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规律和常见问题指导策略丁洪海可编辑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0318239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孩子成长规律和常见问题指导策略丁洪海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孩子成长规律和常见问题指导策略丁洪海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孩子成长规律和常见问题指导策略丁洪海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孩子成长规律和常见问题指导策略丁洪海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孩子成长规律和常见问题指导策略丁洪海可编辑(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孩子成长规律和常见问题指导策略(丁洪海) 孩子成长规律和常见问题指导策略 丁洪海 孩子常见问题如果不能把握成因而只是套用、照搬他人的办法,就可能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以见效。教育孩子需要遵循孩子成长规律,指导策略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这样才能用长期的、整体的眼光对孩子的问题成因进行把脉,对症下药。本文试图以简略的方式讲解孩子成长的三大规律,为家长、教育者寻求指导孩子的策略提供一点理论参考。 一、孩子的成长过程是有效应对各年龄段“心理社会危机”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1902?1994)等人全面论述了人一生的成长,提出“心理社会危机”理论。认为人一生的

2、不同年龄阶段都要面对社会所提出的发展任务,面对新的挑战会产生心理紧张与压力(“心理社会危机”)。如果顺利应对、危机化解,危机就变为转机、机遇,一个人就会提高能力、继续良性发展,否则发展就会停滞或退缩,成为以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也可视为“危机与转机”的关键。 成人的作用在于使孩子在不同时期都能积极应对,形成良好的品质。成人如果对孩子不同年龄段要解决的问题有所了解,并对孩子顺利渡过每一阶段的心理危机给予适当帮助,有时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举手之劳说不定就能带给他转机,成为他生命中的“贵人”。 埃里克森在其后期将人生全程按心理危机的性质分为10个时期,本篇仅对

3、未成年孩子的5个阶段进行简介并对应提出孩子常见问题的指导策略。 (一)婴儿期(出生至18个月)最容易产生的“心理社会危机”是“信任对不信任”。 这一阶段是一个生命来到世界的无助阶段。他最初的社会关系是与照顾者的关系。如果养育者能够满足婴儿对食物和爱抚的基本需要,能够使婴儿有规律地生活,婴儿就逐渐得到这样的感觉:这个世界是可以预测的、是可以信任的,自己是被信赖的。这种对人和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乐观的个性品质的基础。反之,如果成人对婴儿是拒绝的,不疼爱的,这将是婴儿挫败感的根源,并使婴儿对周围世界产生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有可能伴随其整个童年期,甚至殃及成年期的发展。 由此可见,家长应该重

4、视对孩子的亲职教育,象对待职业、对待工作那样亲自承担起培育孩子的责任,不要轻易将孩子托付给他人抚养。不要以工作忙、时间紧等为借口忽略了与孩子建立密切的亲子关系。比如,婴儿期母乳喂养不仅能使孩子获得齐全的天然最佳安全的营养配方,而且是增进母婴之间的情感,与孩子心灵交往的开端;家长不厌其烦地与婴儿对话,给孩子唱歌,并非对牛弹琴,对于启发孩子尽早开口、学会沟通都有益处。著有发现母亲一书的王东华教授提出,家长要象服兵役那样尽到义务,要象服兵役那样地服“母役”,要象服兵役那样地服“父役”。 (二)婴幼儿期(18个月至3岁)最容易产生的“心理社会危机”是“自主对羞怯”。 这一阶段大部分孩子已会说话、走路,

5、总想模仿大人“自主”行动,常说“我自己来!我不要!”(“第一反抗期”),开始不满意大人的包办代替和限制。如果成人能够对孩子的自主探索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并赞赏他们的进步和成功,宽容他们的幼稚和失败,婴儿就会有一种舒展、自主的感觉。如果成人总想保护他们,不给独立自主的机会;或者要求过高,对他们个别的失误过分批评甚至惩罚,都会导致他们见人感到羞怯,怀疑自己的能力,遇事丧失信心。 由此可见,婴幼儿的抚育者要关心孩子的长远发展,耐心地鼓励、支持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吃饭、穿衣、喝水、大小便等。孩子刚开始做事可能会不熟练出现失误,然而经验就是在不断尝试错误中才积累起来的。 比如吃饭是一种本能

6、,肚子饿了自然有进餐欲望。然而,一些家长总担心孩子饿着,不管孩子吃多了撑着,没有计划地给孩子零食,追着喂饭、逼着吃饭、不时地塞饭,还有的是哄着吃饭(做游戏吃饭),让吃饭附加了很多条件,到了饭期孩子就会提各种条件,玩各种花样,使得吃饭复杂化、情绪化。孩子肚子没有饿的时候,孩子不知道饿的滋味,孩子体会不到吃饭的乐趣,失去了要吃饭的动力,只要一上饭桌就开始犯愁;成人不管孩子的需求,总是勉强着孩子,这看上去是心疼孩子,其实对孩子的自主意识是一种莫大的伤害,是一种心理暴虐。 很多成人等孩子大了开始责怪孩子什么事情多不会做,而且是人前人后地抱怨,弄得孩子无法抬头见人,很是自卑。其实,这是成人制造的“恶性循

7、环链”(包揽孩子的事情?孩子缺少锻炼?孩子低能?孩子自卑)。如果能放手让孩子象陶行知先生写的自立立人歌那样去做,“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汗!”,我们的孩子一定能自立、自信、自觉、自强,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三)幼儿期(3岁至6岁)最容易产生的“心理社会危机”是“主动对愧疚”。 随着能力增长,活动空间的拓宽,幼儿的主动性、好奇心、探究欲望越来越强。如果孩子的主动询问、探究创造得到肯定、鼓励,就会不断“进取”,发挥潜能。反之,孩子的主动活动如果总是遭到指责,他会有羞愧内疚,自己是多余的感觉,办事就会唯唯诺诺、缩手缩脚。 由此可见,幼儿的培育者对于孩子

8、的刨根问底、玩沙玩水、拆卸组装、追逐嬉闹、奔跑跳跃、捉虫挖蚓等自主探索活动,只要对身心无害就要给予理解、尊重,在孩子专注投入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不要轻易打岔、扰乱孩子的内心热点,而是要怀着敬畏、欣赏的态度观察孩子,只有当孩子需要帮助时才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支持。家长如果有必要让孩子转移目标,应该注意观察孩子所做的事情是否将告一段落,可以用温和的口吻说:“宝宝最听话了,会主动关上电视,眼睛看累了该休息休息了。”或给孩子一个缓冲的余地,告诉他:“再过五分钟就关电视了!”“再等一会儿,你将手上的玩具整理一下!”“再等一会儿就开饭了!”让他看一下墙上的钟,让他有个思想准备。如果随便粗暴地打断,会引起孩子的

9、对立和反感,不利于培养幼儿注意的集中性和坚持性,而这些良好的注意的品质恰恰是日后专心学习、勤奋钻研的重要条件。 (四)学龄儿童期(6岁至12岁)最容易产生的“心理社会危机”是“勤奋对自卑”。 这一阶段孩子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各类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学校教育实施班级教学,胜负之争、团体约束在所难免。如果孩子学习比较顺利,孩子的努力得到同伴、老师和家长的认可,他就感觉“勤奋”是有意义的,由此养成勤奋的习惯,从勤奋中寻找成功的机会。 反之,如果努力总是受挫,有些孩子就会对勤奋产生质疑,形成自卑感,并放弃对勤奋的追求。 如何提高学龄期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呢?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1、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创设快乐

10、学习的情境。某高考名校的秘诀竟然是“搞,死搞,往死里搞!”, 某中学考生在高考铃声响起之前,群体将课本、复习资料等撕掉,从楼上窗户扔下,以此宣泄长期应试教育造成的压抑情绪。 教师和家长要树立素质教育的全面育人思想,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孩子走出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泥潭,让孩子摆脱“一切为了分数,分数就是一切”的魔咒。教育者要善于引导孩子体验语言的韵味、思维的奥妙、自然的神奇、社会的成就,让孩子将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让孩子手脑并用、学思习行结合这样,学习的积极性不是靠短暂的外在物质、荣誉的刺激和分数压力维持,而是靠恒久的内在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责任使命感

11、驱使。 2、让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成人为了激励孩子经常用孩子的短处比人家的长处,却反而使得孩子越发自卑。 成人常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启发孩子要“笨鸟先飞”,岂不知如果“乌龟”老是跟兔子赛跑,岂不是只能望“兔”兴叹。如果启发孩子发现在“龟兔赛泳”中乌龟有很高的游泳水平岂不更好? 3、切实帮助孩子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碰到的困难。成人常责怪孩子学习不努力,影响学习成败的因素涉及很多方面。成人应养成切实关心、耐心引导孩子克服学习困难的习惯。例如,引导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引导孩子改进学习的方法(预习、听课、作业、审题、复习、应考、纠错等),引导孩子协调与老师、同伴的矛盾,化解心理疙瘩和思想负担,创造有利于

12、孩子学习的物质条件和心理氛围等等。篇幅所限不一一讲述,家长和老师需要系统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做孩子成长的合格引路人。 (五)青少年前期(12至18岁)最容易产生的“心理社会危机”是“团体认同对疏离”。 这一阶段的孩子需要寻求团体加盟和团体认同,关注他人的评价。不能得到团体认同的人将会出现“自我同一性危机”。同一性问题是青春期的核心问题。他们要询问自己:“我是谁?”;“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将来的我” “现实中的我,理想中的我” “自己眼中的我,他人眼中的我”等等是否一致?如果能够把各种“我”同一起来就获得了积极的同一性,就会形成自信、忠诚、热爱集体的品质。如不能获得同一性,就会产生“角色混乱”

13、或消极的自我意向,形成孤立、疏离感。 家长们常困惑,青春期孩子为什么会“逆反”?其实,自主的欲望并非青春期独有,只是孩子到了青春期,随着生理的成熟,孩子想寻求“自我同一”感,追求独立自主的欲望更加强烈。如果这种自主的感觉早已拥有,成人在给孩子关爱启迪的同时又尊重孩子的自主权,青春期的孩子又何必一定要逆反?为什么孩子会逃学、离家出走,或是沉迷网络不能自拔,或是加入“少年犯罪团伙”?究其原因,是不当教育让孩子对学校、家庭产生了孤立、疏离的感觉,他们要“另辟蹊径”寻求接纳和认同,哪怕会因为自身的不成熟付出沉痛的代价。为此,家长和老师应该努力进行和谐家庭和和谐班团队的建设,让孩子能体验到家庭的幸福、班

14、团队的温暖,那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就产生了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孩子的成长过程是有效平衡内心冲突的过程。 精神分析论创始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在1923年用本我、自我、超我来描述人格结构。本我(id)即原我,由一切与身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本我受“快乐原则”支配,一味追求无条件、一时的满足。自我(ego)是出生后经学习获得,其位置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要符合现实的要求。超我(superego)居于人格结构中最上层,它是在社会化过程中被塑造而成的,它受“道德原则”支配,追求至善至美。一个完善、健康的人格,应该学

15、会平衡和协调自我、本我和超我这三者的关系,否则就会内心冲突、失调导致神经症的产生。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取得成功的需要)等。认为人类基本的需要必先得到满足,然后才会进一步追求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另外,一个理想的社会,除了应该满足人们基本的生理需要外,还要使人们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并鼓励个人去追求自我实现;还有,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的需要和国家的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联系起来,才能有永不衰竭的动力,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达到最大限度的

16、自我实现。 在马斯洛等人提出的心理健康10条标准中,第10条是“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其余如第3、4、9条的表述也主张协调理想和现实,个人与集体、社会、环境的关系。 无论精神分析学派还是人本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都认为,人格的健康状态在于善于协调个人和他人、个体和环境的关系,有效平衡内心的冲突。 由此可见,当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种矛盾冲突和问题时,成人不能粗暴压制孩子的诉求,而是要理解尊重孩子合理正常的需求,引导孩子对各种需求进行理性思考,采取跟实际年龄、身份相称的最合适的选择,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例如,对于孩子的“早恋”,成人不应该“谈性

17、色变”、大惊小怪、惊惶失措、批评责难,而应以人性化的态度理解孩子与异性交往的需求,体验青春期孩子的感受,支持孩子公开、大方、有分寸地发展正当的异性伙伴关系,建立起正确的自我观.异性观、友爱观、恋爱观、道德观。这样孩子才不会因为缺乏异性交往的 “早练”而成为将来恋爱、婚嫁的“困难户”。 三、孩子的性格形成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心理学家黛安娜?包姆林德(Diana Baumrind)和埃莉诺?麦考比(Eleanor Maccoby)等针对父母教养方式和儿童性格作了关联性研究,显示父母教养风格和孩子性格与成就有显著的关联性。 根据父母对孩子的要求高低和对孩子的回应高低两个维度归纳父母教养方式具

18、有以下四种类型: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忽视型。 民主型父母对孩子高要求、高回应。不仅对孩子有坚定的要求与规范,而且能够给予关怀与支持,试图给孩子讲道理,向他们解释为什么应该按照特定的方式行事。 放任型父母对孩子低要求、高回应。能够接受孩子的冲动与欲求,提供不严格且不一致的反馈,他们几乎不对孩子提要求,很少限制孩子的行为。 专制型父母对孩子高要求、低回应。倾向于控制、惩罚、严酷和冷漠,他们崇尚无条件服从,不能容忍孩子表达不同意见。 忽视型父母对孩子低要求、低回应。对自己的孩子几乎没有兴趣,伴有漠不关心、拒绝等行为。 ?父母特定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行为上有一定的差异(尽管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 民

19、主型父母的孩子独立,自信,友善,勤奋守纪,有合作精神,自控力强,追求成就的动机强且常获得成功。 放任型父母的孩子依赖;或喜怒无常,缺少自制力量,容易冲动,不懂得感谢礼让,社会能力差。 专制型父母的孩子性格内向、拘谨,较少社交,依赖;或具有攻击性,脾气暴躁,反抗性强。 忽视型父母的孩子人格退缩,缺少信任感、安全感,冷漠;或叛逆,具攻击性,愤世嫉俗。 由此启示,当孩子出了问题,家长不应习惯于责怪孩子、责怪学校、埋怨社会,而要认识到“问题孩子很多源于问题家长”“改变孩子首先要从改变自己做起”。 2008年12月16日,楚天都市报(记者陈杏兰)报道,湖北武昌有位9岁男孩考了全班第五却谎报成绩第一,父亲

20、让他赤裸着身子,胸口挂着牌子,在寒风中哆嗦着游走示众。孩子的腿上、屁股上是一条条的红色伤痕,孩子的父亲手持皮带,一边打,一边大声教训,“这伢撒谎,不打管不下来!放学后不回家,却骗家长说老师带他去参加比赛,得了第一名。可我们今天去学校一问,没这回事。”?可孩子为什么撒谎呢? 孩子怯懦地告诉记者:“因为爸爸喜欢我得第一。”在孩子家里桌子上,有一块黄色纸牌,上面写着:“三年级期中、期末如果不考全年级第一的话,就到学校门口去站着。”孩子的父亲说这牌子是用于激励孩子认真学习。孩子的父亲要求孩子每次都要考第一,他要孩子将来一定读博士。这位父亲是典型的专制型家长,正是由于他对孩子的专横、霸道才使孩子被逼撒谎

21、。 如果一辆装备精良的车子给驾驶员折腾坏了,有可能驾驶员会骂:“什么破车子?”,可是车子不会骂:“什么破驾驶员?”。很多人看病会选医生,送孩子上学都想择校、择师,如果孩子有可能,会不会选择家长呢?当家长责骂孩子:“我怎么生了你这样的孩子?”时,会不会想到孩子会很委屈:“我莫非是投错了胎呢?我怎么会摊上这样的家长呢?” 因此,家长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努力成为民主型父母,对孩子有“爱”有“限”,把握好严慈度,给予自由不放任自流,严格设限不冷酷无情,循循善诱不唠叨埋怨。 例如,当孩子私自外出很晚才回家时,家长如果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你别把家里当旅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没有一点规

22、矩。”孩子可能就会反感,听不进批评,甚至以牙还牙,出言不逊。但如果家长表达对孩子的关心和担忧并进而提出建议:“你没有告诉我去哪里,又回来得晚,我很担心,以后你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要告诉我们,好吗?免得我们担心!”这样的交流就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爱,引起孩子的内疚和反省。 又如,当孩子向父母提出买电脑、买 ,而父母担心孩子会网络成瘾时,父母要善于换位思考、平等沟通,真诚、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意见,在可承受的限度内尽量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对于孩子过分的要求,也要好好跟孩子说话,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担忧,体谅父母的苦衷,引导孩子学会用理性控制情绪、权衡利弊、自觉自制。当孩子尚不能很好地把

23、握时间,不能适当把握学习和游戏的限度时,父母可以与孩子平等协商,约定彼此都能接受的作息时间表,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利用共同的约定进行自我督促,学会自我管理。 当父母以平等的态度尊重信任孩子并提出适当要求时,孩子就学会了以理想成人的方式与父母互动,逐渐变得成熟。 孩子成长规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所述三大规律难免有局限,有盲人摸象之嫌。恳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共谋教育孩子的良策! 主要参考资料: 1、黄希庭著人格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2、张春兴著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3版。 3、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 4、(美)

24、罗伯特?费尔德曼著 苏?捷 等译发展心理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7月第一版。 5、孙瑞雪编著捕捉儿童敏感期,新蕾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6、赵雨林著学会跟孩子说话,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 丁洪海,男, 1968年4月出生,江苏泰兴人。1990年6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1995年3月-1997年4月在南京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 1990-1998年,在江苏省泰兴师范学校担任教育学、心理学教师;1998年至2007年在上海市闵行区华漕中学工作,负责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2008

25、年起在上海市闵行区现代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工作。主要教育科研成果:论文论认知派教学观的发展及其影响(发表于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第5期)。 论文教育学课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尝试(获1995年江苏省中师教育学科论文评比一等奖暨全国中师教育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论文胁迫性管教方式的心理分析(发表于班主任之友1999年第11期) 心理咨询手记平庸对卓越的反感(发表于大众心理学2002年第一期) 参写小学班级管理(中师选修课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参写少年儿童心理素质训练指导(海南出版社1993年版) 参写心灵透析(百家出版社2002年版) 参写心灵聚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文章望儿成大树被编入今天怎么做家长.中学篇(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文章满肚子委屈向谁诉说 -对一位犟脾气学生及其母亲的心理疏导获得上海市闵行区第五届(2007年度)心理健康优秀论文和个案评比一等奖。 负责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教程(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一书第五学科部分家庭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编写。 参与编著家庭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区域家庭教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商业出版社,待出版) 主编区域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项目成果,(商业出版社出版,待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