的路程为516 cm=80 cm(五)简答题1. 答: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移动,叫做力对物体做功。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路程的乘积。

15、能是能量的简称,是度量物质运动的一种物理量,表示物体做功的本领。功和能是两个密切联系的物理量,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而且物体对外做了功,它具有的能量就减小。2答:化学反应是物质中原子的重新排列和组合过程,这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过程,叫做化学反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即4类基本反应。3答:血液循环的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运输代谢原料和代谢产物,保证身体新陈代谢的进行。 (2)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为生命活动提供最适宜的条件。 (3)运输白血球和淋巴细胞,有防御功能。4答:大陆架是大陆的水下

16、延续部分,平均坡度为0.1,深度一般不超过200 m,宽度差别很大,我国东海大陆架宽至数千千米。大陆架是一个广阔平坦的浅海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六)论述题答:现代达尔文学说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群体遗传学以及生物学其他分支学科新成就而发展起来的,所以又叫做综合进化理论,这一学说的内容主要由以下4部分组成。(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2)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4)隔离导致物种形成(四个要点,每个要点4分,每一要点要求适当展开或举例说明,没有适当展开或举例说明的,酌情扣分)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练习三(一)填空题1科学精神的本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17、、崇尚科学、破除迷信,也就是一切认识要经过 实证 ,同时要反对对一切神秘事物的迷信和虚夸。2决定力的作用效果的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 。3 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要点是: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4声音的三要素是响度、 和音色。 5库伦定律表明,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 正比 ,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6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三酸是:盐酸、硫酸、 。7主要的化学反应类型有:无机反应、 、聚合反应。8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是指:遗传多样性、 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二)判断题 1.观测与实验是对于个体事物准确性的研究方法。 ( )2质点是一

18、种假想的模型。 ( )3剧烈的运动出很多汗时,容易感冒,是由于水分蒸发要放热。 ( )4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现象。 ( ) 5电流就是指电的流动。 ( )6淡水是完全不含盐的水。 ( )7食盐溶于水是化学反应。 ( )8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 )9吸收作用是指植物的叶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 ) 10“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指遗传。 ( )11天空中的所有物体都是天体。 ( ) 12磁体上磁性最强的地方叫磁极。 ( ) (三)单项选择题. 加速度是指( C )。 A. 几个速度相加得到的结果B. 速度的变化C. 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D. 速度越

19、来越大的运动现象正电荷是指(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毛皮摩擦金属棒所带的电丝绸摩擦金属棒所带的电水的硬度是指( C )。 A. 变成了冰的水很硬B. 水中含有铁、石头等硬物C. 水中含有的钙、镁等盐类D. 水中含有的木头、泥沙等杂物生态系统是指( A )。 A. 生物群落与环境条件共同形成的统一体B. 生物形态的描述C. 动物的形貌D. 植物的景观遗传是指( A )。 A. 生物中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B. 文化遗产的传承C. 遗失的财物被送回D. 生活习惯的继承6大陆架是指( A )。大陆的水下延续部分,深度不超过00 m水深在200 m 以上的坡地水深在2

20、000-5000 m 的半缓地带水深在4000-6000 m 的深海平原(四)计算题 电源的电动势为6 V,内阻为0.5 ,外电路电阻为4 ,路端电压是多大?解:E = IR+Ir6 = I(R+r)I = 1.33IR = 1.334 V = 5.32 V(五)简答题1简述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2什么是沼气?3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有什么重要作用?4关于土壤的农业化学基础有哪些基本内容?答:19世纪中期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进行了系统的农业化学基础研究,他首先提出了合理施肥的思想。 李比希提出了“养分归还论”,指出为了使作物增产,就应该向土壤施加灰分(即矿质肥料)以养地;又提出“最小养分律”,指出作物

21、的生长发育需要各种养分,但决定产量的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那个养分因素。无视这个限制因素的存在,即使继续增加其他营养成分也无用,甚至还有负面影响。(4分)这就揭示了合理施肥的思想。一百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李比希提出的农业化学理论是正确的。(六)论述题试述浓度、压强和温度如何影响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加生成物浓度或者减少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向着逆反应的方向移动。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也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对有气体参与的反应,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则在等温下,增大总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减

22、压,则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加的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也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温度的影响与反应的热效应有关,升高温度,使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使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升高温度,也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练习三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实证2作用点3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4音调5正比6硝酸7有机反应8物种多样性(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单项选择题(四)计算题解:E = IR+Ir6 = I(R+r)I = 1.33IR = 1.334 V = 5.32 V(五)简答题1答: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

23、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2答: 甲烷是极珍贵的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煤气中也存在大量甲烷;有机物在隔绝空气腐烂时,会产生甲烷,并常见于池沼中,因而也叫做沼气。 在我国农村将作物秸秆、糞便等“废物”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会产生沼气。3答:一方面,一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例如,人和动物的肌肉主要是蛋白质,输送氧的血红蛋白也是蛋白质。另一方面,有些蛋白质是调节生物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 例如,调节生命活动的许多激素是蛋白质,调节新陈代谢各种化学反应的酶大多是蛋白质。 4答:19世纪中期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进行了系统的农

24、业化学基础研究,他首先提出了合理施肥的思想。 李比希提出了“养分归还论”,指出为了使作物增产,就应该向土壤施加灰分(即矿质肥料)以养地;又提出“最小养分律”,指出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各种养分,但决定产量的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那个养分因素。无视这个限制因素的存在,即使继续增加其他营养成分也无用,甚至还有负面影响。(4分)这就揭示了合理施肥的思想。一百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李比希提出的农业化学理论是正确的。(六)论述题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加生成物浓度或者减少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向着逆反应的方向移动。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也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对有气体参与的反应,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则在等温下,增大总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减压,则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加的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也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温度的影响与反应的热效应有关,升高温度,使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使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升高温度,也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