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铁GPS及水准框架网测量项目设计书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130325506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9.0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昆明地铁GPS及水准框架网测量项目设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昆明地铁GPS及水准框架网测量项目设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昆明地铁GPS及水准框架网测量项目设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资源描述:

《昆明地铁GPS及水准框架网测量项目设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地铁GPS及水准框架网测量项目设计书(8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目 录1项目概述31.1 项目来源31.2 项目背景31.2.1昆明都市自然地理概况31.2.2昆明都市规划概况31.2.3昆明地铁规划远景线网概况51.2.4昆明地铁建设实行规划81.2.5昆明地铁测量控制网现状81.2.6既有地铁控制网存在的问题91.3 项目实行目的和意义102 工程范畴及测量内容113 项目设计方案123.1 技术根据123.2 坐标系统与高程基准123.3 GPS框架网测量133.3.1精度指标设计133.3.2作业流程133.3.3已有控制点状况143.3.4网形布设163.3.5选点埋石183.3.6外业观测193.3.7数据解决213.4 水准框

2、架网测量233.4.1精度指标233.4.2作业流程233.4.3已有控制点状况243.4.4布网设计243.4.5点位埋设263.4.6外业观测293.4.7数据解决303.5 提交的成果资料303.5.1报告编写基本规定303.5.2成果文献构成314 质量保证措施324.1 项目实行单位基本状况324.2 项目组织管理334.2.1组织机构334.2.2人员组织344.2.3仪器设备384.2.4项目进度安排394.2.5质量控制措施414.3 本工程质量管理体系464.4 本工程项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的474.4.1本工程项目的质量方针474.4.2本工程项目的质量目的474.5 管理职

3、责474.5.1重要管理活动474.5.2质量保证责任制484.6 资源管理494.6.1人力资源管理494.6.2仪器设备资源管理494.6.3技术和后勤保障494.7 产品实现504.7.1测量方案或纲要的编制和审批504.7.2与业主、建设管理单位、施工单位的沟通504.7.3保证测绘作业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的措施504.7.4测绘产品的检查和交付505 安全保障措施515.1 安全管理方针及目的515.2 重要安全影响因素515.3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515.4 测量作业安全保证措施525.4.1都市道路上测量安全保证措施525.4.2登高测量安全保证措施525.5 测量仪器安全操作规定

4、536 环保措施536.1 地面环保措施536.2 资源节省措施54附表55生产过程检查跟踪表55检查、验收登记表56样本质量登记表57GPS观测测量手簿58点之记59附图:61昆明市轨道交通GPS框架网61昆明市轨道交通GPS框架网62附录63有关昆明地铁线网建设使用测量基准的建议报告631 项目概述1.1 项目来源由昆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委托,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承当本项目。项目名称为:昆明轨道交通GPS及水准框架网测量。1.2 项目背景1.2.1昆明都市自然地理概况昆明是云南省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省会所在地。自然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季春”的

5、气候特点。滇池位于其西南部,湖面广阔,四周群山环抱。昆明盆地位于金沙江、南盘江、红河三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是在中新世末期云南准平面形成后来,沿普渡河断裂带发生断陷而形成的晚新代盆地,。昆明盆地呈腰子形,南北长70余千米,东西宽1525千米,面积约1500平方千米。其中,西南部还保存有306 余万平方千米的滇池水面,海拔1886米。盆地四周有山地环绕,山峰海拔25002800余米。自盆地内部向周边山区,发育明显的层状地貌。昆明市区位于昆明盆地,其外围为中低山丘陵地貌,地形切割较强烈,地表径流发育;西山、马街以西及市区以北地区侵蚀、溶蚀地貌发育,见石芽、溶沟。溶蚀洼地等岩溶形态,市区以东则重要为丘陵

6、;圆通山及五华山为侵蚀残丘。市区位于昆明冲湖积倾斜平原盆地以北,且位于与卖菜沟、海源河。西白沙河和盘龙汪、金汁河、东白沙河、宝象河所形成的洪积扇与滇池岸滨的交汇区,地形平坦开阔,自然坡度13 度,微向滇池倾斜。局部范畴内河道密布,洼地众多且部分洼地逐渐形成目前的积水区。1.2.2昆明都市规划概况昆明市域总面积21111km2,所辖5 区1 市8 县。五区(五华、盘龙、官渡、西山、东川)一市(安宁)八县(呈贡、晋宁、富民、嵩明、禄劝、宜良、石林、寻甸)。昆明总体战略规划是:构建“一湖四片”、“一城六片”为核心的现代新昆明发展战略。一湖四片:一湖指滇池,四片指主城、呈贡、晋宁、海口。一城六片指一湖

7、四片和安宁新城、航空城。昆明都市区:亦称为现代新昆明、环滇城乡群或是大昆明地区,即“一城六片”,是昆明地铁线网的重要规划范畴(见图1-1)。图1-1 昆明地铁线网规划研究范畴图1.2.3昆明地铁规划远景线网概况昆明地铁远景线网规划方案为以中心城形成“一主两副三区多点”的发展格局为基本,形成三主三辅六条线、双模式的放射状轨道交通线网。线网中主城骨干线2条,主城与呈贡骨干线1条,辅助填充线2条,机场线1条,总长162.6km,核心区内线网密度达到1.22km/km2,中心区内线网密度达到0.67km/km2,全线网共设立车站85座,其中两线换乘站12 座,三线换乘站1座。具体线路走向详见图1-2。

8、图1-2 昆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方案图1号线为昆明主城至呈贡的骨干线。线路起点位于主城核心区西昌路站,沿北京路经昆明站转至春城路,穿越巫家坝昆明机场后沿昆洛路达到呈贡,终点位于呈贡南部广电大学站。西昌路晓东村为地下线,晓东村小王家营为高架线,小王家营广电大学为地下线,全线共设车站21 座,其中地下车站5座,地上车站16 座。线路全长34km,其中地上线长约6.1km,地上线长约23.9km。2号线为昆明主城内南北方向的骨干线。线路起点位于主城北部汽车北站,沿7204公路、北京路延长线、北京路经昆明站转至官南大道,终点位于主城南部苏王村站。线路北段(北部客运站羊肠村站)为高架线,其他为地下线

9、。全线共设车站21 座,其中地下车站19座,地上车站2座。线路全长22.4km,其中地下线长约13.8km,地上线长约8.6km。3号线为昆明主城内东西方向的骨干线。线路起点位于主城西部石咀火车站,沿春雨路、人民西路、东风西路、南屏街、东风东路至规划太平路,终点位于主城东部两面寺的东部客运站。石咀虹桥村为地下线,虹桥村东部客运站为高架和地面线。全线共设车站17 座,其中地下车站16 座,地面车站1座。线路全长19.1km。4号线为昆明主城内部及主城与呈贡新区之间的补充线路,从主城西北方向的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发,运用米轨走廊构建高架轨道交通走廊穿过主城中心区(一环/二环之间)、主城东南

10、的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然后继续沿米轨走廊进入呈贡新区西半部,与1号线呈贡新区部分形成十字交叉至百龙潭,全长42.9km,全线高架敷设。全线共设车站23 座,其中地面车站1座,地上车站22座。5号线是主城东北-西南方向的辅助线,线路总长17.6km,其中中段由新草房至五华体育馆为地下线,长度为8.9km,两端为高架线,长度为8.7km。全线共设车站13 座,其中地下车站8 座,地上车站5 座。6号线(机场线)是连接主城和航空港的辅助线,线路总长26.6km,车站6座,其中地下车站4 座,地上车站2 座。6号线一期工程全长约18km,含东部客运站站、大板桥站、综合交通枢纽站、航空港南站共4站3区间

11、。一期工程全长约18km,其中地下段长7.685km,高架段长7.635km,路基段长1.677km,车站长1.021km。6号线二期工程长约8.6公里,设站两座。1号线支线位于呈贡新区;线路自首期工程呈贡北站接轨,沿彩云南路向南,至朝云路东拐,经市政府至龙潭路南拐;穿过白龙潭公园接入火车南站。设计范畴为呈贡北站(不含)至火车南站站(含)。起讫点里程为ZAK0+000ZAK5+113.758,线路全长5.114km;均为地下线。全线共设车站4座,车辆段一座,车站均为地下二层车站,车辆段与4号线共用;最大站间距为1458.11m(呈贡北站市政府站区间),最小站间距为905.89m(市政府站白龙潭

12、俊园站区间),平均站间距1267.001m。其中起点呈贡北站与1号线换乘;终点昆明火车南站站与4号线换乘。晋宁线一期工程:广电大学站晋城南站,全长18.123km,含5站(4高架站、1地下站)4区间(含一段地下区间,其他为高架区间)(广电大学站,马金铺站,白云村站,轨道产业园站,晋城南站),车辆段一座。正在规划中的7号线是连接昆明市西北东南的联系线,8号线是连接市区东北东南的联系线,9号线是连接昆明市各个新城区的线路。远期规划的东西快线(安宁太平主城空港经济区嵩明),南北快线(昆明主城呈贡晋城昆阳地区),宜良线(昆明呈贡新区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宜良),富民线(昆明市主城富民县),海口线(太平新区海

13、口新区),澄江线(马金铺高新区澄江县)等6条线,如图1-3。图1-3 昆明快线网规划方案图1.2.4昆明地铁建设实行规划昆明市地铁线网的构造提成三个阶段实行,第一阶段:修建中心城南北线(1号线和2号线)形成线网基线。第二阶段:建设线网基本骨架修建3号线,形成中心城十字骨架线路,重点满足主城中心区交通,尽快形成对中心区的相称规模的覆盖,使昆明市的轨道网形成基本规模,并使其尽快发挥迅速、准时、高效的优势,以缓和城区的交通供需矛盾,同步,基本骨架线的建立也是建立辐射全市域交通网的条件。第三阶段:进一步扩大线网构造规模,充实中心区,同步加强主城中心区与呈贡新城的联系,加大线网覆盖范畴和密度,提高快轨系

14、统服务水平。1.2.5昆明地铁测量控制网现状为了满足昆明地铁建设前期勘察设计阶段测量工作需要,目前昆明地铁已经建立了满足1、2号线首期工程、3号线工程和6号线(机场线)工程前期勘察设计阶段测绘及局部施工测量工作需要的平面与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网为统一的1985国家高程基准,平面控制网分别采用三套不同的平面坐标系统。1、2号线首期工程已建立的平面控制网的平面坐标系统采用独立坐标系统(椭球参数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椭球参数,具体为长半轴a=6378245m,短半轴b=6356863.0188m,扁率=1/298.3,中央子午线102度45分00秒,投影面高程1890米,采用一点一方位建立坐标系

15、)。3号线工程已建立的平面控制网的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7昆明都市坐标系(具体为长半轴a=6378245m,扁率=1/298.3,中央子午线102度30分00秒,投影面高程1800米)。6号线(机场线)工程已建立的平面控制网的平面坐标系统采用昆明都市坐标系统(选用1980西安椭球参数,中央子午线为102度45分,投影面高程为1975米)。如下表所示:表1-1 已施工地铁线路坐标系统与高程基准地铁线路平面坐标系统高程基准1、2号线首期独立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3号线1987昆明都市坐标系6号线昆明都市坐标系1.2.6既有地铁控制网存在的问题随着昆明地铁建设工作的迅速推动,平面控制网问题越来越

16、突出,具体体目前如下几点:(1)各条线路控制网独立布设,在换乘节点、线路衔接部位控制点没有联测,给设计、施工带来不便 (2)各条线路控制网采用不同坐标系统,且与昆明正在使用的两个都市坐标系统均存在差别,不能满足规划、国土等部门对建设项目的规定 (3)既有的地铁在施工程由于各自采用不同的工程坐标系,地铁项目的市政配套衔接存在诸多困难,不能有效运用既有的地形图、管线图等测绘资料 (4)现存的都市一、二等水准点密度不能满足加密布设轨道交通一、二等水准控制网的规定,并且在施工程的水准网缺少稳定的水准标石,建设和运营期间的沉降和形变监测没有稳定的起算基准。 (5)地铁工程作为大型市政工程,其竣工测量资料

17、是重要的基本测绘资料,采用独立坐标系统进行竣工测量不能满足将来资料运用的需要,随着将来地下空间开发力度加大,会给地铁工程自身的安全带来隐患 综上所述,昆明地铁既有控制网没有覆盖所有规划线路及远景发展,只能服务于工程前期勘察设计阶段测绘及局部施工测量工作,并且坐标系统不一致,未进行任何联测工作,没有考虑与后期工程的衔接问题,直接影响地铁后续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工作,而昆明市既有的都市控制网在点位分布、密度和精度方面不能满足地铁建设需要,城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规定:“都市近期规划与建设的都市轨道交通线路较多构成网络且原都市控制网不能满足建设需要时,宜建立一种覆盖所有线路的整体控制网”。昆明地铁建

18、设的速度越来越快,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急需考虑昆明实际状况,尽快建立一种高质量、高精度的覆盖昆明地铁规划9条线路及顾及远景规划快线的地铁建设专用GPS和高程框架控制网,以满足昆明大规模地铁建设的需要。1.3 项目实行目的和意义项目实行的目的:基于以上现状,昆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提出建立全市统一的、高精度的轨道交通GPS及水准框架网,并提供与既有都市坐标、高程系统相一致的测量成果,以满足昆明地铁线网规划阶段、工程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的规划审批、土地运用审批、施工测量和变形监测工作的需要。项目实行的意义: (1)框架网建成后将提供与既有两套都市坐标、高程系统一致的测绘成果, 有助于将地铁工程建

19、设纳入昆明整体市政建设之中统一管理 有助于信息资料的共享共用, 有助于地铁工程与其她市政配套工程的衔接 可以满足地铁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以及土地运用审批等不同方面的需求 (2)框架网统一布设,精度均匀,点位分布合理,可以满足各条待建线路加密布设轨道交通卫星定位控制网和一二等水准控制网的需要,有助于实现各条线路的衔接和联系。(3)框架网建成后,通过联测在建线路的合格控制点,建立框架网与既有控制网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为解决在建线路设计资料坐标转换和规划征地问题提供了基本。(4)框架网中筹划埋设多种基岩水准点,可觉得地铁建设和运营期间的安全监测提供稳定的起算基准。2 工程范畴及测量内容工程范

20、畴:覆盖昆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路区域,并兼顾区域外的快线规划线路,见图2-1。图2-1 控制网覆盖范畴图测量内容:(1)根据国家和云南省、昆明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献等,选择合理、合法、合规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建立覆盖昆明既有都市规划轨道交通区域和顾及远景规划快线的GPS和水准框架网。(2)联测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和昆明其她有关都市坐标系统,可根据业重规定提供多套坐标系统下的测量成果。3 项目设计方案3.1 技术根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2)云南省测绘条例;(3)昆明市测绘管理规定;(4)卫星定位都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73-; (5)都市测量规范CJJ 8-9

21、9; (6)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7)都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 (8)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9)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10)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11)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CH 1016-;(12)国家和云南省、昆明市其她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献等;(13)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文献A0版。3.2 坐标系统与高程基准由于昆明市基本测绘成果以及规划审批与验收使用1987昆明都市坐标系统,为了使地铁工程的建设与都市坐标系

22、统下的测量资料能互相运用、不至于导致都市规划、都市工程建设及地下管道与地铁工程建构筑物产生矛盾和破坏性的影响。地铁作为昆明市大型市政工程,地铁线网设计和施工建设及运营阶段所用测量基准(坐标系统)采用 “1987年昆明坐标系统”;解决土地征用、权属确认阶段等与国土使用和国土资源管理有关问题时,使用“昆明坐标系”,鉴于业主对联测国家坐标系统的规定,框架控制网同步提供国家坐标系统成果满足业主的需求。坐标系统的选用详见附录文献:有关昆明地铁线网建设使用测量基准的建议。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平面坐标系统:1987年昆明坐标系统(如下简称1987系)、昆明坐标系(如下简称系)、国家大地坐标系(如下

23、简称系)。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3.3 GPS框架网测量3.3.1精度指标设计GPS框架网作为昆明市轨道交通的首级平面控制网,其点位精度和密度必须可以满足发展下一级控制网即都市轨道交通卫星定位控制网的规定,现行都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卫星定位控制网的精度规定如下表:表3-1 卫星定位控制网重要技术指标平均边长(km )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mm)相临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mm)最弱边的相对中误差与既有都市控制点的坐标较差(mm)与不同线路重叠控制点的坐标较差(mm)212101/1000005025由起算点误差和测量误差引起的最弱边相对中误差按等影响考虑,根据都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中最

24、弱边相对中误差k=1/100000,GPS框架网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应不低于k/=1/140000,偏于安全考虑,参照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中边长精度系列的规定,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取1/180000。根据以上精度规定以及昆明地铁规划实际现状,拟定GPS框架控制网级别重要按卫星定位都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73-中都市二等GNSS控制网的规定布设,为满足在其下加密都市轨道交通卫星定位控制网,最弱边相对中误差指标执行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二等GNSS控制网的技术规定,拟定为1/180000,为保证观测精度,外业观测执行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C级

25、网观测的作业技术规定。本项目GPS框架网的精度指标见表3-2。表3-2 GPS框架网重要技术指标级别平均边长(km)a(mm)b(110-6)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二等9521/1800003.3.2作业流程GPS框架控制网测量是地铁测量工作中最先进行,也是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其成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工程的开展,因此必须做好线路踏勘及网形设计优化工作,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严格控制外业测量及内业数据解决过程,保证GPS控制网的高精度。其工作流程图见图3-1:交付使用收集有关资料、现场踏勘编写实行方案专家/业主评审选点、埋石制定观测/测量筹划、仪器检校外业观测与整顿数据解决测量成果书编写、自审、院审专家

26、/业主验收未通过未通过通过通过图3-1 GPS框架网测量工作流程3.3.3已有控制点状况根据收集到的昆明市各坐标系下的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状况分析,既有的1987系二等平面控制点和系C级GPS控制点都难以满足地铁GPS框架网的起算规定。而1987系有稳定的持续运营参照站(CORS站)可作为本框架网的起算控制点;系成果作为土地运用审批等用途时精度规定没有施工控制网严格,可以运用其C级GPS点作为起算点;系可联测IGS跟踪站作为控制网的起算数据。收集控制点如下表:表3-3 已有控制点状况表序号点名级别标石类型序号点名级别标石类型1赛马场CORS站2测绘院CORS站3呈贡CORS站4光华学校CORS站

27、5昆阳CORS站6宜良CORS站7石林CORS站8嵩明CORS站9龙宝山二国家三角点10野毛山二国家三角点11毡帽山二国家三角点12民族村二地面标志13虎大山二国家三角点14松花铺二国家三角点15白塔村C强制归心墩16天王殿强制归心墩17华曦山庄三强制归心墩18韶山水库四强制归心墩19烂泥湾C强制归心墩分析已有控制点资料:(1)GPS参照站资料昆明市持续运营GPS参照站于建设,共有7个点,覆盖面积6000多平方千米,该台站网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为满足石林县城的建设项目发展规定,增长石林站,使得昆明市持续运营GPS台站网点达到8点,覆盖面积近8000平方千米,近年来始终稳定运营,纳入本次测量中,

28、统一组网。(2)1987年昆明坐标系资料有昆明市测绘研究院布设的二等平面控制点,是建立1987年昆明市坐标系的二等全面网网点,共73点,最弱边相邻点位中误差不不小于3.4cm。本项目筹划联测6个,运用其标石。(3)中国地壳运动GPS监测网测区内有中国地壳运动GPS监测网点1点,点位稳固,观测条件良好,可运用该点标石。(4)云南省C级GPS控制网a)C级GPS控制网是云南省测绘局根据国家测绘局的统一规划,统一布设的GPS控制网。该网相邻点基线南北方向分量测量的精度平均值为3.8mm,东西方向分量测量的精度平均值为4.7mm,垂直分量测量的精度平均值为10.7mm。b)在本次测量项目中,可运用3点

29、(其中2点与1987年昆明坐标系控制点重叠),其点位稳固,观测条件良好,可运用这些点位。(5)图件资料图件资料可作为项目安排、线路设计、观测调度的工作图使用。(6)其她可运用的资料:此外有10个系C级GPS点:野猫山、棋盘山、天文台、老爷山、白塔村、龙宝山、浪泥湾、二街、梁王山、小北龙等,标石完好,观测条件符合规定,可以考虑运用其标石或作为系的起算点;系IGS跟踪站:KUNM(同系天文台重叠)、WHUN (或其他IGS站)的观测资料可资运用。3.3.4网形布设GPS框架网以以便昆明市地铁各线路卫星定位控制网(GPS基本网)的联测,保证网形强度及精度为重要原则布设。点位分布可以覆盖地铁线网内的各

30、条线路,考虑线路的交叉换乘和远景发展,布设控制点要便于联测和提高控制网的图形强度。同步联测昆明市持续运营参照站(CORS系统)以及KUNM、WHUN等IGS跟踪站控制点,可以获得稳定的起算基准,并节省外业观测工作量,。布网原则:(1)充足结合昆明地铁线网规划的规定,覆盖9条重要规划线路,并顾及远期快线规划。(2)理解昆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状况,网点布设在近期以及中远期没有新建设项目的区域内,便于控制点的长期保护。(3)网点尽量运用各级别控制点桩位,以便理解新的控制网成果与原控制点间的差别,解决既有资料的合理运用问题。(4)GPS框架网分别位于地铁规划线路起终点及交叉换乘点附近,点位布设充足考虑线

31、网状况,满足各条线卫星定位控制网布设需求。(5)整网布设平均边长9km。(6)选择昆明市持续运营参照站与GPS框架网联测,联测点数不少于3个,均匀分布,并能控制全网,作为整个GPS框架网的起算点。(7)控制网中应涉及不少于5个系C级GPS桩点,以利于系下的平差计算。根据以上规定进行控制网设计,GPS框架网控制面积3400km2,全网由30个点构成,其中3座参照站点,运用6个二等控制点,新布设GPS控制点21个,其他5个1987系CORS站观测数据纳入本项目统一解算。此外联测系C级GPS点5个以及KUNM、WHUN IGS跟踪站作为系和系坐标成果的起算根据。全网采用边连式以三角形或四边形构成GP

32、S框架网,布设网形见图3-2:GPS框架控制网示意图。图3-2 GPS框架网示意图3.3.5选点埋石GPS框架网的选点按下述规定选用:(1)便于安顿接受机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周边障碍物高度角一般应不不小于15;(2) 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不不小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应不不小于50m;(3)附近无强烈反射(或吸取)卫星信号的物体(如大型建筑物、大面积水域等);(4) 控制点点位尽量选在稳定的挠度影响较小的建筑物顶上,并合适考虑交通状况,以提高作业效率。地面点应选择地质构造稳定,具有一定高度便于通视,山顶应容易上

33、下;(5)运用旧点时,应检查该点的稳定性及完好性,以及与否满足GPS观测规定。控制点标石设在基本稳定,不受施工和其别人为活动干扰,且可以长期保存的地点。一般设在楼顶和埋设在新老城区空旷的地面或周边的山顶上,楼顶标石规格和埋设原则按图3-3规定执行。 图3-3 楼顶GPS点埋石示意图(单位:m) 地面或山顶GPS点埋石原则按图3-4规定执行。 图3-4 地面或山顶GPS点剖面图及实景照片(单位:mm)埋石结束后按附表绘制点之记,点位标记要牢固清晰,并办理测量标志保管书。3.3.6外业观测3.3.6.1仪器准备拟采用6台双频标称精度高于5mm+1ppmGPS接受机进行野外观测。采用静态测量模式,按

34、照设计网形进行独立基线的观测。观测前要对仪器进行常规性测试,选用开阔区域进行静态观测,并解算观测数据,同步可以测试数据解决软件;观测过程中要对仪器基座常常进行校核,保证其光学对中误差1mm。采用的GPS接受机规定必须在仪器检定的有效期内。3.3.6.2重要技术规定GPS外业观测的基本规定须符合表3-4的规定。表3-4 GPS框架网观测技术规定卫星截止高度角数据采样间隔(s)同步观测有效卫星数有效观测卫星的总数观测时段数有效时段长度(h)15103046243.3.6.3作业规定外业观测时严格按照设计网形进行,并合适考虑昆明本地实际状况制定筹划,规定如下:(1)根据GPS设计网形,全网由30个点

35、构成,共64条独立基线,采用6台接受机观测,筹划14个同步观测时段,既能满足控制网独立基线的选用,也能满足观测时段数(反复设站率)不小于2的观测规定。(2)作业组在进行施测之前,事先编制GPS卫星可见性预报表。预报表应涉及可见卫星号、卫星高度角和方位角、最佳观测卫星组、最佳观测时间、点位图形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等内容。由于昆明地处低纬度高原地区,白天电离层活动强烈,观测效果不佳,GPS观测大部分时段安排在电离层活动比较稳定的夜间进行观测,且时段中间不能跨越北京时间8:00。(3)作业组在观测前根据作业的接受机台数,GPS网形设计及卫星预报表编制作业调度表,其内容应涉及观测时间、测站号、

36、测站名称及接受机号等项。(4)观测组严格按调度表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保证同步观测同一卫星组。当状况有变化需修改调度筹划时,须经现场技术负责人批准。(5)接受机电源电缆和天线电缆须连接无误,接受机预置状态须对的,然后方可启动接受机进行观测。(6)精确整平、对中,对中误差不不小于1mm。每时段开机前,作业员量取天线高,并及时记录测站名、日期、天线高等信息。关机后再量一次天线高作校核,两次量天线高互差不得不小于2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成果。(7)观测员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并要避免仪器受震动和被移动,避免人和其她物体接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8)接受机在观测过程中不准在接受机近旁使用对讲机、手

37、机,雷雨过境时须关机停测,并卸下天线以防雷击。(9)观测中应保证接受机工作正常,数据记录对的,每日观测结束后,及时将数据转存至计算机硬盘或U盘上,保证观测数据不丢失。3.3.7数据解决3.3.7.1基线解算框架网基线数据解决采用随机商用软件(TGO1.63或LGO6.0软件),采用广播星历,联测IGS跟踪站需要采用专用软件和精密星历进行基线解算。GPS观测值加入对流层延迟修正,对流层延迟修正模型中的气象元素采用原则气象元素。为保证基线的解算质量,解算基线时作如下规定:(1)基线以设计网形为根据选用。(2)为了获得最佳成果,可以合适剔除不良观测数据或卫星,剔除卫星后PDOP值不能超过6。(3)基

38、线质量可以从边长中误差或卫星残差等方面综合考虑。(4)求解基线向量时,要采用双差固定解。3.3.7.2观测成果检核(1)反复基线检核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须满足公式3-1的规定。 (3-1)式中a 固定误差(mm);b 比例误差系数(110-6); d 相邻点间的距离(km)。(2)同步环检核由于同步观测接受机较多,不对同步闭合环做强制检核,但可以作为判断基线质量的一种根据。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的规定,任何一种三边的同步环各坐标分量及全长闭合差须满足下列各式规定: (3-2)式中W 环闭合差。(3)异步环检核异步环闭合差是检核GPS基线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由若干条独立的GPS边构成n

39、边形异步环闭合差须满足: (3-3)式中n 独立环中基线边的个数。当异步环闭合差超限时,分析、查明因素,及时重测质量较差的基线。3.3.7.3平差计算GPS框架网平差采用武汉大学的科傻GPS软件进行平差解决,采用同济大学的GPSNET软件和天宝的TGO软件进行比对,以保证平差成果的精确性。(1)无约束平差基线向量检核符合规定后,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相应方差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以一种点的国家大地坐标或WGS-84三维坐标作为起算根据,进行无约束平差。无约束平差应输出各点的国家大地坐标或WGS-84三维坐标、各基线向量及其改正数和其精度。无约束平差基线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须满足公式3-4的规定。 (

40、3-4)(2)约束平差运用无约束平差后的观测向量进行约束平差。在1987系下平差时,拟采用CORS站一点一方位进行二维约束平差,消除起算边尺度比的影响,提高控制网的边长相对精度。在系下平差前,对起算点之间的兼容性进行检查,选用23个合适的系C级点作为系二维约束平差成果的起算根据。系中,选择IGS跟踪站作为起算点进行三维约束平差。平差成果应涉及二维或三维坐标、基线向量改正数、基线边长、方位、转换参数及其相应精度。约束平差与无约束平差成果的同一基线,其基线分量改正数较差的绝对值须满足公式3-5的规定。GPS网平差后的精度须符合表3-2的规定。 (3-5)3.4 水准框架网测量水准框架网应满足在其下

41、加密布设昆明地铁各线路都市轨道交通二等高程控制网的规定,以满足地铁工程建设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的测量和变形监测工作需要。3.4.1精度指标都市轨道交通一等水准网是与都市二等水准网精度一致的的水准网,水准框架网按都市测量规范CJJ 8-99中二等水准技术规定执行,详见表3-5。表3-5 水准框架网测量的重要技术规定水准测量级别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环线或附合与高档点间水准路线的最大长度(km)水准仪级别水准尺来回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偶尔中误差M全中误差MW二等12400DS1铟瓦尺或条码尺4 注:1 L为来回测段、符合或环线的路线长(以km计); 2 采用数字水准仪测量的技术规定

42、与同级别的光学水准仪测量技术规定相似。3.4.2作业流程水准框架网是地铁线路高程控制网的根据,其测量流程图如下:通过未通过未通过未通过通过通过专家/业主评审收集有关资料、现场踏勘制定测量方案制定观测筹划、仪器检查外业观测每日测量资料的审核平差计算、精度评估测量成果书编写、自审、院审专家/业主评审验收交付使用水准点选点、埋石技术报告编写、成果资技术负责规工程施工测量测量范料理图3-5 水准框架网测量工作流程3.4.3已有控制点状况昆明市有一等水准点I昆河1基,作为二等水准网的起算点,原有昆明市一等水准点昆晴6、I昆晴13、黑金3、南昆49,二等水准点昆禄路口、大梨园等可作为检查点。3.4.4布网

43、设计布网原则:(1)充足结合昆明地铁线网规划的规定,覆盖9条重要规划线路,并顾及远期快线规划。(2)理解昆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状况,网点布设在近期以及中远期没有新建设项目的区域内,便于控制点的长期保护。(3)水准点尽量运用原有都市二等及以上水准点桩位,线路附近的其他都市级别水准点纳入水准网一同观测,作为检核使用。(4)以一等水准点I昆河1基为起算,原有昆明市一、二等水准作为检查点,采用直接水准以结点网方式布设水准路线。(5)水准线路沿金浑(金殿浑水塘)公路,贵昆(贵阳昆明)公路昆明到杨林段,昆安(昆明安宁)公路,高海(高尧海口)公路,安晋(安宁晋宁)公路,环湖东路,昆玉(昆明玉溪)公路昆明至昆阳

44、段,采云路,以及昆明中心城区重要道路等道路上进行布设。(6)水准网每间隔15千米埋设1对水准点(点间距为12千米),主城区合适加密。(7)通过线路附近的地面GPS框架网点纳入水准网观测,作为GPS框架网高程拟合的起算根据。线路总长约354km,结点间长度约40 km,共埋设47座水准标石,其中基岩点5个,布设形式如图3-6水准框架网布设示意图。图3-6 水准框架网布设示意图3.4.5点位埋设水准点选点规定:(1)水准点选在施工影响的变形区域以外稳固、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的地方。在线路起终点及线路交叉附近布设1个水准基点。(2)深埋水准点的埋设深度需要结合地质状况拟定,桩底埋设在稳定的持力层上。

45、(3)地面GPS框架点位置与埋设满足水准点的布设与埋设规定期,可在GPS框架点桩位基本上埋设水准点标志。水准点标石规格和埋设原则根据选点位置地质状况按如下四种水准点标记的规定埋设。图3-7 混凝土一般水准点埋石示意图(mm) 图3-8 基岩水准点埋石示意图(mm)图3-9 墙上水准点埋石示意图(mm) 图3-10 深桩水准点埋石示意及地面标记图(mm)水准点标石埋设结束后,绘制点之记,并办理水准点委托保管书。3.4.6外业观测作业前对所使用的水准仪和标尺进行常规检查与校正。水准仪i角检查,在作业第一周内每天1次,稳定后半月1次,水准仪i角不不小于或等于15。外业观测严格按都市测量规范执行,为保

46、证精度特强调如下措施:(1)水准观测应在标尺分划成像清晰而稳定期进行。下列状况不进行观测:日出后与日落前30min内;太阳中天前后各约2h内(可根据地区、季节和气象状况,合适增减中午间歇时间);标尺分划线的影像跳动而难于照准时或气温突变时;风力太大而使标尺与仪器不能稳定期。(2)水准测量的观测措施如下: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偶数站为前后后前; 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偶数站为后前前后。每测段的往测和返测的测站数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必须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3)测站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按表3-6规定执行。表3-6 水准测量外业观测规定 单位:(m) 级别仪器类

47、型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任一测站上前后视距合计差视线高度二等DS1501.03.0下丝读数0.3DS0560(4)水准观测过程符合下列规定:观测前,应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观测时,须用白色测伞遮蔽阳光。迁站时,宜罩以白色仪器罩。在持续各测站上安顿水准仪的三角架时,应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側与右侧。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鼓时,两支标尺须互换位置,并重新整置仪器。在作业过程中,为保障外业观测数据的质量,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规定执行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中一等有关规定,如下表: 表3-7 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 单位:(mm

48、)级别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基辅分划读数之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测量间歇点高差之差一等3.00.30.40.7(5)跨河水准测量当水准线路跨越江、河、湖、塘且视线长度不不小于100m时,采用一般水准测量措施进行观测;视线长度不小于100m时,进行跨河水准测量。跨河水准测量可采用光学测微法、倾斜螺旋法、经纬仪倾角法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等,其技术规定应符合现行国标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3.4.7数据解决(1)在每天外业结束后,对当天观测数据进行复核和验算,检查各项指标与否符合规范规定,对超限部分要及时提出外业补测。(2)观测高差中加入水准标尺长度误差改正和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

49、,改正措施执行现行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3)水准网的数据解决须进行整体严密平差,并计算出每千米高差中数偶尔中误差、高差全中误差、最弱点高程中误差和相邻点的相对高差中误差。(4)计算数值取位规定(如下表):表3-8 计算小数位的取位往(返)测距离总和(km)测段距离中数(km)各测站高差(mm)往(返)测高差总和(mm)测段高差中数(mm)高程(mm)0.010.10.010.010.113.5 提交的成果资料3.5.1报告编写基本规定3.5.1.1报告文献的编制规定控制网报告(文字、图件、照片等)将做到论述全面、内容真实、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编排合理、文字、表格、图件相符,以便阅读和存档

50、。报告数量由业主拟定;根据档案管理的规定,装订成册。报告的编制将执行我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成果输出文献,并参照业主有关各项技术规定,以及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的规定。3.5.1.2文字阐明的编制规定报告的文字阐明是对测量作业进行全面的技术论述,涉及从项目踏勘到提交工程技术报告的全过程。内容要涉及项目简介、执行原则、人员构成、仪器设施配备、作业方案、实行措施、精度评估、分析结论、测量成果等。3.5.1.3附表与附图编制规定附表是控制网所有控制点成果的表格。测量数据x、y以及高程值h均精确到毫米。数据要做到精确、无误。附图是支持文字阐明的图件。框架网测量所提交的图件重要涉及: GPS框架网控制网布设图

51、,控制点点之记等。3.5.1.4附件编制规定对重要的支持性内容(如控制网测量等必须附上的已知点原始资料、仪器设备检定证书等)将作为附件列在测量工程报告之后。3.5.1.5报告文献的格式所提报告将按业重规定进行编制和分册装订。所有内容将所有采用数字化解决,最后测量工程资料中的文字将以Microsoft Word及以上格式编写,其中的表格将以Microsoft Excel及以上格式编写,示意图等以Autocad 及以上格式编写, 并涉及所有来自测量工程的信息。3.5.2成果文献构成GPS及水准框架网测量结束后,应分别提交下列资料(涉及电子文档):(1) 技术设计书;(2) GPS控制点及水准点点之

52、记及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3) GPS框架网及水准路线示意图;(4) 外业观测手簿、GPS转换后的通用格式原始观测数据和GPS基线解算文献电子数据及其她记录。(5) GPS及水准框架网平差及精度评估资料;(6) GPS及水准框架网成果表;(7) 技术总结。附件:起算控制点证明材料;仪器设备检定合格证书复印件。4 质量保证措施4.1 项目实行单位基本状况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创立于195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甲级岩土工程勘察、测绘单位之一,是经毛泽东主席批示,全国第一家从事地下铁道勘察、测绘的大型公司,可在全国范围内承办轨道交通征询、勘察、测绘、监测、监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任

53、务。由全民所有制改为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国家测绘局颁发的甲级测绘资格证书,建设部颁发的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资质证书,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CMA计量认证证书,工程桩动测资质证书,国家发改委颁发的甲级工程征询资格证书,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北京市建委颁发的地基与基本工程施工二级公司资质证书,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颁发的施工图设计文献审查机构认定书,北京市国土资源局颁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1997年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 分别获得北京市安全生产管理局和北京市建委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认证。我院下设

54、测量专业院、测试专业院、勘察专业院、岩土专业院四个专业院。配备有国内外先进的控制网测量,工程测量,工程勘察,地基基本施工,GPS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地基基本检测等近千万元的仪器设备。我院主编了都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和都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规范两个国标,参编了北京地区建筑地基与基本勘察设计规范,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等十几种原则,规范和手册。近五十年来,我院依托地铁创立品牌,通过市政巩固品牌,凭借奥运提高品牌,先后几乎承揽了所有的北京地铁勘测项目,同步还承当了昆明,广州,上海,天津,杭州、沈阳、郑州、西安、南京、宁波、南宁、长春、大连、东莞等十几种都市以及伊朗德黑兰地下铁道项目,已建成线路500余公里

55、,在建线路1000余公里,国家大剧院,“鸟巢” 、奥运自行车馆、奥运沙滩排球馆、数字北京大厦、五棵松体育馆等奥运场馆,京沪、京承、京开高铁,高速公路,北京40多种社区5000多项工程和安哥拉、马尔代夫勘察,测量任务以及200多项基坑支护,地基解决,降水与施工和检测工程。我院视质量为公司的生命,注重科技进步,近年来先后有几十项工程和项目获国家、建设部以及北京市奖励。多次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以及国家铜奖、银奖等。1992年我院被建设部授予“全国工程勘察先进单位称号”,自1994年起持续获得北京市“重叠同守信用”称号,被北京市质量协会认定为“质量卓越单位”。我院奉行“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促发展,向管理

56、要效益”的宗旨,并遵循“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科学管理、优质服务、持续改善,追求卓越”的质量方针,竭诚为全国建设单位提供优质服务。4.2 项目组织管理4.2.1组织机构为了保证GPS框架网测量工程的顺利进行,将为本工程建立专门的项目组织机构,为昆明市地铁工程提供周到的服务。项目部设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各1名,下设技术、后勤协调、外业作业、安全生产和质量检查5个组。院技术委员会对项目直接进行技术指引,推广测量新技术的应用。项目组织机构如图4-1所示。GPS及水准框架网项目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技 术 组后勤协调组外业作业组生产安全组质量检查组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测量专业院图4-1 昆明

57、地铁GPS及水准框架网项目组织机构图4.2.2人员组织4.2.2.1项目人员构成(1)针对GPS及水准框架网项目,构成由马尧成为项目负责人、马全明为项目技术负责人的项目领导小组,其她成员构成为:专业技术人员12人,其她外业作业人员24人。表4-1 项目重要人员构成及分工安排一览表项目任职数 量技术职称备 注项目负责人1人专家级高档工程师技术负责人1人专家级高档工程师技术专家2人专家级高档工程师院技术委员会成员技术审定人1人高档工程师测量专业院技术组组长1人高档工程师外业作业组长1人高档技师后勤协调组长1人工程师安全生产组长1人工程师质量检查组长1人高档工程师测量专业院技术组5人工程师以上具有5

58、年工作经历以上外业作业组16人中级测工以上后勤协调组1人安全生产组1人工程师专职安全员质量检查组2人工程师测量专业院司机6人备 注项目共配备40余人。(2)本控制网由昆明地铁建网项目部负责实行,在项目领导小组指引下开展工作。马尧成作为项目负责人,16人分为4个小组负责外业的选点、埋石;观测时合并为一种小组,技术人员3人外业组织施测,1人数据解决。常配司机4名。(3)中间检查及资料审查验收由项目部配合测量专业院进行。4.2.2.2重要负责人员简介(1)项目负责人马尧成姓名马尧成性别男年龄48岁学历本科专业矿山测量现任职务专业总工程师技术职称专家级高档工程师注册测绘师项目职务项目负责人职称证号B018205主要业绩及经历主持并参与了北京、广州等都市的地铁工程控制网的测设和检测工作,具有丰富的轨道交通控制网建网和地铁工程测量实践经验。北京地铁4号线施工测量检测及首级控制网检测(地铁,1475.42万元),任项目负责人;珠江三角洲城际迅速轨道交通广佛线控制测量及施工测量检测工程标段A(地铁,123.24万元),任项目总工;国家大剧院工程测量(国家重点工程,82.33万元),任项目负责人;珠江三角洲城际迅速轨道交通广佛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